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
ISBN:9787802224964
作者:杨白水
页数:18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砚的历史  砚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研”,东汉刘熙《释名·释书契》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许慎《说文解字》也说:“砚,石滑也。”滑与研意义相近。这说明早期的砚主要是一种研磨器。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于岩壁上作画记事,就是用“砚”来研磨颜料。随着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砚逐渐固定为书房特有的文具之一,其本身也被赋予了丰厚的艺术内涵,从上古简单的研磨器到现代精美的观赏砚,其审美功用愈来愈强。自汉以降,直至现代,一些能工巧匠,文人雅士皆醉心求索,或雕琢使之精美,或题旬以抒性情,他们将砚视为珍宝,终生赏玩不已。  砚,不仅仅是研磨器,它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前首相藤山爱一郎曾这样赞美道:“从每一个砚台,可以体会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第一节 砚的起源  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载:“黄帝得一玉钮,始制为墨海,日:‘帝鸿氏之砚’。”相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方砚。明人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也说:“自有书契,即有此砚。盖始于黄帝时也。”当然,这些文字并不可信,但中国的砚台远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确是不争的事实。  砚在原始社会作为一种研磨器,是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而出现的。约在公元前8000~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粮食研磨器,它与当时用于研磨天然颜料的研磨器具极其相似。而这些古老的研磨器又与秦汉早期出土的专供书写用的砚极其相似,因此,这二者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演变关系。

前言

  随着现代书写方式的变革,以“文房四宝”为代表的传统书写工具逐渐退出了实用领域。但是,在这之前,在数千年文化的发展与传递过程中,它们的历史功绩难尽其详,也毋庸多说。经过漫长岁月的濡染,它们自身也积聚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符号。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各具特色,而砚的特色则是集文学、绘画、书法和雕刻等诸多艺术于一身。通过一方古砚,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上述诸方面的信息,甚至更多,可谓一砚一故事,一砚一天国。相比于笔、墨、纸,砚能够比较完好地从古代保存下来。明清以前的笔、墨、纸实物极难见到,即便有,大多也已残破不堪,而砚,由于采用石料或金属等不易破坏的材料制成,各个时期的砚品都能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或从地下出土而来,或通过世代收藏。这样便可系统直观地发现各时期砚的风格特色,以及它们带来的历史人文信息。  总体而言,砚的发展是一个从追求实用功能到追求审美情趣的过程。唐代之前,以探索开发砚的实用功能为主,其造型以简约古拙为主要特点,少有装饰。最初,人们还不能确定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制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可能的材料都有所尝试,除石砚之外,相继出现了陶砚、铜砚、漆砚、玉砚、瓷砚等。到了唐代,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制砚的材料,确立了石砚的主体地位,形成了端石、歙石、红丝石和澄泥四大系砚品,基本完善了砚的实用性。宋代之后,砚的发展逐步以追求审美情趣为主,走向了艺术化的道路。在这一阶段初期的宋代,有关砚石的质地、砚的品式、砚的雕刻工艺等方面的专业理论著作相继问世,如米芾的《砚史》、苏易简的《文房四谱·砚谱》等,在理论上为以后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砚,总体上仍以实用为主,最终确立了我国砚史上端、歙、洮、澄泥四大名砚的地位。但是宋砚已经明显地在追求一种艺术雅趣,将唐代“凤”字砚演变为抄手砚、用秦汉砖瓦制砚即体现了这种追求。明清时期的砚,对用料和工艺的考究,则更多地出于审美的需求,如对于石眼、金星等石品花纹的偏好、雕刻的精致繁复以及铭文题款的讲究。此时的砚已经不仅是一件文房用品,而是步入了工艺美术品的行列,成为文人书房里的装饰品或收藏品,以供闲暇时欣赏把玩。  由于砚极富内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因而在其实用价值已经淡化的今天依然备受关注。一砚一故事,一砚一天国,在今天,了解古砚也是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加强传统文化认知度的良好契机。这便是我们的初衷。

