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永恒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
ISBN:9787208002487
作者:周国平
页数:242页

作者简介

二版序
我无意像培根那样,一生中时时把自己的格言集带在身边,不断精雕细刻。原因很简单:我不是一个格言家,这本书也不是一部格言集,它不过是我平时随手记下的小感想的一个汇编罢了。此次再版,只作了若干删节和较多增补,章节有所添加,篇幅有所扩充,因为从初版至今,毕竟四年过去了,手头又有了一些积累。十年的积累仅成这么一本小书,我发现自己实在算不上一个勤快的人。


 人与永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每次想要写下感受,却又不知何从写起,因为我自认为从未读完过她,她好像是包含了人生众多的思考,像小时候一个人站在夜空下,头顶是璀璨的群星,无论何地都令人感动...初读她,狠多未曾有的经历让我无法产生更多的共鸣,但也一点一滴沁润了我,狠多具象的对比令我印象深刻,多年后当我在旧书摊上翻到这本初版,封面已残破不堪(因此我画了一张封面传了上来),还有某图书馆的章,内页有狠多圈圈点点的笔记,不禁欣喜,讨价还价另外一堆旧书时,摊主将她当作找头让给了我,因为实在是残破得无人问津...随着年龄的增加,每次重读,都会有更多共鸣,都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所以我觉得从未读完过她,如果说周国平的文字使得哲学镌永,不如说哲学的内涵使得生活更加丰富,思想更加开阔,每一件平凡小事都有不可替代的不平凡之处,文字给了哲思具体的形象,却也使得哲学展开翅膀,在我们的心空滑过,就象是小时候仰望星空时,梦想自己也可以畅游在那星光点缀的夜空中,那种翱翔的幻想挥之不去,成为了一种可以被共鸣的感受...一个人在物质的世界里最终追寻的是精神,是哲学,是永恒...
  •     摘抄:游览名胜,我往往记不住地名和典故。我为我的坏记性找到了一条好理由——我是一个直接面对自然和生命的人。相对于自然,地理不过是细节。相对于生命,历史不过是细节。笔记:而相对于我自己,外界都是细节 摘抄:人不易摆脱角色。有时候,有意摆脱所习惯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外一种角色。反角色也是角色。笔记:没有角色,我用什么演绎人生,而我又发现角色和剧本都不是我定的,那么,我是什么,也许,我本身,就是角色。摘抄:有的人喜欢用哲学语汇表达日常的体验,我喜欢用日常的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笔记:哲学速成法,因为事物是辨证的,所以想问题是往反义上想,写文章是往近义上靠,就行了摘抄: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笔记:看重什么,就被什么支配,什么都看轻了,没有支点了,被风吹走了,怎么办呢?摘抄:因为看破红尘而绝望、厌世乃至轻生,骨子里还是太执着,看不破,把红尘看得太重。笔记:对超脱的执着也是执着。真正的超脱不存在,真正的什么是存在的呢?
  •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在临睡前半小时,我都会打开看看.书中有些感言目前我还是无法体会,有些,我还需要闭上眼睛想想,然后恍然,有些, 会有些共鸣.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跟风中的纸屑属于一类.
  •     以前貌似就是看的这个版本?13岁的时候看到里边的文字,觉得很做作,故弄玄虚。17岁的时候读,却感觉很受启发,爱不释手。21岁买了他的一本自传,感觉不大喜欢这个人了。在大学的书店也看见过他的新书,打开一看没有新内容,只是以前文字的整理。非常非常失望。幻灭N年了。但是想起80年代,有多少年轻人在公车上,在熄灯后的宿舍,在校园的草坪上读过这本小册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许是怀念自己没有赶上的那个短暂而开放的时代。
  •        在读之前,我心中已没有执着二律背反,心中的哲学的印象依旧模糊。
      我不想把它搞清楚,我知道,我根本就搞不清楚。
      
