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作品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801487544
作者:艾柯
页数:268页

内容概要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VS杂志领导人。他的学术性作品有《缺席的结构》(1968年)、《论一般符号学》(1975年)、《神话中的读者》(1979年)、《关于镜子》(1985年)、《阐释的极限》(1990年),以及在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结集《来自帝国的边沿》(1997年)。《开放的作品》(1962年)被公认为是他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
艾柯198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玫瑰的名字》(获1981年斯特雷加奖),1988年又出版了《福科摆》(获1989年邦卡雷拉奖),1994年出版《昨日之岛》。1963年出版《小记事》之后过了三十年才于1992年出版了《小记事第二集》。其他作品还有:《悠游小说林》(1994年)、《康德和鸭嘴兽》(1997年)、《伦理作品五篇》(1997年)和《谎言和讥讽》(2000年)。

书籍目录

《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一、开放的作品的艺术理论
二、诗的语言的分析
(一)克罗齐和杜威
(二)三个句子的分析
(三)美学刺激
(四)美学价值和两种“开放”
三、开放性、信息和交流
(一)心理学理论
(二)诗的语言和信息
(三)信息和心理传递
四、视觉艺术中的开放作品
(一)作为认识论的隐喻的作品
(二)开放性与信息
(三)形式与开放
五、事件和情节
――电视经验和美学
(一)现场直播的美学结构
(二)事件的自由和习惯的宿命
六、禅和西方
七、关于关注现实的形式模式
附录 伊甸园语言中美学信息的诞生

作者简介

十二音体系音乐、乔伊斯、试验文学、非形象绘画、运动艺术、电视直播的时间结构、新小说派以及安东尼奥尼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信息理论在美学上的运用,由这一系列的不同观点诞生了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观点以及对它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观点,将之作为“认识论的隐喻”提出来,这将独立地进展为对世界的定义,很像新的科学方法确立的定义。这本书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后在文化界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持续了好几年,成为走向非传统的“人文学”的美学起点,这是建立在评论―哲学议题和科学议题紧密结合―基础上的美学。《开放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就语言技术和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思想意识作用进行的讨论所依据的坐标,这里所说的先锋派艺术既包括“历史的”先锋派,也包括“新先锋派”,对这种“新先锋派”既做了最具挑战性的理论总结,也进行了最详尽的批评。
本版既包括了艾柯写的序言,也包括了他在后来写的序言,而且还有详尽的评论概述,即这本决裂性的图书遭到拒绝或受到欢迎的历史。


