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300204481
作者:【美】乔纳森·哈伯
页数:308页

内容概要

乔纳森·哈伯对职业测评、招聘、课程开发和教育技术等都有研究,并有不少著作发表。
他不仅开发了自己的免费学习资源(包括通过2012年大选来教授批判性思维技巧的课程,见criticalvoter.com),而且完成了他的自由度项目(见degreeoffreedom.org),通过慕课和其他免费的教育资源,仅在一年之内就学完了为期四年的人文学科课程。现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1 慕课元年
2 慕课的前世今生
3 慕课的构成要素
4 问题与争论
5 一种实验性文化的拓展
6 慕课发展之前景
后记
译后记
术语表
本书提及慕课供应商列表
补充资料

作者简介

MOOCs,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慕课”。近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甚至被一些学者比作教育界的“海啸”。纽约时报宣布2012年“MOOC之年”。因为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在世界学习MOOCs课程,这些课程来自世界顶尖名校,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哈佛和哥伦比亚;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投资流向了这些公司,媒体认为MOOCs为高等教育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在积极推动MOOCs,北大、清华等名校已经推出若干课程,据北大校长透露,北大某门课程有10万人选修。课程结束,通过考试的有1万人。其中北大在校生100人, 其他9900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得到课程合格证书。
本书作者用可读性极强的语言介绍慕课从哪里来,慕课在做些什么,面对的纷争和挑战是什么,慕课的未来发展走势以及未来教育具有哪些革命性变化。


 慕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历史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只有读过历史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她变化的魅力,你永远不会想到她曾经有多么的美丽,也预料不到将来她会拥有何等的风韵,我们活在当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事物的历史除了好奇心,就是如痴如醉的着迷。为什么我在开头大谈历史?因为这篇读后感是关于MOOC这个让人感觉如此新鲜的事物,正如我在向身边的朋友谈起MOOC时他们脸上疑惑的表情一般,如果你没有读过这本MOOC的发展史,你绝不会想到这样一个陌生的事物,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萌芽生长了,如果谈到它的前身,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远程教育的发迹,而在被称为“慕课元年”的2012年,它真正的开始枝叶茂密,盘根丛生,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的潜力股开始闪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MOOC的学习中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利用MOOC展示自己,献身教育;越来越多因瘠失学的人在MOOC中尝到了学习的甘味;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MOOC,完善MOOC,并为它的发展“煽风点火”,让这把全民教育的火越烧越旺,以野火燎原之势扩散到全世界。《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这本书,不仅仅为人们介绍了一个新鲜的事物,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新鲜”是最不新鲜的一个词语,每一天我们大脑所要接受的新信息成百上千,我们习惯性遗忘的“本能”促使我们不会轻易将真心付出在一样仅仅出现在今天的事物,我们眼前的事物很可能明日就将被新的事物所淹没。但MOOC作为新这样一股新鲜的血液,却拥有着其他事物所没有的强大“背景”和顽强的生命力,那是教育史所赋予它天然的祭奠,那是人类从古至今对于知识的渴望,那是依靠科技的车轮一往无前驶向未来的气魄,我们在阅读的不仅是事物本身的构造,而是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它曲折的“人生”以及它在面对人类这个欲望无限的物种时所表现出来的包容。这本书是本着教育理论来概述慕课的,但在阅读了这较为客观的叙述之后,我更想谈谈的是对于MOOC这样在大多数人看来新鲜的事物,我的感受——MOOC,你究竟是什么?