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物论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
ISBN:9787532121908
作者:庄周
页数:179页

书籍目录


一散文(上)
二散文(下)
三小说、戏剧
四诗歌
五余话
后记

作者简介

《齐人物论》是一部对当代的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的文学评论的文集。


 齐人物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小书,绿色皮面,略有些书卷气的。俺最早看的这本书,并不是原书,也不是在它最早的出处《书屋》上,而是在高一的时候发的一本语文阅读材料上。这册阅读材料是俺们那儿的几所高中合编的,十六开胶印,比较厚。在这本阅读材料里,就有《齐人物论》摘录——摘录了很多。当时看到,文章的内容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基本上是字字珠玑。而当俺看完一篇去看后面注明的出处时,不禁笑出声来:百年文学大盘点《齐人物论》,作者庄周。想想, 庄子休他都是死了几千年的人了,怎么又冒出来写书盘点百年文学?从此,这个作者“庄周”就成了俺心中的一个谜。俺时时去看一看《齐人物论》,可是每看一次就觉着这个庄周简直是太逗了!所以,俺就更想找到那本书来看看,到底这个庄周是咋回事。可是这种“文学史”类的书不够热门,一般的书店找不到;当时俺又不太会用当当、卓越等现代高科技手段,俺一直没能力找到那本书。直到高三过年的时候,俺去书店闲逛,终于在角落一发现了这本精致而不华丽的册子。翻开书,看到的是《书屋》编辑周实写的序:============================================      《齐人物论》序        周实   庄周先生何许人也?自《齐人物论》刊出以来,《书屋》编辑部接到不少这样询问或试探的电话。我也总是这样回答:嗯——不好说,因为庄周先生不是一个人。那么到底是几个人呢?也有穷追不舍的。我也总是顺着回答:是啊,几个人。对方听我这样回答,知道我是不肯说了,自然只好挂筒作罢。其实,并不是我故作什么神秘,而是庄周先生确实不是一个人,若是一一报上名去,不仅不会就此打住,而且会引起进一步追问:甲是哪里人?乙是哪里人?是否评论家?,先前写过一些什么?而这些问题,虽不能说是不值一答,但若要一一认真回答,又确实没有什么趣味。有趣味的是《齐人物论》。讲句实在话,我是很喜欢《齐人物论》的。它举重若轻,生动活泼,不虚饰,不回避,不媚俗,不以权威自居,但又坚信自己的判断,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且说得那么漂亮,那么独特。阅读如此活色生香的评论,本身就是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读到会心处常常会暗地里叫声好,读到痛心处又不禁黯然神伤。我认为,《齐人物论》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话的长处,也吸收了西方文论的长处,《齐人物论》是对个性化批评的一次颇具开创意义的成功尝试。个性化批评是《书屋》一贯提倡的。《书屋》创刊以来,始终注重批评文体的创新、批评形式的非学院化、批评角度的独立性,这也可能是《书屋》能够在众多书评类刊物中比较受到广大读者偏爱的重要原因。《书屋》上发表的诸多名文,不仅具有思想的前沿性和学理的精深度,而且大都具有文学的华彩和艺术的趣味。庄周先生正是兼具诸长的写家,尽管他们不是职业评论家。个性化写作,已提倡有年——虽如《齐人物论》所论,实绩还颇有限。研究和评论作家、作品的个性化批评,至今也仍是空谷足音。八十年代,学界提出了 “重写文学史”的要求。到了九十年代,古代和现当代文学史都经过了某种重写。这些重写过的文学史比原先的文学史大有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传统文学史,大抵注重文学的政治性;重写过的文学史,则在相当程度上回归了文学自身的艺术性。然而目前的文学史不论新旧,基本上都是教材。“重写文学史”,实际上指的是重写文学史教材。而教材因其本身的特性,大抵不得不谨慎地呼应时代的共识,有时还不得不迁就时代的共同局限。也就是说,教材的作者大都注重观点的稳妥性和权威性。尤其是,教材不大可能追求观点的鲜明个性、思想的自由无羁和文体的新颖独特。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今年上半年我向长期以来倾力支持《书屋》的庄周先生组稿,希望能够打散教材的体系性,摒弃教材的讲章气,对现当代文学作出独具风骨的个性化评论,不求权威和全面,只求成一家之言。