 开放的作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喜欢逛书店不单单是因为喜欢看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喜欢那里书的香味,翻开一本新书,油墨的香味淡淡的,闻着就很舒服。拿起这本《开放的作品》的时候,朋友抢过去翻了翻,之后问我:“这可是写哲学的啊,你看得进去么?”我说:“这你就土鳖了不是,哲学著作就像红酒一样……”没等朋友把她的崇敬表情完全绽放开的时候我又无情地补了一句:“睡前看一点,对睡眠很有帮助。”实际上能买下这本《开放的作品》完全是因为几个月前看过作者安伯托·艾柯写的一本随笔集,叫《带着鲑鱼去旅行》。文字简单流畅,一本游记能写的让人身临其境,很有看头。艾柯是谁?书的扉页上写着是个研究哲学的,主攻对象是乔依斯,书里写了,研究乔依斯不是因为崇拜他,因为他的作品刚好能说明艾柯要阐述的问题。这完全就和那些一辈子只看一本书的“红学家”们划清了界限。还是说说这本书吧。两百多页看下来感觉这是一本很现代的工具书(书是1962年就写好了的,我们这边才给翻译出来),题目起得非常到位也特别准确,整个书都在讨论什么是“开放的作品”。这种论述很大众化,注意他说的是“什么是开放的作品”,而不是在讲“开放的作品是什么”,前者会罗列一些作者所熟知的案例,其中有建筑、绘画、电影、小说,用这些现代艺术作品来说明他的理论,这么做很聪明。而且我渐渐发现,最近几年的哲学书都很好看,不像以前那么枯燥,老讲空空的理论,估计哲学家们也都想通了,发展哲学的唯一办法是让老百姓都能看懂他们的书,这多少和电影的商业与艺术间的矛盾异曲同工。我说张艺谋怎么改拍《十面埋伏》这种电影了呢。扯远了。依我粗浅的认识,这本书实际上在讲对待牛逼的文艺作品的态度。里边有个理论很有意思,他说读者在看一部作品的时候,以书为例,实际上看的过程也是读者在写作的过程,一边看你写的故事,一边在脑子里编织出一个虚幻的场景,情节、人物、场景实际上都是在读者脑子里形成的,这东西作者就没法控制了。换句话说,乔依斯牛逼吧,写《尤利西斯》那位,但是你在看《尤利西斯》的时候也是你在和作者一起创作这个小说的过程。你要这么一想,自己的地位是不是也上去了?我跟乔依斯一样牛逼啦!他写我也写呐!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这些虚幻的场景就是艾柯所说的“开放的作品”。书里还引用了一个艾柯的亲身经历,在《开放的作品》在意大利出版以后立刻引起很大的轰动,很多写小说的作家看完了以后都拿着自己的作品来问艾柯,说大师,您看我写这小说算是“开放的作品”吗?艾柯当时哭笑不得,说傻B!开放的作品根本就不存在!谁都写不出来“开放的作品”。当年王朔写《动物凶猛》的时候说:“这有一点像我想写的那个故事”。你看,作者脑子里也有“开放的作品”,可是写出来的总要差一点儿。艾柯说,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以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不是说作者功力不够,故事没写完(咱还拿小说说事儿),而是作者将脑子里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列组合,然后拿到人们面前,至于你对这个作品的看法,还有你阅读的时候产生的一些“幻觉”那都是你的事儿了,与作者没什么关系了。关于“未完成的作品”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说诗人马拉美曾经写过这么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书》。这本“书”里,页码不是按固定的顺序排列的,它们可以按照排列规律的不同顺序装订起来,这里事一些独立成册的小册子,每本小册子的第一也和最后一页写在同一张折成两面的大纸上,这就是一本小册子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在小册子里,事一些简单的单页,这些单页可以随意挪动,可以互换前后位置,但是无论按照什么顺序组合起来,上面的文字都能有一个完整的意思。谁说书是死的来着?你瞅人家搞得多活分啊。另外关于这本书,我觉得哲学家在语言的叙述上还是抛不开那些晦涩冗长的句子,不知道是艾柯写的不好还是咱们这边的翻译有问题(我只能看译文的,因为原文是用意大利语写的),要想搞明白他那些动辄两三行的长句子背后的深刻涵义,我觉得我这道行还得练,不过我有个更省事儿却有点犯混蛋的做法,就是跳过去,反正哲学书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这句看不懂就往下看,要是整本书都看不懂就直接扔喽。有一牛人不是说了么:“再著名的作品,要是看起来没劲对你来说也是垃圾,因为你丝毫没有从中得到任何营养。”看到这儿有人问了,你说了半天,到底什么是“开放的作品”啊?要不你也找来这书自己翻翻得了。