       俗话说,“难得糊涂” ,我同意他的做法。
      
       的确,泡杯茶,翻翻蒙田,是件惬意的事。
      
       聪明也好,愚蠢也罢。
      
       孤独也好,无聊也罢。
      
       人活着有意义也好,无意义也罢。
      
       人不纠结,枉少年。
      
       这里不想用相对论来解释。
      
       只想说,瞬间的确是永恒。
  •     读了自己也想写点的
  •       
      看过这本书的电子版,书中有少些的句子还是不错的,其他的内容比较一般。我觉得此书是哲学和思想性的,有一定的深度,但不是特别有深度,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但对于具有宗教性的人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就远远不够了,因为它没有揭示人生和世界的真谛,相反还有粉饰和美化之嫌。
  •       想来有点肤浅,最先吸引我的竟是书的封面——全白的页面,上面只有淡淡的一笔墨痕,和一点化开的墨迹。一如内容其给予人淡雅的感觉。没有枯燥艰涩的论述,没有严肃正经的教化,只有看似零碎的句子,就像信手札记的生活感言或是瞬间被触动的灵感。
      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的答案,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意义永远是不确定的……意义就寓于寻求的过程之中。”
      那些我刻意回避的思考,萦绕不息的困惑,能不能找到答案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在思考,我在追寻,我所做的一切的潜在意义。懂得发问,意味着有所体会,那么,离顿悟的一刻也许已经不远。还是说,寻求过程中的思考与觉悟就是意义之所在?
      
      ——“人生是一场无结果的试验。因为无结果,所以怎么试验都无妨。”
      为什么我宁愿选择自己修筑新的道路,而不干脆地选择那些看似平坦得多的现成的路?知道为什么真的那么重要吗?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既然如此,难道又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谁的人生比别人好?没有吧?如此一来,如何选择道路,似乎不需要理由了。如果一定要给一个理由,那么,我想要这么做,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吧。
      我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我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些什么与别人不一样,所以,我只想走自己的路。
      
      ——“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从前,我会想在风景独好的某处筑个小庐,耕织放牧,悠然度日;后来又想,人一辈子,总该做点什么,才算有价值,于是又变得雄心勃勃。我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是经常说的功利主义的侵蚀吗?我想,无论选哪一种都会觉得另一种才更好,那么何不都试试看?清高还是庸俗?我想,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归到庸俗那一类。
      
      ——“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有时会暗笑自己,何时变得不懂浪漫,毕竟我正当此年华。当路旁悄悄开放的野菊不再使你驻足,当树影与鸟鸣不再令你觉得赏心悦目,当初春的第一片绿叶不再让你蓦然感动,或许,你也经老了,内心的老去。年轻的心才承载得起浪漫的轻狂,而现实却使人老去。忙碌间,率性地给自己留点时间,洗去铅华,好待开花。
      
      ……
      
      这一本书,同时亦改变了我对哲学固有的看法。我不会说我有多喜欢哲学,但至少我已不讨厌它了。
      后来,我也看了其他一些有关哲学的书,《苏菲的世界》。作者试图让问题变得易于接受,可是总有那么点生硬,有点像灌输知识。而《人与永恒》更像生活感言,源于生活,自言流露。说不上谁好谁坏,只不过“有的人喜欢用哲学语汇来表达日常的体验,我喜欢用日常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如此而已。
      于我,更喜欢后者,文字细腻清新,“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此前,哲学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刻板面孔”,独断的论证与说教;而随笔或者手记的形式或许是哲学与文学的完美融合吧,质朴自然,平易近人。“新鲜的感受有活泼的生命,硬要把它钉在体系 的框架上,只成了死去的标本。”是的,哲学应有它的深沉,毕竟它是智慧,是精华,然而何不赋予它含蓄的诗意,反而“硬要把它溶解和稀释在长篇大论中,只剩下一杯白开水”?
      我想,我大概是能懂的,可是却欠缺了接近哲学的理由。而《人与永恒》正正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找到我会喜欢上哲学的理由。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似乎是玄而又玄的问题,但那些简单而平实的简短话语却让我惊觉哲学原来近在咫尺。后来才知道,《人与永恒》是作者在自己出版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我不知道,会不会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正如它的书评“这种哲学式的人生解读,既不是一种世俗的圆滑哲学,也不是游离于尘世之外的出世哲学,而是追寻幸福感悟生活,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更贴近一个有着痛苦心灵的人的哲学”,如此一部作品,怎叫人不喜欢?
      
