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這種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9571351339
作者:見城徹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見城徹
1950年生,現任幻冬舍社長,被舉為「暢銷書之神」。曾有長達十年的時間,每天睡不到四小時。因為他連睡覺的時間都拿來跟作家交往。他可以跟北方謙三喝酒喝到半夜兩點,回家後跟宮本輝講電話一個小時,之後又因為村上龍打電話來,再講一個小時,然後是喝得酩酊大醉的中次健司來敲家門,早上九點進公司後,又趕忙寫信給五木寬之……
曾經是大學剛畢業,投遍履歷也進不了大出版社的熱血青年,卻在好不容易進入「廣濟堂」後的第一年,就以二十四歲的新人之姿,企劃出暢銷近四十萬本的《公文式數學的祕密》,並讓原本會員只有五萬人的「公文數學研究會」一舉躍升為年營收超過六百億的大企業。
在角川書店服務時,曾將《角川月刊》的發行量,從數千本擴大到十五萬本的規模。好不容易爬到董事的位置,被認為將一生無虞時,又毅然決然離開角川,成立「幻冬舍」出版社,屢次打破出版常規,甚至不惜賭上公司的存廢發行新書,在十三年內創造出十三本銷量破百萬本的暢銷書。
而他從事編輯最大的準則與使命便是---
新的東西如果不放膽去做,到底能改變什麼呢?
譯者簡介
邱振瑞
曾任前衛出版社總編輯。日本文學愛好者,更是國內日文翻譯界響叮噹的人物---從轟動台灣的日劇劇本,到近期日本芥川賞作家宮本輝系列作品、直木賞作家山崎豐子新作,全都出自他精心推敲、完美轉介的譯筆。
從小立志當小說家,出過一本短篇小說集《菩薩有難》,現以翻譯日本小說為志業。譯著有宮本輝《流轉之海》、《地上之星》、《血脈之火》、《天河夜曲》;山崎豐子《女系家族》(麥田出版);松本清張《點與線》、《砂之器》、《黑色記事本》(獨步文化)等書。

作者简介

編輯這種病,不會要人命。但如果病入膏肓,我就不敢保證了……
他的每一步都很大膽,都寫下了出版史上無人能超越的黃金傳說。
「我的工作就是我那進退兩難的人生……無論對方多麼任性、討人厭、把我耍得團團轉,只要他的作品可以感動我,叫我做什麼都無所謂,就算要我去殺人放火,我也想和這個人共事……」
—見城徹
尾崎豐、北野武、村上龍、藤原紀香、宮本輝、吉本芭娜娜、村上隆、唐澤壽明、重松清、石原慎太郎、安井一美、山際淳司、鈴木泉美、中上健次、□本龍一、松任谷由實、小室哲哉、五木寬之、銀色夏生、鄉廣美、天童荒太、小林善紀、弘兼憲史……這些你熟悉的作家和音樂人,都曾和他合作過。
這些話,他們只對見城徹說—
尾崎豐:「只要你活著的一天,我的問題就是你的問題。你逃不掉的,你得跟我一起受苦!」
中上健次:「我想跟你借三十萬。若得到芥川賞,再用獎金還你。」
村上龍:「你連我的作品都沒看過,怎麼會知道我很厲害?」
□本龍一:「你跑到哪裡去了?我好想聽到你的聲音哪。」
松任谷由實:「如果是見城先生想替我出書,我願意。」
林真理子:「我看見你就驚慌失措,所以關於『不能愛上你』這點我辦不到啊!」
幻冬舍,由一個抱持著「無名」、「年輕」、「貧窮」和「天真」之「革命四條件」的四十二歲中年男子見城徹,以一千萬日圓所創立的新出版社。成立首年,就破天荒在《朝日新聞》砸下三千六百萬日圓買下全版廣告,行銷一口氣推出的六本新書,最後全部大賣,成功打響創業的第一砲。
在所有人皆不看好的情況下,見城徹陸續為作家們量身打造寫作企劃、激發其創作潛能,暢銷話題作包括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五木寬之的《大河的一滴》、唐澤壽明的《兩個人》、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木藤亞也的《一公升的眼淚》、北野武的《全思考》、藤原紀香的《紀香魂》、弘兼憲史的知識漫畫講座系列……等。在2008年底爆出小室哲哉詐欺並破產事件後,亦隨即在隔年為其推出《罪與音樂》一書。
見城徹領導下的幻冬舍,每次推出新書都引發藝文界轟動,也成功網羅如吉本芭娜娜、□仁成、銀色夏生、山田詠美、天童荒太、五木寬之、石原慎太郎、鄉廣美、小林紀善……等作家,把他們一舉推上寫作生涯的最高峰。
什麼是幻冬舍傳奇?以千萬日圓的資本起家,只花了十年時間,資本額就翻升了四千倍!這就是幻冬舍傳奇。見城徹憑著對編輯一職的熱情與獨到見解,親手打造了出版界的奇蹟,箇中祕辛,全寫在本書裡!
