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和平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536461871
作者:[美]乔·霍尔德曼
页数:365页

章节摘录

  我不希望斯科维勒在我之前使用兵孩。在接手兵孩前,你必须连续二十四小时追踪监控前任机械师的作为,做好接手的准备,敏锐地察觉到自从你上一次轮班结束后兵孩发生的变化,比如三根手指失去功能之类的事情。  当坐在热身座椅上时,你所要做的仅仅是观察。你不能与排里其他战友接驳,这样会使局面变得混乱不堪。我们按照严格的作息时间轮班,因此,这个排里其他九名兵孩的操作机械师同样需要跟在上一批值班人员后面等待轮换。  你肯定也听说过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轮班工作不得不在仓促间进行。这很容易理解。即使抛开被下一班机械师追踪监控的压力不提,最后一天也将是最糟糕的一天。有人会出现精神崩溃、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状况——通常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任务开始后的第十天。  在波特贝洛基地的深处,机械师们并不存在任何身体上的危险,但是,我们的死亡和伤残率却要高于常规步兵。不过,并不是子弹伤害了我们,这伤害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情绪。  对于我以及和我一组的机械师来说,接斯科维勒所在排人员的班是件倒霉的差事。他们属于猎手/杀手组,而我们干的是“干扰与拦截”的活儿,简称为“H&I”;有时候我们也被借调到心理战行动组。我们并不经常杀戮,也并非因为杀戮的才能而被选人机械师行列。  我们组的十名兵孩在几分钟内全部进入了库房。操作它们的机械师们断开接驳,机械师们身上的外甲松开了,斯科维勒的战友们都从里面爬了出来。尽管经常在做运动,而且也适应了疲劳抑制剂,但他们看起来还是像老头儿、老太太。看到他们,你会不禁觉得自己也在同一个位置上坐了整整九天。  我中断了接驳。我与斯科维勒只在很浅的层次上进行链接,完全不像同一个排里的十名机械师之间那样有几近心灵感应似的深层链接。尽管如此,我在中断接驳之后想要找回属于自己的思维仍然十分困难。  我们置身于一间巨大的白色房间中,里面有十个机械师外甲,以及十个理发椅模样的奇特的热身座椅。在这些装置后面的墙壁上,是一幅巨型的哥斯达黎加背光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光线显示出兵孩和空兵孩单元的作战位置;而在另几面墙上,则覆盖着各种各样的监视器和有着专业术语标记的数据显示器。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人们在四周走来走去,检查上面的数字。  斯科维勒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朝我走来。  “很遗憾你不认为最后那点暴力行为是必须的。我觉得在那种形势下需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天哪,斯科维勒那副装腔作势的样子,真可以拿到这方面的博士学位了。  “你经常这么干。如果你在外面事先警告他们的话,他们就会有时间考虑当时的形势,选择投降。”  “就像他们在阿森松岛那样吗?”  “那种情况只发生过一次。”敌人的核陷阱使我们失去了十名兵孩和一名空兵孩。  “我不会让悲剧在我的排重演,。世界上又少了六个姓佩德罗斯①的人。”他耸了耸肩膀,“我要去点上一支蜡烛.。”  “还有十分钟就进入校准时间。”一个扬声器里传来指示。这点时间还不够冷却外甲呢。我跟着斯科维勒进入更衣间。他在房间的那一头穿上他的便服,我则到这一头加入我的排。  萨拉快要脱完衣服了,“朱利安,你能帮我‘做’吗?”  当然,就像我们多数男性与一位女性相处一样,我非常愿意,这点她也知道,但那并不是她想表达的意思。她摘掉假发,把剃刀递给我。三个星期时间,她的头皮上已经长出了金色的短发。我轻轻刮掉她后脑勺上输人口周围的短茬。  “他们的最后一次行动实在是太残忍了。”她说,“我想,斯科维勒需要那些尸体来凑数。”  “确实如此。再有十一个人他就可以达到E-8级别了。他们没有路过孤儿院已经算是万幸了。”  “他一心想着升为上尉。”她说。  我刮完了她的短茬,她开始帮我检查,用她的拇指摩挲着我的输入口周围。“很光滑。”她说。尽管光头对于校园里的黑人来说并不时髦,但我还是在不轮班的时间里坚持剃掉那些头发。我并不介意那些浓密的长发,只是不喜欢整日里戴着让人热得难受的假发跑来跑去的。  路易斯走了过来。“嗨,朱利安。帮我刮刮,萨拉。”