首先,慕课是一个机会教育资源的不平均早就成为我们见怪不怪的问题,大城市的孩子“命好”,出生就能触到优质的教育,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好的老师,好的学校,好的书本,就连书包、铅笔盒等教育的附属品,也在增加着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快感。但在幸福的围墙之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那里有残破的书桌,冰冷的课堂,和摇摇欲坠的屋顶,而最让人泄气的是他们并没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触碰不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知识。所以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开始,思考的就是MOOC究竟能给那些渴望知识却限于那奢侈的机会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机会?自古以来,教育就如所有的事物一样,充满着不公平,而最早在16世纪之前,教育是尊贵的享受,资源或许充满着不公平,但对知识的渴求却是很公平的。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欧洲平民百姓也能接受到教育,而放眼那时的中华民族,平民们不也在教育的路上奔波前行么?无论是察举制还是科举制,平民上升的通道无论是窄是宽,都不能限制人们对于读书的渴望,虽然这背后可能是物欲在作祟,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畅快也是文人骚客追求更多“墨水”的动机,更别谈那些古代科学家们在书本和现实中来回,不断的充实自己,造福后世。如果说做官除了钱权的诱惑之外,大概就是有幸去接触宫廷之中更优质的教育,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即使在遥远的古代也是真理。而更多的人还是成为了时代的尾巴,因为贫穷,因为地理的限制,因为生活空间的“狭窄”而成为被遗忘的大多数,这是时代的局限,并且难以破除。所以当信件、电子邮件出现,教育开始在民间枝繁叶茂,虽然它是简陋的,但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事就是诞生在历史的旮旯,凭借着微弱的喘息,在时间的锤炼下,成长成参天大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创造了一个新世界——MOOC有这种潜质。慕课就是你我脑洞间的那根“红线”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当人们在键盘上敲出“距离”二字,竟然会有不明其意的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距无几。教师借助MOOC的平台将知识传递到全世界——没错,在互联网的概念里,只有全世界,多终端之后是一张张喜极而泣的脸,他们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接受他们梦寐以求的知识。慕课的发展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壮大,学习管理系统(LMS)、新一代远程教育系统供应商、传统高等院校所接受的在线教育模式,这是一个不断的“注血”的新陈代谢过程,技术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使得人不再孤独——最起码他还有知识的陪伴。其次,慕课是一种思维和所有的新鲜事物一样,慕课也经历了“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考验,经历了技术诞生出发期、媒体期待峰值期、公众期待峰值期、幻觉破灭谷底期、再度复苏爬升期、生产力高峰期的慕课,其诞生的时间意外的早,而却在前两年才瓜熟蒂落,开始活跃于人们的视线之中,许许多多的人开始利用慕课填补脑洞,充实知识的漏洞。“技术成熟度曲线”在外国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Udacity、edx风生水起之时,北大推出的“学堂在线”是中国大学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尝试,同时期的果壳网推出的MOOC学院更是将慕课打造成自主学习的平台,强调的都是在满足人们求知欲和独立学习的需求。虽然相比国外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是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一旦开始,事物的发展却无法也遵循这一样的轨迹运行,起码我看到的是宁静下的“美景”,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在利用慕课学习,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历史人文;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多国语言。慕课在被越来越多的课程所充实,越来越多的老师活跃在这个零门槛的平台,他们凭借自己的个人风格,贡献了自己的知识,点燃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而这股热浪也感染着我们,去发现、感受、分享知识之美。