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802253216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
页数:560页

这是美国对华政策中一个派别的观点

在美国关于二战后的中国两种观点始终在交锋。一派认为是蒋集团的腐败导致了国民政府的崩溃,蒋应该负责美国应该跟红色中国迅速接近,并且进行了尝试。另一派认为是当时的美国政府放弃了中国导致了整个东南亚的沦陷,美国政府应该对蒋负道义上的责任,并且这派始终为台湾在美国的院外集团。这本书就是基于蒋集团腐败而使中国沦陷的观点。我建议阅读传记最好找相同时期的人的传记对比来看,这样才能全面些。

大史是个好小伙儿

大帅哥老史就是典型的红色性格,应该还带有部分的黄色。张扬 以快乐和目标为人生第一法则。我既要一啸千年的拔剑高歌,也要安享美酒佳人的罗曼蒂克。如果在米国国内那样理想国的环境下。兄弟,你会很棒很强大。可惜你来到了五千年强大儒家思想奴化的中国,遇到了一个蓝色绿黄性格的老蒋,主仆、尊卑、支配与反支配、钩心斗脚,哎呦我滴个曲那个复杂哦~~结局在你做出来到中国的决定的时候就注定了。后面发生的一切只是对这个决定的诠释。书挺不错的

立体的历史

我是从黄仁宇的传记里知道了国民党的驻缅部队的,后来读《滇缅公路》才更多的了解了这段抗战史,也因此而记住了一个名字--史迪威。《滇缅公路》就像一部小说和电影,所以把战争描述得很好看。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则是个人传记,讲述的是史迪威个人在中国的经历,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这段中国历史。对于近现代史的知识,我们都是从教科书和电影里获得的,美国人在里面的形象并不太好。但是换一个角度,美国人可不是这么认为。不过,在《史迪威》里国民党还是一如既往的腐败无能。历史,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是不一样的。就像读《史记》的时候,以本纪列传方式依次描述单个家族的兴衰历史的时候,同样的历史事件就会重复出现,但是视角不同。有时候觉得很冗余,但是细看之后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就比如战败,作为战胜方和战败方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历史事件只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进行表述,你才会看到立体的历史,而不是平面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史迪威》一书有意思的原因,因为这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就像有人说的,不要太过于夸大史迪威的作用,在整个二战史里他的功绩实在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除了在山西修过一条无名的公路,以及在缅甸修通了一条滇缅公路之外,他基本上就是在跟蒋介石就物资租借方案不断的讨教还价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四星级上将,这个功绩还是少了一点。所以,我没有在史迪威身上看到波澜壮阔的二战史,而只有浮光掠影。不过,正如作者芭芭拉的写作风格,那就是戏剧化的细节,透过史迪威我们真切的看到了那个时代,这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读后感,之一

我最近在看《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恰好看到了和菜头的一篇文字,原文在这里:http://www.hecaitou.net/?p=4902,因为有了看《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的所得,因此记下一点感想,本来这些感想是写在google share里面的,忽然觉得可以记录下来,因此,作为《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的读后感之一发到这里了。哦,几天前我就退订了和菜头的博客了,在玩聚 SR里面看到了,才有了这点感想。请注意,我没有看过《毁灭的种子》,我完全是以和菜头的分析为基础瞎想的,因此,我的感想大概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是不需要争辩的了:没有什么新意。看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之后,我认为这本《毁灭的种子》没有新意。1.美国的援助,对于蒋介石而言,到底是什么?实际上,这些援助惯坏了蒋。2.从人口结构上而言,蒋介石明白中国的农民吗?他有能力利用中国的农民么?尤其是和mao做对比。3.对农民的不理解,是否意味着蒋对中国最大的人群力量,无法充分的利用呢?疾病、死伤等对战争的阻碍,蒋是否能明白,这些疾病、死亡等带来的障碍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的阻碍。这种阻碍,导致了,叛变、退却、倒戈,最终他失去的他认为二战之后一定会是他的,那个中国。4.北伐的成功,蒋自己说:三分靠打,七分靠宣传。蒋的军事才能值得怀疑。此后在二战那段时间里面,他对日本的抵抗、和美国的角力、和英国的对抗,都证明,他的思维,更像一个宣传部长,而不是领袖。这似乎暗示,蒋有很强烈的路径依赖。

塔奇曼的史迪威拼图

1946年冬天,南京蒋介石官邸,曾有一场悼念会。我们无法知晓当时到场者的心情甚至心思,但据说这是一场小规模的基督教仪式,客人只有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与另一位美国人。除了蒋介石之外没有其他中国人出席,事后亦无任何宣传与报道。对于一位为数寥寥的四星上将,对于一位在当时几乎可以算中国二号实权人物的中国战区参谋长,对于一位“中国人最忠心耿耿”的美国朋友……即使过了二十年的时光,在《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的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Tuchman)看来,曾经如日中天的史迪威的在中国悼念可谓冷清卑微,但也许从此刻已经暗示战后史迪威在中国任何一方历史教科书中都约等于无的命运。我们不能苛责历史弄人,毕竟使得史迪威短短二十年间从中层武官提升为四星上将,正是因为他的中国经验。他1904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亦在在缅甸曼德勒以东地区指挥中国军队聚歼日军。但讽刺的是,关于史迪威流传最多却是他与蒋介石的不和。珍珠港事件后,在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的提携下,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但他与蒋介石的矛盾却从第一天就不断积累,两方不断摩擦,蒋介石多次坚持要求撤换史迪威,最终美国不得不将史迪威撤回,史称“史迪威事件”。早在史迪威在美国军校做教官时候就有一个外号,“酸醋乔”,据说源于他坚持只给最好的学员“A”的严苛,这个外号史迪威本人也很认可,很符合他率真刻薄的本性。比如他喜欢给人起外号,蒋介石是“花生米”,他甚至在日记本里抱怨罗斯福“橡胶腿”。比起蒋介石的老谋深算城府与精于政治,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他与蒋介石的不和主要是性格因素。史迪威的中国使命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一场达不到彼岸的努力。在当时的局势下,美国在中国的战略意图在于依靠扶植南京政府来牵制日本的军队,以此换得太平洋岛屿上美方的优势;而蒋介石的希望在于通过美国的援助来壮大自身力量,铲除国内敌人。这是从一开始就难以双赢的棋局,合作的双方不过各怀心思,勉为其难,如果换了别的人,局面恐怕也不会有本质改变。塔奇曼以《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她的才华与想象力让人称赞,在三十多年中出版了10部作品。《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与她其他作品风格接近,在史料脉络背后凸显强烈的塔奇曼风格。本书主要逻辑线索都来自史迪威的日记,使得行文生动可亲而富有戏剧性,同时视角与立场也往往偏向于史迪威本人。在书的结尾她甚至借他人之言指出如果史迪威改革中国军队成功,那么中国的命运或许将改写。如果史迪威前往欧洲战场,会成为另一个巴顿吗?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同样亦有不少人批评史迪威带军能力差,缅甸徒然损失了蒋介石最精锐的两个师,与蒋不和亦是出使败笔。历史同时也是一张散失迷离的拼图,仅凭有限史料来褒贬人物委实粗暴,但是通过不同人提供的叙述文本,我们可以完成自我对历史的认知。史迪威的格言是一个人只要不辜负国家的期望,不虚度一生,即可心安理得。从他在缅甸战场的表现来说,他未尝没有为太平洋上的美国人赢得时间,完成了美国人对于他的基本期望,但如果指望他通过改造军队来改写历史,只是一种浪漫的想像罢了。本书成于1971年,当时的美国再次历史性地遭遇亚洲泥淖:越战。这就使得作者不断提醒人们关注反思美国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验。1921年,史迪威曾经在中国山西作为工程师参与修筑过一条公路,但是因为管理不善,不久这条公路就荒草萋萋,无法辨识。这正如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一样,他们来过,他们看到,他们征服,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走了,以至于最后中国人还是走了自己的道路,如同没有人来过一般。史迪威上西点的时候是少有几个填写祖先为“扬基”的学员,他身上有着美国人某些特性:热情而失之深刻,刻薄而不乏善良,幽默而易于不耐烦。但同时他对于中国人始终报以深厚的理解与同情,他理解“面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甚至早早告诫过他的同胞:因为过去发展的路径不一,中国人本来就应该和美国人不一样。

终究是尘埃落定

二战时期的中美,名义上是盟友关系,虽然美国对这个盟友并不看重。史迪威时任蒋介石的参谋长,无疑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人物,他的抉择极大程度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然后,蒋介石要的是一位在美国政府跟前传达他需求并帮助他满足这些需求的人,显然,史迪威并不是,史迪威更想要的是维护美国的利润,并在二战中建立他的霍霍战功。双方利益的矛盾促使蒋介石三次向美国政府要求换“帅”,同样,史迪威的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是非常之低。塔其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显然参考了史迪威在日记中的记载,不可避免地带着主观色彩。而且,因为史迪威在亚洲的经历不仅是作为蒋介石的参谋长,他在印度缅甸也曾任职,与其说是史迪威在中国的经验,倒不如说是在亚洲的经验,况且,史迪威在缅甸战场的失利是他后来很多关键抉择的原因,他的抉择又对中美关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更适合作为国内教科书的补充资料去读,类似费正清的回忆录,以他人的视角来展示中国的那段过去,从中部分还原历史的真相。正统的历史教科书中,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功绩是鲜少被提及的,事实上,重要的抗日战役,至少在人数上国民党是占绝对优势,因为中美的同盟关系,美国向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后来被命名为为史迪威公路的中印交通要道,在日本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期间,是重要的物资运输通道。在史迪威的日记里,蒋介石对于抵抗是不坚决的,一开始蒋介石的主要目标是共产党,后来,他想要的是借助美国的力量击退日本,偏偏美国的态度又很是暧昧。珍珠港偷袭事件把美国真正拖下水,对蒋来说,是极好的消息,顿时整个重庆都兴奋起来。对此,做为军人的史迪威,是无法理解也难以接受的,他渴望在战场建立霍霍军功,他想训练出强悍的部队,而蒋只想要物资,这是他们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醋酸乔的脾气与中国的悲哀

