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自杀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14507825
作者:[美]托马斯·乔伊纳
页数:237页

内容概要

[美]托马斯·乔伊纳(Thomas Joiner),美国研究自杀问题专家,佛罗里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2001年获得该校年度杰出心理学奖(Bright - Burton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乔伊纳早年经历父亲自杀身亡,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研究了大量自杀统计数据以及临床证据,并特别关注自杀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人群,构建自己的系统理论,为自杀问题的研究与预防提供新的发现。

书籍目录

序言:父亲的离去
1 关于自杀我们所知道和不知道的
2 实施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是习得的
3 对死亡的渴望
4 我们怎样定义自杀?自杀在人群中怎样分布?
5 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和心理障碍在自杀行为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6 风险评估、危机干预、治疗和预防
7 自杀防治与研究的未来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为什么要自杀》作者托马斯·乔伊纳从父亲的自杀事件开始娓娓道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杀的幸存。者分担失去挚爱的痛苦;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和临床医生探讨自杀防御面临的挑战;同时,他还和科学家们一起进入这令人望而生畏的难题,解开自杀之谜。
经历真实而深刻,数据详实而客观。三大原因构成自杀风险因素。如何有效进行自杀防御,《为什么要自杀》将为您揭秘。


 为什么要自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因为这本书的书名——“为什么要自杀”本身就很奇葩,起码在我看来就很奇葩。我之前从来就没有看过类似这样的书。于是,我就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就借阅了。在看第一节之前,我还是先看完了这本书的序言。序言的风格跟我从前看的书的风格不太一样,是一个关于作者父亲自杀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之中引发了作者的一连串思考。其中其中有一段话令我映象十分深刻:不管怎样,死于自杀的人是逐步行动的,必定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为了习惯疼痛),有时也会是短时间的,通过尝试温和的、非杀伤性的死亡方式。我就想啊,为什么“自杀”不是一次性的短暂的行为,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像“温水煮青蛙”的行为?难道他们不害怕痛吗?他们没有想做的事情或者挂念的人或者其他在乎的东西吗?他们不会后悔吗?真是想不通。我自己看完“自杀”的第一节的时候,我感觉我自己浑身都很憋屈,很不自在。也不能想象假如有一天,我周围有人自杀,我会是一个自杀恐惧者还是对“自杀”不问津的人?那么“自杀”究竟是什么?词典上的解释是,自杀是指有意杀死自己的行为。搜狗百科上的解释则是,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前者对“自杀”的理解范围狭窄,不能解释恐怖分子的某些自杀式爆炸算不算自杀;不能解释“911”事件中,从高楼跳下来的人是不是自杀;不能解释很多“圣战”中的定期自杀行为。而后者对自杀的理解明显地扩大了适用范围。武汉大学的张海国认为,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正常人的自杀可以理解为个体在心理上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说,除正常人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理激情、幻觉和妄想状态下都可能采取自杀行为。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人们不禁思考“自杀”定义这个课题。首先,缺失有人从世贸中心的高层跳楼死亡。至少有50人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而实际数字或许接近200。他们是自杀吗?纽约的验尸官并不认为这些人属于自杀。所有9• 11恐怖袭击时间中死于世贸中心的人,都被归类为他杀。在这里跳楼的人存在着一个选择——跳楼意味着快速结束痛苦并确保死亡;不跳楼意味着微乎其微的生还几率,还需要承担更多的痛苦去面对近乎无法逃避的死亡。谁会坚持着微乎其微的生还几率呢?有人想跳楼却做不到,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实施致命性的自我伤害,另外有人生存欲望极强,强到他们甘愿承受剧烈的痛苦和折磨,并以此交换一丝的存货的机会。从恐怖分子这个角度看,他们是自杀吗?如果根据上述的两个定义这些恐怖分子确实是自杀。但是这些人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他们的自我牺牲是为了成就所属社群的更大福祉。这种现象可以成为“利他型自杀”。当人们过度融入这个社会群体,以至于个性消退时,利他型自杀会发生,人们愿意为了这个群体牺牲自己。这是属于一个人的归属感。但是,许多穆斯林神职人员说,自我殉难和自杀是有区别的。所以也不能将恐怖分析的自我牺牲简单地归类为自杀行为。