北大推出的“学堂在线”是中国大学在在线教育领域的尝试果壳网推出的MOOC学院更是将慕课打造成自主学习的平台没错,慕课是一种分享的思维。如果还是停留在自私的将“私家珍藏”深埋在肚子里,沉浸在“我最博学”的狭小世界里,那最终你将面对的场景将令你愕然——你所掖着的别人已经拥有,而你却已错过分享到别人知识的机会,距离已经拉开,你与领先者的差距上写着“自私”二字。这是一个“零距离”是时代,所以,这是一个分享的时代,分享不仅仅意味着付出,而是更有目的的获得,让知识在交融中发酵,去辨明真伪,去越发深刻,去孕育新生。分享的思维是今天的思维,也是明天的思维,在分享中,知识的化学反应拥有无穷尽的催化剂。慕课告诉我们,教育就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分享过程。再次,慕课是一次解放作为学生的我们总是抱怨自己被禁锢在课堂的小小容器里,限制了自己的创造性和发展,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另外一群人,他们同样被禁锢在这个容器之中——教师。他们之中不乏大胆思维的人,无奈无法施展,因为教育体制的制约,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展示他们的才华,即使这些问题一一破除,也将面对学生满眼升学渴望的现实,“主次”之下,无奈愈深。传统教学下,禁锢的不仅是学生,老师也是围墙中的一员因为我们人人都会成为学生,却无法都成为老师,所以无法感同身受。而讲台上的千里马们如今看见了伯乐的背影——慕课,他们开始关注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他们作为人师的梦想。虽然制作和运作一门慕课是很耗费精力是事情,但需求之下,困难都不是困难,在慕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们不断的思考知识、趣味、实用和延伸,中心始终是学生,热情却来自于自己。这是一次教育的解放,不仅是将学生解放到围墙之外,也是让老师走出容器,施展才华,而在他们的努力下,必然会动摇传统教育的弊端——回到求知本身,远离求分桎梏。教育本来的模式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求真、求是。单纯的灌输是为了武装我们在求知过程中的基础,但更倾向性的倒向求知本身,不正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向么?即使不谈专业,满足人类求知欲望也将会是人类史上艳丽的一抹色彩。最后,回到慕课本身——MOOC,何为“慕课”?M(massive)——大规模;O(open)——开放式;O(oline)——在线;C(course)——课程。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创造,势必将造福我们的生活,虽然他还面对着许多困难:教育的质量、学习的质量、资格的认证等等,也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学校的支持、教育界的认可、生存危机等等。但也如同所有的新事物一样,它充满着可塑性,充满着可能,充满着人们对于未来教育的期望,只要有了这些,在加上那些信赖慕课价值并为之发展不断努力的人们,慕课的未来势必光明。最后,如果你不太满意我没有在这篇读后感中技术性介绍MOOC,那么你就真的是理解我意图的“知音”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让那些愿意阅读我文章的朋友,在看过我阅读完这本书后直接从心里翻涌出来的感受的影响中,也去购买这本《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去了解慕课,并尝试利用慕课学习,至于那些你渴望的干货,我更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本书和亲自学习慕课去自己获得,读后感,不仅是总结,更是我对于下一个阅读者的“招揽”。当慕课贯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慕课出现于我们每一次疑惑,当慕课不再陌生,无知将成为一种“奢望”,慕课有这种能量,而拥有慕课的我们也能拥有改变自己,改变周围,改变世界的力量,如同慕课当初的稚嫩,我们也是拥有无限可能的那种生物,未来的世界,我想象,那是一个以知识为食,却没有饥饿的世界。人人都可以上大学,人人都可以。《慕课,人人都可以上大学》
  •     研读《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一书,仿佛又让我穿越回慕课起步发展的时间点,那个激荡人心、大梦涌现、被称为“慕课元年”的2012;让我重温自己这两年黎明即起、风雨无阻地紧盯着慕课的发展动态,并披沙拣金,选择有价值的文章或消息发布在慕课微信公号上与大家分享的点点滴滴;也让我对慕课渐次呈现的宏大变革图景有新的感知,“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一、哈伯先生与慕课结缘的经历非常有意思。他于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卫斯理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然而毕业后却发现自己对历史与人文学科越来越感兴趣。