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前書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9620426797
作者:鄭政恆
页数:123页

内容概要

筆名艾歌,《月台》編委,曾獲 中文文學創作獎、 詩網絡詩獎、城市文學創作獎、 大 學文 學獎 、 青年文學獎、 第 二屆 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散文組 一等優秀獎 等。 作品包括新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影評、藝評、音樂及錄像短片。其 作 品 散見於 《字花》、《秋螢 》 、 《明報》 、《詩潮》、 《香港電影》等。

作者简介

《記憶前書》( The First Book of Recollection )為筆者首部作品集,收錄了 2002 年至今五年來大部分的詩作及攝影作品, 主要按時間分為兩輯: 2002 年至 2003 年歸為一卷; 2004 年至 2007 年歸為另一卷。
第一卷的作品多為抒情詩,大部分從眞實生活體驗出發,記錄了筆者的成長、青澀歲月,及學生生涯。
第二卷詩作自 2004 年始。那一年筆者畢業,經歷了一個時而閒散、又時而徬徨的夏天,終於找到了一個教席在中學教音樂。同年,筆者沉醉於電影世界,囫圇吞棗地看了許多大師巨匠的作品,如奇斯諾夫斯基、尚盧高達、塔可夫斯基、 Stan Brakhage 等。電影改變了筆者觀看的方法,開始採取冷靜的態度尋找角度,加入了敘事的元素,又嘗試將蒙太奇的技巧,放進詩的創作。
第三輯是外卷,部分為遊詩,部分為觀影後的隨想手記。這一輯詩作,多少反映出香港我城與他城的相互對照關係。
這一本跨媒體詩集名有詩及攝影部分。攝影分為 「異城志」 (Alien-nation) 、「無聲戲」 (Silence Opera) 及「安魂曲」 (Requiem) 。筆者在香港和澳門兩地捕捉瞬時光影,透過鏡頭觀察、思考和發現,明白到攝影其實是瞬間與持久的角力及互換。
推薦:
去讀詩,去寫詩。成就自己,讓世界改變。你未必能令這世界改變,但你可以成就自己,讓世界改變。或不改變。
──飲江
詩寫得平實,沒有沾染時下玄虛浮淺之風,以平實細緻的詩筆反映時下社會面貌和年輕人心態。
──許迪鏘
政恆以他的詩提醒我們,精煉準確純粹是今時今日更要堅持的。
──歐陽應霽