我經常對部屬說:「即使跟作者的關係僵化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也比畏首畏尾敷衍帶過都要來得好上百倍。正因為會被濺得滿身血污,才要勇往直前!」
—見城徹


 編輯這種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编辑其实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心理病”。作为这个患病群体的一员我一直并不自知,读完《编辑这种病》才意识到这一点,见城彻用“病”来概括他的编辑生涯本来是自嘲,我从中却发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病症”。如果概括一下,我们会发现编辑群体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     他们小时候大多体弱多病,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或母亲,有一个乖乖的童年。长期压抑环境让他们变得怯懦,长大后时通常会变成隐忍的愤怒青年。在人群中,他们通常默默无闻。在私下却喜欢摇滚,内心狂野,外表安静,没事儿就读读书、写写东西。(见城彻说他最喜欢的电影是大卫•林奇的《我心狂野!》,而我写过一篇记录作为编辑的成长过程的文章也提名为《我心狂野—— 一个编辑的成长史》,当时我并不知道那部电影。)     他们大多外表其貌不扬,身形矮小,长相一般。由此带来的自卑感让他们学会从别处寻找自信,例如学习、读书,所以他们从小到大成绩一般都很好。尽管如此,依然没法消减内心的自卑感,编辑作为一种大众眼中“神圣而高尚”职业,自然是他们的最佳从业选择。(老六谈到图书时说过一句话:“书是一种高级的媒体。”)他们其实也有英雄梦想,只是自己个子矮、长相丑,性格又拘谨,不好意思亮相前台,只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那份手握各种牛逼作者却不事张扬的隐秘快乐,只有他们懂。   他们有一种共同的味道,既傲视一切,又谦卑自贬。他们的内心是各种矛盾性格的综合体:异常自信但又极度自卑,所以常常显得焦虑不安,异常恐惧,做事犹豫不决。稍微遇到困难就想退缩,容易悲观。他们很讨厌自己的怯懦,常常也会莽撞行事。他们只对自己的书有自信,但你若让他上台面给大家讲几句话,又会紧张得直冒汗。他们是悲观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因为悲观,所以能够体验到复杂的情感,能够轻易理解很多人的内心,和很多人交朋友。因为悲观,他们做事很现实,没有把握的事情绝对不做。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失败。    他们是收藏癖,见了好书就会两眼冒光。他们藏书成瘾,却从来没认真好好读完他们的书,理由是那些书是资料。尽管藏书满屋,遇到好书还是会倾囊购买:珍藏本买了吧,不然就没了;只印了三千册,买了吧;签名本,拿下!珍贵啊!……他们总能找到买的理由,于是购书成灾,“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有人把这行为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囤书症候群。  他们喜欢整理资料,有超强的整理欲望和能力,还有文字洁癖。他们会把身边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看到乱糟糟的文字、信息,总想着收拾一下,拾掇干净。对于任何文字,一定要整理得符合心中的规则,才会舒坦。这一点很像自闭症,他们的房间里每样东西都有固定的摆放方式,如果什么东西摆错位置,一定会焦虑得要命。他们看到报纸、杂志、街边的广告,一旦发现错别字就像发现了金子一样欣喜:“哼,肯定没校对!”记得一位编辑老师曾经很严肃地给我说过一句话:“做编辑的要有文字洁癖!”    从心理学上讲,这种文字洁癖源自“便便期”母亲的斥责,这种不能拉屎在裤子上的清洁苛求到成年后,转化成了对文字错误的不能容忍。