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推特上介绍的杜克大学通过Coursera慕课平台向全球免费提供的一门优质课程资源《再思考:如何推理与论证》引起了他的注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注册了该课程,并完成了整个学习过程,从此喜欢上了慕课这一崭新的、极富潜力的变革项目,并成为它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传播者。他的这一经历,正应了他在第一章中所说的,慕课出现之前,“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已经完成了对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渗透,并呈现出多样化与多层次化的特征。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学习管理系统……互联网的远程教育项目等,在某些具有特殊性的课程中(例如驾驶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教育方式,甚至占据了主流教育的地位。这些新兴教学技术确实对传统教育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改变了教育生态的景观。”然而此前,只有专业人士才会关心新兴教学技术如何运用于教育领域。但慕课不同:“它的横空出世令包括教育领域专家在内的所有人大吃一惊。”“对慕课现象关注的群体彻底打破了上述列举的专业藩篱。慕课所采用的新颖而颇具挑战性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在教育学学者范围内,而且在全球公众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与共鸣。”还有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也证明了这种兴趣与共鸣的广泛。原本纯粹出于个人专业技术方向和兴趣,我独自创建了一个慕课微信公号,将我在研究和开发工作中收集到的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发布上去,与少量业内朋友分享。在创建之初,绝对没有奢望,因此也就不存在对大发展的规划。但两年下来,在没有任何宣传、推介的情况下,在这“娱乐才是王道”的时代,这个以慕课专业资讯为主的微信公号,居然已有近10万多专家用户——有教育技术开发者、教师、学生、教育理论研究专家,也有教育政策制定者,都是通过朋友之间口口相传介绍来的。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探讨、交流对于慕课的理解和认知。这说明有很多人都在积极关注慕课现象,看风起于青苹之末,聆听它由弱变强的足音。为什么会如此?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慕课的出现,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解禁了其全部知识储备库,改变了高等教育资源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被特定机构垄断的局面,使得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被平等分享。这将刺激并引致数目庞大的被压抑已久的教育需求,无异于一曲教育的“欢乐颂”。托马斯·弗里德曼说,“没有哪样事有这么大的潜力,能让我们重新构想高等教育”。 当然,从慕课诞生的那天起,就不乏质疑者和反对者。愤世嫉俗者们认为慕课项目只是借助某些噱头来哗众取宠,不过是之前很多教育技术,如e-learning等的改头换面的包装再现,终将昙花一现,难成气候。而两年来的实践也表明,高辍学率、学分认定、评测标准、学术诚信、知识产权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慕课的发展。甚至那些慕课刚刚诞生时以极大的激情投入其中的一批教师和专家,也开始感觉气馁:没想到制作慕课课程的工作量这么大,交互效果、视频课程质量却不够理想,同时还遭受意想不到的负面压力(开放的评价环境释放了肆意评价的魔鬼,侮辱性的评价语言并不少见)。这似乎昭示着慕课乌托邦的破产。不过,哈伯先生并未因此动摇信心。他在这本书里,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慕课进化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争议、慕课本身具有的缺陷以及瓶颈发展期做出了客观回应。二、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作为一个两年来翻阅了中国市面上可见的大多数关于慕课的专著,并选编了超过3 000篇慕课研究报告、文章或新闻的慕课公共微信号号主,我很愿意谈谈阅读哈伯先生这本新作的独特感受。很多评论者,无论是慕课的赞美者还是批评者,实际上从来没有真正地参加过某项课程的完整运作过程,无论是作为授课者还是学习者。但哈伯先生不同。他选修并完成斯坦福大学Coursera平台推出的一年制哲学专业课程,亲身体验了困惑自己已久的问题——包括慕课在内的所有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它向学习者提供的教学服务是否与传统住宿制大学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同样的水准?