塔奇曼女士是一个善于说故事的人,一段历史在她的笔下摇曳生姿,活灵活现,非常精彩好看。然而,她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她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观察与描写,带有太多个人的色彩。所以读者诸君千万不要让《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这样的书名给骗了,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尽管这本书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也颇得著名的东亚史专家费正清的赞赏。用中国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报告文学,塔奇曼女士在本书中以文学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历史的图景。读者可以从书中了解到这段历史的大致情形,却并非精确的还原历史。作者在书中,对于这段历史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并不公正的立场。这是芭芭拉·塔奇曼女士的老毛病。我曾在看完她的《八月炮火》后写过一篇评论,认为她在史料的选择与叙述方面预设立场,表现出过多的个人喜怒,所写的书虽然精彩,但却有失公正。这本书亦是如此,从我主观的感受来说,也许更甚。此书所写的,是中国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而史迪威本人,亦是对于中国历史的走向,有着一定影响的人。因此,相较于描写第一次大战的《八月炮火》,我更在意此本书。其实买这本书,我是带着犹豫的,一是因为此类书在大陆出版,甚少没有删节的。再就是看过塔奇曼的著作,对于她对于历史的书写法,有些无法接受。在看黄仁宇先生的《从大历史角度看蒋介石日记》时,曾经多次提到史迪威,提到史与蒋之间的矛盾,因此也非常想了解一下此人。而在国内所能看到关于史迪威的著作,这本书应该是不二之选。厚厚的数百页篇幅,主要聚焦于史迪威在中国的经历,特别是他在滇缅战场的情况。要说材料的丰富,确实也够满足我的好奇心了。史迪威将军的个性非常鲜明,他的尖酸刻薄也是有目共睹的,从他留下的日记及书信,大约也能给这位绰号为醋酸乔的将军,描摩出个大致的样子了。塔奇曼女士的生花妙笔,自然将这个醋酸将军刻画得更是栩栩如生。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史迪威一生都在寻找并且树立着自己的敌人,而其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则是他称之为花生米的蒋介石了。作为美国派赴中国帮助抗战的将领,对于当时的中国领袖,充满了强烈的敌意,在中国作为蒋的总参谋长的这些年,他的最主要工作,就是与也颇有性格的蒋介石明争暗斗,从蒋那里得到更大的权力。这其实是挺有意思的细节,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性格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悲剧性后果。也许作为一个作者,偏向于自己的传主,也是常有之事。在书中,塔奇曼女士像个勇士一样,毫不犹豫地将身躯转向了史迪威一方,而对史的对手蒋介石,则给予了最大的丑化与蔑视。在塔奇曼的笔下,史迪威勇敢坚毅而有谋略,同时极具战略眼光,还有军人的气质。可惜这么一位将军来错了地方,帮错了人,最后是空有一肚子的抱负,黯然而归。塔奇曼总是在假设着历史,如果真的按照史迪威设想那样做,那么中国的历史就会是另一番天地。因此,对于阻挠史迪威的人,或者与史迪威理念并不一致之人,塔奇曼女士在书中都予以痛斥。从飞虎将军陈纳德,到后来的驻华大使赫尔利,她都以其生花之笔进行了丑化。当然,她更大的矛头则是对准蒋介石的。蒋在塔奇曼的书中,是一个偏狭、固执、气量小且斤斤计较于眼前利益的人,他总是任人唯亲,只信任自己圈子之内的人,他很在乎于自己的权势和威望,而置国家于不顾。塔奇曼甚至暗示,蒋介石对于抗日并无兴趣,动不动就以停止抗战来要胁美国,他对于美国的援助,实际上只在乎美国所提供的物资,任由自己的亲信中饱私囊。而蒋与史迪威的争斗,过错皆在蒋这一方,他应该对中国在抗战上的失利负责,应该对缅甸战场中盟军的失利负责,也应该对史迪威空怀抱负无法施展的局面负现。塔奇曼在此书中,很多资料来源于史迪威的日记及信件。史是一个喜欢记录一切的人,他总是在其中发泄着他的不满,攻击着一切妨碍甚至只是与他有不同见解的人。其实,塔奇曼自己也在一些地方指出,史迪威往往夸大其词,他的一引起说法与其他人的记载并不吻合。但她在书中则是不加甄别地引用着史的说法,而未更多地参阅其他的材料,包括史迪威对手的资料,所以才造成了该书的偏颇。塔奇曼女士认为,蒋介石所代表的那个统治集团,是一个非民主的独裁集团,美国不应该支持这样的人来统治中国,而应该另择其人。当然,不只是她一人那样看。至少,在塔奇曼的书中,史迪威也是这样认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当时有着史迪威这样看法的也并非他一人,至少美国国务院持此看法的人也不少,在那些驻华的美国记者中,有这样想法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他们失望于重庆的腐败与无能,而将目光投向了延安,被那里的所谓民主与廉洁所吸引,认为那里才是中国的希望。史迪威认为,共产党被蒋介石用重兵限制在了西北,这样大量的兵力不能用于抗日前线。如果能将共产党那些纪律严明的军队,由他训练指挥拉到前线打日本,那么中国的战局会有很大改观。而且,他也认为延安的政权也无比蒋介石的政权更有成效。在这个问题上,史迪威势必会与蒋介石发生冲突。但他及上述那些人的声音,无疑非常的强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美国对于中国的政策。而美国政策的摇摆不定,也注定了几年后美国在中国的失利。史迪威、美国国务院及那些记者们对于延安的热望,现在的事实证明了那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梦。蒋夫人宋美龄对此说过一句话,说延安的情形只是他们还未品味到权力的滋味。其后的历史,证明了宋氏的睿智。其实,现有的史料也证明了当时的延安,亦非一片净土,那里的森严等级与腐败污糟,相对于重庆来说,也是不遑多让的。当然,身处于当时情境中的人,皆非乔治·奥威尔那样有着洞识之人,毕竟延安远隔千山万水,位于迷雾之中。即使去到那里,也不过走马观花。在兴奋之中,早已被一种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遮蔽了双眼与心灵。他们做出那样的判断,倒还情有可原。但对于芭芭拉·塔奇曼来说,历史已经在她的前面次第展开,一切真相皆有显露之后,她仍持有这样的看法,就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了。史迪威成亦中国,败亦中国,他的一生的主要时间都生活在中国,他与既爱且恨的中国,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他的独特性格是他人格魅力之一,但他醋酸的脾气,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军人,尽管总是不服从于自己的上级,也还算是个不错的战场指挥官。但作为一个肩负着外交使命的盟军参谋长,总想凌驾于所在国的领袖之上,与之争斗不断,缺乏妥协与协调之功,则注定了他的使命会失败。至于他认为自己可以指挥延安军队打日本的想法,更只能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与美国处于蜜月期,从罗斯福总统到普通的中国人民,均对中国抱持着极大的好感。可惜,美国政府派驻中国的最高指挥官,却与中国最高领袖发生着异常尖锐的矛盾。这样的局面,实在是中国的悲哀啊。塔奇曼女士总喜欢设想。她曾在书的后面设想,假若当时蒋介石听从了史迪威的建议,让他对国民党军队进行训练,可能内战中的形势就不会是这样了。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说塔奇曼女士的幼稚了,决定后来局势的,并非军队而是政治。与其说国民党败于未有训练有素的军队,勿宁说败于美国政策的摇摆。当然,我们也不妨学着塔奇曼的样子设想一番,如果当时美国派往中国的并非史迪威,而是麦克阿瑟之类的军官,中国的历史会改写吗?

涟漪之井

重庆《新华日报》的开天窗,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次便是周恩来手书:“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四周大片留白,捅出了皖南事变这惊世真相。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于1938年创刊后就屡屡被新闻检查机构利用战时新闻检查制度对送审的稿件进行删改,1940年1月6日因社论两度送审两度被删除,作为回击,首开天窗,旁注:奉命免登。1942年9月6日的2版上也赫然通栏皆空,有一留白,自是奉旨免登,唯有三个字孤零零地留在纸面上:史迪威。这个名字似乎在这一年的9月赫然开始印留在中国的历史上,仿佛他从未出现过在这里似的。预告片在2月就已经上映,“罗斯福将派陆军少将史蒂威尔来华服务”。3月,“史蒂威尔任中国战区参谋长”。这个1939年9月才离开中国返美的中年武官华丽转身为“战略家”史迪威,这一切都归功于两点,新任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提拔和史迪威本人在中国的经历。塔奇曼的叙述即从史迪威初次踏上中国土地的1911年的11月开始,她在史迪威的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史迪威在塔奇曼的笔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军人,而是美中关系,甚至是美亚关系的一个具象。史迪威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他见证了辛亥革命和军阀混战,也曾主导了抗战的许多重要决策,塔奇曼择取他来诠释如此重大的主题固然不错,但力透纸背过犹不及,更带有一种新闻记者的狡狤,使得笔底的叙述过于戏剧化。这导致了方德万在《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中对她的反驳。而我们却不妨从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的报道中看出些端倪。飞向重庆的航路下是密支那的穷山苦岭,史迪威迫不及待地给小日本“一顿狠揍”,迫不及待地回到缅甸去开战,开不完的会让他晕头转向,还需要靠别人的提醒才能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中国的第二号人物”。终于散会,“史蒂威尔将军受命指挥缅境我军,史氏昨招待新闻界谈话”。蜜月期是不存在的,面前是缅甸的泥沼,史迪威信心十足的“夺回缅甸”在日军包围圈步步紧缩面前只能化为一声叹息,尤其是5月1日当史迪威从睡梦中醒来,却得知总司令罗卓英将军已逃往密支那机场。“乔,我们回家吧”这样的声音不断地搅扰着他的耳膜。5月20日,当他们衣衫褴褛地逃到印度的英帕尔,美国的报社编辑们却都以为史迪威指挥着全中国的军队正实践着开始时的壮志豪言,他们配发了洋溢着爱国热情和富于煽动性的标题:史迪威中国军包围日军,入侵者全线溃退!《新华日报》则不动声色地于5月下旬刊登了两篇报导《史蒂威尔抵印,将与魏菲尔晤谈,美中缅三国军官同行》、《史蒂威尔谈话,英方表欣慰》。反观塔奇曼,与她的美国同胞一样,塔奇曼对于这一年的描述活像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初出茅庐的将军在首遭受挫后“过河入林”潜忍度日,完全在为日后的悲剧英雄形象做铺垫。他需要一支精悍高效的部队,史迪威相信蒋介石不会愿意错过这样的良机,尤其他的手上还控制着美国援华物资。可分歧很快出现了,史迪威很不巧地总是扮演传达坏消息的信使,蒋介石自然暴怒得如同花拉子模的国王,对援华物资的削减甚为不满。蒋夫人则怀柔,“我们希望看着你成为四星上将”。史迪威虽然乐意借助蒋委员长的怒火来得到丰沛的物资供给,但还是不小心撸到了老虎的胡须,蒋介石更希望由自己来掌控租借物资,甚至期望美国调回史迪威。正是在这种情势下,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名字被第一次大概也是仅有的一次奉旨免登。史迪威对勾心斗角感到厌倦,他轻蔑地称蒋介石为“花生米”。塔奇曼也毫不吝啬笔墨,把蒋介石玩弄权术的形象皴染得淋漓尽致:派夫人宋美龄访美,为援华物资讨价还价。身为“美国陆军最佳三星连级指挥官”,44年史迪威重返缅甸的努力由亲自指挥开始。这回他的运气来了,他的形象愈见高大,报刊连篇累牍地刊载关于他的消息:“史迪威回到缅境,曾观察我军前线阵地”、“史迪威将军临危不惊,视察前线几中敌炮流弹”、“我军攻下杰布山,史迪威说:这是送他生日的好礼物。孟道和巴第砀公路五天来也有大战”、“密支那战绩辉煌,蒙巴顿祝贺史迪威”。甚至在全是腥风血雨的战事版登出了“史迪威将军全家都热烈爱恋中国,美国卡麦尔城的报纸广播,每天都报导中国消息”之类的报导。7月6日一封电报的送达撕开了最后的宁静,罗斯福措辞严厉,要求由史迪威统辖全部中美部队,这势必激起蒋介石的强烈应激,因为李济深正策划要求蒋介石下野的举动。但至少在市民看来,什么也没有在报端显露,依旧是“史迪威将军擢升上将,蒋介石打电祝贺”一类的平和,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3日《新华日报》刊出了题为“贺史迪威将军”的短评,这是史迪威在中国期间,中共报刊给予他的最大关注。在两人矛盾日益公开化的关键时刻,对于史迪威的晋升进行评论,显然中共的态度非常微妙。为了调合两人间的矛盾,赫尔利被派来中国,9月“蒋介石和赫尔利、史迪威连日开军事会议”,又一封要命的电文在未听赫尔利劝阻对其中措词进行弱化的情况下被呈给了蒋介石,史迪威以为这会是压弯蒋介石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始料未及的是,蒋介石正式要求撤回史迪威。中共原本期望着的合作落空,11月2日的版面上是一篇充满了怨气的文字“关于史迪威奉召回国,罗斯福对记者发表谈话: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意见不合,蒋介石要求撤换,美政府不能不答应”,同时也把气撒在了美国佬身上。蒋介石洋洋得意地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把对付外国记者的苦差事一古脑儿丢给了素来与史迪威不合的宋子文。史迪威于11月5日回到华盛顿,不愿发表任何公开声明。中美官方都竭力澄清自己和史迪威去职事件的干系,即使罗斯福刚靠撇开腐败的中国形象和傅满洲般促狭的蒋委员长才赢得了选举。12月,史迪威之子受勋奖。翌年1月,史迪威任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即将通车的滇缅公路改称史迪威公路。Stilwell is still well,报刊上仍不断地刊登关于他的消息,“出任新职后首次招待记者,史迪威畅谈对日作战”、“意志坚定打开中国交通,史迪威得两勋章”、“史迪威谈练兵”、“史迪威任美第十军军长,美民族周刊极表赞扬”。偶尔也有着“醋乔”的硬气,45年8月19日《新华日报》“他不受外国勋章”,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对蒋介石的抗争,两个月后,“史迪威公路将成陈迹,存印援华物资另由水路运华”,另一场战争的大幕正徐徐拉开,显然其中没有他的位置。二战结束,鸟尽弓藏走狗烹,翌年10月12日史迪威逝世,这口总不平静的深邃之井终于收敛了他的涟漪,被风沙掩埋。看着自己塑造出来的悲剧英雄颓然倒下,塔奇曼甚至可以称作兔死狐悲地表示中国人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国人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似的。

