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书评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0212721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页数:297页

预言的世界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本书是惊人的预言。书中描绘的世界在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几近上演。绝对权威的配给制社会,充满篡改、专制和谎言,回归原始的荒唐。禁欲反性,倒行逆施,是非颠倒,无自由,无隐私。所谓新语所谓双重思想都是思想和文化控制,最恐怖的是直面内心深处最害怕的东西,完成思想和感情上的改造。可见文学动人也示人:人生在世,青春洒脱不易,自由做自己是真。

老大哥在看着你

看完了,有些感觉,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像是突然间对什么东西都释然了。我不知道这种感觉对不对,突然间有一天想起来,我发现原来这本书没有告诉我们什么,只是一切都是想得过多了,又突然间发现,我在看的是一本不明所以的书籍,但却意外的让我释然。我无法解释那种感觉,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去表达,它只是让我释然,只是释然。有时候我甚至不知道思绪已经想到哪儿去了,被这本书带的有些远了。之前考虑过的许多种可能也被自己一一打败了,总觉得它比《围城》写得还现实。完了,我已经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了,这是一本让我彻底混乱的书本了,现实和环境都让我无法去识别了。

本故事毫不虚构

1984就是一道气场,让你打开第一页就感受到其中的无情、冷酷、严肃、死板。如果让我还原1984成为一部电影,所有的街道、小巷都是潮湿的、天空从未出现过太阳,雾霾不断、人穿着各种工人服装、脸和手都有污渍、胸前都有徽章。这是一本小说,但是这又不像一本小说。他像是在写历史一样,但不是以记述的方式,而是用超前的想象力呈现奥威尔心目中的老大哥王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牙痛缠身时,有一时间的阵痛都会让自己错以为这是舒服的赶脚。其实牙齿不痛才是正常状态。正如里面描绘的世界一样,各种压迫各种摧残,换来一时间的自由,就觉得上了天堂,愿意赌上性命。其实这种自由本是应得。所以,在老大哥的画面前,不能说真话,不做正事。而这,不就是我们吗?

读书四得

从下午五点钟开始看,但晚上九点半,把剩下的两百来页读完了。读起来非常顺畅,时不时就有闪光点吸引着我。读完,不得不说这真是本奇书,1949年完成的作品,把苏联、朝鲜、中国、越南、古巴发生的恐怖事情揭示或预言了出来。初读完,感觉信息量很大。简单回味一下,讲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在这里。核心是思想自由,四个小点分别是什么是可怕的可发展为极权的组织;极权组织如何控制民众;个人是如何被洗脑控制思想的;当今条件下个人该如何发展。1. 企图以某种思想或信念让所有民众都信服崇拜的组织是可怕的。特别是他们享有一定的公共权力时。近代残暴的某些红色政府、中世纪的宗教教廷就是代表。更可怕的是,当他们品尝到权力的滋味时,甚至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淡忘无视自己曾经的信念,贪婪的享受着权力的快感。他们的当权,将会极大的压制自由,控制思想。2. 一个政权控制百姓思想的手段可以有几种:(1)物质上,不能让民众得到极大自由,防止“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有不能让他们一无所有以防他们活不下去而揭竿造反,所以,让他们半饥半饱最好。(2)控制思想,控制舆论。具体来说,是开动宣传机器不停地灌输官方的政治正确的思想、禁绝或纵容人的某些欲望、创造或毁灭一些概念词汇等。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人的语言与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受限,思维自然就鄙俗了。所以人要发展,就要多接触一些语言或概念。具体途径有二,一是自己多总结,二是广泛涉猎。3. 一个人被摧毁,被作践被粉碎,可以通过肉体的折磨,多种歪曲真理与价值观的挫折。可怜的是,不仅是惨无人道的监狱虐待,生活的困苦也会做贱人粉碎人。很多人就在坎坷的生活中受了这刑罚,扭曲了人格而成了一个怪胎。富有爱的环境,才能够让人的人格健全。4. 庆幸,我们的时代不再有老大哥,不再有如此的极权主义政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保证自己的自由,保证自己的发展呢?人的语言与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受限,思维自然就鄙俗了。所以人要发展,就要多接触一些语言或概念。具体途径有二,一是自己多总结,二是广泛涉猎。

1949-1984

合上书页的时候,我仍旧觉得和拿起它刚打开时一样——迷惑。但是多了佩服,好像许多文字描写的画面在哪里见过,听过一样。乔治·奥威尔太了解战争了,就像他洞悉革命的本质一样。我必须承认我没看懂,一点也没有看懂。我有许多疑问,诸如温斯顿做了什么?奥布莱恩到底是谁?……希望以后我会懂。

