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7-6
ISBN:SH2007-15
作者:埃里希·弗罗姆
页数:382页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个人之出现与自由之暧昧
第二章:宗教改革时期之自由
一、中世纪的背景及文艺复兴运动
二、宗教改革时期
第三章:现代人的两种自由观念
第四章:逃避的心理机构
一、极权主义
二、破坏性
三、舍己的自动适应
第五章:自由与民主
一、个人人格的幻觉
二、自由与自发
附 录:人格与社会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风靡整个世界的精神分析著作.
本世纪最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从分析社会过程中人的性格结构入手,为我们勾勒了一副现代人窘迫的图景:追求自由却又身不由己地逃避自由...现代法西斯主义由此而肆虐人类.作者为我们指出了达到自由境界的途径,即自发地爱和工作.
本书奠定了作者毕生的研究方向,被西方学者誉为本世纪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逃避自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出版于1941年,正是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年。在书中,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纳粹得以统治德国的原因,并把批判的利剑直接指向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现代社会。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只不过是一个幻影。面对真正的自由,绝大多数人都在恐惧与迷茫中落荒而逃。在近代个人的觉醒之前,中世纪向来被人们看作是黑暗的时代。教会和皇权压抑着人们的思想,社会高度秩序化,许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并被唯一的工作所绑架。但这种没有自由的状态却给了人们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不需要担心突来的变故,也不必面对艰难的抉择。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则打破了这个图景,个人从固定的社会身份中解脱出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拥有了决定自身命运的自由。但同时人们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弗洛姆在书中的这一段描述颇为精辟:「他自由了,但这也意味着:他是孤独的,他被隔离了,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他没有文艺复兴时代资本家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也已失去了与人及宇宙的统一感,于是他被一种个人无可救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笼罩。」人们逃避自由的原因,也在于此。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个人却变得越来越孤独。人们急需寻找能给自己确定性和归属感的东西,于是融入大众,获得他人的认可成了不二法门。所以当在民主制度下浸淫已久的人们诧异于法西斯极权社会的出现时,弗洛姆并不惊讶,他用「虐待狂-受虐狂」的心理模式来解释这一切:独裁者对权力的追求来源于自身的懦弱,大众则为了摆脱个人的无力感而走向屈服,从集体中获取归属感和安全感;双方是共生关系,各取所需,靠对方来确证自我的存在,而他们的行为都源于孤独和无所适从。很有意思的是,握有权力的统治者往往会用爱来伪装自己的统治,大到国家,小至家庭,莫不如是,「你得听我的,我这是为你好」之类的声音,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在「上帝死了,理性万岁」的呼声中,极权主义的横空出世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逃避自由」的问题。弗洛姆如此总结:「人类对自己具有独立行动的能力这一点丧失信心,是法西斯主义能实现其政治目标的肥沃土壤。」但比极权主义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虚幻性,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拥有了「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吗?想想我们自己所做的那些决定吧,学习,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仅仅为了过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们拼命工作,戴上面具进行各种表演,为了「责任」而放弃乐趣和幸福,难道真是为了不愧对自己这一生?与外在权威相对应,弗洛姆把公共舆论和大众意识称为「匿名权威」,这股看不见的力量正是操控我们生活的幕后黑手,一举剥夺了我们感觉,思考和意志的真实性。我们无可救药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对自己的一切作出规划,被孤独感,恐惧感和各种直接威胁着我们的自由,生命和舒适的力量所驱使」;我们欺骗自己找到了为之拼命奋斗的自我,最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社会的自我。金钱,地位,权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撑起了我们脆弱的生活,依靠这些外在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当然同时也放弃了自由。但是,「这种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撑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随之消失」。可是另一条路也布满了荆棘,物质上的损失倒是小事,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不安定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坦然接受的。弗洛姆给出的药方是投身于自发性的活动,也即爱和创造性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自由状态下,我们按自己内心生活,同时也能感知和世界,他人的紧密联系。他觉得艺术家和小孩子是积极自由的典型代表。但我觉得弗洛姆太过理想化了,要不怎么会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很多人依旧会迷茫,会不快乐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残酷的选择题:逃避自由,还是忍受孤独?而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前者,也正常,追寻自由的代价太大,倒不如糊涂一世来得安稳。「为自己而活」这几个字说得轻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个人的选择我也都能理解。只是可笑人们追寻了那么久的自由,到头来仍是镜花水月。但希望总是有的,正如弗洛姆说到自发性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我们多数人至少可以在刹那间察觉到我们自身的自发性,而正是在这刹那间,我们获得了真正的欢乐。」幸运的是,还有人愿意坚持把这一刹那变为永恒。这样的人从来都不会很多,但有这么一群人就足够了。
