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
ISBN:9787532503506
作者:曹雪芹

内容概要

本书原名《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集合了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三家评语。


 红楼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每读红楼,别有一番滋味。 美需要挖掘、欣赏。聪明人会告诉你“什么是美,美在哪里”;愚蠢者才会争论“A的美比B的美更美”。我知道红楼的伟大,却不知道它如何地伟大。 《红楼梦》前五回是个很糟糕的开头。老舍批评,红楼写情妙,写景差矣。曹雪芹的高明就在于,诗化一切的神奇让你忽略了细腻的景。心里没有诗意的人读不懂红楼的人。红学日盛,不如多关注红楼本身;就算惊讶发现作者竟然不是曹雪芹,又何损红楼本身的价值?整天考据真实的材料来证明红楼本身虚假的艺术情节是荒谬的。 小家庭,百态生。如果这一生只能看一本书,那就红楼吧。
  •     曹雪芹十年批阅增删写就的《红楼梦》可说是宏篇巨制了。我怜黛玉的寄人篱下,每每见他人能有父母相陪总要伤心抹泪一番,我惜黛玉的情路曲折。贾母等人皆知宝黛两人比不得别个,却硬生生地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若是早日成全了这段好事,或许又是另一番情形。终归是个悲剧,躲不过的。
  •     很早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阅读红楼的关注点大致可以看出你是个在哪个阶段的人。最喜闻乐见的普通人就关注里面主角团的ntr,当然其实里面还有各种副角的乱搞精彩程度不亚于主角团,甚至可以说是在影射配合主角,比如尤三姐这段。而要论主角团的cp战,少年时我更倾向于接受史湘云才是男主的真爱,相比之下钗黛加晴雯袭人妙玉什么的都是青梅竹马小暧昧或者家长制压迫下的产物。而众所周知黛玉约等于晴雯,宝钗约等于袭人,当然还有钗黛合体说什么的都不是什么新奇的了,毕竟人设的名字和写在判词里的内容都可以推理出作者的意图。唯独史湘云之于男主似乎是个找不到替代的存在。当然因为被后来其他的视点覆盖后具体我究竟为何如此喜欢这对cp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大约也是因为一些玩笑话之类的。而稍微挖掘得深入些的,就会关注各种角色和情节展开。首先作者显然是个极端厌恶经世致用的愤青加看破红尘分子,以至于他笔下的那些男人们大都没什么好货色,唯一倾注了心血的男主大约也是为了影射自己,这个对比可以通过被贾政训斥那段表现得淋漓精致。同理代表着那些氏族政治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和那些男性们划归为一个圈子代表一种势力,比如王夫人王熙凤平儿以及薛姨妈之流。而在另一个圈子里,作者煞费苦心塑造的那些才华横溢玩着各种诗词灯谜赏花观雪过着闲情雅致生活的都是妹子,或者说是男主和男主的姐姐妹妹和后宫们。这些妹子们,真是各种款式应有尽有。核心主角团就不多说了已经被玩坏,而让我觉得最有共鸣的恐怕还是贾探春和贾惜春这两个人设,而对比这两人也是很有意思,前者极端精敏犀利刻薄,最典型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段。而后者极端孤僻避世冷漠一心向空门,作者是给了不癖则不清这样的判词,相形之下黛玉的那种孤高还在俗世里呢。再追究多些,就会对作者在各种人设名字、桥段、藏在诗歌判词灯谜里的伏线所下的功夫之深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其诗作本身完全无法说是登峰造极)。比如人设,最广为人知的,宝黛钗三人的互文名字、贾家和甄家的纠葛和隐喻。而后两者,多半也成了一些人喜欢动辄指摘高续的重要依据来彰显他们的深究。但是我一般不会去下这样的判断,还是当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去读完了,因为我自己显然没有能力去续这部旷世杰作的。但是大约在十六七岁,在接受了各种汉学和佛学的洗礼后,我发现自己看这部书的视角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在于发现了这三人的批语比原著还精彩。说起来我有三版红楼,其中一版是久负盛名的脂批但是不知道是我功力不够还是怎么的愣是没从脂批里挖掘出什么看点。而另外两版都是这个上古版三家评本,一版是大学时突然想再读手中又没买的新版,但是没多久就被人借走然后没要回来。而自少年起一直在读的就是这个老版。说比原著精彩,以及比现在的各种解读都精彩是因为发现他们竟然在用周易和其他经义注其中的某些桥段和章节。具体的自然也早就忘了,相形之下普通研究者还在情节诗词或者索隐的漩涡里打转呢。最后还是要加一句,没读过红楼的人生和没看过银魂的人生一样,都无法确立正确的三观。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永远的最爱~
