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1-11
ISBN:9787100033190
作者:[德] 康德
页数:68页

章节摘录

人们各种悦意的和烦恼的不同感受之有赖于引起这些感受的外界事物的性质,远不如其有赖于人们自身的感情如何。愉快和不愉快就是由它所促动的。于是便会有:某些人的快乐对于别人却是痛苦,爱情的烦恼对人人都是一个谜,以及一个人所感到的激烈矛盾而另一个人却可以完全无动于衷。对于人性的这种特点的考察的视野,可以伸展得非常遥远,并且还隐蔽着一片既引人人胜而又富于教益的宝藏有待发掘。目前,我只把自己的目光投在这个领域中看来是特别例外的一些地方,——而且即使在这方面,也更其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而不是以一个哲学家的眼光。因为一个人只有满足了一种愿望时,才会发见自己是幸福的。所以使他能够享受巨大的满意(而又并不需要有突出才能)的那种感觉,就肯定是非同小可的了。那些大腹便便的人们,他们精神上最丰富的作家就是自己的厨师,而其所嗜好的作品则只见之于自己的窖藏;他们将会在庸俗的玩笑和下流的开心之中享受到同样活泼泼的欢乐,正有如感情高尚的人们如此之自豪地所做到的那些一样。一个懒惰的人喜欢听别人朗诵一本书,因为那很容易使他昏昏入睡。

前言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康德于1763年撰写的一篇长文,次年在哥尼斯堡作为单行本出版,题名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通常在人们的心目中,康德是以这样一种形象呈现的:他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哲学家,但同时也是一位枯涩的、刻板的纯哲学家。他一生足迹从未出过他的故乡哥尼斯堡①,生活有点古怪,没有任何嗜好,终生未婚,甚至也从没有恋爱过。每天、每月、每年都过着一成不变的刻板生活,以至于邻居们都以他每天固定的散步时间来校对自己的钟表。他的哲学也是枯燥无味的,文风沉闷而冗长,《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大概除了少数专业者以外,一般读者很少有人通读完了的。阿·赫胥黎(Aldous Huxley)曾有一篇谈旅行的散文,说到出门旅行的人的行囊里,每每总要带上两本书以供旅途消遣,有人就选有这部《纯粹理性批判》,但是直到旅行归来,实际上连第一页也没有看完②,似乎颇有点讥讽意味。这部书中文有两种译本,即胡仁源译本和蓝公武译本。

内容概要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该地自1945年以后,成为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的领土),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康德从小在教会办的学校受教育,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当了多年的编外讲师,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它后来被命名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准时到这种程度,以至当地居民按照他出来的时间校正手表。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在普鲁士这个边远小城,注视着世界的最新发展,讨论着时代的前沿问题。他在创造了深刻反映启蒙精神的批判哲学之后,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是启蒙运动”这一至今还吸引着哲学家的问题;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离家到一个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经历,便他却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旅行家那样,在人类学著作中对各国风土人情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但他的理性宗教观却被普鲁士政论指责为“歪曲蔑视《圣经》和基督教的基本学说”。康德是卢梭的崇拜者,他与卢梭一样,是一个平民哲学家。他说:“我生性是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急切地要知道更多的东西,有所发明才觉得快乐。我曾经相信这才能给予人的生活以尊严,并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想象中的优越感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学恢复一切人的公共权利,我并不认为自己比普通劳动者更有用。”
《纯粹理性批判》发表之后,康德成了青年学生向往的导师,政府也不断向他咨询各种问题,但为了捍卫思想自由,他不顾政府的禁令,在退休之后发表了《学院之争》(1798),继续讨论宗教问题。
