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上下)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10
ISBN:9787506553964
作者:《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委会 编
页数:1068页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武装起义 红军游击战    争的开展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北伐战争失败后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    方针    第二节 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    一 南昌起义    二 起义军南下广东    三 起义军余部转战到粤北    第三节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    立    一 起义的决定    二 起义的经过    三 向井冈山进军    四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第一次反“进剿”    第四节 湘南起义 井冈山会师和红军第4军的    组成    一 湘南起义    二 井冈山会师    三 红军第4军的组成    第五节 红军第4军反“进剿”和反“会剿”井冈    山根据地的发展    一 第二 第三次反“进剿”    二 根据地建设的深入和红军第四次反“进剿”    三 第一次反“会剿”    四 第二次反“会剿”    五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第六节 平江起义和红军第5军的诞生 井冈山    根据地红军第三次反“会剿”    一 平江起义和红军第5军的诞生    二 红军第5军的作战行动和主力向井冈山    根据地转移    三 井冈山根据地红军第三次反“会剿”    第七节 赣西、赣南、赣东、北闽西地区红军的    诞生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一 赣西、赣南农民起义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二 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4团的组成    三 赣东北农民起义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四 闽西农民起义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军和游击战争的发展,赣南、闽西、湘鄂赣    边、赣东北、右江苏区的建立    第一节 红军第4军游击战争的发展,赣南、闽    西苏区的建立和发展    一 红军第4军进入赣南、闽西的作战争    取江西战略计划的提出    二 赣南、闽西苏区的初步建立    三 红军第4军主力在闽中 东江地区的行    动    四 赣西南、闽西地方红军的发展 红军第6    第12军的组成    五 红军第4军水南战斗 赣南 闽西苏区    建设的深入    第二节 红军第5军游击战争的发展 湘赣边    湘鄂赣边苏区的建立和发展    一 湘赣边游击战争的坚持    二 湘鄂赣边苏区的建立和游击战争的发展    三 湘赣边游击战争和苏区的发展    四 鄂南、鄂东和赣北游击战争的开展    五 湘鄂赣边地区红军和苏区的大发展 红    军第8军的组成    第三节 赣东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区的发展。百    色起义和红军第7军的诞生 右江苏区    的建立    一 赣东北红军游击战争和苏区的发展    二 闽北红军独立团和苏区的建立    三 百色起义和红军第7军的诞生 右江苏    区的建立    四 红军第7军黔桂边行动和右江苏区的恢    复    第四节 古田会议 红军建设基本原则的确立    第五节“十六字诀”的产生 红军游击战争作战    原则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由游击战开始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红军第一    方面军的成立    第一节1930年夏季的形势 中共中央冒险主    义的军事方针    一 1930年夏季的形势    二 中共中央冒险主义的军事方    第二节 红军第1军团成立 文家市战斗    一 红军第1军团成立    二 红军1军团奉命北上,夺取南昌,九    江计划的改变    三 文家市战斗    第三节 红军第3军团成立 进攻长沙    一 红军第3军团成立    二 红军第3军团奉命切断武(昌)长(沙)铁    路的作战    三 红军第3军团进攻长沙    第四节 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进攻长 吉安    一 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    二 进攻长沙    三 吉安战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红军    作战原则的形成    第一节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 战前敌对双方的基本情况    二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 反“围剿”的准    备备    三 国民党军开始进攻。红军实行退却    四 红军转入反攻 打破国民党军“围剿”    五 红军发起攻势作战 巩固和扩大苏区    六 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 中央苏区肃反    扩大化和“富田事变”    第二节 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 战前敌对双方的基本情况    二 国民党军开始进攻 红军“诱敌深入”方    针的重新确定    三 红军主力进至龙冈 东固地区 待机反    攻    四 红军转入反攻 打破国民党军“围剿”    五 红军发起攻势作战 扩大和巩固苏区    第三节 红军第7军由右江苏区转战至中央苏区    一 奉命进攻柳州 桂林 转战桂黔湘边    二 全州会议。转战湘粤边    三 进入湘赣苏区,参加反“围剿”作战    第四节 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 国民党军突然发起进攻 方面军主力仓    促集中准备反攻    二 红军实施反攻作战 打破国民党军“围    剿”    三 红军展开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苏区    第五节 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    第六节 红军第10军成立和反“围剿”作战    一 红军第10军成立 开展进攻作战    二 反“围剿”作战    三 南渡信江,编入红军第一方面军建制    第七节 宁都起义和红军第5军团成立    一 宁都起义    二 红军第5军团成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明“左”倾路线及其在中央苏区的推行 红    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后的形势。王明“左”倾路    线及其在中央苏区的推行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形势    二 王明“左”倾路线及其在中央苏区的推行    第二节1932年的6次进攻战役 宁都会议    一 赣州战役    二 漳州战役    三 南雄 水口战役    四 乐安 宜黄战役    五 宁都会议    六 建(宁)黎(川)泰(宁)战役    七 金溪、资溪战役    第三节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 反“围剿”前敌对双方的基本情况    二 红军攻南丰不克 实行战略退却    三 黄陂战斗    四 草台岗战斗    第四节 红一方面军奉命实行“分离作战”    一 “分离作战”方针的提出 部队的编成和    任务    二 红军东方军入闽作战    三 红军中央军在抚河、赣江间的作战    第五节 反“围剿”期间的军队建设    一 调整部队编制 适应战争需要    二 加强军政训练 提高部队素质    三 兴办红军学校 培养建军人才    四 加强后勤建设,保障部队供给    五 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发挥人民武装的整    体效能    六 加强政治工作 提高官兵阶级觉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第7军团北上    和第6军团西征    第一节 第五次反“围剿”前的形势和敌对双方的    基本情况    一 第五次反“围剿”前的形势    二 国民党军“围剿”中央苏区的准备    三 中央苏区反“围剿”前的基本情况    四 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苏区的完全统治    第二节 国民党军“围剿”开始 红军实行进攻作    战。