  •     触碰不到的自由——《逃避自由》读书笔记为方便下面列出本文的简要结构1.我与《逃避自由》缘起何时弗洛姆及其思想 2.现代人自由之幻觉 人云亦云的“言论自由” 娱乐至死 矛盾的生活目标 既不爱自己也不爱他人 被商品化了的个性与人际关系 天生做“演员”的我们 3.更健康的精神病人 4.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一、权威主义(受虐倾向) 二、破坏性(施虐倾向) 三、自动适应1)伪思考 2)伪感受 5.未完结的答案正文部分 我与《逃避自由》缘起何时前一阵子给我家姑娘写了一篇关于《逃避自由》第四、五、七章的介绍性书评,本篇读书笔记是基于此进行了扩展。将弗洛姆的思想和我重读这部书时感受做一个相对完整而系统地阐述。这个想法其实是我从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学时读了,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L同学推荐给我的《爱的艺术》,这本书写了什么记住的不多,但是书最后却又一部介绍弗洛姆思想的后记,看完之后对能有如此想法的弗洛姆惊为天人,就立刻去图书馆找到这本书,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那时候正在看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两部书就是这么奇妙的在我的头脑里发生了化学反应,开启了我对社会的思考而进一步开始反思人和自我,重新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历程,直到现在。后面才发现1941年弗洛姆的《逃避自由》,1944年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1945年波普尔的《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1949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1951年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们对极权主义最为深刻而痛彻的反思。而在我国直到现在别说深刻,哪怕是反思也是很少见的。那时我基本上是逢人就跟他推荐这本书,现代社会太多太多的问题,都被弗洛姆的精辟的分析言中。无奈那时的积累还不够,最主要这样一部书草草读过一遍,其精华吸收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借着写介绍性书评的机会,重新将本书的这三章精读了一遍,又产生颇多感悟。本篇文章的重点并不在极权主义的相关问题,而是围绕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会有意无意陷入的痛苦和矛盾展开。在这篇文章里每个人多多少少可能会会找到自己的影子。弗洛姆及其思想弗洛姆的理论总是读着有些亲切,原因就在于他同时吸纳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他将人本主义的思想贯穿始终,也就是说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人作为人的存在,人为之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与核心。弗洛姆并不认同弗洛伊德完全从人作为生物所拥有的本能这样单一的角度去理解人,而是更着眼于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他认为人是包括他自己的环境在内的种种社会力量和制度的产物。所以他把视野投向了了马克思,而马克思正是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各自剖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问题。于是弗洛姆在中国会被称之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正因此弗洛姆的视角更加开阔,在这一点上他和弗兰克尔很像,并不是把人割裂成遗传,环境,社会等单独的角度去分析,而是追求一种从更“完整”的角度去理解“人”,这也是我所极为欣赏和认同的。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指出,现代科学像心理学、经济学在方法上都正在逐渐陷入一种误区:习惯把问题进行细分,再对每一个小问题做细致的定量分析。这样永远只能看到问题的一面,如盲人摸象一般,得到问题的答案永远是简单而线性的答案,对于理解像人和社会这样的复杂体系毫无益处,这样的体系的发展很少是简单线性的。对于人和社会需要的是一种整体的视角去审视,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大作家都对人性做出过深刻而透彻的剖析,而现代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却没有增添新的东西而只是把其中逐渐了解的建立在稳固的经验之上罢了。现代人自由之幻觉人云亦云的“言论自由”《逃避自由》一书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现代社会的发展表面上给人带去了更多的自由,让人们拥有了独立和理性的精神,而另一方面又使得现代人陷入孤独和恐惧,孤独和恐惧集中体现为“无意义和无力感”,为了解除孤独这一不堪忍受的心理负担,现代人自发地形成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表面上人们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获得的满足,实际上是通过顺应社会和他人的要求模糊掉了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消除了对自己个性的怀疑(同时也丧失了个性),投身于社会的洪流中不用再为自己的终极命运负责,并且获得了某些安全感。但是这样的代价是极高的,因为放弃了个性,生命就会遭受到极大的挫折。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里一遍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究竟是什么人?我除了肉体之外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去成为其他人所希望的样子,所以社会才会变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社会。任何人想要和其他人不一样就要承受日益孤独和被周围人唾弃的风险,而其他人这样做是出于恐惧或者是嫉妒,因此想要做出改变的人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就又重新回到社会的洪流里面去。有很多人对于以上观点可能不是很理解,因为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个人的幻觉中。其中之一就是对于“自由”本身的误解。关于“自由”太多人从来都只是思考自由的原因,而从未思考过自由的结果。以为关于自由的一切都是好的,善的。比如说,我们感到言论自由是我们在自由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诚然言论自由是在对反抗旧束缚的斗争中的伟大胜利,我们已不会再经历焚书坑儒和文字狱的恐怖经历,但是现代人却落入了人云亦云的毫无主见的境况之中,但看微博中的评论和转发中有多少是含有自己思考的成分的?看到了一个自己貌似“认同”的观点就转发,不顾事实和逻辑准确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一个时代,人人都更倾向于或者说更喜欢让别人代替自己表达观点。获得了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就是获得了独立思考,不受他人干扰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恰恰现代人内在的理解下降了,一种最经典的表现就是:对任何“科学”不能证明的事情都持定否定态度。娱乐至死前几天出来一则报道,说中国人的年平均阅读数量不到1本书,国家已将阅读立法提上日程,词条新闻同时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想起了去年读完的赫胥黎描绘的那个《美丽新世界》:人们由于享乐而失去自由的世界。