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201099825
作者:萧红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萧红(1911—1942),女,本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民国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
1932年,二十一岁的萧红与萧军相遇,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中篇小说《生死场》假托“容光书局”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该书鲁迅作序、胡风作读后记,轰动文坛,萧红一举成名。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
1937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战文艺活动,足迹遍布上海、武汉、重庆、香港。
1942年逝世于香港,时年31岁。
代表作:
《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

书籍目录

生死场
广告副手
看风筝
弃儿
太太与西瓜

牛车上
家族以外的人
王四的故事
山下
北中国
红玻璃的故事(遗述)

作者简介

1、《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精心挑选萧红各创作阶段作品12篇,从成名作《生死场》开始,选取早期作品《广告副手》和《看风筝》,自传性作品《弃儿》,讽刺风格的《太太与西瓜》,经典之作《手》、《北中国》到遗述《红玻璃的故事》(骆宾基撰稿)。
2、《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件”前后赵三、二里半等农民生活和抗日故事:金枝未婚先孕,赵三反抗地主加租却误打了小偷,王婆因儿子死了服毒自杀……萧红敏锐生动地把握住当时北方农民糊涂地生殖,不断面向死亡的盲目生活。
3、《广告副手》:生病的芹跟恋人蓓力撒谎自己去画广告,却跑去看电影。蓓力担心芹,去接她,却发现了事实……
《弃儿》:本篇是萧红怀孕后在哈尔滨被困东兴顺旅馆的生死经历的重述。蓓力解救被困旅馆腹中隆起的芹,两人贫困潦倒,四处辗转,终于等到芹在医院产下孩子。孩子生下来躺在冰凉的板床上哭了五天。 第六天,芹决定将孩子送人。
《手》:染布匠的女儿王亚明因为有一双黑手和贫困的出身,被班级同学和老师当做下等人对待。王亚明对自己的愚钝毫无掩饰,一心努力学习,但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弄,被赶出寝室睡在走廊直至退学。
《山下》:以重庆嘉陵江畔为背景展开,讲述十一岁的林姑娘帮助逃难的下江人获得报酬。混乱的年头,林姑娘的母亲想趁机给女儿多讨薪酬,却害林姑娘失去工作。
《红玻璃的故事》:萧红逝世前在香港思豪酒店口述,骆宾基记载。