人们为常说,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著作。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著作。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或A版,1781;第三版或B版,1787)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实践哲学的著作有《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785)、《实践理性批判》(1788)、《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他的《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内容特殊的著作,其中关于审美判断和目的性判断的论述可以解释为联系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媒介,也可解释为前两部批判的补充。

书籍目录

第一节 论崇高感与优美感的不同对象
第二节 论人类的崇高与优美的一般性质
第三节 论崇高和优美在两性相对关系上的区别
第四节 论民族性——就其有赖于对崇高与优美的不同感受立论
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是康德在第三批判之外唯一的一篇美学著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风格、人格与若干重要思路。书中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优美与崇高的对立与统一,一是强调美的主观性。

图书封面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写道:“康德的崇高说缺点很多,例如崇高与美在他的心目中始终是对立的,他没有看到二者如何统一,使崇高成为一种审美的范畴。”(《西方美学史》,p401)如果仅仅是针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美与崇高作的分析,这番话还不无道理,而如果对照康德另一部美学著作,即写于前批判时期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以下引用该书内容仅标页码),便会发现崇高与美在他心目中并非“始终是对立的”;与《判断力批判》相比,此时的康德显然要有趣得多,在探讨问题时,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而不是以一个哲学家的眼光,“观察者”观察的大多是经验可知的事例,与《判断力批判》里严谨的哲学推理相比自然是大异其趣了。在康德思想的“先驱者”中,据称卢梭是对他影响最大,也最根本的。康德说他自己性近于学术,对知识有一种贪婪的渴求,一心要推动知识的进展,以为这就是人的最高追求,并因此鄙薄无知的芸芸众生。但卢梭纠正了他的看法,卢梭使他明白,在纯粹思维的追求之上还有人的尊严和人权,如果他的反思不能有助于人类恢复自身的权利的话,他就比一个普通工人都不如(张汝伦:《康德二百年祭》,《读书》,2004年第8期)。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一书中,康德“把附着在高度悟性洞见之上的那种倾向”以及象开普勒那样不愿以自己的发现去换取一个王国所可能有的那种魅力,都排除在外,他的规划“只涉及普通人的灵魂所可能有的那种心灵感受”,那种较精致的感情,主要地是如下两种:崇高的感情和优美的感情。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一书久经埋没,一直到十七世纪由布瓦洛译成法文,才在欧洲学术界得到流传(《西方美学史》,p393)。朗吉弩斯的“崇高”主要讨论文学创作中如何使作品获得崇高感,属于修辞学范畴;而美学范畴的“优美与崇高”,最有名的是英国政治家、美学家博克(Edmund Burke)的《关于我们的崇高和美的概念之起源的哲学考察》(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一书,其中论述了崇高的产生乃是由于我们对某种强大有力的对象感到惊愕,继而我们意识到它对我们并没有危险,于是这种惊愕之感就转化为一种愉悦之情。博克认为优美的特性在于使人轻松愉快,而崇高的特性则在于它那巨大无匹的力度。康德承袭了当时的术语:优美与崇高,但却赋之以新的意义而自成体系,这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里初步成形,在27后的《判断力批判》里则臻于成熟完善。博克认为崇高与美是对立的、互相排斥的,并把崇高置于优美之上。前批判期的康德显然受到了他的影响,也倾向于认为优美终究是要以崇高为依归的等等。康德在第一节“论崇高感与优美感的不同对象”以简略几笔点出了优美与崇高的区别:“这两种情操都是令人愉悦的,但却是以非常之不同的方式。”“崇高使人感动,优美则使人迷恋。”“崇高必定总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着意打扮和装饰的。”