远船驶向中国

一个叫巴巴拉.塔奇曼的美国女人,在空气中充满着“勇敢精神”、“乐观主义”和“对商业的鄙视”(苏珊.桑塔格语)的1960年代初的某个夏日,开着租来的雷诺车游迹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古战场上,近半个世纪前弥漫此地的硝烟即将在打字机的哒哒声里升起在历史著作《八月炮火》中。塔奇曼不是一个满脑子考据的历史学家,她只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周游在欧陆的她毋宁说是一个旅行者,这个定语她不会拒绝。一个出色的历史学家首先应该是个时间旅行家,其次才是作家或知识分子。1971年,塔奇曼的第二部抱回普利策奖的作品《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出版(《八月炮火》力拔头筹),手头找不到可以推断她是否来过中国旅行的丁点资料,就像她写作《八月炮火》前游荡在欧洲。即使未沐浴过东方的阳光,也不能否认她“旅行家”的身份,神游八荒是高级的旅行。否则,她如何能在历史著述中润泽以远比文学作品还要丰饶和精致的细节?塔奇曼笔下的史迪威是个不折不扣的旅行爱好者,多次越过太平洋抵达中国,或观光,或公干,时间长短不一。写作本书时,塔奇曼往返于美国各色图书馆之间,魂灵却附在史迪威身上,随他穿行在 1911至1945年的中国。我将关注作为旅行者的史迪威而非美国官员史迪威,正如我关注历史的社会胜过历史的政治。几乎每一个西方人心中都藏着一个“中国”,就像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存在一个 “桃花源”。这第一把种子是13世纪旅走中国的马可波罗撒播的,种子通过青花瓷器、青铜钟表、中国邮票、东方神话等的催生开始萌芽、生长,吸引一部分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如桑塔格、克洛代尔、波伏娃等,然而,这些人笔下的中国难免会受到少时梦境的干扰,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克洛代尔的中国过于诗化,波伏娃的则涉嫌“乌托邦”,均不真实。史迪威一家看起来并未与中国有任何瓜葛,他的祖父约翰.史迪威跟桑塔格的父亲、罗斯福的外公一样都是生意人,但从未离开过美国本土,后两人的商业经营活动则分别在中国东北和中国南方展开。史迪威191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前他和妻子温妮先去日本度过了愉快的六个星期,进行“细致的游览”,中国是旅程的第二站,这趟旅行只为“更多了解一下东方”,看不出感情预设。他们在中国停留了11天,徘徊在上海、广州、梧州、香港,时值辛亥革命刚过,史迪威用速写般的语言勾勒出一副时代更迭时的画卷,“阔太太们排列在门口,在灯光下衣着华丽,披金戴银”,然而“目光迟钝,无精打采”,他还提到吸食鸦片的人,把虱子放在嘴里咬的人,歌女,坟墓,在门廊烧香,“叛军,一群乌合之众”,“南京一天400个人头落地”,他对革命者的印象很不错,“看上去很不错的小伙子们”。对中国的宗教,他通过细心的观察得出结论,“似乎就是为了驱除那些要加害于他们的鬼怪。”已经触及到中国精神的核,结合后来日趋升温的排外情绪,这样的见解的实在难得。但和多数西方人一样,这次他在中国的游历多是浮光掠影。西方人对中国社会多不能做出明晰的判断,对他们来说,中国只是北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寥寥几个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内陆城镇乡村是不存在的,他们难以探察到社会的脉动也在情理中。假如红十字赈灾委员会没有把他从陆军部租借出去担任山西筑路工程的总工程师,史迪威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无疑平淡而表面,以后他是否还会与中国命运发生一系列交集就很难说。在秦晋的12个月中,史迪威得以见证彼时真正的中国社会。他的笔在日记本飞走:“带着温顺的牛和原始的犁”的农民,“走不上六步便气喘吁吁”的城里商人,“小号走了调,但毫不在乎” 的军校,称“中国是块很大的面团”的阎锡山,“肮脏、到处是跳蚤”的小镇,“城墙内很多地方已经废弃”的西安,跟在驼队后面拼命跑的拾粪的孩子,“跟风刮起的沙尘一样平凡“的死亡,他对冯玉祥非常欣赏,称他“唯一可能维护法律、秩序和体面同志的人”,他喜欢中国百姓的幽默和良善,“对这个种族的好感也油然而生”。这个时期,史迪威还根据见闻创作短篇小说,其中一篇发表在《亚洲》(Asia)上,给他带来100美元的稿费。塔奇曼评价史迪威的描述“就跟契诃夫笔下的农民一样栩栩如生,充满了人性。”后来史迪威分别以营长、军事观察员和亚洲大陆美军的最高指挥官的身份来到中国,由于战争的酝酿和爆发,史迪威关注的焦点已由中国社会转向政治和战争,旅行者的身份越来越淡不可收。如油画的丹培拉底子决定设色和笔触,史迪威在中国的旅行决定了他在中国的举措。基于对中国社会和百姓的深刻了解,史迪威对中国的走向做出了独立判断,并再三试图影响美中的关系,然而在盟国间的对弈中,作为亚洲大陆美军的最高指挥官的他,只是一粒过河卒。“史迪威的地位取决于他在政治上的利用价值,他的让位也是。”(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史迪威的命运透过1919年他负责的公路就可知一二。1930年前后,国家新闻社记者约翰.格特给史迪威寄来一张《字林西报》的剪报,据报道,他11年前负责修筑的那条从汾州到黄河的公路因缺少维护,“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值得一提的是史迪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日渐浓厚。在北平担任武官期间,他竭力回避各种晚会、俱乐部等其他同事热衷的玩艺,结交了不少文化人,包括北大校长蒋梦麟,他喜欢与古玩商人打交道,他的收藏品中甚至有一件慈禧的旗袍。对史迪威来说,“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在中国传统中,有一样东西他非常抵触,即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日后它成为他竭尽全力跨越的障物。 1926年8月20日,史迪威夫人温妮写道:“我们都觉得这是在回家”,这时,他们一家刚刚结束在卡梅尔的度假,正乘远船驶向中国。本文刊登于《国家历史》2007年十一月下旬刊 请勿私自转载

中国往事

哪怕日历翻过去一页,昨日就已然陷入了时间的迷雾。所谓真相变成了各自的解释,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选取听起来最合理的一条。如此,历史的真实周围插满了路标,只能逐一看过,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这种真实。而真实又有何意义?也许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观照今时今日的可靠坐标。二战过去了六十多年,人类在其中浪费了无数生命和金钱。而中国人民所受的苦难两倍于此,在东方强邻的侵略打击之下,熬过了八年时间,付出了一千万人生命的代价。历史如此惨痛,使得中国人惯于以自身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国内以国共的关系为主线,国际上则以美苏的援助为复线。但是如果仔细想一下就可以知道,当时全世界狼烟四起,在更大的视野之下,中国的抗战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更全面的看法可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人艰苦卓绝的抗战,才能看到战争背后复杂的政治博弈,明白历史事件的脉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一书至少选取了两个很好的角度,作者巴巴拉·塔奇曼以史迪威将军为参照,从美国人的视角分析了这场战争。同时,以34年这一更大的时间跨度回顾了美国公众对于中国认知和态度上的微妙变化。暗示了何以美国清教徒拯救世界的热忱在中国遭到了冷遇,中国人又是如何凭借自己巨大的人口和悠久的历史冷静而超然地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存,并且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1911年至1945年间,史迪威多次前往中国,以军官、武官和美军战区陆军司令的身份,深深地涉入了中国事务。在美国的诸多将军中,大概没有哪一个四星上将能如史迪威将军一样了解中国,甚至可以说流利的中文。也没有哪一个华盛顿的政要,曾经如同史迪威将军一样深入中国的民间,目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从西典军校毕业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陆军军官。军人当时在美国毫无任何作为,但是随着一战的爆发,军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升,西点限产的军官成为抢手货,这使得史迪威跃上了历史舞台。由于具有长期在中国工作的经验,二战爆发以后,他成为美国政府在华援助法案的执行人,随后又成为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和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如果史迪威去了欧洲战场,那么在巴顿之外他也将成为传奇的美军将领。而史迪威熟悉和热爱中国,在亚洲战区和蒋介石消耗完了所有精力。他大概是二战时美军上将中经历最艰难的一个,去过最艰苦的地方,打过最艰难的仗,却并没有得到和他的付出相当的荣耀。美国在二战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对于中国战区,华盛顿的想法仅仅是希望中国人能牵制住100万在华日军。而蒋介石并不想进攻日本人,他的如意算盘是美国人提供援助,最后由美国人来打这场仗。而他自己并不想损耗自己的实力,以免影响他的统治地位。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下,史迪威并没有放弃,而是尽一切可能促成了在缅甸的反击。中国人在二战中作为盟军,唯一的荣耀就是在缅甸的战斗,这也使得他们有权在境外接受了日军的投降。而他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从来没有停息过,以至于他不愿意代表美国为蒋介石授勋。矛盾的焦点是在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上,当日本人垂死反扑,进攻桂林的时候,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信心已经所剩无几,所以总统以极为强硬的态度要求蒋介石交出军权,由史迪威全权指挥所有军队,这也是史迪威最后不得不离开中国的原因。美国要求一个主权国家把所有军队的指挥权交给自己的将军,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是对中国主权的冒犯。当然,更是对蒋介石的冒犯。因此,最后的结局也就不难预料。在整个过程中,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的态度完全被控制在记者和政客手中。对中国的认知,更多地是来自报纸和政客的需求。而史迪威保持了他的诚实,在悲观绝望时告诉美国人民中国人还在抵抗,当全民陷入天真的幻想时,他则提醒政府和人民国民党政权是一个何等低能和腐败的政权。而美国人无法接受美国最终撤离了这个曾经给予过无数援助和热情的国家这一事实时,史迪威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天。在政治家们讨价还价之际,史迪威尽到了他军人的本分和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始终不遗余力地组织反击,鼓励、敦促中国军队勇敢地打击日本人。史迪威的遭遇是两种文化两种文明碰撞的结果,也是复杂的政治角力的产物。最了解中国的美国将领在34年后黯然离开,而美国对于中国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史迪威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个人在中国的经验,使得美国终于意识到需要以一种新的目光审视中国。在这种目光之下,美国不是基督的救世军,中国也不是等待拯救并因此欢欣鼓舞的亚洲小黄人。做为两种巨大的存在,它们等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并从那时候开始,彼此小心翼翼地打量对方。

