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3/30
ISBN:9789573325338
作者:Schlink, Bernhard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徐林克 Bernhard Schlink
一九四四年生於德國。出身法律世家的徐林克從小就喜愛文學,但卻依從了家人的期待而去鑽研法律,並成為柏林大學的法律教授,也擔任法官,在德國法學界享有盛名。而在法律界的豐富經歷,讓徐林克對犯罪和人性都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刻的精闢洞察。
一九八七年他與瓦特‧波普合著犯罪小說處女作《我遺落的那一半》,即榮獲德國「偵探檔案文學獎」、《世界報》文學獎,並被改編拍成電影。
徐林克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我願意為妳朗讀》,則將他推上了創作生涯的高峰。由於本書的時空背景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使得這本書格外地撼動人心,一出版即轟動全歐洲,進軍美國也大獲成功,不但是第一本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也成為全美最當紅、最具影響力的「歐普拉秀」推薦選書有史以來第一本入選的外國小說!至今已被翻譯成三十七種語言,獲獎無數。而二○○四年由德國ZDF電視台所舉辦的「百大最愛德語好書」票選活動中,《我願意為妳朗讀》更高踞當代德語文學的第二名!二○○九年《我願意為妳朗讀》改編拍成的電影「為愛朗讀」,不但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項大獎,最後並贏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殊榮。
繼《我願意為妳朗讀》後,徐林克睽違十一年才終於再度發表長篇小說《歸鄉》,同樣席捲了國際文壇,也更加奠定其無可撼動的文學大師地位。他另著有短篇小說集《愛之逃》。

作者简介

與《香水》徐四金媲美的德國文壇大師徐林克,繼電影「為愛朗讀」經典原著《我願意為妳朗讀》後,睽違十一年的長篇代表力作!
為了尋找佚失的故事結尾,他也跟書中人一樣,
踏上了看不到終點的歸鄉旅途。
然而,他竟分不清了,自己在尋找的到底是主角的結局?
還是逐漸迷失在這其中的自我?
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彼得從未見過在戰場上陣亡的父親,童年的記憶就是在祖父母家度過的無數漫長假期,以及一部「士兵還鄉」的故事。那是關於二次大戰時某個德國士兵逃離蘇俄戰俘營,經歷各種冒險,多年後終於返鄉的故事,然而故事最後那幾頁卻不見了。
懷著對故事結局的好奇與疑惑,彼得逐漸告別了童年,也暫停了對最後那幾頁的瘋狂追尋。他拿到了博士學位、有女友與剛出生的兒子,更經歷了盲目地逃開一切、流浪美國又重回德國的漂泊,然而,「士兵還鄉」的故事始終都在他的心上徘徊不去。
偶然間,他發現那個士兵的家鄉竟然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居住的城市,而那棟屋子就在觸手可及之處!重拾好奇的彼得,決定從那棟屋子開始探訪,沒想到命運卻因此而改變──他愛上了屋子裏的女人,更發現了和父親相關的秘密,同時彼得也確信,那部「士兵還鄉」小說的作者就是他的父親!
對自己的身世之謎、對父親的好奇與思念,讓彼得決定再次放下一切,離開家鄉,遠赴美國。只是這一次,他的離去並非逃避,而是為了回歸自己內心的「故鄉」……
德國文壇大師徐林克,繼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我願意為妳朗讀》後,睽違十一年,終於再次以優雅透澈的文字,構築出一個精鍊巧妙的故事迷宮。全書充滿著懸疑小說的氣氛,透過主角的自我追尋之旅,深刻地呈現出愛的美好與痛楚,以及對生命本質的探索,猶如現代版的《奧德賽》史詩,讓人不安之餘,更引人深思。


 歸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阅读一本小说的最大乐趣,自然是被书中的故事带进一个充满幻想、感动或思考的世界。然而,还有另一种乐趣,那就是感受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内心挣扎或心境态度。后一种乐趣,往往在一个作家发表了一部极度叫好或叫座的作品后的下一部作品中,呈现得最为明显。通常来说,作家的这种挣扎或态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打铁趁热型,作家或为了赚取更多版税,或迫于经纪人与出版商的压力,因此简单地重复上一部作品中的成功要素,推出类似续集般的新作,这样的例子可以在丹-布朗的《失落的符号》中看见,该书的内容架构与《达芬奇密码》如出一辙。