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08087151
作者:[美〕丹纳·维拉
页数:332页

内容概要

丹纳•维拉(Dana Villa):美国圣母大学教授,为阿伦特思想研究的权威,著有《阿伦特与海德格尔》、《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公共自由》,编有《剑桥阿伦特指南》。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什么是苏格拉底的公民身份?
伯里克利的墓前演说:审美的不朽主义
苏格拉底的《申辩》
《高尔吉亚》
持异议的公民身份:《克力同》、良心与公民不服从
“否定之路”(Via Negative)与公民身份
第二章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公众意见、道德真理和公民身份
密尔早期作品中的公众意见
“异端”意见,自由讨论与《论自由》中的视角主义(perspectivism)
个人与公民身份
《代议制政府》中的政治技艺
第三章 弗雷德里希•尼采:道德、个人主义和政治
主人与奴隶:现代民主的谱系学
民主、贵族主义与个人主义
视角主义、自我塑造与独立判断
破除幻象、正面肯定与政治
第四章 马克斯•韦伯:冲突、正直与政治幻象
斗争的政治:权力国家(Machtstaat),议会民主与文化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中的政治、伦理与道德正直
《科学作为一种志业》中的理智正直与祛魅精神
公民身份、领袖与政治幻象
第五章 汉娜•阿伦特与列奥•施特劳斯:公民身份vs.哲学
阿伦特:哲学与政治
施特劳斯:柏拉图,苏格拉底,抑或亚里士多德?

作者简介

民主虽然是现代社会积极追求的目标,但它同样也带来了自身的弊病。一方面,民主倾向于走向个人主义和党争以及普通大众的政治冷漠;另一方面,人民主权又容易带来道德优越和狂妄。西方政治思想史名师维拉的《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提出的“哲人型公民身份”,即是想提出一种能抗衡民主所带来的弊病的机制。维拉认为,苏格拉底创造的这种公民身份,将传统的公民德性放在个人道德良心和理智诚实这两个彼此关联的主张之下,其本质上不是反民主的,而是民主的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他通过对被称作“晚期现代”这一时期里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密尔、尼采、马克斯•韦伯、汉娜•阿伦特和列奥•施特劳斯)的相关作品的细读,追溯了苏格拉底的哲人型公民身份概念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回响,探讨了道德的正直与理智的正直之间的关系。本书观点新颖,对相关文献的细读颇为深刻,是一部非常有启迪性的政治哲学著作。


