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旅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6
ISBN:9787220050299
作者:林语堂
页数:263页

内容概要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著名学者。
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起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并积极为鲁迅主持的《语丝》撰稿。1932年起编辑《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提倡“闲适”、“幽默”小品文,被誉为“幽默大师”。
后用英文写作《吾国与吾民》,并赴美,又写了《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朱门》等书,被誉为智慧大师。
本书原著用英文写作,书名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1959年由美国The World Publishing Co.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童年及少年时代
第二章大旅行的开始
第三章孔子的堂室
第四章道山的高峰
第五章佛教的迷雾
第六章理性在宗教
第七章物质主义的挑战
第八章大光的威严


 信仰之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林先生在讲述了自己早年经历,巡礼了中国的儒释道三家之后,并没有马上进入基督教的讲解,中间隔了用了两章的篇幅,我分明的感觉到,这好似踏入大堂之前的踌躇,一章是向教友们解释自己为什么早年离开基督教,一章是向教外人士解释自己为什么回去。第六章“理性的宗教”,主要讲一个道理:信仰不是证明出来的。它是人的一种感触,恰恰是理性之外的内容。而他之所以曾经对基督教疏离,就是对各种背离了信仰本质而自称信仰的方式不胜其扰,种种愚昧,经院哲学的牵强逻辑,加尔文式的恐吓,各种教派纷争,让他逃离了宗教。有意思的是,在豆瓣上可以看到更加“正宗”的基督徒觉得林语堂的信仰不够纯洁,而他们说出来的道理却跟第六章的道理是一致的:“信仰来自于感触或者直觉”。林先生花了整整一章就是想要表达这个道理,而在有的信徒那里,知道这一点就行了,为获得它而做辨析都是多余的~第七章“物质主义的挑战”,就真正开始说他回归的原因了。科学和与之相近的唯物论的确是西方理性主义的高峰,可是有两个问题却不能得到让林语堂满意的解决:目的因的问题和伦理本源的问题。展开了说,第一个问题说的是,就算自然科学对运动原理解释得再清楚,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理,世界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仍然无能为力。而第二个问题意思是,心理学对人的各种善和恶的行为的本源研究得越来越清楚,但是善与恶的划分却模糊了,仿佛为一个恶行找到一个原因,“恋母情结”,“情绪不稳”之类的,恶本身就可以被忽视了,这让他感到不适。两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他所说的“虚无”。当我们不知道世界存在的目的,又缺乏善恶的标准,那我们究竟活着要做些什么?又不能做些什么?还是做什么都可以?那做了又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虚无感就成了他的契机,焦虑侵蚀着他的时候,上帝的神光就向他招手了。所以第八章他真正讲到他心中的基督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真的见证到他与神触碰的那一刻。“在别人推理的地方,耶稣施教;在别人施教的地方,耶稣命令。他说出对上帝的最圆满的认识及爱心。耶稣传达对上帝的直接认识及爱慕之感,而进一步直接地并无条件地拍对上帝的爱和遵守他的诫命,就是彼此相爱的爱,视为相等。如果一切大真理都是简单的,我们现在是站在一个简单真理的面前,而这真理,包含有一切人类发展原则的种子,那就够了。”在前面章节里面不停地做理性分析推理的他,现在却拜伏在纯粹的施教和命令下面。为什么?因为他累了。每个人在踌躇满志的时候都希望扳开施放他身上的一切强加物,巴不得一切都要由他自己的眼睛来看,一切都由他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可是当他累了的时候,他需要的却是一个强大而正确的人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他顺从地做了,然后安心的坐下歇息。指引他要回到上帝身边的,是他不知所从的困惑。找不到世界存在的目的,自己存活的目的,是一件如此痛苦的事情,仿佛做每一件事情都失去了动力,看每一处风景都失去了意义。