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道

出版社:石鲁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5313672
作者:石鲁
页数:22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谈感受 有人问曰:造型艺术之感受,是否诉诸直接的视觉形象为基础? 余笑曰:造型艺术固为视觉的艺术,不单指可视的形象表现或以视觉为感受的主要方面,如果认为只有直觉的视觉感受,所谓直接的才能画,那无异使画家的视觉限于照相机的被动作用。画家的视觉感受,既可以是当时当地的真人真景,也可以是过去的遥远的视觉的回忆与想象。所以画家超越于照相机,而且具有想象联想的思维活动。并且他不仅仅是用眼睛看看,也要用耳听,用鼻子嗅嗅,所以视觉艺术并不只能限于可视。因为就感受而言,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在起一定的作用。半夜三更,听到驼铃的声音可以唤起一幅远旅的晨曲图;也像音乐家可以从皎洁月光下获取月光的声音,如流水的淙淙,如心之跳动。诗人称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居然有闹声,画家为什么只能用眼睛呢?我明明在田野里呼吸稻麦的清香,沁入肺腑,当然不能在画纸上洒香水,要臭则抹大粪。然而“踏花归来马蹄香”,不是也成画题吗?深山藏古寺,米勒之《晚祷》《荷锄的男子》,总可使人领略到花的香气、钟声、微微的气喘声,甚至祈祷者的心亦好像正跳动呢!这看不见呀,岂不说得太玄乎其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于心领神会也。 神通乎声,则风荡于草木,波涛吼于江河,鸟鸣于花丛林间。 神通乎味,则树抒发出清香,人体散发出热气。 神通乎形,则诸形皆像,高山如有人,人亦有如狗,狗亦类乎人者。 如此之变,乃神在其间,一以贯之。否则不动之为动,形之于声,声之于色,色之于味,则互不通气矣。气不通神将焉附。绘画何以思想,音乐何以形象! 画者之感受无异于常人,耳鼻口舌心均用,假若在生活中你只用眼睛,何异于残废,而呼吸与欣赏,正是一个健全的五官活动。只凭藉眼睛的画家,可以说最多是模仿眼睛的对象,以外许多可入画的题材,在他的照相机面前是受到限制的。 画家不一定全要写诗,但在他感受生活时,同样是诗人。画家不一定会作曲、吹弹、歌唱,但他在感受时,同样是音乐家,甚至也是戏剧家、是演员。问题只是他的表现手段不同,思维感觉器官是一样的。 画什么,首先是画者欣赏了画的对象。所谓欣赏,当然不是漠不关心的,挚情是难却的,而且正是欣赏的推动力。情固然有大与小、私与公之分,而画家感受的乃是至情。愈是离开一切狭隘卑微私情的人,情愈高、愈深、愈远,也愈能欣赏生活、关心生活。《夜店》之所以有温暖之情趣,是因为旅客长途跋涉后所得的归宿,店虽不大,其味无穷。普通人所能得到的精神满足,画家也能感受到,而且把这种普通的感受体现在画面的时候,观者凭经验从心眼里唤起消失了的温暖感。问题不是叫观众去美化简陋的甚至是肮脏的夜店本身,而是观众在自我的感情升华。因为高尚情操,并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与刺激的分泌物。如果把功利主义的观点作为标准,那一切将不值一画了。然而,革命功利主义正是把事物的意义和真挚的感情,看得比实际生活高而更高。重气节、重品德、重情义、重真理,轻利欲、轻名财、轻物欲,这正是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修养条件。因为艺术是不计任何代价的创造。带着个人实用观点、功利观点去从事艺术,是不会取得真正成果的。而革命的功利主义观点,则是艺术归于人民的、阶级的、时代的作用。 五官灵不灵,问题还不在于用与否,最根本在于心。 如果普通人感情的电流都透不过麻木的心肠,即使有感受之门又有何用呢?而艺术家受生活的感动而高兴或痛心,还不够,他还要表现。带着笑、带着泪、带着愤怒、带着情感去观察感情,分析感情,这常常是最难的。当然问题不在同时的当场出新,而是在感受之后的溶解、回忆、思索、反刍、联想。感受的波动在心里如一潭绿水,一切感情重在心潭里再发育培养,滋生成器。如果生活之源流在心中储蓄不起来,即使是黄河的急流冲击过你的心胸,而洪水去后,也不过只留下一片荒凉的泥滩。 艺术家与常人不同者,在于他能再生活,胸中尚有天地。生活之源,集于心中,形成一个内心世界,或者叫内心生活。所谓“中发心源”,不是别的,而是生活的再生活。 到生活里马上要吐出来,不能说是不可能,也不能说是绝对必需。问题是印象要深,蕴蓄要大,成鱼成龙,自有来数。大凡为艺术的记忆,愈久愈新鲜,大概可以说是有种了。 作画归于情,情者感受生活与艺术之门户交通也。无情不足以达思,然情有久暂之分,至深至大与至琐至浮之别。新鲜感可打动暂时之情,如过眼人物,然短暂之情虽难觉,但满足于此,则堕为情欲的低层,而轻浮浅薄矣。艺术之情须一往情深,经久不忘,始终不渝,凝情深思而后可惊天地而动鬼神者,至情也。惟其所至,则深通于义,因义则活,最为至义。

内容概要

石鲁,原名冯亚珩,四川仁寿县人。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15岁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系统学习传统绘画,为后来的国画创作打下了基础。抗战爆发后赴延安投身革命。1944年调入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任创作员。解放初,被安排到陕西美协工作,先后担任西北美协副主任,西北画报社社长、西安美协副主席等职,与赵望云一起团结西北一批画家,为创建“长安画派”作出了很大贡献。“文革”中受迫害,几近死亡。“文革”后重返画坛,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1982年会去世,享寿仅63岁。

书籍目录

所谈 谈感受/002 生活、艺术散记/006 创作杂谈——在西安创作草图观摩会上的发言/011 讲话笔录/017 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034 艺术思想与创作方法/036 新情新意/044 师法、师心与创法/050 谈写生/055 谈中国画的基础与山水画/057 美术家必须要美/060 昨天•今天•明天——创作《南泥湾途中》断想/063 关于艺术构思的谈话/065 答美国友人问/O7O 所思 学画录/074 画词/097 杂感/102 题画诗跋/113 画语/120 零下集/123 谈艺录/126 所论 关于艺术形式问题/152 新与美——谈美术创作问题/155 中国画到底科学不科学/164 伟大的智慧不朽的精神——纪念达•芬奇诞生500周年/175 顶天立地的女人们——印度写生随感之一/179 中国画的造型问题——研究中国画造型问题的几个前提/181 时代精神与艺术创作方法/189 关于人物画问题/206 改造“西洋景”/209 论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212

编辑推荐

《艺道》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艺道》分“杂谈”“杂感”“杂论”三部分,收入石鲁关于美术的随感、讲话、论文,为不可多得的研究石鲁的第一手文献,同时对于美术爱好者有难得的启示意义。


 艺道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可以窥探名家对美术的理解。
  •     石鲁看来特立独行,实际对传统文化最痴迷。
  •     一味狂怪,就粗野而寡趣。相反,只求技法文雅,也有伤气质。因求柔媚而不敢吐气,恐怕也会害艺术的生命。略读几字,有醍醐灌顶之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