他身高六英尺四英寸①,而萨拉是个娇小的女人——当她打开剃刀时,路易斯往后缩了一下。  “让我看看。”我说。他的植入装置一侧的皮肤有些轻微的红肿,“路易斯,估计你要有麻烦了。你应该在热身前刮掉那些头发的。”  “也许吧,你总得做出决定。”一旦进入操作室,你就得在里面待上九天。像萨拉和路易斯这种头发长得快、皮肤敏感的机械师,通常只在热身和轮班中间刮一次头发。“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说,“我会从医生那儿要点儿护肤膏的。”  朱利安排的成员间关系一向很融洽,这大概也有几分机缘巧合的因素。我们都是从入伍者中挑选出来的,身材得适合操作室的大小,还需具备H&I能力。我们排中,有五个人都是最初那批选拔出来的人当中的幸存者,包括坎迪、梅尔、路易斯、萨拉和我。我们从事这项工作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工作十天,然后休息二十天。感觉好像已经干得太久了。  现实生活中的坎迪是个悲伤咨询师,而我们其余这些人都是某一领域的学者。路易斯和我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萨拉主攻美国政治学,梅尔则是一名厨师,即从事所谓的“食品科学”——他可真是一个极棒的厨子,我们每年总要去他位于圣路易斯的家中举办几次宴会。  我们一起回到操作室。“好了,听着,”扬声器里传出声音,“第一作战单元和第七作战单元受到些损伤,所以现在我们先不用校准左手和右腿。”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几个给我们‘吹喇叭’的?”路易斯问。  “不,我们不会安装‘排水管’。如果你能坚持四十五分钟的话,也行。”  “我当然会试试看的,长官。”  “我们现在要做一下局部校准,你们有九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也许会是两个小时。在此期间,我们将为朱利安和坎迪的机器人安装上新的手和腿。接下来我们将完成校准工作,接通能量,然后你们就可以离开到集结待命区去了。  “安静些吧,我的心。①”萨拉喃喃地说道。  我们在各自的操作室里躺下,把手臂和大腿塞进僵硬的套管中,技师们将我们接驳进入操作系统。校准工作开始时,我们被调整至涉人程度为百分之十的作战接驳模式状态,所以我几乎听不到任何人的声音,只有路易斯一声微弱的“你好”就像从一英里之外的地方传来一样。我集中精力,大喊了一声,也向他问好。  对于我们这些工作了数年之久的人来说,校准工作基本上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但是,我们确实有两次需要停下来并退回去帮助拉尔夫。他是在理查德退出后加入我们排的新手,仅仅只有两次轮班经历。其实我们十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一固定时间内同时挤压同一肌肉群组,直到头顶上方的红色体温计与蓝色体温计的数据相匹配。但是,除非你熟悉这一切,否则你就会由于挤压力度过大,使得温度超出预期数值。  一个小时过后,他们打开了操作室,断开我们的接驳。我们可以在休息室里度过懒散的九十分钟。虽然实在不值得为重新穿好衣服再浪费时间,但我们还是那么做了。这是一种礼节。我们即将在彼此的体内生存整整九天,这足够我们受的了。  就像人们常说的:日久生情。有时这句话的确很对,一些机械师彼此间成为了情侣。我曾试着和卡罗琳建立这种关系(她在三年前去世了),但是,我们永远无法跨越作战接驳状态和作为普通公民时的鸿沟。我们试着通过寻找倾诉对象解决这个问题,但其他人从没有过被接驳的经历,所以想跟他说清楚这事,无异于对牛弹琴。  我不知道我与萨拉之间的感情是否应该叫做“爱”,但那只是理论上的探讨。我并不是能够吸引她的那种类型,或者说我们之间缺乏共性,当然,她也无法隐瞒这些感觉。但是,从身体的接触上来说,我们比任何一对世俗的情侣都要结合得更为紧密,因为在完全作战接驳模式下,我们大家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异的生命:拥有二十条胳膊和大腿,十个大脑,还有十个生殖器。  有些人称这种感觉为与神同在,我想可能确实存在具有类似结构的神。陪伴着我长大的那个神只是个白种男士。  我们已经研究了作战命令,当然,还有我们九天值班期间的一些特别指示。我们将继续待在斯科维勒排原来所在的地区,不过我们的工作是H&I,让哥斯达黎加雨林地区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这并不是一项特别危险的任务,却十分让人讨厌,就像在以强凌弱,因为敌军并没有任何一种类似于兵孩一样的远程武器。  有一次,我们坐在餐桌前喝着茶和咖啡时,拉尔夫就对此颇有怨言。  ……