(p2-4)这些体验大致都由经验得来,没有经过严格的“批判”,较少思辨的气息,却符合生活的真实。本文开头提到朱光潜对康德将崇高与美对立起来的不满,就可以从前批判时期的康德得到某种解答。固然“崇高的性质激发人们的尊敬,而优美的性质则激发人们的爱慕”(p6),两类情感貌似中立,却又不是截然互斥,而是互为补充、相反相成的。康德写道:“有很多人被我们评价得太高了,而无法让人亲爱。他激起我们的敬仰,但他是太高出于我们之上了,使得我们不敢以亲切的爱去接近他”、“这两种感觉都结合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人将会发见:崇高的情操要比优美的情操更为强而有力,只不过没有优美情操来替换和伴随,崇高的情操就会使人厌倦而不能长久地感到满足”、“对崇高事物的感受,在更强劲地绷紧着灵魂的力量,因此会更快地使人疲倦。”(p6,p6-7,p7.注释1)这就正如我们初读《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时往往感觉康德的“不可亲近”,“不敢以亲切的爱去接近他”,而读到《判断力批判》,或者这部前批判时期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时,就不单单是“敬仰”,而毋宁说是“敬爱”,可敬而又可亲了。早期的康德认为“悲剧不同于喜剧,主要地就在于前者触动了崇高感,后者则触动了优美感”(p7),在观看悲剧时,“旁人的不幸在观者的心胸里激起了一种同情的感受,并使得他的慷慨的胸襟为着别人的忧伤而动荡。他是深情地受着感动,并且感到了自己天性中的价值。”(p7)这可以说与休谟认为悲剧由“同情”带来快感的观点有契合之处(周晓亮:《休谟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318-324)。一味地表现崇高会使人厌倦,而“优美感当其中完全缺乏高贵的成分时,就会蜕化变质,于是人们就称之为愚昧可笑”(p10),相对于悲剧,喜剧给观者的爱“并不那么忧伤,它是欢快而亲切的”,“然而也像在其他的情况下一样,在这里高贵一定程度山也能够与优美结合在一起”(p7),这并不意味着喜剧应该表现严肃深刻与轻松幽默两种风格的混合(正如休谟所批评的那样),而是应如莱辛所说的“在喜剧里也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里找到一种高尚的娱乐”(莱辛:《汉堡剧评》,转引自《西方美学史》,p334)。这样优美与崇高不致完全脱节,各自走向极端都会引人反感,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人“长久地感到满足”。而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并没有就悲剧、喜剧与崇高、优美的联系进一步引申发挥,他分析得出的美感是在单纯的评判中(因而不是借助于感官感觉按照某种知性概念)令人喜欢的东西,由此自然推出,它必须是没有任何利害而令人喜欢的;崇高就是那通过自己对感官利害的抵抗而直接令人喜欢的东西(《判断力批判》,p107)。美直接带有一种促进生命的情感,因而可以和魅力及某种游戏性的想像力结合起来;但崇高的情感却是一种仅仅间接产生的愉快,因而它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所以它作为激动并不显得像游戏,而是想像力的工作中的严肃态度。因此它也不能与魅力结合,并且由于内心不只是被对象所吸引,而且也交替地一再被对象所拒斥,对崇高的愉悦就与其说包含积极的愉快,毋宁说包含着惊叹或敬重,就是说,它应该称之为消极的愉快(《判断力批判》,p83)。关于崇高的对象,康德指出:“如果审美判断应当纯粹地(不与作为理性判断的任何目的论的判断相混淆)给出,并且对此还要给出一个完全适合于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实例,我们就必须不是去描述那些艺术作品(如建筑、柱廊等等)的崇高,在那里有一种属人的目的在规定着形式和大小,也不去描述那些自然物的崇高,它们的概念已经具有某种确定的目的了(如具有已知的自然规定之动物),而是必须对荒野的大自然(并且甚至只在它本身不具任何魅力、或不具由实际危险而来的激动时)的崇高单就其包含有量而言加以描述。”(《判断力批判》,p91)这段话可以解释康德为何没有再将悲剧与崇高联系起来,在他看来,悲剧作为被“属人的目的”规定了形式和长度的艺术,它引起的通过魅力和感动带来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私人感觉,是不能指望别人加以赞同的,即不具备普遍有效性,因此不与崇高相联系。康德还揶揄那些“以为通过看一场悲剧就变好了”的人,认为他们只是为有幸排除了无聊而高兴而已;他说崇高任何时候都必须与思想境界发生关系,也就是和赋予智性的东西及理性理念以凌驾于感性之上的力量的诸原则发生关系(《判断力批判》,p114)。与前批判时期相比,写作《判断力批判》的康德不仅对“崇高”的理解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美”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与康德大致同时的美学家大都将美视为事物的客观属性,如博克认为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爱的情欲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西方美学史》,p257);休谟反对美是对象的属性的看法,也肯定客观存在(对象的某种“秩序和结构”、“形式或性质”)是美感的成因之一(《西方美学史》,p237-238);而理性主义者往往将“美”与“善”等同起来。