别再拍四星营长的马屁了

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在中国已经多次再版了。在豆瓣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高评。但据我看过的资料,这种高评具有相当的误导性。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这些。1.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不听有经验的中国将领的劝告,完全罔顾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远远弱于日本军队的事实,去进行所谓的进攻作战,让本来就不多的中国精锐部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2.在远征军作战严重失利的时候,此人居然脱离指挥,自己跟着一队人马从丛林之中撤退,从缅甸跑到了印度,这看起来是个英勇的举动,可是作为亚洲美军指挥官,中国战区的参谋长,这样的行动却完全是违背军纪的妄为之举。3.在缅甸失败之后,史迪威千方百计的想要在缅甸一雪前耻,到了非常过分的程度。1944年,日军在内地发动了空前的一号行动,夺占了大量地区,中国战场岌岌可危。但史迪威为了他在缅甸的复仇行动,硬是扣住物资不发给内地国军。而是将绝大多数都派给了缅甸战场。给中国的抗战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哪里是一个战区参谋长和友军指挥官该干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一位将军能够在内地得到这么多好评,这本书又能多次再版呢。首先,这本书的作者塔奇曼的写作能力还是不错的。她的另一本《八月炮火》就是明证。虽然她对中国的历史隔膜不少。但是书写的依然是比较生动的。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意识形态的完美的契合了某些国内意识形态的内容。这本书里面,史迪威为什么失败呢,作者总结是因为蒋介石太腐败了,太独裁了。而且只知道排除异己,在抗战那么紧要的关头还只想着排除中共和地方实力派。总之符合谴责国民政府的主旋律。要知道,在以前,几乎所有跟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对着干的地方实力派军阀,无论其做人如何,在各种历史著作里面几乎都是相对蒋介石更好的人(哪怕像两广这样拿着日军援助去号称抗日的)。所以这本书被捧一点也不意外。实际上,史迪威本人在二战之前也并没有多少指挥履历。他的晋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跟上了马歇尔这条线,又赶上了美军大扩充的背景,再加上二战爆发之后,在东亚地区美国的人才储备严重不够。他才得以近乎一步登天的成了那么重要的人物。而他本人既不谦虚,也不聪明。他本人的尖刻即使在这本书里都有提及,他本人在政治上可以说是非常的幼稚。对于各种政治势力的判明上,近乎糊涂透顶。章骞老师说他满脑子戈登意识。自居为中国的救世主。甚至到最后提出取代蒋介石全面掌握中国军队,这已经完全丧失了基本的理智,完全践踏了中国主权。对此高兴的只有很多就心怀鬼胎的地方军阀和各方势力。当然史迪威本人并不是就完全一无是处,他在训练军队方面,还是合格且认真的。远征军在印度的部队在他的带领下还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位高级将领和参谋长,却是非常不合格的。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平添了许多烦恼。他对中国军队的很多批评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即使后来跟国民政府合作较好的魏德迈将军对于国民党军队也有很多批评。但是这些弊病是中国长期的政治社会的发展造成的。并且国军部队中虽然确实存在着很多弊病,但是忠勇爱国,严明治军也有不少。其中的很多将领在指挥和作战上都远比史迪威的实战表现要出色。后来的魏德迈将军来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事实。他还惊奇的发现,史迪威作为中国区的参谋长,在协调中美两军关系,做好各种沟通上几乎就没做啥工作。而史迪威由于自己的偏见,根本就无视这一切。他天天批评国军中的各种问题,可是转身就跟那些国军中三心二意,搞分裂和阴谋诡计的地方军阀搅到一起,只要这些能有利于他搞到可恶的蒋介石,成为中国事实上说一不二的领袖。对抗战史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这些三心二意的地方军阀对抗战和国军抗日的破坏作用,典型的如韩复渠。他一边批评种种弊病,一边自己又在利用这种弊病为自己谋利。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在特殊历史时刻,因为某些原因,获得了超过自己能力与德性的地位的人。也许最合适他的职位训练部队。根本就不该获得方面大员的职责。另关于史迪威可参看中国远征军70周年特别策划三:史迪威神话应该破灭_网易军事<a href="http://中国远征军70周年特别策划三:史迪威神话应该破灭_网易军事 http://war.163.com/special/chinaexpeditionaryforce3/">http://war.163.com/special/chinaexpeditionaryforce3/</a>腾讯历史频道去年以来也有大量专题涉及此一问题site:view.news.qq.com 史迪威 - 搜狗搜索<a href="http://site:view.news.qq.com 史迪威 - 搜狗搜索 http://www.sogou.com/sogou?query=site%3Aview.news.qq.com+%E5%8F%B2%E8%BF%AA%E5%A8%81&query2=%E5%8F%B2%E8%BF%AA%E5%A8%81&pid=sogou-wsse-b58ac8403eb9cf17-0050&duppid=1&page=2&ie=utf8">http://www.sogou.com/sogou?query=site%3Aview.news.qq.com+%E5%8F%B2%E8%BF%AA%E5%A8%81&query2=%E5%8F%B2%E8%BF%AA%E5%A8%81&pid=sogou-wsse-b58ac8403eb9cf17-0050&duppid=1&page=1&ie=utf8</a>另台湾方面梁敬錞早就著有《史迪威事件》反击此书的观点。美国方面最近也有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对史迪威的历史地位重新考评。但无奈国内舆论界和出版界依然延续惯性,继续重版和宣传这本。我看不惯,所以巴拉巴拉写了以上一大堆。希望各位读者明鉴。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读后感,之三

做了两个多月实验,一直没有来上网。来豆瓣发现自己好久没有看书了,如此荒废。于是把博客上的文章转载来,提醒自己去了北京要认真看书。本来想转“之二”的,发现观点多少不大合适,于是作罢。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费正清1. 在抵抗日本人上,蒋介石为什么表现得不像个男人,摇摆不定、朝令夕改?而在对待某些他决定了的事情上,他却令人难忘地坚毅。2. 史迪威和麦克阿瑟。如果能让史迪威来主导二战后亚洲的重建,而不是麦克阿瑟,结果会怎样呢?显然,史迪威会说中文,会说日文,而且他很不喜欢日本,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从日本的重建,到战后美国舆情的重新定位,在到朝鲜战争的必要性,都会改变。中国也会有更多的回旋余地,而不是与战后的世界隔绝30年,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会。3. 美国的舆情。二战胜利前,美国人相信蒋介石是好的,甚至中国G空格C空格D也不是坏蛋。战争刚刚结束,罗斯福死了,史迪威死了---在美国,对中国最有好感的两个重要人物都离开了。战后的美国,一改过去对中国的天真善意,成为了全世界最害怕中国的国家。---这仅仅是因为蒋介石失去了大陆,而中国G空格C空格D得到了大陆么?那个时候,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完全是建立在媒体给予的虚幻上的。美国和中国的隔膜,早晚都是要爆发的。悲哀的是,蒋介石不仅失去了大陆,也失去了消化这个隔膜的机会,他带着美国人民对他的好感,在TW,永远的安息了。4. 中国G空格 C空格D在美国人眼中的变化。二战的时候,美国人相信中国G空格C空格D是可以交往的,中国G空格C空格D是会抗日的,中国G空格C空格D是比KMT要好很多的。二战之后,美国人却因为中国G空格C空格D夺得了中国的政空格权,而对中国G空格C空格D彻底失去了信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除了mao赶走了司徒雷登,除了蒋介石继续利用美国人天真的信任,除了卢斯对蒋介石政空格府的盲目追捧,这其间到底还发生了什么?美国,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尼克松这个最大的反空格共总统,来打破这30年间的坚冰?(或者是中国在等这么一个人?)【可笑的是,mao在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后,却坚持称这个靠反空格共起家的尼克松为总统,mao说,尼克松过去是总统,现在怎么会不是呢?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中,展现得很明显了。】5. 美国现在的舆情。费正清评价这本书 “ 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话明显有很深的意味。我认为,“接近”这个词,更多的是指向作者没有能更好的了解到,为什么蒋介石会在战争中有那样愚昧的想法,也没有能更好的阐述出,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带来的选择的差异。与其说这个“接近”的保留性是指向作者的,不如说,把中国历史和美国历史看得清清楚楚的费正清,是把这个保留性指向阅读这本书的美国人民的:不要依靠美国的价值观来简单地评价蒋介石,更不要简单地评价中国---那是一个价值观和美国有巨大差异的国家。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读到这本书之后,我也感到了这份赞扬中所带的保留性,有着多么大的深意。6. 这本书值得去看,也值得去思考。当两个陌生的民族相遇了,他们发生了龌龊、愉快,这都是需要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人去消化的,而不是靠经济、援助就可以解决的,这些差异,不是经济的差异,而是价值观的差异。你可以轻易地修建高楼大厦,但是你无法轻易地让美国人明白什么是面子,也无法轻易地让中国人明白什么是天赋人权。7. 题外话,幸福是什么?为什么这百年来,中国人始终觉得自己不幸福?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差了一些高楼、缺了一些诺贝尔得奖者么?当我看到80年前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差不多的时候,我明白,我们缺乏的不单单是经济安全,更多的是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没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或者我们只有追求一部分幸福的权利。

史迪威——孤独的理想主义者

历史的真相,常常是隐藏在重重的迷雾中。要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通常要付出数倍的坚信。二战的硝烟早已远去,但对于当时中国所面对的一系列困问题和解决的行动,仍然值得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我想,这也是我们阅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对于史迪威这个人,以前只是大略的知道他是二战中国民党的高级参谋;然而在读完了《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之后,才明白这个几乎已经被史料所埋没的美国人,居然对中国的历史是如此的重要。他一生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几乎都是在为当时的中国而努力。对于史迪威在中国的努力,历史上一直是褒贬不一。但如果没有史迪威在中缅运输线上的努力,中国是根本不可能坚持到45年的。而且根据蒋介石的私人日记表面,从九一八事变之前,蒋介石就已经打算要依靠美英作为靠山来打垮日本人了。塔奇曼的观点,则恰恰触及到了其他研究人员没有关注到的一个当时中国独有的特点:军阀混战。而在中国长期担任武官的史迪威,也恰恰是这个观点的最好的切入点。对于对于国共和中美的矛盾,中国的腐朽,这些以史迪威的个人之力都是无法去改变的,但他对中国的热爱、使命感,和他的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虽然他的努力注定不会得到全部的承认。关于史迪威的争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史迪威恰好处于美英战略分歧和中国的国共矛盾的中心。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二战进程的是美国的参战。如果没有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苏联和中国的援助,盟军是根本不可能赢得胜利的(美军的M4中型坦克,在英国和苏联都有大量的装备,而且都出现在了对德作战的关键战场上)。但是这些事实又有多少人提及到了呢?某种程度上史迪威所做的一切正好代表了美国的援助(。在今天某些人看来,当初的美国的援助,是有损于国家尊严的。但对于所谓的政治家们的国家尊严和真正的民族存亡面前,我想任何人都能分辨出孰轻孰重。就像前不久的蒋介石铜像的拆除,也是基于政客们所谓的尊严。正如托马斯•卡莱尔所说的那样,历史常常是重复。我们无法保证,对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土地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今后还会不会再次被重复。但我们能做的是,正确的解读史迪威和当时的中国,希望这些能对今后的中国和美国都有所帮助。我想这也是巴巴拉•塔奇曼撰写本书的目的之一。

大历史

总的来说,那段大历史在每本书里都是差不多的内容,只是作者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来写,这本书里面的“好人”到了那本书里便成了“坏人”,这本书里性格坚强变成了那本书里的性格执拗。其实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因了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环境造成,所以并没有谁对谁错,历史的车轮总是一如既往的向前推进,不会在乎细枝末节!所以个人一时的成败得失在大历史的背景下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别让这帮杂种把你搞砸了!”

史迪威是非常有个性的美国军官,“别让这帮杂种把你搞砸了!”这是他的名言,在七七事变以后,他还代表美国呆在北平公使馆区,他异常恼恨从头顶150英尺轰隆隆飞过的日本战机,在必须去见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时,他甚至拒绝带佩剑,最后穿着军便服前往,为一件小事情居然和冈村搞得不愉快,主题是日本奈良的宫廷麋鹿。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军舰和岸炮袭击了美国长江上的军舰帕奈号,史迪威很是担心自己的助理军官在舰上的安全,直到受到助理发回的电报,军舰起火后,小伙子组织舰上人员撤离,并带领一部分人游回岸边。史迪威喜欢带兵,喜欢穿着朴素的毛衣,他当师长时已经不年轻了,士兵们亲切地称他为乔大叔,他不喜欢装腔作势,1935-1939在华担任武官期间,他跟美国陆军部军事情报处的一位装B军官就不睦,他在日记里写到:“这个杂种不喜欢我”……正在看这本书,进行到第二部了,很有意思……