当看到一个编辑对文字有瘾一般的校对癖好时,你仿佛能听见他那个严厉母亲斥责的声音从另一个世界传来: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不许在裤子上拉臭臭、不许去别的小朋友家玩……显然,那份规矩感、校对别人错误的苛刻已然成为编辑自我的一部分了。编辑校对,直到符合他的心意为止,算不算是一种轻微受虐后开始虐待别人的表现呢?    他们好奇心强,也喜欢分享。对各个领域的东西都充满好奇,并且总想通过什么有趣的形式分享给所有人。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向别人展示他们的藏书,然后讲每一本书的故事。这时候你一定不要不耐烦,因为如果这种展示是他们对一个朋友最大的尊重。这很像一个地主给别人展示他的众小老婆,对于书籍收藏癖来说,每一本书真的就像他的老婆,恨不得抱着书们入睡才好。所以,如果那个家伙兴致勃勃地跟你讲他的藏书,那一定是真把你当知心朋友了——小老婆是随便给人看的吗?他给你看一方面是把你当朋友,和你分享,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炫耀:你看我的老婆多吧?编辑人遇到好书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该给谁推荐一下呢?然后就像拿着宝贝一样四处兜售。他们做了编辑以后,总喜欢贱兮兮地把自己做的书拿给别人看,希望获得夸赞。见城彻说:他最大的动力就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的赞美。他们成年以后大多性格和善,是交际花式的人物。但是千万别以为他们不在意什么,你的一切都在他们的观察之中,记在心上。如果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他们可能碍于情面不直接指出,但是从此以后你绝对会被记入黑名单。没错,编辑会记仇,偶尔还会有些小暴脾气。    他们患上“编辑病”以后,往往无法摆脱。我曾经听我的出版恩师讲过一段他的往事,为了逃避编辑行业,他辞职从北京回到家乡做别的生意,整整两年仍然没有转型成功。他没有告诉我做了一些什么,经历了多少事情,但结果是两年后他又回到了北京,开了一家图书公司。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2012年初我决定转行到幼儿教育领域,做了半年就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还是编辑,于是又贱兮兮地寻找各种编辑活计,真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职业啊。  写到这里,我想起第一次见到老六的情形:当时是《读库》“纸上做戏”活动的终点聚会,也是读库粉丝们的第一次聚会,大家都到的很早。谈笑间,我发现一个被墨绿色羽绒服包裹成筒状的男子穿越而来,为什么说穿越?因为他实在太矮,当时估计就一米六左右吧。只见他在人群中穿梭前进,一晃就不见了踪影。在稍后的一次饭局上,我喝完酒忍不住说起第一次见他的感受:“六哥,我在网上看过你的照片,还以为你会是一个彪形大汉呢。结果,你竟然是一个小旋风!”他笑着说:“我记得有人说那个说那个谁谁谁耿直,你才是真耿直啊!”至于他经常自嘲的那张“德高望重”的坛子脸,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吧。还有他的搭档杨葵老师,也是一张坛子脸,不得不说编辑界帅哥真的很少见。     后来,又见了更多的名编辑。我的出版老师季先生,也是一个精瘦矮小的“小旋风”。他脸色很黑,歓骨突起,两只小眼睛外角下拉,脸几乎呈菱形,笑起来的样子让我想起卖碟片的怪老头。有一次他很郁闷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段子:他在超市被人叫“爷爷”了,其时他才三十出头。去年,师母怀孕了,他又非常焦虑地跟我们说:怎么办?怎么办!我长成这样,孩子妈还是做设计的,生出来他妈怎么能接受啊。