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佛教徒

出版社:知識領航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9789867090089
作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為堪布阿貝仁波切(Khenpo Appey Rinpoche )的弟子。
不論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眼中,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都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對佛教徒而言,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以其清新、幽默、高證量的說法方式,吸引了全世界眾多信徒的追隨,其爽潔而又帶剛強之氣的獨特形象,為新一代的修行人樹立了典範。
對非佛教徒而言,他是全世界唯一的「喇嘛導演」。他曾隨貝托魯奇學習電影,並且協助拍攝「小活佛」;他所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曾經是票房黑馬,因此取得拍攝「旅行者與魔術師」的資金,在金馬影展掀起一陣旋風。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電影蘊含驚人的能量及豐富的人文精神,猶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屢獲佳評、獲獎連連,更培養出一群追隨的工作人員及影迷。
同時身為佛教上師與電影導演,二者角色看似衝突,但仁波切以一句:「電影可以視為現代的唐卡(傳統西藏佛教繪畫)。」說明了他的理念,也充分表現了仁波切不為傳統及名相所縛的風格。
■譯者簡介
姚仁喜
建築師,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的弟子。

作者简介

了悟無常,便是佛教徒
本書中,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佛教最核心的四法印見地,文字看似簡單,卻包含了深入淺出的層層奧義。下筆行雲流水,詼諧幽默又字字珠璣。在輕快的字句後面,充滿了引導無明眾生脫離輪迴的菩薩大悲大願。
他爽潔而俐落地破除常人對佛教徒的誤解:佛教徒等於祥和與非暴力;其實,這並非佛法的核心。對於要成為一位佛教徒,你必須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見地: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是痛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證悟超越概念。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以實證的經驗加以分析,體現四見地最精要的部分,對於修行者有甚大的助益。有緣讀此書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見識到法教的神髓,了悟無常,解脫萬千煩惱;原來,佛教徒不只是著僧袍、坐禪、戒葷食與禁欲;而是覺知這四種見地,化解對如幻世事的執著。


 近乎佛教徒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这本书讲到什么是“无常”,就是原先看上去会永恒不变的东西其实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是会变的。爱情、信仰,无不如此。所以没什么好烦恼的了,因为一切都会消失,都会变。
  •     讀這本書是很早的事情了,只是最近才開始玩豆瓣,和豆瓣讀書,且看到這個眼熟的名字。即便是不學佛的人,生長在中華大地上,多少對佛教也有一些認知,不殺生,不打妄語等等,然而正像仁波切所說,這些關於平和與非暴力的內容,屬於道德的範疇,它們很好,但不是佛教的全部。關鍵不在於道德,而是智慧。智慧的展現卻往往令人不適,我們喜歡縱容自己的心沉迷在幻覺里,主動打破一個夢甚至有些殘忍。曾有不學佛的朋友看到這本書中所講的四個基本見地,對我說,這說的實在是太可怕了。這本書像利劍一樣,要斬斷的是普通人的幻覺、學佛者對佛教的幻覺等一切的自我欺騙。可能會有一點不舒服,但是堅持讀下去,會被仁波切的話語深深吸引。
  •     Celine说从香港带了两本书回来,拿了这本给我看。感谢她。此书看过,给她一个建议,这本书内所讲佛法,算是二乘佛法,她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来看,如果看着不难,都能理解,就建议她直接看大乘佛法。看的是红色皮的包装(图片)http://i.cn.yahoo.com/belonma/blog/p_122/————————————————————————————————————————————镜中自己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读着时的一点感想)是虚幻的,那只是自我影像的反射。如果它只是对真实的反射,那它必是真实的,如果它是虚幻的,只能说明反射的整个现实的你也是虚幻的,如果是真实的,那把镜子打破了后镜中自己又在哪里?忽然想到这其实就和庄公梦蝶是同一个问题。若说自己是真实存在的,那当你死去,你又如何证明那个死去的你是真实的你呢?无所谓真实,无所谓虚幻,真实虚幻只是你定义出来的,但这个定义是否是真实的呢?又如何证明这个定义的真实性?如果说镜中自己是虚幻的,因为镜中自己只是借着镜子反映出来而已,如果镜子没了,镜子中的自己也就没了,所以虚幻。如此来说,定义也是依附于“我“了,而我又依附于这个肉身,肉身又依附于组成肉身的各种元素,如果这个身体,这些元素被打破——就如同镜子被打破一样,那依附于这些元素的那个身体还在哪里?依附于身体内的那个我还在哪里?依附于那个我的定义还在哪里?如果没有定义的存在,那又哪来的真实与虚幻?真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虚幻:主观想象,不真实的(形象)。没办法,借助词典,但很显然,词典定义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虚幻是主观想象,不真实(不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但事实是,镜中自己也并非是主观想象,也并非不真实。因为镜中自己并非主观想象,他是客观存在——他不依人的意识存在于镜子之中,但在漆黑的夜晚,镜中那个自己又何以不见?如果这镜子是哈哈镜,这镜中的自己又是谁呢?是我?非我?是真?非真?若镜中的自己是虚幻的,那镜外的自己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以下为书中笔抄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静)这四句佛陀宣说的话,称为“四法印”。印在此处意指确定真实性之印记。智慧来自佛教徒所谓具有“正见”的心。但一个人甚至不需要自认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见。当然你不需要随时随地、不停地专注于这四项真理。但它们应该常存于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随处者忆起自己的姓名,但当有人问起来,你马上就记得,完全不会犹疑。悉达多的重点是要直探问题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它关切的是另一种实际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经过了长时间的思维,他终于了悟到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血肉、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我们所有的觉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当两种或多种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现象就会产生:钉子和木头产生了桌子;水和叶子产生了茶;而恐惧、虔诚和救世主,就产生了神。他接受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而且他更进一步地体认到没有全能的务量能够扭转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会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对悉达多来说,生指的是一切万有,不仅仅是花朵、蘑菇、人类,而是一切生成或和合的事物。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体或是解构。拿煮鸡蛋来做例子。如果没有不断的变化,蛋就煮不熟;煮好蛋的这个结果,需要某些基本的因缘。就像蛋一样,所有的现象是由无数的成分所组成,因此它们是可变的。这些无数的成分几乎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所以会让我们的期待落空。甚至“不信”也需要信仰:对自己基于多变情绪的逻辑和理性完全盲目的信仰。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求。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人心对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恐惧。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种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是在工作、作战、谈和、组织家庭,或是享受爱和情感关系。知道下个转弯处就有某件事等着你,接受从此刻起有无限的可能存在,你将学会运用遍在的觉性和预见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将军一般,胸有成竹,毫不惊慌。对无常的体认是个关键,让我们不再害怕身陷于某个情境、习气或模式,而永远无法逃脱。我们的关怀与爱心变得没有附带条件,而欢乐常在当下。当另一半来日限时,我们会更自然、也更愿意地付出爱和支持。我们不用依靠神的旨意这种超自然能力,只需要单纯地了解和合现象的本质,就能扭转乾坤。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是如此。如果你现在没有一台法拉利,你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因缘而拥有一台。只要世上有法拉利,你不有机会去拥有它。佛: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比龙:因缘和合即生命,因即生,命即果,因无常因,果无常果,故生命无常。岂止是生命,世间万象,宇宙万象,所有一切皆是因缘和合。因缘变化,和合恒常,常本无常,无始无终。火圈和身体具有相同的本性。如果有人相信其中之一真实存在——不论是短暂的或恒常的——那么也的信念就是根源于误解;如此,便是失去了觉察,也就是佛教徒所说的无明。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任何源自无明所做的行为,都是冒险。我们有如在沙漠中走失的旅人,瞧见远处有生气盎然的绿洲——这绿洲只是热气在沙上反射而已——由于绝望、饥渴与期待,这位迷失者把它看作是水。他用尽了力气走到那儿,才知道这是海市蜃楼,反而陷入极度的失望。否认是一种低估,而盲信则是一种高估。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觉受都是“在目前是”.想像某人美丽是一个概念,他说道,执着于这个概念就会限制你,将你捆绑成结,而且禁锢你;然而如果你想像某人是丑陋的,那也是一个概念,也会绑住你。在佛教哲学中,一切为心所觉受之事物,在心未觉受之前不存在;它依存于心。它不独立存在,因此它不真实存在,因此它不真实存在。但这并不表示它没有某种程度的存在。佛教徒称这觉受世界为“相对真理“——这是被我们凡夫度量而且标示的真理。要认定为”究竟“,真理必须非造作而成,它不能是想像的产物,而且必须不依靠诠释。我们能享受经验,但仅仅由于能够经验某事, 我们能够经验某事,并不代表它就是真实存在的。悉达多只是建议我们榆社自己的经验,而且思维它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幻想,如同白日梦一般。如果有人要你展开双臂飞翔,你会说我不能飞。因为在我们相对世界的经验中,飞翔实质上是不可能的,就好像躲进氂牛角一样。但是,假设你在睡眠中梦见自己在空中飞翔,如果在梦中有人说,人类不能飞翔,你会说,可以啊,你看!然后你会飞走。不是显现(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对显现(外相)的执着困住了你。另外一个日本佛教传说中,有两位禅宗比丘正准备渡河,一位年轻女子请求他们背她过这湍急的水流。这两位比丘都受过重戒,不可碰触异性,但其中年长的一位毫不迟疑地将她背了起来下水。抵达彼岸后,他把女子放下,也不交谈就走了。几个时辰过后,年轻的比丘忍不住问道:“我们不是比丘吗?为何你背那位女子过河呢?年长的比丘答道:“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呢?”假设有一个胆小鬼叫杰克,他对蛇有恐惧症。杰克走进一个幽暗的房间,看见一条蛇蜷曲在墙角,顿时惊吓不已,事实上他看到的是一条花纹的亚曼尼领带,但是由于惊慌,他误认为所见的东西,严重到呆能把他吓死的程度——被一条不真实存在的蛇给吓死。雕刻家可以从大理石中雕出美丽的女人,但他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不会和自己的作品坠入情网。然而,如同希腊神话中匹格梅里安爱上了他自己创作的雕像伽拉泰娅一般,我们自己创造出朋友和敌人,却忘记他们是怎么来的。由于缺乏专注力,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转化为坚固而真实,而更纠结于其中。当你完全了悟这一切都只是你所创造的,而不只是智识上的了解时,你就自由了。我们像是沙滩上的儿童,忙着堆造沙煲,而圣者恰如在阳伞下望着我们的成年人。儿童们为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着迷,为了贝壳和铲子争吵,被拍上岸的浪头惊吓。他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成年人躺在附近,啜饮着椰子鸡尾酒,只是观看着,没有批判,不因为沙城堡建得好而得意,也不因为有人意外踩到烽火塔而生气或悲伤。他们不像儿童一般地纠缠在战剧之中。 我们还想要求什么更好的证据呢?一把刀变利,来自于两种耗损——磨刀石和金属的耗损,同样的,证悟就是染污的对治也耗尽的结果。最终,我们连证悟之道路也要抛弃。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人生与婆娑,其心而清净,自己是个有着宗教情节的人。看过金刚经也读过道德经。而正见给了我一个重新发现佛教的机会。人们怕我读罢佛经便从此剃度出家,不理红尘。而我心中一直有着金刚经中一句话:"若以身见我,以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便清晰地看到,那寺庙里供奉的才是邪恶,是人们的欲望的代表,而那些口中的信念才是最无意义的执念。将我执进行到底的才是真正的迷信。而那些真正用心看过经典的人们,我相信,他们早就打破出了这些世俗桎梏,正见己心,正见佛陀。
      