是寓言,不是使用说明

高中的时候看过一篇旅德作家春树的随笔,说她在德国的邻居、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就在看《一九八四》,当时还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之后又看了一部电影《浪潮》,讲的是一个高中课堂因为模拟“独裁统治”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看完电影很震撼,除了有对于教育方式的反思,也有对于德国高中生思辨能力的佩服。这是我一直想读《一九八四》的原因。在书封上,写着“多一个人读《一九八四》,就多一个自由的人”。确实,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读读,尤其是咱们中国人,而且很庆幸的是它没有成为一本禁书哦。这本书成书于1949年,写的是在1984年的“大洋邦”,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生活。说是政治寓言,倒不如说是一个预言,因为在50年前的东方,真的出现了书中的情况。摘一段如下:他们(孩子)崇拜Party和Party有关的一切。打着旗帜唱歌游行、远足郊游、用玩具步枪操演、狂呼口号、膜拜老大哥——这都是他们快乐光荣的玩意儿。他们心中的暴戾之气,就冲着一下对象发泄:国家公敌、外国人、叛徒、阴谋破坏分子和思想犯。为人父母的,年过三十就害怕自己的孩子,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这也难怪,差不多每一星期你总可以在《泰晤士报》看到一段这类消息:一个窃听父母谈话的小鬼,抓到了一切足以构成罪行的言谈,然后就向思想警察告发。当然,《泰晤士报》的新闻不会称他们为“窃听小鬼”,通常是美其名为“英雄小将”的。是不是似曾相识?张艺谋导演的《归来》讲述的就是一个类似的故事。这本书的预言真的让人不寒而栗。在一个个人行为被电幕无孔不入地监视、甚至连思想都必须保持高度忠诚的国家,物质是配给的,语言是新创造的,自由呢,自由在哪里?作者通过奥布赖恩的口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自由,二是幸福。对大对数人来讲,幸福比自由重要。”这就是陷阱的开始。“Party是弱者的永远的监护人,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他人,背负做坏事的名声,为的就是日后给大家带来好日子。”这是个谎言。身处其中的人知道,无知的群众只会点头称颂。“Party追求权力,完全是为了权力本身。权力是目的,不是手段。没有人会为了捍卫革命而去成立独裁政权,革命的目标就是为了成立独裁政权。”有三个转折很让我震撼。第一个是主人公温斯顿恋爱了。一个压抑着自己思想的貌似服从于Party的人,遇到了另一个爱着他的却更加叛逆的人。那种危险、隐秘而又心意相通的爱恋真是太美好了。来一段我最喜欢的:他们手捏着手的时间,顶多不过十秒钟,感觉却似永恒。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熟悉了她手掌的细节——修长的手指,整齐的指甲,因干粗活而磨出来的掌心硬皮,还有手腕部位的细嫩皮肤。他虽然没看到,但这么抚摸了一下,已感觉到好像亲眼看到过一样。就在这时他想起了一件事:他不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褐色吧?但黑发的人的眼睛通常是蓝色的。他不敢转头去望她,太危险了。在人肉屏障内,他们紧握着手,直视前方。他看到的 不是女郎的眼睛,而是须发斑白的那个老俘虏神伤的眼睛。这段描写太美了。第二个转折是温斯顿和朱丽亚通过奥布赖恩加入“兄弟会”。找到组织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温斯顿一直相信奥布赖恩是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的,是懂他的。当温斯顿和朱丽亚手牵着手宣誓的时候,应该是最开心的吧。终于能不再压抑自己的想法,做着不能苟同的事情。那个时候,“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就是他的心情吧。第三个转折,真是惊出了我一身冷汗——奥布赖恩居然是Party的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毁灭也抵不上一个最信任的人的背叛吧。书是奥布赖恩写的,人也是奥布赖恩抓的,他那么懂他,原来是要毁了他。无处不在的监控,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翻脸成为你的敌人,这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在大洋邦的土地上绝不容许异端!那段关于殉道者的评价真是精彩:在这个地方是没有烈士和殉道者的。你一定读过历史上有关宗教迫害异端分子的记载吧,譬如说天主教在中世纪的大审判。那种行动注定要失败。目的在于铲除异端,结果正好相反,异端不但没有消灭,反因此连绵不绝。他们在刑架上烧死一个异教徒,成千上万的同类继之而起。为什么?因为宗教法庭公开杀害它的敌人,在他们没有悔过前就烧死。正确地说,正因为他们不肯悔过,不肯放弃他们真正的信仰,才会被烧死。自然,所以荣耀属于牺牲者,而恶名则由施刑者担当……不能制造殉道者……我们不让死者有起来反抗我们的机会……我们不会摧毁一个抗拒我们的异端分子。他抗拒一天,我们就让他活一天。我们要转变他的信仰,控制他的思想,改造他。我们把他心中的毒素和幻想洗涤干净,把他诱导到我们这边来:不但表面属于我们,整个心灵也得认同我们。在我们杀他前,先把他变成我们自己的人。我们不能忍受世上任何一个角落有错误思想的存在,即使它是隐秘的、不会惹起问题的……