  •       今天看了某位女生对着本书的感慨,心里颇为好奇就下下来看看。引发了一些思考。
      我选书看就要选好的,经过时间的洗礼的。(光这些书我都看不过来)
      其次,周国平先生的这本书的套路就是通过一些他日常生活的感慨,有阅读有处事。例如他写爱情的时候,就是集中在一起,相当于随笔。
      所以,有些东西有些话,我们没有看到周先生所看的读物或经历的事情,不可能很好的理解他说这些话的立场和处境,心态。所以就会造成很多误解,很多很多误解。
      还有,周先生引用了某位权威的话:希腊人是把神性和兽性结合而成。中国人是把神性和兽性都从人身上剥去。
      而周先生,从我看来,就是一个不愿被剥去神性而愿意把兽性剥去的人,很多得道高僧都是这样的。他们的视角已经不是自己,而是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这样做没有错,但是,很容易引起误解,让很多在青春期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走上不归路:人生就是一场虚无,什么的言论,让他们在人生中最光亮的阶段暗淡下去我想周先生也不希望看到这些情况。所以,如果可能,请在前面加上20岁以下请在监护人陪读下阅读。
      看周先生的这本书让我感觉,周先生是个想要入市,但是,哲人那种从古至今就孤傲的性子导致他无法安心能够继续他的哲学之路。所以,你如果看看就会看到其中不乏一些酸味的话语。
      不过周先生的某些话还是说的很到位,很令人深思的。不过,如果细细看这本书,就会发现人生的确很多时间在没必要的事情上浪费了。
      ps:门口摆架子车卖盗版书4元两本的书里,随便翻翻鸡汤,金融,心里控制,阴谋,厚黑,中医,这些杂书,你也会看到一些比较精彩的话,不过只是很小很小的含量。
      好书就是,全是深思熟虑的话,和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等是,都是深思熟虑的话,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类似语录什么的。
      差书,例如这本,就是深刻的话含量不多,并且还没什么体系。
      
  •     额。
  •       偶然间在图书城的货架上翻到这本书,看了几页,就决定要抱回家。
      全书的几个主题收录了周国平的许多人生和生活随感,其中不乏能够让人会心一笑或者心灵感动的好句。对于那些生活迷茫或者浮躁的人来说,周的书籍可谓是最好的心灵鸡汤,它能让你看淡一些、看清一些、舍得一些、放弃一些。
      可能这本书的内容形式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我问过一个女性朋友,她就说太过散碎的文字不能让人定下心来品位,但是真的能够做到静心品位的人,相比内心是何等的从何和淡然。
      最后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
  •       这本《人与永恒》07年3月3日买来了以后大约读过三次或者说三个阶段。买来的时候初读,两年后二读,昨天晚上算三读了。每次翻开周国平的文字就两个感觉:意识的倾卸,意识的不安。昨天晚上小读了三四十分钟,终于敢确定,原来周国平一直在装逼(至少写这本随笔的时候是)。
      
      装逼并不等于做坏事。装逼是北方方言,泛指违反本性故作姿态或者即便无法做到,也要做出姿态的一种行为(资料来源:互联网)。我说周国平装逼也并不是说他道德缺失什么的,只是觉得他的文字有过度概括的倾向,此谓装逼。
      
      以这本随笔为例,过度概括有三点:翻到目录可以看到这本随笔涉及“人”“自然和生命”“爱”等26个主题,以1987年的周国平,来论述这么多主题是不是太犯难了?
      
