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 到灯塔去 雅各布之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9
ISBN:9787806572030
作者:[英国] 弗吉尼亚·吴尔夫
页数:525页

书籍目录

译序
达洛维夫人
到灯塔去
雅各布之屋

作者简介

这本书是吴尔夫的三部以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的合集。三部作品分别以吴尔夫自己、她父母和她哥哥为原型,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对其思想意识流程细细临摹,全面再现,精炼典雅的行文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和存在本质的思考,优美而深刻,堪称经典。《达洛维夫人》记叙了一个国会议员的妻子在举办宴会的一天里,遇见旧情人,闻听自杀事件时的种种感悟。《到灯塔去》讲述的是一个经历战争的家庭中子女成长,与父母逐渐达到和谐与认同的故事。《雅各市之屋》则描绘的是一个青年人的成长经历:求学剑桥,游历欧洲,最后死于战争。这部小说在国内是首次被译成中文。《达洛维夫人》1998年已被拍成电影。


 达洛维夫人 到灯塔去 雅各布之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很少有一部小说像《达洛维夫人》这样在短短一天的时间跨度中包容那么庞大而又细碎的情感!秘诀正在于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将漫长的光阴线索和繁多的场景变换投影在人物的脑海中、沉淀在幽深的心灵里。时间、空间与心理这三个维度被更为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既可以说是作者截取了一小刻度的时空,来着重细化内心;也可以说是作者准备了内心的深口袋,来集中装纳时空。一年前我翻开这部小说,在那个烦躁的夏天收获晶莹的感动,整颗心都颤动起来...《达洛维夫人》并不长,但读起来颇为不易。你很难一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悟——无法走上一条坦途,许多零碎的情节,也许严格地说根本就没有多少情节,随处填充着的是即时的回忆与联想,让人难以捡拾,但这却是一些相互串联、四通八达的巷路,触及人与社会相交的“最紧张的运转方式”。或者说作者并不是想让我们看到某种结局,而只是在用小说这一奇怪的容器来承载一种隐秘的情感,让我们丈量一个叫克拉丽莎的女人在一天中内心走过的路程。1926年2月23日,星期二,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日记里这样描述自己写作《达洛维夫人》时的状态:“我感到能让所有的事情都进展起来,而所有的事情在脑子里是乱糟糟的一大堆,是一种压力”。我明显的感到,这种压力也充满着我的阅读过程,想要深刻的给予评论也许不大可能了,只能尝试着去推进理解,所以我在标题中用了“求解”二字,希望能有一些收获。关于这部小说的整体构思,我们还是先来听听伍尔芙自己的想法吧:“在这本书里,我想倾吐自己的看法,可能想法太多了些:我想描述生与死,精神健康与异常;我要抨击这个社会制度,并表现它如何在起作用;要把它最紧张的运转方式表现出来。但或许我只是在故作姿态。”(1923年6月19日星期二)“生与死,精神健康与异常”说明作者在构思之初就关注了这些二元对立的因素,要以此为比照深入的挖掘人物的内心,以及对这内心产生广泛制约的外在——现实的社会制度。有关小说中的二元对立,我想分为生命与死亡、成功与失败、男人与女人、理智与疯狂以及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分类参考《从对立到共存——<达洛维夫人>中的二元对立因素分析》苗秀萍)分别浅析,窥探它们与存在困境间千丝万缕的联系。1. 生命与死亡 小说中生与死的代表是达洛维夫人与塞普蒂默斯。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在各自的时空中生活,却在小说的后半部出现了交集——小说的两条线索在此相交——一个仍活着的人和一个已死去的人在晚宴宾客的谈论中出现了交集。当达洛维夫人听见迟到的布拉德肖夫妇谈论着塞普蒂默斯的自杀,她的反应是剧烈的,当然这种剧烈全压制在她的内心中,她惊恐、愤怒,“布拉德肖夫妇有什么权利在她的晚会上谈论死亡?——一个年轻人自杀了。而他们在她的晚会上谈论此事——布拉德肖夫妇,谈论死亡。他自杀了——但是怎么死的呢?当她突然听到一个故事时她的身体总是先要经历一遍;她的衣服烧了起来,她的身体被烧伤。...”你可以想像,其他宾客都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个奇异的故事,布拉德肖夫妇也会为提供了这么个“有趣”的话题而自鸣得意,只有达洛维夫人,像突然触电似的——“就在我的晚会中间,死亡闯了进来”——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对布拉德肖夫妇的愤恨,因为其他人只把这当做一种谈资,别人的故事,而达洛维夫人却感到这就像是自己的故事,她本能地把发生在塞普蒂默斯身上的死亡在自己身上重演了一遍,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这让我突然想到约翰·邓恩的布道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丧钟为谁而鸣?它正为你哀悼!此时此刻,达洛维夫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哀悼,“不知怎的,她觉得这是她的灾难——她的耻辱。眼看着这儿一个男人,那儿一个女人消失在这黑暗的深渊,而她却不得不穿着晚礼服站在这里,这是对她的惩罚。”他并不可怜自杀者,反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羡慕,“那个年轻人自杀了;但是她不可怜他;在时钟一下,两下,三下,敲响报时之际,在这一切进行着的时候,她不可怜他。...她不知怎地感到非常像他——那个自杀的年轻人。她很高兴他这样做了;抛弃了一切。”达洛维夫人在塞普蒂默斯的死亡中看到了她内心的渴望,渴望一种最终的形式去升华她内心的理想,因为活着,活下去,实在不能守卫住她心中的那样东西,反而会一天一天的失去,正是这种痛苦的无力感让她仅仅是听闻,就立刻穿透很多很多,到达了那个死者的内心!往湖里扔硬币的回忆:小说中多次提到往蛇形湖里扔一枚一先令硬币的回忆,这是解读主人公内心的重要记忆符号。小说一开头,达洛维夫人走在街上时,脑海中就浮起这个记忆:“她记得有一次把一枚一先令硬币扔进了公园的蛇形湖里。但是人人都会记得过去的事;而她热爱的是此时、此地、眼前的一切;出租车里的胖女人。那么,这重要吗,她在向邦德街走去时自问。她的生命最终必定会完全停止,这重要吗?没有她而这一切必将继续存在下去;她感到怨恨吗?抑或,相信死亡使一切完全终结,不也令人感到安慰吗?”往湖里扔硬币的记忆深植于达洛维夫人的脑海中,为什么这一景象如此深刻,一遍又一遍的浮现呢?我想是对一种失去的感觉的印记,看着那枚曾经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先令脱离了手心,坠入湖里,一点一点沉陷下去,静静淹没在黑暗的湖水中,微弱的一闪金属的光泽消失了,再无踪迹——从摸得着到摸不着,从看得见到看不见,从拥有到失去的过程对一个心思极度敏感的人是一种多么强烈的隐喻呀!这个失去的影像也许直接触动了达洛维夫人的存在感。所以当她对现实外在的场景稍一驻足深入,这幅存在与虚无快速转换的画面就立刻自然地从头脑里蹦了出来。所不同的是,当达洛维夫人早晨出门时,她的心情维持着一种表面化的愉悦,因为好天气与晚上的宴会,她意识到应该要很快乐,这时当她的头脑里蹦出往蛇形湖里扔硬币的影像,她立刻用了一种安慰,让自己摆脱那个幽暗的联想——“人人都会记得过去的事”——把刚刚点燃的失去感、虚无感扑灭。进而是一个更强烈的自我宣誓:自己“热爱的是此时、此地、眼前的一切”,然而这一切又都是混乱的,是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存在的,“没有她而这一切必将继续存在下去”这重要吗?或者换个方向发问:这一切——不因她的存在而存在之物,能证明她的存在吗?结果是不容易想明白的,这个关于拥有与失去、存在与虚无的比喻触及了存在困境本身,生与死、成与败、婚姻之爱与非婚之爱,林林种种都与之有关,从这层意义上说它是全书的一个总喻。小说的后半部分又一次出现这个比喻。而这次的回忆,达洛维夫人已摆脱了早晨那种虚假的愉悦。随自杀的消息闯入晚宴的死亡让达洛维夫人突然直接面对着这一终极的失去。对塞普蒂默斯的死,她想到:“她曾有一次往蛇形湖里扔过一枚一先令硬币,从来再没有扔过别的东西。可是他把生命白白扔掉了。他们继续生活下去(她不得不回到晚会中去,那些房里仍然挤着很多人;还不断有客人来)。他们(她一整天都在想着伯顿,想着彼得,想着莎利),他们会渐渐变老。有一样东西是重要的;在她自己的生活中这样东西被闲谈包围,被毁损,黯然失色;每天在腐败、谎言、闲扯中逐渐失去它。而他保存了这样东西。死亡是种挑战。死亡是种传递思想的努力;人们感到无法达到那神秘地捉摸不到的中心;亲近的变得疏远;狂喜消失,只有自己形影相吊。死亡中有着拥抱。”这一次,往湖里扔硬币的影像唤醒了她沉沉的失落,除了那一先令,她再也没有扔过别的东西,再也没有在物质上失去什么,可是如此体面富足的生活,优越得令旁人倾羡的生活,理所应当幸福的生活为什么没能抚平她心中的失落呢?达洛维夫人感到一种深层的痛苦,不可满足,“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可是他把生命白白扔掉了”一句话是在质问自己——从没有失去物质上的保证,可心灵中的密意却永远守不住了,只觉得渐行渐远,没有了心中的这样东西,生命的意义失去了,存在便成了虚无。“而他保存了这样东西”,在达洛维夫人看来,塞普蒂默斯的死守卫了心灵的宝藏,保存了生命的意义!正如一篇评论《在个人时间与宏伟时间之间:<达洛维夫人>关于时间的寓言》中写道,“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替她死的。至于她,她赎买了死亡,继续活下去。……在内心深处,她有一个不可超越的信念:这位青年在丧生时挽救了死亡的最高含义”。这是多么强烈的感情呀!在大众眼中,选择死亡的人是软弱的、不负责任的,正如塞普蒂默斯跳下窗台的那一刻,冲开房门的霍姆斯大夫大喊:“懦夫”!人人在谈论到塞普蒂默斯时,都会抱以这样的眼光吧,懦夫!懦夫!只有达洛维夫人清楚的知道——他不是懦夫!为什么人不能自主的选择死亡呢?如果他满怀深爱的炽烈的活过!如果他与痛苦相伴过那么长的时间!真的很为以下这段话而感慨:“父母把生命交给了你,要好好活到寿终正寝,要宁静地走完生命之路,而你却强烈地感到无能为力;在她心灵深处有着可怕的恐惧。”这种恐惧正来源于存在的困境——拥有与失去的对立,生命与死亡的对立。拥有中包含失去,失去中孕育拥有!生命中包含死亡,死亡中升华生命!拥有与失去,生命与死亡从来都不是截然两分的,人们总要在对立因素的相互守望中实现弥合,在二元对立的拉锯中找到生活下去的那个平衡点!正所谓“死亡创造了生命的意义,没有死亡就不会有对生命的珍视,也就没有对生存的渴望,而生命是异化,是寻求意义的旅程。当他们不能在生活中相互交流,死亡就成了获取真正交流的一种尝试。生命和死亡,起点与终点,形成了一个没有人能够脱离的循环。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威胁着人们,通过生命并不总是积极的,死亡并不总是消极的这个事实,伍尔芙成功的超越了生命和死亡的界限:生命有时意味着挣扎和烦恼,死亡有时意味着解脱与沟通。”(《从对立到共存——<达洛维夫人>中的二元对立因素分析》)2. 成功与失败 小说中隐藏着一组对立,成功与失败。这是很多人不曾发觉的,而我感触尤深。在小说中作者多次使用“失败者”这个词,其中一次是对彼得·沃尔什。“别说了,别说了,他想大喊。因为他还不老;他的生活还没有结束;根本没有。他才刚过五十。我要不要告诉她呢?他心想。他很想和盘托出一切。但是她太冷漠了,他想;只顾又剪又缝的;戴西在克拉丽莎旁边会显得非常平庸。她会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从达洛维家的意义上,我是个失败者。啊,是的,他毫不怀疑这一点;他是个失败者,和这一切相比——嵌花桌子、刀柄镶宝石的裁纸刀、那只海豚和烛台、椅套和珍贵的英国古老的淡彩版画——他是个失败者!”彼得在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的名字)家时,头脑中气愤地冒出了这么多个“失败者”,因为他仍旧深爱着克拉丽莎,但是眼前的妇人已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他仍旧在为多年以前被克拉丽莎拒绝而耿耿于怀。更何况还有现实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他——刚从印度回来,没有丰腴的财富、没有显赫的地位,四处漂泊,捉摸不定;而克拉丽莎现在的丈夫理查德·达洛维呢?——作为议会议员,他地位显赫,能使自己和家人享有优越稳妥的生活,当彼得看到达洛维家雍雅的陈设和摆件,他明显的感到这个家庭给予克拉丽莎的财富与地位远远超出他的能力所及,这使他非常受挫,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他强烈地想对克拉丽莎表露真心,但是有一股强大的现实的力量让他不得不保持克制。此时的彼得一定体味着那种深深的错过的无力感——两个人明明想要非常接近,却始终不在一条轨道上,越往前行驶就越意味着远离。一种发狂感,想要大喊出来:我们错过了很多年,但我们还不老,还有剩下的很多年,但这些“短暂”的很多年仍将继续错过!这真是撕心裂肺的漫长!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近在咫尺却不能相爱;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永远是生死两隔!无论怎样,这都是两种非常痛苦的状态,置身于任何一种都很不幸,然而这两段痛苦的旋律往往合鸣交响——当相爱的双方都在世时,总是因为现实的鸿沟而无法迈出那一步,永远是站在对方面前而不能说出那句,我爱你!真当其中一方去世,巨大的痛苦使那爱冲破一切桎梏爆发时,却是再没有那个人可以让你站在面前说出一句,我爱你!我不知道彼得会不会陷入这样的二重奏中,总之,他的痛苦我能够理解。言归正传,还是来谈成功与失败。这是现实的标签,我们评判他人总喜欢为其戴上非此即彼的帽子。这是必然王国中“无声的强迫”的一种形式。其实世界上哪有人是绝对成功或失败的呢?!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金钱?权力?欲望的实现?我想都不是。彼得是失败者吗?也许在一些人眼中,甚至在他自己的潜意识里会这么认为,因为他的财富、地位不如情敌,他情场失利,心爱的克拉丽莎没有成为他的妻子而是成为了达洛维夫人。但我们谁都能读出克拉丽莎内心对彼得的深爱,彼得是克拉丽莎精神世界中永远的情人。那么克拉丽莎难道不爱他的丈夫理查德吗?或者只是因为荣华富贵的原因去与之结合?如果这么理解就太肤浅了,无论如何,人的感情实在是相当繁杂!在当时乃至目前的社会制度、婚姻制度下,都难以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克拉丽莎既有对理查德的爱,一种必然,一种很现实的维持;又有对彼得的爱,一种自由,一种很理想的逃逸!在取得克拉丽莎的爱情上,你无法说这两个男人谁失败了,其实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各自的世界中俘获了美人芳心。两驾列车并不在一条轨道上,要把他们统一在一个标准中,分出高下,实在是社会机器对人控制的需要!写到这,我突然想起近年的一部电影,《画皮》,结尾时陈坤扮演的男主角说他对赵薇和周迅扮演的两个女主角都爱,许多观众看完后都抨击这是流氓爱情,我看不然,两个都爱有错吗?我们当然可以从当下的社会道德去批判,然而静下来,是不是应该深刻的体察现象背后人性的情感动因呢?看到一篇题为《<达洛维夫人>——一个女人到底该如何生活?》的文章,对克拉丽莎心理的捕捉比较到位。文章写到:“当她再度遇到彼得的时候,甚至在某个瞬间,她希望彼得可以带她走,她保持着对彼得的感情。这不仅是爱情,更是自由的生活的感情。彼得,已经成了与她自己所过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的代表,变成了克拉丽沙对青年时代自己的怀念。”文章引用了小说的一段:“‘你还记得那个湖吗?’她说,声音粗哑,心中剧烈的感情压得她喉部肌肉发僵,在说‘湖’字时嘴唇微微发抖。因为当时她是个孩子,站在父母之间把面包扔在湖里喂鸭子,而同时又是一个成年女子,捧着自己的生活走向站在湖边的双亲。当她走近他们时,她捧在怀中的生活越变越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全部的生活,她将这个生活放在他们身边,说:‘这就是我一生的结果!这就是!’而她一生的结果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今天上午缝着衣服和彼得坐在一起。”这个她一生的结果是一种现实与内心的平衡,必然与自由的平衡,也就是克拉丽莎选择了理查德,却同时在内心之中保存了一份对彼得特殊的爱,最终,她以达洛维夫人的身份缝着衣服和彼得坐在一起——“理想和现实在这一刻交融,但是是节制的,无奈的交融。”这也是拥有与失去的交融,婚姻之爱与非婚之爱的交融,你无法二者兼得,但却能够站到一个平衡点上使二元对立的双方有所消弭,也许一个女性更容易做到这些,于存在的困境中找到一条解脱之路。另一个“失败者”当然是塞普蒂默斯,他最后的结局——自杀,在大多数人看来意味着人生的失败。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种主流的人生观是生命应该积极、乐观,艰难困苦是挑战也是责任,应当勇于面对而非逃避;自杀是轻生的表现,是消极、悲观的,是懦弱、不负责任的。可是古往今来,有那么多青史留名的自杀者,他们选择死去,可生命并不因此而渺小反而愈见伟大!也许你会说塞普蒂默斯并不在这类人的行列,他可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呀,他死去了,不过为旁人提供了一点儿茶余饭后的谈资,只能令亲着痛仇者快!可是,你没有想到更深的一层,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都还在“必然王国”中演进,我们还远未到达那个时刻,马克思所说的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时刻——“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塞普蒂默斯所处的社会,乃至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都不是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而是将多数人的不自由的发展作为少数人的比较自由的发展的代价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少部分的人成为名人、伟人,在历史中留名,可是大多数的人作为普通人熔铸成一个整体,他们作为个体的人的姓名被历史的洪流湮没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需要这样的落差——人的比较自由的发展与不自由的发展间的落差,就像筑起水电站高高的大坝,落差产生动力!所以,那些名人、伟人——比较自由的发展的人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而广大普通人——不自由的发展的人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而自杀——死亡,既是个人孤立的偶然的选择,也是社会和历史联系的必然的驱使!许多时候看似没有意义的轻生之举隐藏在其背后的仍是必然的“无声强迫”,是社会的发展牺牲掉许多个人的发展以获取动力!