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地狱里的温柔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2月
ISBN:9787220035791
作者:林和生
页数:301页页

内容概要

林和生,〖巴蜀网〗驻站作家。 属马,四川省乐山市人。1981年毕业于四川乐山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1988年...《林和生诗集》,作家出版社,1998年5月。 《谁杀了卡夫卡》,台湾牧村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7月。

作者简介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后来,近十年前,我在《超越此岸的存在》一文中还专门谈到,虽然卡夫卡的世界是地狱一般黑暗,但人们从他那里感受到的,最终还是至深的人类之爱。后来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卡夫卡自己的看法十分一致。他在某处写道:"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
卡夫卡,这位"二十世纪上半叶无名的骑士爱情歌手",他的歌正是来自地狱的天使的歌,是骨子里温柔的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需要指出:其一,要把卡夫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狱之歌感受为温柔的天使之歌,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接受美学"。关于这一层面,我不打算多作讨论,因为它太复杂;或者,毋宁说,它是一个"美学"问题,无法通过讨论来解决;我只是认定卡夫卡之歌是彻骨地温柔,并名而正之。
其二,当我们感受和领悟卡夫卡天使般的温柔之歌时,不要忘记了它来自地狱的最深处。关于这第二点请允许我略作表达。
就卡夫卡而言,"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复杂。那或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阴森可怖的地下室;或许是令他恐惧和颤栗的父亲(包括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他(以及我们)身外这个充满欲望和缺憾的物质时代;或许是他自己那空虚得宛如子虚乌有、却又充足和复杂得随时可能爆炸的内心世界;……而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几者兼而有之。对于我来说,探讨卡夫卡之"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重要,因为我认为,只有深知卡夫卡的"地狱"之叵测和黑暗,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领悟他那爱与生命之歌的温柔。


 卡夫卡地狱里的温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同意楼上的看法
  •     非常啰嗦啊亲!!
  •       标题太过铿锵,这样来形容他的世界有点过分,况且他的世界又有谁真正历经?用那样的心灵去透彻感悟。他的眼睑里,瞳孔处,乃至眼角里每一道细腻的皱纹里都是黑暗播下的种子,不然的话他又怎么看不到万千世界里值得激动的场景?唯有伤怀而逼迫自己伤怀,在伤怀之余揣测着自己的一生。
      
      他倔强地守护着自我的世界,没有任何可以僭越的余地。相反,家人的不恭,以及恋人们期待着与之依赖的情感交付,在他这儿都是不可容忍的。于是下了这样的定义:不理解,你们残忍。是啊,他就这样投身于自己的黑暗中于不顾,一切刺耳的相劝都是让他和他护首的世界剥离,他的肉身虽然长满刺,可也是根根扎在他的土地上,拔掉就意味着死亡,是生吞活剥般的痛苦啊。所以,不如固守自封的好,而伴他一生的朋友以及自己最小的亲妹妹,能被他全全所接纳,也是因为能这样小心翼翼地听他的怨言听他的好,听他而不是指引他,他自己的路,他自有安排。
      
      所以,他选择了让自我的星火“照亮死亡”,而坚持着说别人都会是把星火点燃了人生火把照亮了自己的路的。他害怕自己是死亡的囚徒,但地狱的召唤似乎是某种同病相怜的结果,是同性相惜着要他走向这条不归路。他却总是耐受这一切,他的可爱就是他所有的借口。但人活着,不也是靠着借口而活么??不然为谁而活,死又该有何等尊贵的理由?
      
      生如夏花,卡夫卡生命里曾乍现过的光彩。那是与恋人共度良宵但不问未来;那是与自己的挚友分杯理想,但不问现实究竟怎样。那一场梦太短,短到无法在生命里添点颜色,所以暗黑如他,沉默如他,最最寂寞的也如他。
      
      “他本是这个世界上最明白的人”。如他恋人断言。而芸芸世间里,无不是听之任之的大多数,反正钟表转过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所以何尝再去计较呢。但自己的心真正又归问何处?死了也好,麻木了也罢,从真从实地去拨弄心弦之人,卡夫卡此举,是否才可谓真的懂?所以他才是“最最明白之人”,也是不无道理的!
      