      第二个过度概括是语句的组织上,以随便截取的几段话为例。“只有朴素的东西才能真正打动心灵。浮夸的东西只会扰乱心灵。”“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男人是孤独的,在孤独中创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和群众传播文化。”“近了,会厌倦。远了,会陌生。不要走近我,也不要离我远去......” 周国平在想表达一种情感的时候总是喜欢拿一种跟这种情感相反的情感来做对比。朴素&浮夸;男人&女人;孤独&合群;近了&远了。 这种对比的修辞读起来也许会非常顺口,但太顺了却会造成很多假象。我感受到了朴素的美,为什么非得说浮夸丑? 男人再孤独也是社会性动物,女人再合群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远了近了,大概是我自己的问题吧,我想。
      
      第三个过度概括属于气质上的,这属于自己经验所得。在写随笔的时候用到的是直觉,周国平自己好像也经常这么说。直觉让我直接知觉到对象的存在,但是我不能感受她抚摸她。所以在读周国平文字的时候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意识的倾卸”,刹那间我把对象直接把握住了,但这种把握却让我的内心隐隐感受到了某种不安,因为这过程中没能参杂进一点情感。没有情感有没有办法判断。
      
      基于这三个层次的过度概括,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周国平是很装逼的。当然人家写随笔是写给自己看的,本来就不打算发表,对自己装逼又有何不可? 更进一层,作为曾经的他的读者,我觉得装逼或许会让别人对我不爽,但事实是有几个人愿意在这方面装逼? 观念上装逼几乎没有人会来欣赏你,更不可能拿来把妹,这样的装逼与真正的装逼精神不见得相符吧。另外,装逼是有夸大的成分,但这个过程总是一个学习的开端,能有几个人在一开始就能很好的把握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呢?
      
      
      
      
      
      
      结束:
      只是以后我不会是周国平的读者了,我觉得现在的我已经超越1987年那个他的感受了。
  •       09年暑假的读书笔记。
      
      一本好书与量无关,只与质有关——有的书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数百页,只是有时读罢竟不知作者在说什么,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抑或是无甚感触,觉得所得不多,这样的书,即使再长也只是用以凑字数、充场面而已,最终浪费的是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有的书薄薄一册,数页即止,但是内里包含的却是字字箴言,犹如诗句一般,字数少,语言却极为精炼,这样的书,其杀伤力远强于以量制胜者,也更有经年累月后而越发值得品味的资本。
      当然,上面指的是可称作“作品”的写作,这与平日我们在写作课上的练习又有不同之处。写作练习既讲究内容的质量,同时也有“写长”、“写多”的量的练习——像我们的Katherine老师就要求学生每日写作,对于这本习作,她不看内容,只检查学生是否写了足够的量——这也是“量变到质变”哲理的最好实践和最佳诠释。
      《人与永恒》是我读的周国平的第一本书。就像书中所述,若书读过后会令读者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要表达的冲动,那么这就是一本好书。在看过《人与永恒》后,我不单感到思考的细胞被唤醒,表达的冲动被激活,而且还对这本书的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这或许就是一个作者透过其作品所能做到的最成功的事情了。
      最近又新读了梁文道的随感集《我执》,想想这类表现个人在日常中的思考的、篇幅短小的文章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喜欢读的。因为形式相近,所以也拿过来比较一番。但细看之下,便发现两者的文章其实相差还是甚远的:周文几乎都是在脱离情景的基础上的思想表达,其语言如诗如画,读来是字字珠玑,而且其中很有许多让人感同身受的地方,就如王红岩老师曾说过的,很多时候人不是没有感觉到,而是没有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语言具体地表达出来,正是这样,才会在读他人文章时有感深切的认同,同时,周又不乏出人意表的想法,常会令人不禁言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相比起来,梁文则包含了更多的叙事,文中更偏好于从事情中引申出思考,而且他的思考在哲学性之外,似乎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也或许更易让人接受。我想,两人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的不同背景,也是这两本书差异的主要缘由:周的《人与永恒》是他“六年里随手写下的小杂感”,而梁的《我执》则是在那约半年时间内应某专栏约稿而后又并未发表的“看似日记的虚构散文习作”。有趣的是,周梁二人都言称自己“懒”:周国平在二版扩充了四年积累之序中说“十年的积累仅成这么一本小书,我发现自己实在算不上一个勤快的人”;梁文道在全书末尾写道“它们全凭外缘而生,如果没有人约稿,我自己根本不会无端动手”。我暗忖,这到底是中国人骨子里天生的谦逊不可自夸的民族特性?或者就是如他们自述的事实——倘若如此,莫不是说作为“作家”,以文字为生的人,就理应日日笔耕不辍,才心安于自己头上戴的这顶帽子?在我想来,作家其实更应是一种最具想像力、创造力、创新性的职业,不是常人所能胜任的,因而讲究灵感的东西又怎能死硬硬地规定其数量和频率呢?这就有点像当下较为人所诟病的“推动科技创新”一类的政策了——创新可不是能逼出来的,创新最需要的是宽松的环境,一个能让其自由呼吸、汲取新鲜血液以升华为灵感的时空。
      