其他如朱蒂-皮考特的《姐妹》系列也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是更上层楼型,作者试图在既有风格中,一方面巩固已有的成功,一方面更进一部提升自己的文学地位,因而推出一部存有上一部作品的影子,但文字更精致、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复杂的新作。村上春树的《1Q84》或卡洛斯-萨丰的《天使游戏》都可说是这类型的典范。在《1Q84》中,作者试图将其特有的存在主义风格,用繁复的手法编织进欧威尔的冷酷世界。在《天使游戏》中,作者则是用狄更斯来武装清风流水般的《风之影》。其创作结果都是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文学体验,但却减少了最简单的感动与愉悦。第三种是依然固我型,作者无谓于上部作品的成功,单纯但执着地创作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文体。其推出的新作与前部作品中,除了共享某种基本理念外,之间并没有太多相同之处。麦克-谢朋、伊塔维-卡尔维诺、安伯托-艾可都倾向于这种类型。以麦克-谢朋为例,他在推出了好评如潮、以美国漫画业为题材的《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后,推出的作品《消逝的六芒星》是以美国犹太人的宗教与民族冲突为主题,与前者之间完全没有相似之处,除了同样备受赞誉外。从阅读的体验来说,以第二种作者的作品最为吃力。由于第一种作家的职志是成为一名“畅销作家”,因此其作品一般而言都会是“好看”的,虽说难有特殊的突破,情节可能落入窠臼,但至少读来不费劲。但第二种作家,总是试图呈现出一种质量上的飞跃,因此会在作品中填塞入大量的伏笔、意图、与想法,结果却往往是反其道地将读者带入看不清主旨的境地。此外,作者常会非常刻意地在文字上精雕细琢,虽绝非“满纸荒唐言”,但却能清楚地看到作者的“一把辛酸泪”,为读者平添了许多心理负担。至于第三种作家,其强壮的心理素质通常是根基于强大的写作实力,因此新作即使没有更高水平的表现,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偏离,能一如既往地带给读者快乐。言归正传,《归乡》是徐林克的新作。徐林克的前一部作品是《朗读者》,是一部感动许多人的爱情小说。每个人都有因珍惜而执着的事物,但为了自己所珍爱的,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牺牲到什么程度?《朗读者》中的汉娜,为了自尊,为了给所爱的人留下美好的记忆,她愿意放弃建立起来的生活、宝贵重要的自由、以及无可替代的生命。而撼动人心的,不仅是汉娜对尊严、对爱情的执着,还有作者那轻描淡写的笔调。在《朗读者》中,汉娜从不为自己辩解、从不含泪哭泣,她只是毫不犹豫却又无言地放弃你我说什么都不会放弃的。这样的汉娜,这样的《朗读者》,这样的徐林克,他在时隔11年后推出的新作,会是什么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归乡》的时代背景,是二战后的德国,主角彼得从小就没有父亲,母亲是德国二战的幸存者,祖父母则是居住在瑞士的瑞士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彼得与母亲在德国乡间过着拮据的生活,唯一的快乐是独自搭乘火车到瑞士,与祖父母共度暑假。《归乡》的故事主轴,是彼得在成长过程中,无意间阅读到一个关于战士归乡的故事片段,为了得知故事的结局,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个故事的作者,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和故事的内容,在在都影响了彼得的现实生活,形成故事与现实间形成相互呼应的关系。《归乡》的创作意涵,则是对比抱持解构主义的法学家与谨守是非二元的法律人,其在纳粹罪行的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事后在面对错误时态度上的差异。《归乡》无疑是第二中类型的作品,作者延续了《朗读者》中“战后德国”的背景,以一个人物的爱情与成长历程,来包覆对战争罪行的微弱辩护与批判。如同《朗读者》,《归乡》的主角是一个学习法律的人,当然这和作者本身是法律教授有关,而《归乡》中同样出现了一个沉默寡言、意志坚定的女性,那是主角彼得的母亲。但不同于《朗读者》中轻描淡写的写作风格,《归乡》中对人物的性格、想法都做了非常详尽的刻画,而为了凸显作者的创作意图,书中更是出现了长段的法律论述,阐明法学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对于《朗读者》的朴实无华,《归乡》的结构复杂。