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熱帶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1989-5-15
ISBN:9789570803587
作者:李維 • 史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
页数:589页

内容概要

李維•史特勞斯(1908)
法國人類學家,早歲在巴黎大學主修哲學與法律,1934-37在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授社會學,並從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其後久居美國,深入結構語言學、資訊與溝通理論。1948年返法,1959年出任法蘭西學院教授。李維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人類學家之一。

作者简介

本書作於1955年,是結構人類學宗師李維.史特勞斯的思想自傳與成名作。青壯時代,他展開行腳,親訪亞馬遜河流域與蓊鬱的巴西高地森林,在叢莽深處找到還原於最基本形貌的人類社會。《憂鬱的熱帶》記述他在卡都衛歐、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幾個最原始部落裡情趣盎然、寓意深遠的思考歷程與生活體驗。李維.史特勞斯以全新的取徑、開放的眼光,根據每備銳詳切的洞識觀察,副以生動豐富的想探索,將這些部落放在世界脈絡之中,提出引人入勝的比較印證,境界遠邁他本行的專門領域與科學研究,成為一部對促進人類自我了解且有罕見貢獻的人類學、文學、人類思想傑作。


 憂鬱的熱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李维·史特劳斯笔下的原住民部落,慢慢看下去,渐入佳境。人类学家冷静客观的描述,深入细致的观察,生动活泼的记录,读来颇为有趣,好些场景读得我都笑了出来。当然,在那样的年代,深入草原、荒漠、原始丛林、河流两岸,靠着大卡车、马、骡子、步行所进行的探险似的旅程,也真够艰难的,并且充满了危险与死亡的威胁。现实极大地打消了我对人类学研究的浪漫想象。到此书的最后几章节,李维·史特劳斯做了很多追问:“为什么我跑到这里来?我到底是希望些什么?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人类学研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像其他正常的职业那样的一种职业?它和别的行业的区别是不是仅仅在于选择人类学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室或实验室和他们的住宅之间距离相隔好几千公里?或者是,选择人类学工作是一种比较激烈的选择,表示人类学者实际上是把他自己所生所长的整个制度都加以怀疑?……”“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他的选择所造成的矛盾?他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社会,可以作研究对象——他自己的社会;他为什么决定放弃这个社会,把他的耐心和热诚保留给另外一个社会,而且常常是一个最遥远、最陌生的社会?”一连串的问题与那些层层剥茧似的阐述,非常精彩。在对很多两难处境和矛盾的追问后,李维·史特劳斯写下了这样一段:“首先,它使我们在评价和我们自己相当不同的习俗与生活方式时,会带着一份不急躁的缓和性,以及一份诚恳之情,同时却也不致把绝对性美德附加到他们头上,没有一个社会具有绝对性的美德。其次,它把我们自己的习俗所带有的那种自以为本来就正确的高傲消除掉,这种高傲的自以为是的感觉常常出现于那些对其他社会的习俗并不熟悉的人身上,也常常出现在那些对其他社会的习俗具有片面知识与偏见的人身上。”我觉得,这也是人类学视角对我们这类工作的意义之一,让我们学习缓和、诚恳、深入地认知他者的世界,避免自身由所处环境而来的自大、片面与偏见。《忧郁的热带》里很多的例子,如果我们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会得出很糟糕的结论,但如果真正去理解那些现象生长的环境及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就会看到一种惊人的平衡与和谐。进入他者的世界,不仅是进入他者的文化与思维,也是在学习如何借由在他者世界的经历,来拓展自己对原本所处世界的理解。就像书里提到的原始部落里的食人肉风俗与现代社会里的法律监狱体系,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对方,和换到对方的立场重新审视自己,这一番翻转,结论竟会截然不同。李维·史特劳斯所展示的,不是一个现象性的另外的社会,而是深入那些社会的肌理与脉络,看到背后更深层的历史、文化、信仰、价值体系等等因素。这样的看见,也是在尽可能地剔除主观、偏见与盲目。如果人身上都能多一些这样的“缓和与诚恳”,是否就不会有那么多对他人世界的强势入侵和改变了吧?“那些热情赞同进步这个概念的人大有无法了解人类所累积的无比财富的危险。由于他们并不怎么了解,便低估了人类在他们所注目的那条窄窄的轨道两旁所累积的可观财富;由于他们低估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他们也就把那些仍然需要达就的价值全部贬值”。在尊重与凝视之后,那么,什么才是可改变的呢?“其他的社会或许并不比我们自己的更好;即使我们倾向于相信他们事实上确是更好,我们手边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证明这一点。然而,能够增加对其他社会的了解的话,就使我们能够从我们自己的社会隔离开来,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是特别坏,或是绝对的坏。但是它是我们有责任要把自己从其中解放出来的唯一的一个社会:依照定义,我们的自由是在与别人的关系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即是使用所有的社会——但并不从其中任何社会采取任何特质——来说明社会生活的原则,我们可用来改革我们自己的习俗,但不是用来改革异社会的习俗:只有我们自己所属的那个社会我们才能加以改造而不必冒任何在改造中加以毁灭的危险,因为那些改变,既然是我们自己所引动的,也就来自社会本身”。这种审慎的态度,在今天的社会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既没认清自己,也没理解他人,却满心急切地冲进他者的世界,妄图对他人做一番改变。全球化、城市化等,更是以强者之姿,不容置疑地席卷全世界。在李维•史特劳斯看来,所有的学习和认知,其最后的行动都只能是基于在自己社会的改造,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让他人为他们的社会负责。