红军第7、第9军团的成立    一 国民党军“围剿”开始,硝石、资溪桥战    斗    二 红军第7第9军团的成立    三 浒湾八角亭战斗和云盖山 大雄关战    斗    第三节 中共临时中央处理“福建事变”中的错误。    红军的作战行动    一 “福建事变”和中共临时中央处理“福建事    变”的错误    二 “福建事变”期间红军的作战行动    第四节 国民党军重新发起进攻,红军实行节节    抵御    一 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重新发起进攻 红    军转战黎川 南丰、泰宁地区    二 国民党军向广昌 建宁发动进攻 红军    实行保卫战    三 国民党军转兵东进 红军在建宁地区的    作战    第五节 国民党军向苏区中心区进攻 红军实行    全线抵御 红军第8军团的成立    一 国民党军向苏区中心区进攻 红军实行    6路分兵抵御    二 红军第8军团的成立 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第六节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闽浙赣皖边    红军第10军团的成立    一 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编成和作战行动    二 红军第10军团的成立及其作战行动    第七节 红军第6军团配合红军第一方面军反“围    剿”和西征    一 红军第6军团成立和配合红一方面军反    “围剿”作战    二 红军第6军团西征 同红军第3军会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央红军长征 胜利到达陕甘苏区    第一节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突破国民党军四道    封锁线    一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决策和部署    二 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 西渡桃江    三 通过国民党军第二 第三道封锁线 进    入湘南    四 湘江战役 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    第二节 黎平转兵,占领遵义    一 翻越老山界,占领黎平    二 黎平会议,红军改向黔北进军    三 突破乌江,占领遵义    第三节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一 遵义会议    二 一渡赤水,改向扎西    三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一 中共中央夺取宁夏战略计划的制定    二 红一方面军同红二 红四方面军会师    三 山城堡战役    第五节 实行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    转变,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一 “西安事变”,红军支援抗日友军    二 加强红军建设 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三 方面军实行改编 开赴抗日前线    四 南方红军游击队反对国民党军的总“清    剿”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本章小结    基本总结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  1930年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经两军团前委联席会议决定,组成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 部主任,辖第一、第三两个军团。第一军团总指挥部由方面军总指挥部兼,下辖3、4、12、20、22军,共5个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下辖5、8、16军,共3个军。全军共计3万余人。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  1931年11月,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所属各部归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称中央红军。1932年6月,中央红军复称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同年底进行整编,军团总指挥改称军团长,第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全军辖3个军团24个军,共约7万人(1935年11月,红五军团与红33军合编为红5军,归属红四方面军建制)。  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并兼红一方面军总部,朱德任总司令兼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任总政治委员兼方面军政治委员,叶剑英任方面军参谋长,杨尚昆任方面军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红军总部合并于中央军委,红一方面军再次称中央红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懋功地区会师。不久,中央红军再次改称红一方面军。后因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同红十五军团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名称,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开始后,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

作者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在红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由军事科学院编写的。我作为在红一方面军工作和战斗过的老战士,对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倍感欣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人民民主。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懂得的真理。认识这个真理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大革命,使我回忆起六十多年前那段悲壮的历史。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右派集团,相继背叛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勾结帝国主义,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被浸入血泊之中,数以万计的人头落地。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抢。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伞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创建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历史新时期。

图书封面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有没有搞错啊,明明定的是上下两册,只发给我一本下册,是什么意思,我还是预先付款的,要不要我去告你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