更让我觉得能成为现实的不是奥威尔的语言,而是赫胥黎的语言。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使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变的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所言,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和集权的自由意志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支配闲暇时间方面我们以为已经摆脱“告诫人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的外在权威,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像舆论,公共潮流这类无名权威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人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基本都花费在了电视、手机、电脑上面了。这点我在《奇特的一生》的读书笔记里有过描述:“譬如说在现代的生产生活中,每个人的时间都被挤得满满的,达到“饱和”的程度,就像是机器上的螺丝钉。生活、劳动组织得十分合理,有时每一分钟的利用都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可是就在盼着下班而人一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这一切也就完了:他又掉进了时间的大海里。工作时他节约时间的分分秒秒,而现在呢,可能为吃顿饭在饭店门口排个2个小时的队,呆眉呆眼的看着手机,或者闲扯老半天,回到家里也就是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电视里的东西只要精彩刺激搏人眼球就好,无论里面的东西多么无聊,毫无意义,甚至语无伦次。在以在电视,互联网和微博的新媒体中,极少存在论点或反论点,没有依据的假设,没有解释,没有阐述,没有定义,也就没有思考的过程,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以看,电视本身不需要思考也不会让人产生思考,电视需要的只是“表演艺术”,一切为了表演,一切都是为表演而存在。观众需要的是精彩的情节和情感的起伏,这样即使无聊的东西也会充满意义。从无意识的角度观众只是希望自己在娱乐中被操纵,而观众却以为自己在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娱乐。更重要的可能是观众在电视上的演员的表演里找到了,某种和自己找社会中扮演角色的契合点。这能且愿意被“娱乐至死”是因为我们从众心理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观众们不仅没有得到自由,还被重新束缚住了。换句话说,由于摆脱了外在权势而获得了日益增长的自由,我们得意忘形了,因而忽略了内在的束缚、冲动与畏惧的事实这样自由在与其传统敌人的斗争中所赢得的胜利之意义,已经被逐渐镂空,真正的自由是一种使我们能认清自己并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信心的自由。弗洛姆在第四章里对其心理学的动因做出了精彩的论证。矛盾的生活目标同样更为可怕的一个幻觉就是在于,是以为自己在为自己的目标生活,可实际上却是心甘情愿地使自己的生活从属于外在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工作本身是为了追逐个人利益,再简化一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作为工作本身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不是为了个人花费,而是将它投入到再生产中来获得更多的收益。我还在工作的时候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工作是为了什么?这家公司经营的好坏与我有什么关系?(不考虑工资的话)无论我在什么样的岗位,公司的运转离开了任何一个员工照样运转,别说是员工,哪怕是公司的领导换了一切经营也会照旧。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成熟公司的运转要依靠制度而不是依靠个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为了超人的经济目的,而人本身的发展却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中被忽略了。尽管为了集聚资本而工作的原则客观上对人类的进步意义重大,但是从人的角度,它却是使人在为非人的经济目标而工作。大到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小到公司企业都像是一台台机器,而自己正视自己制造的这台强大“机器”的齿轮,被迫随着它运转,而自己却不能控制这台机器。这反映出一种基本事实和矛盾,虽然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理性的,所以人的出发点都是利己的,诚然,主观上每个人都是相信自己在追逐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却是在为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目的而服务。既不爱自己也不爱他人 如何理解这样的矛盾呢?弗洛姆给出了这样一种解释,利己主义的本质是自私的,自私和自恋一样是缺乏自爱的体现,缺乏自爱的是因为遗失了自我,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真实的自我遭受某种挫折。这里需要进一阐述一下,弗洛姆对于爱的定义不用于浪漫主义的定义,爱不是发现了世界上唯独那个人值得爱,好像一旦反现了那个人,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爱她就不会再爱其他所有人。这种爱仅能从一个人那里获得体验,正是这一事实说明,那不是爱,而是一种对施虐和受虐的依恋。“爱”是人的“爱的品质”的体现。爱一个人意味着也像这样爱人类,这种对于人类的爱与平常所想象的不同,它不是在爱某个特定的人之后,把这种爱转移到整个人类上来。由此,我自己本身原则上也是我爱的对象,如同爱另一个人一样。(关于爱的话题弗洛姆在他的另一部著作《爱的艺术》中会有进一步展开,这里只做简要涉及。)自私不同于自爱,自私是由于缺乏自爱造成的,即不爱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人,总是为自己而焦虑不安,他缺乏一种内在的安全感,因为这种安全感只能建立在自己真实的爱和肯定的基础之上。正因为一个人根本没有安全感和满足感,他必然“关心”自己,贪婪的攫取一切。贪婪是一个无底洞,它使个人试图去满足那种从未被满足过的需要,并且在这无休止的追逐中耗尽个人的一切。自恋像自私一样,都是由于缺乏基本的自爱而引起的一种过渡性补偿。弗洛伊德曾说,自恋者把对其他人的爱收回而转向自己。弗洛姆却更进一步,说弗洛伊德这句话只说对一半,事实上自私自恋的人,既不爱自己也不爱他人。上述论证试图表明,自私是因为缺乏对真实自我的爱与肯定,其背后的根源是真实自我受挫后,以社会的自我自居造成。基于此,前文提到的矛盾已经被很好的解决了,我们每个人在为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目标而工作奋斗,看似都是因为出处于利己主义,其背后是由于自私,即由于自我追寻受挫而产生的“无意义和孤独感”所造成的。每个人好像是由自身利益锁驱策,可事实上,他连同整个自我所具有的具体潜能都已成为现实他亲手制造的那部机器的目的的工具。但是人们却依然沉溺于自己是世界中心这一幻觉之中,然而却再无意识层面被一种强大的“无意义和孤独感”所笼罩,就像我们的祖先在天神面前所感受的情形一样。被商品化了的个性与人际关系个性的丧失,这一点在求职市场上也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求职者本身就像是商品一样,个性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它提供的一些品质无用,那他就没有价值。