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806860625
作者:阮仪三
页数:170页

作者简介

本书包括:走近南浔;南浔溯古;南浔的湖丝、辑里丝;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宏屋巨宅懿德堂;张静江和尊德堂;嘉业堂藏书楼;水乡丰姿百间楼;南浔老街盛世重光;园林佳作小莲庄;小巧玲珑说颖园;南浔访石;莲池听雨;古镇走向未来。


 南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    第一次到小莲庄,是在湖州游玩了莲花庄的翌日,便道过访。  莲花庄是元末大书画家赵孟頫在湖州所建的一处大园林。局处南浔小镇的小莲庄,乃是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该园始建于1885年,经刘家祖孙三代四十年的经营,1924年于刘镛的长孙刘承干手上落成。因慕赵孟頫莲花庄之名,自称为“小莲庄”。    到得小莲庄门前,已是下午三时许。一路的绿树婆娑,清幽静谧,再没有其他游客。比起莲花庄的尘嚣,倒让人有点向隅之感。    面对着一衣带水的鹧鸪溪,中西式结合的红砖门楼,上书“小莲庄”三字,有点何绍基的味道,稳重肥厚中,飘逸着浅深秀媚。    进得门来,信步而行,只见亭榭错落于绿树丛中,楼阁掩映于涟漪之间,移步换景,幽曲成趣。走到园西侧的刘氏家庙,看到院外矗立着两座南北相对的牌坊,牌坊中间有两块“下马石”,一对蹲坐的石狮子,镂刻精致,憨态可掬。印象最深的,是和进门所见红砖门楼格调一致的一座楼房,是法国式建筑和中国塔式建筑的巧妙结合,饶有特色。此后想到小莲庄,就总会先想起这座红砖法国式塔楼。后来才知道,这楼名叫“东升阁”, 登高可以观日出,小莲庄全景一览无遗,是刘家休闲,避暑的地方,特别是家中女眷喜欢登临欢聚,于是又叫  “小姐楼”。    走着走着,曲廊幽径,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相当开阔的荷池。绿水春波中,满是亭亭静植,田田如盖;自然标格,别样清幽。夕阳照处,浮光跃金;鸳鸯戏水,鱼翔浅底。想起前清才女季淑兰的《消夏词》:    无主荷花开滿堤,  莲歌声脆小楼西。  鸳鸯自是多情甚,  雨雨风风一处棲。    雨雨风风一处棲。岁月,编结着白头鸳梦,风雨,织就了濡沫相怜;岂期终始参差,苍黄反覆,无常金弹,把菱花扑碎。。。。。。    二.    第二次到小莲庄,进门不远的商店里,买到当地特产南浔大头菜和橘红糕。那大头菜甘美清脆,饶有特色风味;橘红糕都是当天制成,软糯可口,齿颊留香。此后,这两样土特产,是每来必买,满载而归。    这一次来,才拜识了嘉业堂藏书楼。    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是刘镛的长孙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总体是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的书楼于幽雅的园林之中。书楼主体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分前后两进。书楼外面的园子里,有小巧与别致莲池、假山、凉亭。刘承干在《嘉业藏书楼记》中有这样描述书楼的环境:“园之四周,环以溪水,平临泱莽,直视无碍”。    刘承干自幼嗜好读书。长大后,更喜欢买书、校书、写书、藏书。辛亥革命期间,,大批古籍抛售,他乘机斥巨资大量购入,终于“历时二十年,自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共十六万册。”此后,嘉业堂还自行刻书,到处赠送学人。    我们站在二进中庭,正方形的天井,平铺着方砖,听说这里不生杂草,供夏季晾晒图书之用。远而望之,那缥缃万卷历历在目;逼而察之,只见珍藏的善本书都盛在木匣子中,匣内又复有衬板,对于防潮很有好处,主人对书,真当得上是“珍爱、宝藏”了。    在赵孟頫的莲花庄里,我们看到小小的一座“管楼”,据说当年赵孟頫和管夫人(仲姬)就在这里双修双栖。松雪的字,一如其人,秀美而少了点风骨,姑置不论。管夫人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可是千古传诵不衰。    建莲花庄,建管楼,为的是人;建嘉业堂藏书楼,为的是书;都是为着至爱而营建的“百尺楼”。即便是“百尺楼”,其实也装载不下那无尽的爱。大多数人都会希望为自己的至爱营造广义的“百尺楼”,我们也会为此努力奋斗。 “有力无心”、“有心无力” 的不说,最难堪,莫过于经年努力到底成功却已是奉献无从。由是观之,管楼,藏书楼,还是相当有福了。    三.    有一阵子,南浔可真是出了大名。莺莺燕燕,奔忙在大街小巷;屐粉脂香,压过了嘉业堂的书香;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让小莲庄的荷花蒙羞失色,花容惨淡。待到“天宫”粪除,小镇回复往昔的恬静,那年夏天,我们又来到小莲庄。    步入十亩荷池,放眼一望,太阳升朝霞,芙蕖出绿波,风荷挺举,红晕照人,摇曳多姿,幽香清远。我们一面赞叹,一面跟着那曲曲的碑刻长廊,绕着荷池漫步,时而停下拍照,流连忘返。离开荷池,再沿着庄园的小路,指点着旧日游踪。    回到小莲庄正门,还是那一衣如带的清溪,映照着中西式结合的红砖门楼,回看“小莲庄” 三个字,当年初次过访的情景,恍惚如昨。拍了照片回去比对着旧照一看,取景角度好像并无二致,神情却似乎添了几分依恋。    再移步嘉业堂藏书楼,发现天井里也植有荷花,伴着屋里的藏书,更见自然清丽。置身荷香书香之中,真有梁燕归来的感觉,心中唱起了那首最爱的《合家欢》:    走遍了万水千山  尝遍了苦乐甜酸  如今又回到了旧时的庭院  听得了燕语呢喃  孩子你靠近母亲的怀抱  母亲的怀抱温暖    经过了雨雪风霜  历尽了艰辛困难  如今又回到了旧时的庭院  听得了亲热的呼唤  孩子你靠近母亲的怀抱  母亲的怀抱温暖    从此后我们合家团圆  莫要再离别分散  从此后我们合家喜欢  莫再要离别分散  。。。。。。    冬至,感念畴昔,旧游历历;缅怀小莲庄荷花,心驰神往,爰成小文以寄意。    本文题目引自温庭筠诗:“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诗云: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好文章~~
  •     读的2015版本~开篇结束作者写的,其他百度哈~~
  •       
      一.
        