 記憶前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文:陈智德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记忆主题也不胜枚举,特别在每段历史转折时刻,又或在时代因素以外,对经验断裂特别敏感的作者也较多谈论记忆,我想起二零零七年中在香港出版的一本诗集:郑政恒《记忆前书》,书中的记忆不单在于个人,也关乎一个时代的公共生活记忆,它也有前文所说的怀旧和集体回忆成份,但亦同样如前文所述,文学特别诗歌不会依从通俗剧和大众传媒的模式,而是以复现生活、重组意象的方式,作另一种的创建和抗衡。在郑政恒的《记忆前书》中,有《大澳的海岸》、《远去的火车》、《楼梯街》等篇,它的香港生活除了现实景观,更由不同的记忆空间构成;在《大澳的海岸》一诗,记忆的味道、记忆的声音,都是由选择组成,同样也可由选择略去,作者反复谈论的,不独为真实景观,更是记忆的选取。《远去的火车》呈现一种由已逝的火车经验所接连的时间性变迁,时空的消逝具象化为一列火车,是这诗的特点,它还有更多与火车相关的生活记忆细节,沿着路轨、月台、乘客和旧火车的声音,串连出一种幽淡的美,像一出小津安二郎或侯孝贤的电影,这也可说是一种记忆的美化,但不是一种外加和假想的美,而是以诗语言的选择和组合,呈现记忆的本源所流露出。《楼梯街》带着明显的物质性,即诗中的记忆是由连串建筑、街景以至用手接触具象的感官经验而引起,由记忆的物质性一面开始,到诗的后半段,作者还谈到记忆中的幻想,现实作为记忆的触媒,却相连着部份幻象,在诗结束时写路人在交通灯前的等待,对应出楼梯街的记忆时间和历史时空,由此而将全诗所呈现的真实、记忆与想象,引向更复杂的层面。郑政恒是二千年代用功甚勤、关注面亦阔的青年诗人,语言平实而不平板,远离浮夸却潜藏更堪咀嚼的情采。《记忆前书》探询现实生活的旧物旧情,书中的记忆不是退回过去,反而更多地指向新的创建。旧的记忆作为时空连接物,使今天的生活更加立体可感,《记忆前书》中的记忆许多都指向今天,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在码头吹吹风的日子》一诗,已成为我辈永恒的记忆。(原载《读书好》第六期)
  •     文:朗天(原载《诚品好读》第81期,2007年10月)一石激起千重浪,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计划,令香港不少地产商「忽然文化」起来,其中以信和与新鸿基赞助文化活动的姿态尤见突出。「年轻作家创作比赛」便是新鸿基和香港三联书店合办的栽培新秀作家计划,以「如果香港是一本书,你就是作者」为口号,邀请了何秀萍、许迪锵、黄伯康、欧阳应霁和谭家明担当评审,先从递交出版计划书的参赛者挑出十五名入围者,再透过个别辅导,最终决选出七名青年作家,为他们出版第一部著作。这七本新人著作有小说、散文画册,甚至有结合图文和音乐构想的多媒体作品。成绩最突出者当推郑政恒的诗集《记忆前书》。作者和去年拿了中文文学创作奖新诗冠军的吕永佳(着有诗集《无风带》)是诗友,一起筹办仝人文学杂志《月台》,在香港八字头诗人中堪称双璧。「诗写得平实,没有沾染时下玄虚浮浅之风」,是《素叶文学》旗手许迪锵对郑政恒诗作下的评语。连作者都在后记中告诉我们,「香港生活」正是全书的主角,诗题和诗句在在标志着一种时空性——读者一看便晓得这一首是诗人走在皇后大道上的情思,那一首是写大澳的海岸。每首诗后都列出创作年月,让读者容易投入背景脉络,再从外而内掌握文字的肌理。诗人的平实来自生活的实感,尤其是当他把三辑亲自摄影、编排的照片,隔开分成三部分的三十七首诗,让它们相互比对时,看见那些澳门留影,可会更容易进入诗人〈在澳门基督教墓园〉中的生死启悟。诗人自言是爱怀旧的人,每一次听见自己城市有甚么要拆卸重建,「少不免惴惴难安」。读〈传球时代〉,看一个国家的球员把皮球传到另一个国家球员的脚下,一个传一个,最后总传到一句不义的描述语;读〈在码头吹吹风的日子〉,不难惊觉那其实是在写天星、皇后码头的保育运动。那平实便贴近社会,带领我们重新嗅出欲盖弥彰的火药味。诗人问得好:「甚么人背上翅膀后不能走路/甚么人将船驶向深海寻找大厦/甚么人花一亿元学跳舞/甚么人花三十元买空气」(〈询问〉)。郑政恒的诗,令怀乡者日落之后不致变成疯子,令我们还乡之后即便不再说话,也不会感到遗憾。
  •     文:海芸 记忆一词,美好而真实,笔者常常将无关痛痒的感觉牢固地记起,但对于生活中,一些重要情节只依附在感觉上,连自己亦分不清是记忆在先还是感觉在先。说来很奇怪,人的记忆空间到底有多少,能像计算机那样数量化吗?这是一直想知道的答案,有人可以像海绵那样吸水、放水,而对于善忘的人,记忆总是模模糊糊的。关于记忆,郑政恒(笔名艾歌)以记忆为主题出版了首本诗集《记忆前书》,这本诗集是他参加“年轻作家创作比赛”而获得结集出版的,记录了他从二○○二至二○○七年期间所写过的诗及拍过的照片。由作者的记忆、夹杂着他穿梭港澳两座城市的摄影作品,加上诗歌的体裁,这三种元素合起来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像记忆碎片,以各种姿态一一呈现于读者面前。读他的诗,可以看到香港最自然的生活片段,如在〈尾班列车〉中,他写道:“坐在地下铁的尾班列车/那是不能刻意的选择/预定了在不被提示的时间/来到然后悄悄出发”,诗人对感觉的记忆,时间的逝去特别敏感,因此借助诗歌的翅膀精炼地刻画描绘这种情怀,透过每个驿站之间等待的停顿,又写“停顿与移动的两个世界/我望着四散的手纹/像没有方向的轨迹",反复写这是不能刻意的选择,把虚无的物质透过手纹的象征去具体呈现自己对命运的无奈感。郑政恒作为居住在香港的城市人,生于斯,长于斯,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对本土有强烈的情感。在后序他亦称自己是个爱怀旧的人,经常听到旧城区为配合社会发展而要拆卸重建的消息,他认为必须有一些文字为这些历史成为脚注,可以让人沿着文字走过往的路,寻找昔日时光,而这些记忆不但属于个人的,还是属于集体的。因此郑在〈不能缺少的一声〉中写:“我终于发现你们碰过的东西/遗失了一片记忆/许多都在残酷的日子告诉我们:你来过。”在这首叙事诗中,他加入了一些北角的街道情景,如你的家、我的家、学校、北角渡海码头、巴士站等等,充满了电影蒙太奇手法,蕴藏了他对这片记忆的思绪,而这片记忆是与一段青春岁月互相依附着,又如〈湾仔老街印象〉中,“街角处斑驳的墙身/我彷佛听到/一种初生的啼哭/是幼弱声带的第一次振动”,还有〈大澳的海岸〉及〈皇后大道上听电车驶远〉,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背后,郑用他的方式写出香港,以记录一座城市的变迁,用他的角度拍出城市,令读者发现其宁静之处,生怕人们三分钟热度、崇尚快餐文化的时候,忘却城市街偶,生怕“在静默中我来寻找/只有我独自的呼吸/贪婪地吸着时间"。他更藉港澳历史文化的相近,在澳门基督教墓园时,写出了“树上藏有太多的回忆”,从叶脉的方向,从墓碑之间勾勒出香港的轮廓,用叶子与树的关系,感悟生死的循环不息,且在记忆与想象之中,选择重组生活与诗意的景象,揭开隐秘的符号。如果,记忆是代表过去,郑政恒的《记忆前书》是带着与生活的抗衡记录这座城市的剪影,虽然这样未必改变到任何状况,但至少坐上了记忆的翅膀,在不可复返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相识的日子是无法解开的谜题”中,等待种种记忆的到来。(原载《澳门日报》2014 年9月28日)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是香港的二O一一年 不是杭州的甲申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