所以被追逐和被需求,才是被市场认可的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否则就等于没有这个人。所以才说“大众欢迎”对现代人有巨大的重要性。而在成为“大众欢迎”的过程中就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去迎合别人或者是市场的预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人的人际关系特征在进一步加剧这种孤立感和无能为力感。现在的人际关系正是表现出这样一种控制欲和利用欲。老板和员工双方都是为追逐经济利益而相互利用,彼此的关系是相互为实现目的的手段,都视对方为工具。雇员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充斥着冷漠性。现代社会生产经营中所谓“团队”一词被广泛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一个团队的建立是基于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对于“团队”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价值,否则某个成员就会被是为拖后腿的存在,甚至可能会被提出团队。天生做“演员”的我们以上的情形从不同的角度隐隐约约地说明了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要表述的一个事实: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己以为他了解他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只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我们已经成了在自以为意志是自我决定的幻觉下生活的机器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是要卖力地扮演指派给他的角色,甚至要能创造性地把他的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只不过是扮演了一个别人交给他的角色而已。然而不做“演员”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要承担“和其他人不同的风险”。但若不如此,就只能放弃自我,来换取安全感,但是随之而来就是“无意义和孤独感”,这样其实更大的痛苦,会伴随一生的痛苦。所以说人们不能继续承受“摆脱”所带来的负担。他们必然试图逃避自由,除非他们能从消极的自由进展到积极肯定的自由。这一点弗洛姆在《逃避自由》的第五章和第七章做了详细的论述,本文后面在做展开。更健康的精神病人人生总要面对不同种类的痛苦,每个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总会有自己的选择。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小册子《活出生命的意义》里委婉的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会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这里“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和弗洛姆所说的“无意义和孤独感”本质上是相通的。当人们不去追寻意义,而是被社会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时候那必然会感觉到无意义和孤独的。这里的“精神病患者”一词只是按照“正常”的社会标准作出的判断。弗洛姆在第五章对“精神病”、“正常状态”这样的专业术语做出了一个一般性的概括。精神健康与否在现代社会是基于社会评判的标准,能履行在特定的社会中所负有的社会职责,那就是正常的人。简而言之,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是社会功能中健康的前提,反之背上“废物”,更进一步就是“精神病人”。但是如果以人存在的目的的相关价值和标准来看,就是完全的另外一种理解:一个具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人往往不如那种根据人的标准而被当做精神病人的人健康。前者常常是以牺牲自身的代价,按照他所相信的社会的期待来改变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适应性,他所具有的纯真个性和自然本能或许已经丧失殆尽。另一方面,精神病人有这样的性格:在为自己进行的战斗中不甘认输。确实有可能他在拯救自己的尝试中没有成功;他从精神病的状态中寻求解脱,使自己退回到一种幻想的生活中去,而不是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然而,从人的价值的角度,他比那种丧失个性的“正常人”更有活力。不用说,既非精神病,又没让适应过程吞噬自己个性的人确实存在,常见于艺术家、哲学家、作家之中。这些人的作品会为世人多津津乐道,但可能在其生活的时代,他们的很多表现很可能会显得不太合群。如果在一个社会成员的个性不能健康的成长的社会,我们据此就已可以将其称之为“精神失常的社会”。(这点弗洛姆另一本著作《健全的社会》会有详细展开的讨论)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们往往会选择用发型,服饰,汽车,奢侈品,小到QQ空间的特权,手机壳,指甲油这样的方式去标新立异,以彰显自己独特的品位和个性。从表面上看现代人是那样的满足和如意,可是隐藏在这一表面现象背后的确实极端的痛苦。事实上,他已濒临绝望的边缘,他还活在那,可他的生命就像沙子一样从他的手上溜走了。于是他不顾一切地抓住个体性这一概念,他想要与“自己和他人有所不同”,但是除了“有所不同”他没有更大的可取之处。精神病人本身在精神上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明显的明确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所以但看哪个精神病人,需要用LV包包,QQ特权这种去彰显自己以示和其他人不同的?也是从这个角度托夫勒发现了未来这样一个趋势,就是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被满足的时候,就倾向于支付更多的钞票去购买增值的服务,以获得满足。也就是,我与其他人“不同”的满足。基于此他在40年前就预言了未来体验在未来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人们会倾向于花钞票购买“体验”,这点其实在奢侈品行业最早被体现出来,进一步发展最终体验产业会取代服务业成为下一个支柱型产业。而“体验”本身的心理学动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现阶段的“无意义和无力感”所造成的。回到本文的主题,其实精神病现象与正常人的发展过程的主要方面是一致的,即都是在为自由与独立而斗争。在许多正常人那里,这种斗争已完全放弃他们自身而告结束,以便他们能够和谐的吻合正常人的模样,并因而被看成是正常人;而精神病人则是不甘屈服、顽强抗争的人。忽然觉得其实依赖性与寻求自由是人最基本的矛盾之一。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弗洛姆在本书第五章,详细讨论了从文化意义上有重要意义的逃避自由的心里机制。人无所谓好坏对错,生命具有一种成长、发展,表现为自己潜力的固有倾向;假如生命受到了挫折,假如个人被孤立了,并充满着怀疑与孤独无力的感觉,那他将不由自主地去破坏并渴求权利或屈从。弗洛姆论述的机制包涵两种最明显的形式:一种“施虐——受虐”的机制,另一种是“变色龙”机制。前者即一种屈从和控制他人的欲求,受虐待狂和虐待狂的行为都是想帮助个体逃避他不堪忍受的孤独和无能为力的感受;而后者则是一种通过模糊自己与他人界限的方式来获得安全而从而逃避自由。这里要做一下区分,来方便理解弗洛姆的观点。不同的心理学家的都会有自己的理论原点,也就是人的原始驱策力:弗洛伊德是“性”,阿德勒是“自卑感”,荷妮主要强调“焦虑”,弗兰克尔归结为“意义”,而弗洛姆则主要强调“个人的孤独”。