  •     @TJ Lib. 20100309
  •       在这本书里竟觉得周国平是个能说出动人情话的人。
      
      「一个太好的女人,我是配不上的。她也不需要我,因为她有天堂等着她。可是,突然发现她有弱点,有致命的会把她送往地狱的弱点,我就依恋她了。我要守在地狱的门前,阻止她进去…」
      
      「你是看不到我最爱你的时候的情形的,因为我在看不到你的时候才最爱你。」
      
      太动人。
  •     高中时特爱看格言,原来现在也是
  •     第一版
  •         本书主要收录了周国平先生的随感,主要涉及人生的感悟。对他来说,诗是情感日记,随感是思想日记。
        希腊人混合兽性和神性而成为人,中国人排除兽性和神性而成为人。当文化不能表达生命、反而压抑生命时,生命的紧张感增大,此时需要改变旧文化以重新表达生活,但文化的改造不必从文化开始,有时直接表达生命的紧张感、危机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
        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寻求的是消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共在的欲望,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寻求的是理解。理性强的人研究自然,追求真,做科学家;意志强的人研究社会,追求善,做政治家;情感强的人研究人,追求美,做艺术家。
        幸福和上帝差不多,只存在于相信它的人心中。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剂,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当你遭受到更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有两种人不宜读太多的书:天才读太多书会占去创造的工夫,甚至窒息创造的活力;白痴读书愈多愈糊涂,愈发不可救药。作者有一点说中了我: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文字是感觉的保险柜,勤于为自己写作的人,晚年不会太凄凉,因为你的文字,也就是不会衰老的那个你,陪伴着你,他比任何伴护更善解人意,更忠实可靠。
        理想的夫妇关系是情人、朋友、伴侣三者合一的关系,兼有情人的热烈、朋友的宽容、伴侣的体贴。有三种婚姻:以幻想和激情为基础的艺术型婚姻;以欺骗和容忍为基础的魔术型婚姻;以经验和方法为基础的技术型婚姻。
  •     很多很漂亮的句子
  •     生的终点是死,是虚无,在终点找不到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然而,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都一样,何必在乎过程呢?
  •       平凡的文字,一贯的风格。没有一本书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只是走在寻常的幽径上,却已经走过了四季。印象最深的,大意是,爱走过了崇拜者和被崇拜者的距离。
  •       每个人都要过一生,不是每一个都能把自己的感悟转化成文字以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进步是逼出来的。就像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不断扩张,就业压力逼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
      
      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当一个人没有任何欲望而又渴望有欲望时,他便感到无聊。读研两年了,比大学生生活还要无聊,课更少了,闲暇更多了,有更多时间去看杂七杂八的书,直到把自己的世界观都搞得混乱了。
      
  •       此书中的许多思想带有明显的二分性,善人与恶人、男人与女人、名人与小丑、富人和穷人、生与死、懦弱与顽强、远与近……周国平许多的思想感悟是建立在二分思想上的,如果用统一的观点将二者包容起来,或许书中的许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     喜欢听的独白
  •       包含许多对人生百态的思考,爱情,死亡,友情。
      同学借给我读的,然后就非常喜欢了
      
