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的解析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29日
ISBN:9789573260981
作者:傑德.魯本菲爾德
页数:456頁页

作者简介

一九○九年,佛洛伊德抵達紐約,展開畢生唯一的訪美之行。與此同時,一樁撲朔迷離的豪門少女連續殺人疑案,震驚了紐約市政當局。年輕的美國心理醫師楊格在佛洛伊德的指導下,運用心理分析學說,協助警探黎特摩爾破案……
在找尋凶手、探析懸疑案情的過程中,作者還原了二十世紀初曼哈頓的輝煌時期全景。在回顧歷史的同時,讀者得以一窺心理分析理論初現之時的景況,也可看出佛洛依德與門徒卡爾.榮格之間亦師亦敵的關係。
本書書名取自佛洛伊德代表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書中受害少女諾拉(Nora)的名字靈感則來自佛洛伊德的臨床案例《少女杜拉的故事》。佛洛伊德一九○九年的訪美之行可說是歷史之謎。儘管訪問極其成功,但日後佛洛伊德每一提及,卻總似在美國受過某些精神創傷。「我的小說對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虛構的答案。」魯本菲爾德如是說。


 謀殺的解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本来对这本书期待很高的。
      结果就是 解析还好,谋杀失败,翻译要小心
      
      解析还好——可以重温一下弗洛伊德的一些著名论断,哈姆雷特的解析呀,俄狄普斯情结阿
      谋杀失败——作为一本侦探小说勉强及格
      翻译要小心——看了一楼的书评和回帖,颇有同感,严重怀疑使用了翻译软件。译者的汉语水平似乎很欠缺,虽然是paper back类读物,也毕竟是小说,而不是新东方的练习题。
      
      小说的唯一买点是把弗洛伊德和他的理论引入侦探小说。
      适合汉语理解力强的读者在坐飞机,火车,轮船,地铁时阅读。
  •        「谋杀是最神秘的死亡方式。多数的死亡,死亡发生之后一切结束,而谋杀,在死亡发生之后,一切才开始。」──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
       作者挣脱了「生存或死亡」,为「To be, or not to be」做了另一番新的诠释:「真诚或伪装」。
      
       幸福并无秘密可言。
       痛苦的人都相似。有些伤痕未愈,久受折磨;有些愿望破灭;有些尊严受挫;有些人迸出爱的火花,却被厌恶——或者更糟糕,被冷漠——扑灭,而爱纠缠着他们不肯离去,又或他们纠缠着它不放;所以,他们每天都活在昨天的阴影之下。幸福的人既不往后看,也不朝前看,他生活在现在。
       但问题在于,现在从未能传递一样东西:意义。前往幸福的道路和通向意义的旅途大相径庭。要找到幸福,一个人只需活在此刻,只需为此刻活着。而要找到意义——他的梦境、秘密和生活的秘密,一个人必须寄居过去,无论它多幺黑暗,还需为未来而活,不管它多幺飘渺。因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生活在幸福和意义之间摇摆不定,而它留给我们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20世纪初、谋杀、悬疑、警探、心理分析师、金钱、美女……这些元素应该可以拍成一部足以吸引人进场观看的好莱坞大片。
      
       整本书片段分得很多,从多个不同视觉展开描写,但是梢显得乱。基本上可以将弗洛依德的美国行及谋杀分成两本书来写。而谋杀及对其的解析又显得拖泥带水,不紧扣。没耐心的人还真看不到头呢。但是书中绝大部分描写都有事实依据,这一点可以在书后作者的述说中看到。就连谋杀案也是根据弗洛依德著名的病例改编而来。
       当书籍的墨香已被商业气息充分掺兑的现时社会,畅销书的制作如同吧台上调制鸡尾酒一样,成为一门有可能日益兴旺的手艺。惊悚疑案小说《谋杀的解析》就是这行业的一个新产品。
       调酒师必须具备“独门功夫”,不然的话他很难有出彩的机会。
       《谋杀的解析》作者亮出的绝活是莎士比亚和弗洛伊德。虽说这位贾德·鲁本菲尔德先生具有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显赫学者身份,在宪法学研究领域颇有声望,可写惊悚小说却与写学术著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道。由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研究弗洛伊德,又娴熟莎士比亚戏剧。鲁本菲尔德先生便用学斋考据的手法,将自个儿擅长的这两个“强项”,在小说中舞动得呼呼生风。
       惊悚小说的传统材料是疑案悬念。《谋杀的解析》劈面亮出一件美貌少女遭性肆虐狂侵犯、被勒杀的凶案,恰到好处地挑逗人们天生的窥探欲。
       《谋杀的解析》故事情节是精神分析学病例“少女杜拉的故事”的文学版本,文学照例是要节外生枝,锦上添花的。“少女杜拉的故事”这个病例颇具争议,《谋杀的解析》因此就能从容不迫地将它说个天花乱坠。情欲、爱情、肆虐狂、同性恋和“移情”(包括从文学和心理学上对“移情”的描述和阐释)都一古脑儿地在小说的情节中相互牵扯,彼此交缠,让读者沉溺其中,无法脱身。真实与虚构共存,学术气和故事性齐舞。《谋杀的解析》就这样妖娆无比地释放着自己的诱惑力。至于最终凶手落网的结局尽管出乎意料,人们的思考还会难以释然。
       人的心理活动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它可以通过外在的行动表现出来,哪怕这些行动是无意识的行为,因此也让人可以通过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分析得到你的所思所想,甚至是你所经历过的东西。这就让我们这些有窥探欲的人有了极大的兴趣。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世界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么?但是幸福往往真的没什么秘密可言,而不幸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归根到底却发现还是人对最原始的欲望追求和满足之间无法平衡所导致的。在现在的社会新闻中,不幸的故事听得多了,而事情的成因却是差不多的,难免让人麻木。
  •     评论得还是很有理的.人称的不断更换以及.结构上的情景突然跳转,都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
    但噱头十足,卖点很多,深入控制力不够.没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的读者显然读得力不从心.
  •       将自己视作弱者,这个人的动机是什么?博得他人的垂怜?
      昨天在翻看《少女杜拉的故事》时,看到自己曾经做的笔注:不止疾病,包括表现出来的痛苦、自怜等负面情绪,近似自虐的快感。由此印证弗洛伊德在诊治这位18岁少女杜拉时下的结论:在病人的精神生活里,病人对症状采取宽容和保护的态度,于是任何人要想使病人复原,将惊诧于其抗拒力之大。他这时会突然意识到病人想要驱除病症的决心,并不像其外表所显示的那样认真。
      刚看完《谋杀的解析》,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原理融入在一起谋杀案中,而谋杀案的当事人的原型便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这个名为杜拉的病人。父亲和其好友的妻子通奸,其好友又对杜拉求欢,和母亲关系恶劣,有自杀倾向。在小说中,通过虚构安排,汇集了几件关于弗洛伊德学术生涯的重要事件:获得美国的认可,首次在世界上得到殊荣,和卡尔·荣格正式决裂。关于性病原论的争议是小说中的理论焦点。
      作者是贾德·鲁本菲尔德,美国著名宪法学权威专家,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论文研究弗洛伊德;曾在朱利亚德学院读戏剧,精通莎士比亚;出版有《司法革命:美国宪法的结构》和《及时的自由:自治的宪政理论》等专着。
      我是比较质疑性病原论的,任何行为都归结到性之上,真有如此简单?性心理固然复杂多变,但是除了性,另外的动机真没有?荣格在此时表现出了怀疑和突破,而全世界却开始接纳心理分析治疗生理疾病的新奇方式。
      弗洛伊德做出的贡献是伟大的,但我陷入了他的理论带来的道德困惑中。他的学生都私生活混乱,按他自己所说他自己恪守道德,而又是他亲口说“比起满足文明的本能,满足野蛮的本能带来的快感要强得多”。一个提出此观点的人,要他人信奉,自己首先要承认,那么既然抱持如此观点,如何做到道德的卫道士?真没有说服力……
      弗洛伊德的出现很容易被作为借口和庇护。性是不该压抑的,否则就要得精神疾病。人人都有俄狄普斯情结,不恋父恋母是不正常的。梦境是潜意识的表现,任何梦都是被抑制的欲望。
      因为相信了他的,才会相信这个世界全都是里比多作祟。真荒诞。这个世界和地狱有啥区别?
      今年他诞辰150周年,又是犹太人。挖掘出来人类只识得冰山一角的精神世界,竟然是如此赤裸裸恐怖的世界。
      而我潜意识里已经接受了他的学说,把性视作了完全的勿庸置疑的正常的需求,甚至比起精神契合更为重要的需求,也认为其是引起歇斯底里症状的最终原因。但愿不是误读。
  •     我的意见恰好相反,火车是文学的朋友
    因为火车上的时间空虚无聊,船外的风景飞驰而过,笔记本电脑电池无法持久,唯一的消遣只是读书,尤其是那些长达几天几夜的火车旅途,看书和思考可以相互交替
    所以多么艰难的书也是可以看得下去,甚至素日会让我很快入睡的原版书
  •        还没有看过书,真的不好意思。
       今天真是认真看完了两位专业同行的辩论,忍不住也要说两句。我想要说的是两个意思:
       一是翻译,尤其是笔译是一个非常辛苦,而且需要极大耐心和专注力的工作。错译、漏译也都是很难避免的。但是作为专业从业者来说,字面理解层面上的错误还是尽量注意少犯为好。畅销小说一般突出的是是情节可读性和内容趣味性。尤其在现在的外国(尤其是美国)的畅销小说来说,通常大部分词句的表面意义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意义,换句话说,就是本来这种小说就是把事情说明白,如果你还把它翻错了,那么换成寓意深刻,内容丰富的小说,还能胜任吗?
       二是我觉得人不能太狂妄,文无第一,这是一句真理。李先生的几句言论确实不敢苟同。我相信作为不是专业外语出身的李先生一定在语言上有独特的天赋或者下过苦功,而且其社会学专业的背景也是有助于其翻译事业的发展。翻译本来就是一门综合的专业,译者的常识越多,视野越开阔,翻译的准确度也越高。李先生翻译的几本书,基本上是畅销书,其文学价值或者历史价值还有待评论,这么早拿这些来说事,确实会让人皱眉。无机客兄真是花了极大的耐心和精力,以十分有力的方式来教导李先生,我觉得是值得支持的。我在写自己的东西的时候狂妄得一塌糊涂,但是做翻译工作时,还是谨小慎微。如果我是李先生,早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了。
      