我相信他真的为这件事焦虑了很久。不过,他在业务方面却非常老辣自信,一直都是畅销书的幕后推手。     我的一位作者,也是出版界的前辈钟叔河先生。虽然未能谋面,但是看他的照片,就敢肯定他老人家年轻时绝对不是帅哥,个子也比较矮小。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嘲讽。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外形和性格,才会把一生都献给编辑事业,并乐在其中吧。同时,他们又是极具智慧的一群人,拥有超越众人的价值观,非常清楚时代的走向,能够左右思想的潮流。他们的眼光总能看到常人视界外面多一点点,所以才会享受编辑生活超越时代的优越感。虽然他们具有非一般人的自卑感,也具有超越一般人的自信。不论如何,编辑的性格注定了他们要做一个幕后的“检场人”(鹫尾贤也语)。    我想编辑这种病是无法治疗的,从幼儿期性格形成,那份压抑与隐忍、自卑与突围、狂躁与安静……终将伴随一生。童年的创伤和少年的隐忍,是每一个编辑的致病根本,从此他们终生无法逃离,就像强迫症患者一样一直重复着同一件事,并且从中播种耕耘,拥有独特的痛苦,也收获隐秘的快乐。(2013.2.1)  
  •       編輯,這行當在台灣幾乎是文科生專屬職。在出版短短幾年,卻有一個深沉的感觸,這一個微利的行業,大多數的從業人員,多少都是個程度不一的書蠹蟲才會無怨無悔至今。期待高薪的人早早就轉行去了別處撈錢,因此,這行轉來繞去,多是熟面孔。而台灣每年出版品當中超過六成是翻譯書,對於國外書訊的敏感度高,連帶對於外國出版同業,編輯們也有著高度的興趣。歐美雖為翻譯書出版大宗,但是作者與編輯大多圍繞著版權經紀人打轉。而同為出版大國的日本呢?除了羨慕他們有著新人起薪將近三十萬日幣、常常去作家家裡等稿或者可以陪同去各地取材、喝酒吃飯公司買單這類「好康」之外,我們其實所知有限。幻冬舍社長見城徹這本幾近大爆日本編輯和作家作業內幕的書籍,當然也就格外讓人期待。出版界的一匹黑馬  第一次注意到幻冬舍,是因為天童荒太的《永遠的仔》和五木寬之的人生勵志書。那時是九九年、千囍年之際,《永遠的仔》被改編成日本電視台(JST)的電視劇由中谷美紀和渡部篤郎主演,該書後來成為銷售超過一百五十萬本的暢銷小說;同時日本長青作家五木寬之的《大河一滴》《人生的目的》也在排行榜上熱銷。但真正讓我對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到了我進入《誠品好讀》,並且開始觀察日本出版動態之後──因為每一年都會看到幻冬舍在排行榜或是新聞上繳出亮麗的成績單。2001年幻冬舍出版了首部英文學習類《大肥貓說英文》書,銷售超過百萬本,掀起英語學習書的熱潮;2002年出版石原慎太郎《老了才是人生》,開啟了老年生活的話題;2003年出版了《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後來由中島哲也改編成電影,同年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出版後,也不斷佔據報紙雜誌版面,並以難得地成為第一本高單價百萬暢銷書;2004年的勵志類暢銷書《拳頭舉上天-五分鐘改變自己的六十種方法》作者上大岡トメ一夕成名,電視台節目邀約不斷;2005年編輯契而不捨地與原出版社交涉,取得文庫版出版權,重做廿年前老書《一公升的眼淚》,結果橫掃影視圈,不但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銷售也是一路長紅隨即賣破百萬……  出版村上龍的《工作大未來》時,幻冬舍不過成軍十年,而這年幻冬舍的股票正式上市,並且早兩年前就跨足漫畫產業,隨後更成立自費出版、教育出版等領域。2009年幻冬舍已經被日經評為日本五大出版社之一,同列五大的各家出版社都是老字號,唯獨幻冬舍是一匹年輕黑馬。以時間和人情交際焠鍊傑作  這樣一家年年都有暢銷書的當紅炸子雞,即使後來我改換跑道去出版社當版權,也很難讓人不注意到,每次寄送東販日販的排行榜給編輯時,總會看到一兩本幻冬舍的暢銷新書在榜上,《工作大未來》就是這樣被看到。