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適之安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9570837124
作者:黃克武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1957年生於臺北板橋,美國史坦福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其專長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翻譯史與中西文化交流。主要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2008)等。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異性情緣:性別關係與思想境界
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初次婚姻
二 納江鶯娘為妾
三 續絃朱明麗
四 與鶯娘離異
五 嚴復的煙霞癖
六 忘年之交呂碧城與何紉蘭
七 小結
第三章 北洋當差:從水師學堂走向翻譯之路
一 北洋當差,味同嚼蠟
二 嚴侯本武人,科舉偶所慕:嚴復與科舉制度
三 假令早遘十年,豈止如此?呂增祥、吳汝綸與嚴譯《天演論》
四 小結:不能與人競進熱場,乃為冷淡生活
第四章 新語戰爭:清末嚴復譯語與和制漢語的競賽
一 另一場戰爭
二 從"名詞"談起
三 嚴復對抗東學與東語
四 嚴復與譯名統一工作
五 小結
第五章 靈學濟世:上海靈學會與嚴復
一 從一頁報紙廣告說起
二 民初靈學研究的淵源
三 上海靈學會的成立
四 上海靈學會的運作:扶乩與靈魂照相
五 嚴復的知識觀
第六章 結論:太平如有像,莫忘告重泉
徵引書目
索引

作者简介

本書以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本書以嚴復為例探討中國近代的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轉型時代的觀念由張灝先生提出,意指1895至1925前後的三十餘年間,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關鍵時代。在此期間中國受到傳統與西力的雙重衝擊,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嚴復為轉型時代中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的生活與思想均表現出「現代性」與「傳統性」,或說「啟蒙」與「反啟蒙」交織併陳的轉型特點。本書利用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惟適之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後頭有個行間註:『[疑為「徵」]』。不知是黃先生自註,還是《嚴復集》編校者出註。「徽」字是正確的,不應改字。斧落徽引,出自韓愈詩《送區弘南歸》:「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是說嚴復的譯稿多虧了吳汝綸刊落(或斧正)、繩規。「徽」字此處作「繩索」解,「引徽」就是「引繩」,拉繩子畫直線給人遵循。參見引繩切墨這句成語。上網一查,《天演論》的〈譯例言〉也說:「迨書成,吳丈摯甫見而好之,斧落徽引,匡益實多。」(例如http://www.douban.com/note/140698635/)校者也以為徽字當改「徵」字。但也不能怪校者和黃先生。嚴復造語就有毛病。纆徽很可能是古代連綿字,就算不是,刪簡成單獨一個徽字,也頗夾生,為何不能是徽章之徽、徽音之徽,偏是罕見的徽纆之徽?更別說徽字若作繩索,乃是綁囚人的繩索,不是一般的繩索。黃克武先生書中徵引嚴復同鄉陳衍、鄭孝胥之言,說明時人認為嚴復的古文辭不雅馴,比如鄭孝胥說「觀又陵文,天資絕高,而粗服未飾」,惜無例證,想不到眼前就是一例(「老眼無花」又一例)。最後想起一件妙事。嚴復詩句「吾聞過縊門,相戒勿言索」,錢鍾書曾考證此乃西諺。黃克武說「該詩將科考失敗比喻懸樑自盡,可見此事對嚴復的打擊。」嚴復是否覺得下第之苦差可懸樑自盡,還難說,但後世校書之人倒真是體貼他,真是「相戒勿言索」,一見有人拉繩引徽,趕緊上前扯了去。一笑!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表面上完全不相干的、并看似次要的论题,却连成一脉,对深化严复思想的理解有点睛之用。作者比周振甫、Schwartz 又进了一步。墨子刻的弟子,足见功力。
  •       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後頭有個行間註:『[疑為「徵」]』。不知是黃先生自註,還是《嚴復集》編校者出註。
      
      「徽」字是正確的,不應改字。斧落徽引,出自韓愈詩《送區弘南歸》:「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是說嚴復的譯稿多虧了吳汝綸刊落(或斧正)、繩規。「徽」字此處作「繩索」解,「引徽」就是「引繩」,拉繩子畫直線給人遵循。參見引繩切墨這句成語。
      
      上網一查,《天演論》的〈譯例言〉也說:「迨書成,吳丈摯甫見而好之,斧落徽引,匡益實多。」(例如http://www.douban.com/note/140698635/)校者也以為徽字當改「徵」字。
      