我想到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中维特激愤地质问把自杀说成是罪过、愚蠢的行为的阿尔伯特:“你称自杀为软弱?”——他道出的生死观堪称划时代的飞跃!——“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这儿的问题不是刚强或者软弱;而是他们能否忍受痛苦超过一定的限度。尽管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与肉体上的痛苦之别,但是,正如我们不应该称一个患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一样,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所以,自杀的结局并不意味着懦弱以及人生的失败,所有把这些画等号的人,我只能说,他们确是必然王国合格的仆从了!小说中还有一个“失败者”——达洛维夫人的女儿伊丽莎白的家庭教师基尔曼小姐。这个人物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但本文只能是“蜻蜓点水”。基尔曼小姐感到她与达洛维夫人在争夺伊丽莎白精神世界的角力中败下阵来。“她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痛苦太强烈了。要是她能够抓住伊丽莎白,紧抱着她,使她完全地,永远地成为自己的所有,然后死去;这就是她唯一的愿望。但是现在坐在这儿,找不到话说;看着伊丽莎白开始对她不满;甚至连她都对自己感到了厌恶——这太过分了;她无法忍受。她那粗壮的手指握拢了起来。”基尔曼小姐对伊丽莎白的这种占有欲令我惊讶,我一直很难把握这种情感,但我想基尔曼小姐的痛苦中既有自命不凡,也有自惭形秽,是一种无法改变现有状态的绝望。对基尔曼小姐来说,伊丽莎白年轻、美丽、高贵、受人欢迎,这一切恰是她难以拥有的,一方面极度渴望,另一方面又极力表现出不屑,自尊心和自卑感都在恶性膨胀!作者将基尔曼小姐的心境刻画得惟妙惟肖:“她走了。基尔曼小姐坐在大理石桌子旁边,前面是巧克力小蛋糕,阵阵巨痛向她袭来,一次、两次、三次。她走了。达洛维夫人胜利了。伊丽莎白走了。美走了,青春走了。”我们不要笑话基尔曼小姐,现实中的许多人都与她相仿,包括我,我时常觉得在很多情境中自己简直就是基尔曼。彼得、塞普蒂默斯、基尔曼小姐都被一种明显的失败感所折磨,面临生活下去的深深痛苦。这痛苦正来自存在的困境,来自每个人归根结底的孤独。彼得的痛苦来源于它,想得到的却无法得到;塞普蒂默斯的痛苦来源于它,想摆脱的却无法摆脱;基尔曼小姐的痛苦来源于它,想改变的却无法改变!他们都无法真正接近内心的渴求,无法越过人生的那个沟壑。3. 男人与女人 有关男人与女人的二元对立是深奥的,我只能简单谈谈。传统的二分法把男女对立开来,赋予他们“社会性别”特征,男人坚强、理性,扮演主要的社会角色;女人脆弱、感性,是男性角色的从属物。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如不然,社会就把其视为异端。可在伍尔芙的笔下,人物的性别特征超出了传统的判定,例如塞普蒂默斯,他脆弱、感性,需要妻子的时刻照料与护理,许多女性式的悲伤元素在他身上展现出来,提示了读者男女间的分界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明确。我想着重讨论克拉丽莎与女友莎利·西顿间的情感。许多分析文字都关注到克拉丽莎独特的“雌雄同体”的心理性别认定。出于伍尔芙自己的原故,在她的小说中总是能发现男女爱恋之外的,同性间自然流露的好感,甚至爱情。有关同性恋的问题,越来越被公开地摆在桌面上谈论了,可时至今日,它仍被视为对社会主流两性结构的威胁,更何况伍尔芙的年代,在男女二元制下,一切异端的情感是那样克制,隐而不发。克拉丽莎与莎利在一起时,内心暗自涌动着一种奇妙的感情,连她自己也在思考究竟是莎利身上的什么在吸引着自己,而这种吸引究竟是爱亦或其他。“不是美貌;不是头脑;是一种弥漫全身的至关重要的东西;一种热烈的、能冲破表层在男女之间或女性之间的冰冷冷的接触中造成战栗的东西。她能够隐隐地觉察到这一点。她讨厌它,对它感到踌躇不安,天知道这是从哪儿来的,也许,如她所想,是大自然赐予的(大自然永远是充满智慧的);然而有时她却禁不住为女人的魅力所吸引,不是年轻姑娘,而是对她坦述自己落入的困境或干出的傻事的女人,她们经常这样做。究竟是出于同情,还是喜欢她们的美丽,还是因为自己年纪要大一些,还是一些偶然因素——比如说一缕淡淡的香气,或隔壁传来的小提琴声(某些时刻声音的力量是如此奇特),都会确确实实地使他她产生男人那样的感觉。这只是片刻的感觉;但已经足够了。这是突然的启示,其滋味有点像脸红,你想要制止住,但红晕却不断扩散,你也只好听之任之,冲到最远的边上去发抖,感觉世界在向你逼近,充满了某种惊人的意义,某种狂喜产生的压力,它挣破了薄博的表皮喷涌而出,填满了裂口和创伤,带来了巨大的慰藉!然后,就在那一刻,他看见了光明;一根火柴在一朵藏红花中燃烧;一种内在的含义几乎被表述了出来。但是亲密的离开了;坚强的软化了。那个时刻——逝去了。”这是一种多么隐秘的激情呀,一个人陶醉其中,马上就要不管不顾时,还是会被那现实的力量拉拽回来;是如此亲密,要交融在一起,却还是离开了;是如此坚强,要冲撞开一切,却还是软化了。似乎永远找不到一个可供维持的现实的基点,同性间的吸引只能游离在异性结合牢不可破的平衡的边缘。最终,克拉丽莎把这种吸引定义为了爱情!“但是这个爱情的问题(她一面把大衣收起来,一面想),这个爱上了女人的问题。就拿莎利·西顿来说吧:她从前和莎利的关系。无论如何,难道那不就是爱情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份特殊的爱情吧。“但是整个晚上她两只眼睛都离不开莎利。那是一种她最羡慕的特别的美,微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还有他那种无拘无束的特性,仿佛她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做,比起英国女人来,这个特点在外国女人身上要普遍得多;由于她自己缺乏这个特点,她总是非常羡慕莎利。”这种好感,这种爱情是看到了对方身上拥有的而自己没有的那种特质,它迎合了内心深处的渴求,弥补了存在的缺憾,使理想中的自由情感找到了寄托。“回想起来,奇怪的是她对莎利的感情的纯洁和无暇,和对男人的感情不同。它是完全没有私心的,并且有一种只可能存在与女性之间、存在与刚刚成年的女性之间的特性。在她这方面,这感情具有保护性的特点;产生一中同盟感,一种注定会有什么东西把她们拆散的预感(她们谈起婚姻时,总把它说成是场灾难),导致了这种骑士精神和保护对方的感情,这一点在她身上要比在莎利身上强得多。”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克拉丽莎一反传统,走向了女性的对立面,在她的身上产生了男人那样的感情,具有保护性的特点,想要去保护女性的冲动。一定还会有许多人否定这种离经叛道的感情,不承认同性间会产生爱情,可是我却认为没有比这更真挚的感情了,没有比这更称得上是爱情的了!这是发自本能的、不可抗拒的去喜欢,想要握紧同对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刻录下对方投来的每一个眼神、递送的每一句话语,一阵阵狂喜的快感传遍全身,抑制不住地大声说:“她就在这所房子里。...她就在这所房子里!”当一个人只想全心全意地为另一个人付出,只想竭尽所能做到一切来使自己配得上和对方在一起,当时光属于两个人,一种珍惜,一种感激,一种莫名地害怕失去,...这难道不算爱情吗?这无疑就是爱情!我敢打赌克拉丽莎与理查德在一起时从来没有过这种感情,这并不是说克拉丽莎与理查德间没有爱情,只能说爱的层次不同,与莎利的爱让人那么疯狂,与理查德的爱让人那么理智,不同层次的爱折射出不同层次的自己,代表着不同层次的需求。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一种爱,把自己整编进正常的秩序化的生活,但在他们心中谁不会为前一种爱落下一滴幸福的泪呢!穿白衣走下楼来的回忆:我在前文提到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个往湖里扔硬币的回忆,其实还有另一个回忆——穿白衣走下楼来的回忆——也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具有重要寓意。这个回忆的原始场景是克拉丽莎身穿白色上衣下楼来见莎利。“对旧日的感情,她甚至连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但她仍然记得曾因激动而浑身发冷,带着某种狂喜梳理头发(现在当她取下发卡放在梳妆台上,开始梳理头发的时候,旧日的感情又开始在心头出现),外面几只白嘴鸦在粉红色的暮霭中得意地上下翻飞,她穿戴好了走下楼去,穿过大厅时心里觉得‘如能此时死去,此时将最为幸福’。那就是她的感觉——奥赛罗的感觉,她感受到了,她相信她的感觉和莎士比亚意欲让奥赛罗感受到的同样强烈,而一切都是因为她穿着白色上衣下楼去吃饭,要见到莎利·西顿!”这段描写出自克拉丽莎多年后的回想,她称对旧日的感情——对莎利的感情“连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似乎一切已随时间淡化、冷却,可真是这样吗?小说接近末尾处给出了答案,克拉丽莎在听闻塞普蒂默斯的自杀时,有一刻,脑海里浮过的是这样的念头:“但是这个自杀的年轻人——他是怀抱着珍贵的一切往下跳去的吗?‘如果现在就死去,现在就是最幸福。’有一次她身穿白衣走下楼来时曾这样对自己说过。”为什么克拉丽莎本能地将这个死亡与那个下楼的场景联系起来呢?她认为塞普蒂默斯的死是要捍卫心中一样珍贵的东西,他是怀抱着珍贵的一切往下跳去的,而克拉丽莎心中也有一样珍贵的东西,她想要捍卫的——塞普蒂默斯用死亡捍卫住了,而她活着,继续活下去,却越来越无法捍卫!——就是“如能此时死去,此时将最为幸福”的那种感情,对莎利的感情,自由的感情,一份真真正正的爱情!所以,穿白衣走下楼来的回忆其实是对内心中一种理想的隐秘的感情的印记。克拉丽莎觉得对莎利的感情“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只是表象,这份感情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不管面不面对都存在在那里,某个不经意的事由就激发它破土而出!而“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也正是最真实的内心反应,此时的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已经是步入中年的妇人,已经在理想与现实的拉锯中学会了一种均衡,就像在见到彼得时她表面上若无其事地缝着衣服,在要见到莎利时,她也若无其事地伪装着。她把对莎利的爱,对彼得的爱以及对理查德的爱均衡起来,只有这种均衡——是一种智慧——能让一切都不至于失去,都围绕着她运转,都在克制中恰如其分地运行!总而言之,透过小说的文字,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复杂。克拉丽莎这一人物的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她的精神世界中有多份爱情交错着,既有对男人的爱,也有对女人的爱,但恰好维持着一种均衡,在男女的二元制中进行弥合,由性别的对立走向统一。如一段评论所说:达洛维夫人的形象“主张思维上两性间完美融合的雌雄同体。这就突破了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超越了两性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关系,抹平了男性与女性、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间的沟壑。”小说帮我们树立起这样的观点:要把人首先当做无差别的人来对待,而非一开始就局限在男人、女人的性别框架中。所谓男人的感情可能在女性身上产生,同样的,所谓女人的感情也可能来自一个男性主体,所有的感情是首先将人当做人——无差别的人去自由发展的,而不受那个对立机制的制约!4. 其他二元对立因素 有关小说中的理智与疯狂,这是伍尔芙一开始就确定的一个写作方向,即她所说的“精神健康与异常”。我要强调的是理智与疯狂并不是绝对的,而仍然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疯子,也没有绝对的常人。塞普蒂默斯被看作疯子,所谓的疯狂不过是比那些正常人更直接、更单纯地对抗存在!存在是什么?就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一种外貌、一种性别、一种身份、一种义务、一种状态等等,其中的许多你不甚满意,力图改变却又难以改变,生命中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成为心灵痛苦的来源。无法越过障碍的人面临着存在的困境,有的人选择激烈地对抗,成为疯子;有的人选择顺从的承接,复归常人。但那些常人,哪一个不是在正常的表象下压制着自己的不正常呢!所谓理智与疯狂像手的两面,统一在一起。那么,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也就清楚一些了。就是在得到与得不到、改变与无法改变...间的内外角力,力量适度才能达到均衡。这种均衡就像小说的最后一幕:客人们渐渐离去了,整个宴会的大厅里空旷了许多,但在这宴会——达洛维夫人的宴会的最后,屋子里至少还有这么几个人:理查德,她的丈夫以及他们美丽的女儿伊丽莎白;莎利、彼得——只属于克拉丽莎的莎利和彼得——他们一定是待到最后时刻才来告别的朋友!在这最后一幕看似稀松平常的场景中,围绕着克拉丽莎这个人物运行着强大的磁场,一切二元对立在其中消弭,她就这样于存在的困境中走上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解脱之路。
  •     读得很认真,为了写论文跟presentation~~但是正因为目的性太强,所以自己的感受反而少了很多,几乎没有~达洛维夫人婚姻是灾难少女时代的活泼和单纯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富有,温柔美丽,仁厚,优雅有礼,世故,完美的女主人达洛维的思想就是她的思想, 空乏,不知道赤道,aer空虚 晚宴至上,女儿,丈夫为中心自卑基尔曼小姐有丰富的学识但是因为丑陋和笨拙而得不能接近异性仍然觉得自卑,她一边蔑视达洛维夫人的无知和虚荣又一边羡慕她,在她面前自卑布鲁顿夫人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理查德和休都十分尊敬她,可是她却“常常感动女性的无能"明明是休因为个人写作方面的才能,布鲁顿确认为是男性比女性优越悲剧卢克雷齐亚塞普迪莫斯因为战争,战后在意大利突然感到惊恐,于是在惊恐中像寄住的房主女儿卢克雷齐娅求婚,他并不爱她,最后因精神问题自杀塞普迪莫斯多么自私绝望的主妇里面dave为了复仇和edie结婚这些都让我惊讶男性的自私
  •     Laying her brooch on the table, she had a sudden spasm, as if, while she mused, the icy claws had had the chance to fix in her. She was not old yet. She had just broken into her fifty-second year. Months and months of it were still untouched. June, July, August! Each still remained almost whole, and, as if to catch the falling drop, Clarissa (crossing to the dressing-table) plunged into the very heart of the moment, transfixed it, there—the moment of this June morning on which was the pressure of all the other mornings, seeing the glass, the dressing-table, and all the bottles afresh, collecting the whole of her at one point (as she looked into the glass), seeing the delicate pink face of the woman who was that very night to give a party; of Clarissa Dalloway; of herself. 情节非常简单,就是写了一天发生的事情。从达洛维夫人早上买花、筹备晚会写起,一直写到子夜晚会结束、宾客离去为止。 就是这一天里,达洛维夫人时时刻刻在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怀疑。表面上的上层社会华丽舒适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她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 然后我们跳跃的伍尔夫始终让我迷惑,让我迷失,让我有种误含禁药的美感,最后感觉放纵,感觉被弃置在幻觉里得不到拥抱。 我承认,Duras从不告诉你她那陌生的字迹是在描绘一场性爱,过后留下凌乱,简洁,没有赘言的性,多年之后再看,那些酗酒,性爱,白色总会带给我恐惧,那种沉溺蔓延的速度比激情更难以渗透。可是,年少时感觉自己也曾在那样异域美丽的海洋里放纵过。 再大一点的时候,去缭绕自己惨薄的意识,去告诉自己其实Borges那些温暖的诗句不是为你而写,拜伦的多情却从不为你留情,只有在暗夜里的陋巷你才会美丽,也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你才可以清醒,彩绘着灰白是你生就的使命。 维吉尼亚·伍尔芙死前遗言 亲爱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地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 —— 维吉尼亚·伍尔芙 ...never trust a letter of mine not to exaggerate that's written after a night lying awake looking at a bottle of chloral and saying, No, no no, you shall not take it. It's odd how sleeplessness, even of a modified kind, has the power to frighten me. It's connected I think with these awful times when I couldn't control myself.伍尔夫的死是催生佛洛伊德的一种有效元素,他的精神病学理论的诞生伴随着20世纪还依旧蒙昧但又异常活跃的现代派先驱们。有点遗憾,生在此时;又有点遗憾,生在中国。 然而,更加难以理解的是我为她迷惑了。更甚于玛格丽特的意识之外。爱欲之外。她的文字更见其功底。 尽管Duras偏爱特立独行,她并不赞成Sartre的文学“介入”社会的观点。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她跟众多同时代法国知识分子一样,如Sartre、Foucault、Yousaiaer等,这些人身上都继承了作家Zola以来的批判传统,拒斥犬儒或鸵鸟哲学。而Woolf却是开此先河的女性。 因为爱而无法摆脱,因为爱的绝望而唯有置身其中。 看起来她是文弱的,她娴静的身姿,她那位博识的父亲,传统优良的家族,高大文雅的丈夫,此后,你能想象得出来她会死于精神分裂吗?你知道她家庭幸福,还会放纵自己幻想绝望吗? 不断沉溺意识,在偷欢与痛苦边缘的极度撕扯 如果你羡慕Duras小说里的生存在小资中间的颓倦华丽的存在方式,那麽张爱玲的繁复,伍尔夫的诡异,在你心里留下的很可能就是真正的寂寞和无法挣脱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未来确实是无限的。