按照Paul Guyer在“The Claims of Taste”里的说法,康德认为经验主义者将审美反应解释为一种对由特殊的外部对象呈现的刺激作出的纯粹感官反应(Kant thought that empiricism explained aesthetic response as a purely sensory response to the stimuli presented by particular external objects);而理性主义者则明确地将我们的审美反应解释为一种善的含混的概念(As Kant suggested, the rationalists certainly did explain our response to the beautiful as a confused perception of the good.)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指出对快适的愉悦和对善的愉悦都是与利害结合着的,都不具备要求其他审美主体赞同的普遍有效性,也就无法获得美的普遍标准的鉴赏原则。早在前批判时期,康德就认为美是主观的感情,而非客观事物的属性,可以说是《判断力批判》里对美的分析的前奏,也可以看出康德的思想是前后连续而又有发展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开篇即称:“人们各种说意的和烦恼的不同感受之有赖于引起这些感受的外界事物的性质,远不如其有赖于人们自身的感情如何。愉快和不愉快就是由它所促动的”(p1),美的动因便由外界事物转到审美主体自身的情感;另外,为了欣赏和享受崇高和优美,我们必须在自身情感中具备一定的基础:“为了使前者对我们能产生一种应有的强烈力量,我们就必须有一种崇高的感情;而为了能正确地享受后者,我们就必须有一种优美的感情”(p3)。然而此时的康德还未达到批判期的成熟,审美主观论只是有些萌芽,有时他也在主观论与客观论之间摇摆,比如“崇高的性质激发人们的尊敬,而优美的性质则激发人们的爱慕”(p6),还是把崇高与优美当作对象的“性质”。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转向内心情感寻找与“美”、“崇高”相关的能力及其联系,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对自然的美我们必须寻求一个我们之外的根据,对于崇高我们却只须在我们心中,在把崇高性带入自然的表象里去的那种思想境界中寻求根据;真正的崇高只能在判断者的内心中,而不是在自然客体中去寻求,对后者的评判是引起判断者的这种情调的(《判断力批判》,p84、95)。《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康德在描述“优美”时,注意将它与快适(或官能的享受)分开,不承认美感是功利的,认为美感是个人情趣和美妙感受的表现。在康德看来,食欲、在庸俗的玩笑和下流的开心之中享受到的活泼泼的欢乐、喜欢异性但仅限于性欲的满足……享受这些感觉的人无需羡慕别人或者甚至于无需对别人的满意形成一个概念,但这些感觉并不是“美好的感情”;过于有关性的本能的东西以及与肉欲的想象可能相一致的东西,都是属于美好的情趣范围之外的。康德并不是视这些感觉如仇雠,而是认为这些庸俗的感情(快适)并不需要培养,只有美感才需要,而且美感是和德行相联系的:“真正的德行只能是根植于原则之上……这些原则不是思辨的规律而是一种感觉的意识,它就活在每个人的胸中……我相信,如果我说它就是对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感觉,那么我就概括了它的全部。……惟有当一个人使他自己的品性服从于如此之广博的品性的时候,我们善良的动机才能成比例地加以运用,并且会完成成其为德行美的那种高贵的形态。”(p14)大善即美,大美即善。高尚的道德须与美好的感情相伴,美好的感情也不能缺少高尚的道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审美判断力批判”最后说:“美是德性-善的象征”,与早期对美与善的关系的看法一脉相承。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通过对理性的自我批判完成的更高层次上的超越。康德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里进行的考察与分析近似于博克对崇高和美所作的经验性的说明。康德认为博克的著作“作为心理学的评述,对我们内心现象的这些分析是极为出色的,并且给最受欢迎的经验性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判断力批判》,p118)我们心中的一切表象,不管是感性的还是智性的,都还是可以在主观上与快乐和痛苦结合起来。但是,如果我们把对于对象的愉悦完完全全建立在对象通过魅力和感动所带来的快乐中,那么我们也就不必指望任何别人对我们所作出的审美判断加以赞同;因为对此每个人都有权只征询他的私人感觉。