      “人们往往不是因为失恋儿难受,难受的是自尊上的打击。”
      “你永远看不到我最想你的时候,因为只有看不到你的时候才最想你”
      
      一直记得这两句话
  •       这是我收到某年生日收到的礼物,喜欢至极。那些空闲的日子,捧着这本小书,读了又读,居然读出了当初某某推荐这本书的那个人的心情。我被他感动了,也被周先生感动了。我也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所以我很仔细地为它穿上新衣。我想多年之后,我一定会跟那个处在青春期的小孩子讲述当年妈妈懵懂的种种想法,关于未来,关于爱情,关于迷恋,关于人,关于两性,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分享着这些看似严肃不可讲的话题。
  •       看书写评论,感觉就像上学的时候要完成作业。可越来越懒,也越来越不愿意思考,更不愿意把思考记录下来。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不会思考了,对很多的事物只有“知”而无“思”。这本书虽然是作者片段的感悟,是片段的关于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生与死,记忆与永恒。却提醒我,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否则,时间于我们有何意义?是否都体现在我们自身的记忆中。浑浑噩噩毫无记忆的百年,有意义么?怎样能叫永恒,永恒所附的载体是无知无识的死物还是人的记忆与感受?这种语录体的好处是随便从哪里看起都没关系,都可以读下去。
  •     他的哲学 超级喜欢
  •       爱 20
      不要以成败论人生,也不要以成败论爱情。
      现实中的爱情多半是失败的,不是败于难成眷属的无奈,就是败于终成眷属的厌倦。然而,无奈留下了永久的怀念,厌倦激起了常新的追求,这又未尝不是爱情本身的成功。
      说到底,爱情是超越于成败的。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梦,你能说你做了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梦吗?
      孤独 2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似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5
      在静与闹,孤独与合群之间,必有一条适合于我的比例或节奏。如果比例失调,节奏紊乱,我就会生病——太静则抑郁,太闹则烦躁。抑郁使我成为诗人,烦躁使我成为庸人。
  •       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了这本书的,自身觉得写得不错,其内容详细阐述了人类在面临感情,事业,个人修养等,很哲理,很精辟!希望大家没事可以看看,或多或少还是能够学到点东西的!
  •     见语文摘抄46。
  •     对我来说不如《妞妞》,缺少某种感情因素在里边。
  •     买来送同学的 却在送出之前仔细读完了它 还做了摘抄 于是就爱上了
  •       人就是会生老病死的动物,不会永恒、也没那么伟大。社会就是这群动物吹出来的泡泡,始于人性,终于人性。
      
      我们学会了对周遭事物的判断,日积月累形成了规律性的看法,有人称之为道。道法自然,如来。如来,如是而来。归到底还是人之本性。能懂这道理的人不谓高人,否则我就是高人了;能懂得本性的人不是得道者,否则我家的小狗就是得道高僧。
      
      在于悟,领悟;领悟人性不是看几本书能达到,经历过大是大非后的顿悟既是一种。
      
      行路、看书、阅人,悟人性之正道。
  •     一气呵成,阅读感觉很赞!而且是本小册子,看了不累
  •       其实从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对人生这些东西觉得是些玄而又玄的问题,认为哲学这些东西是一些哲学家想的问题。但这本书简单而平实的简短话语,有些话语让我不禁感叹其实哲学离我们生活很近就是生活。   从和它的邂逅让我注定对这书我是爱不释手。
  •     可贵的思考。
  •     记录下你生活的每一个感悟,去认识它。
  •       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从很多的作家口中都能听到对于这本书的赞赏,心灵随笔,一篇非常好的心灵随笔,周国平说是从尼采中领悟到了许多,本书确实有很多唯心的成分,这本书的很多见解是很地道的,带着时代的气息,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是依然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     如今读来反觉浅
  •       让烦躁的心静下来、、、、、、、、、、、、、、、、  、、。。。。。。。。。。。。。。。。。。。。。。
  •       读大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这本书,很喜欢,这个版本应该是后来重编的,实际上没有真正读过。后来我竟然因为和他的爱人是朋友而认识了他,曾一起吃饭、聊天,并去他家做客,也算是和名人有了更深一步的交往,这在我的交往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很喜欢他隽永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也喜欢他的坦诚、直率和出名后的低调和勤奋。当一个人追求一种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的东西的时候,他是可以忘我的。当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成为名人后,他的真知灼见影响的人群就不是一个小圈子了,我想,对于这一点,作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很强的。
      