内容概要

  杨白水,文物工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对中国古砚情有独钟,个人收藏之余,更与同好相与往还,对新出土之古砚更多接触。坚持以文献考据与实物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中国砚台的历史内涵和收藏鉴赏独有心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砚的历史 1第一节 砚的起源 3第二节 简约质朴的汉代砚 6第三节 发展中的魏晋南北朝砚 9第四节 繁盛的隋唐砚 11第五节 雅趣的宋砚与粗犷的元砚 14第六节 崇尚石质与工艺的明清砚 18第七节 精益求精的近现代观赏砚 23第二章 砚的传奇 25第一节 说砚 26第二节 关于砚的传说 30第三节 历代名人与砚 36第四节 制砚名家的故事 54第三章 砚的鉴赏 57第一节 砚的构造 58第二节 砚的种类 59第三节 砚石 77第四节 砚的选择、使用与保养 97第五节 砚的收藏与历代名砚 102第六节 古砚的鉴赏与辨伪 123第四章 诗文中的砚 137第一节 砚铭 138第二节 颂砚之诗文 146附录 与砚有关的其他文房用具 175

编辑推荐

  《文房四宝:砚》是一套详细讲述笔墨纸砚起源、发展、流派、制作、使用、收藏的图书。  专家执笔,文字简炼,条理明晰,内容充实。  使用和收藏鉴赏之启蒙,文化和艺术工艺之传承。

作者简介

笔、墨、纸、砚,于中国传统文人而言,可谓缺一不可。无论为官为民、地位高下,都操使着这同样的一套书写工具。现如今,由名人名家流传下来的笔墨纸砚更是备受青睐。本书由专家执笔,文字简练、条理明晰,图文并茂地详细为你讲述笔墨纸砚这四位古老的文房使者的起源、发展、流派、制作、使用及收藏,可作为使用和收藏鉴赏之启蒙、文化和艺术工艺之传承。
本书为文房四宝系列之《砚》。

图书封面


 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由于本书是同系列图书中的一本,所以沿用我为本系列另一本《墨》所写的评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挺不错的。不仅书籍封面古色古香,装帧很有味道,同时内容也确实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但仔细看过之后,只能说:比较的失望。这本书和同系列其他三本一样,内容确实比较翔实,比较丰富,但都和学校中使用的各种学科教材是一个德性:内容庞杂,逻辑分类不清,过于严肃,写作体例严格遵循了某党书籍写作的特点。除了该有的内容之外,还加上了很多历史沿革的东西,而且这些历史,按照人的正常思维,应该是放在最后的。因为对于任意一个事物,人们都是会先了解事物本身;了解了本身之后,对其感兴趣的人会有希望继续深挖以及拓展和该事物有关的所有内容,例如这一事物的历史沿革等等。因此一本书的写作体例,显而易见应该是先介绍事物本身,再介绍历史沿革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否则如果先开始介绍历史沿革,那么历史沿革中的众多细节与知识碎片,除了真真正正感兴趣的人,不会有多少人能记得住。记不住,也就丧失了学这个事物历史的兴趣,进而丧失了对这一事物本身的兴趣。只有对这个事物感兴趣了,人们才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记住一些相对事物本身而言比较细碎、片面、不好记忆的细节。这不仅是人类学习兴趣的惯例,也是心理的必然。违反这种规律,实际上是违背人性。可就是如此显而易见的一个东西,某党建立的学风下学出来的一批文人,竟然视而不见。这种学风,是应该大加鞭挞的,应该毫无疑问的一枪干死的。但此书唯一的优点在于,该有的东西确实都有了,虽然不分主次,重点与逻辑不清。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这个暑假我真是看这种书看够了。
  •     给老爸买的,给之前还是抽空翻了一遍,典故多了一些,名砚的照片少,而且不是真正的彩图,可惜。。
  •     文房-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