精彩短评 (总计68条)

  •       Laying her brooch on the table, she had a sudden spasm, as if, while she mused, the icy claws had had the chance to fix in her. She was not old yet. She had just broken into her fifty-second year. Months and months of it were still untouched. June, July, August! Each still remained almost whole, and, as if to catch the falling drop, Clarissa (crossing to the dressing-table) plunged into the very heart of the moment, transfixed it, there—the moment of this June morning on which was the pressure of all the other mornings, seeing the glass, the dressing-table, and all the bottles afresh, collecting the whole of her at one point (as she looked into the glass), seeing the delicate pink face of the woman who was that very night to give a party; of Clarissa Dalloway; of herself.
       情节非常简单,就是写了一天发生的事情。从达洛维夫人早上买花、筹备晚会写起,一直写到子夜晚会结束、宾客离去为止。
      
       就是这一天里,达洛维夫人时时刻刻在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怀疑。表面上的上层社会华丽舒适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她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
      
       然后我们跳跃的伍尔夫始终让我迷惑,让我迷失,让我有种误含禁药的美感,最后感觉放纵,感觉被弃置在幻觉里得不到拥抱。
      
       我承认,Duras从不告诉你她那陌生的字迹是在描绘一场性爱,过后留下凌乱,简洁,没有赘言的性,多年之后再看,那些酗酒,性爱,白色总会带给我恐惧,那种沉溺蔓延的速度比激情更难以渗透。可是,年少时感觉自己也曾在那样异域美丽的海洋里放纵过。
      
       再大一点的时候,去缭绕自己惨薄的意识,去告诉自己其实Borges那些温暖的诗句不是为你而写,拜伦的多情却从不为你留情,只有在暗夜里的陋巷你才会美丽,也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你才可以清醒,彩绘着灰白是你生就的使命。
      
       维吉尼亚·伍尔芙死前遗言
      亲爱的:
      我感到我一定又要发狂了。我觉得我们无法再一次经受那种可怕的时刻。而且这一次我也不会再痊愈。我开始听见种种幻声,我的心神无法集中。因此我就要采取那种看来算是最恰当的行动。你已给予我最大可能的幸福。你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了任何人所能做到的一切。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你看,我连这张字条也写不好。我也不能看书。我要说的是:我生活中的全部幸福都归功于你。你对我一直十分耐心,你是难以置信地善良。这一点,我要说——人人也都知道。假如还有任何人能挽救我,那也只有你了。现在,一切都离我而去,剩下的只有确信你的善良。我不能再继续糟蹋你的生命。
      我相信,再没有哪两个人像我们在一起时这样幸福。
      —— 维吉尼亚·伍尔芙
      
      
      
      
       ...never trust a letter of mine not to exaggerate that's written after a night lying awake looking at a bottle of chloral and saying, No, no no, you shall not take it. It's odd how sleeplessness, even of a modified kind, has the power to frighten me. It's connected I think with these awful times when I couldn't control myself.
      