  •        可看作系《达·芬奇密码》的跟风之作。与《达》采用了相同的叙事方式,再玩弄点人称、视角的变化。
       虽将谋杀案与佛洛依德性心理学融合,但融合得也太次了些。好在通俗易懂,要搁国人写,定会弄成一本枯燥的教材。
  •     诺奖和畅想书使两种人却步
    平素不怎么看书的想,诺奖的书也,我怎么看得懂?!
    常常看书的人想, 嚓,畅销书,没什么价值
    结果- - - - -
  •     本来想说沙发的。。。
  •       每天晚上我上床的睡觉的时间一般在12点半到1点左右,之后是读这本476页的疑案小说,然后2点安息。
      
      Jed Rubenfeld
      
      当初买下它,无非是看到书上介绍【2006年震撼国际出版界的惊悚疑案小说】,以及书的首页关于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短短百余字的美国之旅的介绍。
      
      很早前,已经不太记得自己第一次对推理这个词感兴趣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但是依旧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毛骨悚然却兴奋不已的时候。
      
      手里拿的是横沟正史的《狱门岛》、《八墓村》。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只是我更偏爱《狱门岛》。从此,我就进入了横沟正史的世界,也借着他的契机为我推开了推理小说这样的一个门。
      
      
      
      
      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
      
      这本书让我欲罢不能,我在阅读领域喜欢的几个元素它几乎都有: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的解析
      20世纪初的美国纽约
      幽默的元素
      离奇的情节
      还有多支线的叙述方式
      
      
      PART 1
      
      如果对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稍微感兴趣,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话,那么书中关于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和几个朋友间的对话,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精彩部分。一个将人类的精神病归结为俄狄浦斯情节的睿智的瑞典人,你会发现思维其实是那般的玄妙,你在无形中潜意识依旧会败露你的一切。譬如你是左手还是右手拿餐刀(见 克拉拉邦威夫人参加的晚宴)
      
      今天同时看完了一个拖了N久的东西,侦探学院Q...里面一个故事谈到了【如果你想看一个人的内心,那么给他一杯热咖啡】。同样是运用了人的下意识的举动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反应。
      
      两本书都涉及到这样一个心理与人的内心的关系,虽然他们所说的不是完全的一样。
      《谋杀的解析》中,扬格大夫试图利用佛洛伊德的俄狄浦斯理论来解开被害者的心结。
      《侦探学院Q》中,橘侦探从对方拿咖啡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惊恐。
      前者是对受害者,后者是对犯罪者
      
      知道他人的内心其实并非那么的感觉良好,我一直那么坚信着
      扬格大夫通过治疗知道了娜拉(被害者)的俄狄浦斯情节确实存在,他对自己喜欢的娜拉感到了恶心
      橘侦探知道对方是几年前杀死自己的妻子的凶手时,他不顾一切的动手杀了他
      
      知道一个心结就同时制造了另外一个心结
      
      从整个故事中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态度来看,他始终以无私的角度来看问题,不管他的理论再美国被批判的是否是赤裸裸的无耻的色情的理论,他自己永远都是将自己的观点放在一个中立的位置,不强行干涉病患的内心,只是引导、解开他们的心结。
      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屋子里,周围什么都看不见,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只是给了他们一条缝,漏了点光进去,好让他们找到房间的钥匙,自己打开门。
      
      【心】长在身体里,即使挖出来,它上面也是没有字的。
      
      从以前就很讨厌心理学家,讨厌他们一眼看穿我的能力。知道那个其实只不过是分析你的内心得出来的结论,却十分厌恶那种被别人赤裸裸的将内心扫描一遍的暴露感。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说,你不需要为了你的想法感到羞耻。
      
      当今的社会,流行一个词,隐私权
      有多少人利用隐私权的说法来掩饰自己?
      大叫着隐私被侵犯,的确是保护自己,却也是对自己的那种被暴露出来的行为感到羞耻的怒不可泄。
      他们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式
      
      与此同时他们对自己感到羞耻
      
      
      PART 2
      
      to be or not to be
      
      not to be 等同于行动;
      to be 意味着别采取行动
      
      关于哈姆雷特,在《谋杀的解析》中有几段精彩的描述:
      
      【哈姆雷特为何不采取行动呢?并不缺可乘之机:莎士比亚给哈姆雷特极多的机会可以要去克劳蒂斯的老命。甚至哈姆雷特也承认了这一点(“现在我就能办到”),可是他仍转身离去。是什么阻止了他呢?而又为什么这种难以理喻的摇摆不定,这似是而非的软弱无能,这个几乎跟懦夫一样的家伙,能够感动全世界的观众长达三百年之久?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和柯勒律治曾试图揭开这个迷结,但徒劳无功;还有成千上百个没那么出名的人想破头也没得到答案。】
       -------《谋杀的解析》P27/二段
      