  •     本书的第五章,《事件和情节——电视经验和美学》,艾柯分析电视的现场直播,得出的结论是,日常新闻事件直播方面,电视节目制作者往往会用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情节来叙述事件,也即那基本上都不是“开放的作品”,尽管供其操作的材料直接就是“开放”、“真实”而“多义”的生活。“电视直播的进展取决于公众所期望的东西,取决于公众的特殊要求,公众在对发生的事要求某种消息的同时也想着精致小说中所发生的事——公众认为,只有生活在他眼里像是摆脱了偶然性并像故事情节一样串联起来、选择出来时才才是真实的。”生活无限复杂,种种偶然连绵交织,可所有的电视直播都像是一出众人合演的通俗剧,我们在里面重复千篇一律的情节,或哭或笑。众所周知,在咱自己的屏幕上,情节很多时候都指向没有偶然的人民事业的必然,伴随着“我们终将战胜……”之类的口号。这次南方雪灾,我在车站困了一天,回家后每天收看现场直播的抗灾通俗剧。天降灾祸,万众一心,排除万难,不帕牺牲,英明领导,取得胜利……其中的转承启合和不可或缺的元素咱太熟悉了,无需多说。像艾柯分析的,正是那样的情节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腔调和材料取舍,同时规约着我们对那一远为复杂的事件的理解。比如车站严重积压的人群,上百万人的焦灼如果突出出来,图景肯定异常凌乱,可一成为众志成城的注脚,人们就安心了。那几位殉职的送变电工,在叙述中也必然成为为了事业不顾一切的烈士,能加强这一表达的各种元素被不断渲染,其余的则被摒弃在外。最后还有对报道者的叙述,现场记者也成了英雄,既是叙述者又是被叙述的行动。这让整个直播具备了多重叙述的套层结构,但此处绝非指向文本的开放,而是通过对叙述的叙述强化封闭文本的天经地义。当然,并不是说那样就不好,诚如艾柯所言,“在开放作品的艺术理论形成的历史阶段,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交流都应该追求这一目标。大家所了解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情节结构仍然是很多大众消费的多种产品的典型结构,这些产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达到很高的顶峰。”如果说现代之后的艺术致力于对成规的突破和作品的开放性,正昭示着传统信仰的崩塌,那么掺杂着种种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对肥皂剧式情节的深刻要求,就可以说明人们在生活中对纯真的向往。这样世界即使因此少了一些“艺术价值”,也会多不少让人温暖的希望。但是,多义的生活靠单义的情节来规整,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当一个人在一出通俗剧中完成既定角色后,生活这出大剧很可能会显得愈加荒唐。像非典时期,医生作为英雄登上舞台,大幕落下,医患关系依然紧张,人们为那一事件编织的情节并没有修整医疗问题一环。这样操蛋的例子太多了,英雄啊伟大啊愤慨啊,种种头衔和口号语汇满天飞,大戏落幕,问题依然,演戏呢。人们需要通俗剧来理解生活、带来希望,却经常因为剧目的限制而忽视了扮演角色的演员。某个情节不过是对生活的一种不无狭隘的解读,在生活大剧中,并没有角色、演员之别,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小问题都事关重大。对电视直播和其它真实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美学分析,因其素材的特别而更容易被表象迷惑,最为明目张胆的合谋要算是各类访谈了,完全意料之中的问题和答案,根据需要组成各种类型。其实说白了,那无非是个如何看待生活的问题。艾柯举了个很有趣的例子:1961年夏,阿兰·罗伯-格里耶碰上空难,结果安然无恙,他在之后的采访中描述这一事件时,完全是巴尔扎克式的,而没有采用任何新小说技巧,于是有文章讥讽应该把他从新小说技巧教皇的宝座上拉下来。艾柯为之辩解,说没有谁会把他某一方面的倡导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小点。是啊,我们习惯的眼光并不总出好主意,但终归有它的道理,揭示其意味和局限是个不小的题目。“自然,生活事实上更像《尤利西斯》而不是更像《三个火枪手》。但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觉得,生活更像《三个火枪手》而不是更像《尤利西斯》。更明确地说就是,生活只有像精致小说中的情况时,人们才能记住它,才会说它是合乎情理的。”
  •     翻开正文第一页就遇到了一个足够BH的翻译:《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第1页从下往上数第9行。原文如下:一开始的时候是朗读《尤利西斯》的第11章(这一章叫《警报》,是拟声的狂欢)注意那个“警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第11章是Sirens,也就是“塞壬”,这个词到了近代才有警报的意思。没读过《尤利西斯》不要紧,但把这么轻易就舍弃Siren这个词的原始意思,那可就说不过去了啊。这是个沉重的打击。有没有谁读完了全文?后面还有没有更BH的翻译?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我还没开始看。。。。
  •       本书的第五章,《事件和情节——电视经验和美学》,艾柯分析电视的现场直播,得出的结论是,日常新闻事件直播方面,电视节目制作者往往会用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情节来叙述事件,也即那基本上都不是“开放的作品”,尽管供其操作的材料直接就是“开放”、“真实”而“多义”的生活。“电视直播的进展取决于公众所期望的东西,取决于公众的特殊要求,公众在对发生的事要求某种消息的同时也想着精致小说中所发生的事——公众认为,只有生活在他眼里像是摆脱了偶然性并像故事情节一样串联起来、选择出来时才才是真实的。”
      
