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之夜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
ISBN:9787532716654
作者:雷马克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在《里斯本之夜》这部作品里,雷马克运用了新的表现手法,通篇是“我”与“施瓦茨第二”在一夜之间的对话,听施瓦茨第二倾诉的条件是,“我”得到他和海伦的护照以及第二天去美国的船票。“我”成了施瓦茨第三。“我”后来将这本“施瓦茨”的护照又送给了一个逃离边境的俄国人,这本护照可能还会在其他人身上延续下去。


 里斯本之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2009年第六期 《里斯本之夜》《里斯本之夜》 【德】雷马克著 朱雯译雷马克先生的书总是充满着时代的气息,这样说并不是暗示着他的作品有种时代的局限性,而是指他的作品总有种来自战争时代的压抑和爱情的张力,让你禁不住在掩卷之后,四周观望周遭以确认自己存在的究竟是战火连天的时代还是在平静无奇的现实当下。与《西线无战事》、《凯旋门》等早期作品不同,《里斯本之夜》主要是运用了当事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边叙述边评论,个人感情得到较多的抒发。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双方对爱情的坚贞追求丝毫没改变。不管婚后数年的隔离还是在旁人看来当算是戴绿帽的行为,始终都无法磨灭两人单纯追求爱情的心。小说之所以是小说,是因为日常不可发生的情感能在小说中得到尽情抒发从而使人得以卡卡西西。因此单纯对爱情的追求成了这小说的主旋律,女主人公被赋予了爱情的精灵的特性。小说很好地刻画了爱情的典范形象——不管如何卑躬屈膝、苟且偷生,总要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而那个Mr(Mrs)Right,则是你哪里都不想去,什么事都不用做,即使不结婚,你也想赖在他身边的人。即使他(她)没有规划,没有未来,全世界的人都阻止你,你还是想跟他(她)在一起。那个人才是你真正想要的。那,是小说里的理想典范。最后,她跟他历经千辛万苦才逃脱纳粹的追捕,他还杀死了她的纳粹弟弟,但最后,还是一个悲剧。她为了不拖累他,先去死了。而他则选择了与阻碍他们在一起的“命运”赌一把——他参军了。他失去了挚爱固然不幸,但得到了他的船票的人就幸福了么?未必,去到美国,他们就离婚了。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的乱世里,谁又说的准谁是幸福的呢?《里斯本之夜》(雷马克文集) 【德】雷马克著 朱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12月一版一印评分:7.5 (以下为子项)轻逸:1迅速:2确切:1.5易见:1.5繁复:1.5http://www.viyami.com/myblog/user1/pires043/archives/2009/2009719233038.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没有1.75么?
  •     多年前看过《凯旋门》之后,对雷马克兴趣盎然,买了几本译文的雷马克系列,但只看了《里斯本之夜》,感觉没有《凯旋门》精彩感人。
  •     没有。瞎掰的。看官就将就看下吧。
  •        2009年第六期 《里斯本之夜》
       《里斯本之夜》 【德】雷马克著 朱雯译
       雷马克先生的书总是充满着时代的气息,这样说并不是暗示着他的作品有种时代的局限性,而是指他的作品总有种来自战争时代的压抑和爱情的张力,让你禁不住在掩卷之后,四周观望周遭以确认自己存在的究竟是战火连天的时代还是在平静无奇的现实当下。
       与《西线无战事》、《凯旋门》等早期作品不同,《里斯本之夜》主要是运用了当事人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边叙述边评论,个人感情得到较多的抒发。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双方对爱情的坚贞追求丝毫没改变。不管婚后数年的隔离还是在旁人看来当算是戴绿帽的行为,始终都无法磨灭两人单纯追求爱情的心。小说之所以是小说,是因为日常不可发生的情感能在小说中得到尽情抒发从而使人得以卡卡西西。因此单纯对爱情的追求成了这小说的主旋律,女主人公被赋予了爱情的精灵的特性。小说很好地刻画了爱情的典范形象——不管如何卑躬屈膝、苟且偷生,总要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而那个Mr(Mrs)Right,则是你哪里都不想去,什么事都不用做,即使不结婚,你也想赖在他身边的人。即使他(她)没有规划,没有未来,全世界的人都阻止你,你还是想跟他(她)在一起。那个人才是你真正想要的。那,是小说里的理想典范。
       最后,她跟他历经千辛万苦才逃脱纳粹的追捕,他还杀死了她的纳粹弟弟,但最后,还是一个悲剧。她为了不拖累他,先去死了。而他则选择了与阻碍他们在一起的“命运”赌一把——他参军了。
       他失去了挚爱固然不幸,但得到了他的船票的人就幸福了么?未必,去到美国,他们就离婚了。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的乱世里,谁又说的准谁是幸福的呢?