于是就有了第一篇《齐人物论》。 首篇《齐人物论》在今年第六期《书屋》发表后,不仅获得了读者的交口赞誉,而且引起了知识界、文学界的瞩目。于是我又与作者商量了《齐人物论》的后续选题,初步商定为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三大板块,并且把它当成一本完整的小型文学史来写。从第九期开始,《齐人物论》又陆续刊出,反响更为热烈,大量读者来电、来信表示共鸣或发表意见,不少报刊和网站也纷纷转载或选载。许多读者还说,最新的《书屋》一到,第一件事就是读《齐人物论》。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努力是有意义的。我喜欢《齐人物论》,喜欢得将它视为己出,说得实在点,就像一个大师傅做了一桌菜,听说客人吃得好,有味道,心里那个高兴劲,真是无法说。=====================这个序并没有揭示出庄周先生何许人,不过俺对这本书是更加喜爱了。如同《序》中所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正经的文学史,而是“个性化评论”(类似今天的豆瓣?)看这本书,你不必费力地记住什么或者想引申什么,你只需要看看庄周的评论,在想想他所评论的东西。你或者会接触到一个新的观点,或者会产生共鸣,或者会摇头叹气。就像前几天说过的《非常道》一样,这本书可以算是文学史的点心,他未必像满汉全席一样很庞大,却能在你饥饿的时候满足你,让你感觉很美妙。说实话,俺觉着俺们这些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缺乏应有的了解。在课本之外,俺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出自《齐人物论》。同时,我们从这门书中能看到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各种姿态,甚至看到文学背后的很多故事。这本书基本上能映射出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俺从这本书中了解了文学,了解了历史,也看出了作为一个人(当然不只是文人)所应有的人生态度。这本书对俺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不过呢,俺后来想了想,这本书的一些东西也让俺对一些作品有了成见。当然,这本书也让俺增加了判断力。俺都知道自己有成见了,这不是一种进步么?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butwho.net/2007/11/qirenwulun.html不是俺的博客[ http://www.butwho.net ]
  •     书中片段:王小波将自己生活的年代称为愚人节,从而把其生存的悲剧喜剧化。越是幽默,则越是对现实的厌恶。他是如此自豪地活着,仰视着,嘲笑它。王朔王朔的作品就像易拉罐一样,只能一次性消费。正因为如此,王朔这只早已被自己吸空的易拉罐,才会破罐破摔地躺在马路上,不仅碍你的眼,非常影响市容;而且还挡你的道,时不时地发出刺耳的声响。北岛他唤醒了整整一代人的良知,澄清了一代人被毒化的心灵 。在星星的弹孔中,流出血红的黎明。钱钟书作为作家,它可以嘲笑学者没有才气。作为学者,他可以嘲笑作家没有学问。两栖动物是也。茅盾(白杨礼赞)像挖深井油田那样,试图在一花一木中找到莫须有的理想、精神和气节,是中国文学的一套传统招牌菜。除了没入俗尘之外,还与虚伪有着某种暧昧的关系。鲁迅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却始终是苍蝇 。李敖自视五百年第一人,倒也并不唐突。因为在中国缺乏可比较参照物的今天,所以命中注定只能一个人自说自笑自谈自唱。他的可敬在此,可悲亦在此。
  •     这本书感觉蛮有震撼力的,不知为何评论只有寥寥四人,作为2000年的评论,很多文章不按常理出牌,给出与主旋律违逆的评价,真是蛮有趣的,比如入选教科书的白杨礼赞,呵呵没人敢说这文章写得虚伪哦,比如朱自清的文章,没人敢说对他的赞誉属于中六合彩的运气哦,比如对冰心的评价,没人敢说对这位世纪老人的尊敬不是因为文化地位而是基于尊老传统哦,真是很牛的很出位的评语!阅读所限,很多被评论篇章未读过,不敢妄断高下不过他看轻白鹿原、汪晖、赵鑫珊、赵丽宏、王朔、看好韩寒(那可是在韩寒刚出道质疑、轻蔑铺天盖地时)易中天(鉴于2000年易中天还没上电视就被作者列入评论对象评价也属正面实属不易),至少对以上判断与我是一致的,当然它没给余秋雨好脸色看,我对余的文章还是认可地,虽然里面注了不少滥情水。当然给力的不止这些,本书居然还对高行健的作品发表评论,所以说胆子不小,本书的所有文章都类似豆瓣评论风格,真是豆瓣的纸面板。可惜没有我所知的另外两本小说的评价《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我倒是很想听听他们的评价。看官看到此,应该大致可以了解这把妖刀的性格了吧,欲知详情,借书去看吧。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庄周。