塔奇曼的缺陷

【读品】成刚/文巴巴拉.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有一个中国式的原型,这个原型是那么古老,简直可以追溯到《西游记》;又那么文学味十足,这使它的身份一直饱受争议,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历史”,抑或纪实小说?这书有个老版本,正标题是“逆风沙”,不知这次为何未被采用,“逆风沙”很贴近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意图,让人想起西域飞沙走石中的唐僧师徒,不同的是,史迪威没有师友同僚鼎立支持,孑然一身,他不是东渡取真经,而是帮中国走出逆境。最大的区别是,史迪威最终没能如愿以偿,如他在1944年10月26日的日记中所写:“被铲除了——中缅印战区最后一天。” 他像个障碍物被推到路边。乍看之下,史迪威是“牺牲祭祀时的一只公羊”(他在接受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总司令任命前夕的预言),在中美各国关系的消长中输掉了自己。在塔奇曼的笔底世界,史迪威却是唯一的胜者,虽败犹荣。阅读时,很容易觉察到作者对史迪威的控制欲。一个叫塔奇曼的无量佛,预先设定了九九八十一难,然后让史迪威上路,其对立角色如蒋介石、陈纳德、甚至罗斯福等一干人马轮番登场、耍花招,都在佛祖的算计下,他们是他的陪衬,有了他们,他才能发光。史迪威在塔奇曼书中修成正果时,正是他被从中国召回华盛顿的一刻。读者一般在读完第一部或第二部前两章时就可准确预测史迪威的归宿,从第一页开始,塔奇曼十分纯熟地玩弄借代、象征、暗示、隐喻等文学技巧,而非严密、审慎的判断,她更像一个小说家。唯一与历史有瓜葛的是,她描述了历史人物,并调用史料。塔奇曼被人称道的“严谨”,毋宁说是指引用资料时的耐心和细致、埋伏笔的机巧,与历史观没有关系。塔奇曼在检索资料前,事先输入了条件,也就是情感色彩,以此为蓝图,作者开始勾勒自己心目中“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一个最伟大的美国的战区指挥官之一”。留意观察本书所征引资料的来源就一目了然,由史迪威战时日记和信件整理成的《史迪威文件》提供的材料在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史迪威的某些洞见不乏先见之明,但史迪威的的尖刻、嘴不留情是出了名的,这就是“醋乔”的由来。在他的日记和给妻子温妮的信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没被讥刺过的人,只是程度有别。史迪威习惯在日记中称蒋为“花生米”,在一封温妮的信中有一首不短的诗,“我盯着花生米的眼睛,并踢了他的屁股”、“让叉子彻底插进他的身体”、“小杂种颤抖了一下,已经没法言语”,时年史迪威六十一岁;日记中他对罗斯福也绝不宽容,“浅薄”、“浮夸”比比皆是,显然,史迪威的好恶左右了塔奇曼对罗斯福及他人的看法,塔奇曼不像史迪威快人快语,她不动声色地砭刺;史迪威连仅一面之缘的哈里.霍普金斯也不放过,称他“怪怪的小矮个”、“侏儒般的人物”。他的性格缺陷在塔奇曼看来,都是真性情的表露。塔奇曼关于史迪威的资料几乎全部取自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色图书馆和资料库中,关于史迪威最权威的资料是由其从前的下属或崇拜者等掌握、编撰,如美国军队史学家罗曼纳斯和桑德兰、史迪威的副官弗兰克.多恩、《战时中国, 1901-1949》作者爱德华.德赖尔、《中国近代的军事与战争,1795-1989》的作者布鲁斯.艾勒曼、以及大多数学院派历史学家,这些人都是史迪威的门生。著述虽多,但尽是一家之言。如果塔奇曼有机会看到中国官方或民间资料,《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可能是另一种面貌。塔奇曼的感情预设决定了对资料的取舍,资料的倾向又加强了塔奇曼的情感,它们互相决定,在这交互力量的作用下,整本书都弥散着可疑的对学者来说温度过高的情绪,包括费正清写的序,“英雄”、“伟大”、“有才干”等七八个绝不含糊的溢美之词被费正清绝不含糊地堆砌在序言第一段。相比较,剑桥大学汉学家方德万的著作《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 -1945)》清醒而可靠。方德万把中国抗日战争放在二战的大命题中,从解析中外关系,尤其中美关系入手,借助千种国内外文献,如行动计划、战斗报告、命令、通电等原始资料,重看史迪威,步步推进,得出结论:“史迪威算不上什么重要的军事领袖,由他负责的行动也无足轻重。对史迪威褒也罢贬也罢,都高估了他对战争的意义。还应该记住,在关乎国民党最有争议的决策背后是美英两国的战略考虑。”作者荷兰人的身份,也许是赋予其旁观者公允视角的因素之一。塔奇曼无疑是站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的立场上,目光中融合了长期以来西方对中国的某种偏见和误判。《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获得普利策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主流的政治立场和好莱坞式的审美观,这也是它能拥有正宗的历史作品无法比肩的畅销力的玄机。这是一本精彩的书,如果从非学术的标准看。本文刊登于《国际先驱导报》2007年11月22日阅读版14版,有删改 请勿私自转载

美国曾经来过

如果这(外媒对延安的赞誉)是真的,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品尝到真正权力的滋味。——宋美龄有一些工作注定是困难的。例如说服蒋介石在抗日军事上进行冒险;例如向紧盯着欧洲战场的盟国祈求多一点关注;再例如为巴巴拉·W塔奇曼的这本《史迪威和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写书评。这位才华横溢的作者在本书,以及《八月炮火》里面的笔法,不止一次地让我联想起吉本。老谋深算如罗斯福,也曾有很傻很天真的时候。印象中,威廉·曼彻斯特形容罗斯福频率最高的词似乎就是sophisticated(在中国问题上,真正老谋深算的却显然是英国)。罗斯福对中国的付出不可谓不真诚: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法案,废除并督促英国放弃在华的不平等条约,粉饰蒋介石政府的形象,以及搭上了数千条美国士兵的性命。结果呢?按塔奇曼不无惆怅的说法:最终中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就仿佛美国没有去过那里似的。那么,阴险邪恶的美帝国主义,到底犯了一场怎么样的花痴呢?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押错了宝。罗斯福在中国政策的成功有赖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国民党政府是一个可以依赖的政府——起码是一个可以存在的政府。并且当时没有别的在华投资项目可供美国选择。可惜蒋介石非但不能提供罗斯福一个可以依靠的臂弯。后者希望中国能够咬住日本,在辽阔的土地上消耗日军,使其无法腾出力量支援太平洋战场甚至欧洲战场。前者却不是一个甘愿冒险和牺牲的热血青年,他只关心自己的权力是否稳固。中国仍然经历着军阀割据,蒋介石的位置并不稳固。而要在武夫当国的背景下真正统一中国,需要极大的信念,以及力量。两者蒋介石都没有。说到信念,孙中山或许有。于是国民党把他神话成一道符咒,这样国父的信念就只需要被诵读,而不需要被执行了。说到力量,蒋介石绝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擅长经营的仅是权术。美国人想要在中国人中建设军队,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抵触和防范——因为他怕掌控不了。虽然美国军官认为,吃苦耐劳,服从性极强的中国人是练兵的绝好材料,但蒋压根不想美国人把军队锻炼出来,即便在半壁江山沦陷于日军时也是如此。他不相信人,只好迷信物质,唯有美国援助的坦克和大炮才能给委员长带来安全感。哪怕它们都堆在缅甸的港口压根运不到国内来。蒋介石就像一个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的土拨鼠,他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掐死自己领地上的其他小土拨鼠(共产党),然后就是向援助者乞讨援助(美金,军械,燃料等物资),并守财奴一般守住它们。而对于寒冬(日军的入侵)带来的最大威胁,他真的不是很介意。日军的步步紧逼对于蒋介石的意义,就是他又多了乞要援助物资的有力理由。可惜地球的确不是围着委员长转的——对丘吉尔来说,相比开辟第二战场,中国真的不比毛里求斯要紧多少。盟国的关注主要在欧洲。这让委员长醋意大发。和争宠的女人威胁喜欢闹分手相似,赤果果的宣称要和日本媾和是委员长惯常的手段。虽然很多美国观察家和周恩来的观点一样,都认为蒋“抵抗日本才是一门好生意,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援助”,但对蒋介石的撒娇,罗斯福都尽力满足了。而美国驻华总指挥史迪威先生可不像总统那么好说话。这位粗鲁而尖刻的绅士是个中国通,曾帮助冯玉祥在陕西修路,甚至在30年代发生袭击外国人事件后,胆敢从天津一路南下,穿过张宗昌的徐州。他是个实干家,讨厌虚伪官僚的那一套,乃至于厌恶人类;他尊重努力工作,踏实劳动的人。今天的一些花里胡哨的户外牛人吹嘘自己徒步穿越过山川和峡谷时,他们没有意识到,就在80年前,就是自己的祖辈,在日军的紧逼下,用肩膀,扁担,舢板和绳索,把北京的政府,医院,工厂和学校图书馆,一点一点搬了过来。于是,史迪威深爱中国人民。至少塔奇曼是这么认为史迪威的。负责的总指挥先生不能容忍堆积成山的援助物资中还没有一发子弹射向日本人。他就像一个战争狂,要求委员长训练军队,整顿纪律,好给日本人一顿狠揍。史迪威认为,如果委员长不这么做,那么就没有理由得到物资。蒋介石认为,如果这样做,要耗费自己太多资源,很可能给别人(例如赤匪)可乘之机。于是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当时还有一个风云人物不得不提——飞虎队长陈纳德。这位大叔说穿了就是搞NGO的,组织了一班空军老兵来中国志愿对日作战。从他们的勇敢和战斗成就来说,不得不尊重。可是,当陈纳德认为自己应该取代史迪威,并且认为只要给飞虎队再补充几百架飞机和足够的燃料就可以打败日本。。。正如塔奇曼所说,这显然是患上了救世主综合症。马歇尔对陈纳德的看法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精神病人。可是,蒋介石一听到既可以避免大规模的陆军消耗还可以收到抗日效果(关键是能继续得到美国的援助物资),立即报以陈纳德火辣辣的眼神;就像陈纳德投向蒋夫人宋美龄的眼神一样炙热。土拨鼠可以依靠仓库度过冬天。而仅仅有援助物资,救不了中国。拯救这个国家还必须一贯的政策,坚韧的信念,无畏的战斗,以及青年的鲜血。美国在蒋介石身上的投资注定不会成功。第二,会错了意。费正清的说,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做着一个唐吉珂德式的努力,就是试图使中国和自己更加相似,并为此屡败屡试。美国认为,有人的地方就应该笃信基督,推行民主。中国有亿万人,美国人认为他们既然也是人,就应该和破船五月花号上颠簸着的人没有什么不同。美国人意淫着一个甜蜜的恋人。她将成为世界的支柱之一,和自己一起拯救世界。所以1942年,魅力四射的宋美龄来到美国,开始为期半年的自费旅行(反正国库是她私人的)时,美国人报以了极大的好感。在国会演讲时,“优雅,魅力和智慧,她让整个国会感到仿佛是面对着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所到之处是掌声雷动,乃至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成员担心,这位克里奥佩特拉要把罗斯福的芳心从德国身上绑架到中国。宋美龄确有一股子不小的魅力。她不仅征服了陈纳德,或许还征服了威尔基——号称詹宁斯布莱恩以来最伟大的竞选失败的总统候选人(好吧,这个头衔有点长)。我以前读过一篇荒唐的野文,说如果宋美龄和威尔基私奔了并且后者如果竞选成功巴拉巴拉巴拉。委员长一定知道劝降洪承畴的故事,如果真是这样,他不介意在自己的光头上戴一顶绿帽,只要“威尔基总统”能够送来更多的物资。在美国期间,宋美龄的做派毫不收敛,确如女王。她以及宋家人的种种傲慢无礼让白宫服务人员和联邦特工十分恼火。还有一次,罗斯福谈到了刘易斯号召的一次矿工罢工,总统问蒋夫人,她的政府在战时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蒋夫人伸出一个手指在喉咙上划过去。这让罗斯福大笑。可罗斯福当然没有割破刘易斯的喉咙。和民主社会发生的几乎所有罢工一样,总统的对策依旧是无休止的谈判。而宋美龄的割喉动作在中国可不是在开玩笑。两国的巨大差异,正可以在这个轻松的玩笑中解读。在蒋夫人的国度里,最轻贱的就是人命。正如史迪威等美国人观察到的,这里的人吃苦耐劳,习惯服从。如果他们反抗,那一定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多灾多难的中国需要太多的东西,尤其需要时间,例如整整三代人的时间,让这里的人民接受完全不同的另一套价值和思考方式。而这套价值和思考方式,从中世纪欧洲农奴(和中国农民一样善于服从)的头脑里滋生,整整孕育了八百年。而中国最缺少的就是时间。罗斯福并非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对丘吉尔尚且如此。随着宋美龄在美国的时间越长,她身上的光环也在一点点褪去。在美国驻华人员早就对中国不存在幻想:国民党腐败软弱,“可能在战后一年就会发生大规模革命”。所有目睹过国民党政府的美国人都觉得,自己的受助人和敌人其实一样,都是法西斯。中国成为民主和自由以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好伙伴?这需要太大的努力,事实上,整个20世纪美国都没有完成这个一厢情愿的想法。总统请宋美龄回国,因为这样更能维护好他打造出的中国形象:一个富有朝气的民主国家。同样是在权力中陶醉的人,罗斯福不得不对连任四届表现出内疚和无奈。而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再到那一位风流人物,都感到理所当然。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工作,就是把人的生活模式和期望固定化,社会内部会有升降,但这绝不是“美国梦”式的。从思维到实践,中国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领袖的服从基础上的。唯一的争议是:谁做领袖。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最狡诈的大人物们,都只能甘受命运的操弄。而美国最无能的流浪瘪三,都会有一张选票。并且是至少每隔二年。宋美龄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家族和丈夫,在命运之神的轮盘上无能为力。她能做的就是继续收敛钱财,越多越好。当美国记者诉说着延安的一切新鲜和活力时,她依靠着窗边,吐出了那句诅咒。这个诅咒依旧困扰着这片土地。想品尝权力的滋味,就要付出交换灵魂的代价,最终共同毁灭,开始再一次的循环。塔奇曼倒是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她的舅舅,小摩根索亲手和宋子文签署了援助协议,她更关心的是,为什么在美国付出了如此多的代价后,中国依旧没有变成美国想要的样子。《史迪威和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写在71年。这是一个美国人重新对中国燃起希望的时代。这一回,这只舞咱们跳得更久。这一回,美国人不会觉得美国从来没有来过,起码中国已经忘不了麦当劳,沃尔玛,谷歌,facebook,youtube和美式娱乐。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一次中国将走向何处。