  •       读这本书,只是因为看见了它在母亲的书架上,从书架上抽出这书,就开始了读了,估计她根本没看过几页,我没问她为什么买,因为我知道她买书一向没有原因,没有目的,也永远不会完整的看完一本书,不管怎样,过去的人还是有阅读的习惯,而现在就完全的没有了吧,我指中国人,大概外国人依旧还是保持着这种习惯吧,这是怎样的不同,或许有太多说不出道不明的原因,或许很复杂,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心境的关系,我们已经无法静下心来做什么,我们已经兵荒马乱了,大概抱着一本书狂啃也是因为我们要发财要创富,要出人头地,功利的读一本书,因为或许他们会带给我们利益,而诸如这种不入流的闲书大概会被现如今的人所耻笑和鄙夷,或许不客气的还会说你神经,怪胎,这就是如今社会的现实,看点所谓的偏门书就会被看做文艺,矫情,装,但是我觉得如果现在有些癫狂的不太正常的中国人如果看看这些所谓的不大正常的书,或许可以让我们变得正常,恢复原状,重新变回为人,而不是一个发狂的怪兽,不是吗,大家都不觉得我们被功利心折磨的各个都很狰狞吗,我们面目可憎,还没有感觉,不知道自己可恶是更加的可恶,我与这本书取得了联系,在阅读中渐渐的改变自己,修正自己,如同电脑格式化,让自己恢复正常,不再失控,你如果已经失控了,就一定要停下来,否则你某天一定会以另一种惨烈的方式停下来,或许这本书可以让失控的你平静下来,恢复作为一个人的理智,试试吧
  •       周国平《人与永恒》札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初版 2005年借阅于华大图书馆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把自己当作尺度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可是当他寻找自身意义时,用什么作尺度呢?仍然用人吗?尺度和对象同一,无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吗?人又岂肯屈从他物,这本身就是贬低了人的存在的意义。意义的寻求使人陷入二律背反。
      
      也许意义永远时不确定的。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寻求,意义就寓于寻求的过程之中。
      
      我们读英雄探宝的故事,吸引我们的并不是最后找到的宝物,而是探宝途中惊心动魄的历险情景。寻求意义就是一次精神探宝。
      
      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动物性,寻求生命的意义则是人的神性。但人终究不是神,所以,意义是一个悖论的领域。
      
      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爱情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情景。彼此太熟悉,太了解,没有了神秘感,就不易产生爱情。当然,彼此过于陌生和隔膜,也不能产生爱情。爱情的发生,在有所接触又不太熟稔之间,既有神秘感,又有亲切感,既能给想象力留出充分的余地,又能使吸引力发挥到最满意的程度。
      
      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爱情与事业,人生的两大追求,其实质为一,均是自我确认的方式。爱情是通过某一异性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事业是通过社会的承认来确认自身的价值。
      
      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曾失意的人不懂人生。
      
      “生命的价值在于爱。”
      “不,生命的意义问题是无解的,爱的好处就是使人对这个问题不求甚解。”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人生作为过程总要逝去,似乎哪种活法都一样,但就是不一样。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受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化外来印象的能力。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的消化世界。
      
      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爱可以抚慰孤独,但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负面。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语言是存在的家,沉默是语言的家。
      
      
      真正有独特个性的人并不竭力显示自己的独特,他不怕自己显得于旁人一样。那些时时处处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虚荣心十足的平庸之辈。
      