总之,“自杀”的定义还存在着很多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为什么人会自杀?这个才是我最想知道的。在摘抄之前我找了一些资料:2002年12月3日至9日,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举办的首届国际自杀预防研讨会上,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式公布了其历时7年的调查结果:中国年平均自杀率为23.00/10万(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00/10万,中国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平均为28.7万:自杀已成为中国全国人口第5位、15-34岁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国际上将自杀率大于20/10万的国家称为“高自杀率国家”。看一下两张表格,虽然中国的自杀率在00年的时候排在世界24名关于自杀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1.“流行自杀”潮流导致的自杀行为;2.性别:男性自杀的人数多于女性,中国除外;3.自杀传染和宗教集体自杀;4.还有倡导自杀的网站ASH... ...WHaT?!可怕... ... 好吧,我承认这些现象都颠覆了我对于自杀的认识,是我的“黑天鹅”。根据这本书的理论,我总结出了一个关于自杀原因的公式:负担感+归属感缺失+获得自杀能力=严重自杀尝试或自杀身亡从这个公式之中,可以看到的是,在等号的右边并不是直接等于自杀,而是严重自杀尝试或自杀身亡。为什么?首先,人在自杀之前肯定会有一个自杀的动机。人的自杀的自动来源于五大方面的性心理创伤:受挫的爱、破裂的人际关系、被攻击的自我形象、挫伤的控制力以及因为掌控受挫而产生的极度愤怒。将五大心理创伤可以合并为两个主要的大类:受挫的归属感(也就是受挫的爱,破裂的人际关系)和负担感(被攻击的自我形象,挫伤的控制力,以及因为掌控受挫而产生的极度愤怒)。和第一个基本需求归属感相关,归属的需求包含一个“频繁接触在加行持续关心”的组合。因此,一个完全得到满足的归属感包括两个因素:和别人的接触,并且能感觉被关心。为了达到归属的需求,个体与别人的接触必须是频繁和积极的。稳定人际关系中的接触会更多地满足对归属的需求。如果个体能感觉到被关心,但是缺少和这段关系中同伴的面对满交流,即更亲近,归属感就只是部分地被满足了。自杀行为的模式从这里发展出来,它认为未得到满足的归属感引起了自杀欲望的产生,自杀个体可能会经历一些无法满足他们归属感(比如,不愉快、不稳定、不频繁或没有亲近感的关系),或者觉得和别人缺少联系,不被关心。另一个需求是成就感,相对的就是负担感。当这种需求受挫,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没用,确实会很痛苦。认为自己太没用,以至于让所爱之人受威胁或连累的这种情况会更糟糕,到了这样的程度自杀的欲望就产生了。因此,了解一个人的自杀行为就必须从他的根源,也就是这两个需要探究。其次,有了自杀的“根”并不意味着去自杀。不然,全世界的人就都去自杀了。这里就涉及了一个关于自杀的“能力”的概念。对的,自杀还需要有自杀的能力——逐渐建立自杀行为。当人们习惯了危险行为——当他们丧失了只有在危险行为存在时才有的刺激感,大灾难的基础就奠定了。不管怎样,死于自杀的人是逐步行动的,必定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为了习惯疼痛),有时也会是短时间的,通过尝试温和的、非杀伤性的死亡方式。也就是说,当自我伤害和其他危险行为变得平常,不让人觉得威胁,人们就逐渐建立了自杀行为——通过习惯威胁和危险。这个观点可以推断出,想自杀的人一般都会在真正自杀之前进行多次的自杀尝试行为。“据估计,一个曾走到悬崖边上的人再次走过去的可能性是别人的三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人一直存在着自残行为。一开始只是用刀子刮破自己的皮肉,后来习惯了。再后来,自残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因为习惯了疼痛,最后就会有很大可能性导致高危自杀行为。从过去的刺激经验到现在的自杀行为,最直接的方式是过去的自残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有自杀能力的人很多。比如,医生。他们知道注射什么药物或者其他什么的就可以导致自己死亡。比如,军人。他们已经习惯了疼痛,有能力建立一种高危的自杀行为模式。比如,执行死刑的人。世界上死刑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当你是执行死刑的这个人的时候,你就会替“阎王”工作,你习惯了死亡的感觉和痛苦。但是,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会自杀。除了没有上述的“受挫的需求”以外,还有一种自然属性无法克服——自我保护。这是理解自杀行为的一种新颖方式。三百年前,伏尔泰哪里就已经出现了,伏尔泰思考罗马演说家卡托的自杀,他写了这些启发:“说卡托因为软弱而自杀是荒谬的。除了坚强的人,谁会克服掉这最强悍的自然本性呢?”叔本华也指出,对死亡的恐惧,而非对生命的热爱,鼓励人们继续下去。其实大多数都想知道自杀的人在自杀的那一刻在想些什么,他们难道不害怕嘛?他们真的没有什么在乎的嘛?但是,我相信,那些有“受挫的需求”和”自杀的能力”的人在自杀的那一刻,对于“生与死”这个命题产生了必要的矛盾。或者说,他们既想自杀又希望被救。然而,假如自杀的人一旦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就会产生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这种矛盾就会产生很多这样那样的自杀却失败的情况。活着,才是生活的希望。自我保护,是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自然属性。所以说,为什么人们具备了自杀的条件之后可能自杀失败或者只是产生了高危的自杀倾向情况的原因也大概如此。