为了强化创作意图,作者刻意设定了两个性格、主张截然相反的人物。一个是主角彼得,由于艰苦的成长历程,彼得重视义务胜过自身的快乐,终生追求一种稳定固定的生活模式,但始终是一个事业无成的中产阶层。另一个人物则是彼得所寻找的故事作者,这名作者是个生活优渥的瑞士人,从青少年期开始就强调自我的实践,枉顾自身对周遭人事的责任,积极参与德国纳粹罪行,并以解构主义的法学论述为纳粹罪行开脱。而这样的人物却在生活中大放异彩,成为知名的法学专家。两人的性格主张尽管不同,但徐林克却安排了一个如同因果般的关系,来串联两人。血缘关系指示着彼得的生命结果源自另一人的生命态度,两人对善恶的主张则在战争罪行中分别扮演了主导和跟从的角色。此外,为了增加故事的可看性和张力,徐林克巧妙地安排主角彼得在追寻故事作者的同时,追寻到了自己本身的身世。而在追寻的过程中,自身却重演故事中的景象:在同样景况下遇到所爱的女人,住进故事所描绘的相同寓所,最终陷入相同的归乡困境。而且,《归乡》的主角彼得,与其所追寻的故事的主角存在血脉关系,而彼得所爱的女人与故事主角所爱的女人同样血脉相连--一个典型的解构主义写作手法。《归乡》中最核心的主题是解构主义与善恶二元间的对比。根据解构主义的论调,世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善与恶,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善与恶实际上是由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或观察者,根据自身的利害判断所决定的。就像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放在眼前,人们会选择坐在椅子上,而趴在桌子上,是根据自己本身的需求和方便所做的决定,并非有一个绝对的天条赋予桌子和椅子功用。也因此,指责坐在桌子上、趴在椅子上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样的指责本身是否就是个错误?在一场谋杀案件当中,杀人者是否邪恶,受害人是否无辜,则完全取决于法官自身的主观认定,并无公正义理可言,而判罚的依据,究竟是按照受害人的社会价值,还是杀人者的残暴程度,则相当值得商榷。由此推知,法律本身的建立基础,也是薄弱可疑的。除此之外,一个错误的行为,如果导致正确的结果,则该项行为就存在一定的正当性,而这个错误的行为是否应被判定为正确的行为?就像商鞅变法之初的城门立信,对移除城门外一根木桩的人给予重金赏赐,该法条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但其结果是树立了法律的威信,则该法条其实就可算是正义的一种形式。在这样的论述之下,纳粹的种族净化行为若纯属罪恶,但其结果却保全了德意志民族的优良血统和民族团结,则此一杀害行为是否可说在根本上是正确的?更有甚者,如果一个罪恶的行为是所有身陷其中的人都无法避免会采取的行为,则该罪恶行为是否仍属罪恶?就像绝大部分的人在权威的压迫下,或是武力的威胁下,都会选择自保而牺牲他人,这种自保下的牺牲是否还算是错误?由此而来的逻辑,是纳粹政权下,参与迫害杀戮行动的人,大多是迫于形势的不得已之举,也因此本质上已非罪恶。在《归乡》中,徐林克对以解构主义来诠释纳粹行为,抱持的是不赞同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诡辩和自我开脱的借口。然而,作为一个法学专家,徐林克本身也知道,解构主义是一种颠扑不破的工具,是无从抵挡的武器。由于解构主义的意涵就是拆解现有的所有逻辑和信念,但却又不必提出任何自身的逻辑和信念,因此是任何人都无法招架的攻击。当纳粹以解构主义来自我开脱时,他们崩解的不只是自身的罪行,更是整个法律所赖以架构的基础。尽管徐林克对法学的解构主义不以为然,但在《归乡》中,他还是给运用此理论的纳粹党羽美好的结局,以此表露解构主义所产生的是非混淆。对比于《朗读者》,《归乡》的阅读难度增加许多,作者为了区隔“故事”和“故事中的故事”,因此刻意以两种风格迥异的笔法来写作,由于“故事中的故事”偏向于概念的论述,因此“故事”的部分就强化了散文式的描述,有许多对环境、风景的文字抒发,难免有些偏向细致绵密。至于对概念的论述,则为了凸显专业与逻辑,因而有些许生硬和艰涩。此外,作者还在书中以荷马史诗《奥德赛》来串联“故事”与“故事中的故事”,大量引用《奥德赛》中归乡的历程。幸好,《奥德赛》的故事还算世人所耳熟能详的,而作者也发挥了人物设计和文字叙述的功力与特长,书中人物个个性格鲜活动人,对白叙述也流畅简洁,至于那些生硬的逻辑,徐林克尽其所能地将之压缩到最少的篇幅,使得全书还是呈现如《朗读者》般的平顺风格,大多数的注意力被吸引在主角人物的情感历程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