      
      
       伍尔夫的死是催生佛洛伊德的一种有效元素,他的精神病学理论的诞生伴随着20世纪还依旧蒙昧但又异常活跃的现代派先驱们。有点遗憾,生在此时;又有点遗憾,生在中国。
      
      
       然而,更加难以理解的是我为她迷惑了。更甚于玛格丽特的意识之外。爱欲之外。她的文字更见其功底。
      
      
       尽管Duras偏爱特立独行,她并不赞成Sartre的文学“介入”社会的观点。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她跟众多同时代法国知识分子一样,如Sartre、Foucault、Yousaiaer等,这些人身上都继承了作家Zola以来的批判传统,拒斥犬儒或鸵鸟哲学。而Woolf却是开此先河的女性。
      
      
       因为爱而无法摆脱,因为爱的绝望而唯有置身其中。
      
      
       看起来她是文弱的,她娴静的身姿,她那位博识的父亲,传统优良的家族,高大文雅的丈夫,此后,你能想象得出来她会死于精神分裂吗?你知道她家庭幸福,还会放纵自己幻想绝望吗? 不断沉溺意识,在偷欢与痛苦边缘的极度撕扯
      
      
       如果你羡慕Duras小说里的生存在小资中间的颓倦华丽的存在方式,那麽张爱玲的繁复,伍尔夫的诡异,在你心里留下的很可能就是真正的寂寞和无法挣脱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未来确实是无限的。
  •     !!!
  •     雅各布之屋我是实在读不完了,前两个很经典,很歇斯底里。
  •     这种非线性叙事的感觉原来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实现!从翻阅《追忆似水年华》开始就迷上这样的文风。
  •     蛋疼的意识流
  •     月影横斜,荇藻凌乱……以一种近视眼光看待事物,优美而隐秘。到灯塔去 中对奇拉姆先生的描述让人感觉有些片面单薄,几乎是女性对抗式的偏见。既然要寻求理解,何必争个高低?
  •     达洛维。
  •     不是我的类型
  •     只读了达洛维夫人,伍尔芙的作品对我来说很无聊啊~逼格还不够高,反省中
  •     很喜欢这套书的样子。雅各布之屋还没有看,以后再说吧。
  •     so fancy
  •       读得很认真,为了写论文跟presentation~~但是正因为目的性太强,所以自己的感受反而少了很多,几乎没有~
      
      达洛维夫人
      
      
      婚姻是灾难
      
      少女时代的活泼和单纯克拉丽莎
      
      达洛维夫人,富有,温柔美丽,仁厚,优雅有礼,世故,完美的女主人
      达洛维的思想就是她的思想, 空乏,不知道赤道,aer
      
      空虚 晚宴至上,女儿,丈夫为中心
      
      自卑
      
      基尔曼小姐有丰富的学识但是因为丑陋和笨拙而得不能接近异性仍然觉得自卑,她一边蔑视达洛维夫人的无知和虚荣又一边羡慕她,在她面前自卑
      布鲁顿夫人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理查德和休都十分尊敬她,可是她却“常常感动女性的无能"明明是休因为个人写作方面的才能,布鲁顿确认为是男性比女性优越
      
      悲剧
      卢克雷齐亚
      塞普迪莫斯因为战争,战后在意大利突然感到惊恐,于是在惊恐中像寄住的房主女儿卢克雷齐娅求婚,
      他并不爱她,最后因精神问题自杀
      
      塞普迪莫斯多么自私
      
      绝望的主妇里面dave为了复仇和edie结婚
      
      这些都让我惊讶男性的自私
      
      
  •     这个女人拥有神奇的超人的逻辑
  •     能把日记写成长篇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触角?意识流一姐就是答案。。。。
  •     三个故事都是形式大于意义,极富原创性。伍尔夫每一次新鲜的领悟与感知都会引起现实在她面前摇曳不定,而思想只是出现在她那受恩时刻边缘的暗影。
  •       很少有一部小说像《达洛维夫人》这样在短短一天的时间跨度中包容那么庞大而又细碎的情感!秘诀正在于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将漫长的光阴线索和繁多的场景变换投影在人物的脑海中、沉淀在幽深的心灵里。时间、空间与心理这三个维度被更为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既可以说是作者截取了一小刻度的时空,来着重细化内心;也可以说是作者准备了内心的深口袋,来集中装纳时空。
      
      
      
      一年前我翻开这部小说,在那个烦躁的夏天收获晶莹的感动,整颗心都颤动起来...
      
      
      
      《达洛维夫人》并不长,但读起来颇为不易。你很难一下形成一种完整的体悟——无法走上一条坦途,许多零碎的情节,也许严格地说根本就没有多少情节,随处填充着的是即时的回忆与联想,让人难以捡拾,但这却是一些相互串联、四通八达的巷路,触及人与社会相交的“最紧张的运转方式”。或者说作者并不是想让我们看到某种结局,而只是在用小说这一奇怪的容器来承载一种隐秘的情感,让我们丈量一个叫克拉丽莎的女人在一天中内心走过的路程。
      
      
      
      1926年2月23日,星期二,弗吉尼亚·伍尔芙在日记里这样描述自己写作《达洛维夫人》时的状态:“我感到能让所有的事情都进展起来,而所有的事情在脑子里是乱糟糟的一大堆,是一种压力”。我明显的感到,这种压力也充满着我的阅读过程,想要深刻的给予评论也许不大可能了,只能尝试着去推进理解,所以我在标题中用了“求解”二字,希望能有一些收获。
      
      
      
      关于这部小说的整体构思,我们还是先来听听伍尔芙自己的想法吧:“在这本书里,我想倾吐自己的看法,可能想法太多了些:我想描述生与死,精神健康与异常;我要抨击这个社会制度,并表现它如何在起作用;要把它最紧张的运转方式表现出来。但或许我只是在故作姿态。”(1923年6月19日星期二)“生与死,精神健康与异常”说明作者在构思之初就关注了这些二元对立的因素,要以此为比照深入的挖掘人物的内心,以及对这内心产生广泛制约的外在——现实的社会制度。有关小说中的二元对立,我想分为生命与死亡、成功与失败、男人与女人、理智与疯狂以及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分类参考《从对立到共存——<达洛维夫人>中的二元对立因素分析》苗秀萍)分别浅析,窥探它们与存在困境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1. 生命与死亡
      
      
      小说中生与死的代表是达洛维夫人与塞普蒂默斯。他们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在各自的时空中生活,却在小说的后半部出现了交集——小说的两条线索在此相交——一个仍活着的人和一个已死去的人在晚宴宾客的谈论中出现了交集。
      
      
      
      当达洛维夫人听见迟到的布拉德肖夫妇谈论着塞普蒂默斯的自杀,她的反应是剧烈的,当然这种剧烈全压制在她的内心中,她惊恐、愤怒,“布拉德肖夫妇有什么权利在她的晚会上谈论死亡?——一个年轻人自杀了。而他们在她的晚会上谈论此事——布拉德肖夫妇,谈论死亡。他自杀了——但是怎么死的呢?当她突然听到一个故事时她的身体总是先要经历一遍;她的衣服烧了起来,她的身体被烧伤。...”你可以想像,其他宾客都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个奇异的故事,布拉德肖夫妇也会为提供了这么个“有趣”的话题而自鸣得意,只有达洛维夫人,像突然触电似的——“就在我的晚会中间,死亡闯了进来”——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对布拉德肖夫妇的愤恨,因为其他人只把这当做一种谈资,别人的故事,而达洛维夫人却感到这就像是自己的故事,她本能地把发生在塞普蒂默斯身上的死亡在自己身上重演了一遍,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这让我突然想到约翰·邓恩的布道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丧钟为谁而鸣?它正为你哀悼!此时此刻,达洛维夫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哀悼,“不知怎的,她觉得这是她的灾难——她的耻辱。眼看着这儿一个男人,那儿一个女人消失在这黑暗的深渊,而她却不得不穿着晚礼服站在这里,这是对她的惩罚。”他并不可怜自杀者,反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羡慕,“那个年轻人自杀了;但是她不可怜他;在时钟一下,两下,三下,敲响报时之际,在这一切进行着的时候,她不可怜他。...她不知怎地感到非常像他——那个自杀的年轻人。她很高兴他这样做了;抛弃了一切。”达洛维夫人在塞普蒂默斯的死亡中看到了她内心的渴望,渴望一种最终的形式去升华她内心的理想,因为活着,活下去,实在不能守卫住她心中的那样东西,反而会一天一天的失去,正是这种痛苦的无力感让她仅仅是听闻,就立刻穿透很多很多,到达了那个死者的内心!
      
      
      
      
      
       往湖里扔硬币的回忆:
      
      
      
      小说中多次提到往蛇形湖里扔一枚一先令硬币的回忆,这是解读主人公内心的重要记忆符号。小说一开头,达洛维夫人走在街上时,脑海中就浮起这个记忆:“她记得有一次把一枚一先令硬币扔进了公园的蛇形湖里。但是人人都会记得过去的事;而她热爱的是此时、此地、眼前的一切;出租车里的胖女人。那么,这重要吗,她在向邦德街走去时自问。她的生命最终必定会完全停止,这重要吗?没有她而这一切必将继续存在下去;她感到怨恨吗?抑或,相信死亡使一切完全终结,不也令人感到安慰吗?”往湖里扔硬币的记忆深植于达洛维夫人的脑海中,为什么这一景象如此深刻,一遍又一遍的浮现呢?我想是对一种失去的感觉的印记,看着那枚曾经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先令脱离了手心,坠入湖里,一点一点沉陷下去,静静淹没在黑暗的湖水中,微弱的一闪金属的光泽消失了,再无踪迹——从摸得着到摸不着,从看得见到看不见,从拥有到失去的过程对一个心思极度敏感的人是一种多么强烈的隐喻呀!这个失去的影像也许直接触动了达洛维夫人的存在感。
      
      
      
      所以当她对现实外在的场景稍一驻足深入,这幅存在与虚无快速转换的画面就立刻自然地从头脑里蹦了出来。所不同的是,当达洛维夫人早晨出门时,她的心情维持着一种表面化的愉悦,因为好天气与晚上的宴会,她意识到应该要很快乐,这时当她的头脑里蹦出往蛇形湖里扔硬币的影像,她立刻用了一种安慰,让自己摆脱那个幽暗的联想——“人人都会记得过去的事”——把刚刚点燃的失去感、虚无感扑灭。进而是一个更强烈的自我宣誓:自己“热爱的是此时、此地、眼前的一切”,然而这一切又都是混乱的,是不以她的意志为转移存在的,“没有她而这一切必将继续存在下去”这重要吗?或者换个方向发问:这一切——不因她的存在而存在之物,能证明她的存在吗?结果是不容易想明白的,这个关于拥有与失去、存在与虚无的比喻触及了存在困境本身,生与死、成与败、婚姻之爱与非婚之爱,林林种种都与之有关,从这层意义上说它是全书的一个总喻。
      
      
      