  •     满纸荒唐言
  •     读了N遍的书。确实好看。但这个三家评本并不好。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     初中保送嘉高后,一段时间不需要跟着同学上课,趁那个空荡我看了《红楼梦》,记得凌芳和老张他们那时候的消遣是背成语词典。言归正传,我看了几十遍《红楼梦》,前五遍,每每看到林妹妹去世那段都哭。
  •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     十年辛苦不寻常
  •     小时候很多是看不懂得,那时候不喜欢黛玉,觉得她太小心眼,任性,现在稍稍看的明白点才发现这是个真性情的女孩儿,单纯聪明而又满腹才华,也许只有敏感的人才会有对艺术对生活更多感受力吧,红楼梦里的女孩子第一人还是林黛玉
  •     初中时读的感觉,就是为这本书完全折服。震撼,不愿放手。中国人必读书目吧。不需要太多评价的经典,如果喜欢它,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读它,每次总有惊艳到的地方……
  •     绣像好,繁体竖立,评得有趣
  •     嗯我最早读的是这个版本~
  •     三家评本很好看
  •     当然不能说其它。阅读是从她开始的,为她哭笑激动着急。谢谢妈妈,爸爸你看我还是没有读完三国,而岁月已经过去。
  •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擦,包了皮,竟然忘了哪一版、、
  •     看过脂砚斋的,再看三家评,换换角度再看一遍!
  •     这一套难得的好
  •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     俺爹的书,百看不厌
  •     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太平闲人(张新之)三家评本
  •     如果可以给6分
  •     国学名著到底是博大精深,只是我性子到底浅浮了些,东读几章西看几篇的或者重着看同一节,并没有完整的看完全本,不过仍是被大师驾驭文字的能力折服,无一字多余
  •     侄儿家借的老版本
  •     这是我在开始阅读小说时,看的第一本书,后来又看过多次
  •     陈晓旭的林妹妹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回忆,而不是纯商业化的新红楼
  •     这的是本好书啊~
  •     看过很多很多遍
  •     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可以把它说的那么地位高上意义非凡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感慨万分......
  •     《红楼梦》在中国成了一种宗教,而绝对不是文学,所谓的“红学”,本质上是“红教”。这部书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被极端地鼓吹夸大了。鼓吹《红楼梦》的,不仅有文学家艺术家,还有政治家,比如毛泽东。《红楼梦》真的很好吗?现代人,文化标准必须超越国界,甚至超越文学。如此,《红楼梦》价值低微。
  •     這是一個介於程本與抄本之間的怪異版本,唯一可取之處是每回之後的三家點評(而不是文中夾評)。
  •     曹先生的功力,后无来者。高鹗的续,太遗憾了。
  •     最喜欢林黛玉了,也最心痛这个可人儿,可又无法想象她三四十岁的样子,恐怕她是“不得不死”~~~~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不看红楼枉读书啊
  •     看了3遍的书。
  •     古籍特价却没抢到,向同学借阅了一翻。有趣的注释,阴谋论的典范,黛玉宝钗的几个替身看得有些头晕:-P
  •     这本书读了半辈子了
  •     想当初。。。。我看了几年啊 才看完。。。
  •     太平闲人贬宝钗过也~
  •     终于看完了。
  •     这三人的评我都不喜欢。太平闲人太迂阔,一本旷世惊俗的红楼竟被他以儒学,道学,易经之理评读。陶公之所谓“不求甚解”,而这些评书人太过用力,逐字寻句的,不放过一点滴蛛丝马迹,八卦五行穷尽脑浆来说明黛钗时友时敌时又一体一身的关系,私以为用力过猛。
  •     传世经典,百看不厌,这一套精装本真是经典,呵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