内容概要

乔·霍尔德曼:出生于1943年。曾获激光物理学学士和天文学学士学位,1970年开始写作,自1983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兼职教授。
乔·霍尔德曼是一位以质取胜的作家,作品数量不多,代表作《千年战争》及《永远的和平》被誉为“最值得回昧的战争小说”。其中《千年战争》获得了“星 云奖”和“雨果奖”双重大奖;而《永远的和平》不仅获得了上述两大科幻奖,更被美国《出版商周刊》评为最佳年度小说。
乔·霍尔德曼曾参加过越南战争。并获得紫心勋章。也许只有真正参加过战争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深刻而有震撼性的作品。

作者简介

公元2043年,恩古米战争横扫整个地球,战场上作战的士兵是“兵孩 ”,它们是由人类士兵在数百英里之外的地方遥控的战争机器。朱利安· 克莱斯是操纵兵孩的人类士兵中的一员,对他来说,战争就像地狱一般残酷。大脑与兵孩联接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及他们给敌人带来的可怕的种族灭绝,这一切让他越来越无法忍受。现在他和他的情人阿米莉亚·哈丁博士有了一项可怕的科学发现,这个发现有可能让整个宇宙重新返回到刚刚开始的那一瞬间。但是,对朱利安来说,这个发现并不可怕,它充满了诱惑力……