      生活无限复杂,种种偶然连绵交织,可所有的电视直播都像是一出众人合演的通俗剧,我们在里面重复千篇一律的情节,或哭或笑。众所周知,在咱自己的屏幕上,情节很多时候都指向没有偶然的人民事业的必然,伴随着“我们终将战胜……”之类的口号。
      
      这次南方雪灾,我在车站困了一天,回家后每天收看现场直播的抗灾通俗剧。天降灾祸,万众一心,排除万难,不帕牺牲,英明领导,取得胜利……其中的转承启合和不可或缺的元素咱太熟悉了,无需多说。像艾柯分析的,正是那样的情节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腔调和材料取舍,同时规约着我们对那一远为复杂的事件的理解。比如车站严重积压的人群,上百万人的焦灼如果突出出来,图景肯定异常凌乱,可一成为众志成城的注脚,人们就安心了。那几位殉职的送变电工,在叙述中也必然成为为了事业不顾一切的烈士,能加强这一表达的各种元素被不断渲染,其余的则被摒弃在外。最后还有对报道者的叙述,现场记者也成了英雄,既是叙述者又是被叙述的行动。这让整个直播具备了多重叙述的套层结构,但此处绝非指向文本的开放,而是通过对叙述的叙述强化封闭文本的天经地义。
      
      当然,并不是说那样就不好,诚如艾柯所言,“在开放作品的艺术理论形成的历史阶段,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交流都应该追求这一目标。大家所了解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情节结构仍然是很多大众消费的多种产品的典型结构,这些产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达到很高的顶峰。”如果说现代之后的艺术致力于对成规的突破和作品的开放性,正昭示着传统信仰的崩塌,那么掺杂着种种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对肥皂剧式情节的深刻要求,就可以说明人们在生活中对纯真的向往。这样世界即使因此少了一些“艺术价值”,也会多不少让人温暖的希望。
      
      但是,多义的生活靠单义的情节来规整,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当一个人在一出通俗剧中完成既定角色后,生活这出大剧很可能会显得愈加荒唐。像非典时期,医生作为英雄登上舞台,大幕落下,医患关系依然紧张,人们为那一事件编织的情节并没有修整医疗问题一环。这样操蛋的例子太多了,英雄啊伟大啊愤慨啊,种种头衔和口号语汇满天飞,大戏落幕,问题依然,演戏呢。人们需要通俗剧来理解生活、带来希望,却经常因为剧目的限制而忽视了扮演角色的演员。某个情节不过是对生活的一种不无狭隘的解读,在生活大剧中,并没有角色、演员之别,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小问题都事关重大。
      
      对电视直播和其它真实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美学分析,因其素材的特别而更容易被表象迷惑,最为明目张胆的合谋要算是各类访谈了,完全意料之中的问题和答案,根据需要组成各种类型。其实说白了,那无非是个如何看待生活的问题。艾柯举了个很有趣的例子:1961年夏,阿兰·罗伯-格里耶碰上空难,结果安然无恙,他在之后的采访中描述这一事件时,完全是巴尔扎克式的,而没有采用任何新小说技巧,于是有文章讥讽应该把他从新小说技巧教皇的宝座上拉下来。艾柯为之辩解,说没有谁会把他某一方面的倡导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小点。是啊,我们习惯的眼光并不总出好主意,但终归有它的道理,揭示其意味和局限是个不小的题目。
      
      “自然,生活事实上更像《尤利西斯》而不是更像《三个火枪手》。但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觉得,生活更像《三个火枪手》而不是更像《尤利西斯》。更明确地说就是,生活只有像精致小说中的情况时,人们才能记住它,才会说它是合乎情理的。”
      
  •     开放的作品就是邀请标准读者对标准作者进行有意义的而又不过度的阐释,经验读者和经验作者都在此之外。
  •     亚当=考据=实验=鲁迅
  •     混乱的序
  •     这本书是外星人翻译的。从内容看,基本在重复“作品的含糊性即让作品开放的原由”,能够容纳阐释,似乎就是好的,开放的了。虽然结合了印象派绘画,现代派小说一大堆材料,但是...信息量大=开放,不救无异于把什么标准都撤销了吗。
  •     不懂的太多,读起来有点痛苦
  •     1.最重要是前几篇。 2.学术化的文艺=符号学? 3.这翻译....
  •     翻译得蛮不错,作为一本文学理论书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读的。
  •     毕业论文的参考书籍,是那种很有用很有用看完就不会记得任何东西的难读型
  •     我爱艾柯,他是个天才
  •       翻开正文第一页就遇到了一个足够BH的翻译:《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第1页从下往上数第9行。原文如下:
      
      一开始的时候是朗读《尤利西斯》的第11章(这一章叫《警报》,是拟声的狂欢)
      
      注意那个“警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第11章是Sirens,也就是“塞壬”,这个词到了近代才有警报的意思。没读过《尤利西斯》不要紧,但把这么轻易就舍弃Siren这个词的原始意思,那可就说不过去了啊。
      
      这是个沉重的打击。有没有谁读完了全文?后面还有没有更BH的翻译?
      