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慈爱伟大的神站出来告诉他,你该做什么,做了我就救赎你,那该有多好。当他需要上帝的时候,于是上帝就来了。回到一开始读这本书的缘由,我就是想要了解这样一个热爱自由和思考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套教义来把自己局限起来,以至于另外一系列已知的牛人,他们心智达到很高的程度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无条件的相信某本经书上面的内容。看到这里我给出我自己的心得:上帝的存在,是由于人需要他存在。就比如这里的林语堂,他的需求来自于他对目的的缺失,如果没有一个上帝告诉他世界存在是为什么,他也就不知道他自己要干什么了。这情况类似牛顿,牛顿一口气发现了力学三定律,知道了一旦物体有运动速度,没有外力的话就不会停,但是却想不通这速度一开始怎么来的,我们可以想见,最终把这原因归结于上帝推了第一把,是多么无奈。而武汉大学的邓晓芒老师,他遇见上帝的契机在于,当人有一个人格的神可以与之对话,就可以摆脱对外物与他人的依赖,达到人格独立,在他那里,上帝存在的理由是因为人需要人格独立。此外还有不少信徒把道德的根源归结于宗教,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上帝护持,他们是建立不起对善的信心的。这就是宗教的本质,宗教来源于人的孱弱,当人独自面对一个冰冷的世界太沉重的时候,宗教就诞生了,那神灵或是解除他的疑惑,或是指明他的方向,或是充盈他的信心,或是肯定他的意义,总之,当他相信有个神与他同在,给他如此的支持的时候,他就重新获得了信心与方向。“信仰”的中文造词何等精妙,发生的不仅仅是“信”,更重要的是由“信”而得到“仰”,有所仰赖,所以获得力量。所以才有句名言,“从理性到信仰不是顺理成章,而是悬崖边的一跃”,理性本身是相当让人信赖的,人可以用理性去想清楚很多事情,获得很多力量。但是,到了理性的断点,你追问为什么的为什么总也追问不完的时候,信仰就朝你招手了。信仰本身丝毫不符合理性的原则,它要求人没有条件的相信一些东西。当人选择信仰的时候,其实是在放弃一个曾经信任的东西(理性),而改为信任另一个东西(信仰)。这信任之间的跳跃有多么艰巨,谁跳过谁知道~~然而,我却坚持认为这不是唯一的道路。神的假设并不会是上面那些问题的唯一解答,比如世界存在的目的,这个就算没有又怎样?我随着我自己的灵魂起舞,知道我自己的目的就行。而对世界的未知,则是要少一点奢望,承认自己对世界的无知没什么大不了,至少我们还可以知道不少了,剩下的未知,坦然承认就是了。而道德,作为一个不相信神的人,我相信善根是在人性当中的。人性中有善根也有恶根,好的制度可以让善能够少一些阻碍,让恶能够多一些牵制,但是人的恶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的,永远需要人性中的善与之博弈。这也是残酷的现实,该面对就得面对。而对于人生中的无常,其实担心与不担心都会在那里,唯一能做的是想想怎样把能抓住的抓住。因此,我选择了与信仰神的人不同的一条道路。并且相信,能够直面人生的人,是更加勇敢的。但是我并不能奢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越是了解人的脆弱,越是不忍奢求。神的问题不是世界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我庆幸自己获得了这样的慈悲心。
  •     在这本书的前五章,林先生走出基督教神殿的神殿,将中国文化智慧的大流儒、道、释巡回游历了一遍。他曾经惊异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与他曾经接受并且坚信的固化的宗教神殿如此的不同,以致于从这神殿中离家出走。当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在心中重建了神殿,而可以不受阻碍的遍览这世界了。而为什么回归的理由,似乎要到后面三章中间才会明确的给出,而在前面的章节中,则可以看到许多蛛丝马迹,他曾引用萨姆赛特毛姆对辜鸿铭的评价:“他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之有助于满足他所谓智慧只能在儒家经典范围内找得到的那种想法。”其实同样的事实完全不需要用这么尖酸的语气表达出来,一个人可以不自我设限的阅览整个世界,但同时他也可以选择某种方式将它所有看到的事情梳整起来,如果这种梳整被看作一种局限,那么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你要么看着滔滔东去一无所获,一旦你动手去舀,你永远只能得到勺子里的那一部分。辜鸿铭用了儒家的勺子,而林语堂先生在文中用的勺子则是他信仰的宗教。他在评述儒释道三家的时候是相当客气的,既没有痛批“吃人的礼教”,又没有嘲弄“愚昧的玄学”,只是正性的把他认为有意义的部分加以阐释。