      
      智慧的极限就在于人情人生之谜的无解。
      
      凡是有良好哲学悟性的人,必定有过对于死亡的隐秘体验和痛苦觉悟。这种体悟实质上一切形而上思考的源头,不从这源头流出的思考就绝非真正形而上的。因此,差不多可以把对死亡的体悟看作衡量一个人的哲学悟性的标志。
      
      
      一个漂亮女人能够引起我的赞赏,却不能使我迷恋。使我迷恋的是那种有灵性的美,那种与一切美的事物发生内在感应的美。在具有这种美的特质的女人身上,你不仅感到她本身的美,而且通过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生活的美。因为这一切美都被她心领神会,并且在她的气质、神态、言语、动作中奇妙地表现出来了。她以她自身的存在增加了你眼中那个世界的美,同时又以她的体验强化了你对你眼中那个世界的美的体验。不,这么说还有点不够。事实上,当你那样微妙地对美发生共鸣时,你从她神采中看到的恰恰是你对美的全部体验,而你本来是看不到的,甚至是把握不住你的体验的。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呵,无意识的,因为难以捕捉和无法表达而令人苦恼的美感,它不是用语言,而是用她有灵性的肉体,用眼睛、表情、动作等等替你表达出来了。这就是魅力的秘密。
      
      对于人生我们无法想得太多太远。那越过界限的思绪终于惘然不知所之,不得不收回来,满足于知道自己此刻还活着,对于今天和明天的时光作出些实际的安排。
      
      人生的终点是死,是虚无,在终点找不到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然而,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结局都一样,何必在乎过程呢?
      
      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照看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卑怯。走远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流连徜徉,悠然自得,内心是宁静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西摸,无所适从,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幽默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式态度,它要求与生活保持一个距离,暂时从局外人的眼光来发现和揶揄生活中的缺陷。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不过,你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
      
      
      灵魂的种子,他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浇淋下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在知识之水的浸泡下发成一颗绿豆牙。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个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
      
      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
      
      
      一个天才在平时多数场合不是天才,只有在少数幸运的时刻才是天才。
      
      
      男人期待于女人的并非她是一位艺术家,而是她本身是一件艺术品。她会不会写诗无所谓,只要她就是大自然创造的一首充满灵感的诗。
      
      卢梭说:“女人使我们留恋的,并不一定在于感官的享受,主要还在于生活在她们身边的某种情趣。”的确,当我们贪图感官的享受时,女人是固体,诚然是富有弹性的固体,但毕竟同我们只能有体表的接触。然而,在那样一些充满失意的场合,女人是气体,那样温馨芬芳的气体,她在我们的四周飘荡,沁入我们的肌肤,弥漫在我们的心灵。一个心爱的女子每每给我们的生活染上一种色彩,给我们的心灵造成一种氛围,给我们的感觉带来一种陶醉。
      
      我发现,美丽的女孩子天性往往能得到比较健康的发展。也许这是因为她们从小讨人喜欢,饱吸爱的养料,而她们的错误又容易得到原谅,因而行动较少顾虑,能够自由的生长。犹如一株植物,她们得到了更加充足的阳光和更加开阔的空间,所以不致发生病态。
      
       2005.10.7
  •     我记得她说,未经失恋的人不懂爱情,未曾失意的人不懂人生。之后很久,这句话一直都影响着我。
  •     周国平说:努力追求你想得到的,充分享受你所拥有的
  •     读出很多共鸣。可惜这本书本身也快成跟风装13的时尚之物了。
  •     这是我读的周国平的第一本书,当时的感觉是很简单的话语,在周国平说来却是那样的富有哲理。从此就喜欢上了周国平的书。
  •        只有一件事我们没有目的便去做了 —— 存在
          
          但,只有回答此问题后才能真正生活
          
          所以我们首先要回答生而为何
          
          我的青春不应该只是年华,而是深沉地思考
          
          人生意义、终极关怀、人与永恒、灵性…
          
          这些字眼都应该被我们熟知
          
          人生是有意义的,但需要人历经生活百态,欲望浮沉,才能真切感受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