所谓佳书,在水一方

1,不难想象史迪威那种人:能干,真诚,执着,实际;另一面:因为自己往往正确,所以很轻易地看不起别人,上官、同级是主要受攻击对象,他的攻击尖酸刻薄,充满居高临下之感。前一面让他赢得尊敬,后一面一手打造了这种人物的悲剧命运。2,中美文化是那么不同,要想跨越鸿沟而彼此理解包容,非常困难,对于即使抱着愿意舍己从人之心者,尚且无从着手,何况坚定地认为自己无限正确、内心怀着倨傲之辈。3,美国人的天真在于对苦难和邪恶的陌生和缺乏想象,他们往往只知道什么是坏的,而不知道什么是更坏的。他们看到坏的,就奔走相告、坐卧不宁、欲除之而后快,便不再相信那更坏的。4,塔奇曼应该是很喜欢史迪威的吧,有机会的话,两位一定会惺惺相惜。所以她一定也就不喜欢蒋氏,全篇那么乐于引述对他的攻击。书也写得不错。只是这一切都跟中国的苦难无关了。5,惟有力者可以改变历史。史氏是有力者。无法知道他对于那段致命而腥风血雨的关键历史,施加和带来了何等影响。那往往是让人不忍深究的。

不成熟心得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历时四年写就的普利策奖著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在我不断延宕的阅读中,历时三个月,终于读完了。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作者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选取了一个视角来复原那段历史,但作为一本严谨的作品,本书显示出作者为完成作品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同时显示了作者在掌握、分析和使用材料方面的强大能力。以史迪威作为切入口,透视彼时的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在中国的政策变化,那些恩怨是非已经汇入历史洪流,恍如烟霭,而当时的情势和选择,对于中国所走道路的影响,依然深远。作者主要从史迪威和美国人的立场来看待那段历史,偏颇自是难免,但其中也不乏许多启发性的见解,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以及中美两国关系,均有助益。不成熟心得记录如下。美国为何支持中国?其一,罗斯福支援中国的政策基于一个希望:强大的中国将成为战后和平的四个支撑点之一(美、英、法、中)。而他和美国民众所看到的中国,统一初定,以落后的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多年,那里有追求与美国所提倡的普世价值一致的民主政府(国民政府),有刻苦坚韧的人民,所缺乏的只是物资支援和技术指导。身为反法西斯的一员,美国应对中国进行帮助。其二,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和打击,无疑影响到美军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利用中国战场牵制和打击日军,有利于保护美国本土。其三,战后,美国如能帮助国民政府实现统一和强大,则能替代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大陆的盟友,维护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其四,用一个强大的盟友——中国,牵制日益强大的苏联,无疑合乎美国自身利益。基于以上考虑,或许同时也是受到国民政府宣传和外交攻势的蛊惑,源源不断的援华物资运抵中国。也正是基于这些考虑,罗斯福支持中国大国地位的确认,为蒋介石争得开罗会议的一席之地,并给予中国在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中具有与美英法同等的地位。要说摆脱外侮,收回割地,这是绝佳的机会,无奈蒋政府实在无能,其控制范围内各种问题已令其左支右绌,难以应对,白白便宜了苏联。后来,认识到蒋政府不可靠,罗斯福转而寻求与苏联合作以对付日本。史迪威的数次中国之行在出任中缅印战区参谋长之前,史迪威对中国的了解有多少呢?1911年11月,史迪威前往菲律宾驻扎的行程途径中国,那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去了上海、广州和香港。那正是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大动乱年代,对于这场大变局,和所有身处变局中的人反而难以体会当下在场的重要性一样,史迪威孜孜不倦地观察和记录这场动乱的表象,而对于其影响的深远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1920年,史迪威作为陆军驻华首任语言教官被派驻北京,直至1923年结束任期回国。在此期间,他两度借调担任筑路工程师,分别在山西和陕西筑路,得以深入中国内陆腹地,与平民百姓打交道,结识了阎西山和冯玉祥。1926年,史迪威到天津担任第十五步兵团一个营的营长,适逢中国掀起排外浪潮,外国人面临着被仇视外国人的中国人攻击的危险。国民革命军正与旧军阀张宗昌作战,史迪威被派往双方交战地徐州,评估北洋军和国民革命军的实力以及战争形势。此行可谓九死一生,史迪威历险脱身,完成任务。1929年4月返回美国。1935年7月,作为军事观察员,史迪威重返中国,研究中国的未来,日本的扩张以及对美国的影响。1937年出任驻华武官,1939年9月回国。1942年1月,史迪威被任命为中缅印战区美军最高指挥官,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也许是美国陆军所能找到的最适合担任在中缅印地区指挥一部分美军和一部分中国军队的人选。关系复杂的中缅印战区史迪威的主要任务是管理调度美国租借物资(包括给中国的,也包括给英国的)。以这些物资装备并训练中国军队,使之能有效的在中国战场上对日作战。与之相关的任务是保卫(后为夺回)滇缅公路,保障援华物资进入中国。在了解到中国军队的实际情况之后(吃空饷、克扣军饷、没有医疗卫生设施和组织、缺乏训练等),更重要的是,领教过中国将领在蒋授意下的不听指挥之后,史迪威只能以手中的物资为筹码,与蒋展开旷日持久的争持。史迪威的目的是让中国军队更有效的作战,而蒋则不愿意让军队脱离自己的统御,不愿意消耗战后可能用于派系之争和消灭共党的军队,也不乐于让物资用于装备非嫡系部队,尤其不满于自己对租借物资没有支配权。缅印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军被日军赶到缅印边境,失去滇缅公路,史迪威只能依靠驼峰航线把物资运到昆明,再把中国士兵运到印度进行训练。英国不乐于美国把物资调配给中国,也不肯为打通滇缅线出力。两方协同已然困难重重,何况是三方,史迪威在无止境的争持中郁闷着,唯一的成就也许就是训练了几个师的中国军队,最终打通了滇缅线。广州湾登陆之不可行读《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曾有一议,让美军舰队控制广州湾,在广西登陆,一则,从海上扼住日军咽喉,使其首尾难顾,从而各个击破;二则,援华物资可由广州湾上岸,好过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有限的运力;三则,一旦日本战败,可由此沿海岸线北上,接收华南、华北、东北失地,比之陆上行进要迅捷许多。此议注定不可行:其一,蒋断断不会把援华物资放在桂系势力范围,美国有另寻代言人的意图,桂系无疑是首选。其二,当时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未必有能力在广州湾对日军进行扼喉之战,航程遥远且远离补给地,面临太平洋战局的美国是不会冒这个险的。其三,日本投降前,国军无能,面对日军发起的“越后”之战,失去桂林、柳州,日本战败后从广西运兵迅速北上也就不可能了,中国大陆糟糕的交通状况,使得从陆上赶往广西也需耗费时日。最最重要的是,美国对蒋政府已不抱乐观,转而敦促苏联对中国东北用兵。美国曾有寻找蒋替代者的意图,但蒋对中国的控制无人能及,美国内政治呼声又使得与共产党的合作成为畏途。麦卡锡主义喧嚣尘上,只能死顶蒋政府。美国冀望中国成为其亚洲盟友的政策,遂转变为支持台湾蒋家王朝与大陆共产党的对峙,并对华采取遏制政策。纵观全书,最深刻的领悟是,没有无私的睦邻友好,永远只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以下是摘抄=============1.战争本身不过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对人的耗费而已。——费正清《序》2.不管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情,普通人的生活跟过去一样仍在继续,也只能继续。3.在1928年4月有关蒋介石的文章里,史迪威认为他是个派系首脑而不是党的领袖,不过他可能会在中国重整乾坤。他敬佩蒋介石的“决心和精力”,并认为如果他胜了,“那主要归功于他自己的计谋”。然而他的北伐“更像一次示威,而不像一次战争”。北伐进展顺利,因为没有领到军饷的北洋军已经“望风而逃”。4.他们(美国记者)热情赞扬共产党的正直、理想精神和为事业的献身精神,她(宋美龄)听到后说她无法相信他们的话。她走到窗户旁边,默默朝江对岸凝视了几分钟,然后回到屋子里,说出了她平生最忧伤的词句:“如果你们告诉我的有关他们的事是真的,那么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尝到真正的权力的味道。”5.蒋介石并不想要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则这样一支部队对他带来的威胁要比好处更大;他担心这三十个训练有素的师可能由一个新的领袖或者集团管辖,这将会动摇或者威胁到他的控制权,而且史迪威提议要清除那些无能指挥官,这将会除去那些忠诚于他、对他感恩戴德的人;他感兴趣的并不是能打日本人的队伍,而只是一支让他在中国能够维持下去的部队;为此他认为只要比共产党有更多的部队、大炮和坦克就行了。6.他(蒋介石)治国现在只是为了生存,因此能回避的就回避了。正如史迪威所写的,作为一个没有退路的体系的领袖,他真是“进退维谷”了。7.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摆脱其统治的弊端,但是每一次改革或者革命的努力总是蜕变为压迫和腐败,就仿佛在魔力的影响下王子又被变回一只蟾蜍一样。中国的乱政与其说是由于专制,倒不如说是由于无效的统治。如果说权力会造成腐败,那么权力式微就会造成更多的腐败,因为这需要不断达成交易、不断贿赂以及不断有各种通融安排。

Stilwell is still well

塔奇曼写了史迪威,在此之前我只认识陈纳德,昆明现在仍在使用中的巫家坝机场的重修与扩建有赖于他,闻名的驼峰航线和飞虎队也都是依靠陈纳德中将(书中提及最高军衔为少将)对蒋的影响力而建成。但文中对史迪威和陈纳德的不和以及其后的52年陈纳德对史迪威的“诬陷”(我个人觉得塔奇曼言下之意如此)的史实,我是第一次看。而且对于第十四航空队在缅甸有走私和嫖妓的“嫌疑”(塔奇曼在史迪威的日记及其他史料中已经证实)也有介绍,这算是换了个角度观看飞虎队及其在美宣战后的第十四航空队在无数冠冕和鲜花簇拥之下的较为客观和真实的面目。关于乔大叔。乔大叔在新闻界以尖酸闻名,故又称酸醋乔。我个人觉得塔奇曼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程度上将乔神话了。尤其是在缅甸与日军作战时,国军效率低下是出了名的,当然再加上英军对有色人种的偏见,缅甸当地人的叛乱和印度国大党的罢工,在种种阻挠下,乔超乎常人的斡旋还有他惊人的实干能力,带领败给日军的大家突破重围,走出密林。给人以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而其后的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修建更是困难重重。乔依旧是惊为天人地以其坚强的意志几乎扛下来了(史迪威公路在他回国后才修成)。个人觉得这里塔奇曼似乎巧妙的将她个人的情绪融入了。不过乔的诚实与实干却是真真正正让人触动。乔在缅甸战败后,无数官面文章依旧仿佛鲜花一般围绕着他,他却说,事实上我们被狠狠揍了一顿。这是难得的诚实。当然乔也是个实干家,从他频频在缅甸前线现身和对野战医院的照顾可见一斑。Stilwell is still well...史迪威死于癌症。当时军衔为四星上将。但是我个人还是喜欢多年前帮阎锡山修路的乔,喜欢在西点上学的乔。更喜欢的是他在日记扉页里写的第一句话:这是我的日记,和你他妈的没有丝毫关系。塔奇曼在本书最后留下了另一个军官的评语,90个良好武装的师。。。我相信如果乔当时未离开且蒋不是那么顽固不化神经兮兮,那90个师必定能改变什么。但是历史是不容我作下丝毫假设的。