      小说的后半部分又一次出现这个比喻。而这次的回忆,达洛维夫人已摆脱了早晨那种虚假的愉悦。随自杀的消息闯入晚宴的死亡让达洛维夫人突然直接面对着这一终极的失去。对塞普蒂默斯的死,她想到:“她曾有一次往蛇形湖里扔过一枚一先令硬币,从来再没有扔过别的东西。可是他把生命白白扔掉了。他们继续生活下去(她不得不回到晚会中去,那些房里仍然挤着很多人;还不断有客人来)。他们(她一整天都在想着伯顿,想着彼得,想着莎利),他们会渐渐变老。有一样东西是重要的;在她自己的生活中这样东西被闲谈包围,被毁损,黯然失色;每天在腐败、谎言、闲扯中逐渐失去它。而他保存了这样东西。死亡是种挑战。死亡是种传递思想的努力;人们感到无法达到那神秘地捉摸不到的中心;亲近的变得疏远;狂喜消失,只有自己形影相吊。死亡中有着拥抱。”这一次,往湖里扔硬币的影像唤醒了她沉沉的失落,除了那一先令,她再也没有扔过别的东西,再也没有在物质上失去什么,可是如此体面富足的生活,优越得令旁人倾羡的生活,理所应当幸福的生活为什么没能抚平她心中的失落呢?达洛维夫人感到一种深层的痛苦,不可满足,“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可是他把生命白白扔掉了”一句话是在质问自己——从没有失去物质上的保证,可心灵中的密意却永远守不住了,只觉得渐行渐远,没有了心中的这样东西,生命的意义失去了,存在便成了虚无。“而他保存了这样东西”,在达洛维夫人看来,塞普蒂默斯的死守卫了心灵的宝藏,保存了生命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替她死的。至于她,她赎买了死亡,继续活下去。……在内心深处,她有一个不可超越的信念:这位青年在丧生时挽救了死亡的最高含义”(摘自《在个人时间与宏伟时间之间:《达洛维夫人》关于时间的寓言)
      
      
      
      这是多么强烈的感情呀!在大众眼中,选择死亡的人是软弱的、不负责任的,正如塞普蒂默斯跳下窗台的那一刻,冲开房门的霍姆斯大夫大喊:“懦夫”!人人在谈论到塞普蒂默斯时,都会抱以这样的眼光吧,懦夫!懦夫!只有达洛维夫人清楚的知道——他不是懦夫!为什么人不能自主的选择死亡呢?如果他满怀深爱的炽烈的活过!如果他与痛苦相伴过那么长的时间!真的很为以下这段话而感慨:“父母把生命交给了你,要好好活到寿终正寝,要宁静地走完生命之路,而你却强烈地感到无能为力;在她心灵深处有着可怕的恐惧。”这种恐惧正来源于存在的困境——拥有与失去的对立,生命与死亡的对立。拥有中包含失去,失去中孕育拥有!生命中包含死亡,死亡中升华生命!拥有与失去,生命与死亡从来都不是截然两分的,人们总要在对立因素的相互守望中实现弥合,在二元对立的拉锯中找到生活下去的那个平衡点!
      
      
      
      正所谓“死亡创造了生命的意义,没有死亡就不会有对生命的珍视,也就没有对生存的渴望,而生命是异化,是寻求意义的旅程。当他们不能在生活中相互交流,死亡就成了获取真正交流的一种尝试。生命和死亡,起点与终点,形成了一个没有人能够脱离的循环。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威胁着人们,通过生命并不总是积极的,死亡并不总是消极的这个事实,伍尔芙成功的超越了生命和死亡的界限:生命有时意味着挣扎和烦恼,死亡有时意味着解脱与沟通。”(摘自《从对立到共存——<达洛维夫人>中的二元对立因素分析》)
      
      
      
      
      
      2. 成功与失败
      
      
      小说中隐藏着一组对立,成功与失败。这是很多人不曾发觉的,而我感触尤深。在小说中作者多次使用“失败者”这个词,其中一次是对彼得·沃尔什。“别说了,别说了,他想大喊。因为他还不老;他的生活还没有结束;根本没有。他才刚过五十。我要不要告诉她呢?他心想。他很想和盘托出一切。但是她太冷漠了,他想;只顾又剪又缝的;戴西在克拉丽莎旁边会显得非常平庸。她会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从达洛维家的意义上,我是个失败者。啊,是的,他毫不怀疑这一点;他是个失败者,和这一切相比——嵌花桌子、刀柄镶宝石的裁纸刀、那只海豚和烛台、椅套和珍贵的英国古老的淡彩版画——他是个失败者!”彼得在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的名字)家时,头脑中气愤地冒出了这么多个“失败者”,因为他仍旧深爱着克拉丽莎,但是眼前的妇人已成为了别人的妻子,他仍旧在为多年以前被克拉丽莎拒绝而耿耿于怀。更何况还有现实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他——刚从印度回来,没有丰腴的财富、没有显赫的地位,四处漂泊,捉摸不定;而克拉丽莎现在的丈夫理查德·达洛维呢?——作为议会议员,他地位显赫,能使自己和家人享有优越稳妥的生活,当彼得看到达洛维家雍雅的陈设和摆件,他明显的感到这个家庭给予克拉丽莎的财富与地位远远超出他的能力所及,这使他非常受挫,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他强烈地想对克拉丽莎表露真心,但是有一股强大的现实的力量让他不得不保持克制。
      
      
      
      此时的彼得一定体味着那种深深的错过的无力感——两个人明明想要非常接近,却始终不在一条轨道上,越往前行驶就越意味着远离。一种发狂感,想要大喊出来:我们错过了很多年,但我们还不老,还有剩下的很多年,但这些“短暂”的很多年仍将继续错过!这真是撕心裂肺的漫长!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近在咫尺却不能相爱;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永远是生死两隔!无论怎样,这都是两种非常痛苦的状态,置身于任何一种都很不幸,然而这两段痛苦的旋律往往合鸣交响——当相爱的双方都在世时,总是因为现实的鸿沟而无法迈出那一步,永远是站在对方面前而不能说出那句,我爱你!真当其中一方去世,巨大的痛苦使那爱冲破一切桎梏爆发时,却是再没有那个人可以让你站在面前说出一句,我爱你!我不知道彼得会不会陷入这样的二重奏中,总之,他的痛苦我能够理解。
      
      
      
      言归正传,还是来谈成功与失败。这是现实的标签,我们评判他人总喜欢为其戴上非此即彼的帽子。这是必然王国中“无声的强迫”的一种形式。其实世界上哪有人是绝对成功或失败的呢?!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又是什么呢?金钱?权力?欲望的实现?我想都不是。
      
      
      
      彼得是失败者吗?也许在一些人眼中,甚至在他自己的潜意识里会这么认为,因为他的财富、地位不如情敌,他情场失利,心爱的克拉丽莎没有成为他的妻子而是成为了达洛维夫人。但我们谁都能读出克拉丽莎内心对彼得的深爱,彼得是克拉丽莎精神世界中永远的情人。那么克拉丽莎难道不爱他的丈夫理查德吗?或者只是因为荣华富贵的原因去与之结合?如果这么理解就太肤浅了,无论如何,人的感情实在是相当繁杂!在当时乃至目前的社会制度、婚姻制度下,都难以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克拉丽莎既有对理查德的爱,一种必然,一种很现实的维持;又有对彼得的爱,一种自由,一种很理想的逃逸!在取得克拉丽莎的爱情上,你无法说这两个男人谁失败了,其实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各自的世界中俘获了美人芳心。两驾列车并不在一条轨道上,要把他们统一在一个标准中,分出高下,实在是社会机器对人控制的需要!写到这,我突然想起近年的一部电影,《画皮》,结尾时陈坤扮演的男主角说他对赵薇和周迅扮演的两个女主角都爱,许多观众看完后都抨击这是流氓爱情,我看不然,两个都爱有错吗?我们当然可以从当下的社会道德去批判,然而静下来,是不是应该深刻的体察现象背后人性的情感动因呢?
      
      
      
      看到一篇题为《<达洛维夫人>——一个女人到底该如何生活?》的文章,对克拉丽莎心理的捕捉比较到位。文章写到:“当她再度遇到彼得的时候,甚至在某个瞬间,她希望彼得可以带她走,她保持着对彼得的感情。这不仅是爱情,更是自由的生活的感情。彼得,已经成了与她自己所过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的代表,变成了克拉丽沙对青年时代自己的怀念。”文章引用了小说的一段:“‘你还记得那个湖吗?’她说,声音粗哑,心中剧烈的感情压得她喉部肌肉发僵,在说‘湖’字时嘴唇微微发抖。因为当时她是个孩子,站在父母之间把面包扔在湖里喂鸭子,而同时又是一个成年女子,捧着自己的生活走向站在湖边的双亲。当她走近他们时,她捧在怀中的生活越变越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全部的生活,她将这个生活放在他们身边,说:‘这就是我一生的结果!这就是!’而她一生的结果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今天上午缝着衣服和彼得坐在一起。”这个她一生的结果是一种现实与内心的平衡,必然与自由的平衡,也就是克拉丽莎选择了理查德,却同时在内心之中保存了一份对彼得特殊的爱,最终,她以达洛维夫人的身份缝着衣服和彼得坐在一起——“理想和现实在这一刻交融,但是是节制的,无奈的交融。”这也是拥有与失去的交融,婚姻之爱与非婚之爱的交融,你无法二者兼得,但却能够站到一个平衡点上使二元对立的双方有所消弭,也许一个女性更容易做到这些,于存在的困境中找到一条解脱之路。
      
      
      
      另一个“失败者”当然是塞普蒂默斯,他最后的结局——自杀,在大多数人看来意味着人生的失败。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种主流的人生观是生命应该积极、乐观,艰难困苦是挑战也是责任,应当勇于面对而非逃避;自杀是轻生的表现,是消极、悲观的,是懦弱、不负责任的。可是古往今来,有那么多青史留名的自杀者,他们选择死去,可生命并不因此而渺小反而愈见伟大!也许你会说塞普蒂默斯并不在这类人的行列,他可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呀,他死去了,不过为旁人提供了一点儿茶余饭后的谈资,只能令亲着痛仇者快!可是,你没有想到更深的一层,人类社会发展至今都还在“必然王国”中演进,我们还远未到达那个时刻,马克思所说的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时刻——“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塞普蒂默斯所处的社会,乃至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都不是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而是将多数人的不自由的发展作为少数人的比较自由的发展的代价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少部分的人成为名人、伟人,在历史中留名,可是大多数的人作为普通人熔铸成一个整体,他们作为个体的人的姓名被历史的洪流湮没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需要这样的落差——人的比较自由的发展与不自由的发展间的落差,就像筑起水电站高高的大坝,落差产生动力!所以,那些名人、伟人——比较自由的发展的人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而广大普通人——不自由的发展的人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
      
      
      
      而自杀——死亡,既是个人孤立的偶然的选择,也是社会和历史联系的必然的驱使!许多时候看似没有意义的轻生之举隐藏在其背后的仍是必然的“无声强迫”,是社会的发展牺牲掉许多个人的发展以获取动力!
      
      
      
      我想到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中维特激愤地质问把自杀说成是罪过、愚蠢的行为的阿尔伯特:“你称自杀为软弱?”——他道出的生死观堪称划时代的飞跃!——“人生来都有其局限,...他们能经受乐、苦、痛到一定的限度;一过这个限度,他们就完啦。这儿的问题不是刚强或者软弱;而是他们能否忍受痛苦超过一定的限度。尽管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与肉体上的痛苦之别,但是,正如我们不应该称一个患寒热病死去的人为胆小鬼一样,也很难称自杀者是懦夫”。
      
      
      
      所以,自杀的结局并不意味着懦弱以及人生的失败,所有把这些画等号的人,我只能说,他们确是必然王国合格的仆从了!
      