      【哈姆雷特象征着男人阴柔的一面:聪慧而内向的性情,敏感得足以看清精神世界,却没有强壮得足以负起它压在他身上的重担。两样都做到可是个挑战,倾听另外一个世界的声音,但生活在这个世界-----做一个敢于行动的男人】
       -------《谋杀的解析》P113/荣格 语
      
      【“他坠入了演戏的世界,伪装的世界。对哈姆雷特来说,to be or not to be 不是“活着或者死亡”,而是“真诚或者伪装”,这是他必须做出的抉择。】
       -------《谋杀的解析》P385/
      
      to be 就是真诚,他不演戏,只是单纯的扮演着自己的使命角色,一个儿子,一个王子,一个男人...
      not to be 就是伪装,他将自己假装成其他的人可能是的样子,掩盖着真实的自己。
      
      真诚,那么面对着弑父的仇人,他可能无视嘛?不可能
      伪装,他在等待,等待着机会,也可能是如同佛洛伊德说的俄狄浦斯情节,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只是在静静的等待。
      
      也许真的如同第一段说的【这个几乎跟懦夫一样的家伙,能够感动全世界的观众长达三百年之久?】,这种 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是否重要?
      
      这无非也是种心理剖析而已
      
      挖掘哈姆雷特的心理,或者说更大的满足是挖掘出为何他如此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内在吸引力。
      是否可以推断莎士比亚是个潜意识高人?
      
      无论如何这种看似是在挖掘真相,却只能是猜测的行为。只能从这个世界上活着的大部分权威人士的认可才能勉强算做也许是这么个意思。
      莎士比亚是不可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回答每一个猜测者是否猜测的正确。那么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圣诞老人媲美的人了。
      区别只是,圣诞老人全年只工作一天,而他将年中无休。
      
      
      
      
      
      
      讲了很多东西,只是因为我想到了很多东西。不在乎是否有人看懂,只要自己懂就OK。
      这样,我会更多的记住我需要记住的东西,而不是错过他们。
      
      
      THANKS
      
  •       
      幸福并无秘密可言。
        痛苦的人都相似。有些伤痕未愈,久受折磨;有些愿望破灭;有些尊严受挫;有些人迸出爱的火花,却被厌恶——或者更糟糕,被冷漠——扑灭,而爱纠缠着他们不肯离去,又或他们纠缠着它不放;所以,他们每天都活在昨天的阴影之下。幸福的人既不往后看,也不朝前看,他生活在现在。
        但问题在于,现在从未能传递一样东西:意义。前往幸福的道路和通向意义的旅途大相径庭。要找到幸福,一个人只需活在此刻,只需为此刻活着。而要找到意义——他的梦境、秘密和生活的秘密,一个人必须寄居过去,无论它多幺黑暗,还需为未来而活,不管它多幺飘渺。因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生活在幸福和意义之间摇摆不定,而它留给我们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20世纪初、谋杀、悬疑、警探、心理分析师、金钱、美女……这些元素应该可以拍成一部足以吸引人进场观看的好莱坞大片,也应该使得《谋杀的解析》这本书更加引人入胜,但是看完了整本书以后发现作者不单是想写一本谋杀悬疑小说,而是通过谋杀而来引出他更希望展现给读者的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及其在当时的美国推广的经过。
      
      整本书片段分得很多,从多个不同视觉展开描写,但是梢显得乱。基本上可以将弗洛依德的美国行及谋杀分成两本书来写。而谋杀及对其的解析又显得拖泥带水,不紧扣。没耐心的人还真看不到头呢。但是书中绝大部分描写都有事实依据,这一点可以在书后作者的述说中看到。就连谋杀案也是根据弗洛依德著名的病例改编而来。
      
      人的心理活动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它可以通过外在的行动表现出来,哪怕这些行动是无意识的行为,因此也让人可以通过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分析得到你的所思所想,甚至是你所经历过的东西。这就让我们这些有窥探欲的人有了极大的兴趣。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世界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么?但是幸福往往真的没什么秘密可言,而不幸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归根到底却发现还是人对最原始的欲望追求和满足之间无法平衡所导致的。在现在的社会新闻中,不幸的故事听得多了,而事情的成因却是差不多的,难免让人麻木。
      
      你觉得幸福么?问这个问题太虚了。那就再问问自己有哪些欲望吧,而这些欲望都满足了多少,或者距离满足还有多远的距离,这样可能就比较好知道自己离幸福感还有多远。当年在医学院念书的时候读到《心理学》,和同学们找来弗洛依德的书来看,大家热烈地讨论自我、本我、超我这些心理学名词以及做梦,当时是快乐的。这些快乐简单而直接。我想知道的事情可以通过看书了解,还有人和我一起分享,看看,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       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读者一定也会喜欢这本书。
      整个故事发生在弗洛伊德1909年访美期间,一起离奇的谋杀案以及接踵而来的另一起少女被袭案给整个曼哈顿蒙上了恐怖的阴影。
      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年青英俊的 Dr. Younger 被指派为受到袭击的少女进行心理分析治疗。侦探 Mr. Littlemore 负责整个案件的调查工作。
      作者巧妙地布局,悬念迭出,扣人心弦。中间穿插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部分以及由此对莎士比亚剧哈姆雷特的名句 “to be , or not to be " 的解释,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
      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前面的关子卖的太大了,以至于最后两个chapter 有些单薄。
      
      
  •       在你的精神领域中有弗洛伊德的影子么?
      你否认?
      我不相信,你从未试图分析过自我、梦境与潜意识。
      事实上,弗洛伊德的出现打扰了整个世界的睡眠。
      尽管弗洛伊德生前备受误解,纳粹将他的书作为犹太垃圾四处焚烧,然而这些并未泯灭其学说。弗洛伊德的影响不仅仅根植于心理学,也波及到了现代西方文学、哲学和艺术,从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到哲学大师福柯,从超现实主义艺术到恐怖心理影片,半个多世纪,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向他致意。
      2006年5月6日,是弗洛伊德诞辰150周年,这次令弗洛伊德复出的是一本畅销书——《谋杀的解析》。
      
      这是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宪法学权威贾德.鲁本菲尔德的一本关于谋杀的小说,背景为一个世纪前——即1909年的秋天,弗洛伊德在荣格的陪同下,首次也是仅有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我从未想象过弗洛伊德和荣格同时出现在一本小说里,活生生地分析、质疑和争吵而不是说教。哈哈,说真的,这十分有趣;))
      
      此书深烙作者印记。
      鲁本菲尔德在普林斯頓大学主修哲学时,毕业论文即是研究弗洛伊德,而他的父亲是心理医师。书中受害少女的情节出自弗洛伊德的临床案例《少女朵拉的故事》,而书名显然来自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大段的心理分析和推理也很精彩。
      鲁本菲尔德还曾经是朱利亚德学院的演员,精通莎士比亚戏剧。于是他重新诠释了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人们一贯认为的“活着还是死去”,弗洛伊德的解读是俄狄浦斯情结——哈姆雷特有弑父娶母的潜意识,而鲁本菲尔德的解读是“真诚还是伪装”—— 真诚的活着还是装疯复仇,这的确比较容易接受,可哈姆雷特是否真的为了真诚和伪装的问题大费周章,这个谜底只有莎士比亚本人知道。鲁本菲尔德还颠覆了俄狄浦斯情结,它们不再属于孩子而属于父母,是父母嫉妒孩子有杀死后代的欲望。
      
