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流》书评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06074850
作者:潘剑冰

跨越国界的真爱 读《民国风流——那些无法跨过的跨国恋》

“如果上帝容我选择,我会在死后更加爱你!”陈香梅女士借用勃朗宁夫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已逝丈夫深沉的爱恋。陈纳德将军去世的时候,陈香梅年仅33岁,芳华仍存,许多优秀的男士也直接或间接的对她抛出了爱的橄榄枝。然而陈香梅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有时是不会因为死亡而中断的”,自己永远也无法忘怀陈纳德,如果这样去跟另一个人结合,那么对于对方就是不公平的。陈香梅后来在传记中借用勃朗宁夫人的诗句表达丈夫逝后自己的感情:如果上帝容我选择,我会在死后更加爱你!丈夫去世的时候,她仅有33岁,芳华尤存。逝者已矣,朋友们纷纷关心她未来的归宿,许多优秀的男士也直接或者间接地朝她抛出爱的橄榄枝。然而陈香梅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有时是不会因为因为死亡而中断的”,自己永远也无法忘记陈纳德,如果这样去跟另外一个人结合,对于对方也是极不公平的。所以她一生也没有再婚,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美国政界和商界叱咤风云,成为世界著名的华人领袖以及中美民间大使。可不管她身份、地位如何改变,从来不变的是她心中那份至死不渝的爱情:生命不过是短短数十年,我的幸福来的太早,也去得太快,生命似昙花般转瞬即逝,但我应该感谢上帝,我 比许多工作人有福,因为我曾经有过爱。(全文稍后上传)

用爱情见证时代

《民国风流》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在阅读了大量的回忆录、日记一级其他相关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作者用流畅的笔触写下了民国时代十位具有代表性的跨国爱情婚姻,以一个全新的方式再述民国历史。头脑中出现的民国时期的历史是纷乱的,无法理出头绪的乱。当作者以十位跨国婚恋为背景,再述民国历史的时候,读完这本书,对那份乱有了头绪,真的感谢作者。“乱”不仅政治纷乱,所有的人也是乱的,那么那时候的婚姻就更为混乱了。可这十位民国风云人物的爱情却不是乱的。能在乱世中保持一份真爱,这足以让我心动不已。这些爱情,有的是为政治而存在,有的是冲破重重阻拦后才到一起,还有的历经磨难,分离数十载再次聚首,更有的白拉图式的十几年的精神恋爱……人不同,处于不同的环境下,所进行的恋爱方式也是不同的,不过,唯有爱是不变的。民国爱情,民国风流,风流一次给予这些人身上,具有了别样的含义。让我们记住这些人的名字:陆征祥与培德;蒋百里与左梅;胡适与韦莲司;邵洵美与项美丽;杨宪益与戴乃迭;溥杰与嵯峨浩;李立三与李莎;萧三与叶华;陈纳德与陈香梅;蒋经国与蒋方良。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但唯有爱是不变的宗旨。最为佩服的是胡适与韦莲司的五十年精神恋爱。那是一种怎么样的爱啊,完全是付出而不计回报的爱。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前世修来的缘分,今生用爱来回报。将良方,忍辱负重,即使蒋经国背叛,她依然默默守候,就连她的婆婆宋美龄都敬三分。萧三,在与叶华分手后,再婚,可面对叶华的再次归来,他的心依然在叶华这里。分分合合,这场爱恋却是善终的。溥杰与嵯峨浩的政治联姻,不过他们却真的相爱了。蒋百里挖空心思追左梅的爱情故事让我佩服他的独具慧眼。虽然我讲得更多的是他们之间的心心相印,不过,他们的爱情离不开民国那段历史,他们的爱情脚步必须与时代的节奏想温和,否则他们的爱情必然夭折,他们努力契合与时代的脉搏,让爱在纷乱的年代里绽放,爱情风流,不论何时只要有真爱,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民国真的有倾城之恋?

民国热不知道是何时起的,但是很明显,这热还没褪,文青眼中,民国 “大师云集、群星璀璨”,是知识和学术的黄金时代,更是爱情故事的黄金时代。在那风涌云起的年代,似乎所有的爱情都成了倾城之恋。是的,大多数卖得好的,不过是大众最为爱看的逸闻趣事,人们对于名人们爱情的向往,其实和今时今日大众对于明星爱情的八卦没有本质差别。但是,因着民国两个字,便似乎高大上起来了。的确,其实我颇看不起民国热。穿越百年的目光,难免夹带私心,谁知道当时的真相是怎么样呢?民国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怯弱的回望,其中更多的不是怀旧,而是寻找,是一种路径依赖——试图将当下的社会重新嫁接在那些民国时期已建立的传统上。但是矛盾的是,我还是爱看民国的那些故事。因此这本书,出来的时候,便收下了。这本书,写得自然是爱情,但是,角度也稍微新颖了些,写的是民国的跨国恋,人物也不是那些被写烂的人物。除了胡适,蒋经国之外,其它人物,我都是看这本书才第一次知道。评价里说作者文风“幽默兼优雅,深情且深刻”,实在夸大了些。幽默有些,优雅实在及不上。文笔远不如那本《民国女人》。不过因着作者思路清晰,史料搜集也算丰富,再加上本身故事就是精彩的。因此可读性还是不错的。但是,作者太过渲染了这些跨国恋的美好,基本落足点都是一对爱人如何克服民族差异,艰难在一起,一味想写出旷世绝恋的荡气回肠(虽然这荡气回肠并没有真正地做出来),因此只写华美的袍子却一点不提及华美袍子上面的虱子,少了些爱情里的龌龊,因此失了些真实。