一、权威主义(受虐倾向)弗洛姆论述的第一个逃避自由的机制是个体屈从于权威主义。即个体放弃自身独立性,希望把自己于某个人或某个外物结合以获取自己所缺乏的力量的倾向。受虐本身是通往安全感的一种途径,不同形式的受虐追求同一目标:摆脱个体自身、丧失自身。换句话说,摆脱自由的负担。他们追求的目标显然是去寻求屈从某个人,或者是屈从他感到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也就是现下所谓的“公务员热”。作为一个个体寻求成为公务员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和成千上万也有这类感受的公务员大军结为一体,从而从中获得安全感。受虐冲动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他想成为自身以外(公务员这个集体)更庞大、更强有力的整体的一部分,融于其中,分享其利。这种外力可以是个人或集团如公务员,国有企业,大型集团公司等等,也可以是国家、良心或心理上某种强制性。就“公务员热”而言,当下人们的讨论点多少都有些因果倒置,即体制本身的问题造成了“公务员热”的出现,但实际上“体制”只是为人们“逃避自由的心里”提供了一个“出口”。即使没有“公务员热”,也会有另外的团体出现,比如研究生或诸如CPA等各种考证大军。为其逃避心理提供“出口”,让他们去依附。所以“公务员热”不是由体制和社会造成的,而是人们为避免自由,逃避自我所造成的。无论依附的是外在的权威,或者是集团,或者是所谓的良知,最终带有要避免自己做决定,不用对自己的最终命运负责,也省去了到底做何种决定的困惑。他不再为拿不准自己生活的意义或“他”究竟是什么这类为题而头痛,这由他与他所依附的那种权力之间的联系来回答,生活的意义和自身的完整性由他自己融入其中的那个更大的整体来决定。上周六因L同学的缘故,见到了好久不见的老同学W和Q,席间聊到未来规划,W说:“到美帝吃两年辛苦,去把AICPA出来,然后把证书往那一放,自己就可以爱干嘛干嘛,不用担心了。”这就是如上面所描述的一种最为典型的心理状态:永远不直接的去对自己的终极命运负责,而是把自己交给AICPA这样的一个外在集体,集体的未来在哪,我就跟着去哪。成为强力而富有魅力的某种力量的一部分,而放弃了与自己相关所有力量和骄傲;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个体完整性和自由,但可以从自己汇入其中的权利中分享到安全与骄傲,还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疑虑的折磨。这毕竟从表面上来看是好的,但是感到满足背后必然还有一种悲哀、一种伴随着安全而同时隐匿在这安全感后面的绝望的心境。在这里我并不是在批判此种想法是对是错,毕竟真正去面对自由的时候是非常痛苦而令人恐惧的,懂得人自然会清楚这个心里过程:“有些时候人们认为自己渺小可怜的感觉强化了他原先的无意义感。只要我在独立、强大的渴望与无意义、无能为力的感受之间奋力挣扎,我就会陷入令人烦恼的矛盾之中;如果我能克服个体的孤立无依感,或许可能从这矛盾中解救自己;否则将是另一条被痛苦和苦闷所压倒的路。”更多关于权威主义和受虐倾向,形成,发展,和作用机理,请参考弗洛姆在第五章的第一部分,这里不再做展开。这里简单概括上面所说受虐倾向的要点:个体想要摆脱自身的弱点、内心的冲突、疑虑、难以忍受的孤独、这种愿望导致了受虐的行为冲动,从而进一步衍生出了逃避自由的倾向。二、破坏性(施虐倾向)有受虐者就一定有施虐者,两者必然不可能单独存在,而且其实一个人往往有可能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用弗洛姆的话概括,施虐倾向的人主要的体现就是破坏性。破坏行为的特点主要是,通过统治别人来增强自己的权力感,而破坏总想消灭任何外在威胁来增强自己的权力感(写到这里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现任政府的创立者的所作所为)。施虐的根源还是,个人无法忍受的无能为力感和孤独感。摧毁外在的世界,把它同自己比较,人们便能摆脱自己无能为力感。只要观察一些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能不深深地感受到破坏现象的普遍存在。他们在大部分时间没有被看做破坏现象,相反,人们用各种方式是指合理化。实质上任何东西都能任何东西都可用来使破坏行为合理化。爱、责任、公平、正义、良心、爱国主义等,是或被当做毁灭被人或毁灭自己的借口,最为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抵制日货”的行为。破坏的冲动是一种激情,它绝不会涨不到某种发泄的对象。近期的“李某某”案也是个经典体现,作为底层的老百姓们已经完全不顾事实究竟如何,一直是在按照自己心中所谓的“真相”“公平”去宣泄情感,想要以极刑(破坏)的方式去惩治对方和对方所代表的的利益集团(与自己阵营不同的外在世界)。甚至已经不惜代价开始威胁,恐吓该案的代理律师。在这里普通老百姓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已经成为了破坏性(施虐者)的主体。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由于体制的不公造成的。只能说这层因果关系又被倒置了,正是由于中国老百姓存在的上述种种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才会产生现在的所谓体制,而不是由于体制的存在倒逼这老百姓反抗。因为现实中国老百姓(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我)绝大多数,可能从来就没有希望过真正的公平,只是希望自己在不公平的社会里能占据有利位置罢了,这样的老百姓要是上台未必会比现在的官员更好。弗洛姆最开始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要分析法西斯主义能在德国粉墨登场的原因,得出的结果就是人们“逃避自由”的心里才是极权主义滋生的温床。就目前中国人普遍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本任政府的出现几乎就是必然。因为人们需要一个能够发号施令的,强而有力的权威来消弭每个人心中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而恰恰顺应这层心里需求的政府出现了,他们一直在为人们提供这样一种权威:人的生活是由人本身、他的情趣、意志之外的力量决定的,比如某种理想,某个宏大的目标,某个更高级的社会阶段,只有服从这些力量和目标才能有幸福。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政府可谓尽心尽力。弗洛姆举了一个例子生活中破坏性(施虐)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出现在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中。父母常常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支配(施虐)。父母用物质、赞赏、甚至爱的许诺去对孩子们表示关心。他们可以给孩子们一切——只有一样除外,就是可以自由和独立的权力。在这种关系中,父母一直希望控制子女的愿望未来的前程发展,感情婚配问题,而同时对子女的支配权往往被那些似乎是“本能之爱”的关系或者是说对孩子的保护所取代了。在这样的过程中父母形成了自己的权威(即破坏性),获得了安全感。然而作为代价的是作为受虐者孩子却如同生长在金色牢笼一般,貌似一切都有保障,就是不允许脱身离去有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当孩子长大以后,对施加于自己的爱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因为这种“爱”对他来说意味着阻碍他自己去探索自由。同时由于自己探索自由的可能性受阻,孩子开始反抗自己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又会产生破坏性,如不理解,抵制,谩骂诅咒的产生,施虐和受虐的对象发生了互换。弗洛姆这样解释破坏性产生的过程:生命有它自身的内在动力,它有生长、变现和生活的倾向。一旦这种倾向受挫,趋向生存的能量似乎便开始了分解的过程,他便演变为趋向破坏的能量。换而言之,生命冲动与破坏冲动不是相互独立的因素,而是倒置的相互依存的因素。生命冲动受阻越大,破坏冲动就越强;生命力实现得越多,破坏力就越弱。