      鲁本菲尔德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书中除了谋杀谜团出于杜撰,其余故事几乎均为史实,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纽约的社会图景,这大概是出于法学教授的职业习惯。喜欢故事里曼哈顿大桥沉箱的桥段,情节构思奇巧,节奏紧张的令你深陷其中,关于沉箱构造和运行的描述也非常专业,直让人怀疑鲁本菲尔德是否还学过道桥。
      故事延续了美式侦探小说的模式,主力探员吊儿郎当、幽默尽显,弗洛伊德是隐在背后的推理大师——通过心理分析一步步揭示答案。若纯粹以侦探小说论,鲁本菲尔德的布局水平普通,许多情节的设置不尽合理,比如邦威将娜拉的箱子沉入河底,可显而易见焚毁才是稳妥的决定,鲁本菲尔德只是为了设定沉箱的环境;推理和悬疑方面也有差距,最后揭晓的娜拉房间的密道,有些草率;故事的结局在期待之下,我想象的结论是复杂的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利用,而不是分为两条不相交的线索——简单的个体谋杀和学术阴谋;鲁本菲尔德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也许得意于自己的见解,笔墨流于刻意,若对心理分析不感兴趣,缓慢而琐碎的故事开头或者会有人看不下去。
      
      书中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弗洛伊德谦逊智慧,布里尔不拘小节,但是显然鲁本菲尔德讨厌荣格和琼斯。荣格显得狭隘阴郁,甚至被设定为凶杀案的疑犯之一,琼斯则是不折不扣的低俗小人,我不知道这些描述是否客观。
      书中荣格宣称歌德是其祖父,以雅利安血统为荣,贬低其他种族,我亦不信。荣格对异地的文化和风俗非常感兴趣,走遍了非洲和印度,接触阿拉伯人和印第安人,研究佛教和易经,热衷玄妙主义和神秘主义,他说“古代人是极富智慧的人民,心理学可以向古代文明,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学到很多东西”,他探索的是集体无意识,种族灭绝不过是专制者的滥用。
      其实我喜欢荣格。他对弗洛伊德的“背叛”不过是批判和发展,荣格从来都不是一个盲目的追随者,就像弗洛伊德所说“每一种神经疾病对它的患者来说都是宗教,而宗教是全人类的神经疾病”——弗洛伊德不是荣格的宗教而已。
      
      
      这是一本非文艺的小说,但是给了你感兴趣的一切——弗洛伊德、莎士比亚和侦探推理,当然,还有惊悚、性虐和阴谋,非常适宜改编为剧本,那么让我们耐心等待弗洛伊德于银幕复出的时刻。
      
      
  •     en 通俗易懂
  •       说奇也奇,近来是频频遭遇“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一词,从萨特的恋母情结,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再到以此理论为分析根据并提出独特修正的《谋杀的解析》。
      
      平心而论,做为一本惊悚小说,《谋杀的解析》不过尔尔。但其匠心独具处,是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嵌入虚假的故事,毫不避讳的让历史人物以实名现身,再辅以稍加篡改的历史事件,为读者堆砌出一个海市蜃楼,在赐予读者似真还幻的阅读体验中,佐以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的洞察人心的心理分析,用他最著名的俄狄浦斯理论来层层解析一个疑云重重的虐杀迷案,让读者不到最后一章不知事实真相。此外,精通莎士比亚戏剧,横跨演艺界和法学界的英俊作家Jed Rubenfeld,还不忘于其中穿插有莎士比亚以来,文学史上的最大谜团——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及英雄何以一再延误、坐失良机、无力采取行动使得事态失控的矛盾心态的全新解读,而这最后一点,恰恰是全书最激发我兴趣的。
      
      关于"To be or not to be":
      
      盛行已久的观点:哈姆雷特是个唯美主义者,缺乏果敢行动的能力。To be意味着活着,不采取行动;Not to be意味着死亡,采取行动对抗。
      
      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哈姆雷特看来,其叔父的恶行实现了他自己秘密的欲望——潜藏深处的俄狄浦斯的欲望,他叔父是他自己的一面镜子。因而那种本该使他复仇的怨恨,被自责和良心的不安取代。杀死他的叔父,既是再次实现他自己的俄狄浦斯欲望,也是某种自我残杀,所以他麻痹了,所以他不能采取行动。
      
      作者借书中主角扬格表达的观点:To be 意味着真诚,Not to be意味着伪装。如果哈姆雷特想要心口如一,他就不能演戏。如果他想挥臂而起,为父亲复仇,他就必须伪装演戏。
      
      关于修正版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是真实存在的,但有此情结的只能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母亲憎恨女儿的青春美丽,父亲嫉妒儿子的强壮有力,无助地觉得时代的更替正将他埋葬。但是,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承认自己有嫉妒怨恨后代的愿望,所以俄狄浦斯情结肯定是被投射到孩子身上的。
      
      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举起镜子,见到的是现实的镜像——秘密的俄狄浦斯欲望潜藏的心灵,是父母的,而不是孩子的。
      
      最后,书中列举的弗洛伊德观点,还有两点非常有趣:
      
      男人妒忌的动因,主要来自他们的野心;女人的妒忌却总是和色情有关。
      
      婚姻对社会来说,益处良多;但对很多个体的人来说,道德伦常不堪重负。
  •     仅仅出于爱好读书
    不谈什么所谓的文学
    也许这才是出于对它或者说是自己的尊重吧
  •     为什么不把你发现错误列出来给大家参考一下呢
  •       我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不了解心理学的人,看后也会对弗洛伊德的论点产生兴趣,从而想去浅显的了解一下心理分析和潜意识
      
      但是我觉得作者好像完全倾向于弗洛伊德,对于荣格似乎有些偏见,以至于结尾的时候甚至还补充“荣格从来没获得过弗洛伊德那么崇高的声望,和弗洛伊德的决裂令他身患重度压抑症,发生了几次精神失常的意外”
      另外对于荣格的私生活,女性交际,也是把弗洛伊德描写的十分清高客观,其他的心理医生都有些龌龊的鬼把戏。
      
      我不知道是否有历史考证,不过荣格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作者在文章中虽然一再引述弗洛伊德所说的,荣格是自己最有才华的继承者,比所有人都重要,另一方面却又丝毫没有在文字上体现出荣格的过人之处,而是借由弗洛伊德对他的器重,把他描写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又精神失常甚至没有良心的人,是否有失偏颇呢?
  •     幸福并无秘密可言,很对,找来看看.
  •       火车是文学的敌人——评《追风筝的人》、《我的名字叫红》、《谋杀的解析》
      [读品]李华芳
      
      --------------------------------------------------------------------------------
      
      王晓渔在《文化麦当劳》郑重其事写下一个标题:火车是文学的敌人。年少时对于铁轨和火车的文学想象,被中国的春运现实击得粉碎。一节连着一节的车厢满载着中国的社会问题,也不是脆弱的文学所能承受的。所以在王晓渔眼里,火车成了文学的敌人。
      
      不过对于我来说,火车是衡量文学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尺。因为经常在宁波、杭州与上海三城之间来回往复,火车运行时间的长短、车上的喧嚣、等车的焦灼,都是对一本作品是否优秀的考验。面对尘嚣还能引人入胜的,大抵是可观的作品了。读书的环境越是恶劣,火车提速后越是快捷,能不能在此时此境中完成阅读体验就越可以展现文学的魅力。不过,能经受这种标尺考验的作品,不多。所以,在我眼里,火车也是文学的敌人,无非这更加私人一些。
      