       仔细的人会发现,佛经中对于佛陀的称呼是“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本师,即意味着我们面对佛陀,不应起畏惧敬而远之之心,而应当敬心由起,以师礼待之,受承智慧,消散无明。本师的另一层含义便是众生平等。菩萨,佛等只是先觉先悟者,非生而知之,只是你我修行路上的明灯,而非阻碍。人皆有佛心,妄心起而,无明所蔽。随从他们的脚步,向着自己内心的方向,达到自我的那一天,你我也是菩萨,也是佛祖。
      
       净饭王之子想要给予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他抛弃红尘富贵,苦修数载难道只是为了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世俗宗教的首领么?显然不是。他就像是那时的爱因斯坦,苦苦思索,静静沉思,只是为了那灵光一现之间的相对论。他更是个哲学家,他思考的是宇宙之本,人生之终始。这也是我认为宗教会存在并且一直存在于这个地球上的原因,因为这个问题现在未来都将永远困扰人类,而他给了我们更加接近这个问题本身的方法。他是先导,先知先觉者,不是领袖,不是先知,更不是谁的主人,这才是我心中的本师释迦摩尼佛。
      
       一直有着将这本书推荐给身边所有人的想法,又怕此举太过于疯狂,让我再次成为被迷信者。究竟谁是迷信者?任何人吧。这成住坏空永远不停轮回的世界,这空无所空的十方三界,这些始终沉浸在自我轮回的人们。究竟改变了谁?或许不能改变任何人。但至少,现在的我,意识到了这一点。
      
       佛陀的证悟,更应是我们的证悟,以四法印之意而审度世界,那时的天地应该会是另外一篇天地吧。或许也会是佛陀证悟时在菩提树下看到的那片天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       在我看来 生命本无意义 因为任何没有结果的东西都是无意义 生命的结果是消亡 消失 所以不管你追求的是欲望升级之后的癫狂和快乐 还是抛下自我回归真我的空性都是一场梦幻泡 只不过因为你是人 人就会受各种教育各种环境的影响 你就会给各种事物都贴上一个标签 我相信80%的人在看这本书时 就给这本书贴上了一个标签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真理这就是我应该去寻找的状态 其实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把自己心跳脱出来 就算是身在牢笼 你的心是自由的 你就是自由快乐的
  •     真正的信仰是心灵的完全释放和无所不容
  •     一部心经 说了全书内容。 通俗易懂,顶礼。
  •     就是《正见》
  •     读完了第一遍
  •     看的电子版啦,写得很好啊。
  •     就是《正见》的台湾版啊
  •     没看懂
  •     “精神之路是一个暂时解答,它是在空性被了悟之前所使用的安慰剂。”所谓精神追求原来只是修行路上一处虚妄的驿站,更何况其他。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     小活佛
  •       凡所有象,皆为虚妄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磐超越概念。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以上四句,是释迦牟尼所宣讲的“四法印”。他告诉世人,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性的,一切情绪都是痛苦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而证悟是超越概念的。只有做到这四法印,才能够称为佛教徒。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书中写道:
      
      对大多数的人来说,这种沉迷于无休止的处理、重新安排以及更新版本,就是“生活”的定义。事实上,我们是在等待生活开始。
      
      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着迷于那些身外物件。我们习惯于使用一些外在的标签来评断自己和他人。拥有所谓的“博士学位”,我们便默默认为他/她知识渊博而有所专精;拥有所谓的“名车”、“名表”抑或是“光鲜外套”,我们便窃以为他们是奢侈以及不知疾苦的。我们习惯以“你拥有什么”来评断他人,而不是以“你是什么样的人”。
      
      然而,佛陀告诉我们: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所谓“和合事物”,是指世间一切因缘而成之物。自因及他缘,使得万物皆无常态,仅有无常才常。你所拥有的,皆因前因,它并非你。于你,它仅是外物,而非本我。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书中举了“道德”当作极端例子来说明无常。总有些人,标榜着“道德标杆”,逼迫他人采取一致的道德观念。然而,所谓“道德”,却也是无常。因社会道德的存在,因时代精神的变化而逐步改变。古代女人的小脚,现在看来是毫无人道。
      
      了解和合,是我们明了:当条件时机成熟,就如同煮熟的鸡蛋,即使我们作出百般努力也无法阻止这一“果”的形成。如同一壶煮开了的水,无论你如何祈祷、如何焦躁,也无法阻止其沸腾。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使得我们恐惧和焦虑。事实而言,恐惧和焦虑是人类心智里的主要心理状态。由于我们无比渴望未来确定性,而它的不确定使得我们焦虑和恐惧。这个不确定,正是和合万物的无常。而这一无常,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为最坏状况作准备,同时期待最好的发生。那壶烧开的水,我们只能等待,等待那外在的热源消失,等待沸水冷却。
      
      这些恐惧、焦虑等情绪,甚至于快乐,都是困扰。如同佛陀所言:
      
      一切情绪皆苦。
      
      当特定的因缘和合,情绪便生。这些情绪,并非生而有之。因外在的机缘和内在的自因,我们生起相对应的情绪。陷入情绪,我们便失了觉知和清明。然而,因无知和无明,每一霎那,无数的情绪生于内心。无知无明,使得我们不断的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可能,同时低估障碍。这种过分自我,使得我们认为自己所应得的远远多于所得的,我们所失去的远远多于应当的。这是由于我们的无明无知,使得我们无法意识到万物和合无常。
      
      因此,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如是说:
      
      想要认真地想要根除痛苦,必须培养知觉,留心情绪,并且学会如何避免被鼓动。
      
      这就要求我们意识到:
      
      一切事物皆无空性。万物皆空。
      
      因为一切和合事物皆空,一些情绪皆苦,我们所见,所闻,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纯粹只是空性,而我们将某种“真实性”附加或标识于其上而已。我们总是被短暂的想法所困,被现实性所囿陷。我们被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安全区域而不愿去了解因缘。我们过于依赖于线性的时间观念,而无法知晓时间无始无终。我们对于时间的度量,是基于人造的仪器。诸如此类不准确的理性,限制了我们的观感,让我们将“表象”误以为“真实”。这些表象,只因心有所察觉,便存在于心,它依存于心,在心未察觉时便不真实存在。恰当的因缘,使得这些事物出现。然而,当因缘消散,显现也就停止。
      
