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史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06
ISBN:9787561711767
作者:郑登云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清末封建教育的衰朽
一、清末封建学校的概况
二、官学名存实亡,学风颓败
三、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
第二节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一、对清末教育的批评
二、主张“经世致用之学”
三、提倡学习“西学”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教育
一、反清反儒的文教政策
二、设“删书衙”,改革传统 的教育内 容
三、改革 科举 考试 制度
四、实行普遍的平等教育
第四节 洪仁�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资政新篇》中的教育思想
三、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
第二章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发轫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新式学堂
一、外国语(方言)学堂
二、军事(武备)学堂
三、科学技术学堂
第二节 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
一、京师同文馆
二、福建船政学堂
第三节 李鸿章的洋务教育思想和活动
一、生平活动
二、改科举兴“洋学”的主张
三、兴办洋务学堂
四、派遣留学生
第四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和活动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创办经心、两湖书院和存古学堂
三、《劝学篇》的主要教育思想
第三章 帝国主义列强的教育侵略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列强对华教育侵略的缘起
一、传教士来华办学的开始
二、利用不平等条约对华进行教育侵略
三、早期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帝国主义教育侵略的扩张
一、教会学校遍及全中国
二、“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三、“中华教育会”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留学教育
第一节 近代留学教育的发端
一、近代留学教育的缘起
二、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三、派遣留欧学生
第二节 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一、派遣大量的留日学生
二、“退还庚款”与清华学堂
三、留法勤工俭学的兴起
第五章 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改良派的教育观
一、早期改良派的西学观
二、早期改良派对科举的批判
三、早期改良派对近代学制的倡导
四、提倡女子教育和强迫义务教育
第二节 维新派的教育改革
一、维新派在戊戌变法前的教育活动
二、维新派对洋务教育的抨击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变科举、兴学校的主张
三、“万木草堂”中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变科举兴学校,确立教育制度的主张
三、论教育当定宗旨
四、师范教 育和 女子 教育的主张
第六章 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学制的确立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的发展
一、兴学诏书的颁布
二、书院改学堂
三、清末十年学堂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学制的建立
一、中国近代学制的缘起
二、《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三、《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
第三节 废科举、设学部
一、废科举、兴学校
二、成立学部颁布教育宗旨
第七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主张和活动
一、揭露与批判封建主义教育
二、批判“先教育后革命”说
三、创立中国教育会
四、兴办革命学校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的教育改革
一、颁发教育通令
二、制定民国教育方针
三、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第三节 北洋军阀政府的尊孔复古教育
一、提倡封建道德,下令尊孔读经
二、颁定封建主义教育宗旨
三、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教育的斗争
第四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方针
三、“兼容并包”,改革北京大学
四、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第八章 “五四”运动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一、“五四”时期勤工俭学的发展
二、赴法青年的劳动与学习
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争取求学权利的斗争
第三节“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
一、平民教育思潮
二、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三、职业教育思潮
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一、中共“一大”关于工人教育的意见
二、中共“二大”提出的教育纲领
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政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开展的工人教育
二、党领导下的工人教育运动
三、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运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创办的干部学校
一、湖南自修大学
二、平民女学
三、上海大学
四、农民运动讲习所
五、广州劳动学院
第十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20年代的资产阶级“普及教育”运动
一、平民教育运动
二、科学教育运动
三、国家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节 1922年的“新学制”
一、“新学制”的产生
二、“新学制”的教育标准和学年分段
三、“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三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
一、教育权丧失的概况
二、反对教会学校、收回教育权的斗争
三、反对日本殖民学校,收回教育权的斗争
第四节 李登辉、张伯苓和陈嘉庚的兴学事迹
一、李登辉与复旦大学
二、张伯苓与南开大学
三、陈嘉庚与厦门大学
第十一章 李大钊、恽代英和杨贤江的革命教育思想
第一节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批判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教育
三、论纯正的“平民主义”,提倡工农教育
四、论青年教育
第二节 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作用,批判“教育救国论”
三、批判教会教育
四、改革旧教育的主张
第三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本质与效能
三、论教育的进化
四、论青年教育
五、论教师
第十二章 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第一节 苏区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一、保证工农劳苦大众受教育的权利
二、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
第二节 苏区教育的实施
一、苏区教育的概况
二、苏区的干部教育
三、苏区的工农群众教育
四、苏区的儿童教育
第三节 苏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
二、教育与劳动联系
三、依靠群众办学
第十三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颁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一、“党化教育”方针的施行与废止
二、颁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三、“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教育制度
一、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二、颁定《戊辰学制》
三、《中华民国宪法》中的教育法规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学校教育概况
一、小学教育
二、中学教育
三、高等教育
第四节 封建法西斯教育管理
一、“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
二、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事训练
三、颁行《青年训练大纲》和《训育纲要》
四、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
第五节 晏阳初和梁漱溟的教育实验
一、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区
二、梁漱溟的“乡农学校”实验
第六节鲁迅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批判旧传统教育
三、论青年教育
四、论儿童教育
第七节 日伪占领区的奴化教育
一、沦陷区文化教育事业的浩劫
二、东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三、“汪伪”统治区的殖民教育
四、沦陷区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第八节 国民党反动教育的总崩溃
一、美帝国主义新的教育侵略
二、民主教育运动
三、学生的爱国运动
第十四章 陶行知、黄炎培和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三、论师范教育的改造
四、创立“生活教育”论
第二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提倡实用主义教育
三、提倡职业教育
四、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
第三节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活教育”的目的论
三、“活教育”的课程论
四、“活教育”的方法论
第十五章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三、小学教育
四、群众教育
第三节 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建设
一、高等教育的整顿和建设
二、中等教育的正规化问题
三、小学“民办公助”问题
四、加强工人教育问题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党的领导,开展教育路线斗争
二、坚持抗战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三、走群众路线,多种形式办学
四、实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为生产斗争服务


 中国近代教育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