真爱永存

《民国风流》——潘剑冰 文/onlineforever时代变迁,世事无常,一个好的词汇也沦落为今天的下等词语。风流,恰是被滥用的例证之一。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的风流解释为“风流,是指一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同时或先后与不止一个人发生两厢情愿的关系,包括精神上的倾慕、言语上的亲昵及行为上的亲近,亦即包括假象性行为、边缘性行为及核心性行为的恋爱关系的总和。”,而同样在百度上搜索“风流 古代解释”则最接近的答案为“指英俊的、杰出的,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词性的转变,让贬褒不一的历史人物评传发生了巨大的颠覆;这样的颠覆是不能被常识挑战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转念一想也说来好笑,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不就是应该做一个坚持自己原则和真理的疯子么?如同所有的词汇和方法一样,用在名人的身上大多代表了风趣和正能量,而用在一般的普罗大众身上则是错误的、甚至是不可饶恕的过失。遥想当年学习鲁迅的《秋夜》里写到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这样的句子的时候,老师讲述的非常清楚这是名家之作自己不能这样写,但在作文课上的时候老师硬就批评了按照这样的模式写就作文的小明。这样的批评到不是有什么过失,但自此留下来的疑问便是:名人和我们不是一样的人吗?随着时间的发展,岁月的变迁,在越来越了解社会、历史和人物之后,开始明白这样的奉承来自鲁迅自己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中的奴性。风流这样一个词汇,放在普通人中间,通常是婆姨怒骂自家男人的口头禅,大致等同于下流。如果要是把这个词用在稍有名气的名人或者文人身上,则风流一词便要大放光彩、环宇通透,约莫等于荣耀和光环。这样的区别鲁迅早就写过文章,我也不一一引用了,在这里我只想说说民国的那些风流。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书中,讲述的十几位民国大家中,每个人的成长在自己的领域内独孤求败、凤毛麟角,甚至每个人都多才多艺出类拔萃,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习惯。像大牛人黄侃的著名论述“三十之后不读书,五十之前不著书”,多么牛气冲天的豪言壮语啊,也一语成谶的书写了他自己坚持的真理与历史。这些风流人物之间的风流故事,写成的文字也是照耀千古、一骑绝尘的啊。当然他们的风流,多有所指的是他们的事业、理想、情谊和爱情。爱情在风流人物中间是一个主线,当然在所有的文学创作中爱情总是能胜任这一角色。若是不信,你也可以去观摩歌曲、话剧、戏曲和电影、电视剧之类的文艺表现形式,大多以爱情为主线掺杂其他历史、事业、理想之类的点缀,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几轮生死缠绵的剧情,于是你便动容,便感动了,在《民国风流》中也大抵如此。在《民国风流》中大约讲述了十对跨国情侣,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历史的转折点,或凄惨,或美丽,或不幸,或侥幸……不管怎样,他们的爱情是坚贞的、不朽的,和后来的评说家所讲的那些所谓的政治色彩,完全玷污他们之间纯洁的爱——即使是跨国的爱情。一般而言,人们大抵有这样的印象:所谓的跨国恋爱,无非是语言的磨合、文化的契合和彼此心灵的柔和。这个问题我觉得,只有读过类似这本《民国风流》之后,你方可明白爱情的真谛是互相吸引、彼此包容,绝非他人可以干涉,甚至是政治的迫害也无法分散两个真正相爱的人!《民国风流》这本书,能让人找到所谓的真爱,他们的爱不被语言所阻碍,不被国度所分离,不被战争屈服,不被政治迫害所吓倒,也不被生活困苦所折磨,更不会被岁月的痕迹所泯灭……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呵。如同作者在序言里缩写的,“我不是在讲述爱情,我是在讲述历史”,这本书中的人物大多是中国读书人有所了解而心向往之的。他们大多留洋多年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方法和思维,大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贡献,大多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是风流才子(女),也是伟大的人物;他们自身的人生发展轨迹,与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重叠的太多、太多。所以,看他们的成长历史、婚恋历史,也就能窥探一二那个年代的真正历史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解读历史的视角。这个视角下的历史,相对比较平民化、通俗化,让一些读过正史的人开始了多角度的思考。这本书以爱情为主线,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稍显不足的是部分历史人物故事本身争议颇大,而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又被某些利益纠葛的团体所掩盖,但这些无妨你多一个视角去了解一件事情的其他方面,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的对某一个历史事件会有更清晰的认知了。书中某些人物的故事的历史举证还存在不足,部分原因是历史解封的问题,部分原因是他们跨越两岸三地和美国,各地说法不一,真相可能需要各方的辨别与合作才能破土。总之,这本书中的爱情感动了我——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和不畏强权的斗志精神感动着我。跨越国度、文化的爱恋,是勇气与坚持的必然结果,祝福所有真爱的人。