      对此,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这么解释到: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验,最好的比喻是如同一个史诗般的梦,其中有复杂交错的故事,有高有低、有剧情、有悬疑。如果有一段梦是充满了魔鬼或野兽,我们就是想逃走。当我们睁开眼睛,看见天花板上旋转的风扇时,才会松一口气。为了沟通起见,我们说,我梦见了魔鬼在追我,而且我们为逃脱魔掌而松了一口气。但是在这儿,并不是魔鬼走掉了。魔鬼在夜里从未曾进入你的房间,而当你正在经历魔鬼经验时,它也不在那儿。当你觉醒而证悟,你从来未曾是身为众生,你从来未曾挣扎过。从那时候开始,你不用提防魔鬼返回。当你证悟了,你无法回想你是愚痴人生的情形。你不再需要禅定。你不需要记忆任何事,因为你从未忘记任何事。
      
      如其所言,觉悟而证悟,就是所谓的涅磐。这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出离之心,将人生看作一场电影。若无出离之心,我们便被幻象虏获。这里,我们衍生了虚荣、野心和不安全感。我们爱上自己的所创造的幻象,以为如此假象才是真实。而出离心则会告诉我们,这人生只是电影,继续欣赏着这看似真实的一切而不产生一丝执念。
  •      无形中我读了两次… 原来跟《正见》是一样的………我每次下载了又删除 今天才发现………
  •     普及读物
  •     “若不是因为他,至今我还不明了我是一个漂泊的人。”看佛教书籍让人平静,看《近乎佛教徒》同样。
  •       之前一直对佛教的文化有点“害怕”,原因在于:我认为没有真正拿起过的东西就不可能放的下。朋友们在你极其失落的时候常常安慰的话是 “看开点、放下吧、别再去想了 ”,但结果没有那么好,会依旧放不开。而市面上的一些畅销的心理学书籍,比如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所述: “亲爱的,里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就好像只是一种自我暗示而已。之前读过《正见》,它讲的也是要放下,要了悟空性。包括心经,也是。所以就对这些内容产生了怀疑,但为了验证自己是否进入了 “无意识无能的状态 ”,还是果断参加了网上的一次心经背诵活动,同时又重新读了一遍《正见》。
      通过背诵、听印能法师的咏唱,记住了心经的内容,对一些内容有了认识,但佛家文化皇皇巨著之《金刚经》浓缩而来的《心经》微言大义、奥妙无穷,只能边修行并感悟,每增加一点感悟都是有用的。
      学习《心经》可见的好处:听《心经》真的可以静心,每当烦躁不安的时候,把耳塞塞进耳朵,听着印能法师的诵唱,心真的会安静下来;也许这跟心理暗示有一定的关系,但从静心这个结果来说,我的目的达到了。
      以前一直以为佛教讲的是“空性”、“放下”,其实自己挺排斥这种说法的,没有真正拿起过的东西怎么能放得下呢?还有积极心理学一直倡导我们去追求、去体验,这跟佛家所讲的放下岂不是冲突的?
      学完《心经》和《正见》才知道,佛家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和我所理解的放下一切体验和追求是不同的。佛家讲的是运用般若智慧,通过修行,让自己的心得到过且能放的下来。区别于之前理解佛家的修行就是苦修或者如和尚般用严格的仪式来要求自己,现在明白每个人的修行方式都可以不一样,只有他的心中有四见地(诸法皆空、诸漏皆苦、诸行无我、涅槃寂静)并且按照符合四见地的行为去处理生命中遇到的一切事务,他就能达到涅槃寂静的可能。
      佛说众生皆苦,苦源于无明,即我们没有般若智慧,没有认识我们自己。佛说,苦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所谓“苦苦”就是切实的痛苦,佛教中说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求不得、伤离别、怨憎会、五蕴织盛”;“坏苦”则是原来快乐的东西本质上也是痛苦;“行苦”则是由世间无常变化规律带来的痛苦。
      要想除这无明之苦,佛说我们要修般若智慧,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执著于“色”也不执著于“空”。但修行之路的确痛苦:要“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尤其对我这样一个看到漂亮姑娘会心动、听到美妙音乐会不亦乐乎、吃到好吃的会大朵快颐的凡人来说更是如此。
      无无明的境界对我来说太难,只愿自己通过阅读、体验、感悟等方式能让自己的心“静”的下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但即使如此,短短十几天的学习活动对我的心智力量的成长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是被“我执”的妄念给困住了的,总有这样的感受:等我得到了某样东西(某个人的回应、更高的职位、别人的评价、领导的认可)我就快乐了;等我实现了那个目标、梦想我就能去更多的地方旅行了。其实这样我就把自己拴在这些外在的概念上了,给自己这样一个心智模式:得到就快乐、得不到就难过。
      然而,事物是和合而成的,得到或实现只是概率问题,不是理所当然的。当自己被妄念拴住的时候,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令自己焦虑不安。而想得到一些东西得找到正确的方法并不断积累以使“得到”结果的概率变的更大一些,仅此而已。更何况,有时困住自己的还都是些社会化定义的成功、快乐(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棒的身材等)。
      同样,我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等处理掉这些棘手的问题,我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妄念,被自己认为的麻烦困住了,如眼中钉、肉中刺,这些妄念使得心中有挂碍,心有挂碍会有不安。
      所以,不执著,专注于当下,放下虚幻的结果,放下妄念,平静的过好每一天,这些是我目前能够追求的。其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已很难达到,更不用说“五蕴皆空”了。但以后每当自己被某个执著的念头困住的时候,墙角中有一个冷静的自己提醒“嘿,哥们,放开你自己”,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心经》只是一粒种子,要看它能否在自己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看自己的智慧了。
      
      
  •     还有太多读不懂,不过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仁波切“开始和公知一样变成了装深奥的代名词,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自然也不例外,记得有部关于他的纪录片,master,让我一度以为他不过是个江湖骗子。然而《正见》却不同于过去我读过的任何一本佛教书籍。
      
       我不得不承认,佛陀的证悟并不如自己过去所以为的那样是一种宗教的存在,你一定会惊叹,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当阿伏伽德罗还没有发现分子、艾萨克·牛顿还没有构筑起经典力学的大厦之时,悉达多早已参透的事物的秘密,并告诉你诸行无常的哲理。
      
      
       佛教是一种哲学。所谓信仰是对于一种世界观的认同与尊重。所有的礼仪和规定都不过是为成全最后的顿悟而修行的途径,磕长头、点香跪拜等等都不过是参悟的形式,当顿悟的那一刻,站在星光灿烂的银河之下的智者,绝不会告诉你必须怎样做。所以禅宗有了“佛挡杀佛“的参悟。
      
       当十九世纪的欧洲人欣喜地发现:科学的世界观正在全面替代宗教的世界观和哲学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从而改变世界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在他们之前千年,早已有一个智者在菩提树下对所有这些在本质上是对科学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从哲学层面上给予了终极的解答。所以当现代人基于科学对于诸行无常的道理深信不疑的时候,纵然我们依然无法领悟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至理,我却开始相信也许有一天,科学能够成为帮助人们理解佛学的一把钥匙。
      
       千百年来,许多人领悟了那个道理,却无法直面它,他们无法接受当自己已经领悟到万贯家财不过如粪土般,却依然要为之孜孜不倦地追求意义究竟在哪里。于是他们躲进深山,从此与世隔绝。
       但我相信真正的佛教徒却敢于面对这个疯狂的世界,记得有人说:即便这个世界早已沆瀣一气,我依然深深爱着它。
  •     核心思想:你要了解并应用“四法印”——这样也许你会过的比较舒服(然而个人来说,还是希望有那么几个核心的期待和冀盼并为之争取)
  •     用一生去理解,用几世去诠释。
  •     20131112第一遍。 20131130第二遍。
  •       之前看过另外一个印度大师的书,重新认识你自己。
      读那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了悟了我们的一切痛处都源于恐惧。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对已有心爱之物将会失去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不确定的恐惧。
      而人正是有了这一切的恐惧,才有了这世上传承千年的宗教。
      宗教是人类从幼儿时代就具有的智慧。远超过现如今的经济、科技、政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远大于科技。
      
      而身在当代中国,没有信仰,不知道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不幸的是,我们是如此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依靠,不能向任何人类以外的事物求助。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独立客观地看待身边的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身边唯一信教的是我奶奶。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从她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了基督徒“为了播撒上帝的荣光”,而鼓励诱导所有人都要信教以及对“异教徒”的些许敌视和悲悯。
      
      于是我明白了数次十字军东征的原因。(题外话:历史远不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所说的,历史并不是冷冰冰的只有利益。而我们的历史教育只教导我们:这世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利益。可笑可悲可叹)
      
      而佛教对我而言,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两千余年来从来没有一次战争和流血冲突是因为佛陀。
      