      但也不能怪校者和黃先生。嚴復造語就有毛病。纆徽很可能是古代連綿字,就算不是,刪簡成單獨一個徽字,也頗夾生,為何不能是徽章之徽、徽音之徽,偏是罕見的徽纆之徽?更別說徽字若作繩索,乃是綁囚人的繩索,不是一般的繩索。黃克武先生書中徵引嚴復同鄉陳衍、鄭孝胥之言,說明時人認為嚴復的古文辭不雅馴,比如鄭孝胥說「觀又陵文,天資絕高,而粗服未飾」,惜無例證,想不到眼前就是一例(「老眼無花」又一例)。
      
      最後想起一件妙事。嚴復詩句「吾聞過縊門,相戒勿言索」,錢鍾書曾考證此乃西諺。黃克武說「該詩將科考失敗比喻懸樑自盡,可見此事對嚴復的打擊。」嚴復是否覺得下第之苦差可懸樑自盡,還難說,但後世校書之人倒真是體貼他,真是「相戒勿言索」,一見有人拉繩引徽,趕緊上前扯了去。一笑!
      
  •     “吾闻过缢门,相戒勿言索”一句,在那首诗里面,宜作何解?
  •     http://www.douban.com/accounts/register?confirmation=ebd7aab469597056
  •     兄台偶然翻读,我今年3月,才好不容易托同学从台湾购到。
  •       “惟适之安”,这是严复亲题于墓前的四个大字,对于一生宦海蹉跎,中年因译书名声鹊起,晚年遭新派痛剿的他来说,这算是一句的哀叹,还是一句辩白?甚或,在冥冥之中,他已获知梁任公传下的中国自由主义大旗,将由自己之手传给胡适之?
      
      严复是难以破解的谜,一方面,他深通西学,力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之非,为一时风云人物,另一放面,他生活保守,沉溺于鸦片,晚年热衷通灵扶乩。对于他的华丽转身,鲁迅、胡适都曾予以恶讽。
      
      在鲁迅们看来:严复晚年保守了,走向堕落。史华慈则认为,严复的价值观是二元的,总在来回摇摆中,晚年则倒向传统。本书作者提出了全新看法:严复思想是高度一致的,他晚年引发的争议,并非像人们误会的那样,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而是自由与保守之争。
      
      严复接受现代性,但他认为,现代性的土壤不源于自由,应源于保守,因为传统是前人经验的集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有传统都承认基本价值,绝不是现代性的敌人。严复意识到,自由是西方传统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东方人所理解的自由完全不同,他在译法上故意采用了“自繇”,以示区别,他有一种超越历史的洞见:强行移植自由,必将引发灾难。
      
      严复的先见之明,一是源于他深厚的西学学养,意识到英国与法国现代化道路的不同,故贬卢梭而扬洛克、赫胥黎,二是“一战”的巨大灾难,让中国知识分子震惊,他们对现代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其实,这只是现代性的道路之争、方法之争,绝不是有无之争,然而,在时代的激荡下,人们没有耐心去区分,于是,严复被划在了老古董的阵营中,成为人们嘲笑、挖苦的娱乐人物。
      
      严复一生堪称蹉跎,因为性格傲慢,李鸿章迟迟不肯提拔他,20年教书生涯,严复心情郁闷而染上鸦片瘾,导致经济紧张,中年丧妻,娶妾不淑,他有传统士人光耀门楣的想法,可成名后四度科举,一败再败,当慈禧太后终于赐给他一个功名时,严复早已心如死灰。
      
      或者,每个大变迁的时代中,读书人都是牺牲品吧,若个书生万户侯,严复又怎能跳出这样的宿命?本书感慨甚深,描绘了一个多元、复杂、纠结的严复,在时代的哄笑声中,他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开。
      
      人,不过是时间的玩具,我们无可奈何。
      
  •     二三章较八卦,四五章较精彩,勾勒了严复思想的位置,但未在具体思想问题上多发力。且待作者后续。
  •     见严复《瘉壄堂诗》中《复太夷续作论时文》一诗,文中提及的两句大意就是:不要对即将上绞刑架的人提及绳子……暗示严复自己虽然科场不售,但还是敢于讨论科场考试所要做的“时文”(即八股文),并不是一朝xx,十年怕xxx的女儿心态……但钱锺书把严复批得一无是处(见《管锥篇》或者《谈艺录》,都有……)
  •     為您得嘗所願而高興。大陸的好書,我也饞得很呢。
  •     對吳稚暉、伍廷芳與靈學一節大開眼界
  •     是本好书,颇受启发。研究思路一看就是受过系统西方理论教育,问题意识确实比国内著作更好。第四第五章尤佳
  •     几篇论文拼凑的,灵学会那章跟严复关系不大
  •       史论混杂,结构很差!前者因为作者对历史的兴趣大于对思想的兴趣,后者主要是因为凑文成书。第二章、第三章有什么好写的?第四章、第五章本可以写得深入的,结果却比较浅。与史华慈的《寻求富强》比起来,实在差远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