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俗保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2
ISBN:9787040184808
作者:董晓萍
页数:541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前言

现代中国人所能看到、听到和摸到的中国民俗,既有历史传统,也有现代特点,但一些民俗的现代特点已十分突出,用平常的历史眼光是不能认出的。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现代中国人所处的世界环境改变了,跟前辈的生活环境大不一样了,中国民俗也正在遭受千古不遇的冲击和改型,这就是全球范围内的强国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被人们简称之为“全球化”。而紧随着全球化的就是“民俗化”。民俗化,就是把民俗从生活方式转为生存资源加以反思、并进行开发、保护、利用和开展全民性教育的运动。它张扬人文传统,突出历史内涵、捧献民间杰作、张显民族个性、注重和谐效果、强调社会整合,提倡交流品质,是一场捍卫人类精神家园的保卫战。全球化和民俗化现在已成为中国人现代日常生活的两个看点,如同西服和唐装,今天穿这个,明天穿那个。而在悄没声之间,唐装已吸收了西服的优点,变得更加适合于展现中国人的体型和气质,又不改其本色,显示出民俗大国的大气与厚道。全球化挥之不去,民俗化去而又来;越是全球化,越是民俗化,这是悖论,也是潮流。然而,怎样才能从色彩斑斓的现代事物中认出民俗化?怎样收起人们对全球流行物的稀罕,发现中国民俗的独一无二?怎样把其中最精彩、最活跃、最能感动世人的民俗摘将出来,找到其内在的生命要素,进行比较、反思和发展,同时加以保护、利用和弘扬,提高追求者的理性,让中国人在拥有现代文化的共性中张扬个性,增强对外交流的能力?怎样使民俗在被火热关注的新时代条件下,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格局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作,给中国人提精气神儿,同时也促进保护中国生态自然资源?这些都是本书要讨论的问题。

后记

自2004年起,中国在遭遇快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矛盾中,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约,也引进了联合国的相关保护工作框架,即政府、高校、市民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工作。该框架在中国有几个衔接点,从外部看,很容易被视为前期工作基础:一是政府的特色化工具论,二是高校的民俗学学科建设,三是历次以抢救为口号,以群众运动为方式,所发动的广泛的搜集整理民俗民间文学资料的运动。自我国加入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在这三方面,凡是有动力的地方,都已经自己从衔接点上开始运作,然后将之转化为现代保护工作。但是,把这些前期工作与联合国的保护工作框架相比,也有两个缺口:一是需要引进高技术的保护,二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合理经济开发运作,而这些都不是中国的长项,弄不好,还会与中国当下所遇到的经济和技术冲击文化的矛盾搅在一起。使保护工作难以为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现代国际社会的保护要求也不可回避,因为中国毕竟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世界技术开发和文化消费的规则都在改变,对中国的保护工作的影响在所难免,所以,即便是原来有前期工作基础的单位,也要找到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确实在保护工作中有所作为。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部发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搜集出版工程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是在全球化和全面现代化之前,对我国长期农业社会流传和积累的民俗财富的一次大清理和大抢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资源建设。大批国内文化艺术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学术指导,使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质量达到了当时国内的领先水平。