        第一次到小莲庄,是在湖州游玩了莲花庄的翌日,便道过访。
        莲花庄是元末大书画家赵孟頫在湖州所建的一处大园林。局处南浔小镇的小莲庄,乃是清末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该园始建于1885年,经刘家祖孙三代四十年的经营,1924年于刘镛的长孙刘承干手上落成。因慕赵孟頫莲花庄之名,自称为“小莲庄”。
        
        到得小莲庄门前,已是下午三时许。一路的绿树婆娑,清幽静谧,再没有其他游客。比起莲花庄的尘嚣,倒让人有点向隅之感。
        
        面对着一衣带水的鹧鸪溪,中西式结合的红砖门楼,上书“小莲庄”三字,有点何绍基的味道,稳重肥厚中,飘逸着浅深秀媚。
        
        进得门来,信步而行,只见亭榭错落于绿树丛中,楼阁掩映于涟漪之间,移步换景,幽曲成趣。走到园西侧的刘氏家庙,看到院外矗立着两座南北相对的牌坊,牌坊中间有两块“下马石”,一对蹲坐的石狮子,镂刻精致,憨态可掬。印象最深的,是和进门所见红砖门楼格调一致的一座楼房,是法国式建筑和中国塔式建筑的巧妙结合,饶有特色。此后想到小莲庄,就总会先想起这座红砖法国式塔楼。后来才知道,这楼名叫“东升阁”, 登高可以观日出,小莲庄全景一览无遗,是刘家休闲,避暑的地方,特别是家中女眷喜欢登临欢聚,于是又叫
        “小姐楼”。
        
        走着走着,曲廊幽径,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相当开阔的荷池。绿水春波中,满是亭亭静植,田田如盖;自然标格,别样清幽。夕阳照处,浮光跃金;鸳鸯戏水,鱼翔浅底。想起前清才女季淑兰的《消夏词》:
        
        无主荷花开滿堤,
        莲歌声脆小楼西。
        鸳鸯自是多情甚,
        雨雨风风一处棲。
        
        雨雨风风一处棲。岁月,编结着白头鸳梦,风雨,织就了濡沫相怜;岂期终始参差,苍黄反覆,无常金弹,把菱花扑碎。。。。。。
        
        二.
        