猶記得第一年代表時報去拜訪幻冬舍位在澀谷的辦公室時,很驚訝他們的辦公室是位在住宅區當中,過了兩年再度拜訪,第二棟辦公新樓剛落成,雖不及大出版社如講談社、小學館、集英社那般有著高大宏偉的辦公大樓,但今日有實力可以在東京二十三區內買地蓋樓的出版社,屈指可數。  第一次拜訪是與《工作大未來》的編輯石原正康碰面,才知道這是一本編輯企劃書,也就是由編輯提出企劃案請村上龍執行完成,費時兩年。第二次拜訪,我已經到了商周,是為了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而去,而這次碰面的主編穂原俊二,為了這本書也足足等了四年之久。前述所說百萬暢銷小說天童荒太的《永遠的仔》,則是讓當初邀稿的編輯等了五年,幾經編輯修潤才脫稿完成。  幻冬舍的編輯可以無比的耐心和精力與作家往來,這點從社長見城徹這本大爆編輯內幕的書籍《編輯症候群》可窺知一二。不論是他的至交村上龍或是老作家五木寬之、早逝的純文學旗手中上健次、音樂家坂本龍一、歌手尾崎豐、鄉廣美、演員唐澤壽明等,他都有耐心陪伴並督促他們寫作更好的作品。而最讓人佩服的是,他不是隨遇而安的編輯,而是像隻鯊魚一樣緊咬著他的目標不放(這點跟村上龍很像),即使無合作的可能,他也可以繼續往來直到有一天對方想寫東西,這也日後他比其他出版社更有機會出版話題性作品的原因。──我覺得編輯能否得到同世代作家的青睞非常重要,有些編輯便無此機遇和緣份。換句話說,不論編輯再有才能,或如何鞠躬盡瘁,倘若無法結識同時代的作家,他們就沒有機會綻放光熱。我的成功多半是因為機遇和緣分。在結識了中上健次、三千綱、立松和平與金原峰雄後,立刻又出現村上龍、接著是三田誠廣與宮本輝。 (摘自本文)社長的才能  目前,台灣出版社當中,從編輯做起一路始終如一,最後順利開出版社的老闆並不算多──因為在臺灣要經營一家出版社,業務的通路能力或者控制現金流的會計能力也許更為重要。而放眼國外出版社,編輯型出身的老闆,大多是小而美的中小型出版社居多,歐美的大型出版社早已是大型媒體財團的併購的數字之一,編輯的專業也有很大一部份落在版權經紀人手上。而本書的作者見城徹則是個徹頭徹尾編輯出身的人,不僅當過書籍編輯,也擔任過雜誌總編,他自述擔任編輯的時候工作的狀況是「每天都在和文稿做殊死戰。」這樣扎實編輯功力,讓他得以與眾多作家、藝術家甚至音樂家交遊往來。日本出版與歐美不同,書籍的命脈要靠編輯與作家的交情,從幻冬舍的創社六作就不難看出見城徹個人以及他的編輯團隊人面之廣,與作家交情之深。  然而見城徹不僅是懂內容,更懂宣傳、行銷操作,他在書上說:「我們公司講求個人業績,從來沒有因為那本書熱賣所有員工利益均沾的美事,因此編輯們對於自己看準必定熱銷的書籍,就會毅然決然豪賭一番。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下來,我們只能採取大出版社無法模仿的戰略。」這戰略不僅是內容上,更多是宣傳上的戰術,幻冬舍為了創業六書在《朝日新聞》上買整版廣告宣傳,這在日本出版業界也是罕見的大手筆宣傳手法,但日後證明其成效卓著,使得很多出版社紛紛起而傚尤。  在這本相當於他半生編輯生涯的書裡,他不僅談如何成功,也談失敗和自己對人生的剖析,更多迷人之處是對自己性格軟弱處的惶惶不安──而這種不安,我輩編輯皆有之。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燃!
  •     胜者一无所获。我喜欢见城彻的生活态度,尽管他是一个工作狂。
  •     看前面以为是搞基史,结果发现是直男,泥轰人的思维我不懂....
  •     他說了,不安痛苦矛盾傷害,都是創作者的基本入職要求,所以自卑可以是他自己成功的動力。那讀後感應是冷靜地分析,還是鼓動內在的躁驣。
  •     感觉内容的拼凑痕迹还是很重啊……看来看去基本上要内容要点可以概括为,要做一个好编辑就要发疯啦,只有能发疯的人才能一直去冒险去突破现状,才能跟疯子一样的作家建立起生命的联系……感觉就是某种典型的日本偏执狂啦,哈哈。作家部分的八卦如果对日本文艺演艺圈比较了解也爱听八卦的话,看看也还好,当八卦。如果了解不多的话,就会有些隔阂了,有些情况就不能很弄得明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