  •     翻译不好
  •     好
  •     禅与摩托车修理部分不管怎么傲娇地解释都略违和…
  •     翻译的这么烂啊?谁翻译的?
  •     不喜欢这个译本。
  •     世界前景的无序与变化性,使面对的客体不完整的呈现,这种开放的含糊性,正是艺术追求与表达的。创作者打破单一秩序、普遍规律,增加语义和混乱因素,以熵的增加刺激欣赏者从而完成开放的作品,同时使欣赏者在设定的理解场中交流。而接受者以过往经验、个人修养、情感波澜理解转化这些信息,完成与开放作品间的交流,达成一次审美体验,理解模式的个人化也使欣赏开放性作品含糊而迷人。其实谈的还是客体,创作者与接受者间的交流和理解。另外,此书真是生动有趣,无所不包。
  •     阴影
  •     没看完
  •     受益匪浅
  •     恩 你说的是对的。Ulysses的每个章节的名字都与Odyssey一样的,所以可以做对比阅读。
  •     关于现代艺术作品欣赏的启蒙
  •     满分是因为真的看不大懂。
  •     真难读……所以只读了第一章
  •     神迹。
  •     扣两分给翻译。。有别的译本么:'(
  •     偶虽不懂洋文也觉得翻得差劲。
  •     国内的出版社就不能把UmbertoEco先生的名字翻译给统一一下么?
  •     很酷的作品认真消化
  •     翻译很糟糕
  •     见识了艾柯的神伟。之前读他的《带上鲑鱼去旅行》还觉他有罕见的狡辩之才,读读这本《开放的作品》才深知其功力之深、见识之广。之可惜自己修炼不够,历史小说什么的都读不进。
  •     同样半途而废......以为是散文没想到是理论书......应该上学期配合传播学课来看的但是现在既然课读完了自然就不高兴重温理论.....但是里面摘录的魏尔伦的诗艺片段不错,下次找找看
  •     我越来越有病了……2007-3-21
  •     理解有一定难度,赫赫
  •     看到大家都不知道三个序在说什么我就放心了。觉得有趣的是美国化的禅学和符号语义两章,后者是那种只有表音文字使用者才想得出来的研究。
  •     太棒!续借!
  •     艾柯就是当代海明威,是一个让人看了之后、变得深度近视的符号学家。
  •     少数翻译和我一直认知的有出入,但不碍事。
  •     先说说翻译,能翻下来都不容易,谈不上不好。“《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能读到很多埃科当时的故事(还有埃科对各种评论的略吐槽式罗列,有爱),相比《悠游小说林》的确难读些,谁让作者不仅研究艺术和文学创作,音乐和哲学,还对科学如此热衷呢。
  •     我把那仨序都跳过了,太他妈不知所谓了,我的文学功底还没好到能应付错误百出的翻译。
    正文现在只看了第一部分,倒是没什么毛病,语言也比较流畅。
  •     没看懂
  •     標記第五章和波德里亞對整個幻覺淪喪的「藝術」之對比。記:安東尼奧尼《奇遇》《夜》在敘事形式上與傳統情節的斷裂;《驛站馬車》作為亞氏的現代敘述典型。重要:亞氏的情節結構在大眾消費中的範型意義。
  •     不过是挪用现象学和语言学的说法。。。
  •     短话长说的一本书
  •     译扣一星
  •     #没法读的棒译本#之真心觉得译者不知道自己在翻什么(尤其是涉及信息理论的部分)。中译本收了《禅和西方》、《伊甸园语言中美学信息的诞生》两篇,英文本没有,可读。
  •     这书影响了我大学的毕业论文~
  •     写了3个那么鸡巴长的序
  •     某个时间段影响我最深的一本书
  •     围绕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开放性扯了好多,即文本和接受者的不断动态互动的一种理解关系.信息学和传递心理学那部分很有趣,最后扯到了电视直播和禅,符号学
  •     艾柯的这本半个多世纪前的《开放的作品》中引援了诸多领域的理论、观点、实例及注解,通过丰富的信息对艺术的可能性之展现进行阐述,换句话说,还是蛮使人开窍的
  •     翻译相当的糟糕,完全没有美感。但是艾柯在这部论文集中表现出的敏感的判断力是令人钦佩的。
  •     读这本之前,建议先可看看他的《悠游小说林》,可能回头再来读此书,会有帮助!
  •     | J05-53 /A13(2)
  •     每次看这种书免不了要骂翻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