      就此一项,同样鼓吹真善美的其他几个宗教,就落入下乘。
      
      然而归根到底,宗教和哲学要解决的,其实依然是如何让我们免于恐惧地去生存。宗教求助于神,哲学求助于探知世界的本源。
      
      有人告诉你,信上帝,你就得到永生,免除死亡的恐惧,永远安乐地生活在天堂,否则你会下地狱(这也造成了另一种恐惧)。
      
      有人告诉你,要行善,只有行善,才能免于下地狱,才能轮回转世。以此也能免除对死亡的恐惧。
      
      而佛教也是其中一种,它告诉你,要相信一切和合无常,要相信一切情绪都是苦,要相信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要相信涅槃解脱。
      
      这一切的目的,无非也是希望帮助我们免于恐惧。
      只不过佛教的依托,在于自我,而不在于神。
      
      所以说,印度原始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倒不如说的确是一种哲学。
      
      佛陀不也预言了么,佛法总会灭亡,总有末法之世。
      
      因为佛教不相信永生。
      
      它只相信,但不执着于解脱、涅槃。
      
      然而我依然有太多的执着。执著于功名利禄,执著于父母亲友,执著于这个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也许等我老去的时候,我会转向佛教。
      用我的人生,沿着两千年前佛陀的道路,去阐释他。
  •     终于明白佛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对佛教的好感大增。
  •       读《正见》大概是好几月之前的事情了,当时随笔记了一些有感触的句子,却没有及时写下来自己的感想,现在来补上一补。具体的页数我记不清了,就直接摘录然后写感想吧。
      1. 也許我們還會認為,總有一天,我們會從生命中的課題中學會圓滿。我們期望自己變成像星際大戰電影中的智慧長者Yoda一樣,卻不知圓熟只是衰朽的另一個面向。潛意識中,我們期待自己會到達不再需要修理任何東西的境界。總有一天,我們會“從此過著快樂的生活”。我們深信“解決”的概念。好像我們所有經歷的一切,到這一刻止的生命,都只是在彩排。盛大的演出還沒有開始。
       很有意思的,小时候学校组织春游也好,运动会也好,最开心的时刻往往不是春游或者运动会的当天,而是这些活动的前一天上学和放学,跟同学们讨论明天的活动构成,跟同学们讨论搞完了活动一起去喝奶茶,放学后直奔百货去买零食,这天的家长也会格外宽松的鼓励小孩子买这样那样的点心薯片,两大包的东西带回家以后开始清书包,似乎那些个西方上流社会的野餐电影对我们所有人都影响颇深,透明的桌布一定要叠好假装成高级布艺野餐布,之后就是各式各样的“行李”,好像我们不止出去一天,而是要出去一年一般的装备齐全,充好电的MP3以及下好的新歌十余首。似乎说了一些多余的描述,不过这样的记忆确实大部分人都拥有和共享的,可见作为小孩子的我们,从小就已经有了这种“时刻准备着等待盛大演出的彩排”爱好。我们热衷于各种准备,我们期待自己的准备是最齐全最完备的,从而可以在那个某一刻,瞬间达到完美的地步,之后就过着永恒不变的幸福快乐生活,就像童话小说里面的结尾永远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或者“他们踏上了新的旅程。”这样的愿望看起来无比的美好,可是却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东西。王子和公主克服的障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之后他们仍会遇到各种烦恼,比如国家治理,比如宫廷琐事,王子要变成国王,公主总有一天会变成老妪,他们也会生病,也会去世,说不定一个先走一个后走。这种结局其实是看书的人类可以预见却宁愿无视的,可是如果童话故事在结尾真的这么写的明明白白,那么安徒生可能不会被誉为童话大师或者被人铭记锺爱。为了逃避现实和不满,人们喜欢看治愈温馨象征着永恒的东西。真正意识到并且承认“其实我以后还会遇到很多很多事情,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也许好也许不好,我不知道”是一件万分困难的事情。
      
      2. 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瞭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这种境界,无需赘言。
      3. 無常縱然如此明顯,人們卻視而不見
       我们总说计划不如变化快,人们的反应就是凡是都要留空间可以变通,可是这不表示人们接受无常。人们留有余地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损失或者更大收益,并不表示他们有了接受所有可能性的能力。
      以下是很有意思的话,单独摘录,希望对看的人和以后自己看第二遍的时候有新感触。(也许以后会慢慢补充)
      4. 問一個佛教徒“什麼是人生的目的?”是不恰當的。因為這個問題暗喻在某一個地方,也許在一個洞穴之中或者在一人山嶺之上,存在著一個究竟的目的 ......對許多人而言,不斷調適於這些無盡而又經常變化的快樂定義,即是“人生的目的”。
      5. 來自世界兩端的人,能夠基於完全相反的快樂文化指標,卻體驗完全相同的情感-----愉悅、厭惡或恐懼等。
      人類不僅仰賴有組織的宗教,也仰賴世俗智慧----甚或政治口號----來獲得快樂,去除痛苦。
      6. 在個人和文化兩方面,我們採取外來的和外在的方法,來獲得快樂、克服痛苦,卻不瞭解這些方法常常帶來事與願違的結果。我們不適應帶來了新的痛苦。因為我們不僅仍在受苦,而且更覺得從自己的生活中疏離,無法融入體制之中。
      7. 如果你認真地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須培養覺知,留心你的情緒,並且學會如何避免被鼓動起來。
      8. 基本上,所有的情緒都是一種偏見,在每一種情緒之中,都存在有分別心的成分。
      9. 無明單純的就是不瞭解事實,或對事實瞭解不正確,或認識得不完整。
      10. 驕慢和自憐息息相關。我執純粹是一種自我縱容,認為自己的生命比其他人的都更艱難更悲哀。當自我發展出自憐的時候,便讓其他人生起悲憫的空間消失了。
      11. 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12. 一切朗旺(rangwang)都是快樂的,而一切賢旺(shenwang)都是痛苦的。
  •       
      
      
      
      1.“善因善果”:此善非彼善,善与慈悲与善良是不风的概念。
      
      我想:善因指得是,表面利他其实利我的因;善果就是利我的果。
      
      
      
      
      
      
      2.情绪:情绪就是天堂和地狱。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情绪,并不是一朝一夕修炼,是需要基础与磨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不是谁想说就能做到的话。
      
      
      
      3.强大:强大的定义,是战胜自我。“每一个微小的习惯,都十分顽强。”要战胜自我并非难事,习惯、环境、思想、一切,都不容易。
      
      
      
      4.水到渠成:“因缘自会和合,任何人的失败都不是理所当然。”因为有因,所以坦然。
      
      
      
      5.幻想:幻想是最不应该有的一种状态,真的有才是有。“任何时刻,可能会推翻我们假设的状况会突然出现,在那上面撒盐,使人们退缩哭嚎。”
      
      
      
      6.努力让他人高兴,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适的私心。所以,并不真诚。发自本心与初心的,才是最真的抉择。有时候,我们会自己把自己的眼睛蒙上。
      
      
      
      7.痛苦与轮回,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为贪婪,或当时的无明。比如婚姻:开始的时候,只是因为一瞬间的感觉,两个人走在一起。考虑到婚姻,会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然后走入婚姻,会希望有好的生活,好的子女,好的善终,子女有好的人生......无穷无尽,不断轮回。
      
      
      
      8.鱼上钩是为了食,飞蛾扑火是为了色,为何赞蛾而毁鱼?为何赞色而毁色?
      
      
      
      9.自我束缚:为了父母的不睦而自责,为了忧郁的童年而耿耿于怀,都是自我捆绑,需要自我解脱。
      
      
      
      10.自由:自由只是一种情绪,而非状态。这是多年的误解,只是这情绪,会建立在经历许多享受许多磨炼很多的基础上,渐渐看到表象而忘记了实质。
      
  •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盘超越概念。
  •     正见
  •     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
  •     前面还不错,后面就是绕啊绕啊绕。
  •       关于为什么活着
       高三毕业我去了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碰巧当时宗教盛会,有位四川佛学院的硕士给我们做免费导游。“佛渡众生,带领我们脱离苦海。”以及其他的一些教会,让我觉得自己人生的最后的几年一定要去寺庙里思考我的人生,领悟一些真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心思很重,不然18岁的我有什么可觉得人生苦痛的呢?想要被救赎的心很强烈。
       后来自己慢慢领悟,我觉得人生就是来吃苦的。不断地被现实打击被挫折和失败磨砺,才能更游刃有余地面对任何困难,磨砺出夺目的光芒。每当受挫折,都安慰自己要更努力,以后一定会幸福的。只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强大。原来我没有那么特别,只是芸芸众生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了。关于未来,一直努力争取,虽然很累。。。
       大概是佛缘吧,把这本书带给了我。看完以后仿佛领悟了很多,放下了很多。许多的道理只是通过小故事娓娓道来,没有说教。
       原来一直追求的快乐、 幸福、成功,竟然不能称之为对的。这种追求大概也是痛苦的所在;
       原来一直骄傲的、恐惧的,其实并不存在;
       原来变幻无常本是最最普通的事情了,我们却不愿意接受,想抓住一切;
       原来一切情绪皆苦。
       而关于为什么活着?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有这么多需要领悟、需要思考、需要探索。总觉得人这一生,至少思想要走远一点。清心寡欲一点,不要计较那么多,淡淡地活着,对我而言足矣。
      