      风筝PK细密画
      从5月到10月,在火车上读过不少小说,留得住印象能说一说的,有三本:《追风筝的人》,《我的名字叫红》,《谋杀的解析》。前两本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追风筝的人》是好莱坞的编剧水准,而帕慕克的诺奖力作《我的名字叫红》编剧水平甚至还要逊色一点,无非叙事手法上比前者略出彩,多主体的第一人称叙事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但也少了《罗生门》式的多角度选择。
      
      阿富汗的胡赛尼对故土的留恋是他选择风筝的理由,这恐怕也是沉醉在土耳其历史中的帕慕克选择细密画的理由。风筝大赛与细密画制作都用了浓墨重彩,两者都作为故事的重要推动力呈现。胡塞尼的风筝线将阿米尔与哈桑以及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连在一起,如同命运转动线轴,在阿米尔背叛哈桑而后通过寻找索拉博去完成救赎的故事中,一切隐喻都缠在了风筝线中。两代人之间传承一个声音,“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声音在塔利班的残暴阴影中愈发纯真感人,这是小说奏响的华彩乐章。
      
      帕慕克笔下的细密画是欲望与权力斗争的借口,也是一桩谋杀案的缘由。细密画上的历史在现实里投射,每一代大师在追求风格与金钱名誉之间的平衡,而细密画家们各怀心思,在美色与金钱之间转换身形。众生态无处不相似。与《谋杀的解析》开端相似,一场谋杀案借由死者的口吻开始,围绕苏丹秘密要求制作的细密画缓缓推进,夹杂着对姨父大人与奥斯曼大师之间的对抗、各个年轻画师对姨父大人寡居女儿的追求、以及画家们对细密画艺臻至失明境地的向往,也在伊斯坦布尔的昏黄背景中构筑了一幅细密画。有历史也包含现实,这本身就是细密画的主题。帕慕克是由画成书,书中有画。
      
      两本书共同的基调是对于东西方世界对峙的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最后飞在美国的土地上,在西方遥想一个阿富汗的传奇,多少预示了以美为象征的西方的胜利,这种单向度符合纽约或者华盛顿的口味,恐怕不一定贴近真实的阿富汗,就像你在不同的城市兜兜转转,总找不到一个根基一般。胡塞尼放飞风筝的寓意是寻找故乡吧。
      
      但这种紧张在《我的名字叫红》消退了,东西方的冲突被蕴藏在细密画技艺中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矛盾,真主谕示东西方皆是真主之地,来自异教徒的透视画法将人置于神的位置,而传统则固守着神作为中心,这种冲突比单纯的生活之地不同的冲突张力要大得多。所以有评论称这本书为“有企图心的作品”,并非言过其实。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称帕慕克“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文明的冲突就藏在细密画里面,引发了一场谋杀案。谁是凶手的疑问迫使每一个读者紧跟作者的笔触,而真相却是对于背弃真主的恐惧。对传统的伊斯兰画师而言,西方肖像画的绘画方式是个极大的挑战,这与他们传统的绘画方式完全不同。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看、绘画方式,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通过个人的研究观看,另一个通过神之眼观看世界。
      
      但实际上,《我的名字叫红》中的“红”颜色,作为一种需要不断调和的色彩,就已经预示着不同文化的融合。在小说的最后,从异地归来的黑的婚礼也预示着这种融合。帕慕克以融合来回应“东西方皆是真主之地”的谕示,比起胡塞尼让西方取胜的单向度来,是深刻得多了。
      
      弗洛伊德PK真主
      《谋杀的解析》与《我的名字叫红》的开头都是一桩谋杀案,前者是基于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答,后者是对真主之地的释义。
      
      《谋杀的解析》中弗洛伊德被置于未卜先知的角色里,所用的一切推断似乎都来自于对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变种的解析,而因此推断的谋杀案八九不离十,这种做法有点像早年鲁迅评价罗贯中笔下的孔明,“多智而近妖”。人物的情感刻画也有可商榷之处。例如书中对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简单处理为两者在对俄狄浦斯情结的不同解释上,显得有点草率。书中最后将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解释成伪装与否算是创新之处,而插入在同性恋情中,用角色错置来替换俄狄浦斯中的父子紧张关系与恋母情结,这是可取之处。只是对于谋杀案本身而言,则未见能吸引人。
      
      日本动画《名侦探柯南》今年举行十周年庆,里面有多集情节与《谋杀的解析》类似,无非是少了对城市的刻画,因为柯南十年了还在米花中心小学,场景已经无法更改。而单就侦探小说的情节构思而言,《谋杀的解析》甚至比不上《达芬奇密码》。这可能也是因为当文学写作也越来越专业化之后,侦探小说中的情节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进,而通常的作家可能有过多企图,例如《达芬奇密码》试图整合圣杯与剑的传说,而《谋杀的解析》开篇气势恢宏,企图覆盖弗洛伊德与哈姆雷特。正因为这些企图可能致使他们在关于谋杀的情节上无法匠心独具。
      
      就结合而言,试图阐释过多的线索,但情节上不够丰富的《谋杀的解析》不及《我的名字叫红》,当然后者的篇幅也远非前者可及。在《我的名字叫红》中谋杀案实际上并非重点,只是受文明冲突的殃及而变成书中的一个事件。不管是对细密画是否要采用透视画法还是对寡妇的追求上,这种冲突都缠绕密布在字里行间,试图回应什么才是真主真正的启示。这种努力编织在细密画的构图与色彩中,把真主之地的寓意结合得不说天衣无缝,也是可圈可点。
      
      上述的片言只语是一种个人的标尺,丈量的是一个人的阅读。读者读到其它的洞见时,但请原谅我的偏颇。这三本小说都是在火车上读完,这些想法也是在车轮行进中涌现,这些都是肤浅时代火车提速阅读加快的片断,因为“火车是文学的敌人”。
  •       
      谋杀的解析
      
      谋杀是小说永远的主题,但讨论谋杀的小说总也很难被推为经典,从稍近的《达芬奇密码》、《但丁俱乐部》到最近的《我的名字叫红》和《谋杀的解析》皆是如此。最近的这两本小说里,我推荐后者。
      
      也许前者从形式上更具”先锋”特色,多种视角交错的手法证明作者在技巧上向卡尔维诺、艾柯等大师看齐,同时掺杂大量细密画的细节知识,让人望而生畏。七格评论这本书说,光是细密画的知识和它反映出的”去欧洲中心主义”视觉模型已经足以吸引读者了,谋杀等情节显得无足轻重。但《谋杀的解析》中,大家关注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反目这条”学术线索”和谋杀的主题交织在一起,不能拆开。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介于科学和医学之间,是个极有发掘意义的人物。德里达很早认识到这一点,他指出意识-潜意识的关系可以和大家喜欢玩弄的真理-谎言、浅白-隐晦、肉体-灵魂等哲学关系对应起来,具有极大的阐释空间。只要灵活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就能把真的说成假的,因为人有“强制遗忘”等一系列复杂心理感受。在这本书里,作者用的是莎士比亚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这和德里达的明信片、录音带、丧钟、幽灵其实是同构的。
      
      作者似乎在暗示,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形式的“俄狄浦斯情结”。弑父、弑师、弑兄,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俄狄浦斯的变型。这已经超越“学术考古”的范围,必须留给小说家去探索了。
      
