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我来了!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4282228
作者:[美] 弗兰克·迈考特
页数:416页

内容概要

弗兰克·迈考特(Frank McCourt,1930-2009)
美国著名作家、杰出教师,爱尔兰裔,1997年普利策奖(传记文学类)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安琪拉的灰烬》《纽约,我来了!》《教书匠》等。
迈考特1930年生于纽约,4岁随父母迁回爱尔兰,在贫民窟度过了童年。他13岁辍学,19岁怀揣“美国梦”只身重返纽约,做过勤杂工、打字员,当过兵,后考入大学并在毕业后成了一名教师。他曾荣获美国教育界最高荣誉“全美最佳教师”称号,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1987年退休后开始写作。2009年病逝。
1996年,他的处女作《安琪拉的灰烬》在几乎没有宣传的情况下,靠读者口口相传,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创下在榜长达117周的纪录,且一举包揽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奖项。1999年,《纽约,我来了!》出版。2005年,《教书匠》出版。这三部书合成“安琪拉的灰烬三部曲”,广受好评,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堪称兼具全球影响和人文风格的成长小说杰作!”

作者简介

普利策奖经典杰作《安琪拉的灰烬》第2部
美国销售超150万册,31种语言全球发行
一个新世界正展现在你面前,你面对的,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部作品拥有获得成功的所有要素:生机勃勃的叙述、对人类苦难的强烈同情、对人物个性的敏锐直觉,尤其是充满关爱的语言。——《洛杉矶时报》
-----------------------------------------------------------------------------------------------------
《安琪拉的灰烬2·就是这儿》一书是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安琪拉的灰烬》系列回忆录的第二册,出版于1999年。该书描述了作者十九岁重返纽约后的种种经历,他做过酒店清洁工、打字员,又应征参加了美国联邦军队,之后还在没有高中学历的情况下,半工半读地完成了大学教育,成了一名高中老师。
这期间,他结婚生子,又遭遇了婚姻的失败;他的弟弟们也来到了纽约,开始了各自的新生活;他的母亲安琪拉并没有和旧习难改的父亲重归于好,而是在纽约寡居终老。迈考特用他独有的冷静与幽默,举重若轻地记录了自身及家人的变迁,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内美国社会的变化和潜藏的问题。