【读品•泛读】黄湘:塔奇曼的理解力

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一书,据我所知,此前有过两个译本,一个是商务印书馆1985年译本,书名是《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一个是重庆出版社1994年译本,书名是《逆风沙——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前两个译本出版的时候,反蒋的史迪威还是国人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这部建构史迪威英雄神话的大著也被当作信史广为援引。不过,这次新星出版社的译本,正赶上和英国新一代汉学家方德万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一书的中译本一同面世,后者开宗明义对史迪威的事功和塔奇曼的叙述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尖锐的批判。我看到的几篇书评,无不援引方德万,解构塔奇曼。其实,即使没有方德万的著作,近年来,我们有坊间出版的黄仁宇的回忆篇什,有可以在网上看到的台湾学者郑浪平的《不朽的光荣》,它们都是针对塔奇曼的抗辩。而在西方汉学界,塔奇曼秉持的那套“费正清史观”也已经逐渐淡出,虽说仍然主导着西方社会的公众舆论。《南方周末》今年11月29日发表郭岱君和林孝庭的文章指出,在战略上,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分歧在于:“史迪威的首要任务在于阻挡日军进入缅甸。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缅甸,催促蒋提供更多的军事与人力资源。然而蒋身为国民政府的领导人,需要保卫整个中国,而不能只单独考虑缅甸……对于中国来说,抗战的首要任务是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美方的主要看法却是支持国民政府在战争中挺住,以牵制日本大军。盟军仅体认到,一旦中国对日本投降,那么日军将会把其兵力从中国战场转移到其他地方,威胁盟军。”而史迪威试图加强延安军事实力的做法也犯了蒋的大忌。在战术上,“蒋当时把他手中最精锐的两个师拨给史迪威用来保卫缅甸,结果却是一场灾难。1942年5月缅甸的陷落,意味着中国成了孤岛,与外界阻绝。蒋和他的军事顾问们都认定缅甸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史迪威太傲慢,无视蒋的建议,从而白白牺牲了蒋的两个师。”——方德万的著作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指出,史迪威未能掌握“组织军队有秩序和及时地撤回安全地带”这项重要的军事技能,反而诿过于“中国人的愚蠢和对于防守的落后偏好”,但其实正是蒋提倡的防守战略,虽然被史迪威极尽嘲笑之能事,却在后来的战役中取得了成功,并且为英军所效仿。事实上,1943年10月,蒋介石已经接受宋子文的建议,下决心撤换史迪威,并且得到罗斯福的同意,但最后一刻却因为孔祥熙、CC系和宋子文的权力斗争,由宋霭龄、宋美龄姐妹出面说情,使史迪威不仅得以留任,一个月后更取代宋子文代表中国战区参加开罗会议。1944年9月,史迪威进而要求“不受限制”地指挥中国军队。他几乎取得了成功,如果不是他怂恿马歇尔让罗斯福签署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电报,并且亲自将电报中文本交给蒋,以享受“我盯着花生米的眼睛,并踢了他的屁股”的快感的话。正是这次羞辱令蒋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坚决要求撤换史迪威,终于导致这位过于张扬的将军黯然离职。因为罗斯福毕竟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正如塔奇曼所言,“他现在不想在明确违反一个国家元首的意愿的情况下把一位美国指挥官强加于人。这跟他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并恢复中国主权地位是不相容的。”郑浪平在《不朽的光荣》中总结说:“蒋史矛盾,说穿了是贫弱的中国与帝国主义美国的矛盾,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与美国自私自利本质的矛盾,史迪威对中国的轻视和霸道,是任何一个顾及国家尊严的领袖都无法接受的。”塔奇曼却认为,蒋之所以不能容忍史迪威,是因为“如果史迪威或者任何其他美国人被授予了中国军队的指挥权的话,那么作为委员长,他将无从控制给共产党的援助的多少或者美国与之合作的程度。”——这背后其实是两种政治立场的对立:前者标举蒋介石作为正统“国家领袖”的地位,后者则只将其视为一个统治集团的领导人,而这个统治集团又是腐败无能、早该被别的力量“取而代之”。不消说,这套把其他国家的“国家领袖”贬低为仅仅是不合格的统治集团的领导人的论调,迄今为止也还是美国主流精英阶层的一种思维定势。由于史迪威反蒋亲延安的政治立场,更由于他对“国民党不抗日”的“揭露”,使得他长期成为大陆学术界和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的正面形象。其实,“揭露”也好,亲延安也好,都何尝不是史迪威为了个人建功立业而施展的政治权谋的一部分。倘若他真的如愿以偿,获得了指挥中国军队的全权,可以预料,随着事态的发展,他必然会被延安视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表而痛加鞭挞。虽然史迪威自认为很爱中国,但这是一种具有赏赐意味的爱,是一种不再能够被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人接受和容忍的爱——这才是“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的关键所在,当然,它远远超出了塔奇曼的理解力。 [美]巴巴拉•W.塔奇曼著:《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万里新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58元。

别再拍四星营长的马屁了

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在中国已经多次再版了。在豆瓣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高评。但据我看过的资料,这种高评具有相当的误导性。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这些。1.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不听有经验的中国将领的劝告,完全罔顾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远远弱于日本军队的事实,去进行所谓的进攻作战,让本来就不多的中国精锐部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2.在远征军作战严重失利的时候,此人居然脱离指挥,自己跟着一队人马从丛林之中撤退,从缅甸跑到了印度,这看起来是个英勇的举动,可是作为亚洲美军指挥官,中国战区的参谋长,这样的行动却完全是违背军纪的妄为之举。3.在缅甸失败之后,史迪威千方百计的想要在缅甸一雪前耻,到了非常过分的程度。1944年,日军在内地发动了空前的一号行动,夺占了大量地区,中国战场岌岌可危。但史迪威为了他在缅甸的复仇行动,硬是扣住物资不发给内地国军。而是将绝大多数都派给了缅甸战场。给中国的抗战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哪里是一个战区参谋长和友军指挥官该干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一位将军能够在内地得到这么多好评,这本书又能多次再版呢。首先,这本书的作者塔奇曼的写作能力还是不错的。她的另一本《八月炮火》就是明证。虽然她对中国的历史隔膜不少。但是书写的依然是比较生动的。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意识形态的完美的契合了某些国内意识形态的内容。这本书里面,史迪威为什么失败呢,作者总结是因为蒋介石太腐败了,太独裁了。而且只知道排除异己,在抗战那么紧要的关头还只想着排除中共和地方实力派。总之符合谴责国民政府的主旋律。要知道,在以前,几乎所有跟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对着干的地方实力派军阀,无论其做人如何,在各种历史著作里面几乎都是相对蒋介石更好的人(哪怕像两广这样拿着日军援助去号称抗日的)。所以这本书被捧一点也不意外。实际上,史迪威本人在二战之前也并没有多少指挥履历。他的晋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跟上了马歇尔这条线,又赶上了美军大扩充的背景,再加上二战爆发之后,在东亚地区美国的人才储备严重不够。他才得以近乎一步登天的成了那么重要的人物。而他本人既不谦虚,也不聪明。他本人的尖刻即使在这本书里都有提及,在政治上更可以说是非常的幼稚。对于各种政治势力的判明上,近乎糊涂透顶。章骞老师说他满脑子戈登意识,自居为中国的救世主。甚至到最后提出取代蒋介石全面掌握中国军队,这已经完全丧失了基本的理智,完全践踏了中国主权。对此高兴的只有很多就心怀鬼胎的地方军阀和各方势力。当然史迪威本人并不是就完全一无是处,他在训练军队方面,还是合格且认真的。远征军在印度的部队在他的带领下还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位高级将领和参谋长,却是非常不合格的。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平添了许多烦恼。他对中国军队的很多批评也不能说完全不对,即使后来跟国民政府合作较好的魏德迈将军对于国民党军队也有很多批评。但是这些弊病是中国长期的政治社会的发展造成的。并且国军部队中虽然确实存在着很多弊病,但是忠勇爱国,严明治军也有不少。其中的很多将领在指挥和作战上都远比史迪威的实战表现要出色。后来的魏德迈将军来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事实。他还惊奇的发现,史迪威作为中国区的参谋长,在协调中美两军关系,做好各种沟通上几乎就没做啥工作。而史迪威由于自己的偏见,根本就无视这一切。他天天批评国军中的各种问题,可是转身就跟那些国军中三心二意,搞分裂和阴谋诡计的地方军阀搅到一起,只要这些能有利于他搞到可恶的蒋介石,成为中国事实上说一不二的领袖。对抗战史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这些三心二意的地方军阀对抗战和国军抗日的破坏作用,典型的如韩复渠。他一边批评种种弊病,一边自己又在利用这种弊病为自己谋利。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在特殊历史时刻,因为某些原因,获得了超过自己能力与德性的地位的人。也许最合适他的职位是在后方训练部队,而根本就不该获得方面大员的职权。另关于史迪威可参看中国远征军70周年特别策划三:史迪威神话应该破灭_网易军事http://war.163.com/special/chinaexpeditionaryforce3/腾讯历史频道去年以来也有大量专题涉及此一问题site:view.news.qq.com 史迪威 - 搜狗搜索http://www.sogou.com/sogou?query=site%3Aview.news.qq.com+%E5%8F%B2%E8%BF%AA%E5%A8%81&query2=%E5%8F%B2%E8%BF%AA%E5%A8%81&pid=sogou-wsse-b58ac8403eb9cf17-0050&duppid=1&page=1&ie=utf8另台湾方面梁敬錞早就著有《史迪威事件》反击此书的观点。美国方面最近也有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对史迪威的历史地位重新考评。但无奈国内舆论界和出版界依然延续惯性,继续重版和宣传这本。我看不惯,所以巴拉巴拉写了以上一大堆。希望各位读者明鉴。

千人千面的历史解读

关于史迪威和美国在中国的外交经验,每个人站在自身的立场都有不同解读。南方周末《史迪威问题与中国现代史的修正》对于同样的历史有着不同的评价。http://www.infzm.com/enews/20080131/cul/sup/200801/t20080130_35813.htm美国左派,右派,两岸都是基于当时自身利益和历史结果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来对当时的行为进行判断。此后国际国内的形势如此风云变幻,肯定远远超出了历史当事人的预料,这也正是历史的迷人之处。但真正的历史“真相”将永远淹没于此类党派标签争斗之中了。