破坏是丧失生活的生命的产物。压抑生命的种种个人的和社会的环境产生了破坏的激情。可以这么说,这种破坏激情形成了滋生特殊的,要么对别人、要么对自己的敌对倾向的温床。三、自动适应前文介绍了书中两种所述逃避自由的机制,个人为了克服同外部世界的强力相形之下的卑微感,要么放弃其个人人格的尊严与完整,要么毁灭别人已使世界不再威胁自己。此外还有另外一种社会意义极大逃避机制。简而言之,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赋予他的那种人格。因为,别人是什么,他便是什么;别人期望他成为什么,他便是什么。这样,“我”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随后,对孤独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这个机制宛如某些动物的保护色。他们看上去与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相似,以至于几乎不能把他们同环境区别开来。一个人若放弃他独特的自我,成为一个“变色龙”,变的和其他周围也是“变色龙”的芸芸众生没什么两样,那么他还会觉得孤单和焦虑么?然而变色的代价却是极高的: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啊:他丧失了他的自我。当然这个“变色龙”的方法同我们现在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截然相反。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个自有的个体,想怎么思考就怎么思考,想怎么感受就怎么感受,想怎么行动就怎么行动。当然相信他是“他”,相信他的思想、感情、愿望统统是“他”的,这不仅是关于现代个人主义的一般意见,而且也是一切个人真诚的新年。在我们中间真正的个体,这一点不容置疑,可是上述信念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幻觉,一个危险的幻觉。(请参考本文“现代人自由之幻觉”部分)按照弗洛姆的说法这里面要分析的就是一个根本的心理学难题,他用了一连串问题来描述这个最根本的难题:什么是自我?什么是只能造成“行为是某些人自己的行为”幻觉的行为的本质?什么是自主性?什么是独创性心理行为?最后,所有这些问题与自由有什么关系?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弗洛姆一共列举了三个心理学实验。第一个,A在被催眠的情况下被植入的一个不可理想法,A醒来后丝毫没有质疑该想法的来源与合理性,相反有表达了许多并非催眠所加诸于他的思想,来给那个不合理的想法找寻“合理”化的因素,从而使不合理的想法尽可能的显得合理化然后寄希望于说服别人。这个实验用来证明:我们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的思想、感情、愿望甚至感官的感觉,我们主管的认为他们统统是我们的,然而显然尽管我们体验到了这些思想和感受,但它们确实从外部加诸于我们的,它们根本上就是异己的,并不是我们所思所想所感。但我们还确信这些就是我们的想法。弗洛姆又举了第二个例子一个渔民和另外两个游客预报天气的例子,用来说明人们很少进行批判性思考,或者说只进行伪思考,人们最常见的就是把读到或者听到过的意见几乎不走样的当做“他的”意见告诉你,但其中基本的一点是,他相信他所说的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伪思考上面两个例子本身在说根本性的心理学的难题的一个核心表现,伪思考。文森特·鲁吉罗在《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中所说:人们很少思考,多数情况下只是在为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情找证据。第一个实验说明了我们相信的事情往往是异己的,我们通常只是在为一个异己的想法找证据,使其合理化罢了。所以思考的关键是在于一个人思维的结果,亦是指思维是否是他自己活动的产物,而不在于思考的内容是否是正确。简而言之,重要的是如何去思考,而不是思考的是什么。在审美判断中,经常出现这个现象,普通人走进美术馆,看到莫奈的《睡莲》,做出判断:这幅画很美,很感人。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判断我们便发现,画面并没有引起他具体的内心共鸣,他认为它很美内是因为他假设自己认为它很美。思考过的观点未必一定是什么创新的观点,别人没有想到过的观点,至少是要和你自身的知识或者经历发生过深层的碰撞而产生。一旦这个过程发生,便会慢慢影响自己的一生。对于思考的丧失我们的社会有很大的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所有基本问题,包括一切心理、经济、政治和道德问题,我们的文化或者说是舆论氛围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问题弄糊涂。经常用来蒙蔽人的烟雾弹是:这些问题太复杂了,非等闲之辈所能掌握得了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关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许多基本问题是非常简单的,他们太简单了,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它们。把这些问题弄得如此复杂万分,以至于似乎唯有“专家”才能理解他们,而且专家也只有在其狭小的圈子里才能理解它们,这实际上是故意使人们丧失相信自己可以思考这些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的能力。伪感受第三个例子是两次“释梦”:一次是宴会后对一个参加宴会的人,另一次是对一名二十二岁的医科大学生。后者一直以为自己喜欢自己的工作(医务工作),但却一直抱怨自己在医务工作中的遇到的障碍。经过数周的分析,结果发现这名医科大学生,参加医务工作完全是因为父亲的强加,而他本身非常讨厌医务工作。而他误以为是自己喜欢,障碍由此而来。上面这个例子用来说明:大多数人确信,只要不是为明显的外力所迫而做事,他们的决定便是他们自己的;只要他们想要某物,他们便真的想要某物。这是我们对自己的一个莫大的错觉。我们大量的决定其实都不是我们本人,而实际上是为抵抗孤独的恐惧以及我们的生命、自由和安乐遭受更直接的威胁所驱使,而迎合别人的期待。这个例子表明了另一个心理学难题的核心表现,伪感受。人们似乎做出决定,似乎想要某物,其实却服从者“不得不”想要做的某事的内心的或外在的压力。事实上审视一下人做决定的现象就可以看出,推动的因素是人们错误地把真实是屈从于风俗习惯、责任或简单压力的产物看作“他们的”决定。在一个自以为是个人的决定成为其存在基础的社会中,“独创性”的决定看来是一种极罕见的现象。在社会中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真正的愿望受到压抑,他采纳别人的愿望并使之显得是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独创性的愿望便被伪愿望所代替了。然而那些独创性的愿望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们可以潜伏多年不为人们察觉,有时在梦中,有时在幻觉中,有时在酒后(所谓的酒后吐真言),才能不期而遇吐露真情。这些所谓“酒后真言”很有可能的确是他自己健康的心理,然而人们往往把这些感受、思想当做自己不良心理而给予压抑,因为这些“酒后真言”使他为之恐惧,为之羞愧 ,因为他害怕自己由于拥有这样的感受而被人嘲笑或攻击。这是一种让人极端不安的状态,个人本质上不过是别人对他期望的投影,在某种意义上他已失去他正身,失去他的个性,于是他无法摆脱怀疑和困惑,所他才那么相信别人的看法。(可参照天生做“演员”的我们部分)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自动适应行为增加了普通人的孤立无助感和不安全感。于是只要新的权威能给他增加安全感,能使他接触怀疑,他便准备服从新的权威。未完结的答案在第七章的结尾弗洛姆对起其《逃避自由》中所述的问题做了一个总结: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刚从曾经使生命具有意义和安全感的所有束缚下解脱出来,就陷入了孤独、无力和不安全之中。