 生死场:萧红小说精选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最近又开始重读萧红的作品。  由萧红的散文读起,《欧罗巴旅馆》《黑列巴和白盐》都是她散文集子里的作品。在这些散文里,她赤裸裸地写饥饿、寒冷,写自己在流荡中破败不堪的生活,写自己如何抗拒着饥饿的逼迫,而忍住不去偷旅馆里对面房客的列巴圈。我读过很多描写苦难生活的文章,却没有谁像她,落笔如此平静、深刻,仿佛对面正坐着那个躲在旅馆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姑娘。你只会心疼和怜惜她,却绝不会觉得她轻贱。  萧红8岁丧母,父亲的吝啬和冷漠,让她无法在家里体会到任何的爱和温暖。20岁那年,她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家漂泊。贫困、无助、疾病、饥寒交迫,所有这些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她都在经历,并在此过程中笔耕不辍。笔尖在纸上摩擦出的沙沙声,像是她的生命在寂寞和苦闷中放声唱出的歌。  鲁迅之于萧红,有知遇之恩。并且他们的文学追求相近,生命气质相同,这让他们很容易地便生出深厚的感情来。这种感情里有怜惜,有敬重,有赞赏,亦有期许,更有外人所不能够了解的默契。以至于在鲁迅去世后,萧红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中,篇篇都能让人读出泣血滴泪的滋味。  萧红笔下的鲁迅,由许多的细节构成。她写他抽烟,听到好笑的笑话,会一边吃烟一边笑,有时候手抖得连烟都拿不稳了。他虽然身体一直有病,走路却麻利得很,常常话还没说完呢,一条腿已经迈出门去。在外人的视野里,鲁迅先生是挥笔如剑的斗士,他与恶势力作斗争毫不手软,他不只将敌对势力骂得厉害,连同着麻木不仁的国人,他落笔也是毫不留情面的,有种挥斥方遒的大将军的虎胆与威武。但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却是另一副模样,他会与她谈美,讲红上衣与黑裙子的搭配到底合适不合适,他还会与她讲感情,规劝她把感情看得太重不是好事情,他当然更欣赏她的才华,在为她的《生死场》连夜赶写出来的序里,他这样写道:这稿子的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为其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那个时候的鲁迅已是文坛泰斗,萧红还是汲汲无名小辈。  萧红自小没有得到父爱,在鲁迅先生那里她得到了一种如父如兄的情感慰藉。因此,当她在日本听到鲁迅先生过世的消息时,那种悲伤便愈是剧烈,携泪裹伤,若心之依傍丧失。她还在文中记录这样一个细节,是鲁迅先生在重病沉屙生命力极其微弱时,仍对前来探病的萧红说,你这样瘦是不行的。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萧红是一个有天分的女作家。在她短短的被贫困、疾病、痛苦充满的一生中,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著作,创作量惊人的。自成年后,她的身体大多数时间都在忍受着疾病的摧折,但她的生命,却又是浩荡和开阔的,在那个兵荒马乱人人自保不暇的时代,她像一枚不与人同的火炬,在才华和热情的支撑下,自顾地发着光,散着热。  (冯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难读进去,对一个作家本身的兴趣大于对她作品的兴趣时,以这样的态度去读TA的作品,难免会陷入一种似朝圣般庄重的阅读氛围里,反而会忽略掉文字本身的意境,不妨简单的去看这些文字,而不要试图从这些文字里窥视萧红的人生。
  •     因为语言习惯,读的很费劲来着。2016.11.18—20
  •     萧红是一位空间艺术家。在她的文字中,你不仅能读到景别的变化,还能读到小概率的视觉细节。萧红的文笔也是独具魅力,善于运用感叹句,透着一股天真劲儿。就特别女生。
  •     最可怕的是书中的贫穷是个轮回 绝望的令人窒息 永远无法逃出 在里面生 在里面挣扎 在里面沉沦 在里面消亡 却永远找不到打破轮回的法门
  •     对不起我们读完
  •     萧红的作品都有股生命力,在最灰暗的地方最恣意地活着,在冰天雪地里挥洒着自己的热血。这个集子不错,不过在我心里她最好的作品还是让我喜欢上她的《呼兰河传》
  •     字字带血
  •     我很爱她
  •     落后的时代,卑微的生又卑微的死,被奴性化的女性只能以生殖机器为价值而存活。我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大概就是结束性别主义,不追求任何一方凌驾另一方之上,斟酌差异合理处置,我从不觉得买房挣钱是男性的事情希望你也不觉得生孩子做家务就是女性的本职。
  •     萧红的小说里什么都那么冷冰冰的,甚至是可怖的,可是她的人生又那么奋不顾身,一次,一次又一次
  •     萧红,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名字。惊讶于她对于人物,环境细节深入骨髓的刻画,以及词语运用的直指人心。萧红的书,想看又不敢看。心中沉重而又刺痛。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我们的社会,人群曾经有过的样子。