      疾病,离别,一本本和自己“计较”、“斗争”的日记;他对自己“是最瘦的人”的犀利,以及无法担当任何责任除了写作的执著——生命鲜活不如被耗尽,他虽然离开,可是也是抱满着整个世界离开的,不也算是件最幸福的事么
  •     下得地域,上得天堂
  •     一般
  •     我了解了很多
  •     The Psychoanalysis Profile of Franz Kafka by Lin Hesheng.: Sichu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     除非是逃到这个世界的,否则怎麽会为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     每每读到卡夫卡的时候,发现那些标榜的真情和温柔
    是那么无力和虚假,而他默默承受的是那么多
  •     喜欢卡夫卡,这个自认为“被剥夺了继承权的儿子”的幻想家,书写《变形记》的人。
  •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
      冲着林和生这句话,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地狱里的温柔》中去。
      因为这,也正是我读完《变形记》以后的所感啊!这种感觉在我读他的《判决》中得以重温。事实上,卡夫卡在许多地方都给我爱-怜悯的审美。
      在我眼中鲁迅也是一样的,尽管被比作投枪、匕首,但我仍然固执地认定,《故乡》中的迅哥儿才是真实的鲁迅。
      
      《地狱里的温柔》以生存论心理学为基础阐释了卡夫卡的一生。
      书本的第一部分哲学味比较重。
      首先,作者回顾了卡夫卡的背景,父母家族的背景,犹太人的背景,出生时布拉格的社会背景等。综合这些所有不利的因素,外加父母爱的缺失,两个弟弟早年夭折造成的死亡恐惧,而后k本身身体羸弱,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存在性不安。引用k的一句自我表述:“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
      存在性不安的直接结果是恐惧。恐惧在k这里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声称他自己的本质就是恐惧。那么他,或者说人们究竟在恐惧什么呢?林和生说,存在性不安原本就是人类的命数,是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恐惧和战栗。
      由死亡恐惧引出的是“神化工程”/俄狄浦斯情结,即成为自己的父亲。婴儿时期出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人会有一种“万能感”,而婴儿长成儿童的过程是被逐出伊甸园的过程,这时候父亲代表了外部世界的力量,(雄性的哥伦布的火、铁与血的世界,非理性,生死重压)在儿童眼中父亲就是身边的神祇,代表着“阉割”,母亲相对无能,则代表着“被阉割”,同时也象征着美好的伊甸园。“无能”要承受“阉割恐惧”,实质上就是生与死的恐惧。
      神化工程的前提,是与父母童话,即得到父母的爱与呵护。第一次神化工程成功以后,这种成功形式将不断被复制延续扩建到爱情、伦理、事业、艺术、文化等领域,进而展开相对健全的人生。
      接下来,林和生带我们走进另一个问题,“移情”。贝克尔在《反抗死亡》中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界中小小的神祇,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被造性和必死性。人无法承受这样的分裂与悖论,只能营造某种“生死攸关的谎言”,也就是所谓的人格系统以维持生存。移情既体现了人在生死面前的怯懦,想融入人际关系的保护网中,又体现了人对英雄主义的冲动,就是渴望标新立异。通过移情,人想摆脱孤独,又想保持孤独,而卡夫卡对这两种需求都表现得尤其强烈,终于陷入“恐惧-渴望”的恶性循环。
  •     多年前读过,这个孱弱的男人……
  •     在和平中你寸步难行,在战争中你流尽鲜血。
  •     一个孤独的灵魂,一首在黑夜的挽歌......
  •     可怜的犹太人
  •     传记里穿插着太多心理学的东西,瞧不太懂......
  •     这句话是我读不懂的其中一句
  •     看完真迷糊啊
  •     所谓的人格系统以维持生存
    想起昨晚卧谈会的相关内容
    PS 感觉这个比原型更有深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