我们已经看到,个人是不能忍受这种孤独的,作为一种孤独的存在物,认识无力与外部世界抗衡的,从而他非常害怕外部世界由于他处于孤独的境地,所以对他来说,世界也是支离破碎的,他已完全茫茫不知所措。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生命的的意义,最后怀疑任何行为的原则。孤立无援与怀疑麻痹了生命。为了生存,他就企图逃避自由、否定自由。他被套进了新的枷锁之中。这种新的枷锁与原始的束缚迥然不同,在原始的束缚下,尽管他受权威或社会团体的统治,可他还有相对的独立性。逃避自由并没有恢复他已失去的安全,相反,只是是他忘却了他自己还是一个独立的完整个体。他已牺牲个人自我的完整性为代价所得到的是新的脆弱的安全感。因为他不能忍受孤独,所以他只还选择丧失自我这一道路。因此,自由,即摆脱式的自由,有使人陷入新的枷锁之中。弗洛姆相信存在这样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按照他的说法常见于艺术家):人完全可以作做到既自由又不孤独,既具有批判地眼光又不怀疑一切,既独立又不与世界脱离。他将这样一种状态描述为积极地创造性的自由,自发性的自由。就本书而言,后面弗洛姆对于自发性的自由点到为止,未做展开,弗洛姆在本书的最后也说,自发性作为最棘手的心理学问题,为了充分讨论他将在写一本书,也就是后面出版的《自我的追寻》。从《逃避自由》结束时,可以看到弗洛姆对自发性只是做了只言片语的描述:能促进自我的成长、自由和幸福的目标的自发性,而不是那些主观上是快乐的而实际上是有害于生命的强迫性合不合理的目标。弗洛姆并没有解释自发性的根源,可以采用何种方式去达到。我对于弗洛姆理论的理解,他精辟的指出了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所做的剖析入木三分,但是他局限性在于其所给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那么的有可操作性。我前文说过弗洛姆和弗兰克尔两位心理学家很像,学说的出发点都是人本主义,所以弗洛姆所提出的很多问题,在弗兰克尔那里是相同的。而弗兰克尔却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解决方法,也就是其开创的和弗洛伊德,阿德勒并称世界三大心理学流派的“意义疗法”前文弗洛姆说所产生孤独而无能为力的处境的一个原因是 由“生命挫折”造成的,孤独而无能为力的个体受到堵塞,无法实现它感官、情感和智力方面的潜能。这种生命的挫折实际上,从弗兰克尔的角度就是寻求人生的意义的不成功或者受阻。人之为人,永远逃不开的就是去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勇敢地而面对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样所有会思考“我活着有什么意义的人”才是精神病患者。这里我不再做展开说明,将会留在下一篇关于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里做进一步的阐述,如何从最求人生意义的角度去解决,解决人逃避自由的问题所提出的这些问题。
  •     交朋友往往是有心无意。最初一般是点头之交,认识但不相熟。然后会有人提及,通过侧面有个大概的了解。再后来,会在某个场合不期而遇,拉近距离,乃至倾心。然后各奔东西,心存美好,化为记忆。从来不认为这个城市缺少美女,不贪心的话,有一个足矣;贪心的话,随时能在身边发现美。从来不认为这个城市是文化沙漠,随便划拉两本书,够文化半年的。那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与自己何干?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街头散步,瞧见一摆摊卖旧书的,随手扒拉了两下,居然发现一文物级的宝贝,八十年代出版的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抑制不住兴奋,赶紧抢到手中。读书时图书馆照例是要去的,书也是照例要借的,借回来照例是不会认真读的。《逃避自由》借回来月余,愣是未动,只混了个脸熟。某夜,某同学找上门,大谈读《逃避自由》之心得。感情刚还回去,就被他借回来。从此,这本书就成了一个话题,毕业前两人曾谋划将此书据为己有。定价不过二元五,罚款十倍也不过二十五,划算!只是感觉不太道德,也便作罢。淘得故交之后,打电话告诉同学,问他是否还记得此书,他居然能背出扉页的文字。答应给他寄去。后来拖拖拉拉地,始终没寄,直到多年后聚会才给他带去。晚上想起此书,在网上疯找。链接不少,有效的不多。好不容易找到,网站又小气地限制复制。这种掩耳盗铃、虚张声势之举,不值一提,轻而易举搞定,谋得电子版,算是再次重逢。交朋友很难交到心底,对《逃避自由》可以说始终没有倾心,停留在听他人介绍的那个阶段。这本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心理问题,人人都在追求个性、追求自由,但获得自由之后,又难以忍受随之而来的孤独和寂寞,因此又想逃避自由。随着自我的觉醒,我们强烈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极力地维护个体的独立性,但是我们依然会觉得,自己是周遭世界的一部分。现实中,我们往往也是矛盾的。例如我们讨厌工作,在休假时却又觉得不自在,休假时患病的几率往往要高于工作时间。例如有的人乱搞婚外情,却不想放弃婚姻,单身是自由的,没有限制的,但是很少人喜欢这种状态。例如我们讨厌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感觉毫无隐私,可是一旦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又会恐惧地发慌,迫不及待地跑回人群。例如那些冲动的孩子,总是叫嚷着不自由,受拘束,可是真的不管不理,他们又无所适从,觉得自己成了弃儿。最近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的话题又被提起,其实两位先生之外,其实还有一位“费女士”(Freedom,自由)。对“费女士”的认识,弗洛姆算是别具一格。这么多年,始终与弗洛姆笔下的“费女士”擦肩而过,这次一定要好好赴这个约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1941年出版也没过时。关于中世纪和宗教改革的内容很有趣~不知道有没有删节改动过,要不就是一些话译得太熟悉了。这种书看起来都很有共鸣吧,弗洛姆罗里吧嗦还是在讲自由时选焦虑还是选自我异化。讲到法西斯和民主国家弗还蛮悲观的,个人经历吧。还是看好中世纪那种各司其位的状态啊,最后一章还提到民主社会主义,语言略像占星用语……。“只要我们信任人,相信他们有能力照顾他们作为人的真正利益。”比《生命之爱》感性多了明明这本应该比较严肃嘛╮(╯-╰)╭
  •     小书大世界,心理的世界也是万花筒,作者改进了弗洛伊德结合了马克思,挺对中国人的境况。也对我们理解希特勒或者其他集权能够横行提供了一种心理学解释。
  •     不建议看这个版本,太老了,孔夫子书店顺手买的,不过书是经典之作,重分析社会过程中的性格结构入手,为我们勾勒了现代人窘迫的图景,追求自由却又要逃避自由,挺他细细分析
  •     看懂并理解很吃力。一则是本书虽是心理学著作,但显然谈论了很多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虽然理解起来分不轻松,但同时也使得本书内容极其充实并值得回味;第二则是对全书结构的不清楚,虽然本书自身的结构很清楚,为了介绍这一概念先介绍其他概念,但是过多的概念使得我理解起来不容易,迷糊了,导致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不过是一本好书,在认识自我、理解他人、了解群体这几块都与我有很多共鸣,带给我很多启发。
  •     关于马克思的分析踏实且中肯,到精神分析那边就不靠谱了。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到今天都很有价值,它和《通往奴役之路》有几分相像。
  •     看得满心欢喜,爽歪歪,但最后一小节却让我有一种强烈的幻灭感。不知何故。
  •     一针见血的道出自由的本质,是需要反复读的好书。
  •     不同版本
  •     太喜欢了,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爱是出于内在的缠绵之情和结交的现实化!我想看他的《爱的艺术》!