且看民国风流

提起“跨国恋”,如今生在开放年代的人们想必已不陌生。不过,遥想民国当年,国门初开,西风东渐,开千年风气之先;又兼家国动荡,乱世飘摇之中自有儿女情长,彼时的跨国恋,应该也如同那个年代一样,别有一番风味吧?而这本《民国风流》,便是对这些肇生于民国时代的别样爱情故事所进行的追忆和叙述。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筛选和提炼,为我们呈现了民国时代十个最具代表性的跨国爱情故事。其中有陈纳德与陈香梅这样的乱世真爱,也有溥杰与嵯峨浩之类的政治婚姻;有李立三和李莎这样的“红色情侣”,也有邵洵美和项美丽这样的海派小资,可谓各色纷呈。这些情感经历,虽多有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但也并不以该如此,其中亦有胡适与韦莲司的有缘无分,项美丽与邵洵美的好合好散,乃至蒋经国与蒋方良的几起几落,可称不一而足。其所折射出的,正是跨国恋本身的多元特质,以及民国时代不同价值观彼此冲突融合的时代特色。这样的一本传记,自然不会千篇一律,更不会让人无聊。书中的主角们,也许我们多少都有了解,但他们的情感婚姻,却往往是人们关注较少的经历。本书以此角度切入,也是一一种特殊的方式叙述和补齐民国历史,令人读来别有意味。提及跨国恋,即使如今,人们也多有质疑之词。国别之分,习俗之异,乃至价值观念之殊,都是横亘在这些恋情路上的阻碍。民国时期,国门打开不久,中外差异尤甚,国人对“洋鬼子”或报以轻蔑,或加以惧怕,总之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洋人两情相悦之事,简直超乎想象,所遇阻碍也比今日大得多。书中陆征祥与培德的跨国感情,便是这种情形的最佳体现。更何况,当时的跨国情侣们所面临的困难,还绝不仅仅是“国别差异”这么简单。这一时期,战乱频频,意识形态林立,这些往往都会给爱情带来磨折,如蒋百里和左梅,就因为中日兵戎相见而饱受世人质疑;又如李立三和丽莎,也因为中苏关系的起落而经历诸多波折;更有如溥杰和嵯峨浩的结合,本身就是为了充当野心家的政治傀儡……期间种种,让人不禁感叹,在民族、国家之类大义之词映照下,在那个一切与政治挂钩的荒唐年代,爱情和人性往往沦为被扭曲、被欺凌、被践踏的对象。这些跨国恋曲,所奏出的也恰如一曲曲悲歌。然而,正如在危急时刻可以真正显出人性的光辉一样,波折与磨难也可成为真爱的试金石。书中的一对对伉俪,无论是何种身份,面对何种考验,却都以他们矢志不渝,情比金坚的深厚情感,战胜了种种磨折,向我们展示了何为真正的爱情,铺出了一曲曲恢弘壮丽、轰轰烈烈的大爱颂歌。半个多世纪后,读之仍能令人为之动容。这也是本书最为精彩与难忘之处。读罢掩卷,在为书中那些爱情故事激赏之余,也不免有所感慨。在今天这个时代,阅读本书的感情是有些微妙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传统桎梏的消解,婚恋态度的放开,如今的人们对跨国恋的观感,已不再是当初的“洪水猛兽”,而是多了几分淡定与宽容。现在的情侣们,相比前人已拥有太多的幸运和自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我们反而再也找不到书中那样纯真刻骨的爱情,而是眼见其沦为空虚的游戏、庸俗的交易。人们要么不再相信有爱,要么将爱情视为奇货可居的商品,换取物质条件的筹码。在一个“有房有车”已经成为谈婚论嫁的前提的时代,如书中萧三和叶华那样,在简陋的集体宿舍中迎接新婚的情形,如今的“拜金女”们恐怕是一辈子也难以想象也无法理解的。即使是如今日益频繁的跨国婚恋,也难掩其“究竟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绿卡”的尴尬。也许,我们不该期许每段爱情都可歌可泣,惊天动地,就像我们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圣人一样。我们更应该看到,即使是在书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在各种压力挫折下劳燕分飞的爱情也所在多有。那么我们又究竟为何要读这些故事?是缅怀,还是庆幸?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悟。但如果读者心中还有着对爱的期许和坚信,那么相信本书会给你带来一份勇气和信心。至于不信爱情的人们,如信奉“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们,大概会对此颇为不屑,甚至还同情起书中的主人公来,却不知真正值得同情的是自己。对此,陈香梅的一句话可做最好的回应:“我应该感谢上帝,我比许多人有福,因为我曾经有过爱。”


 民国风流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