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的一代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9
ISBN:9787503920769
作者:许知远
页数:330页

内容概要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

书籍目录

自序:我的光荣与梦想
一 媒体精神
1 《时候周刊》
2 《财富》:商业是使命也是游戏
3 《福布斯》:资本家利器
……
二 纳斯达克的一代
1 纳斯达克的一代
2 商业中的马基雅维里精神
3 首席执行官――新商业政治家
……
三 阅读
1 金色拱门后的危险
2 噢,兰波同志
3 1831年,美国的转折点?
……
四 专栏
1 彼此误读的中国与美国
2 病毒与隐喻
3 虚拟的激情
……
跋:我曾是一个dot-commer

作者简介

这本随笔集包括“媒体精神”、“纳斯达克的一代”、“阅读”、“专栏”四部分,试图呈现出媒介与时代精神之间激动人心的关联。


 纳斯达克的一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纵使许知远在书中提过多次的《TIME》、《Fortune》、《New Yorker》……又有几个中国人看过,甚至是听过,更不用说专业一些的《Economists》或者《The Atlantic 》之类了,是啊,这些杂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更何况还买不到,而且哪有时间读书啊。作为一个中国典型的极度平庸的大学的一个死大,我那可怜的知识在我的同学眼中居然显得渊博起来,我无可奈何的自嘲居然也会被解读为假装谦虚,那么我能做的只有什么呢?闭嘴!      “纳斯达克的一代”在我来看大概是指信息化、商业化和美国化的一代吧,然而我其实是很怀疑这样的一代中国人是否存在现在所看到的。因为我所见的现实完全不是这样,在常识上的匮乏状态从来就没有改善过,而且我一直认为愿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一件相当主观的事,信息闭塞和渠道缺失虽然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但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在于你有没有那个去了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心,哪怕是这个遍地是墙的社会,你依然可以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不过你如何让一群从没有认为自己缺少什么的人去寻找东西呢,你怎么让一个古代人相信自己家里需要一台液晶电视,毕竟他们都觉得自己活得很好。  我无意为GFW做任何辩解,因为太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包括那个叫facebook的有将近8亿人用的网站,在我无意中的询问中发现也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那么你认为他会知道twitter和youtube之流么?是的,我不知道难道不代表它不存在么?而且我并不缺少什么,qq、renren、youku……我可以随便上,我确实不知道它们是克隆美国的网站,不过这很重要么,我为什么要知道?我玩游戏,看电影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关心这个。GFW本身当然是个很可笑的东西,愿意看英文或者敏感网站的人不会因为它就不看,不愿意看英文网站的人也不会在没有它的时候就开始浏览英文或者敏感内容,绝大部分人其实关心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全不关心民主自由什么的;总的来说GFW就跟所有的洗脑工程一样,对让它起作用的人起作用,对不让它起作用的人不起作用;也就像所有的其他意识形态灌输方式一样,它试图建立一个单元的思想空间,而如果不能做到,那么TG就开始构建一个封闭的便于其管理的虚拟社会,这也是在是符合它的一贯作风——即使我不能让你相信我,我也不能让你去相信别人。然而问题在于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控制和屡次的信仰崩溃,大部分人其实什么都不相信,不过这很可能就是它们想要的结果。  总而言之,就好像大学生们积极入党一样,所有的东西都和信仰、理想、意识形态等等操蛋的东西毫无关系,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利益最大化,或者是他人的言传身教,或者是自己的耳濡目染让他们了解到入党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他们就去做,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么?