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四亿的鲨鱼

出版社:原点出版Uni-Books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9866408328
作者:Don Thompson
页数:303页

内容概要

唐‧湯普森(Don Thompson)
˙經濟學家、商學教授,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與多倫多約克大學書利克學院(Schulich School, York University)。經常講述有關藝術課題,自著與合著九本探討行銷與經濟的書籍,部份已譯成六國語言。現居倫敦與多倫多。
˙因2005年暢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萌發撰寫此書的念頭,試著用經濟學來解釋當代藝術品動輒拍出百萬美元天價的背後原因。
˙寫作材料來自訪談及二手消息,因為旨在寫作一場當代藝術市場的深度遊記,而非學術參考書,讀者應將本書提供材料視為範例樣本,或看成是貼近現實的傳奇故事。過程中,有賴倫敦蘇富比前董事長、拍賣大師彼得.威爾遜(Peter C. Wilson)先生指教,才得以領略藝術拍賣迷人而複雜的風貌。
˙此外幸得許多畫商、拍賣公司專員、藝術界人士以及各領域高層主管的熱心協助與鼓勵,成就本書的原創性。但此原創性僅如美國教育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所說:是一門「記住你所聽到的,但忘記你是聽來的」藝術。
˙對當代藝術經濟現象有興趣的讀者,建議從三份雜誌讀起:《藝術與拍賣》(Art & Auction)、《藝術新聞》(ARTnews)與《藝術新聞報》(The Art Newspaper)。

作者简介

從佳士得到蘇富比,從安迪˙沃荷、村上隆到赫斯特,
art = Money,How they made it?
你一定想像不到,賣一幅珍貴的竇加畫作與一杯冰鎮露啤,背後的行銷課題有多類似。
──艾佛瑞德.陶布曼(A. Alfred Taubman),前蘇富比控股股東
為何一隻死鯊魚可以賣到四億台幣?
如果你一生不曾讀過任何藝術書,建議嘗試這本宛如電影情節的藝術收藏傳奇。為什麼藝術品的價格動輒百萬美元天價,一顆鑲?的骷顱頭,收藏家個個趨之若鶩?村上隆的大公仔如何創下一億日幣的天價?為何超級精明的紐約投資銀行家願意花1200萬美元買一隻腐爛中的鯊魚屍體?是什麼樣的魔法讓帕洛克的滴畫《一九四八年,第五號》賣出1.4億美元的天價?為何一件拴了銀鍊子、扔在牆角、取名《沒有人離開過》的皮夾克,能在2007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69萬美元的佳績?所有這些你曾在新聞上聽聞,令人匪夷所思的頭條話題,都可從本書中得知箇中秘辛。
除此之外,更可透過本書登堂入室,來到名流仕紳進出的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會,直擊神祕的國際夜拍會現場,破解操盤手法及市場運作之道。藝術市場是否已達高點?當代藝術到底值不值得投資?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另翼刊物《村聲週報)評論家Jerry Saltz曾斷言85%的當代藝術品都是垃圾,但為什麼光2006年就有131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會上屢創新記錄呢?而未來又有哪些藝術家會有出人意外的驚奇表現?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又將如何令人期待?從藝術家、畫商、交易員、收藏家到拍賣會,看門道,培養好眼光,學會藝術投資之道。 ……


 身价四亿的鲨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为一个经济学者和当代艺术收藏家,我始终搞不懂一件艺术品的价值究竟值多少?是什么魔法让人们同意是1200万而不是25万美元?有时一些作品的售价比我认为的合理价格高出一百倍,其中道理何在?”上述疑问促使经济学家唐•汤普森(Don Thompson)动笔写作《身价四亿的鲨鱼:当代艺术打造的财富传奇》一书。一个具备经济学知识的艺术门外汉,如何探究艺术品天价背后的成因?唐•汤普森极佳地示范了利用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在全新领域里如何冒险。行家引入门冒险的最初总是因为兴趣。多年前,唐•汤普森在伦敦经济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午休时,他常绕到苏富比拍卖行去,逛逛拍前的预展。在这里,他遇见并结识了彼得•威尔逊——苏富比前董事长、拍卖大师。