  •     时下反而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凡事皆有两面,失去自由是痛苦,极端的自由亦是地狱。
  •     所有真正的理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它们表现了对那些虽尚不完美,却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幸福所不可缺少东西的追求。
  •     我们都以为自己不自由,想去追求自由,实际上却是在逃避自由。也许彻底的自制才能真正的自由。
  •     新年到此最棒的书,解决了我很多问题,identity, free wil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love , etc. 本来想都摘抄下来的,但是昨天和啊啊啊聊完之后就被她借走了
  •     看的是电子版的,看完后觉得可以时不时的翻看。 它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羞于启齿,不愿与人讨论的问题,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所以呢,又被安慰了。 但,或许因为看了太久了,刚才翻看书签,看我当时保存的,我当时的感想是什么,竟发现我都想不起来了。 自由?这真的是取决于自己,这是现在唯一的心得。
  •     逃避自由,是因为对孤独的恐惧吗?
  •     摆脱受虐狂与虐待狂属性,自发的去喜爱、去表达、去生活
  •     可以跟《两种自由的概念》对读,用社会心理学的鞋底狠抽伯林这种嗜食好时巧克力的非主流自由主义老清新:极权的心理成因在于消极自由所造成的无所适从的个体对自我的放弃。
  •     如题
  •     自由裹挟着孤独感。新的自由给他们带来了两件事情:力量和孤独、怀疑、猜忌同时与日俱增,并由此滋生了忧虑。
  •     以前看的时候,获得的是一种对自己匮乏的勇气的震撼。但是同一本书可以读出多种味道,他所说的没有权力、没有安全感,换句话来说,那甚至就是跟“无待”这种境界接合的。如果自由得足够彻底。至于说的爱和创造,倒显得有些赘余。
  •     从微观的个体思想的层次说明了一个国家走向专制独裁的机理。
  •     非常的让我…超了很多摘抄
  •     (二年级读过)
  •     超级赞。
  •     自由与自发那边写的好~
  •     心理学大师是不是都有特殊的自圆其说的本领,反正我看完之后脑子里的问号一个没少。作者说自己的方法论是经验主义的,可是我怎么觉得全是在吹牛逼?没Get到点,心好累~
  •     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分析入骨三分,难怪大学读不下去,那时候知道个屁啊。
  •     感觉不够深刻
  •     我们极力想表现自己的个性,正因为我们已经被困在社会的藩篱之中。对大多数人来说,自由意志是虚幻的。
  •     我应该不是书中的自虐狂或者虐人狂,或者我心中有某些角落是有这些因素的?我明白我应该去追求真正的理想,实现自我成长,但是什么是真正的理想?我所追求的价值是社会强加给我然后我以为是我思考过后我思考的结果吗?
  •     挣脱了枷锁,就真的自由了吗?如果自己的内心软弱无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建议书友们再看看《狂热分子》
  •     “积极的自由也含有以下这个原则,即是:在此一独特的个人自我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人就是他的生活的中心与目的;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唯一的目的,决不可拿其他假定更具尊敬的目的,来取代此一目的。
  •     虐待狂与被虐待狂 自由意味着动机和行动的连接点是自由的。因此自己对行动以及行动的结果也要负责。
  •     大学时第一次读就印象深刻,最近看了gone girl重读一遍,又有新意
  •     好久没读到过这么通俗易懂的精神分析学著作了。拯救了陷入天书大部头的我
  •     五星超级赞
  •     和论自由一起看是极好的。自由的获得是艰苦的,大多数人对自由的向往远不及对痛苦的恐惧。
  •     必须好评!
  •     《健全的社會》的心理學基礎。
  •     目前看过的关于自由的书里面最喜欢的一本
  •     资本主义使人成为经济活动的工具,新教思想为之垫定心理基础。 弗洛姆认为自由精神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作用于个体使个体产生孤独无力感,他并不认为孤独是自由的一种内在特性。 垄断资本的出现加剧了自由的负面效应,使人沦为经济的工具。加重了现代人在政治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的无能为力感,摧残了人的个性。逃避自由的思潮由此而生。 在研究个体的行为时,弗洛姆反对单纯从人的理性方面入手,他认为人的理性背后的心理动机等非理性因素更具有真实性。 他指出合理怀疑与不合理怀疑之间的动机区别。 他区分了合理权威与抑制性权威。并将权威的演变概括为外在权威,内在权威和匿名权威。 极权主义性格的心理基础:孤独无力感。特点: 崇拜并蔑视权威。表现:施虐—受虐倾向。压抑的冲动收到挫折时是破坏性冲动产生的原因。
  •     pdf
  •     超赞的书,观点和分析过程特别犀利,同时看起来也很吃力,很多地方都没看太懂,以后再看一遍。 想要自由,就要有相应强大的内在力量,内在力量不足,导致倾向于依附。然而不甘于依附又导致叛逆,向往自由,无数人就在依附,叛逆,追求自由的循环中挣扎,却忘了最重要的是增强内在力量
  •     大学读的少数几本好书之一
  •     没看完。。
  •     的确很颠覆,人一旦清醒意识到自己是被假设的“我”而实际是一片虚无,他必会开始怀疑自我存在和价值,他难以接受丧失自我的事实,在焦虑,孤独,软弱下放弃选择或屈从,我们自以为是的自由不过是是第二枷锁,不知社会性格结构分析可靠多少。10-2.2,64-170202
  •     说的就是我。
  •     自由与自由之间的过渡是个关节点。把握住,找本位,不迷失。
  •     这些都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     个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陷入啦完全的孤独感之中。当无法承受这一巨大力量之时(孤独面对世界从而不得不想办法摆脱不堪忍受的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我们的不安全感和软弱无力感也会聚增。从而逃避孤独感和 失落感过程中,屈从于新的权威,通过强迫自己去适应公认的行为模式(大众化),不至于自己有别于他人。然后自我吞掉。 一句话:消灭自我获得安全感。唉,其实人完全可以自由又不孤独 ,独立又不脱离世界-实现自我。自发性的活动是人自由意志的自由活动。人的个性成长和实现是人的最终目的。培养自己特有的品性是最有价值的成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