……并且风趣地以一个即将获得一年制哲学学士学位者的身份,分析了当前围绕慕课引发的各种争议,最典型的对慕课的批评包括将四年制学位课程压缩至一年是否可能——任何传统大学都认为这不可能,但慕课项目却已经如此设计了。在经过了这种包括学习、写作、讨论环节在内的高强度、高负荷的完整学习过程后,他揭开了慕课的面纱,一睹其真容,并经过比较分析,指出:传统大学以课程数量、作业负荷、测试难度来评价学习效果的思维定势是非常荒谬的。他自称不是一个冲动而疯狂的鼓动者,但仍然认为,慕课将引发对广泛意义上传统高等教育可替代模式的思考。概言之,他认为慕课既非拯救传统教育危机的“灵丹妙药”,也非投向传统教育领域的“潘多拉盒子”。事实上,它仅是某种非常规现象的典型代表,并沿着亘古不变的新鲜事物萌芽与发展的轨迹——最初受到质疑与抵制(或者遭遇夸大其辞的鼓动与吹捧),然后促进自身内部的变革与完善,最终寻找到某种可供其持续发展的平台。借助这种平台,它缓慢而坚定地完成自身变革过程,继而演变为颠覆传统价值的工具。基于这种亲身体验和深入思考,哈伯先生撰写了此书。全书共分六章:慕课元年;慕课的前世今生;慕课的构成要素;问题与争论;一种实验性文化的拓展;慕课发展之前景。以五个章节的内容深入探讨究竟是何种因素在慕课教学中起着决定性因素,从而寻找推动慕课发展的方式方法。本书的语调是朴素的,没有专家的居高临下,但由于作者参加过很多慕课课程的完整学习和运作过程,也参与了edX,HarvardX等的具体设计,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字里行间,还处处渗透着他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的辩证思考。所以本书能帮助对慕课抱有兴趣、并且愿意亲身体验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模式的读者获得必要的背景知识与资料,并学会在涉及慕课的话题中基于客观事实做出积极的思考、探讨与评价。三、虽然声称对慕课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在全书的末尾部分,哈伯先生还是不免以近乎悲壮的语调指出,慕课也许仍会重蹈此前很多在线课程试验项目的覆辙——但它仍情愿作为教育创新与繁荣的实验者屹立于源源不断的质疑与批判声中……他还不无忧虑地指出,在那些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将慕课演绎为传统教学领域的某个教学环节。这样的话,慕课超尘脱俗的身份独立性就可能被翻转课堂模式所吸收,成为其复合式教学实验的组成部分,而与其他教育技术项目没什么两样。那么,慕课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其实,如果不把慕课的出现当做一种无中生有、突如其来的现象,就可以拨开喧嚣的迷雾,看清其发展的路向了。不可否认,仅从技术角度而言,慕课与之前出现的在线学习模式,如e-learning,甚至MIT等名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开放共享课程运动,并无本质区别。但慕课的最独特之处,在于生逢其时,因而具备了之前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鲜明的互联网基因;二是适合广域,可实现跨地域学习;三是基于社会关系网络和知识关系网络;四是有可资商业运营的想象空间;五是具有新时代的基因,天然地契合未来移动学习的需要。至于目前的应用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也极为正常,因为“果实的成熟需要光明与光阴的双重培育”,一切皆需依赖时间的积累。作为基于互联网而建设生长的慕课平台,其成效释放也必须要等到整个网络学习生态形成后,才有可能。这大致需要经历四个进化阶段:一是单项技术应用期,表现为技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二是综合技术整合期,主要体现平台和平台之间的关系;三是使用者的连通期,也可称为技术消隐期,主要体现平台和人之间的关系;四是群体的涌现期,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社会化期、回归期。只有到了第四阶段,慕课平台才能以互动与应用为纽带,把教学者、学习者、资源制作者、服务提供者等各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与技术深度融合,并与整个互联网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共生,呈现出开放、自组织等生命特征。在回归期,慕课与传统教学体系将不再是颠覆与被颠覆的对抗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交融共生,共同塑造人类学习与知识创造的新模式。到那时,也许我们已经在慕课身上找不到今天慕课反叛与颠覆的影子了。但是谁又能说,这是慕课的死亡而不是涅槃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其他的一切交给时间。