图书封面


 永远的和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看这本书完全是追着霍尔德曼的名头,从美国三百年庆、海明威骗局、千年战争一路寻迹而来,终于走出了一条完美的抛物曲线。霍德曼上过几年理科本科,正好赶上了越战的末班车,作为战斗工兵在越南和越共、子弹以及丛林脚气斗争了几年,用自己的血肉换了一枚紫心牌牌后,发现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活着真好”。之后他和其他从越南回来的知识青年一样,开始从事各种艺术活动,比如写小说。面对他一鸣惊人勇夺双奖的第一部长篇《永远的战争》(国内出版译《千年战争》),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从里到外都渗透着《星船伞兵》精神的作品。不仅作品本身,就连作者自己都是一个“战争锻炼出人才”的绝好例证。当然亲身经历过残酷战斗的霍德曼并不像老海头那样推崇战争的积极作用,同时70年代相比50年代,更多了一分怀疑和自嘲。相比海因莱恩让人物通过祭礼一般的战争,献出自己的血肉从而获得某种能力,《千年战争》中的人们都是受害者,他们失去的不光是血肉和生命,还有自己的人性、美德以及爱的能力。或者扯句虎皮,这就是越战的道德困局与二战的正义邪恶二分造就的两种不同战后反思吧。在千年战争中一战成名之后,霍德曼涉及了很多不同的题材,言简意赅描述社会的《美国三百年庆》,仿照dos帕索斯速记手法创作的太空歌剧《思桥》,描写近未来核毁灭威胁下,人类走向外太空的《世界》系列。进入90年代,霍德曼又以《海明威骗局》重新回到了奖项争夺者的行列,而98年《永远的和平》再次获得双奖+其他一些奖项后,霍德曼似乎要走向大师的行列,可是99年的《永远的自由》以及其他的一些中短篇,都只停留在评奖的边缘,没能再进一步。霍德曼的人物有着固定的模式,他们受到外部世界的巨大威胁,同时需要内心为自己的行动赋予理由和意义,并最终自己成全自己,寻求到内心的平静。而在写作上,他似乎倾向于让作品成为自己生命体验的一个独特部分,每一次严肃的写作尝试都将成为一场独幕道德话剧。这么做的优点在于作品的平均水准相当之高,而且具有强烈的个人魅力;缺点则是很难将好的题材/故事重复使用,毕竟我们的人生没办法换个样子重来一次。不过《永远的和平》毕竟不是《千年战争》的续集,而是另一个有些类似的故事。也因此在98年并没有太多强大对手的情况下,能够再次获得双奖,应当说,在历年的双奖作品中,它也绝不是水准最低的。但是正如很多评论的基调都定在差强人意一样,这一部作品的成就更被看作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同年无论在星云还是雨果的竞争对手都并不足以毫无争议地击败它。而挟带着前作的影像和声势,要取胜,也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情。总体来说,这个故事的技术水准仍然不错,而且借用了一点前面用过的速记手法,在一个标准的第一人称故事中,把时代的面貌比较不错的体现出来。主人公也仍然遵循了他的习惯,在追寻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捎带手拯救了一把世界。在战争的问题上霍德曼依旧驾轻就熟,把其他媒介告诉我们的战争之美感统统撕碎,直接把残酷和悲哀带到战场之外。就好像中世纪之后的战争并不是因为火枪才变得血腥和混乱,这只不过我们对美感和崇高的幻觉留给我们的历史迷雾。霍德曼也试图告诉我们,高科技战争不是美丽的核爆焰火和激光灯会,而是发生在街头、酒吧、实验室乃至你家里的无形恶煞。毕竟,这是经历过一场战争,一场完全不对等,而也在不同的层面几乎摧毁了两个国家的战争之后,活下来的人所要告诉我们的。可我们要说的不是《千年战争》,对吧?如果对照来看,《永远的和平》一书中的人物更加扁平了,不知是因为人物的种类太多,还是作者刻意制造的效果,总之书中的人物除了主人公之外,似乎显得太过于简单,都是一条路走到底的类型。说到这里看到某人对当时得奖此作的评论,提到里面所有的人(除了主人公)都是极端分子,无论是军队、政客、恐怖分子、科学家还是要拯救世界的小团体。而最终的结果只是一群极端分子战胜了另一群极端分子,其实被技术所绑架的人类才是最终的失败者。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又有一点趣味,而最后主人公意外不意外的落后于时代,作为作者对这种“进步”和“和平”的真正态度也未尝不可。当然这么来看太过于沉浸于故事了,站在文本的角度,这些都不过是描写而已,很难说作者在什么程度上表达出了这个意思。尤其是全篇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的切换之多,以至于我们很难把任何与主人公无关的寓意放入其中。如果要说对“拯救世界”进行反讽,很难相信霍德曼会不辞辛苦地用这样的手法来多层折射。对我个人来说,关于这本书的困惑主要在于其人称切换的目的。当然别人提到了控制节奏和展开背景,都是很好的功能,只是不需要这么做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用非顺叙的方法,比如设置更多的间接信息,比如适当的章节停顿和主题安排。当然相比这些方法,霍德曼采用的办法更有利于保持故事的流畅,这一点确实是类型小说所必需的要素之一。读者大概是可以适应这种人称切换的不适感,但是如果在叙述上多做手脚,可能会无形中提高了作品的阅读门槛和定位。问题在于这种兼顾带来的麻烦就是牺牲了意识的连贯性。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为了解释这种人称切换在叙述上的目的性,我不停地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又被自己推翻。第一人称是为了对话?不对。第一人称是为了思考?不对。第一人称是为了感受?不对。第一人称的段落都发生在一时一地?不对。第三人称强调过场和情节的压缩?不对。就我个人的经验,实在找不出什么合理的细节目的性,只能说当作者感觉需要变换人称的时候,就顺手一改,就好像某种精神分裂症一般,两个主体意识同时共存,交替上场。这种分裂也同样体现在情节里,作者不停地给主人公在接驳的问题上制造障碍,甚至不惜用一个突兀的手术后遗症来扭转情节。如果要给这种生硬的意图制造意义,只能说是为了和全篇的精神分裂相匹配,在“作者”/“主人公”通过第一人称逐渐混淆之后,这种分裂感也同样感染了整个故事线。主人公不能选择任何一方,他既是这个世界,同时也是他自己。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同时通过这一个形象展示出来,迫使他不得不作出了折中的选择:做一个中间人。说到这里,基本的逻辑过程已经完成,一个基于故事性质和出版需求而选择的叙述形态,最终暗示了故事本身的必然选择。至于细节,可以慢慢讨论~好吧,对这篇小说的想法,我应该就到此为止了。多说,便多误。
  •     。。故事拖太久了才看完。后半截追杀逃亡有点好莱坞味道(喂)总之感觉是不过不失的故事,中心思想真的没看懂(抱头)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接驳 接驳 接驳 接驳才是王道!
  •     永远的和平
  •     反战题材,不过感觉结尾可以写的更好。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吧……
  •     也许是双奖作品中我最不喜欢的,但它毕竟是双奖作品。不能不给五星
  •     翻译的不好
  •     雨果奖,不知所云
  •     不错的文笔。只是,也太虎头蛇尾了吧。
  •     好久没读质量如此高的作品了...
  •     作者疯了吧。这不是加强般的《发条橙》么?
  •     幻想商城
  •     理解万岁,绝非虚言。
  •     太刻意了!
  •     节奏不快,但是贵在对人的细致刻画和对战争的反思,虽然结尾有点理想化了
  •     书有浸湿痕迹,很不满意
  •     很难买到的科幻小说
  •     太空战争题材经典之作,1998年雨果奖、星云奖
  •     《千年战争》的续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