他们成为朋友,唐•汤普森开始参加威尔逊主持的拍卖会,威尔逊也跟他分享拍卖的种种故事。通过一个在行业里享有威望的人来认识这个行业,汤普森获取的信息组合出来就像人物传奇。威尔逊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新学院,这样背景的人通常进入佳士得拍卖行,但他选择苏富比。他在二战期间曾任M15情报官,入拍卖业后一生中拍出了38000件作品。在他导演的拍卖大戏中,1978年七幅印象主义巨作的私人拍卖会,让寇克•道格拉斯、亨利•福特二世、毛姆等1400位名流到场,而这七幅画作包含一幅雷诺阿、一幅梵•高、三幅马内和两幅塞尚。但在朋友的讲述语境中,威尔逊告诉汤普森:“拍卖是剧场和赌场参半的行业,而人们也该如此看待它们。”威尔逊让汤普森进入并书写这个行业成为可能,但决定其写作方式和理念的,是2005年出版的畅销书《苹果橘子经济学》。用经济学来解释让人不解的生活现象,启发了汤普森用经济学挖掘拍卖及当代艺术天价之谜的想法。他从众所周知但又惊人的故事入手,采访当事人、整理二手消息,再以经济学进行分析。但与大卫•盖伦森(David Galenson)不同,汤普森并不就此提出经济学理论,他将自己的这本《身价四亿的鲨鱼》定义为“一场当代艺术市场的深度游记”。为了写这部“游记”,汤普森用了一年时间“研究伦敦和纽约当代艺术市场的运作模式,与画商、拍卖公司、拍卖公司前任高阶主管、艺术家及收藏家朝夕相处”。他选中的第一个故事,是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拍价1200万美元的鲨鱼标本。行销与品牌的世界鲨鱼的故事由一连串品牌构成。1991年,查尔斯•沙奇(品牌1)委托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品牌2)制作一件艺术品。赫斯特故意开出当时的天价5万英镑,迅速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太阳报》(品牌3)紧跟报道《五万英镑买条鱼,恕不附赠薯条》。赫斯特请澳洲海岸邮局张贴广告征求鲨鱼。买鲨鱼花了四千英镑,把鲨鱼运到伦敦花了两千英镑。在赫斯特的指导下,技师将鲨鱼处理后装缸,赫斯特将之命名为《生者心目中无谓之死亡恐惧》。1992年,鲨鱼在伦敦沙奇画廊(品牌4)首展,之后便以惊人的速度腐烂。2005年,莱瑞•高古轩(品牌5)在全球兜售这条鲨鱼,买家有泰特现代美术馆(品牌6)的瑟若塔爵士(品牌7)、美国富豪史蒂夫•科恩(品牌8)。唐•汤普森说,在当代艺术界,品牌可凌驾一切劣评。最终鲨鱼被科恩以1200美元(有媒体质疑拍价真实度)收入囊中,沙奇的藏品、赫斯特的作品随之水涨船高。为何有人花1200万买正在腐烂的鲨鱼?这条臭鲨鱼算不算艺术品都尚待商榷。要回答“什么是当代艺术”,首先得厘清当代艺术与新富阶层的关系。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里就讨论了新富起来的人们如何把所有东西,包括艺术,转变成奢侈性消费中的元素。而卡尔•马克思说过,艺术品虽是最高层次的心灵产物,但只有当他们能直接产生财富时,才能获得中产阶级的青睐。当代艺术走进市场成为商品,辨识度越高的作品价码越高,跟爱马仕包包一模一样。要破解这个由品牌构筑起来的世界,唐•汤普森从画廊、画商入手。他走访提姆•马洛(白立方画廊)、莱瑞•高古轩、托马斯•安曼(沃霍尔专家)等人,有些人专业又亲切,有些见他不是客户则态度冷冰冰。画商解答汤普森的问题,为他提供书面资料,介绍其他业界人士。支撑汤普森完成对画廊、画商的纵深写作的,并不只是跟行业大佬对话、查资料,他出现在各种艺术场合,承认自己对艺术一知半解,但也不遗余力接近真相。“你该找的是画廊警卫,问他们喜欢哪些作品。警卫会和柜台小姐八卦,所以他们知道画廊卖了哪些作品,哪些价钱定得太贵,画廊经营者与艺术家之间有哪些争执。他能听到所有对话,但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上述似乎展示的都是汤普森作为一名后备记者的素质,但接下来的章节里,他解析天价艺术品的行销手段,才真正展示了经济学家的实力。汤普森梳理出赫斯特的行销密码:高明的标题、企划能力。艺术品的价值应该部分源自无法复制。但在那件名为《生者心目中无谓之死亡恐惧》的鲨鱼之后,赫斯特竟又做了另外一只。2006年初,他展出一条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虎鲨。换了个一样玄乎的名字——《上帝之怒》。至于行销企划,赫斯特曾在伦敦诺丁山开了家叫“药房”的餐馆。2003年结束营业时,餐馆中的150件物品均在苏富比拍出。这是苏富比唯一一场以在世者命名的专场拍卖。新美学?新价值?剩下的章节里,汤普森分析案例,也讲解什么叫负价格、原赋效应,甚至专辟一章讲“如何投资当代艺术”,教你计算投资回报率。但全书最勇敢的,是汤普森咬住最初的问题不放,不断追寻艺术品的天价之谜,他甚至发现了佳士得为打破培根的世界拍价记录,操作其画作的内幕。