       《里斯本之夜》(雷马克文集) 【德】雷马克著 朱雯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年12月一版一印
       评分:7.5 (以下为子项)
       轻逸:1
       迅速:2
       确切:1.5
       易见:1.5
       繁复:1.5
      
      http://www.viyami.com/myblog/user1/pires043/archives/2009/2009719233038.html
  •     这是一个混合了《流亡曲》和《第七个十字架》的故事。约瑟夫从集中营逃跑,在国外流亡了五年多。偶然机会拿到伪造的护照,冒险潜回德国去看望妻子海伦,并带她一起逃出国境。一路上经历千难万苦,最终拿到去美国的签证。可是在动身的前夕,身患绝症的妻子自杀了。“她已经竭尽所能,能支撑多久已经支撑多久了。仅仅为了你一个人的缘故。她一知道你已经得救,她便不想活下去了。”约瑟夫取消去美国的打算,决定参加外籍志愿兵团同法西斯战斗到底。雷马克文笔总是那么洗炼,冷峻中蕴含的情感又总是那么感人。他笔下的男主角们自不用说,女人也都充满着相当的男儿气,很有魅力。人生中总有些时刻,一刹那的时间变成了最宝贵的东西,明天竟像永恒一样遥远,却又在转瞬间就到来。好了,这真是个伤感的夜晚。
  •     雷马克的书从未让我失望过!
  •      德国文学
  •     冷的文字,如果可以再冷一点。
  •     深夜读完,落泪了。我爱雷马克的每一本书。我爱那个叫海伦的女人。
  •     里面有提到卡尔维诺关于文学作品的几个要素分析。
  •     补记
  •        大多数人一样,知道他是由于《西》,被想到他在描写以难民为主角的时候,依然不错,我一直不想看他的第2本书,以为不会再超越《西》了,不过,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爱情这个在《西》里没有提及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倒是主导地位,似乎雷马克有一种这样的描写能力,就是:在绝境中,总会有一些安静,恬淡的场景出现,《西》里在哪里都能搞到吃的东西的老大,在一个废旧的地点大吃大喝等等,这本书在那个破旧的别墅里,穿着戏服跳舞,在煤堆里喝酒,等等。每当想起这些浪漫的黑色幽默,就想起雷马克,没有谁的作品能让我体会到这种带着法国浪漫的黑色幽默,夹杂着德国人抑郁,严谨。
       这本书毕竟是他的最后一本书了吧,所以,结尾不那么悲观了,为什么?呵呵,我想是在书的前面或许已经用尽。
  •     记忆最保险的密封方式是赋予别人 因为记忆也会因为过度的使用而难以分辨它最初的样子
  •     身临其境
  •     和《德意志安魂曲》搭配食用口味更佳,这两者基本构成文学作品中德国命运的两个面向。
  •     雷马克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它是一部反纳粹的政治性小说,也是一篇流亡者的爱情之歌,小说将口述体和文学性的抒情语言结合起来,在时空的架构上颇为巧妙,这种架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叙述者角度之间的变换。作为叙述者,「我」和约瑟夫,都有着相似的命运,如果考虑到那位真正的舒瓦茨先生和战后接受「我」馈赠的苏联流亡者,甚至雷马克本人,这种叙述者的分层设定及潜藏的叙事可能,起到烘托和升华小说主旨的作用,正如其中所说,「世界上的流亡者,比你想象的还要多。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是从来不曾离开过家的。」它在时空两个维度揭示了人类一种处境的普遍性,显然雷马克的意图更是剑指所有的专制和暴政。这种延伸于文学中的反抗——对身处的现实、对人类共同未来的预示、对某些象征性的存在状态——在几乎所有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都具有现代性。
  •     听说过。
  •     LS的童鞋,听说过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么?
  •     雷马克的遗作是完全被忽视,完全有能力超越他之前所有作品的大师之作。
  •     不知所云子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