      【文•梁捷】
      
      [美]鲁本菲尔德著:《谋杀的解析》,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9月,25元。
      
  •     我主要是看李继宏这人的态度,实在可鄙;以前很粗鲁地人身攻击朱振武教授,2006年又在攻击巫坤宁老先生。
  •       《抹杀的解析》,同样也是一部运用精神分析来侦察破案的心理学小说,其主张“破案的关键在于一些偶然性事件的发生,偶然性的事件当然是罪犯潜意识中的疏忽。在罪犯的潜意识中都会有被抓住的渴望,或者说犯罪的目的就是为了被抓住,就像通奸者往往会指引他人来抓奸一样。罪犯的道德和良心会让他们在犯罪过程中不经意留下蛛丝马迹,沿着这些道德和良心——也就是精神分析专业术语说的“超我”——留下的轨迹,我们就可以抓住罪犯。”听起来有点意思,有些道理!
      不像《谋杀的解析》是个长篇,读起来有点冗长,《抹杀的解析》是一个个短篇组成的,短小精悍,扣人心弦,不错!
  •       当时买的时候是为了谋杀去买的,
      没想到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节奏很喜欢,一翻就放不下,
      经常睡前看,一看就不想睡了``
      看了以后就觉得心理分析简直太牛了!!!
      一个小动作完全可以分析出人的想法
      反正,总之就是很爱这本书!!!
  •       确实,人物的名字懒得去记,不过在读福尔摩斯的时候就不会这么想……先入为主的观念在作怪……
      有些半吊子的书,让人提不起劲来把它看完,于是硬是读完了之后只是很快的忘记了……
  •     很是同意"适合汉语理解力强的读者"这句。不过看了些书评和底下的评论,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素养一般、汉语越差的人,越是觉得这个书译得好。推理过程不解释。
    我这样讲话虽然有点不礼貌,甚至还有招惹谩骂的嫌疑,不过国人对母语的重视程度下降和中文水平下降确是不争的事实,汉语句式也有着日趋西化的倾向,很多人已经没有能力判断一句话地道的汉语表达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了。
    有趣的是,英文水平越高,反而越能看出译文的问题所在,而且并不需要拿英文原文来对照,因为如果凭一点译文,就能大概知道英文原文的结构甚至词汇了,这并不是说明译文译得忠实,反而恰恰是翻译腔浓重的证据。
    语言本来就是不断进步变化着的,姑且抛开译者的学术水平与人品不论,可能多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我们此刻这小小的不满,也不过是对西方文化入侵汉语的无力的反抗而已。
  •       李继宏的翻译我已无力吐槽
      从谋杀的解析到追风筝的人 ...
      已经不能忍了..
      
      所谓的夸口找到一个错给一千的话
      笔者不才已经找到N个了...
      是不是能包邮个kindle来?!
      
      事实上
      朱振武先生对其的评价十分中肯
      他却不屑于此
      一幅我是老大我最牛的青年二逼中二症者姿态
      少年
      这年头应该好好攒RP不是么
      
      相较于其他名著
       在中国流行小说译本一般只有一种
      没有人会为了一时有名的书而浪费过多的精力在此
      毕竟如今尽职的翻译是个赔钱买卖
      薪资实在太低 .
      因此强烈建议看原版
      实在看不了的话
      李静怡女士那版台译本也可以
      一分给原著
      再见不谢
      
      PS 以上评价亦可适用于Kite Runner
      
      
      当然
      如果您是李继宏NC粉
      那很抱歉
      笔者没有心情对你的言论自由与人身自由作出任何评价与干涉
      
      
      想辩论的
      笔者精力能力皆有限 敬谢不敏
      
  •       书的初稿原名为The Name of Action,想来更有意思些。书中将心理分析和哈姆雷特的重新解读已及将之与故事情节的串联是一大亮点。
      to be or not to be不仅是哈姆雷特文本的核心,也是这本小说情节的核心。这么来看,初稿原名的模糊性有着多层隐含意义。
  •     很喜欢的小说啊
  •       在看到100页左右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异常烦躁——我讨厌作者大量的铺垫,讨厌一个故事居然用4个角度同时推进,讨厌看了一下午这4个进度间还完全没有联系剧情也看不出有什么发展,还有那该死的外国人名地名建筑名……然后,然后连我自己都笑了:我居然在很认真的和一本小说生气。
      
      可是我觉得自己的生气也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这本书被出版社归类为罪案小说,可是在我看到100页左右的时候我也没觉得自己被剧情吸引,到是佛洛依德的理论还比较有趣——我可以直接去读他的专著而不是这本小说。
      
      其次,从四个角度去说明剧情虽然可能更全面,但很容易让读者疲惫——我想没多少人会喜欢自己刚进入一个状态就被强行拖出塞到另一个状态里。为此,我有将近100页左右的内容只看我喜欢的那个角度——反正我不在意细节。
      
      最后是我个人的问题,我真的对那些一长串的外国名字非常反感。还有就是本书的翻译和校对也不是很好,让人有点失望。
      
      不过看这本书让我有2个收获。
      
      第一当然是弗洛伊德的性源说。在我看来这个理论不仅是精神的范畴,还有哲学的范畴。在小说里关于他的理论进行了不少说明,很多地方用词直接,但我除了觉得很有道理外,并没有色情或者恶心的感觉,这点让我自己都挺意外的。
      
      决定去买《梦的解析》。其实原来也想买的,但很怕是学术类的专著自己看不懂,不过现在觉得就算看不懂也还是应该去看下。
      
      第二就是莎士比亚。在看这本书前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对莎士比亚这么着迷——那本经典的《罗密欧和茱莉叶》在我看来不过是本疯人集,其他的几部小说也是光看简介就能让我起鸡皮。
      
      这本书没改变我对莎士比亚的看法,只是加深了而已。它再次向我证明了莎士比亚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所以,我明白如果我真想了解西方文明,那实在不该因为自己的偏见而饶过莎士比亚。
      
      最后,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或者和我一样突然碰到一段空闲期,那么这本书是个挺好的选择,但如果你是高强度的白领,那还是算了吧——弗洛伊德是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不要低估他对人的影响力——昨晚他硬是挤占我的做梦空间,和我进行了一整晚的心灵交流……
      
  •     这个时代很浮躁很讽刺,认认真真做点研究,写点东西,没有几个人有耐心细细地分析欣赏;反是那些金玉其外的狂妄之徒,大言不惭地叫嚣几声,就有无聊的看客捧场。楼主和楼上两位,在当下这个社会,一认真就输了,你是争不过那些逻辑混乱人品低劣的小人的。大家好似处于异度空间,讲不同星球的语言,又何来心平气和的探讨和交流?随便举个别处看来的例子:对于一个完全不能想象何以从后记就能一窥译本质量的庸碌之人,你又怎能奢望与其沟通顺畅?
  •     两本一直停留在——听说中的书——风筝与红
    看毕此篇,想着还是等待与其偶遇而非购读吧
    诺奖的名头一直没能打动太多人,翻译的水平是否也值得商榷?
  •       這本書的作者野心很大,在一本小説裏糅合了兇殺、驚悚、陰謀、名流、學術、歷史、亂倫、同性戀、S&M、心理學、莎士比亞、推理,以及美人和愛情,等等等等,憋足了勁兒要斗《達芬奇密碼》。有野心當然不是壞事,只是很容易因此被燒得渾身刺癢,行文中間都流露出那種苦苦壓抑的急不可待。
      