个性张扬,思想解放的一代年轻人至今仍然没有产生,可能是因为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实用主义传统,也许是种种社会陋习的影响,一代代的年轻人总是很快的就变得世俗,乃至于势利起来。当然也许是我实在是过于妄想,年轻人这样不是很正常么?他们为什么要试图去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呢?如果你想追求所谓的自由民主,你大可以出国啊;如果你只能呆在中国,那你为什么不按照中国的规矩呢?为了更好的遵守这些规则,你最好完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或者至少假装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真是傻逼啊,好像自己知道些什么,其实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说到底还是太闲了惹得,好好去学习吧,愚蠢的年轻人!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真正仔细阅读并且能够感同身受的只有《噢,兰波同志》,《游荡者李欧梵》,《伪革命者的欢乐》和《无能的青春》,当他如数家珍般地列出那一长串的人名、杂志的名称,状似神采飞扬地描述起美国每一个著名媒体的历史时,我只是平静地掠过这些文字,亦无法感受他内心的暗涌和澎湃,显而易见,对美国历史的熟稔成为他的谈资,但他摆出那副文化精英的姿态却让我反感
  •     只存印象
  •     不错的金融杂文 啊~
  •     比较喜欢他介绍一些媒体的知识。
  •     现在连看这样的记录都觉得过时了,虽然大家还是浮躁,但是有什么用呢,不浮躁,难道浮夸么,那是需要身份、资本和出身的,嗯哼
  •     要说第一本还能读读的话,这本让我很不耐烦。
  •     最近花时间最多的书,尽管花很多时间,还是不大记得里面的许多人名,对美国报刊完全不了解,特别有印象的就亨利鲁斯。讲了新时代下的社会与新精神。让我借这书的原因是:许知远这个名字很好听。。
  •     大头看过的一本书,跟她喜欢的一些东西类似
  •     我认为好的作品是能让从中吸取知识,感受到它的力量,带给你前进的动力和希望的。他在这本书里面有一句我很喜欢,不满会导致社会规范的相应调整,但是煽动不满对心灵的伤害却是更为漫长于深刻的,它不可能带来思考。他满足了我对于北大才子的幻想,好的作品是能让你深入思考的。
  •     看到作者的序言,有点唏嘘,新闻理想的高贵性在中国难以坚持,媒体人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
  •     没第一本好
  •     还不如第一本耐读呢,浪费我时间……
  •     大一每次开无聊的大会.我就读这本书.
  •     解闷看看还行 意思不大
  •     一般般,作者向经济评论转型
  •     关于新闻 商业 技术 等的随笔
  •     股市时代的一些特征,有些文字还是十分发人深省
  •     反映了刚进入.com时代的整个社会
  •     有点老了 AOL和时代华纳不是已经离婚了么?呵呵 总体来说还不错
  •     传媒
  •     远去的媒体梦
  •     : I267.1/3783-1
  •     自之前单向街沙龙见到许知远之后,就开始带着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欢去看他的每一本书.喜欢他,也许是因为他和魏坤很像,也许是因为不羁的中年男人外表和带有京腔的低沉沙哑嗓音,也许是因为我从书里看到的他近乎乌托邦般的理想主义以及袒露的挣扎与野心. 字里行间,我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英雄主义,精英主义,动辄加缪托克维尔,动辄时代世界,这些原本令人生厌的姿态我却也是爱的. 满腔理想,当记者,考察中国各地以及最后创立单向街这样的书店,引起我共鸣无限. 人至中年,年少时一起捍卫理想的人慢慢迷失或是回归平凡生活,而这个大叔还在坚持,至少他还在挣扎吧. 当他直言不讳他的中年危机,他的挣扎与困惑,甚至书店都给予他束缚时,这个男人的魅力是粗糙而真实的.
  •     这一本还是在许知远的咖啡厅里读的。
  •     三天读了13页,有点艰涩。 我觉得作者完全可以也有能力把它写得更生活化也引人入胜一些。好吧,也许是我不学无术。
  •     翻译腔依旧
  •     有关媒介分析(大牌媒介成长史、媒介与商业、时代关系、后半段重点在商业引发的思想动态)许知远要去考外新史肯定牛叉爆了!看他的文字总觉得是翻译过来的,精英范儿范儿,不过本来就是写外媒专栏的。还有,单向街老板。
  •     读罢9年后,书中表露的那些贲张的激情、豪迈的理想仍时时撞击我的心灵
  •     预了解传媒的看一下
  •     知识和历史的演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