 纽约,我来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一个新世界展现在你面前,你面对的,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躺在甲板躺椅上,湛蓝的大西洋环绕着我。前面就是纽约,我梦想的城市,我可以拥有深褐色皮肤、令人炫目的洁白牙齿的地方。可是我暗自落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竟然会怀念利默里克,那座有着灰色记忆的城市,那做我想要逃离的城市。我听到了母亲的警告:你熟悉的魔鬼比你不熟悉的魔鬼强!读《纽约,我来了》,这些片段和句子,始终在我脑海环绕,久久不去。
  •     有句话是说当你排除万难开始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不知事实是否如此,但想要全世界来帮你的前提是要拥有一颗坚毅的心,不管在追寻梦想的路上走向了哪条叉路,最终都能回到正道上来。19岁的迈考特只身随船来到纽约,人生地不熟,怀踹“美国梦”,开始人生的新旅程,现实中的美国总与想象的不尽相同,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偶得神甫的“恩赐”能在酒店里谋个职位,即便是个“隐形人”,也要感恩戴德了。这不是迈考特想要的,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像那些大学生一样夹着一本书在人群中自由地穿行。可是他没上过高中,想要入大学,难上加难。可是当他从军营退役回来的时候,却真遇到了这样的机会,经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纽约大学,成了一名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生。边工作边读书,其中艰辛不言自明,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弗兰克·迈考特的《纽约,我来了!》写的就是自己19岁重返美国后的奋斗经历。也许我们总认为一本书,要写得多么波澜壮阔与众不同才能博得读者的眼球,而事实上,能够让人感同深受的故事更能得到人们的亲睐。迈考特处女作《安琪拉的灰烬》在几乎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就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相信《纽约,我来了!》也拥有这样的魔力。它似乎没有高潮,却每一篇都是高潮,循序渐进地将读者带入故事中,它不是一个多么伟大人物的成功故事,只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就像在都市中奋斗的每个年轻人,有梦想,也有很多的阻碍,就如那句话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迈考特的文字轻而易举就能打动人心,因为说的就是他自己的故事。背井离乡,“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竟然怀念利默里克,那座有着灰色记忆的城市,那座我梦想着要逃离的城市”似乎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些一开始我们避之不及的东西最终却是我们所怀念东西。说自己,无需任何的辞藻,就能让别人感觉到真情实感。书中迈考特大学写的那篇文章《床》,说的就是迈考特的童年生活,却感动了每一个人。贫民窟的生活充满苦难,另人同情,去一个新的地方谋生,不见得就能成就一翻大事业,一个平凡的人走一条平凡的路,只要努力与坚持,不会更糟糕,只会更好!
  •     梦想总是激动人心。更好的生活,更高的社会地位,温暖、舒适、安全、富裕,被人羡慕,获得尊重。这一系列东西,恐怕没有谁不想要。至少对于俗世的你我他来说,我们都希望梦想成真,也都在为梦想成真的那一天而努力。《安琪拉的灰烬》系列之二《纽约,我来了!》中,小弗兰克长大了,到了独立闯荡的年纪。他告别了利默里克式的苦难来到了美国,并在一位道貌岸然的神父的帮助下有了一份尚可填饱肚子的生活。但这,就够了么?不,这远远不够。现在,弗兰克比小时候更加焦灼,毕竟,他在利默里克面对的是贫民窟的邻居,大家谁也没有几个钱,他班上的同学都没有像样的鞋子穿。利默里克也有很多比他家过得好的富人,但那对于他而言,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在这里,他有自己的群体,贫穷的邻居和伙伴们才是他这个世界的大多数。而在纽约,他成了“局外人”,彻彻底底的少数派。他看到了牙齿雪白的大学生,看到了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穿梭在酒店锃亮的大堂里。没人看他一眼,他也无法再像小时候,或像他母亲那样,靠乞讨救济度日。现在,一份新生活,以及“美国梦”的诱惑,这些他年幼时遥远而模糊的幻觉,已经变成了富于质感的现实,就环绕在他四周。他无处可逃。“美国梦”就是活生生的各种他买不起的商品,和他过不起的日子。梦想,也成了近在眼前却抓不到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煎熬的背景下,弗兰克·迈考特以他标志性的举重若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爱尔兰穷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幽默之中,又增添了比童年的困苦更多更复杂的东西,也正是这一点,让今天每个身处大城市的人,不禁将书里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进行一番比较。童年的弗兰克,能确切地知道痛苦来自何处——酗酒的父亲、经济危机、腐败的教会……而在美国,他显然迷失了。他在不同的职业中穿梭,见识了不同的美国人,大多数都和他一样,并不富裕,属于底层社会,为改变生活奋斗或是随便混日子。之后他通过努力如愿上了大学,娶到了心仪的姑娘,但最后只是做了一名高中教师,这在美国并不是什么光鲜的工作。后来,他还搞砸了婚姻,似乎不同阶级的联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因此,这个故事也时常会透露出现代生活带给每个个体的压抑:“我对她说,对于生活忙碌的人来说,袋泡茶就是方便。她说,没有人会忙得没有时间来泡一杯像样的茶。如果你那么忙,为了那么忙的生活,就不应该喝一杯像样的茶吗?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忙碌,还是为了喝杯好茶聊聊天呢?”但是,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无奈,弗兰克的生活依然在向前推进,他选择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和学生们的相处中,他间接地认识了美国并不是人人都被光环围绕的地方,美国的普通人同样要面对琐碎的生活,中下阶层和少数族群会受到种种歧视,并且,公立学校本身也有着和利默里克教会类似的潜规则。所以,弗兰克的成长是双重的,阅历的增加中,又叠加进了地域与文化的变迁。弗兰克·迈考特把握住了他生活中不同方面的元素,在书的后半段,更加客观内敛,无声地从青年人的叙述视角转向了中年人的视角,并给了故事一个豁达的结尾:他的母亲安琪拉去世了,他们将她的骨灰带回了利默里克,并在教堂举行仪式追思她的一生。在这之后,弗兰克和他弟弟们的生活,还在继续……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新书名有点傻,翻译不联系上下文按书面意思硬译的情况比较多(比如"别答应(dont say yes)"直译成"不要说是",“我们得满足他们感觉到的需求”之类的)
  •     贵在真实 没有套路和狗血
  •     平凡的普通人的故事,是你是我,是身边每一个人。故事里没有鸡血和鸡汤,是不屈从于命运,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坚持。
  •     我是想来看看普利策奖得奖作品是啥样子。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但实现的过程都需要不懈努力。弗兰克亲身经历也许正是我们现在经历的,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心中的那个梦总会实现的。
  •     just so so......
  •     太好看了!
  •     一个新世界正展现在你面前,你面对的,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     1.30-3.3 看到最后还分不清有些人名……
  •     麦考特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幸福感。
  •     平铺直叙,看到后来感觉像流水账了
  •     美式幽默,偶尔GET不到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