另一方面,他总是尝试寻找这些思想体系中间与基督教的精神契合的地方。从这中间,却也可以窥见他如何建设他的“道心”的。林语堂的三次自传都提到了他的童年,他曾经说,乡村的童年经历,让他一辈子亲近生命,崇尚自由,并因此轻视官场的尔虞我诈,不信任“为国效力”的空洞口号,反感文以载道的教条,对庄子的逍遥自由有着天然的亲和。同时,从小受到的基督教教育中间充满父性(既包含独断的教诲又充满爱与关怀)的教义,又随时可以给一个游荡到疲惫的心一个安稳的居所。道家的自由天性和基督教的绝对价值成为他灵魂中间的两条线索。在年轻的时候,第一条线索首先展开,经院哲学的思维方式开始让他感到武断荒谬,而教会学校越是神经质地把他们认为“异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隔绝,当他发现的时候,他越觉得自己因此错过了中国文化中的太多精彩(他最觉得可惜的是中国人的民间传说和戏曲)。中国人满足(反过来说是麻木)而充满生命律动的生活,让他忽然发现了一个上帝之外的活的文明,而当时正值中国文化新与旧的激烈冲撞的年代,这样的撕裂让他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他一边关注着那些改革的先锋,一边又被那个著名的顽固老头辜鸿铭的各种见解吸引,作为当时正在被猛烈批评的儒家的学者说的话,他却能够听得进去。“爱应该直接面对爱的对象,而不是为了向第三者(上帝)负责。以作为人类的尊严也要做个好人”。中国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取向让他很受打动,他就以此为舟楫,在他追求自由的心底呼声的推动下离开了基督教的港口,开始了他的自由思想之旅。他在儒家那里首先看到的是对人的自身德性的追求。他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愿中间看到,儒家思想者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之上的。这与我们通常理认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泯灭了个体的人性刚好相反。他没有把这种道德完善看做纯粹的统治工具,而是从“仁”的标准里面找到了人性的基础,他认同孟子的性善论,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爱他人的种子,这是人皆有之的善端,而社会总体的改良,就要依赖于每一个个体都去寻找心中的“仁”。甚至法律的强制都是不被完全信任,他们认为,外在的强制与内在德行的完善相比都是舍本逐末。而孟子关于“天爵”“人爵”的理论更是让个人道德标准的高贵能够堂堂正正的藐视当局者授予的荣誉,“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在我的理解中,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一就是个人能够从从集体利益中逐渐获得个体发展的空间,而林先生似乎也是从这个角度上在寻找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在林先生那里,儒家的道德追求,部分地是在与基督教道德的类比中获得合理性的,而孔子与“天命”的交流,让他感到孔子似乎也对上帝的意旨和宇宙的灵性有所关心。因此“敬鬼神而远之”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瑕疵了。而事实上儒家所谓的天,大半的涵义只是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与人伦的道德法则的合体,是不会像基督教那样派使者来传递具体的言语的。而由时代所限,这个“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含义,但孔子并不愿意纠缠于无法被实证的鬼神论证中,所以才有“未知生,焉知死”。对于儒家将家庭价值与社会价值、忠与孝的类比,林先生并没有从社会学角度论证它有没有可能实现,而是从思想的角度说,这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理论,是用人的理性而不是神的感召来完成人的道德。而这时候他发现,仅仅有理性与道德的心灵是不完整的,人天生有自由幻想的渴求,这样的渴求厌倦任何的约束和干涉,包括理性的束缚。所以,在中国会出现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动,“在中国,浪漫主义对儒家理性主义及仪文礼节的反动,是以道家的形式来临的”。儒释道三家当中与林先生的心灵最接近的是道家。所以,他对道家的解读最深刻,最倾注灵魂。确切的说,中国诸子先秦诸子中最被他引以为知己的是庄子。虽然老庄被同归为道家,但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文理气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林先生解读老子的时候,把老子的抱雌守弱的哲学观点和对生民的悲悯与基督教中间的谦卑与爱的道德说教相类比,而事实上老子的得出“守弱”的结论,是直接来自他对“道”的本性的判断,而并非说教而来的教义。