      
      关于情绪与幸福
       如何发现自己i的情绪?知道他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去处理情绪。
       大概从前一次失恋开始,我有了一个流程:打电话给好友倾诉心结,有的帮你打开心结,有的灌输心灵鸡汤,有的理智地指引未来的方向;然后出门旅游;找个男闺蜜吃烧烤喝个酒;必不可少还需要本心灵救赎的书。走完这一系列,差不多就走出来了。
       只是偶尔的清晨、或是落日时分,心里说不出的落寞与颓废。会有不知道如何处理情绪的时候。众多的情绪如同碎片一般涌入心底。如溺水者般挣扎,却抓不到一根救命稻草。
       这本书教给你,情绪是痛苦的来源。有些痛苦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比如黑暗的屋子里有一条领带,你以为那是一条蛇,并且恐惧着。而智者就是替你打开灯,让你看到那只是一条领带而已,恐惧就消除了。
       我也想给自己打开灯,带着善意看待一切。这个世界没有这么恐怖,人性没有那么不堪。不要怕。
      
      关于出离
       在人生的大电影里,很少人拥有出离的勇气。
       大三的时候我丢过一个书包,里面装了我生活所有的“必需品”,护肤品、耳环、书、文具、文曲星。丢了它,我觉得丢了生活。只是慢慢地,我发现他们也没有那么必须。失去他们,生活还会继续。舍不得的那些,其实放下后发现也没有那么必要。反倒让生活轻松了很多,不需要涂那么多护肤品,不需要每天选耳环。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珍爱的东西,我们舍不得,希望它们永远停留在我们的生命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却偏偏还是放不下。
       书中所讲的佛教四法印: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一切情绪皆是苦;
      一切诸行无我;
      涅槃永寂。
       我只能体会前两个,第三个勉强。。第四个完全看了就困。领悟有限吧。毕竟生命中还有很多我所珍惜的、放不下的美好。还有很多关心我、爱我的人,对我有期待,不忍让他们失望。我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在心灵修行的路上,你我共勉。
      
      结语
       最后,之所以没有打5星。是因为,我发现有些人正处在幸福中,他们相信人生是为了开心快乐,满足于现在得到的,对生活充满希望。那么我何必要打破别人的美梦呢?
       学佛的人未必是比其他人聪明和多领悟,除了真正的智者,其余的无非是因为痛楚太多寻求解脱罢了,没有高人一等。
  •       一个晚上的时间粗略阅读,与预想的不同。
      “正见”我原本的理解,是和专注当下、临在的同义词。
      这本书的“正见”是见地——宗教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他说的四法印的介绍,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不必一下吸收佛教的观点,一些小故事还是很有哲理。
      
      两个和尚过河时候一个女施主请求和尚背她过河。小和尚不愿意,因为佛法教导要远离女色,老和尚背了她过河就放下了。走了好久,小和尚问老和尚说,你为什么要背她?老和尚回答,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为何还背着她?
      
      有时候,我们过分拒绝一件事情是太介意。如果坦然接受,才是真的不在乎。
  •       写得举重若轻,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入门级的教徒看的。
      作者大师认为佛教主要是四个真义:
      诸行无常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诸漏皆苦 一切情绪皆苦
      诸法无我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涅槃寂静 涅槃超越概念
      
      这本书主要在解释这四个道理。
      如果懂了,也就不必看了。
  •     喜欢。佛教的书中 他写的最入我心意。
  •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评价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去读,我想说每一本解析佛经义理,宣扬善念的书,都是值得读的好书。
       去年九月,从藏区回来,看到了太多朝圣的藏民,听到了许许多多活佛的故事,也感受到那纯净瞳孔下平静的心,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不,正确的说,是佛法的力量。 那么这个力量在哪儿呢? 不在于高耸的布达拉宫之中,也不在于金碧辉煌的大昭寺中,更不会存在静怡祥和的纳木错,而在于每一个虔诚朝圣者的心中。 是相信人心的善,是相信今生的福报,以及身体力行的坚持。
       十一月的时候,在西安的藏传佛教寺庙广仁寺,走了走,在于一老者的攀谈中恍惚懂得了,其实佛教的精益不在奢华大气的寺庙,不在于朗朗的诵经声,更不在于香火旺盛的信徒。 而是传世千年,永垂不朽的佛经。
       初读,《金刚经》,《心经》,南怀瑾的《我读金刚经》,博大精深,经书的每一个字都值得细细品读,eg:仅仅是“善护念”三个字,我就想了大半天。(PS 鉴于我的内功不够深厚,暂时结束《我读金刚经》)
      
       站在这个这几本经典的高度,再来读《正见》,通俗易通,无难度,没有什么需要一遍一遍去品悟的东西,相较而言其深度就稍微浅了许多。所以读完之后自己收获不是很大(当然,这是因人而异)
      
       不过还是很喜欢本书第二章的某些观点:
      
       “当你开始注意到情绪所能够造成的损害,觉知就会开始发展。当你有了觉知,举例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正站在悬崖的边缘——你就会了解在面前的危险,你仍然继续前行,带着觉知在悬崖上行走不在那么恐怖,事实上,他反而是非常刺激的。不知才是恐惧的真正来源。觉知不会妨碍你的生活,反而会让生命更加充实,如果你正在享用一杯茶,而且了解短暂事物的甘雨甜,你将能够真正的享受那杯茶。”
      
       有句话,叫做 不知者,无畏,在这里,便是,知者,无畏矣。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所面对的,不管是痛苦的,还是愉悦的,正视它,了解它,解决它。才能拥有更平和的心态来拥抱属于自己的更幸福的生活。
      
      
  •     非常好得佛教入门书,唯一遗憾,个人觉得翻译不够完美~
  •     好书
  •     非常非常非常好的开示,好奇的人请一定去看看。
  •     以前读过,近期还要看
  •     经典,需要一读再度
  •         这本书是下载的电子版,今天中午午休的时间利用一个小时看完了(序言、前两章和后记)。刚才百度了一下目录,后面还剩下两章和结论部分。本书最常见的字眼便是“会和”和“无常”。念佛修禅之人,练习清心寡欲,放下常人所求。
        
        作者说“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败。如果能够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著;如果不攀缘执著,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许多事情,因为投入进去了精力和美好的心情,对于结果往往难以释怀。忽然想起昨晚看电视剧《老有所依》里面女主说的一句话“伤我们最深的,常常是我们最执着的。”事情的成败与好坏,除去自身的不懈努力,还受环境和变化的影响,而我们常常假想脉络顺从我们的期望一路前行。作者如是说“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出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是容许最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种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是工作、作战、谈和、组织家庭,或是在享受爱和情感关系。知道下个转弯处就有某件事情等着你,接受从此刻起有无限的可能存在,你将学会运用遍在的觉性和预见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将军一般,胸有成竹,毫不惊慌。”
        
        因此,如果能理解“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是如此。”我们便能更轻易地理解所谓的挫折只不过是迎来灿烂前必经的小颠簸。
        
        真正的解脱来自领受整个循环,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谨记因缘的变异与无常,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我们就能善用它们。财富、健康、和平、名望,和它们的反面一样,都是暂时的。
        
        在本书中纠偏了之前在我脑海中的一个疑问,世界历史大部分是以宗教为中心。宗教以光明的道路和行为规范来号召大众,诸如爱你的邻人、修持布施和处事准则、静坐禅修、斋戒和奉献牺牲等。然而,这些看似有益的原则,也可能变成极端而严苛的宗教教条,造成人们不必要的内疚和自卑。因为在生活中也常见到喝酒吃肉的假和尚,行走于江湖的假道士。他们利用自己的假象,却享受着禅意中抵触或摒弃的“乐趣”。作者说“当我们被欲望之箭击中的时候,一切常识、沉着和清明都不见踪影,而假尊严、堕落和不道德就缓缓渗入。中了毒的人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无所不用其极。”,我们每个人都中了毒,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但愿不要中毒太深太怪。
      
      12-11
  •       1、证悟之后是什么状态?
      
      2、佛教徒眼中有善恶之分吗?
      
      3、面对物理的危险,佛教徒如何应对?
      
      4、是否有其他人达到了悉达多的境界?如有,是谁?何以见得?
      
      5、为什么总以为过去的人比现在的人高明?
      
      6、小乘如何推导至大乘?
      
      7、修行与证悟之间的关系?
      
      8、证悟者有特异功能吗?是否能飞行、治病、通晓前世今生?
      
      9、寻求自我解脱与慈悲心的关系?
      