内容概要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学士(1982)、文学硕士(1985)、文学博士(1989)。美国衣阿华大学博士后(1994—1995),芬兰约恩苏大学国际民俗学会高级培训暑期学校毕业(1995),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1—2002),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客座教授(2006)。主要著作有《民俗学导游》、《华北民间文化》、《仪礼》、《杨慎》、《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说话的文化》、《田野民俗志》和《不灌而治》等25种,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文联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山花奖”二等奖、中国文联理论评论奖二等奖等,并与同仁集体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绪论
一 全球化、民俗化与民俗保护
二 全球化与民俗化的区别
三 民俗化的基础与特征
四 民俗化的现代动力
上编 全球化的复杂影响与民俗保护的对象论
第一章 原生态民歌与通俗歌曲
第一节 原生态民歌与中国农业社会
一 原生态民歌的学术争论
二 原生态民歌的民俗特征
三 原生态民歌的人文分类
四 原生态民歌的社会转型
第二节 通俗歌曲与中国现代社会
一 通俗歌曲的人文分类和时代内涵
二 原生态民歌与通俗歌曲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曲苑杂谈与草根戏曲
第一节 曲苑杂谈
一 曲艺的源流和种类
二 名家名段的说唱
三 曲艺的表演社区
四 曲艺在全球化中的走势
第二节 草根戏曲
一 草根戏曲小史
二 传承途径与表演系统
三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中的两种保护
四 草根戏曲的现实选择
第三章 通信民俗与手机短信
第一节 通信民俗
一 通信民俗的生态材料
二 通信民俗的内部规则
三 通信民俗的对外张力
第二节 手机短信
一 手机理念与信息民俗
二 手机通信的民俗容量
三 手机短信的民俗内涵
四 手机与通信民俗结合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民居古建与现代住房
第一节 民居古建
一 建房规划与仪式
二 住房格局与理念
第二节 现代住房
一 住房传说
二 住房利益分解
三 家居装修
四 民居遗产保护
第五章 经济民俗与现代广告
第一节 经济民俗
一 经济民俗的分类与经销方式
二 经济民俗的广告模式
三 经济民俗的文化机制
第二节 现代广告
一 现代广告对经济民俗的插入方式
二 现代广告对经济民俗的语码代换
三 现代广告对经济民俗的证言利用
第六章 中餐市场与现代厨房
第一节 中餐市场
一 中西餐制的文化差异
二 中餐的民族传统
三 中餐的民俗内涵
第二节 现代厨房
一 现代化工业时期的厨房形式25l
二 现代厨房的资源与权力
三 中餐观念的变化
第七章 中式服馋与流行时装
第一节 中式服饰
一 中式服饰的结构与文化史地位
二 中式服饰的分类
三 中式服饰的民间工艺
四 中式服饰的民俗特点
第二节 流行时装
一 西服与中式服饰的碰撞与融汇
二 流行时装对服饰民俗的吸收
第八章 休闲民俗与传统节日
第一节 休闲民俗
一 农业社会休闲民俗
二 人生成长休闲民俗
三 家庭计划休闲民俗
四 休闲与节日的关系
第二节 传统节日
一 节日的定义
二 节日名称与节日要素
三 节日内涵与整合范畴
四 节日的民俗特征
第三节 法定节 假日
一 节日的现代变迁
二 节 假日的划分与利用
第四节 节日遗产保护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下的节日运作分析
二 节日保护要素
下编 民俗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第九章 文化多样性与民俗反思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的含义与民俗地位
一 混合文化现实
二 特色化的工具
三 工业经济的人文策略
四 二元社会的国家处境
五联合国保护文件的作用
第二节 文化多样性的冲突与民俗对策
一 误读与伤害——以汽车文化为例
二 顺应与伤害——以地名文化为例
三 记忆与选择
第十章 世界遗产公约与民俗资源
第一节 自然遗产与民俗
一 定义与分类
二 评价与描述
三 民俗学与自然遗产评价
第二节 文化遗产与民俗
一 定义与分类
二 评价与描述
第三节 文化自然双遗产与民俗
一 定义与分类
二 评价、描述与民俗分析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
第十一章 民俗保护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十二章 民俗保护区的方案建设
附录
后记
彩图

编辑推荐

《全球化与民俗保护》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全球化与民俗保护》:现在国内呼吁民俗保护的人已经不少,但将民俗从生活方式转化为生存资源和保护理论的对象,还需要加以反思,同时需要提高民俗意识和把握民俗权利。开展相关的大学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是现代民俗学的一部分,作者面对全球社会的巨大变迁,阐述全球化背景下保护中国优秀民俗遗产的对象、理论和方法,附带讨论国内外前沿信息,指出中国民俗的游刃度、通透力、青春性、表演水平和对抗现代社会紧张压力的协调能量,分析可转型民俗的内在要素、外部类型、文化多样性和保护方案的策略等,也揭示部分民俗的老境和死因,以期提高人们关注人文文化的整体水平,推动中国的世界“四遗产”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图书封面


 全球化与民俗保护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本书作者多年担任民俗学大师钟敬文先生的学术秘书,深得钟先生治学秘诀,加上她个人的努力与天赋,写出这样一部能够与国际民俗学前沿理论接轨的大作,本人由衷敬佩,正在用心研读。有点遗憾的是该书版权页上注明附送光碟,现拿到书后没有光碟,而该书的价钱照样偏贵,实在有些遗憾。2009.2.3
  •     如果你是民俗学专业的学生,这本书不要错过,里面的观点比较新颖,与时俱进。如果你单纯是想了解这方面的文化,这也是本通俗易懂的好书。值得大家买、。
  •     妹的,毕业的时候当二手书都没卖出去,最后卖废纸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