老子的“道”是来自对大量事物的观察之后得出的规律,至于这规律之上还有没有原因,老子不知道所以不说。这与教徒们认为有个人格的神通过使者教导大家要谦卑,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而庄子,作者最喜欢的庄子,当文笔行到庄子的时候,却与我预料的内容大为不同。林先生常以道家自居,他说过,童年的乡村生活影响这他的一生,让他一直将心灵的自由看作最不能失去的东西,而与生命的亲近可以让他看淡一切名利喧嚣。这与庄子追求自由的“逍遥游”态度,“以无厚入有间”养生理念多么契合。然而林先生说起庄子,音调却并不是自由与生命的亮色,而是不安。当庄子论证知识的无穷与认识的局限,对立与标准的相对性,甚至逻辑的失效的时候,林先生首先感到的是孤独与无所适从。当人类发现自己在求知上面有多么无能为力的时候,是会感到恐惧的。而解除这种恐惧的方法之一,就像林先生所作的,就是假设有一个创造世界的神,人类无法弄清楚的事情,他是清楚的。人无法掌握的命运,就俯首帖耳留给上帝作决定了。而庄子其实选择了另一种解决方式,那就是顺其自然。世界有他的法则,就算不能完全了解它,却也可以接受它,顺应它,这样的态度可以不依赖任何假设,也不依赖于有没有世界的创造者存在,我们不需要为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徒生烦恼,所以我们的无知是现实,那么就正视和接受这种无知。这样说来,我们发现林先生的看法与庄子其实很像。庄子说,人与自然相比很渺小,人的认识能力很也渺小,所以人要接受这样的现实,顺其自然。在林先生那里,这种接受的对象成了上帝,要聆听基督的教诲,对上帝谦卑驯服。可见,在驯服的态度上,他们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林先生仍然想要一个答案,就算明知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其实得不到这个答案,但是“要一个答案”的信念仍然驱使他猜也要猜一个,所以他只能“坚信”存在一个世界的创造者,并且认定这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说庄子是神秘主义。其实另一个角度说,与其说神秘,不如说谨慎,是不愿意在不知道的地方多下结论而已。至于佛家,林先生对佛家比较欣赏的是佛家的思辨。对于接受了西方“生来脑子里就有把刀”的思辨传统的人,这样的逻辑论证过程自然令人神往。当然有与前面所述的原因(一定要一个答案),他是不会接受佛家的彻底不可知论的。另外他还以非常委婉的方式提出了另一个不接受的理由:“如果任何一种宗教是教导人从现世生活中间逃避出来的,那么我将与它对立。”他是提到基督教某些不近人情的教派的时候说这些话的,但是正统佛教的教义显然符合这个标准。佛教的“业”与基督教的“罪”有相通之处(来源不同,但是“解脱”和“救赎”却有可类比之处),然而无论“罪”还是“业”是林先生不愿意接受的。相比较而言,他比较欣赏佛教中国化之后的版本——禅宗。禅宗继承了佛教对方法、语言的不信任,和追求空和解脱的目标,但是,至少在林先生看来,禅宗并不刻意逃避现世生活,而是把生活的每一刻都当作修行,都当作生活对自己的礼遇,这样的生活的热情正是林先生所喜欢的中国人对现世生活的勇敢接受,他认为,这应该是不同宗教文化的共识。这就是林先生对儒释道三家的巡礼,最终回到基督教之后的他愿意承认这些思想体系中间有价值的一面,然后援引教义,让它们与基督教的教诲兼容。然而这些加起来,仍然有让他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这些不满意曾在对道家的描述中间泄露出一些。最终,他在基督教中间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么这对他重要的一环在哪里呢?我要开始看下半本书了。
  •     也许作者搞错一件事他在追寻精神信仰的时候研究了儒家,道家,佛家(禅宗为主)最终还是归附于基督当然,问题就出在这儒家的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道家讲究天人合一禅宗的理念是明心见性,即身成佛这么多家里面,也就是基督有精神偶像,叫人崇拜吧so,如果林先生这样还不皈依基督的话,那真的很成问题so,其实林先生并没有判教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太阳出来了,把蜡烛吹灭
  •     【Sept,2013】太阳出来了,就要把灯吹灭
  •     看了几页就弃了,目测比较难啃
  •     《信仰之旅》就是《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第一部分。也许英文原版更好。
  •     字字珠玑。
  •     思维略发散...