 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现今,瘦成为了多数人认为的美的标准,对外貌的关注甚至达到了“颜值即正义”地步。听到有人说:“瘦人怎么穿衣服都好看”,甚至还有人说:“不知道蒙娜丽莎好看在哪里,她的嘟嘟脸能够变成尖下巴、小眼睛能够再大一点就好看了”。“白”成为了中国女人的审美追求,为了避免太阳晒黑,搽防晒戴帽子恨不得把自己的脸全部包住只露两只眼睛,据说“脸基尼”成为了新的时尚。如此说来,白皮肤的白人理所当然就美了,黑皮肤的黑人则完全丧失了美的可能性,本来就是黄皮肤的中国人竟然要寻找到自身人群中特殊的“变体”——显白的黄皮肤,并认为这就是美。不瘦就抽脂,下巴不够尖就削骨整形,为了大多数人认为的“美”,流汗流血在所不惜。剖腹产刚刚能下床的太太想要吃苹果,妈妈连忙试图阻止:太凉!拗不过的妈妈服软,第二天带了苹果来。打开一看,冒着热气——蒸熟的苹果。“产前医院开的课都白上了嘛,医生说可以吃水果的,这蒸熟的维生素都流失了!”妈妈也理直气壮:“医生的话怎么能信,这是习俗,忍一个月就好了”。在妈妈眼中,习俗才是正确的标准。艾希曼本人“既不残暴也不疯狂”,却担任了纳粹种族屠杀计划的执行人。在耶路撒冷的审判上,他为自己的辩解:我“对犹太人没有仇恨”,我之所以会将犹太人送到集中营中处理掉,只不过在兢兢业业地“服从”纳粹德国的“法律”,而元首希特勒的命令显然就是国家的法律,不服从它才是没有“道德”。他的行为引起了阿伦特的思考,对极权制度无思(thoughtlessness)服从就会生产恶,艾希曼是这架恶的机器上的“忠诚”螺丝钉。无思,并不是鲁莽或者冲动的情绪,而是指人们在共同体中好模仿的性格。菲利普·津巴多请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做角色扮演试验,随机指定一部分人扮演警察,另一部分人扮演囚犯。这些原本正常的普通学生穿上制服后就“入戏”了。在不到7天的时间里,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事件就在这群普通大学生中发生了。几近隐形的制度权威使得无思服从于权力的人成为恶的生产者。无思服从多数人对美的看法,即便失去自己本来的容貌和自我也可以收获多数人的赞美;无思服从习俗和传统,“随大流”反正不会错的想法减少了自己动脑学习思考的麻烦;无思服从制度权威,能够保证政治正确,却逃不过理智良心的惩罚。无思服从的后果就是个人丧失自我、失去自由,也会生产出无尽之恶。共同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总是试图维系一套共同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让多数人不经思考地服从于这套道德规范,诚然能够维护共同体的利益。但是,共同体的道德规范本身有可能就是未经反思的,而缺少了理智正直的道德就成了恶的源泉,大众对这些道德的无思服从将生产出巨大的恶。丹纳·维拉从纳粹大屠杀、欧洲宗教战争这些西方历史的灾难中学到的是:任何国家所犯下的不义都有着政策和法律的效力,从而国家的不义“都被赋予了虚假的合法性”。可以说,国家对于道德真理的垄断会生产恶,而且这种恶会“罪恶滔天”。国家对道德真理的垄断造成了人民的盲从,人们往往不经思索反射性地相信“自己的民族、共同体或群体与道德或真理建立了优先的联系”。进而,这种条件反射式“爱国主义”在现实政治中区分出“敌我”,将“我们”的政策和行动看作是必然正义的,将“敌人”的政策和行动看作是必然邪恶的。然而,这种垄断真理的傲慢自大遗忘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从道德上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许多应当羞愧之处”。如何才能够从道德盲目的状态下清醒呢,如何能够逃脱无思服从的好模仿状态呢?维拉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用理智正直省察道德,重新恢复“无知之知”,用诘问法的反思消解能力制约道德-政治的狂妄盲目。维拉从“自知无知”的苏格拉底身上获得了灵感,塑造出一种“哲人型公民身份”,这种公民身份不是建立在(可疑的)共同价值和真理之上,而是建立在怀疑、理智诚实和避免不义之上。 首先,不积极参与城邦公共生活的苏格拉底也可能是好公民。“积极参与”无法成为好公民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是有效的,“积极参与”屠杀犹太人行动的艾希曼是就是好公民的模范。苏格拉底的参与方式与艾希曼不同。他从城邦的公共政治空间中抽身退隐,在市场和公开聚会这种非官方的公共空间中与其它公民进行交互诘问,询问正义、美、虔敬、勇敢等问题。只有在这个非官方的公开领域中,人们才更能够毫无顾忌地说出心中信念。其次,政治需要哲学的检审与节制。不像那些宣称拥有道德知识的政治家一样,苏格拉底认为在涉及道德的问题上,没有人是有智慧的(。苏格拉底用诘问法质询那些自以为拥有道德知识的人,揭露那些人所拥有的道德知识不过是幻像罢了,却又不提供一组新的道德知识以提供慰藉作用。在苏格拉底所创建的非官方公共领域中起作用的并不是政治演说的修辞和劝说,而是理智正直的净化和检审。苏格拉底是城邦的持异议者,不是像政治家那样利用民众的激情、动员民众、让民众变得更加不节制,而是要揭示出“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上每一个答案所必然伴随的教条和偏见。所以说,“自知无知”的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没有人完全掌握了道德真理。苏格拉底作为城邦的“牛虻”确实对城邦造成了威胁,但也能够避免让公民成为城邦制造幻像的无思服从者,成为无思作恶的工具。哲学的检审确实对城邦共同体的稳定造成了威胁,但这是城邦必须要承担的风险。还有,思与行动适度疏离,避免哲学理想主义的狂热变成现实的革命序曲。即便遭受了城邦不义的判决,苏格拉底却并没有做出革命的号召,颠覆城邦。哲学也需要避免对于城邦共同体的破坏,苏格拉底并没有因为自己遭受了城邦的不义,就转变成为道德狂热者,颠覆城邦他并没有选择逃亡“斯巴达或者克里特”那些寡头政体,而是选择服从法律的判决死在雅典。因为,只有在自由的雅典城邦之中,苏格拉底才能够践行自己的政治技艺:劝诫和省察他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年轻抑或年老,异邦人抑或同胞”)来驱除不义。他想要做的事情是让这个他热爱的城邦变得更好。如此看来,苏格拉底不但是一个公民,而且是一个好公民。维拉受到了“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一箴言的启发,以苏格拉底为原型创造了“哲人型公民”。这是一种怀疑的、批判型的、用理智正直节制反思道德的公民身份。在《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一书中,维拉用更大的篇幅阐释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弗雷德里希·尼采、马克斯·韦伯、汉娜·阿伦特和列奥·施特劳斯对于苏格拉底遗产的继承与背叛,讨论了苏格拉底的理智正直用在现代公民身份中的可能性。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性: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理智正直和怀疑观念,但却又认为这一能力只属于少数人,不应当将它使用在政治领域之中,以防破坏城邦共同体的安全和稳固。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一致悲观结论: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难得适用于今日。维拉并不感到悲观。他勇敢地与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争论,他们之所以无法将普通公民看成是潜在能思的个体,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现实境况:大众政治时代,更多毫无政治技艺的人进入到政治领域的亮光之中。可是,将思的能力归属于少数人,让多数人处于沉睡之中接受少数人的教导不仅很难实现,而且“垄断真理”制造幻像会产生“罪恶滔天”的现实灾难。其实,苏格拉底在雅典城邦中的省察工作也并没有区分少数人和多数人,而是对“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年轻抑或年老,异邦人抑或同胞”)进行交互质询。哲学教导也不能区分少数人和多数人,那些能够“听到”的人,那些能够跳出自身境况的人,那些没有因群体、宗教或者民族的“共同意识”的限制而导致思的能力永久发育不良、甚至畸形的人,都是哲人智慧教导的对象。区分少数人和多数人只是增强了幻像,仿佛哲人能够完全摆脱幻像,成为伟大的立法者和教导者。制造的幻像终究是幻像,泡沫吹得越大就离破灭越近。正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完全跳脱出自己的境况,每个人都无法完全避免偏见;正因为诘问反省的工作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对那些自我证成的和看似无可辩驳的东西做出持续不断地、甚至是循环的追问,所以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是一种近乎循环的追问。思是永不停止、永不安分的活动,追问本身就是目的。(作者:张鑫焱,转自《羊城晚报》)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此书可视作一部专题思想史,它属于”西方古典政治思想新视野“丛书,而不是”经典与解释“这个系列。将从柏拉图对话中归纳出的“苏格拉底式公民身份”置于密尔、尼采、韦伯、阿伦特和施特劳斯五位思想大师的审视之下,这本书是一部思想史的力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