  •     只为作者的刻薄度打分。竟然说方舟子是网上知识分子的巨擘?。。。在2001年,大概还没有“三观”之说。。。时值初中生的我,看到作者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满纸迟暮之气恶俗之气,顿时觉得他道出了我的心声。
  •     一针见血,如盐之在水,有味而无迹。
  •     很多年前的下午,在書城不忍放手讀完,然後又購入囊中,真的驚為天人。你也許會懂那種欣喜之感。
  •     启蒙读物
  •     不想或者没时间读书,就看看张远山和周实的百字文评。起码,以后和人谈起没读过的作家,不至于露怯。
  •     极力推荐,不看此生后悔
  •     有意思
  •     犀利文字,机锋闪闪
  •     绝对值得一读的小书,业余文学批判
  •     想来作者没看过张贤亮的《河的子孙》,叹叹,竟把张先生一贬至此
  •     值得一看。
  •     我个人很偏爱的一本集子。血性,见识,风骨,文采,样样不少。只给四星,是因为终究太讨巧了些~
  •     真正意义上的好书
  •     毒舌
  •     一家之言,甚可玩味
  •     特别幽默风趣的一本文学评论集子。。。
  •     快则快矣 到底没有风度 偏激如是 可以服人、及至真正做些改变的 又有多少?
  •     一语中的
  •     这书是当年选修文学时,老师强行摊卖的。据说写书的那几个和老师都是朋友,于是强行推销就顺理成章了。 书中全是简短的评论,不长,而且带有愤青的痕迹。 作者庄周听其名就知道喜读庄子,这<齐人物论>论之齐就出自《庄子》。 我们老师当时也颇出名,你道为什么,因为据说他是研究和收藏中国古代情色小说的,人皆纳罕。
  •     重温高中读物,印象里2000年左右我身边同学还普遍是文学类读物的购书狂。
  •     读了多次,喜欢的不得了
  •     曾如酷夏凉饮
  •     这本书实在是有趣,书中不乏对中学课本中被封为神作的散文小说的趣评,有对王小波、王朔、金庸这几位名家的部分作品独到评论,甚至有对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网络文学的鄙视性评论,在上个世纪末,作者着实是跟上时代的潮流了。可惜这书还是老了点,庄周在书中评论的皆为上个世纪的作品,而我开始读书时
  •     张远山周泽雄等华东师范大学帮,独特的风格
  •     有个性的书评。
  •     非常有趣,这个版本也精妙,可惜先后买过两次都不知散落在哪里
  •     常有闪光点~
  •     新民路的楚材书店买了这本书,大爱,影响了自己对很多作家很多书的看法。多年后出了个很烂的修订版。
  •     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翻杂志,看到《书屋》连载,后来趁图书馆卖旧杂志的时候把相关的几本全买回家了……
  •     因着老师推荐才看,记得是两人合著的,书内没标明很可惜。有些评论确实还不错,风趣又恰到好处,有些评论却让人皱眉头,我原本以为会是较为折中的评论,结果出现“为此,她还使我永远不想读郑愁予的诗,如果郑愁予写过其他的妙句,他就只能怪舒婷谬托知己了。”此种言论我认为无论如何都不适合公开评论。表现自己的口味无可厚非,但这种因为自己不喜欢“其诗其文”的人为自己不喜欢的他人诗句而感动,就顺带否定不看那个他人的其他作品的逻辑,我表示我实在难以理解。当然我不否认存在说到心里去的评语,如果数量上够多就好了。另:翻笔记看到是张远山和周泽雄合著。
  •     戏谑
  •     咋一读,三观尽毁;一家之言吧。
  •     一泻而下,大呼过瘾。聊备一格。
  •     非常棒的书评!语言有力度,有味道!
  •     高中入学看的第一本书 强烈推荐
  •     难得一见的文学评论
  •     其实,我就是看八卦。
  •     齐人物论。很有意思,不过有些评价似乎还是偏颇了一点。
  •     许多年前从王晓明那里看来的书。里面的评价简洁有力,大多带有浓重的个人阅读口味。作为读书兴趣引导,算是合格。
  •     十年前读过,一家之言。又重读了一次。
  •     颇受其影响
  •     妙语连珠,虽也有失之偏颇之处,但极有意思。读之释怀,畅快淋漓。
  •     Funny book, worth reading。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