但这样一来,对鉴赏的一切审查就都中止了;于是人们就将不得不把别人通过他们的判断偶然协和一致而提供的例子当作要求我们赞成的命令,而我们也许就会抗拒这一原则并诉之于自然权利,使基于自己舒适的直接情感上的判断听命于自己的感官而不是别人具有的感官。所以,鉴赏判断要获得普遍有效性,就必须以某种(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先天原则作基础,这种先天原则人们通过对内心变化的经验性法则的探查是永远也达不到的,这便是经验主义的缺陷所在。“所以尽管对审美判断的经验性的说明总是成为开端,以便为某种更高的研究提供素材;对这种能力的一个先验的探讨却毕竟是可能的,并且是本质上属于鉴赏力的批判的。因为如若鉴赏力不是先天地拥有这些原则的话,它就有可能没有能力判定别人的判断,并对此哪怕只是借助于某些表面的权利来作出赞成或拒绝的表示。”(《判断力批判》,p119)经验主义者只是做了提供素材的工作,这仅仅是开端,正如康德早期在《论优美感和崇高感》所作的那样,康德对博克的评价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早期作品的反思,通过对先天原则的探求,康德建立起的体系即超越了经验主义者,也超越了早期的自己。参考文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四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西方古典文论选读》,张中载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     一个被人认为是属于激动型的心灵结构的人,对于那种人们可以称之为华丽的崇高具有着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感情。它实质上只不过是崇高性的闪烁,是一种强烈夺目的色彩,它掩盖了或许只知很恶劣的和很平庸的事情或人物的内在涵义,却靠外表来迷惑人活感动人。激动型的人认为他自己的价值和他所有的事情和行为的价值,都是由于它能触动别人眼光的那些姿态和外表的缘故。至于对象本身所包含的内在本性和运动的根据,他确实冷淡的,既没有收到真正善意的炙暖,也不是由敬意所推动的。我甚至于只有当被别人认为是幸福的时候,我才自以为是幸福的,这就是我的悲哀吧。
  •     很有意思的小册子。康德在第一章对优美和崇高进行了区分,这种区别是从审美情趣上来界定的,但更可以推衍到艺术、道德等各种领域。在第二章他将这两种品质界定在两性关系上,女性是优美的,男性是崇高的,这种界定依然带有其时代特有的烙痕,毕竟我更同意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阿尼玛与阿尼姆斯,但此文依然可以带来新的洞见和启示。第三章可以显然看出康德熟谙西方各民族的特性,对东方民族和黑人带有欧洲人普遍的傲慢和偏见。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运用同感的深入剖析获得结论。内省,不仅是作者的利器,也是我们每个人拥有并可运用的无价之宝。
  •     领略康德极有趣味的一面。
  •     应该说是。。有趣?
  •     读得很吃力…大概是我理解的太浅显了,觉得不是很有趣。也有可能是我对后面讨论女性的部分感觉不舒服吧。
  •     从美学的思路对民族的不同传统心理给予关照
  •     好像是大二還是大三的時候看的,當時囫圇吞棗地過了一遍,我覺得是完全沒看懂⋯⋯⋯但是大家評論還是很高的啊!
  •     按今天看康德不但直男癌还是种族歧视。= =
  •     这本小册子都和批判时期的作品一样给五星的话,本身对Kant就是种侮辱。前批判时期的作品相较于批判时期确有显青涩之处(不是说不好,只是说大神还没发威),优美与崇高也主要是作为相对立的二者而存在。尽管如此但还是能感受到康德的知识储备已经很足了。BTW,看到康德竟然会开玩笑,真的是让我虎躯一震。
  •     受益匪浅
  •     这可能是康德最好懂的一本书
  •     康德难得看得懂的书
  •     康德写的书,别的比较难读,这本浅显易懂而不失深刻。简单的说,这本书是告诉你一个认识人类的一个视角。他把人分两类,就像易经告诉我们万物分阴阳一样。这本书有很多时尚的观点,能用来分析为什么本来是男人却要娘娘腔,为什么是女人却要强悍得不行,以及为什么人们要厌恶这些倾向。他对世界各国的评论也很有趣,还有几句写道了中国,值得一读。
  •     这种二分法以及将之对应在两性关系上的论断,并不政治正确,却相当一部分是事实正确的。前三节有一些启迪。
  •     初次接触康德,便宜又好看,重要的是给了我接触更多经典的决心和信心。
  •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康德就是这样,细微之处总读不明朗。 但论述严谨精深,观点又对胃口,算是相见恨晚。 另: 女性黑人什么的就别太在意了...人家也不是无脑不平等看待的,时代所限; 有些地方康德略萌,跟孟子一样一本正经地使人发笑。
  •     当时一看书,小小一本书译序就占了三分之一,有点不舒服。但越看越喜欢,就是因为有了这么详细的译序,我才对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这本书也有了一点小小的感触。总之,书很好,值得买。特别是不贵哦!