  •     “结构主义”大师斯特劳斯辞世 享年100岁 日期:2009-11-05 作者:石剑峰;朱洁树 来源:东方早报   列维-斯特劳斯同时代的萨特、波伏瓦、梅洛-庞蒂、雷蒙·阿隆走了,他的追随者罗兰·巴特、福柯走了,他的追随者的追随者德里达、鲍德里亚也在前几年上了讣文纪念版,而列维-斯特劳斯——这位20世纪的“思想琥珀”如今也终于追随他同时代的战友或敌人而去,为20世纪动荡、精彩、黑暗、喧嚣的人类思想舞台作了最后的谢幕。法国知识界最后的巨人列维-斯特劳斯10月31日因突发心脏病在家中去世,直到本周二列维-斯特劳斯下葬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洛朗才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再过一个月,这位思想巨人就将迎来自己101岁生日。    在即将迎来101岁生日前,法国知识界最后的巨人列维-斯特劳斯10月31日因突发心脏病在家中去世。  “(父亲)曾表示希望葬礼从简,在乡下别墅和家人一起就足够了。”列维-斯特劳斯的儿子洛朗说,“他很喜欢这个地方,喜欢在森林中散步,他的墓地就在森林边上。”周二列维-斯特劳斯去世的消息被公之于众,当天他的葬礼在巴黎市郊的Lignerolles村举行,他生前居住在村里的私人别墅里。  对于列维-斯特劳斯的辞世,法国各界反应强烈,法国总统萨科齐称他为“不知疲倦的人文主义者,不断寻求新知识的学者,摆脱了狭隘与死板教条的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向“一生致力于理解和解释不同的文化——他们的力量、差异、伟大和脆弱——的思想者”致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称他为“20世纪的一位巨人”,他说:“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打破了种族的篱笆,改变了人们认知彼此的方式。”  法国人类学家菲利普·德斯寇拉曾在列维-斯特劳斯指导下完成论文,去年他告诉美联社:“如今,没有人完全赞同列维-斯特劳斯的哲学思想”,但他依旧影响巨大。他说,重要的是,列维-斯特劳斯提出“文化差异是好东西”,这观点在40年前还“并不流行”。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塞斯·洛表示,列维-斯特劳斯是“人类学界有史以来最具创新性和创造性的理论家”,尽管她认为其理论还存在很多争议。包括一些学者认为他未能将历史和个体的自主性纳入考虑的范畴。《列维-斯特劳斯传》作者德尼·贝多莱称:“他以(社会)生态学的方法理解世界以及个体,在他的时代是超前的。”  大师同时代的萨特、波伏瓦、梅洛-庞蒂走了,他的追随者罗兰·巴特、福柯走了,德里达、鲍德里亚也在前几年上了讣文版,列维-斯特劳斯这位20世纪的“思想琥珀”如今也终于追随他同时代的战友或敌人而去,为20世纪动荡、精彩、黑暗、喧嚣的人类思想舞台作了最后的谢幕。“我没想到会享有如此高寿,这是一生中最令我惊讶的事。我所了解的、热爱的、拥有15亿人口的那个世界已经一去不返。今天这个60亿人口的世界,已与我无涉。”这位惊讶于自己为何如何高寿的思想大师,也终于平静地在森林、河流边,只与喜欢的树木、动物为伴,因为“我不太喜欢人类”。  在下葬之时其家人才宣布死讯,是因为列维-斯特劳斯生前表示不想“享受”同时代的萨特他们曾经被几十万人拥戴入穴的国葬,或者说,他不愿意被人打扰。这位自称生活在另一个时代的大师,隐居巴黎郊区,远离学术和政治纷扰。其实他离开我们已经很久,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在每一本再版著作和网络介绍上,为“1908- ”填上最后的空白。  法兰西科学院计划周四为列维-斯特劳斯举行追悼仪式。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在Cover的書架上看見的書。愛不釋手。
  •     譯本不通順。
  •     準確、熱情、高貴
  •     許久沒有,讀一本經典的震撼!!!!我有生以來讀過最好的書
  •     好酒沈甕底,好真誠的一本書
  •     帶著它去飛翔
  •     優美的散文, 最後一章很重要。
  •     優美的散文, 最後一章很重要。
  •     杨照教会了我什么才叫“读”书,以前的书都真心白看了
  •     只有封面设计的不理想。
  •     一部优雅伟大的百科全书。
  •     翻到最后几页,便不忍再看了。瘫在密宗经院的楼梯上一上午,心里盘算的全是食物跟烟火。
  •     不愧为人类学经典之作!
  •     读了大半本,人类学家的文笔该要多美啊!
  •     在淡大读的最后一本书
  •     意識流式的民族誌,追憶田野年華。熵類學不謀而合!
  •     【對野蠻人說聲心愛的再見,對探險告別!/自我不僅僅是可厭,在[我們]與[空無]之間根本沒有自我得以容身的場所/人類學家是贖罪的象徵/這一帶的鄉下異常柔軟溫和。一整片綠油油的植物,摻雜些水仙的藍,舢板滑行在沼澤和河流中,這一切令人覺得舒適欲眠;使人覺得很想就這樣一任自己自在的腐爛,像那些古老的紅磚牆那樣,那些被大榕樹擠得變了形的紅磚牆/她們用化妝來讚頌那個黃金時代】史陀,我是又一則心願已了。你是何其孩子氣又嚴肅又多情的一個人。
  •     去年读的,还是影印的……
  •     在學術的迷霧散去之後,最大的價值是一個學者教師的探索之旅和他自己與異族文化的對峙和反思,之餘所得的蔚然成派的學術心得。
  •     李維史陀活了一百歲......每個唸人類學的學生案頭上都有這本經典吧!這是我讀的第一本人類學著作,許久許久以前.......這本書改變了我很多的決定,影響直到現在.
  •     我稱它為一部啟蒙之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