      小説虛構了一起發生在佛洛伊德和榮格一同訪美期間發生的兇殺案,中間牽涉到許多20世紀初的紐約掌故,並且——根據作者的後記——大量借鑑了佛洛伊德和榮格真實發表過的言論,包括著作和彼此閒的通信的内容。看得出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做準備,努力把千頭萬緒都收羅在這樣一個故事裏面。但是,只能説是他想攏住的雞蛋太多,而手又太小,導致許多人物和綫索沒有得到充分的鋪陳,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起來。而被作者重墨濃彩加以闡述的性病原學説部分似乎又過於專業,會打斷閲讀的節奏。男主角叨逼叨的to be or not to be問題,顯然是作者必須要找一個隆重而低調的方式向世界宣佈他對哈姆雷特有了新的解釋。最糟糕的部分則是,整個故事裏面反復出現的S&M行爲竟然沒有得到一個像樣的分析,搞得老娘好不失望。
      
      另外一個問題是,整本書中作者的敍述始終在變換角度,一下子第一人稱一下子第三人稱,在同一章裏面都要數次更換視角,看得人有些厭煩。小時候我叔叔跟我說過,用第一人稱寫故事,可以寫“我想”怎麽怎麽樣,但是“我”之外發生的事情就無法顧及,用第三人稱寫則相反。正常情況下,我們只能選擇,要麽做“我”,要麽做“他”,他媽的哪有“我”做做“他”做做兩頭不落空的好事。《我的名字叫紅》裏面也是每一章換一個第一人稱出來講話,但是作者對每一個身份的内心都探索得很深,而不是僅僅推動事情發展。而這本書裏眼花繚亂的來回切換似乎只是爲了把故事繼續講下去而已。因此我只能惡意推測,作者缺乏足夠的寫小説的技巧,或者是在嘩衆取寵。
      
      這位Jed Rubenfeld據説是美國著名的憲法學專家,出過兩本專著,看小説的時候這一點是完全看不出來,倒是很有電影的感覺,最後一章還給你介紹說,後來啊,這個誰怎麽樣了,那個誰怎麽樣了,改也不用改直接做成字幕在觀衆離席的時候滾一下。我非常不喜歡這種,先寫暢銷小説賣一輪,再改成電影賣一輪的搞法,要不你就直接寫劇本好了,省了大家的功夫。
      
      還有啊,翻譯也不成。那哥們兒可能自己覺得國文底子還成,愛掉書袋,但是錯誤很多。最明顯的是把荷蘭翻成“低地國家”,跟《光榮與夢想》有得一拼,還有在公訴案件中People vs. 誰誰誰,丫給翻成“衆人訴誰誰誰”,老娘那一口血噴的。
      
      好吧,簡而言之,不推薦。
      
      
  •        好看好看好看~!!!!!!!!
      
       其实在网上我也有看到一些说不好看的评价,可是我个人认为十分好看~~!!!是一本开卷沉迷掩卷鼓掌忍不住想到处推荐的好书~~~!!!
      
      贴一段网上搜到的内容提要吧。
      
       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宪法学权威专家、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贾德·鲁本菲尔德基于大量的史实创作而成的一本历史惊悚罪案小说。 以弗洛伊德的著名案例“少女杜拉的故事”为核心,借助弗洛伊德围绕“性、梦和思维”阐发的俄底浦斯情结与“梦的解析”理论,将悬疑凶案激动人心的破解过程,以智性小说和纪实文学的精妙手法展现出来。
      
       是不是很吸引~?但需知道,我借这本书及看之前都不知原来这是一本小说。我还以为是理论书呢,简洁的封面封底,不仅无名人评价亦无内容概括。
      
       翻开见到作者简介如下:
      
       贾德·鲁本菲尔德。
      
       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宪法学权威。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弗洛伊德。
      
       曾是朱利亚德学院演员,精通莎土比亚戏剧。
      
       所以,所以我是真心想借理论书来充实一下自己的——之前已经决定少看小说。谁知竟借到一本这么引人入胜的小说,一天读完!!!而且还是一个回校日,而且晚上还有同门师姐请吃饭。但是我舍不得放下,如此之厚,仍坚持背在包里。导师见面会校长讲话时忍不住不时翻看一下,我也清楚看到坐在台上的导师兼院长瞥了我好几次.......没办法没办法,还是忍不住想看。
      
       原本只是借《凶杀》时顺手拿的一本书,预备看过实证之后补充一下弗洛伊德理论。没想到却是用如此轻松有趣的途径来了解这些心理学理论。所以感觉甚好~~~那些给出劣评的人大概是想看一本纯粹的侦探小说,谁知翻开满纸心理学满纸to be or not to be的阐释,于是心生不快觉得废话连篇。
      
       反正我觉得很棒~!!!!易读又不肤浅。赞!
      
      
      
  •       
      黄孝阳
      
      2006年是悬疑小说年。大量良莠不齐的相关作品若雨后春笋。要想在这漫山遍野的竹笋里找到一棵质地嫩脆的春笋,以“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并非易事。情节、悬念、气氛、场景被批量复制克隆,更毋论构思立意。许多悬疑小说之间的不同处仅仅是人名与地点。这令读者眼球疲倦。作为一间有责任感的出版社,就有必要在正视自己是一只经济动物的同时,以其专业的眼光为读者择选出上等佳品,不能一昧跟风,停留在短视浮躁的逐利中。
      墙上有钟,其形古朴。粗壮的指针一下一下地跳,切割开时间,也损伤心灵。黑夜寂静,时有尘土落下,嘈杂且微茫。每一种客观实在此刻皆意味深长。钟,是现实的,任何人都不难察觉它的存在,并从各个角度描述它的长宽高、质地、颜色,但它本身无非是一个木盒子里装着一堆互相咬啮的齿轮。人们何得以睹它而知时间流逝?而时间,它是虚构的,无具象可言,尽管文学的比拟手法可将其形容,却没人亲眼目睹过它的大小形状。它本身并不存在,或者说,它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存在。钟,之所以能表达时间,不是因其指针大小、转动快慢,实源于人们的经验,并由想像激发,才得以打开虚构之门。经验、想像与虚构此三者的关系,类似“一块没有意义的石头”、“一根仙人的手指头”、“一块耀眼富有永恒之美的黄金”。而这根“仙人的手指头”则由经验与想像一起铸成。
      《谋杀的解析》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占用实现了经验的累积、传递、分享——为了写作这本书,作者详细研究了1909年的曼哈顿,那些建筑物、城市的街道、上流社会。几乎每个细节,细到出租车车身油漆的颜色,都是史实。而有关哈里•索尔虐待他妻子和其他女孩的描述几乎是逐字逐句从档案资料摘抄下来。但作者并未让细节淹没结构,情节层层递进,如蛛编网,千丝万缕。每根丝线都映耀出十九世纪初美国曼哈顿的社会百态。又再以弗洛伊德和荣格到美国推广心理分析理论的历史事件以及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关系为想像之钥,打开对《梦的解析》的虚构之门,把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黄金”。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或许就在于这次虚构。就文学意义上言,可以把它视作一次后现代的解构之作。《梦的解析》是一部发掘人性潜意识揭开人类心灵奥秘的伟大的学术著作,但也嫌晦涩乏味。大量专业名词的堆积给一般读者造成不少阅读障碍。《谋杀的解析》用文学的语言、小说的文本,让它通俗易懂。
      作者用一个曾在弗洛伊德著作中出现真实案例“少女杜拉的故事”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虚构出一个纽约富家少女连环遇害案。以小说主人公扬格在强洛伊德的指点下,对侥幸逃生的望族千金少女娜拉进行心理分析,试图帮助她恢复记忆的这段曲折异常的过程为主线,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绘了弗洛伊德围绕“性、梦和思维”阐发的俄狄浦斯情结,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对哈姆雷特之谜做出回答。换而言之,《谋杀的解析》是一个把《梦的解析》装进去的非常好看的案例。它混合了谋杀、侦探、解谜、追捕等常规的畅销要素,神秘、诡异、恐怖与爱情,一个也不少。
      为什么弗洛伊德在美国获授荣誉博士学位,首次得到来自学术界的公开认同,他却终生对这次旅行绝口不提——只要提到美国人,就管他们叫“野蛮人”?弗洛伊德与他的著名学生荣格又是缘何决裂?种种疑问,意味着种种可能。小说的逻辑大于现实逻辑。或可言,现实世界只是小说世界的衍生物。现实世界可以找到幸福,它在当下;小说世界可以找到意义,它在思索。
      阅读《谋杀的解析》,我们能得到什么?首先是愉悦。这是一种感官满足,通过迭出的悬念、跌宕起伏的故事得以实现。其次是知识,那些融入情节里面的各种有机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次是审美,作者典雅的文笔以及对小说节奏的控制着实可圈可点。最后就是思索,它或许能帮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理解梦、心理分析、俄狄浦斯情结、所谓的历史和其他更多。
      《谋杀的解析》是一本聪明人看的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       买了很久 被封皮上面的广告语所蛊惑 翻了几眼 觉得很难读 动辄一个百年前的生活画卷就耗去好几页纸 而且感觉没什么联系 线索和故事情节也很松散 不像悬疑小说更像抒情散文 正在犹豫要不要读完
  •       for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1909年,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门徒卡尔·荣格的陪同下,对美国进行了仅有的一次访问。在随后那些年里,弗洛伊德每每提及美国人,总忿忿然称其为“野蛮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弗洛伊德的这种反应又该如何解释?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贾德·鲁本菲尔德的答案是——一本31万6千字、近3厘米厚的历史惊悚小说处女作《谋杀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Murder)。 这是一本教人一旦拿起便再难放下的小说,其丝丝入扣、跌荡起伏的情节诚然是主要诱引,鲁本菲尔德忠实呈现的20世纪初纽约图景也相当引人入胜;但最主要的是:作者巧妙地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全新诠释等元素巧妙地编织进这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里,既显示了卓越的叙事技巧,又令这本历史惊悚小说呈现出独特的知识分子趣味。
      
