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205065508
作者:苏秉琦
页数:174页

章节摘录

  一、两个怪圈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  在中华大一统观方面,我们习惯于把汉族史看成是正史,其他的就列于正史之外。于是,本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夏、商、周、秦、汉便被串在一起,像串糖葫芦一样,一根棍串下来,成为一脉相承的改朝换代,少数民族及与境外接壤的周边地区的历史则被几笔带过,这也使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关系若明若暗。  其实,讲到中国历史,从孔夫子起就不是把中国史看成是铁板一块。子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就是把夏商周看成是三家来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看做一连串的三代。汤武革命不是继承,三家各有千秋,可以互补,但还是周人的学问全面。“周礼”是国家大法,是周人建国治国的系统理论,以一个“文”字代表典章的制度化,是国家已成熟的表现,殷人还未达到这水平,所以孔子要以周为主。古人云,“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是看到中原的夏和四周的夷,各有各的根,周边民族到中原来,就被中原民族同化,同样,中原民族到周围地区,就被当地民族同化。这种同化过程往往是很快的,不过一两代人,而且进来是华,出去就是夷,进来出去又多有反复,所以,华夷之间的差别也并不是绝对的。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名言,也是认识到他的弟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民族文化传统的背景来源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而且有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有教无类”的“类”,一般都解释为身份、背景,较少联系到种族问题,但殷墟的情况给了我们启发。李济分析殷墟大批人头骨后,指出活动在商代中心地区人们的种族差别很大,他在《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一文中说:“从著名安阳遗址出土的人骨资料来看,就远不是纯一人种的。从研究这一人骨的头形指数计算出的标准偏差数,远远超出正常范围,这肯定地说明这一组颅骨有着极不同的来源。”虽然时代越近,人种差别越小,但孔子时代,中原地区的人种差别仍然很大,所以,“有教无类”主要不是指社会贫富等级差别,而是种族特征差别,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要平等待人,反对种族歧视,这当然是很进步的思想。由于面对的是多文化且复杂的民族传统社会,所以他讲课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兼容并举。《周礼》所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包含了多文化的。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汉武帝以后的事,把孔孟的书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将朱熹一家定为一尊,那更是宋代以后才形成的。  司马迁写《史记》也是兼容并举的,他不仅对百家学说,分门别类介绍,不歧视哪一派,比较客观,而且修史内容超越国界,把西域的乌孙、康居、大月氏、安息都列为传,当国史来写,实际上写的是世界史。

内容概要

苏秉琦(1909~1997),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4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并积极推动考古学普及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论著有《瓦鬲的研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并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远古部分》和《考古学文化论集》。

书籍目录

开头的话
一、两个怪圈
二、学读“天书”
三、解悟与顿悟
四、“条块”说
五、满天星斗
六、三部曲与三模式
七、双接轨
附录: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
捕捉火花

编辑推荐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在生命最后阶段撰写的这部上溯历史源头、追寻华夏文明的考古学著作,炎黄子孙天南地北,神州同心。  书中回望,专业和闲暇的阅读,我们共同体会到“中国考古学世纪之作”带来的厚重和愉悦。

作者简介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在生命最后阶段撰写的这部上溯历史源头、追寻华夏文明的考古学著作,炎黄子孙天南地北,神州同心。书中回望,专业和闲暇的阅读,我们共同体会到“中国考古学世纪之作”带来的厚重和愉悦。