  •     太悲。那个时代能活着都极其不易。
  •     萧红的文字读来总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她能用孩童一样的眼光,让一切都富有生命。旧时代扑面而来的画面感。日子宁静时,日子不过是维持生计中鸡毛蒜皮的小事,生和死都会来得更加温柔和平静,希望总是有,生生不息。动荡的时代,麦田、菜圃、山丘全都没有了生命。没有了五颜六色的村庄,没有了鸡鸣狗吠的喧闹,生与死从生理的本能走向变成个人的抉择,生而绝望!不到百年而已,惟幸生在了如今!“母亲在哪里?家乡离开她很远,前面又来到一个生疏的村子,使她感觉到走过无数人间”。“人间已是那般寂寞了!天边没有鸟儿翻飞,人家的篱墙没有狗儿吠叫”。除了《生死场》,其中《山下》的故事也很喜欢~
  •     论环境描写 我只服萧红 而且文笔流畅得让人惊讶 能细腻准确地写出常人不能一语蔽之的心境 所谓文笔有灵性都是低誉了
  •     更喜欢呼兰河传!
  •     我的好朋友种仔当编辑的第一本书
  •     太悲,可能因为命。我觉得萧红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人。
  •     描写非常真实,每个故事几乎都离不开苦难、挣扎、压抑、死亡。。。读起来不免胸闷,但是鲜明的场景却显现在眼前,非常棒的作家。
  •     文风有点奇怪,大概是我境界不够吧
  •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     才气过人。殊不知民国时期有才的女作家不止萧红一个
  •     痛苦,悲哀,无力。
  •     读得不深,还是萧红后期的书好点。
  •     生死场 果真是生死场
  •     苍凉、空茫、浓郁、绝望,大气到让人一件钟情的文字,女人的豁朗
  •     萧红,为何这么年轻却把人性生死看得这么透彻。平静地讲述着苍凉绝望的故事。那绝望的泥潭拖住你,吞噬你,摆脱无门,无需挣扎。
  •     人物刻画深刻,跃于纸上。对男权制度、对一切强权施加的不公、对一切非人性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未来深重的担忧。
  •     无法挣脱的命运最让人绝望
  •     她早期的文章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情节倒是没什么。后期的文就越写越好了,读起来顺畅舒服得多。早先的文还在写自己的故事,后期就是在写别人的故事了。
  •     读了20页 毫无继续的欲望 2016
  •     真实
  •     如果要拍一部《悲催世界》大陆版,大概可以从这本书上选取素材。什么自由啊、尊严啊、情啊爱啊都不重要了,就连生命本身也不是那么重要,穷人的生活哪是什么生活,只是得过且过有一天过一天的生存,那天再也没有吃的了,那天也就这么去了。他们就如同被吹掉的树叶,随风飘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落地变成泥土,它太轻了,太轻了,以至于宽广的大地完全没有察觉......
  •     三星半,全书印象最深的是老马进屠场,和《活着》一样的田园文,却更窒息,也没有后者来的感人。生死场格局很大,但看完印象不深。
  •     看过最底层的生活状态,我心处处阳光。
  •     就是很喜欢萧红对一切事物的叙述方式,那种感觉像是天生的,别人怎么都模仿不来的,那么精准,既诉说了又涵涉了,不由自主浸入,是那么凄苦和不堪
  •     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饭后也会给我讲他的沉重,不幸的往事。和萧红小说里的故事二三事与爷爷的故事同步。萧红写得那么真实,就像爷爷给我讲故事一般。
  •     很喜欢的一句话“萧红扎根农村但没有土腥味”。 “苍苍然蓝天欲坠了”。
  •     可真心疼二十多岁的萧红就写出这般文字。
  •     更喜欢《呼兰河传》,《生死场》显得杂乱了很多。
  •     看完感觉吐了一升血
  •     不是因为萧红,而是白话文初期的文字真的不太好读懂啊
  •     太跳跃和浓重。
  •     几篇故事可读性参差不齐,毕竟是萧红
  •     厉害
  •     在乡村, 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 忙着死.
  •     生于死,旧社会女人的命运,男人的命运,都逃不开一个死。
  •     我开始喜欢上了萧红 喜欢他那种真实的描写 即使在二十一世纪 那时候 家里还依然过着不富裕的生活 下雨没有伞 一件衣服穿很久 鞋破了还继续穿……贫困的生活 很容易让人自卑 并不是活出像——《布鲁克林有棵树那样》
  •     萧红为何写得那般让人绝望,描写地入骨,暗里的情感,这个悲情的女子。
  •     真的能读出那个年代灵魂深处的苍凉与无奈!
  •     悲哀的苦难。苦难的悲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