      
      
      小说中还有一个“失败者”——达洛维夫人的女儿伊丽莎白的家庭教师基尔曼小姐。这个人物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但本文只能是“蜻蜓点水”。基尔曼小姐感到她与达洛维夫人在争夺伊丽莎白精神世界的角力中败下阵来。“她感到自己快要崩溃了。痛苦太强烈了。要是她能够抓住伊丽莎白,紧抱着她,使她完全地,永远地成为自己的所有,然后死去;这就是她唯一的愿望。但是现在坐在这儿,找不到话说;看着伊丽莎白开始对她不满;甚至连她都对自己感到了厌恶——这太过分了;她无法忍受。她那粗壮的手指握拢了起来。”基尔曼小姐对伊丽莎白的这种占有欲令我惊讶,我一直很难把握这种情感,但我想基尔曼小姐的痛苦中既有自命不凡,也有自惭形秽,是一种无法改变现有状态的绝望。对基尔曼小姐来说,伊丽莎白年轻、美丽、高贵、受人欢迎,这一切恰是她难以拥有的,一方面极度渴望,另一方面又极力表现出不屑,自尊心和自卑感都在恶性膨胀!作者将基尔曼小姐的心境刻画得惟妙惟肖:“她走了。基尔曼小姐坐在大理石桌子旁边,前面是巧克力小蛋糕,阵阵巨痛向她袭来,一次、两次、三次。她走了。达洛维夫人胜利了。伊丽莎白走了。美走了,青春走了。”我们不要笑话基尔曼小姐,现实中的许多人都与她相仿,包括我,我时常觉得在很多情境中自己简直就是基尔曼。
      
      
      
      彼得、塞普蒂默斯、基尔曼小姐都被一种明显的失败感所折磨,面临生活下去的深深痛苦。这痛苦正来自存在的困境,来自每个人归根结底的孤独。彼得的痛苦来源于它,想得到的却无法得到;塞普蒂默斯的痛苦来源于它,想摆脱的却无法摆脱;基尔曼小姐的痛苦来源于它,想改变的却无法改变!他们都无法真正接近内心的渴求,无法越过人生的那个沟壑。
      
      
      
      
      
      3. 男人与女人
      
      
      有关男人与女人的二元对立是深奥的,我只能简单谈谈。传统的二分法把男女对立开来,赋予他们“社会性别”特征,男人坚强、理性,扮演主要的社会角色;女人脆弱、感性,是男性角色的从属物。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如不然,社会就把其视为异端。可在伍尔芙的笔下,人物的性别特征超出了传统的判定,例如塞普蒂默斯,他脆弱、感性,需要妻子的时刻照料与护理,许多女性式的悲伤元素在他身上展现出来,提示了读者男女间的分界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明确。
      
      
      
      我想着重讨论克拉丽莎与女友莎利·西顿间的情感。许多分析文字都关注到克拉丽莎独特的“雌雄同体”的心理性别认定。出于伍尔芙自己的原故,在她的小说中总是能发现男女爱恋之外的,同性间自然流露的好感,甚至爱情。有关同性恋的问题,越来越被公开地摆在桌面上谈论了,可时至今日,它仍被视为对社会主流两性结构的威胁,更何况伍尔芙的年代,在男女二元制下,一切异端的情感是那样克制,隐而不发。
      
      
      
      克拉丽莎与莎利在一起时,内心暗自涌动着一种奇妙的感情,连她自己也在思考究竟是莎利身上的什么在吸引着自己,而这种吸引究竟是爱亦或其他。“不是美貌;不是头脑;是一种弥漫全身的至关重要的东西;一种热烈的、能冲破表层在男女之间或女性之间的冰冷冷的接触中造成战栗的东西。她能够隐隐地觉察到这一点。她讨厌它,对它感到踌躇不安,天知道这是从哪儿来的,也许,如她所想,是大自然赐予的(大自然永远是充满智慧的);然而有时她却禁不住为女人的魅力所吸引,不是年轻姑娘,而是对她坦述自己落入的困境或干出的傻事的女人,她们经常这样做。究竟是出于同情,还是喜欢她们的美丽,还是因为自己年纪要大一些,还是一些偶然因素——比如说一缕淡淡的香气,或隔壁传来的小提琴声(某些时刻声音的力量是如此奇特),都会确确实实地使他她产生男人那样的感觉。这只是片刻的感觉;但已经足够了。这是突然的启示,其滋味有点像脸红,你想要制止住,但红晕却不断扩散,你也只好听之任之,冲到最远的边上去发抖,感觉世界在向你逼近,充满了某种惊人的意义,某种狂喜产生的压力,它挣破了薄博的表皮喷涌而出,填满了裂口和创伤,带来了巨大的慰藉!然后,就在那一刻,他看见了光明;一根火柴在一朵藏红花中燃烧;一种内在的含义几乎被表述了出来。但是亲密的离开了;坚强的软化了。那个时刻——逝去了。”这是一种多么隐秘的激情呀,一个人陶醉其中,马上就要不管不顾时,还是会被那现实的力量拉拽回来;是如此亲密,要交融在一起,却还是离开了;是如此坚强,要冲撞开一切,却还是软化了。似乎永远找不到一个可供维持的现实的基点,同性间的吸引只能游离在异性结合牢不可破的平衡的边缘。
      
      
      
      最终,克拉丽莎把这种吸引定义为了爱情!“但是这个爱情的问题(她一面把大衣收起来,一面想),这个爱上了女人的问题。就拿莎利·西顿来说吧:她从前和莎利的关系。无论如何,难道那不就是爱情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份特殊的爱情吧。“但是整个晚上她两只眼睛都离不开莎利。那是一种她最羡慕的特别的美,微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还有他那种无拘无束的特性,仿佛她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做,比起英国女人来,这个特点在外国女人身上要普遍得多;由于她自己缺乏这个特点,她总是非常羡慕莎利。”这种好感,这种爱情是看到了对方身上拥有的而自己没有的那种特质,它迎合了内心深处的渴求,弥补了存在的缺憾,使理想中的自由情感找到了寄托。“回想起来,奇怪的是她对莎利的感情的纯洁和无暇,和对男人的感情不同。它是完全没有私心的,并且有一种只可能存在与女性之间、存在与刚刚成年的女性之间的特性。在她这方面,这感情具有保护性的特点;产生一中同盟感,一种注定会有什么东西把她们拆散的预感(她们谈起婚姻时,总把它说成是场灾难),导致了这种骑士精神和保护对方的感情,这一点在她身上要比在莎利身上强得多。”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克拉丽莎一反传统,走向了女性的对立面,在她的身上产生了男人那样的感情,具有保护性的特点,想要去保护女性的冲动。
      
      
      
      一定还会有许多人否定这种离经叛道的感情,不承认同性间会产生爱情,可是我却认为没有比这更真挚的感情了,没有比这更称得上是爱情的了!这是发自本能的、不可抗拒的去喜欢,想要握紧同对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刻录下对方投来的每一个眼神、递送的每一句话语,一阵阵狂喜的快感传遍全身,抑制不住地大声说:“她就在这所房子里。...她就在这所房子里!”当一个人只想全心全意地为另一个人付出,只想竭尽所能做到一切来使自己配得上和对方在一起,当时光属于两个人,一种珍惜,一种感激,一种莫名地害怕失去,...这难道不算爱情吗?这无疑就是爱情!我敢打赌克拉丽莎与理查德在一起时从来没有过这种感情,这并不是说克拉丽莎与理查德间没有爱情,只能说爱的层次不同,与莎利的爱让人那么疯狂,与理查德的爱让人那么理智,不同层次的爱折射出不同层次的自己,代表着不同层次的需求。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一种爱,把自己整编进正常的秩序化的生活,但在他们心中谁不会为前一种爱落下一滴幸福的泪呢!
      
      
      
      
      
       穿白衣走下楼来的回忆:
      
      
      
      我在前文提到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个往湖里扔硬币的回忆,其实还有另一个回忆——穿白衣走下楼来的回忆——也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具有重要寓意。
      
      
      
      这个回忆的原始场景是克拉丽莎身穿白色上衣下楼来见莎利。“对旧日的感情,她甚至连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但她仍然记得曾因激动而浑身发冷,带着某种狂喜梳理头发(现在当她取下发卡放在梳妆台上,开始梳理头发的时候,旧日的感情又开始在心头出现),外面几只白嘴鸦在粉红色的暮霭中得意地上下翻飞,她穿戴好了走下楼去,穿过大厅时心里觉得‘如能此时死去,此时将最为幸福’。那就是她的感觉——奥赛罗的感觉,她感受到了,她相信她的感觉和莎士比亚意欲让奥赛罗感受到的同样强烈,而一切都是因为她穿着白色上衣下楼去吃饭,要见到莎利·西顿!”这段描写出自克拉丽莎多年后的回想,她称对旧日的感情——对莎利的感情“连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似乎一切已随时间淡化、冷却,可真是这样吗?小说接近末尾处给出了答案,克拉丽莎在听闻塞普蒂默斯的自杀时,有一刻,脑海里浮过的是这样的念头:“但是这个自杀的年轻人——他是怀抱着珍贵的一切往下跳去的吗?‘如果现在就死去,现在就是最幸福。’有一次她身穿白衣走下楼来时曾这样对自己说过。”为什么克拉丽莎本能地将这个死亡与那个下楼的场景联系起来呢?她认为塞普蒂默斯的死是要捍卫心中一样珍贵的东西,他是怀抱着珍贵的一切往下跳去的,而克拉丽莎心中也有一样珍贵的东西,她想要捍卫的——塞普蒂默斯用死亡捍卫住了,而她活着,继续活下去,却越来越无法捍卫!——就是“如能此时死去,此时将最为幸福”的那种感情,对莎利的感情,自由的感情,一份真真正正的爱情!
      
      
      
      所以,穿白衣走下楼来的回忆其实是对内心中一种理想的隐秘的感情的印记。克拉丽莎觉得对莎利的感情“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只是表象,这份感情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不管面不面对都存在在那里,某个不经意的事由就激发它破土而出!而“一点反响都找不到了”也正是最真实的内心反应,此时的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已经是步入中年的妇人,已经在理想与现实的拉锯中学会了一种均衡,就像在见到彼得时她表面上若无其事地缝着衣服,在要见到莎利时,她也若无其事地伪装着。她把对莎利的爱,对彼得的爱以及对理查德的爱均衡起来,只有这种均衡——是一种智慧——能让一切都不至于失去,都围绕着她运转,都在克制中恰如其分地运行!
      
      
      
      总而言之,透过小说的文字,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复杂。克拉丽莎这一人物的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她的精神世界中有多份爱情交错着,既有对男人的爱,也有对女人的爱,但恰好维持着一种均衡,在男女的二元制中进行弥合,由性别的对立走向统一。如一段评论所说:达洛维夫人的形象“主张思维上两性间完美融合的雌雄同体。这就突破了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超越了两性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关系,抹平了男性与女性、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间的沟壑。”小说帮我们树立起这样的观点:要把人首先当做无差别的人来对待,而非一开始就局限在男人、女人的性别框架中。所谓男人的感情可能在女性身上产生,同样的,所谓女人的感情也可能来自一个男性主体,所有的感情是首先将人当做人——无差别的人去自由发展的,而不受那个对立机制的制约!
      
      
      
      
      
      4. 其他二元对立因素
      
      
      有关小说中的理智与疯狂,这是伍尔芙一开始就确定的一个写作方向,即她所说的“精神健康与异常”。我要强调的是理智与疯狂并不是绝对的,而仍然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疯子,也没有绝对的常人。塞普蒂默斯被看作疯子,所谓的疯狂不过是比那些正常人更直接、更单纯地对抗存在!存在是什么?就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一种外貌、一种性别、一种身份、一种义务、一种状态等等,其中的许多你不甚满意,力图改变却又难以改变,生命中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成为心灵痛苦的来源。无法越过障碍的人面临着存在的困境,有的人选择激烈地对抗,成为疯子;有的人选择顺从的承接,复归常人。但那些常人,哪一个不是在正常的表象下压制着自己的不正常呢!所谓理智与疯狂像手的两面,统一在一起。
      
      
      
      那么,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也就清楚一些了。就是在得到与得不到、改变与无法改变...间的内外角力,力量适度才能达到均衡。这种均衡就像小说的最后一幕:客人们渐渐离去了,整个宴会的大厅里空旷了许多,但在这宴会——达洛维夫人的宴会的最后,屋子里至少还有这么几个人:理查德,她的丈夫以及他们美丽的女儿伊丽莎白;莎利、彼得——只属于克拉丽莎的莎利和彼得——他们一定是待到最后时刻才来告别的朋友!在这最后一幕看似稀松平常的场景中,围绕着克拉丽莎这个人物运行着强大的磁场,一切二元对立在其中消弭,她就这样于存在的困境中走上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解脱之路。
      
      
  •     难以言喻。
  •     用了一周的时间以一天十几页的速度缓慢翻完了这本书,难读,但不是令人反感的刻意佶屈聱牙。伍尔芙笔下的人都是她自己,也都是被试品,要被溶解,被灼烧,被粉碎,被分裂,然后直面最后剩下的残渣,不管他美好还是丑陋——永远正视生活,爱他(或者恨他)本来的面貌,为「真实」而哭,不为「幻想」而笑。
  •     献给四年前,以及现在。
  •     sorry
  •     到后面有些混乱了。这是个灵魂挣扎的Leader,可以做出任何事。
  •        又是悲剧,苏艾放下书,想:我得去散个步。
      