但是,冲动——趋向于行动前不思考,是疼痛或刺激经验和自杀之间关系的基础和解释,毕竟,冲动的人通常比别人更容易经历各种挑衅,也比别人更获得实施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除此以外,关于自杀还有一个另外一种解释——进化背景中的自杀行为。也就是说,人的自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先看几个动物的例子。大黄工蜂,被一种特殊品种的蝇类寄生,经常连蜂巢一起抛弃,和蜂群断绝来往,确保自己死亡。为了自己基因的自杀发生在澳大利亚的赤背蜘蛛身上。雄性蜘蛛甘远被雌性蜘蛛吃掉,在它们交配之后。但是这种观点的说服力小,不那么重要了。那么影响自杀的因素还可以从这几方面去理解:遗传学、神经生物学和心理障碍。那么在自杀这一方面的时候的预防措施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风险评估、危机预估、治疗和预防。风险评估。要知道,影响自杀的因素有很多,在美国的一些协会或者网站上就总结除了超过75种因素,有的因素针织使人怀疑,包括“宗教信仰缺失”、“神经传递素”、“完美主义”以及“丧失安全感”等。那么在众多的因素之中有没有哪一项是十分重要的呢?如果有,那么就是上述提出的自杀模式了,获得致命性自我伤害能力以及负担感和低度归属感。一次来评估出中等程度或以上的自杀风险。危机干预。一旦出现了危机,那么就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来进行干预。这里就有“症状配对分层”和“危机卡”的使用。“症状配对分层”就是将扰人的症状和感受分别列出来。病人按照困扰程度来为这些症状排序。针对前两项症状或感受,医疗人员便可给出非常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并非意在解决问题,也不为了取得较大改善;相反地,其泳衣只是在缓和问题,好让当事人能够感觉更舒服一些,从而更好地承受危机,并开始振作起来解决潜在的问题。“危机卡”是另一种简答的技巧。它旨在降低危机强度,从而让当事人能够作出更多头脑清楚的判断。危机卡的核心就是制定了简单明了的危机应对计划,能够写在索引卡或者普通纸上,让人一目了然。人际心理治疗法(IPT)。人际心理治疗法是一种务实的、立竿见影的心理治疗法,最初用于治疗抑郁症,但现在也应用于其他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它的中心思想在于,如果某个与病症发作的主要人际问题——比如说悲伤问题或婚姻中的敌对——能够能到解决,那么就能够有效缓解其他症状。人际心理治疗法同时合理地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只关注一项人际关系的问题,相信在这一特点上的进步,会影响到其他方面,进而从整体上改善病情。治疗与预防。有人说过:“不要害怕生命!要相信生命是值得活下去的,而你的信念会帮助你创造这一事实。”为此,这里就提出了一个ICARE的特殊认知疗法。“I”代表“确认”(Identification),也就是指认出某个具体的负面想法。“C”代表“关联”(Connection),即指某个特定想法与各种类型的认知枢纽之间的联系。“A”代表评估(Assessment),即反复尝试过的真是的认知治疗技巧,对某一特定负面想法进行评估。“R”代表重建(Restructuring)。即运用前三个步骤所提供的讯息,来进行思维重建。这里的关键便是运东评估所得的数据资料,来移除当事人思维只能怪认知扭曲的部分。“E”则代表“执行”(Execute),也就是说,按照符合逻辑的重建思维方式来采取行动。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到情绪管理表等方法,也是十分实用的技巧。是的,这些理论都解释得很清楚人为什么要自杀了,但是我还是不懂人为什么要自杀。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没有见过,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实现,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亲自看过,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还有在乎的你我他。为什么要自杀?资料来源:杨振斌,李焰.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美]托马斯•乔伊纳 .为什么要自杀[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4.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自杀归属感,负罪感~
  •     本书对认识自杀的原因有一定的帮助,但作者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对自杀进行准确分类的情况下就用自己归纳的几种自杀因素去硬套各种自杀现象和过程。特别是对中国自杀性别比例的特异性解释上,理由相当的牵强。
  •     这本书描述了自杀的若干理论成果,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令人醍醐灌顶。但是本书的语言学术性以及理论性较强,而且有点生硬,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有耐心。在读之前最后带着问题阅读,做好读书笔记,不然真的会睡觉的,除非你真正对“自杀”感兴趣。整体来说是不错的~
  •     偶尔觉得逻辑上还是有些漏洞。
  •     从上学期看了一半间隔一个寒假终于回来看完。理论是归属感缺失、负担感加上致命性自我伤害能力的获取造成自杀。就像看一本论文,这类型的书已经看过基本,作息从方方面面各种信息充实自己的理论。10/100、1/100
  •     补mark
  •     但更可悲的是,其实他们是可以不使用这项能力的。
  •     人間一場戲
  •     生涩但值得一读的科普读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