      10、证悟者的时间观是怎么样的?
      
      11、不怕死就是佛教的终极追求吗?
      
      12、佛教取消各种欲望是否也取消的人之为人的特点?或者说,无欲的生活值得追求吗?
  •     读了书才知道 佛教其实本无关爱、奉献、和平、庇护等等……佛教的本质是存在与虚无
  •     读过。
  •     佛法
  •     这是目前看过最“立文字,指人心”的佛家哲学作品,经得起逻辑推敲。主要在给你说几个事:1.你认同悉达多那四句总结,你就是佛,没有标准、形式和条款;2.佛不是宗教,因人们对逆人性的事接受能力不同,所以传授(不是传播)方法不同,才产生不同宗派,其不含政治立场;3.佛不拘泥于形式,没有偶像、崇拜和神。4.人的五感六欲七情推动了世界发展,也是苦恼之源。5.别传教,学佛是为自己净心,不是卖弄和炫耀。6.记住那四句话,烦恼的时候静坐常思己过。看完真心觉得禅宗对人性了解的通透的,知道人们传教会带有私欲地曲解佛的本意,所以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有缘人自会了悟。所以禅宗成为佛教最干净、不形式主义、最接近哲学思想本源和没有政治思想教化的佛教宗派之一,也是对悟性要求最高的一个学习流派。
  •     这本的实体书没找到。替某个说是读不来电子版的人读了下。挺实在的入门书。
  •        我发现《正见》这本书也极好,从对佛陀、佛教的深刻理解,来开示众生的,对于多数的佛教徒或者基督信徒,他们对经文背诵得再熟稔,也不及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老师触及其精髓更让人感动和信服,在这里也向波切老师致敬!
  •       英文将天赋也称作“gift”,礼物,生即带来,后天习得,两者得兼。我想之于这本书就是这样。如果你得到它,那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读完它,那是一种天赋。
      
      我整个人的生命因为这本书变化了。在那之后我如同饥饿地老虎找来其他他的书,吞一般的读完,读的过程整个人处在很高的频率当中,如果一整天在看书,一整天都是高兴的。
      
      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去评论这本书。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敏感、愤怒、悲伤、恐惧,我觉得我能看到大海很深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人们心里的悲伤。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读了很多“错误”的书,听了很多“错误”的歌,后来我知道它们都是有某种共同频率的,而它们又影响了我,我们共振,继续向更黑的地方走去。
      
      直到我感到窒息,那全然的黑暗逼出了我的求生欲望。
      
      在我的生命本身,我应当是热爱生命的,我也是热爱我的亲人与友人的,只是在我的现实中,为何我只想逃跑?我感到太痛了,简直无法承受。在那些填充人内心空洞与不安的广告与社会价值中,我只感到无聊,没有用。就好像牙疼到了一个地步,所有厉害的止疼药都不管用了,牙医说杀掉牙神经。
      
      ”关掉那个开关吧。关掉你就不痛苦了。“
      
      许多人已经那么做了。关掉一些,关掉大部分,关掉全部。很少有人关掉全部,只是关掉大部分而已。那些少年时期曾经让我感动、让我引以为傲、让我崇拜的品质,黯淡并覆灭,他们日复一日变成了马路上等着过红灯的陌生人。
      
      我其实可以理解的。一切只是太难了。太难太难了。
      
      我只是想大哭一场。
      
      我曾经度过一个很激进的时期,那是刚开始认识”真实的自我“的时候,我开始对父母愤怒,对旧有的习性愤怒,对我如此受困于这些层层叠叠的网络里感到愤怒,紧接着悲伤也来,最后是平静。然后又一轮。开始意识到”自己“,然后就了然地看到自己无视”自己“遗忘”自己“的时候做的选择有多么的伤害,认识”自己“几乎是自私的,然而这似乎是必须的过程,从此我对于”爱“ ”真爱“的认识完全的颠覆了。
      
      我后来很谨慎于自己说起这些。我也怕推荐反而弄巧成拙。我大概是11年读了这本书,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我才觉得生命刚开始而已。
      
      似乎我读所有书只为了遇到这本书。过去读了大概一卡车文艺青年最好去死的书,那个经历可称之为”我是如何逐步毁掉我的人生“,然后到了最后关头,可能就是三个选择:1.死 2.关掉开关 3.?
      
      我不知道如何定义。大概是”认识你自己“,或者”让头脑安静“,或者”和心做一个连接“之类。当你去一个地方旅行,发现当地的生活方式非常自然安逸,当地人非常善良友好,通常他们内心有某种信仰,后来我发现,意识确实是高于物质的,人们的生活确实需要物质,但如果扩张到完全想要关掉意识的感受,一味追求物质至上的时候,已经背离了追求物质的初衷。
      
      但是我也一直还在探索自己本身物质与灵性的平衡问题。但有一个前提至关重要,我绝不能关掉开关。即使那让我痛苦万分。
      
      他经常说佛法与佛教,有很大区别。佛教是一种工具,一种善巧方法,一种督促,可是佛教不等同于佛法。在佛教里,很多说法自相矛盾,这是由于对治于不同人,如果能和自己的心连接,知道静心的方法,其实工具并无拘束。
      
      佛陀,基督,湿婆,奥修,还有许多并无留着名字的扬升大师,只是在这条路走的足够深入直至”空无“和”一“而已。并没有什么神秘与奥秘,一切神秘是工具的衍生品,它对治了一些人的需要,却也令一些人产生陌生感与距离感。
      
      对于新时代而言,佛法最终会成为最先进的科学与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代替出世的是入世,以一颗终身修行追求真理的心好好的生活,在温暖自己有余力的时候温暖任何人。佛教说”舍己为人“,我有些坏,我并不赞同这个工具的这种方式,中国人”假“的太久了,”假好人“逐渐抽空了自己,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实感受了,先认识自己,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先把与自己的矛盾处理好。
      
      这是一个究竟真理的种子。它只是在说佛法,并没有在说佛教。也是这个幸运的方式,让我对它敞开。在读完他其他所有书之后,我读的书也全然与佛教无关,但都是探索究竟真理的书。只能说,我眼界大开,这完全是颠覆性的阅读体验,之前读的书都成为往事。
      
      对于二元世界,时间还是线性的,由于这篇评论我也主要是想写给完全不曾对此有了解的人,所以我还会这么说:如果有时光机,我好想乘坐回到过去,那个十五六岁读着一切孤独绝望紧张激烈跌宕浪漫的书并觉得世界是一片荒漠而情深会死无葬身之地的敏感少年说”有一天你会读到一本书,那以后你所有的感受都不同了,你的选择也会有所改变,在死之前你的确会死,你也还是会痛苦,但这都是高兴的事。“
      
      每天和自己待在一起15分钟,完全的彻底的安静,让大脑静止,甚至不用拘泥打坐,有时就只是站在地铁里闭上眼睛。就这样半年之后有一个变化,一年之后有更深入的变化,一些事情会在生命里发生,以你觉得剧烈的方式,但在别人可能看不到这种剧烈,你却了然。
      
      以前花开了就是花开了,此刻我却觉得与它同在。我的感情依旧强烈并深刻,它不会改变你的本质,只会改变呈现的方式,由于不那么狭隘,我的深情与热烈在表面看来有些寡淡与无常,我正在调节它的频率,让它变为镇定、温柔、坚定、和善的。
      
      以前动物萌动物哭动物死我都无动于衷,我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我也感受不到,我并不知道人们在激动兴奋个什么劲儿,而今我渐渐能感觉到跟它们之间的连接了。
      
      以前我是一个迷恋过度包装的人,现在我觉得那些东西都是”不需要“的,迟早扔掉,却是填补人们内心不安的又一个奶嘴而已。
      
      所以这是匪夷所思的、让人日复一日感到惊喜的、一个不会停止的变化。你与自己认识愈多,对所有事物的感受就愈直接与简单。世界上这许多事,许多细节之中的细节,你直接感受到最核心的。
      
      素食的、环保的、和善的、耐心的、慈悲的、同理心的、宽容的、原谅的。。。。这些人们提倡的”道德“,会随之自然发生,但是是一个逐渐认识就逐渐显露的”已存在“的东西。头脑、教育”逼迫“人去做任何事,我觉得都是反自然的。好坏、对错并不真的存在,头脑与教育让人觉得应该、必须去做,那只是一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五十步与百步,那是一种暴力。
      
      当生命变成”自然的“”当下的“,一切非常优雅,一个人好像这个宇宙中某个星辰一般,他知晓了其他的星辰,甚至其他人类未曾发现的星系,他知道”是“,知道”爱“,一切从来没有“过去了”“还未到来”,一切只是“正在发生”。
      
      所以我推荐任何有耐心读到此处的人去读这本书,或者有机会送这本给所有你爱的人你生活里。这是比玫瑰花巧克力下午茶假期更蕴藏爱意的礼物,所有人值得拥有。那时候他们会真正知道,你真的爱过她/他,一秒钟或者更久,在某个星星也不忍眨眼的瞬间。
      