      故事开始于1909年8月29日那个闷热的星期天傍晚。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扬格大夫正在霍伯肯码头等待三位心理分析专家到来;而在林阴大道边的巴尔摩罗大厦,一个身材曼妙的少女几乎一丝不挂,“她的手腕被绑在头顶,而喉咙缠着另外一根带子,白色的丝质领带,一只强健的手将之勒紧,越来越紧,令她窒息。” 《谋杀的解析》在扬格大夫的第一人称叙述与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叙事间切换,主线和副线的叙事分别演进,并渐渐交织在一起。
      
      全书的核心迷团自然是少女的虐杀故事。就在巴尔摩罗命案发生的次日,莱克星顿大道末端、曼哈顿唯一的私人花园格拉默西花园里,17岁少女诺拉的尖叫声吓坏了所有人。人们发现她以同样的方式被粗绳绑在天花板的吊灯上,全身赤裸,还有被鞭打的痕迹。扬格大夫以弗洛伊德的性病原说和俄狄浦斯理论对诺拉进行心理分析,并渐渐因为移情作用爱上了诺拉。而另一方面,警官利托莫尔和验尸官胡格尔陷入了迷宫般的破案过程,真假虚实层层叠叠,读者的心理预设被一次次颠覆……作为副线情节的,是弗洛伊德、荣格和费伦齐的纽约之行。小说通过弗洛伊德和荣格按真实书信改编的数次对话,着力描写了两者在理论上的分歧;而某不知名的黑暗势力企图阻挠弗洛伊德的演讲,增添了小说的紧张气氛。
      
      《谋杀的解析》最独特而耐人寻味的一点在于:它的副线情节与主线情节的联系看起来非常薄弱,即:副线情节并未实际推动主线情节的发展。小说中,弗洛伊德对扬格大夫的心理分析提出过一些建议,但这几乎是顺带而微不足道的。那么,作者之所以要添加这条弗洛伊德的副线,难道仅仅是为了增添某种“弗洛伊德风味”么?一如达芬奇之于丹·布朗?我的看法的:并非如此。《谋杀的解析》里,副线情节的若即若离恰恰是鲁本菲尔德的高明之处——因为他逼迫读者因此转向思考心理分析与破除虐杀迷案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心理分析释放一段被压抑的记忆,与通过分析各类被故意隐藏的线索来释放一个被压制的真相,两者之间不是相当相似么?鲁本菲尔德还通过了书名来暗示这点:为什么要用类似犯罪心理学教科书般的“谋杀的解析”为书名呢?答案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作者以“谋杀”替代“梦”,也正暗示着心理分析与破案过程的这种共通关系。
      
      有趣的是,我们不妨还可以将这种共通关系推至叙事的层面。根据叙事学理论,所有的叙事都影响着对它们再现的事件的阐释。而当叙事里的信息被压制或延宕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建构的故事便会产生“断点”,与知悉所有信息的作者心中那故事(一般称之为“情节”)有所差异。而作为一本惊悚小说,《谋杀的解析》里的所有信息也并非从一开始便全部释放的,且不说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甚至作为人物叙述者的扬格大夫都有“保留的信息”,而这些被压制的信息,无疑就是形成小说悬念的主要因素。假如把一本迷团尚未揭开的惊悚小说看作“读者的病”,那么罪魁祸首就是这些被压制或延宕的信息——这便是叙事过程与心理分析及破案过程在另一层面上的共通之处。
      
      对20世纪初纽约世相栩栩如生的描写使《谋杀的解析》同时成为了一本优秀的历史小说。从建筑物、城市街道到上流社会的派对细节,从私人花园、大桥沉箱到出租车车身的油漆颜色,鲁本菲尔德对当时的历史细节无疑作了巨细靡遗的研究,这使《谋杀的解析》完全可以当作一本世纪初纽约旅游手册来读。有趣的是,《谋杀的解析》还在书末尾增添了一章“作者说明”,鲁本菲尔德细致地将何为真、何为假、哪些史实又在细节或时间上略有出入和盘托出,其学者脾气可见一斑。至于人物,所有的历史人物自然是以本名出现,而虚构人物的名字则相当有趣:作为人物叙述者的扬格大夫其实叫Younger,分明是说他比弗洛伊德更为年轻;职位低但作用大的警探利托莫尔其实叫Littlemore,可爱的文字游戏;至于少女诺拉Nora,熟悉弗洛伊德的读者不难看出,她其实就是弗洛伊德的著名案例《少女杜拉的故事》里的Dura,鲁本菲尔德仅修改了首字母,自然也是暗示两者的联系。可惜的是这些游戏式的名字一旦翻译成中文,便全然丢失了。
      
      当然,欧美评论界也对《谋杀的解析》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批评。ADA CALHOUN在《纽约时报》一篇名为《曼哈顿移情》的评论文章中称:这是一本“让人很难放下的小说,其难以破解、富有悬疑的剧本式故事令它成为一本翻页器般的小说(page turner)”,但她认为反复出现的关于哈姆雷特的那段新诠释似乎并无必要,“人们几乎要开始怀疑鲁本菲尔德是否想把他那陈腐的论文循环使用。”对于出版社用80万美金买下版权之事,文章也幽了一默:“化了80万美金买下此书后,出版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英俊的作者被捧为下一个丹·布朗。老实说,最安全的赌注是:其难以避免的电影改编版将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服装奖,没有什么能胜过一件血迹斑斑的胸衣。”
      
      
      
  •     听说这本书的翻译很垃圾,不符合侦探书的定义,现在看拉,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呀……好好的书被毁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