而在画商、画廊、拍卖行、藏家、美术馆合力构成的当代艺术迷局里,藏家查尔斯•沙奇一语道破:“鲨鱼可以买,艺术家的粪可以买,油画也可以买。” 这趟冒险之旅充满刺激与冷眼,金钱与堕落。唐•汤普森始终困扰于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当古典艺术品日益从市场上消失时,当代艺术成为比蓝宝坚尼、法国乡村别墅更优雅更难复制的身份识别武器。汤普森觉得,在判断一件艺术品时,美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不重要。从毕加索、达利、安迪•沃霍尔到达米安•赫斯特,最会赚钱的艺术家们改变了世人对艺术和艺术家的看法。新的价格在拍卖场上产生,或许也同时产生新的价值。新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半茶”。 生活是半杯茶,我们一起来添点别的
  •     题目来自最近在看的一本书,讲述的是当代艺术打造的财富传奇。我自己对当代艺术圈子有一定了解,就感觉作者写得很实在。也因为自己的了解是有限的,这本书解答了我对当代艺术的价格操纵方式等的很多疑窦。作者唐。汤普森曾经在金融界浸淫多年,自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态度及相对客观冷静的话语体系,比之评论家哲学而飘渺的艺术评论,更有真实可言。 上周,我工作的画廊来了一对夫妇买画。女的管挑画,男的管买,男主人不断地强调自己不懂画,只要我们推荐的能升值就好,一听就是新晋的中产阶级,随时都想从你的话头里捕捉蛛丝马迹给自己那不多的信心借坡下驴的机会。升值,这我可不想保证什么,这事儿简单说,就跟买房子似的,比如能人会指点说,就买你自己都想住进去的房子,将来一定会好租好卖。买画也一样,就买你特别想挂在自家客厅里的,也许会比较好出手。事实上,真正的主顾从来不直白地以升值作为要求,你也无需用这样的回答忽悠他们。但很多人还是因为当代艺术太令他们感到陌生,为避免尴尬,而放弃了自心对艺术的判断。其实买画和投资房子,股票一样,是有这个行业的一定规律可循的。下面就介绍汤普森总结的一些规律,而比他先发现这些规律的艺术家,就会抓住并贯彻之,取得成功。身价四亿的鲨鱼,指的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达米安。赫斯特创作于1992年的作品。一只从澳洲捕获的虎鲨被运到英国,赫斯特指挥人将其浸在装着福尔马林的玻璃柜中,就这样在画廊展出。整个作品重达两吨,成本花了六千英镑,在数年后以1200万英镑(换算成本书出版地台湾的货币值即为四亿),售给了美国资产顾问界的天才史蒂夫。科恩,他管理着一家资产总额高达110亿美元的资本顾问公司,据说每年赚进5亿美元。怎么会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一只鲨鱼?以科恩的身份来看,他不是傻子,而且是相当善于以钱生钱的一位。在当代艺术领域,品牌影响力可凌驾一切劣评。这场买卖从画廊到卖家,以及竞争的买家,涉及的是一长串的知名品牌:卖家萨奇是广告界名人,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收藏家;中间人是纽约著名的艺术品经纪人高古轩,他连年成为英国《艺术评论》评选的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的第一名,最差时也在前三名;而另一个竞争的买家是管理伦敦泰特美术馆的瑟若塔爵士,这几个人联合出现在一件事情中,就让这件事成了有背书的支票。“成为名牌是生命重要的部分,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就是这么回事。”赫斯特曾经说。这话最根本的实质,仅就现实的层面而言,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毕生的努力最终是保使他成为一台印钞机。印钞机的特点是它吐出的东西是可辨识的,全国人都认识的(名牌),有限量的,有稳定的价值可拿去换油换米的。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也是如此,比如安迪。沃霍尔就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美元印钞机。在他生前,人们只是有限地接受了他的艺术成就,愿意为他的某类形式的作品买单,他最为广泛流传的作品,是将客户的肖像照改成带有波普色彩的肖像画,一幅画有固定的形式,他不能突然改变其基本样式,就像你不能把美元变成圆的或者让上面突然出现米老鼠图案,在恪守固定的模式下,一幅肖像画有稳定的市场价值——大约2万五千美元;在给伊丽莎白。泰勒创作肖像画之后,安迪的肖像画有了全国范围的辨识度,很多人肯一掷千金,仅仅是为了听家里来的客人那声“哇,安迪。沃霍尔!”不管安迪。