图书封面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泊的结合则进入方国或帝国时期,这时候的文明是次生型的。代表中国文明共同传统的长河不停向前流,在距离长河遥远的地方又有新的湖泊开始形成,有时是这些湖泊主动开辟水道连接长河(比如满族入主中原),有时是长河主动连接新的湖泊(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屯垦西北),这时候基本都是帝国,文明类型属于续生型。湖泊通过长河互相连接起来后,它们和长河就有了长期的互相补给——这即是大小文化传统的长期互动涵化。《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笔记一、 两个怪圈历史教育中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作历史本身。李济《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非纯一种先商 先周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二、 学读“天书”鼎鬲——文化——不同族群三、 解悟与顿悟四、 “条块”说20世纪70—8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转折期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p39 中国古文化标准化石——鬲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文化氛围六大区系,它们分别是:   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各大区系不仅各有渊源、各具特色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 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大约先周与西部有关,夏则有源于东南方的线索,商人则认东北为老家。所以,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为中心的地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作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熔炉,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五、 满天星斗文明起源的三种形式:   头一种文明的起源类型是裂变;   第二种文明起源的形式撞击;   第三种形式是熔合。 p104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六、 三部曲与三模式P110《国家的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出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可以概括为发展阶段的的三部曲和发展模式的三类型。发展阶段的三部曲是:古国一方国一帝国。发展模式的三类型是:原生型: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秦(距今6000年前、4000年前、2000年前)。次生型:中原,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包括之前的尧、舜,其后的秦代,共五代,均以尧舜时代洪水为其祖先源头,从4000年前到2000年前,重叠、立体交叉为其特征。续生型:北方草原民族,于秦汉后入主中原的鲜卑、契丹以及满族建立的清朝三代为代表,同样是立体交叉形式,各自经历过三阶段模式的国家。案,方国——夏商周P134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要从洪水到治水谈起七、 双接轨P147面向海洋的三大块: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东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面向欧亚大陆的三大块: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关中、豫西、晋南邻境为中心的中原和以洞庭湖、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P147源于草原文化的周秦文化都带有西方色彩P152中国历史的基本国情是“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一方面把区系观点扩大为“世界的”观点,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一方面在用区系观点看中国的同时,也用区系的观点看世界。这样分析的结果,正好是中国的两半块与世界的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两半块相衔接。中国在人文地理上这种“两半合一”和“一分为二”的优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应明确,中国两半块和世界两半块的衔接,大头在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像中国如此之大的国家有始自百万年前至今不衰不断的文化发展大系。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有點神神叨叨的。
  •     惊叹于逻辑的缜密,史料的丰富,语言的精准!学问当做成这样!
  •     考古学真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早知道如此艰深就应该读东晋门阀制度 .....次奥
  •     : K871.04/4321
  •     常看常新
  •     紙質太光滑了,做標記很花==其他都非常好!
  •     苏老的总结。【无聊死你算了】可是这个竟然是大四考研的时候才看过【本科学习太不合格】
  •     再梳理一次。
  •     再版后又读了一遍,绝对常读常新!
  •     读了至少三遍的书,每次读完都会获得新的启发。
  •     包括了苏秉琦先生影响深远的观点,类型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现在的工作方法之中了,此外关于文化区域的划分和三阶段三类型的国家发展阶段与形式也是重点中的重点
  •     在扎实的考古基础上,提出富有新意的解释。不论是中华文明类型说,还是古国到王国的发展史,都有助于我们从中国本身来理解自己,破除很多照搬而来的成见。
  •     作為一部在中國考古學界舉足輕重的著作,其意義不消說。此處僅談一些想法:長期以來,我們的考古學界都通過器物去還原當時的人和事,這有局限性。以器物歸納文化類型是不得已的方式,但切不可忽略人與物之間的特殊關連。比如如今我們生活中處處用到西方器物,不代表我們是西方人種,以及漢族幾十年來消亡。此外,甚覺考古學中建構概念很多,此書不例外,有些概念命名很「文藝」,比如「滿天星斗」。建構起來的概念若是方便討論自是極好的,但希望能儘量客觀,減少誤導因素。「龍」「鳳」「虎」這樣的字眼切不可用得太隨意,「大地女神」的命名基於對母系氏族社會的判定,可倘若出土的面具真的不是女性呢?希望考古學材料能與歷史結合得更好,少一些預設。以上是一個外行對此書的看法。
  •     文化区系方法论
  •     满天星斗与重瓣花朵
  •     读了几章就放弃了,实在对不起我那30大洋啊,可是真的很晦涩难懂,对于一个对历史完全不了解的人来说,感觉是为专业考古人士写的啊,还不断的提什么“我在XX考古会议上说过”......特别特别专业,历史小白们还是绕道走吧。另外讲个失望,我以为他会提到尧舜禹呢,结果也没有~~~总之就是放弃了,弃读
  •     苏秉琦高人一处在于,他超出了考古学的单纯学科藩篱,思考的是“在一个具体的考古学文化系统中文明因素如何出现,国家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但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还有待继续探索。
  •     满天星斗、百家争鸣
  •     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磐与鼓,夏商周及晋文公。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打破中国文化“中原中心论”进而建立“多中心起源论”的一部力作。
  •     大家的小书,深入浅出
  •     满天星斗,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