幸好现实的1984不是如此

自由是奴役战争是和平无知是力量老大哥的三句真理,遍布那个恐怖、悲伤的年代。温斯顿从一开始有一点反叛意识的时候,就已经被控制,他所承受的一切就是在那样的社会里有一点自由、反叛思想的人所必然遭受的,无法叛逆,无处躲避。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折磨和消灭,直到最后看到老大哥的画像热泪盈眶...书中那个社会的种种看似夸张、荒诞的场景,在现在的某些流氓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大天朝里不时的浮现,不由得让人感叹和佩服作者对这一社会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在现代这样的社会,我们能做什么?

结局真心出乎意料

书中所提工作方法我党和苏联都用过,那个激情燃烧的十年岁月几乎就是这本书所提的翻版,时值当今劲吹复古风,因言获罪之事不胜枚举,更加觉得作者之伟大。明天起开撕动物庄园。

我想知道这样你能开心吗?

就这样读到结局。非常痛心,他是背叛了,但是怎么能怪他呢?最后他是不是已经变成他曾经憎恨讨厌的样子?他解脱了吗?我以为会有前程的,会有拯救的,可是没有。但是这样的结局又没有什么不合理的。然而我们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我知道,就像书里的奥布赖恩,他对“那本书”甚至比温斯顿更熟悉吧?但是怎么会这样呢?还有那个房东,演技堪登奥斯卡,在回忆珊瑚的时候,是不是自己也很入戏呢?其实早有伏笔,房子的存在就有点格格不入不合时宜,原来就是一个捕鼠夹子而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二加二等于几?

一九八四

买来很久,只读了一点点,感觉读起来很生涩。最近开始一口气读下去是因为受了表妹的刺激。八岁的表妹来到我家到处找书看,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她已经读过很多中外名著了。可是我家书实在少的可怜,便自己找到了这本被我搁置很久的《一九八四》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跟我说“姐姐,我知道这本书讲的什么”,我一个震惊,想着自己读博了都看不懂的一本书,居然被一个八岁的小娃娃道破了天机。我赶忙心虚的问她“讲的什么啊”,她说“温斯顿”。哦,这样啊,还好还好。我以为这样无趣的书她翻几页也就算了,没想她居然看了几十页,后面跟我说,“我懂了,这本书是讲老大哥的”。我真的自行惭愧。顺便说个八岁娃娃的高情商:姐姐,做饭要多样化,不要总那么死板。随后就翻起了一本袖珍菜谱来看,说我想吃这个炒饭。于是我就给她做了类似的炒饭。做好后,看她面对炒饭没有表现出一点点的兴趣,就问她“是不是姐姐做的不好吃啊”“不是,好吃,跟我想象的一样好吃”,然后顿了一下说“只是我想象力太不丰富罢了”。我只能呵呵了。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小孩的高情商跟从小读很多书不无关系,对她的钦佩之余也对自己知识的匮乏自惭形愧。看这本书是什么感觉呢?刚开始看倒不是说看不明白,只是觉得略显枯燥。书中描述的画面让我想到了传说中的guoanju。人被蒸发掉的情节原来在别的国家也会出现。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被监视的社会,如果你所认知的一切都是被别人给改变过的。说不上来对我的思想有多大的启发,因为自己也不很清楚读这本书的前后思想到底有没有什么改变,有点本来就明白又有点朦胧的感觉。对于思想犯罪的人,并不是传统的杀掉,而是将子项彻底的扭转过来之后再消灭。这点倒是我之前未曾想过的。真正的做到了控制人的思想控制人的心。

捍卫自由的本能

其实看到了这个开始,也大概猜到了这个结局,一个狂热而冷酷的社会,战争成为战争的理由和目的,亲人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权力成为终极的目标,人以不再是社会的主宰,自由从权力坠落为本能,而这本能也在一点点消失……自由的本能需要觉醒,是所有生为史上万物的权力,有时候要付出代价之大,却也往往让我们迷失在顺服中。顺服的恐怖的不是失去或遥不可及,也不是无知和愚昧,而是即使自觉却不在乎。“权术者,不外是糅合了对自己永远正确的信心和从过去的过失取得教训的能力。”


 一九八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