      在某一秒你突然了解的瞬间。
      
      
  •     提供了一种简洁明了有力的实践方法。
  •       书想描述的东西还有点不清不楚,让人在了悟的下一秒有差点陷入一头雾水的境地。。。也很有可能我是我慧根不够吧。。书里讲了一个故事:密勒日巴和惹琼巴在外讨论惹琼巴的研修时,老天忽然下起了冰雹,为了躲避冰雹,密勒日巴躲进了一个耗牛角还为了让惹琼巴也进来唱起了歌造成回音。····在这里,我有俩个疑问。第一,他为什么要躲冰雹?这个章节不就是想说一切是空吗,既然如此,冰雹不也是空的?第二,佛说,一切皆有因缘,在这里他应该被砸死才是对的······还有很多地方,都在解释信佛在外相是看不出来的,还说会破坏环境的事佛是不倡导众生做的,可是难道他们不知道烧香就很污染大气了吗?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写得很好的,比如那个见佛杀佛·····
  •       2013年12月12日,乘坐6车厢6A号返程,完成2013年的最后一次旅程,也看完随身携带的《正见——佛陀的证悟》这本书,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要在合适的时间看到适合我这个时候看的书,临行前匆匆拿上的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次宁静的心灵之旅。
      之前对佛学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一直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觉得无非就是烧烧香拜拜佛,这也应了书中作者自序中讲的:在飞机上一个邻座乘客对佛教徒的印象就是素食者这样的印象(我连他都不如),但是随着慢慢翻阅,我有了点感觉,佛学更是一门修行或者修成正果的行动,如同书中所言“佛陀本人曾说,我们不应该崇拜个人,而应崇拜此人所教导的智慧。”,然而现实中却到处是个人崇拜的现象,今天微博上关于朝鲜处治张成泽的原因之一竟然是鼓掌无诚意。悉达多的重点是要直探问题的根源,这个问题可能更多的是围绕“人”的问题。
      悉达多在菩提树下悟到的“和合”概念是我非常认同的,“当两种或多种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现象就会产生:钉子和木头产生了桌子;水和叶子产生了茶;而恐惧、虔诚和救世主,就产生了神。”,“不仅人类的经验是如此,所有事物、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 和合是很符合上面提到的直探问题的根源,比如海啸的发生,一定是大千世界经过若干年、若干物质的“和合”而产生的,我们的雾霾天气,也一定是多年的环境破坏积累下来的,比如汽车尾气、比如砍伐树木、比如X年大变样等等很多凑到一起,一个人的性格也一定是经过几十年的时光,才形成现在面前的这个人,很难说一个人突然和昨天不一样,但是可以说他和三年前我见他时不一样了,因为每天他都是一个微改变,无法察觉,时间积累才能显示出这些变化。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无论悲或喜,我们更应了解到它背后的起因和过程,有人、有物、有环境、有机缘,这些因素和合到一起促使一件事情的发生,所以我们要保持“无常”的概念,而不要执迷于其中。我自己按照通俗地理解,变是唯一的不变,而万变不离其宗,抓住重要的因素,找出规律,你才不被外界所左右,也不被突然起来的变化所击沉。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避免不了在生活中情绪的波动,悉达多发现了他的解决方法——觉知。“你必须培养觉知,留心你的情绪,并且学习如何避免被鼓动起来。”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烦恼恰如火把旋转时候的火圈,本不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印象中积聚出来。所有无明的根源——执著于自我。当自我充满骄慢的时候,会以无数的方式化现——如心胸狭窄、种族歧视、脆弱、害怕被拒绝、害怕受伤害、麻木不仁等等。
      当悉达多证悟后,他被称为佛。佛不是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它具足了两个面向:“成就者”和“觉醒者”。很多时候,当我们抛开二元论,能看到“和合”的众多因素时,也就会坦然面对现实中的误解甚至造谣中伤,你可以生气愤怒但是一定要放下而不要执迷于此。佛教的一切方法都可以用四法印来解释——一切和合现象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无自性、以及涅槃超越概念。我现在或者甚至将来也不一定会是一个佛教徒,但是这本书中传达的那种追逐本性、探求本质、放下自我的心态却是我非常需要和学习的,这本书后续值得再读,以上只是粗浅的一点感受和认识,还悟得远远不够。
      
      2013-12-13
      (The End)
  •       很久以前,在一个严重干旱的国家,有个备受尊敬的占卜者预言七日之后终将下雨。他的预言实现了,大家都非常高兴。他又预言了会有珍宝之雨到来,预言又再度成真。大家都变得又高兴又富裕。他的下一个预言说七日后会再下雨,一场诅咒的雨,任何人喝了这雨水的人就会发疯。于是国王下令储存大量的净水,以免喝到这受诅咒的雨水。但他的子民们没有储水的设施。当雨下来后,人们都喝了水而疯狂了。剩下国王一人是“正常”的,但他却无法治理疯狂的子民。无计可施之下,他最后只好也喝下了诅咒的水。为了要统治他们,他必须分享他们的迷惑。
      
      如同环球小姐选美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做、所想的任何事物,都有是基于一个非常有限的共同逻辑系统。我们非常强调共识。如果大多数人同意某件事物是真实的,通常它就变成正当有效的。当我们看着一个小池塘,我们人类认为它只是个池塘,但对池里的鱼儿来说,这是它们的宇宙。如果我们采取民主的立场,那么水中族群一定会赢,历为它们比我们这些观池塘者为数多得多。多数决不见得永远都对。糟糕的大卖座影片可以赚得大量的利润,而一部独立制作的优秀影片却只有少数人观赏。而且由于我们依赖群体思考,这世界通常是被最短视而腐败的统治者所治理;民主制度只是诉诸于最小公约数而已。
  •     这本书就是《正见》
  •        花了一本薄薄的书花了两礼拜时间,原以为知晓佛陀的生平就能早早看完这本书,没想到佛陀只是引子,是禅机,重点是之后的讲解,才是悟的部分。
      
      
       正见的前一部分是在说四法印中的诸行无常,悉达多说,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我的理解是,很明显万物都在变化,因缘变异无常,一切因果外相都是暂时的,既不可能抓住因,也不可能留住果。地狱天堂也是如此,人可以因一步踏错而身陷地狱,也可以被佛陀教导放下自在退回天堂。
      
      
       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难道因果律不是恒常的?地狱天堂难道不是恒常存在的?如果因果律不是恒常,那白发老人也不会因为一句不落因果而当了五百年野狐,也不会因百丈怀海的一句不昧因果而脱去野狐之身;至于地狱天堂,我们的踏入是无常但也说明其存在是恒常,只是对于个体来说也许是无常。难道是因为和合?
      
      
       对此,我是这样认为,有人说,这个无常变幻的规律,就是因果,无常不等于无序也要遵循因果律,无数因缘和合在一起得出的东西虽然困难但还是有迹可循。就像在复杂的行星轨迹也逃不过物理法则的约束,而世间的物理法则就是因果律。
      
      
       好吧,这是我一周前写的,现在重读已经不明白我在说嘛了。这大概就是读书少不读书之过:最近读什么书,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什么风格... _(:з」∠)_
  •     无意间了解到的一本书,已更名为正见
  •     我觉得这本配合《佛陀的启示》一起看会更深入。
  •     正在攻克。
  •     用生动贴切的例子将小乘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槃寂静的四法印和盘托出。顶礼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真谛本身,既非美丽,也非不美丽”大梦何时会醒。
  •     仁波切好赞!
  •       读了两遍,有点颠覆之前对佛教的认识,但总的感觉不解渴。
      
      一、关于此书:
      
      一是在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上两分法、二元论的特征明鲜,稍欠有说服力的逻辑思维,难免落入宗教裁判式断言中。
      
      二是内容上有点“浅”——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上师深入浅出以渡众生的方法——浅得有点就事论事同义反复。不清楚是否翻译上的问题,或者说藏语对一些概念如因果,情绪,人,轮回比英语和汉语更丰富深邃而这本汉语本表现不出来。
      
      二、关于佛教本身:
      
      凡说宗教,总有几条大体不差的线:
      
      一是教义、核心思想、流派,历史典故,有通过教义说故事的,也有通过故事说教义的;
      
      二是通过与其他宗教的比较体现差异化,这本书里也有提及。
      
      三是对人的利益,包括当世来世与社会公益;
      
      四是当下的组织形态与运作等等。
      
      前三条线内容纷繁且不论,就第四条线来看,佛教在世界范围内,实可谓山头林立、有规模无组织,相较于景教回教的组织性与严密性,也差得太远。是之有疑问,是否佛教更像前现代的而不是现代意义上宗教。
      
      这个问题,书里没有点破,但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面对西方世界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语境下写这本书的时候,他也已不可回避。所以,他须选择一个切入点,回到人作为宗教的载体上,来谈什么样的人近乎佛教徒,来代替什么样的宗教是佛教。
      