  •     对女性的观点和我很相似啊。看看康德对不同民族(黑人、野蛮人、东方人)的看法————二战以后世界变了多少啊!又是性别歧视又是种族歧视,康德要活在今天就死定(so dead)了。但我还蛮喜欢他这是为啥。
  •     一个可爱礼貌的直男
  •     书中预设“大自然的规划/目的”的存在并对此深信不疑,这却是我存疑之处。第二节对道德情感和心灵结构的论述很精彩,第三、四节陷入了对两性和民族的种种偏见之中。
  •     原文的探索和翻译都很不错,值得一读的一本书。令人再度想起往日的种种。
  •     非常差劲的著作。且不说作者的结论如何,如果一本哲学著作只需要列举结论,完全不经过逻辑推理的结论的话,这本书才配得上推荐。作者的态度可以用最后一章他自己所说的 "Aufgeblasenheit" 来形容了!
  •     读完之后,第一感觉是这本书与美学的联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密切,与其说它是一篇美学作品,倒不如说是康德对人性、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一种辨识和观察。不过我倒是很满意,如果说批判时期的康德是缜密而又理智的,那么这部前批判时期的小书则显出了康德的几分天真。这份天真,有部分来自于全书溢满的浓浓的人情味儿,所以让人感到亲切而又有趣。 这本小册子的魅力就在于其中的人情味,它让我看到了另一个康德,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卢梭。据说,康德唯一一次中断日常的例行散步就是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尔》忘却了时间。除却人情的和谐,康德在书里也对历史上种种怪诞的文化现象表示了自己严肃的责任感,其中就包括对十字军东征的批评。在这个意义上,优美感和崇高感,不仅仅是康德所要考察的对象,同时也是这部小书——一部美学的番外篇,自身的风格。
  •     商务印书馆的,质量就不用说了。翻译是何兆武,行文自然优美,看到康德闲侃的感觉真不错。
  •     康德早期,对于美感和崇高感的认识基本上是符合的。唯有有感,他是一个观察者,却少有体验。
  •     第二部分对于现在来说……大概更有意义了。另外,说翻译不够精准有错误疏漏这个还是可以讨论的,但连这本都要借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责翻译的语句令人崩溃“不够好读”来为自己汉语教育的失败和思维能力的薄弱找借口的,我只想问一句那您还能读什么?
  •     不知道康德会用怎样刻薄的字眼评价同性这件事情。
  •     大學的時候就喜歡康德的這段美學論述。居然在學校博群書節撿到了~
  •     第二章对优美与崇高的区分与阐述、对德行的分类非常非常有趣;第三章几乎不能看;第四章写他眼中的各民族性格,有精到之处,但刻板印象、种族偏见(黑人全然野蛮etc.)也很重。
  •     原以为讨论的是什么是优美感和崇高感。然而写的是作者对他所认为的优美感和崇高感的一些观点,比如他说‘悟性是崇高的,机智是优美的。勇敢是崇高而伟大的,巧妙是渺小的但却是优美的。’由于我不清楚他所认为的优美和崇高是什么,以我自己的感受去定义又难免偏颇,导致看起来就是云里雾里,就像在建一个没有基础的房子。且作者对于自己的观点也缺乏严谨的论证,虽说是大师也不免有些想当然的感觉。如果想了解康得的想法就买来看看,想看客观论证的就不要买了。
  •     简短有趣,适合一读
  •     没给五星是因为有对女性和民族的偏见,但也不能过分苛求,毕竟要受到时代限制。综合给四星。
  •     美感不等于快感
  •     康德把事件或人性一分为二,论证了优美与崇高的对立、互依。人格的完善之路,优美与崇高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有些时候,优美与崇高也会互相角力,自我要妥善权衡,有意识地平衡两者的比重。
  •     给五分是因为康德太可爱了!