        第二次到小莲庄,进门不远的商店里,买到当地特产南浔大头菜和橘红糕。那大头菜甘美清脆,饶有特色风味;橘红糕都是当天制成,软糯可口,齿颊留香。此后,这两样土特产,是每来必买,满载而归。
        
        这一次来,才拜识了嘉业堂藏书楼。
        
        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是刘镛的长孙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总体是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的书楼于幽雅的园林之中。书楼主体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分前后两进。书楼外面的园子里,有小巧与别致莲池、假山、凉亭。刘承干在《嘉业藏书楼记》中有这样描述书楼的环境:“园之四周,环以溪水,平临泱莽,直视无碍”。
        
        刘承干自幼嗜好读书。长大后,更喜欢买书、校书、写书、藏书。辛亥革命期间,,大批古籍抛售,他乘机斥巨资大量购入,终于“历时二十年,自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共十六万册。”此后,嘉业堂还自行刻书,到处赠送学人。
        
        我们站在二进中庭,正方形的天井,平铺着方砖,听说这里不生杂草,供夏季晾晒图书之用。远而望之,那缥缃万卷历历在目;逼而察之,只见珍藏的善本书都盛在木匣子中,匣内又复有衬板,对于防潮很有好处,主人对书,真当得上是“珍爱、宝藏”了。
        
        在赵孟頫的莲花庄里,我们看到小小的一座“管楼”,据说当年赵孟頫和管夫人(仲姬)就在这里双修双栖。松雪的字,一如其人,秀美而少了点风骨,姑置不论。管夫人的“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可是千古传诵不衰。
        
        建莲花庄,建管楼,为的是人;建嘉业堂藏书楼,为的是书;都是为着至爱而营建的“百尺楼”。即便是“百尺楼”,其实也装载不下那无尽的爱。大多数人都会希望为自己的至爱营造广义的“百尺楼”,我们也会为此努力奋斗。 “有力无心”、“有心无力” 的不说,最难堪,莫过于经年努力到底成功却已是奉献无从。由是观之,管楼,藏书楼,还是相当有福了。
        
        三.
        
        有一阵子,南浔可真是出了大名。莺莺燕燕,奔忙在大街小巷;屐粉脂香,压过了嘉业堂的书香;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让小莲庄的荷花蒙羞失色,花容惨淡。待到“天宫”粪除,小镇回复往昔的恬静,那年夏天,我们又来到小莲庄。
        
        步入十亩荷池,放眼一望,太阳升朝霞,芙蕖出绿波,风荷挺举,红晕照人,摇曳多姿,幽香清远。我们一面赞叹,一面跟着那曲曲的碑刻长廊,绕着荷池漫步,时而停下拍照,流连忘返。离开荷池,再沿着庄园的小路,指点着旧日游踪。
        
        回到小莲庄正门,还是那一衣如带的清溪,映照着中西式结合的红砖门楼,回看“小莲庄” 三个字,当年初次过访的情景,恍惚如昨。拍了照片回去比对着旧照一看,取景角度好像并无二致,神情却似乎添了几分依恋。
        
        再移步嘉业堂藏书楼,发现天井里也植有荷花,伴着屋里的藏书,更见自然清丽。置身荷香书香之中,真有梁燕归来的感觉,心中唱起了那首最爱的《合家欢》:
        
        走遍了万水千山
        尝遍了苦乐甜酸
        如今又回到了旧时的庭院
        听得了燕语呢喃
        孩子你靠近母亲的怀抱
        母亲的怀抱温暖
        
        经过了雨雪风霜
        历尽了艰辛困难
        如今又回到了旧时的庭院
        听得了亲热的呼唤
        孩子你靠近母亲的怀抱
        母亲的怀抱温暖
        
        从此后我们合家团圆
        莫要再离别分散
        从此后我们合家喜欢
        莫再要离别分散
        。。。。。。
        
        冬至,感念畴昔,旧游历历;缅怀小莲庄荷花,心驰神往,爰成小文以寄意。
        
        本文题目引自温庭筠诗:“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诗云: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     另外一个版本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