沃霍尔其它的作品多么有革命性,但他的确是靠着给人画了1000多幅肖像画而维持自己的购物狂生活水准到死。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没有一个人敢完全放弃他为人所熟悉的画面图案,为什么中国的艺术家一直要画光头?好不容易机器开始吐人民币了,你让他改画火星卢比去?但最最优秀的艺术家,比如杜尚,就对维持这种印钞机的特点不屑一顾。话说回来,也只有优秀的艺术家可以把自己变成印钞机,还有90%的艺术家做不到呢。在当代艺术领域,如果你不是名牌,就什么都不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传统审美观在当代艺术作品前是失效的,是画廊和艺术家的名气给了收藏家以安全感。赫斯特从伦敦的艺术院校毕业以后,就做了相当于把自己的名字打造成爱马仕的努力。艺术界强调学术,就像包界强调历史悠久、手工打造一样。赫斯特非常善于利用作品的名字来赋予它学术地位,比如鲨鱼那件作品的名字叫做《生者心目中无谓之死亡恐惧》,任何形式的恶搞不可能产生赫斯特式的成功,因为赫斯特敏感地号住了评论家的脉搏。这只鲨鱼“它似死亦生,似生亦死”,探讨的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生与死。赫斯特也非常会利用媒体,因为他很清楚媒体的g点在哪儿。比如他2007的一件作品《看在上帝的份上》,用钻石打造的骷髅头,本身造价在1200万英镑左右,在媒体那里成了十足吸引人眼球的新闻,100多家国内外报刊竞相报道,等于给他做了免费宣传(当年玻璃钢里的大鲨鱼何尝不是),后来他以5000万英镑卖掉了这件作品。这些积攒起来的名气使得赫斯特成为印钞机中的一员。他的艺术产品有四个系列,其中的蝴蝶画和旋转画,他出想法,让助理去完成,但不影响客户的认同(谁管钞票是谁印的呢)。单幅最高价格为30万英镑,最小的也要2万英镑。他一共卖出了1000多幅,更多是经他签名后的每幅售价2500美元的限量复制品。而最让会赚钱的企业家望尘莫及的是,赫斯特和友人曾经经营名叫“药房”的餐厅,在餐厅歇业后,餐厅里的不仅赫斯特的作品,也包括一桌一椅以及他设计的墙纸,都被拿去拍卖,所得超过了餐厅开业6年的利润总和。这些都是“艺术的神力”。就像《鲨鱼》一书里的一位评论家所说,艺术评价的标准,在于我们对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信息有何直觉反应。所以你去画廊买画,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如果这个感觉是正面的或者令你感到若有所思(没有人不在赫斯特的鲨鱼前面感到震撼,深究起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作品,这里不展开说了),不妨再做做功课,譬如google一下这个艺术家被报道的情况,篇数,向画廊了解一下他作品的主题,不要不好意思问,其实这也是我给员工做培训的内容,在和艺术家进行采访式的长谈后,发现他原初的想法,经常和自以为是的想法有出入,如果你发现在其委婉的表象下,最终是涉及到“生而为人”那些永恒的主题,可以说这就是个值得信任的艺术家。如果你是老的藏家,还可以在购买一幅作品前先带回家,每天端详好几次。一个礼拜后,当新鲜感消失时,再看画家的信息以及技巧是否依然鲜明。好的艺术品能让大脑中思考与情感的部分形成对话,无足轻重的作品则像是一潭死水。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正如封面上所说,“如果你只能选一本关于艺术品市场的书来读的话,那就选这一本吧”
  •     很多道理讲得不错,也是认真做过调查、掌握内部消息而写的。不过始终觉得作者的态度类似刘姥姥进大观园,他本身就是门外汉嘛,所以书的基调有点太过强调magic&gaudy...
  •     读起来很有意思
  •     潜龙勿用
  •     艺术市场入门读物。
  •     也就真的是暢銷書吧。。。
  •     行业的秘密和迷人之处尽数道来。当代艺术入门必读。
  •     对艺术品 /拍品价格幕后的操作过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挺实在的 新版封面换成Damien Hirst内钻石骷髅头了...
  •     信息较多,抵不过艺术品市场的一片混杂,难以讲明白的主题
  •     幾時弄條身價四億的蘇眉魚? (搖腳)
  •     作者花了一年时间调研艺术市场写出的“大作”,我还能说什么呢,看着玩吧
  •     了解艺术市场的必读书
  •     经济学家眼中的当代艺术市场,非常适合我等缺乏专业鉴赏力的草民阅读
  •     地铁路上看的 去年427想看 是看了蔡康永那本知道的 可惜当时看不到 接着看就好了 还看过的那本小册子 现在已经忘记了写的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