  •     不错,虽然有点晦涩,总体还是挺好的。
  •     前两章不错,后两章嘛就随意看看就是了
  •     喜闻乐见。
  •     人可以没有信仰,但不能没有对生活的真诚与虔敬,这虔敬当源自人类面对宇宙的无垠、自然的崇高所升起的那种莫名所以、超乎语言之外的感受。
  •     序言写得很清晰。这个书越读到后面越脱离作者的日常风格嘛。
  •     前两章
  •     写艺术的那一章还不错,但是写男女那章实在有点直男癌啊……写国家那一章也觉得格局太小……(不过毕竟当初的社会和现在太不一样,可以理解)
  •     之所以给四星,考虑两个因素:1.就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来看,自然是该给五星的;2.但何兆武先生的翻译——虽然何老是老翻译家和学者了,但我个人觉得不是太好。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也不够简洁,这似乎不能单纯归结为学术著作翻译难的问题……
  •     终于读完了,非常失望……
  •     大家之作,我水平比较低,看得不是很懂,先囫囵吞枣的看一遍,以后慢慢再品
  •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很薄,但内容有些还是有分量的
  •     平实近人,每读康德的文字 都感到字字珠玑的崇高与逻辑思量的优美
  •     虽然薄薄的,但是很喜欢,读起来比较开心、、
  •     剖析仔细但还是要以时代方式为转移。
  •     书中很多观点不是特别认同但是这就是哲学的优美感吧,没有定论,千人千面。可要小心了,这本书看起来薄,实际上读起来挺累的*ˉ︶ˉ*
  •     比三大批判易读,推荐
  •     建议结合柏克那本崇高与美来读,前两节是重点,三节部分偏薄(原谅时代和单身男吧),四节是小品娱乐不必较真。
  •     坐而论道
  •     仿佛复印店里出来的,就那么几页,很薄很薄。
  •     原价就是7块,买的就7元。如果有电子版就看看、别买了。
  •     崇高使人感动,优美则使人迷恋……
  •     内容充实,用处很大。。。
  •     毕业三年,已经彻底丧失了阅读哲学著作的能力了。一本不到100页的小册子,磕磕绊绊读了好些天。书是好书,只是最后两张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有浓浓的性别和种族歧视。
  •     前批判时期的作品,还是有点粗燥。第四节总体上是大叔闲侃,用后批判时的思想观之,没有亲身的周游经验,毕竟扯起来比蒙田更随意了。不过第三节对于基于自然人性的分析,既照顾现实,又高屋建瓴,康德劝世人律己宽人,实在是智慧之言。读康德,人通透。
  •     在牛的人,在时代认识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可取的地方。终身未娶的康德与同性恋王尔德都给了女性如此高的赞美,真是让人不太懂,也许就像《走向共和》中孙中山用来泡宋庆龄那句话: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我们的她们值得所有的宠爱与赞美!
  •     康德复习。何老再怎么狡辩,这本都只是康德的少作,与批判时期相比,思辨很不严谨,过多依赖感知经验,未窥先验主义的门径是显然的。
  •     崇高发乎于自然,却只能托身于艺术。 (这本真有意思:)
  •     没收到这本书,但是商务馆出版的书都一级棒的
  •     现在的书太贵了,薄薄的一点,7块钱。伤不起。还好质量还行吧。
  •     “崇高必定是伟大的,而优美却也可以是渺小的。崇高必定是纯朴的,而优美则可以是经过装扮和修饰的。”“美是个人情趣和美妙感受的表现。”(主观)
  •     何老在译序中不断提及“历史理性批判”一词,会想起的是大二开学时,邓晓芒教授在师大的讲座上对这一说法的质疑,随之而来的则又有许多印象;暂且按下。 读完的第二本康德著作。对比着《奠基》,这本书的内容轻松许多,论证的色彩并不是那么强烈,读来不觉十分困难;若以康德自己在书中的说法,《论》一书称得上优美,而《奠基》一书则是崇高吧。
  •     如果读前没有何兆武译序的引导,不了解康德美学在思想史中的意义,这的确像一本心灵鸡汤。
  •     假期都完的第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