      于是乎,佛教与佛教徒,好象成了两个可以相互独立的客体。
      
      不知道,这是佛教在当下的尴尬,还是佛教徒对佛教的出离。
      
      霎那妄念,欢迎拍砖。
      
      
      
      
      
      
      
  •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强大了。他是一位真正生活在人间的仁波切,所以他知道什么比喻,怎么讲话对于读者的吸收能力最好,最容易理解。我这里点评再多也画蛇添足了。
      
      很幸运能与这位仁波切生在同一时代,可以看到他对佛教的理解。在一个物质的包装最有说服力的时代,这本书中的智慧感受起来像一道清流。
      
      这是一本适合放在书架上,时时勤翻阅的经典书。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烦恼下,它能带给你不同的启示。
  •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在别人推荐下满怀期待的买了一本来看,但看完之后并没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共鸣,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修行还没到那个高度。
       有些观点还是可取用的,但是作者常常都在抛出观点之后就不了了之的感觉。很多观点都只是点到为止,就放在那里,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这跟平常看过的类似的书感觉不太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佛学类的书都是这样。整本书几乎都是在不断的抛观点,而且都是不停的绕来绕去,找不到明确的思路。明明是很简单的道理,有时候却要把它提升到一种高度,仿佛这样才让会让人去重视。又或者是说故事和观点之间没有很有力的支撑,整个看上去很松散。
       一本书看完下来,越发觉得蒙。可能这本书阐述观点的方式不对我口味吧。不知道以后再看一次的时候会不会有另一种感想。
  •     一本论述性质的书,竟然有不少有硬伤的例证。
  •     佛教入门书,掌握了四法印”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掌握了通往佛学的钥匙。对我而言,佛教哲学意味大于宗教意味。
  •     不住有为是智慧,不住无为是慈悲
  •     佛教的核心是佛教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对于事物、痛苦、自我、涅槃的看法,一般人和悉达多的不同,即是众生和佛陀的不同,是无明和证悟的不同。
  •     香港机场随手拿的一本,一口气读完。没什么是值得烦恼的。
  •       预报说,今日有雪,天气会变冷。一天了,太阳高照,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暖意,有点秋日的味道。四时许,天空开始变得灰暗,风刮着树叶,催着路上的行人,站在窗前的我,体味着佛教的四法印。其实,我是没有佛心的。
      《正见》不是仅仅写给佛教徒看的,你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佛教”二字,把它当成一部如何才能幸福的书。
      放下的幸福——诸行无常
      过去,我认为只要做好事就能得好报,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但求得的心理已经是一种偏离。我们要懂得放下,放下名,放下利,放下一切的烦心事,只要懂得了放下,才能更好的理解求得。想做好事就痛快的行动,想做好人就不懈的行善。做了好事,成为好人,可能还会遇到很多看来不应该发生的痛苦,被人中伤、工作失意。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世界就是这么无常,我们只能接受,但是要懂得享受行动的快乐。我们不会为了月亮的阴晴圆缺去抱怨,同样我们也不必去记恨那些中伤我们的人和事。
      勇敢的幸福 - 诸漏皆苦
      为什么说一切都是痛苦?其实我没有完全的理解。考上名牌学校、有了知心爱人、找到如意工作、寻得一帮朋友、生下聪明宝宝,这些都应该是幸福的、快乐的,怎么就痛苦了呢?我不断的思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害怕失去现有幸福带来的焦虑可能一直会伴随着我们,逐渐变成了一种痛苦呢?高考失利进入一所不中意的大学,当时痛哭流涕,好像人生从此进入了暗黑时代;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领导赏识,自己努力,朋友支持,本应有更好的状态来工作,这时你会不会为了能力达不到最高要求而痛苦的事情呢,会不会产生别人工作量小而怎么我的工作量这么大的痛苦情绪呢?这一切都得靠一个人的勇敢来克服,不怕失去,不再恐惧,其实失去又如何,我们空手而来,最终也定将空手而去。
      对比的幸福 - 诸法无我
      一切事物无自性,都在随时的变幻之中。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静永远都是相对的。我们都追求持久的幸福,无忧无虑的过完这一生。但这样的幸福真的就能让我们幸福吗?有句话叫幸福尝过了,就不要停留太久,太久也会产生烦恼。生活中只存在幸福了,你就感受不到幸福的存在了,要在对比中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当下的幸福 – 涅槃寂静
      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一种证悟,是对幸福最深的理解。我们要意识到正在经历的就是幸福的,可能是一个工作的失误,可能是一对恋人的分手。我们不能纠结于过去,而是应该感恩于现在拥有的一切,一本好书带来的知识,一群朋友带来的欢乐,一杯清茶带来的香溢……
      对没有佛心的我来说,以上四点可能做不到,但是我会努力的做。(完成于预报有雪而没下的当晚)
      
  •        这是本佛教入门读物。大师举重若轻的作品。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生于1961年,降生地为不丹,家境显赫(其祖父为红教法王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父亲为红教大德依怙主听列罗布仁波切,母亲之家族出自贝玛宁波,外祖父为著名之竹巴噶举喇嘛),被誉为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
      
       不论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眼中,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都是个响亮的名字。他以其清新、幽默、高证量的说法方式,吸引了全世界众多信徒的追随,其爽洁而又带刚强之气的独特形象,为新一代的修行人树立了典范。对非佛教徒而言,他是全世界唯一的「喇嘛导演」。他曾随贝托鲁奇学习电影,并且协助拍摄「小活佛」;他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曾经是票房黑马,因此取得拍摄「旅行者与魔术师」的资金,在金马影展掀起一阵旋风。
      
       同时身为佛教上师与电影导演,二者角色看似冲突,但仁波切以一句:“电影可以视为现代的唐卡(传统西藏佛教绘画)。”说明了他的理念,也充分表现了仁波切不为传统及名相所缚的风格。
      
       这个佛教大师跟传统的僧侣很不一样。他开放,时尚。这样的背景让他不执著,甚至故意讲一些例子,打开你的拘谨和限制。
      
       这是本通俗易懂的小书。作者大气、清新的行文风格和贴近生活的现代例子,让“和合、证悟、见地、业、涅槃”等概念读起来一点都不生涩。宗萨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说服大家都去追随释迦牟尼佛,成为佛教徒……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与其它见地不同的独特部分。”
        
       宗萨提出了佛教的四个真理,也即著名的四法印,并指出相信与否是划分佛教徒的简单标准: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静)
      
       全书围绕这四个原则进行了论述。如果每个人能记住这四句话,并不断玩味体会,人生就会少很多烦恼。
      
       佛教的动人之处在于,信教不是为了赎罪,不是为了死后能上天堂,因为“佛性并非神圣而真实存在的灵魂或本质”,因为“佛陀曾说,你是自己的主宰”。
      
       书里边处处都是精彩、充满启迪的句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阅读。摘录一些让大家先睹为快:
      
       “当我们知道一切事物皆无常,才不会被种种假设、僵化的信条(不论宗教的或世俗的)、价值体系和盲目信仰所奴役。”
      
       “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种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是在工作,作战、谈话、组织家庭,或是享受爱和情感关系。知道下个转弯外就有某件事情等着你,如同英明的将军一般,胸有成竹,毫不惊慌。”
      
       “快乐的定义是,一个人拥有完全的控制、自由、权利、安逸,没有障碍,没有束缚。这意指有选择的自由或不选择的自由。能安然地积极活跃,或安然地从容悠闲。”
      
       “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无常,就不会攀缘执着;如果不攀缘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如果我们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幻般存在的话,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态度。在生活中体认幽默,能避免痛苦。我们仍然会经历情绪,但它们不再能戏弄我们,蒙蔽我们。我们仍然能坠入情网,但没有被拒绝的恐惧。我们会使用自己最好的香水和面霜,而不会留到特别的场合再用。如此,每一天都会是特别的一天。”
      
       “如同你抵达彼岸时,就得抛弃舟一般。你抵达时必须要下船。在完全证悟的那一刻,你必须抛弃佛教。精神之路是一个暂时解答,它是在空性被了悟之前所使用的安慰剂。”
      
       “你应该坚守这个原则,佛教徒绝不以佛教之名参与或鼓励流血。你连支小虫都不能杀,更何况人。设若你知道某位佛教徒或团体这么做,那么,作为佛教徒,你必须抗议并且谴责他们。如果你保持缄默,你不只是不鼓励他们,基本上你就和他们一伙。你就不是佛教徒。”
  •     有一种浓浓的“说了跟没说差不多”的感觉。。。
  •     四法印,我记住了!
  •     整本书就讲了:诸行无常,诸觉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知觉观照自己的感觉,不是说去抑制自己的情感,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冥冥中,就能看到自己一些无明的情绪,旁观之,观照之,不去评价,不去动心。
  •     刷了一半弃。林金山居然在推荐信报这种快餐书。。。以及我觉得宗教的逻辑真的没办法说服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