  •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的能力应持续发展、不断丰满。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本身内在的需求。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同时,如何花费最少,收获最多?慕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正是对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完整介绍、分析与阐述。正如哈伯先生在前言里所书:“本书旨在向对慕课抱有兴趣、并且愿意亲身体验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模式的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与资料,引导其在涉及慕课的话题中能够基于客观事实做出积极的思考、探讨与评价。”作为美国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资深研究员、慕课项目从萌芽至发展整个过程的亲历者与收益者,乔纳森·哈伯将慕课元年、慕课的前世今生、慕课的构成要素、问题与争论、一种实验性文化的拓展、慕课发展之前景这六章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交织、印证,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受众,都能在思考中有所收获。我就读于一所普二大学,无缘211、985大学的优质教育,在本科学历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未来不可避免会在学历上受到就业歧视。不仅是我,名校门槛外有大批中国学生希望能通过有效渠道学习名师课程。抱着这样的初心,在媒体上初识慕课时,我以为这种在线课程与网络公开课相差无几。通过阅读本书,我认识到它们的不同——公开课仅为慕课模式的教学环节之一或者是一种辅助性的前期教学工具。本书坚定了我在慕课平台上学习的决心。慕课不仅受益学生,也受益大众,通过慕课增加知识积累,拓展兴趣,未尝不是好选择。阅读本书也可以给致力慕课事业者答疑解惑。处于“再复苏爬升期”,慕课通往“生产力高台期”之路有着重重险阻。哈伯列举大量数据,类比、对比众多事例,力证慕课具有长远的生命力,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行之处,给予受挫者、观望者以信心。 针对种种唱衰慕课之音,他在书中没有回避,而是正面反驳,例证充足。他承认慕课确实仍有许多不足,但慕课的不足不应被过分放大,各种调查研究也应尽量缜密。学者们全身心投入事业,始终抱有科学的意识与探索的精神,令人敬佩。真正受益于慕课的人,如作者哈伯、译者刘春园,持续着对慕课本身所演绎的多重话题的思索,向大众传播自己的所感所得。幸为读者,在作者的阐述下,我的重重启发经由思考溢出。向来言浅,奈何意深。《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值得一读。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总体上层次较国内的更深入,是基于作者一年多的mooc课程参与和行业观察的文章辑。哈伯先生一直试图从全面、客观、批判的角度来分析当下关于mooc的论调,比如如何看mooc的辍学率、翻转课堂的实践、mooc发展周期规律、前景,全方位剖析了mooc的前世今生,是教育学者、教师以及对mooc感兴趣的人必看的一本书。尤其是书中提及了许多一线学习分析报告,很有研究价值。
  •     MOOC简史回顾,本书指出MOOC以其高辍学率一直很苦恼,即使是最火的课最终的通过率也只是10%左右。
  •     终于看完了 我也算加入革命了
  •     了解了mooc的前世今生,以及衍生变种。 作者对Mooc的期待与担心,客观真实合理。教育平等,知识革命,是这个世界得以进步的机油。
  •     慕课有巨大潜力让我们重新构想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达成相对教育公平,但是不争的辍学率高达90%的数据足以让人去思考这一切。
  •     互联网教育方向。Mooc 的诞生与演进 以及作为课程各方 平台 课程设计者 学员以及研究者各方面的主题探索。内容还是蛮详实的 阅读本书 一个收获是对「翻转课堂」这个早就耳熟的词有了一点皮毛的了解...
  •     将慕课的来源、发展、优点和劣势都讲得比较清楚,与传统教育的结合点也讲了不少,也够清晰,但总觉得缺乏一些思想上和理论上的高度去看慕课。
  •     【媒介】纸质,深图。【读况】通读,可查阅慕课国外情况。【感想】对慕课做了很好的介绍。【应用】可查阅慕课国外情况。
  •     啰嗦,大意一句话能概括:MOOC不是颠覆,而是补充。综述的内容甚至不如焦书,一天能刷一本的书就是这样……
  •     是一本关于慕课的历史、本质和未来的书。 印象比较深的是技术曲线这一部分。一个新技术出现不久后可能会引起过度关注,会出现一种过热和泡沫,随后破灭并跌至谷底,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发展时期才重新回暖,最终达到市场所需要的水平。 另一个部分是关于对大学本质的讨论。慕课的一种说法是“人人可以上大学”,那么慕课真的能完全取代大学吗?本书认为是不行的。除去学历文凭外,大学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同学关系;大学也因该提供超脱单个科目的、各科目联动的思维训练。
  •     并不喜欢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逻辑性并不明确地体现在结构上,但是例证翔实,数据可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