       最近,一个人在家,闲散得浑身难受,就想找点事做,好打发时光,于是,竟又看起书来,谁知看多了悲剧,心情总是莫名的低落。在那些书里,总会有个天才,而天才总是要死的。似乎在哪里看到过,人是不允许自杀的。是呵,要是你养了只鸡,或者养了条牛,没经过你同意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逮到机会是要惩罚的。都是多可悲的生物,不能决定生就罢了,就连死也掌控在别人手里。天才么,或许是个例外,他们是上帝的头脑里结出来的果,完成了任务便该回家了,哪有父母会把儿女拒之门外。苏艾披上外套,戴上耳机,拿起钥匙,锁有些生锈了,总是卡住。
      
       “咯吱”每次推开门,苏艾都会闻到前面花坛里传来的泥土味。苏艾想,要是哪天选择出去旅游,那就一定要多去闻闻泥土的味道,各种各样的泥土味。苏艾也喜欢热闹的城市,偶尔在人流里走走,看看来往的车辆,也挺好。安静啊,空旷啊,在热闹里倒是多了几分人气,少了些恐惧。虽然是喜欢安静开阔的地方,可每次一个人到了那样的地方,就又害怕起来。总是要依赖些什么的。自然的东西,确实能给我们力量,可好像总填不了那种依赖感。苏艾紧了紧外套,眼神里却多了些坚定,比起这种依赖感,苏艾有更重要的东西要把握,苏艾不知这是种什么东西,或许这东西根本就没有名字。
      
       苏艾和上门,选了适合在散步时听的歌。多少年前,也是这样和上门,就离开了陪伴多年的父母。苏艾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非得在习惯生活里一切,又养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后,却又要硬生生地去习惯另一个人的习惯。多劳心的一件事。走到小区门,看见两只小狗吵得厉害。周围没什么人。平常总会有许多老太太,带着板凳和蒲扇,在过道里乘凉聊天,今天不知为什么都没出来,小狗们大概也无聊的厉害。苏珊是极爱狗的,却不大喜欢猫。猫的身上总有股阴气,慎得慌,瓜子就更讨厌了。苏艾养过三条狗,每次却都没能养到底。第一只叫星星,是时间最长,也最坎坷的。有一次,苏艾的哥哥带它出门,星星兴奋的厉害,过马路的时候没留神,出了车祸,断了条腿。苏艾为此难过了好一阵。星星却整天傻呼呼的,拖着条,一瘸一拐得还照样乐呵呵。那时候,苏艾住在老胡同里,胡同的最底家,住着个戴眼睛的阴森男人。星星在院子里乐不可支地窜来窜去,他就站在阁楼里阴阴得看着,看得人怪难受。中途星星丢失过,回来的时候,脖子上还挂着咬断了的电线。苏艾肯定,就是那个男人搞的鬼。星星倒是没心没肺,爸妈是怕了。此后,星星就再也没了出去玩的自由。以前的玩伴常在胡同口等它,星星就哀求得看着苏艾,苏艾心软,常常偷偷放了它,一次,它出去以后了就再也没回来。后来再想起星星,苏艾心里会有些内疚,但不后悔。
      
       第二只叫文文。不久后,苏艾一家就离开了胡同,搬进了商品房。一天傍晚,爸爸回来的时候,带回来还没断奶的的文文,苏艾看见它可高兴了。忙着去买奶壶,奶粉,像个准妈妈。没过多久,文文就被送走了,爸爸说,在商品房里养狗味道太重。文文先去了底楼,他们家有个很大的院子,正好可以用来养狗。后来又碾转了阿姨家,阿姨的男人觉得哈巴狗没看家的本事,又把它送走,最后,文文在一个苏艾不认识的老太太那里定居下来。苏艾只去看过文文一次,长大许多了,毛很长,老太太还给它绑起了辫子。老太太很和蔼。文文,早就走了吧,苏艾想。第三只没取名字。苏艾还想叫他星星,又觉得不适合,想了好久也没想到合适的名字。印象中是一个很长的暑假,每次刚过完暑假回学校那会儿,苏艾都要结巴好一阵。苏艾很想再次养条狗试试,哪怕就一个暑假也好。于是,苏艾决定先斩后奏,去花鸟市场转了一圈,找了只跟星星长得最像的,花了350。晚上,全家召开通报批评大会,苏艾心里很难过,但至少这个暑假不会一个人了,想到这点,苏艾总算是有些欣慰。暑假一过,它就被送走了。总有些事,一遍遍尝试,却一遍遍失望。
      
       走到了苏艾最爱的林荫道,心境便一下子开阔起来。做过一道心理测试题,选下辈子想做的生物,苏艾选了树,后来,看到刮大风的时候,对面的几棵大树被吹得七零八落,苏艾想还是不要了吧。不过,树可是一种好生物,人们真不应该砍树。望着延散开来布满天空的枝蔓,苏艾都会想起生物课本里的那张神经末梢的图片。苏艾想,树一定是连接地与天的神经,每砍一棵树就是挑了这世界的一根经呀,他该多痛。路两旁的树年纪很大了,又高大粗壮,又饱经风霜,令人感到,在它们下面的是一片敦厚坚实的土地,能在上面安心地建筑幸福。两边的树都说好了似的向中间长,大约树和树之间也是相互吸引的。最高的地方,合了起来。苏艾想,它们定是在友好地面颊吻。走进这里,仿佛自己也能在这片坚厚的土地上,亲吻天和地,构筑美好和伟大。历史在身边流过,竟与此刻和谐地融洽。
      
       天色渐渐暗下来,苏艾想把手放进大衣口袋。突然注意到手上的戒指,戴习惯了,好像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时常忘了还带着它。最近有些松了,闲在家里,反而廋了。再往前左拐弯的地方,有一家小饭店。上班的时候,常去那里吃饭。去那里吃的,有当地的常客,更多的是外来打工的人。跟其他小饭馆一样,那里有免费的汤,一元的饭钱,可以随意添,却比其他的小饭馆干净许多。出来赚钱的,多半在老家还有好几嘴要养活,每月的工钱,大半要寄回家,自己只能省着用。他们通常只盛一碗汤,和着饭就吃。老板人和蔼,很少露不悦的神色。厨师则特地调和了菜的口味,外地人也能适应。厨师是个很可爱的家伙,又幽默又热情。烧完菜了,就躺在店门口的摩托车上,吹风聊天。他是地道的本地人,一出生就住在这儿,对这里的人事都熟悉。他有个读中学的女儿,妈妈则常带着女儿来店里看他,他总能跟个小孩儿似的,和女儿闹得不亦乐乎。
      
       不久,不大会说话的苏艾也能跟他聊上两句。他常指指对面马路上经过的人,跟苏艾讲他们的故事。苏艾只默默得听。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驶过,车后面装了着现在不多见的儿童座,载着一个一身素蓝的小孩。一脸年岁,满面笑容。
      
       “这男人也是个傻瓜。”
      
       “为什么?”
      
       “原本,他也是个大餐厅的老板。有一个老婆,结婚七年。后来,跟餐厅里的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好上了,还有了小孩。跟老婆离了婚,房子,车,餐厅都给了原来的老婆。”
      
       是个好男人了,苏艾想。
      
       再往前走右拐,是小镇上唯一的一家书店。苏艾曾在书店里做过管理员。也有人去看书,只是不多。镇上的人们,都习惯性地忙着生计。刚开始的时候,苏艾也有些不适应,久而久之,竟也被这种勤劳的氛围感染。每次苏艾休假闲在家里,就不自觉地心有愧疚。冷静想想,也不知道自己在愧疚些什么。不过是读读书,看看电影罢了,又没有喝酒闹事,聚众赌博,难道不赚钱的事都不算是事嘛?苏艾想。还住在胡同里的时候,大约还在上小学,每逢放假,苏艾就起个大早,赶最早班的小火车,去城里的图书馆看书,一待就是一整天。其实,只是打发时间罢了,苏艾可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可妈妈不喜欢他们,总觉得苏艾跟着他们会学坏。同学们来找苏爱玩,妈妈就板着脸赶人。渐渐地,他们也就不再来了。不过也没事,苏艾很快就学会了自己和自己玩。人真能被另一个人教导吗?刚开始,苏艾也怨,后来,竟觉得一个人安静些挺好,呆在人群里却无所适从起来。当然也会有闷得慌的时候,这这种时候,谁都会渴望有几个豪情万丈的狗肉朋友,让人与人之间紧密的不宜坦诚的啮齿完全占据思维的时间,只管在路边摊上,在烟雾与杯酒见,享受生活的盛宴,只是朋友的获得和思维一样,要花时间花精力,苏艾比别人少花了那些时间和精力,理所当然,该承担懒惰的后果。这些道理苏艾明白,却总有些不甘心,那些个不甘心,让苏艾觉得自己仿佛被困在这房间里,无人知晓。这房间或许永远都走不出去了,苏艾也明白。于是,苏艾只能看起书来,他们总是比你大,比你多,你总有得挑。起初,苏艾也喜爱小说,尤其是悲剧,或许是进入情节能叫人暂且遗忘,又或许看别人的悲剧能寻得丁点的安慰。可就像热闹,虽能填满孤寂,却总让孤寂更加艳丽。自从发现了这点,苏艾便不再看小说了。倒看些纯文学的书,在那些书里,孤独也好,寂寞也好,总有不同一般的地位,能让苏艾相信,这并非一件坏事。这样一信,心里面就好受多了,一颗原本低垂的心,似乎能踮起脚,仰起头,嗅到了广阔的气味。信仰,信仰,大概就是这么来。只是最近,苏艾竟又看起书来。也不知道算是件好事还是坏事。
      
       路边,老婆婆穿着薄布睡衣,摇着蒲扇,剥着橘子,盛着凉。前边的摇椅上睡着个大肚子的年轻女人,应该是婆婆的儿媳。女人的皮肤细腻白皙,恐怕怀的是个女孩。苏艾停下脚步,在小路的另一边,看得失神。苏艾是极爱小孩的,从前甚至看到孕妇也能安下心来。可现在苏艾的眉间却流过一阵阵歉疚。转而苦笑起来,苏艾心里自嘲着:回想起来,好像不管养什么东西,都是无果。可这次,流离得却是自己。苏艾迫使自己继续向前走去,害怕在这里停留太久。看似柔弱的身体里,却不知道哪来的倔强——还是这样,只是愧疚,从不后悔。苏艾相信,自己的这份倔强在她的小心田里也是播了种的,这种子会代替苏艾陪伴着她成长,总会有一天,她能理解,理解当年的一切。苏艾的眉心渐渐舒展,眼里仍有些担忧。如果这种子真能开花结果,她必定要遭受比常人更多的磨难。想到这些,苏艾很是心疼,可她又带着那么点希望,是比平安快乐更多些的希望。苏艾笑着摇头:都只是些没有资格的奢求罢了。转过了拐角。
      
       虽然走过太多次,拐角还是给人期待,看不见的景致总是更开阔。转过拐角,背后是一座小花园,或者只能称为花坛。花坛的四周是几块小草坪,草坪上摆着些大红大绿的健身设备,几只米白色的石凳,积了混着泥沙的水,中间的空地上铺着素色的碎瓷石,几个穿着太极服的老人缓缓得比划着。竟有人在草坪上养鸭,三四只灰白的鸭子,围着水槽,一个劲得抖动着肥硕的屁股。没有惊喜,一切都是那么平常,杂乱,没有经过设计。而没有经过设计的不和谐却正是生活的和谐啊,苏艾喜欢呆在这样的景色里。那些精心布置的正常空间,苏艾向往,却呆不住。如果心会反抗,再精美的空间也留不住你。人是不能违背他的心来获得幸福的。没错,就是在拐角,在转身的时候,苏艾明白了。转过拐角,那些该走进的要走进,那些该离开的要离开。晚风吹来,苏艾打了个冷战,格外清醒。
      
       再往前走,是围墙隔出来的小路,不宽却阔。大概怎么算都是围墙的外边。墙后面就是住宅区了,住宅区的前面都要有墙的,这点倒都是一样。天色已经有些昏暗,几扇窗户还没拉上窗帘,亮着灯火,让人想起电影院里的那扇小窗户传来的亮光,提醒着我们这里正上演一幕幕人生戏剧的片段。苏艾边走边看那些好奇得探出围墙的树枝。天色越发暗沉,白日里再在怎么吵闹,到夜里都要安静下来。他们也该安静下来了,围在一起看电视?或者翻翻以前的相册?或者各自干各自的。我也该安静下来:苏艾走上楼梯。
      