史迪威与……各种各样的经验

对一本用于洗完澡躺床上等头发干时看的书而言,这是个稍微奇怪的选择,而且时常让我越过了 12 点天黑请闭眼的准则。我曾经对160年前到60年前的那个时间段里的事情兴味索然,甚至有点憎恶,一个原因是那100年国家几乎毫无生机,充满挫败和无能,是中国人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最缺乏一切正面感觉的时段,一般来讲,人是会回避这样的感觉的;另一个原因是历史的基本面目(因为很难获得“真实面目”,那就退而求其次讲“基本面目”也好)被执政党以狭隘与险恶的心态进行了篡改,虚假得让人恶心,他们让从黄发垂髫的小童开始的国民就受到教科书,电影,电视和新闻的狂轰滥炸,实在让人腻味透顶,兼有不齿,一般来讲,人也是会回避这样的感觉的。这些年来,因为慢慢有机会发现那时候的中国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获得了一些有趣的事实或者评价,并了解到我们是影响深远的一场全球运动的一部分,你就能摆脱仅仅作为中国人,或者中国事实的继承人的较窄视角,单一方法和对此前历史的怪异羞耻感,这给了自己新的动力和兴趣来了解那个 100 年。这样,一本之前我绝不会有兴趣的书,跃上了我孤独的床头。在漫长的二战中国痛苦史中,蒋介石本人的意图和某些时候盟国的意图,都是将中国作为“牵制”日军的力量,这实在是一种嘲讽—-往最好了说,也只能是无奈—-的角色定位。蒋不想牺牲有生力量威胁自己脆弱的名义统一领袖地位,兼有保存实力打击敌对势力的考量,中国幸运或者不幸地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退却退却再退却,也能够维持统治,让种族繁衍生息—-从这点讲,这倒不是蒋的首创,千百年前的中国文明史能告诉你这一点—-我认同作者的看法,蒋是希望只要活下去,自然能熬到盟军来干掉日本人的那一天,为此他甚至放弃了可行范围内的抵抗;而盟国…盟国还能指望孱弱的中国做什么?大抵是或强或弱地希望中国人能主动打击日本人,那是锦上添花,不错,不能的话,那就…哦,把中国作为远程轰炸日本的基地好了。罗斯福曾经坚定支持(support 同时也应该是 enable)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在战后发挥大国力量(原因你可以认为是他吃了中国奶长大,也可以认为是他脑子和腿一样健全,这里并无美化意图)。不过从埃及到雅尔塔他的转变上看,一定是我们当时的伟大领袖做错了什么,挫败了另一位身残志坚的伟大领袖的好意。当然,也完全可以因为罗氏发觉利益格局已经转变,无需如此维护这个小弟弟了—-不论是实质上还是表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尖酸的丘吉尔并非战后才如此尖酸,按《史》中的描述,从维护英帝国的旧利益和了解中国的现状看,这个胖子确实从来就没拿中国战区当正经事儿。美国有支持中国战区的意图(甚至有点自认的“义务”),甚至有过要帮助中国摆脱全部不平等条约的“伟大”承诺,可也要估计中国的实力现实,盟军抵抗轴心国的全球战略,以及盟军内部的不同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史迪威被派往一个地位模糊并不断变换的战区,这项任务注定不那么光芒四射,更何况他还有个让人抓狂的合作者:中国战区的总司令。战时乃至战后,中缅印战区都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和荣耀,不要说和欧洲战场比了,即便是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推进都曾经未得到和欧洲大陆等量齐观的眼球,何况在南亚的泥泞和雨季里溃败的美英盟军。考虑到美国和欧洲大陆共同的信仰和文化根基以及由此派生的亲近和理解感,那个仍处在殖民地“荒蛮”时期,有着复杂历史纠葛的亚洲大陆上发生的事情不能获得足够的兴趣也可以理解了。马歇尔手里“最好的作战指挥官”被派到这里,和一个顽固的独裁者和蹩脚的军事统帅合作,无疑是件极有悲情意味的事情。史迪威以及他的伙伴,助手,下属,无法获得他们在欧洲战场的同僚同样多的机会,面对的又是不受关注和没有通力支持的局面,你能指望怎样?有人说,史迪威不过就是修了两条路,可在我看来,一个人被指派并尽力完成一项刻薄并带来精神困苦的任务,应付纠缠,拖延和阴谋,拿自己的荣誉和生涯做赌注,已经是无限的勇气和成就了。史迪威的头一半职业生涯只能说波澜不惊,他能力不错,不过机会平平(这基本上不是他的错),曾经以为自己可能就要在上校衔上退役。因为世界格局变化,马歇尔的上台为史迪威的命运带来了变化—-马歇尔负责本宁堡步兵学校时,史迪威被他召来做战术科主任,马之前在中国以及后来的合作中了解了史迪威的能力和秉性—-迟来的准将星星开始照耀史迪威的后半段旅程。在一段日子的回国带兵之后,历史的选择到了,他被挑选为蒋介石的总参谋长,负责…负责的事情在当时实际上有些模糊,训练并协助统帅中国部队?中缅印战区美陆军司令?东南亚盟军最高副司令?希望吧…从此他开始了与蒋介石以及日本人,英国人,炎热的天气和无穷的雨季的纠缠。在这段任务里,他和委员长的争执从军队训练与指挥,到驼峰还是公路重要,到收复缅甸对保持支撑中国的唯一通路的意义,几乎全盘矛盾。最后激化的那一刻,并不是哪个人简单地超过了忍耐的阈值,而和背后的战略情况息息相关。那时候已经是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丘吉尔和罗斯福正在正为未来怎样对待德国而陷入激烈争执,而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战略和计划方面也是就的争执还未解决,又产生了新的异议”,“然后中国确是一个让人极为失望和困惑的一个地方(原文如此)”,罗斯福实在没有精力尝试新的努力了(此后一年多他死在任内),“从军事上说美国在中国已经失算了”,中国除了作为一个拖住敌人的战区外,已经没那么重要了(连作为打击日军的空军基地的意义都弱化了很多),这次会议确立的战略目标也是“让中国人继续战斗”,仅此而已。而史迪威训练中国军队让其继续战斗的努力已经被打击得太深太久,蒋介石本已无意继续努力作战,日军当时向西南的迅猛推进又吓坏了蒋介石,使他要放弃已经到手的东西。一封点火的电报就此发出。有对《史》的书评里说到,有著作也认为“史迪威算不上什么重要的军事领袖,由他负责的行动也无足轻重。对史迪威褒也罢贬也罢,都高估了他对战争的意义。还应该记住,在关乎国民党最有争议的决策背后是美英两国的战略考虑。” 和一些书评里任务塔奇曼在美化和拔高史迪威的看法不一样,我觉得这在《史》中也明确地说道了,而且不止一次,绝非塔奇曼想玩弄手腕,在书中试图正面塑造史迪威,不过对维持滇缅公路的重要性,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塔奇曼是持正面看法的,没到任务“无足轻重”的地步。史迪威赴任之初,盟军忙于欧洲战场脱不开身,也没有足够的物质准备应付太平洋,美国对亚洲之英国殖民地的回避措施(我不想帮帝国的忙,但也不好旗帜鲜明地反殖民),以及太平洋战场尚未打开的局面,加上昙花一现的日德在中亚合流的危险,促成了中国战区的最高地位,恐怕也就是“拖住/牵制”100万在华日军了,期望中国人成为可以打击日本人的一支力量的需求后来都慢慢淡出了。这不会是塔奇曼和史迪威看不出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让我去哪我就去哪”,是另一个层次的献身,这或许是塔奇曼更看中她的主人公的地方。史迪威在乌尤江撑竹排的时候,我正在往成都的飞机上。处在另一种时间和空间变化过程中的我,觉得看历史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史》当然不是将史迪威一人生涯的著作,正如书名的另一部分所言,还有“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其实还外加彼时世界的局势与变迁。中美关系显然不是从尼克松下飞机时才开始的—-不幸之处在于,我真的见过有些人,认为曾经的中美关系在49年以后就被彻底hard reset,所有美国在中国大陆的影响都完全清除了,所以现在的中美关系就是从尼克松伸手开始的—-如果我们有机会伸长脖子往更前的时代看,能更好的理解现实与将来的中国和美国。书中的内容丰富,虽然细节的繁简程度不同,不过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庞大的中国故事画卷。这里有军阀割据时的中国概况,民国的革命之初,二战的局势,还有史迪威和陈纳德的恩怨,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争斗,蒋介石,宋美龄,马歇尔,史迪威,以及罗斯福间无穷的纠葛,中间还有孔祥熙,宋子文,以及一概将领军阀凑热闹。对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极具鲜明个性的描述,有蒋介石如何从北伐领袖到独裁者,有宋美龄如何在美时公众面前一套,私下里一套等等等等。蒋介石在书中评价甚低,除了说他性格中的主要成分或者说成功因素是坚韧不拔外—-至少和史迪威一样足够坚韧不拔—-他的军事理论很有限,独裁,听不进道理,把自己搞得只有少数人能和他说真话。似乎是对今后命运的预兆,史迪威他们对在1943年发起的“旨在让人们不要考虑日本入侵的新生活运动中提出的种种口号十分反感”,因为“在国难当头,百废待兴的时候劝告人们不要吐痰,吃饭不要出声,要‘准时’,要‘坐端正’和‘消灭苍蝇老鼠’—-这未免显得轻佻”。近年来对蒋的评价已经不想我们父辈那样歇斯底里,这其中蒋的几个主要支撑点是,维护主权,着重中国利益不被盟国战略忽视或者牺牲—-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我只能说,蒋做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事。政治人物常常因为手腕和现实的掣肘而忘记甚至去主动牺牲自己的或者作为人类的基本准则,其主观上是否有这样高尚的奋斗理想,和他那位一生的对手在晚年的举动一样,答案是不知道,但偏向“否”。最可怖的并非明火执仗的强盗,而是那些陷入自己“理想”中的狂徒,他们一旦认为自己的目标正确而高尚,就会将自己置于完整的虚幻世界里,狂躁而动物性,不再认可人性,他们认为动机可以掩盖一切错误,目标可以牺牲所有文明。书中,散步在不同章节里的,还有另一个视角里的中国人,说他们文明,充满活力,有内在的自尊和毅力,当然又”缺少西方人所说的忠诚,不太把诚实看作优点,有时傲慢,有时过于敏感“,“魅力与残酷并存”。有代表性的是,史迪威还是驻华武官时,“有一天,当他们坐在山顶上时,看到远处有个长长的东西,腿就像百足虫一样。原来那是一列货车,正被一个连的中国士兵从两侧推着前进。史迪威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这速度仿佛蜗牛般的做法,然后说:‘就是这种精神最终将征服日本。’。” 史迪威本人对中国士兵或者普通中国人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坚韧”了,我是想说这个词里融合了坚持,无为,忍耐,顺从,以及暗示着对痛苦的麻木(自我选择的麻木或者是被迫不得不麻木)。数十年在华的经历中,他见识了普通中国人如何在城市和乡村忍耐着从肮脏的尘土到腐败到无以复加的政府。中国士兵“吃苦耐劳,逆来顺受,能够忍受饥饿,长时间劳作,伤病和无聊,同时‘对最琐碎的事情也能开玩笑,在最艰险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欢快’”,我想,他应该也已经知道,这不仅仅是中国士兵,这是几千年来甚至是到如今也准确的,对我们父老乡亲的描述。史迪威和武官们也曾经一致认为,国民党军队从连级指挥官向上,全都不合格,以至浪费了普通中国士兵,他认为“只要有好的将领,他们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抗衡”—-我想史迪威的世界一定是包括日本的。当我们关注来自另一个角度对自身的评价时,不是为了对正面评价得意洋洋,也不是为了负面评价暴跳如雷。评价本身是值得注意的,而做出评价的人,背景,特别是方法更是值得多想的项目。和看惯了太多完人不同,史迪威的“酸醋乔”浓缩很有意思,你可以说这是率真个性,也可以说是性格缺陷,无论如何,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期望史迪威被描述成一个独立改变历史历史的伟大人物,直到第 540 页的结束,我也发现作者并未有这样的企图(这和其他一些书评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塔奇曼在操作上是合适的,而至于她是不是什么“费正清手法”这样的问题太远太大,不是我能考虑的。不过至少我认为塔奇曼懂得,也实践了史迪威是复杂政治角力的产物这样的观点,史迪威是一个代表,或者说 check point,来观察“美国在中国的经验”,用他来表达恰时美国的政策和实践。整书读起来很有趣味,流畅清晰,而且有适时的乃至足够多幽默。事实细节,全局概括以及作者评论有适当的比例,不会因为细节太多成了演义式的作品(譬如在书店只看了3页的《明朝那些事》),也不会因为概括太多成了一本乏味的教科书或者自吹自擂(譬如买后悔了的卡莉.菲奥莉娜的《勇敢抉择》)。哦,一定要说的是,翻译得不错,读不通或者费解的句子很少,这在当今出版的翻译书籍里实在是珍贵。要说不满意之处,在书的后半段,出现了越来越多有点糊的“他”,甚至有“…… 他去拜访了他”的句子,倒不是说病句,而是即便结合上下文,有些地方也不太容易判断这个“他”是蒋介石,史迪威,马歇尔或者是罗斯福。不知是翻译还是原文如此。其他不足嘛,我记得在一幅本宁堡教官合影里,布莱德雷被写成了布雷莱德。另一个自己有些失落的地方是,日本投降之后,美国之于中国的政策和行为描述立马减少,对于“谁弄丢了中国”仍然没有自己的见解,至于如何在短短数年内就与中共关系如此恶化,可以仅仅归结为美军帮助运送蒋氏军队接手日军占领区和美国“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支持国民党政府吗?对于一个饶有兴致渴望了解华盛顿在日本投降之后1949之前这段时间做了什么,以及中国发生了什么的人来说,仅仅勾勒一下马歇尔不成功的调停显然是不够的。当然,这些内容的选择,可能并非失误,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她就是只希望焦点和自己的写作精力放在主人公史迪威身上。我常在想,伟大,或者优秀著作之成功,通常在于强有力而通畅地表达清楚了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观点倒不一定重要了,因为这世界的多样化如此明显,总会有受众适合或者信奉作者相同的观点,在这样的基础上,试图讨好所有人是愚蠢和不显示的,那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表达了。只要你有了解那段历史的基本兴趣,那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