  •     加尔文真有那么可恶吗?这恰好也是我最近在感想的问题
  •     .mobi的某个版本,排版不好看的好累
  •     林語堂先生事實上否認了因信稱義和人的原罪,which我覺得對於絕大多數基督教會這種想法都是「異端」。他特別強調根據結出的果子來看神,所謂「大多數基督徒可能是他身邊的人一生看到的唯一一本聖經」,於我還是很能產生共鳴的,只是恐怕對於想要了解基督教的人,這已經不再是基督教了。
  •     原来多年前对于我这个站在信仰十字路口做了这般透彻的分析
  •     有些路不必自己走,借个肩膀便可看风景
  •     爱最大
  •     只知道他是被基督徒品格所吸引而回归基督教。
  •     囫囵读了一遍,很多地方还是一知半解的。
  •     一切信仰的本意都非束缚而是通达,信仰该是一件让人自由的事情。
  •     断断续续读完了
  •     基督徒产生基督徒,而基督教神学则不能。
  •     读起来不是很容易,但是很有启发。对自己的信仰,对信仰的形式等等都有新的理解。感谢
  •     书是很好的书,很受启发,但翻译的真差!
  •     每日穿梭在柏林的地铁上,读完了竖排版繁体字的《信仰之旅》。总的来说,读得有点囫囵吞枣,究其原因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甚少。绪言部分很是让我感动,可是信仰困难的问题,并没有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     道出我的心声,遗憾的是本来渴望林先生对佛教多些评论,可惜太少了,对佛教的根本理念没有谈及,比如六道轮回和大千世界等。可能对于他来说佛教只是纯粹的哲学吧,呵呵。还是很喜欢这本书。
  •     大师的宗教信仰探索之旅 很感人
  •     神学、形式、规条、潜规则常无益于甚至阻挠信心,唯有爱使救恩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归回源头基督
  •     开始放下一本书一定要读完每一页的执着,跳隔着看,因为终于理解,有些现在理解不了的,其实看了也还是不理解的,而如今时间有限。
  •     高中时候看的
  •     God is the only way.
  •     快读完了,前七章还真不好读:p 文言文知识忘的差不多了,儒道释走下来。。。作者真是学贯中西,通晓古今////不过通篇读下来充满了人的骄傲与选择,并没有生命的经历
  •     感觉有点相同的感觉
  •     林语堂先生的力作。一部经典
  •     非常棒!!!
  •     有点掉书袋,其实是我看不懂啦。。。
  •     这个书共党根本不需要block啊,感觉通篇就好像大学老师在给我们讲课。
  •     花了一个月间歇读完,直觉应看过孔孟庄、笛卡尔、弗洛伊德,以及圣经之后再回过来看这本书,现在对我来说前半部太过艰深,后半部不敢苟同。
  •     一步一步走向基督信仰
  •     宗教书 大二读过
  •     个人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本关于信仰的书籍。读一半时很长时间读不下去,突然有段时间很有兴趣,几乎是挑灯夜读看完的,欣赏林语堂对于信仰认真思索的探寻之路。
  •     Makes perfect sense
  •     嗯没标么
  •     中间中国部分蛮有意思的
  •     林语堂不愧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尤其是他的幽默感,还有那种融汇贯通的感悟。
  •     目测林语堂是个伪基督徒。
  •     作者的一种分享,不错
  •     灵性,信仰,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框子束缚,你相信,爱自己爱他人,谦卑
  •     感觉还行吧,不过始终认为作者对中国的文化了解的太浅了,将博大的中国文化简单的归类,其实一直很无视基督的精神
  •     非常好的书。对于对哲学信仰感兴趣,但没时间研究各家典籍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
  •     很羡慕林语堂先生能有机会在这短短人生中触摸到如此多的信仰,一生如此曲折而又充满魅力
  •     作为基督徒以入世的心态去探索与己相悖的信仰,林先生是个勇士
  •     有点入道 体验和尝试远远比结果更为重要 对于信仰不可用理性的方式分析 谁说唯物的才先进 我们看见和知道的 只是一个影子的世界
  •     穿越了儒释道三家森林,领略了笛卡尔以来的科学推导至上,以及物质决定意志的唯物论,林先生说,科学与性灵无不悖,前者指出“是什么样子”,后者才是“为什么这样”。一直以来我以为耶稣基督带来了博爱,现在看他带来的是一个原则:温柔与谦卑。
  •     林语堂一生的信仰追寻与最终的皈依见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