       锁有些锈了,从外面开却比里面容易些。打开灯苏艾走进卧室,卧室的窗户走时忘了关上。风把床柜上的书打开,只看到第一页:“戴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苏艾摘下戒指。
  •     谢谢,这篇是刚开始学着写的。被夸奖了还是很开心~
  •     断断续续看了好多天,看的时候心就会安静下来。伍尔夫活的好累,这种累多少年前我以幼稚的多的方式同样经历过。我爱走极端,既然要丢掉过去,就选择不惮以最美好的心思来猜测人心,关注表面的现象,相信每个人说的话没有谎言,或许可以称为深思熟虑的天真。
  •     2005
  •     翻译也很好/我什么时候能看懂英文版啊...
  •     没有看懂,没法评价。
  •     如果现在就死去,现在就是最幸福
  •     重温一下,嗯,这个才是高中图书馆里看的那个版本,那个夏天,我还记得周四下午的第三节课课外活动一个人躲在荷花池塘边看书的气味,以及我坐在那里遥望此时时空里我的希冀。hmmmmm,十年是个环,我不在那儿也不在这儿。
  •       在和精神病的斗争中,在生命的第59个年头初春的一个早上,她在衣袋里装满石头,渐渐走向湖心。
      
      她是弗吉尼亚·吴尔夫。
      
      她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
      
      那么读了《达洛维夫人》后,我想,能够如此拿捏别人心思的作家,多少精神状态是异于常人的。因为很多时候吴尔夫都在思考已经看透了的面前的这些车水马流。她的思维应当经常跳出她的身躯,处在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空间里,自由自在以思维的状态存在。我想这多少都是具有自传性质的,可以从伦敦贵族的一天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莫名脆弱和恐惧。
      
      他们讲这是意识流的东西,但相比《要就要不要拉倒》,只需调动好你的感官细胞,就可以轻松驾驭。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吴尔夫没有卡尔唯诺的花哨和引人入胜。但是她的洞察一切和在人物之间的切换自如,也是精彩的,那种优雅的精彩。
      
      小说以两条根本平行但有时也会汇合的线交替进行。
      
      一头是达洛维夫人清晨出门买花,然后待到晚上在家举行晚宴。这个曾经爱着古怪博学的彼得的女人,却嫁给了正统的绅士达洛维。而彼得去了印度,和一个印度女人结了婚,又打算离婚娶另外一个印度女人。他们的朋友莎利,那个行事无所顾忌的莎利,前卫到叫人以为不会成为XX夫人的莎利,则成了五个儿子的母亲。
      
      另一头是赛普蒂莫斯•沃伦•史密斯的一天。这个在一战中退伍的老兵,曾经也是杰出的青年,却因为参战受到炸弹惊吓而患上精神病。他总是说,人性要杀死他。他觉得,自己毫无感觉。战争带给人的创伤就这么在书里弥漫开来。然而忧伤也好绝望也罢,他却以一种荒谬的理由跳窗自杀了。也许,死亡并不需要冠冕堂皇的理由吧。
      
      当在晚宴上听到这个和自己毫不相关的年轻人自杀的消息,招呼着客人们的达洛维夫人心想,“有一样东西是重要的;在她自己的生活中这样东西被闲谈包围,被毁损,黯然失色;每天在腐败、谎言、闲扯中逐渐失去它。而他保存了这样东西。死亡是种挑战。死亡是传递思想的努力;人们感到无法达到那神秘地追摸不到的中心;亲近的变得疏远;狂喜消失,只有自己形影相吊。死亡中有着拥抱。”她还想起,自己曾经对自己说过,“如果现在就死去,现在就是最幸福。”
      
      战争和死亡之外,吴尔夫还谈到世俗对人的束缚。
      
      可爱的莎利在和彼得谈论到有关对人的了解时,有这么一段内心独白,“难道我们不都是些囚徒吗?她读过一个非常好的剧本,写的是一个人在牢房的墙上乱涂乱写,她感到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人们在墙上乱涂乱写。”而彼得觉得自己可以了解别人,“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他兴奋得顾不上了解别人。等到你老了,就能观察,就能理解,并且没有失去感受的能力。”
      
      那么,赛普蒂莫斯是不是应当熬啊熬,熬到自己变老,熬到自己重新获得感受的能力呢?
      
      除了战争、死亡、束缚,这个有花有草、有达人显贵、有达洛维夫人精心准备的晚宴的战后伦敦,还有冷漠和节制。
      
      彼得住的旅馆干净整洁,却叫人无法感到安慰。彼得心想,“某个干瘪瘪的女总管清晨时分巡视一周,这里闻闻那里看看,就让冻得鼻子发紫的女仆们擦洗,就好像下一个客人是一块需要用一尘不染的大盘子端上桌的蹄膀。一张床用来睡觉;一张安乐椅用来坐着;一个大杯子一面大镜子用来刷牙刮胡子。”
      
      一切井然有序却空洞乏味。也难怪年轻的达洛维夫人的女儿伊丽莎白,穿着剪裁得体的衣服,觉得很无趣,“人们开始把她比作白杨树、比作黎明、风信子花、幼鹿、流水和园中的百合花;这使她的生活成了一个负担。”就连高空中的燕子,“猛扑、急转、飞速出没、一圈又一圈,却始终控制得到,像被松紧带制约着。”
      
      而当年,达洛维夫人还没有结婚前,在她还叫克拉丽莎的时候,曾经和彼得生活得多么富有生趣。“他们之间一向就有这种不用语言就能沟通的奇特的能力。她马上就能知道他在批评他。于是她会做件显然是为自己辩护的事,比如像这样在狗的身上故作张扬之举--可是永远骗不了他,他总能看穿克拉丽莎。当然他嘴上什么也不说;只是神色阴郁地坐在那儿。他们之间的争吵常常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这种微妙的互相猜忌对于热恋的男女来讲,着实是一种可爱的行径。但彼得和克拉丽莎终究还是没能结婚,我想是因为太了解彼此,即便坐着不动,他们也能感知对方心中所思吧。而婚姻是需要留给彼此空间才能让之后漫长的岁月可以从容流逝。
      
      吴尔夫就是这样设身处地不知疲倦地转换在不知多少个角色之中,虽然只是达洛维夫人的寻常一天,却写尽不同人的一生。她揣摩着他们的心理,想像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即便没有很多动作,每一个人也都能够惟妙惟肖、立体饱满。
      
      尽管很少见人提及,我想吴尔夫应当是一名相信宿命的同性恋者,不然太便宜了男人们。
  •     不能让人有一口气看完的欲望的小说不是好小说。
  •     表示几乎没读明白
  •     很特别的叙事结构,描写,需要静心细致地读,一定要在闲下来的时间读,不要急忙
  •     欣慰地看到一个作家笔下的文字日趋成熟
  •     final paper。T.T 意识流。
  •     我也正在看中文版的呢,只是翻译似乎不好。请问你看的是谁翻译的?
  •     没有现实感...大概因此喜欢读书..读这种类型的书...
    认真地看完了楼主写的每个字....
  •     之前读不下去,现在竟然读来饶有兴趣~
  •     读第二遍发现我对“意识流”这一概念理解有误,读不懂其实是没有用心的借口。
  •     看到想睡觉 恰恰是入门了
  •     读了《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看了一半,没耐心再继续了……我喜欢思绪无限漂流的感觉,恐惧的让人难以自持,无法抓住一切的流逝感,这是活生生的人,克拉丽莎,我的生活,我的思维在阅读中无限漂流……
  •     只读了《达洛维夫人》
  •     哈哈,写了东西放在网上总是希望有人看哒,完全理解~
  •     喜欢这个译本。
  •     感觉很微妙,读书的时候会想想吴尔夫写作时候的状态~
  •     看第一段很有达洛维夫人的感觉~
  •     只比较了一点《到灯塔去》,和马爱农、瞿世镜比只能叨陪末座了
  •       早晨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大的误差,我应该睡了将近十二个小时。窗外已经很有秋天的意思,灰白的天空,晴朗而落寞。分明的桂花的香味撩开窗帘钻进来。一夜睡得很不舒服,但是却像是昏迷了一样,没有感觉、甚至没有梦。
      
      起床,仍然昏昏沉沉。带着耳机,坐在一条长凳上。周围甚至连个退休的老头都没有。耳机中传来的歌曲翻来覆去每天就是这么几首,每天都像是第一次听到。很多年没有学会过新的歌曲,这是一个中年的标志。
      
      很久没有看完的小说终于在今天以上午的时间看完了,《达洛维夫人》。伍尔夫的文字很美,把很简单的一天写得很有情致。她的这一天,或者说她的生活是幸福的么?很难讲。我的今天幸福么?能让我有完整的时间读完《达洛维夫人》,这一天是奢侈的。在这些小时中,我就是穿越时光的幽灵,在一战结束后一个六月的星期三,在伦敦的街头飘荡。无论多么晦涩的小说都要结束,太让人遗憾了。
      
      一个年轻人从窗口跃下;一个中年人要离婚;一个女人生命中平庸的一天在大本钟刻板的伴奏下,毫无悬念的上演,然后谢幕。
  •     达洛维夫人怎样超脱存在之痛?其一,她可以既爱丈夫又爱彼得,可以缝着衣服和彼得坐在一起;她可以既爱丈夫又爱莎利,可以穿戴好了走下楼去见到莎利;她可以既受限制又具自主,可以自己去买花,也可以精心将宴会筹备得万无一失!这是在内心中消弭了对立而使痛苦得到轻柔的释然。其二,她幻想塞普蒂默斯的自杀在自己身上重演了一遍,这是洞见和理解了死亡而使痛苦得到深沉的释然。其三,她打败了基尔曼小姐而牢牢抓住了自己美丽的女儿伊丽莎白的心,从而汲取了一种优越感以对抗痛苦。
  •     巨像电影分镜
  •     比较喜欢达洛维夫人
  •     《达洛维夫人》,比想象的好读很多。作者内向的心理描写真是相当精彩!特别喜欢那段对克拉丽萨对萨利的同性情感欲望的描写,写得特别绝。 《到灯塔去》读了一半。
  •     嗯。大爱。也许要选一个时代再活。真的是 la belle époque 。
  •     起床,仍然昏昏沉沉(最近天一亮就醒来,醒来又睡去,奇怪的梦不断,做完梦头就晕)。带着耳机,坐在一条长凳上(想到摄政公园的长椅)。周围甚至连个退休的老头都没有。耳机中传来的歌曲翻来覆去每天就是这么几首,每天都像是第一次听到(在下的MP3里也是循环几首曲子,几首钢琴solo,两三首女高音,还有一些古怪的、来自远古的歌谣)。很多年没有学会过新的歌曲(上一次学歌,还是在上中小学时,现在才知道那时候唱的都是红歌),这是一个中年的标志(可怕呀,在下还未到三十)。
  •     看过赵玫的一篇写伍尔夫的文章,初读时不知道伍尔夫是谁,不过一直记得文中她说对她而言伍尔夫比杜拉斯更像是一位知识分子,大意如此~
  •     其实只读了其中的《达洛维夫人》,意识流很浓重,很喜欢里面人物们的刻画,让人物更加鲜活了
  •     尽管很少见人提及,我想吴尔夫应当是一名相信宿命的同性恋者,不然太便宜了男人们。
    ————————————————————————————————
    赞同
  •     意识流太难读了><
  •     奇妙的体验,只看了达洛维夫人的部分,虽然是小说但是其实看着挺辛苦,更容易代入与享受,在一场既成功又失败的旅行中在我内心激荡起久久不能平息的波涛。
  •     很久之前看的了,都不太记得什么,只记得达洛维夫人延绵不绝的思绪
  •     深深地被伍尔夫跳脱出身体、俯察人世的灵魂所震撼,如此细腻冷静地捕捉到转瞬即逝的思维,真的要和常人有点不一样才能写得出来
  •     首本意识流书,很多内容值得玩味。
  •     嗯,还不错,有点类似的调调,如果我不是最近特别烦躁,应该能顺利读完~
  •     不好意思,看到译者名的。呵呵
  •     形式主义的美也是一种美
  •     走神走得拉都拉不回来
  •     这个翻译感觉比孙梁的版本好,还是因为[这四年没白活而生活真的很难]?虽然marriage plot始终都比其他部分让人印象更深刻一些...但是也开始想到其他了~
  •     达洛维夫人去买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