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2
ISBN:9787500624899
作者:王维昌
页数:342页

书籍目录

目次
前言
错误的喜剧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驯悍记
维洛那二绅士
爱的徒劳
罗密欧与朱丽叶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无事生非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裘力斯・凯撒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又名:各遂所愿)
哈姆莱特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终成眷属
一报还一报
奥瑟罗
李尔王
麦克白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科利奥兰纳斯
雅典的泰门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
暴风雨
约翰王
理查二世
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世下篇
亨利五世
亨利六世上篇
亨利六世中篇
亨利六世下篇
理查三世
亨利八世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是
世界古典文学中的一座宝库。
本书共收翁戏剧37部。其历
史剧。以英国编年史为题衬,
塑造了七位君王的不同形象,
展示了英国自13世纪到16世
纪从动乱纷争到中央集权的
300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其
悲剧和喜剧,大部分涉及蹲男
女间的恋爱这个上面,莎翁通
过这些爱情故事,揭露了当时
政治、社会生活的丑恶面目。
歌颂了青年一代追求恋爱自
由、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
本书将37部戏剧以朴实
浅近的语言改写成故事,既忠
实于原著,又富有文采,对于
青少年读者领会和鉴赏沙翁剧
本,大有益处。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到现在还记得买这本书时的情景,初一的时候刚开始学英文,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本英文读本,虽说是中英文对照的。现在这本还在我的书柜里,到现在读也还有趣。庆幸自己的选书眼光不赖,Charles lamb的文笔是我现在的最爱,文洁若萧乾夫妇的翻译也深得原文要旨,而这本书也如lamb姐弟在前言中所说的,让我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有了启蒙性的认识。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很完美的把莎翁的戏剧熔炼为一个个中短篇的故事,可读性比莎翁本人的戏剧要强很多。这也要多多感谢译者。而我人生第一个英文名也就是出自莎翁的《暴风雨》,Ariel那个调皮任性,自由自在空气般的精灵。后来得知在英国有一种洗衣粉就叫ariel,呵呵,也就换掉了,许久不用。
       一直到大二,英美文学欣赏,学习莎翁成为必然的必然,不能绕过,发觉自己还是耐不下性子来读那to be or not to be,想起这本早已忘却在角落里的读本,把戏剧原著和这书一起读理解起来容易很多。为了改编以后可以表演,语言也借鉴了Charles的许多要素。
       翻开这书,还标着当年不认识的英文单词,现在读起来也已全然不费劲儿了,学了十年的英文,终于可以走进这英文的世界里来探个究竟。其实本身既然定义为故事,英文的难度也就定在一定级别了,不像Charles lamb 的伊利亚随笔,难度等级就不相同。在想Charles 为了照顾mary,终生未娶,所陪伴他的便是文学,读和写。想起Emily Dickinson,终生未嫁。纵是比正常人少了极多与世界接触的机会,却在另一个世界中与时空有了交流。这交流织构了另一个安静纯洁的空间。
       我觉得,Charles lamb是比fransis bacon 更出色的散文家。
  •     个人感觉还是中青版的戏剧集看起来更舒服,有精美的版画插图(虽然有些小)
  •     恩男的。。。另外感谢消灭零回复 XP
  •     没有啊,晚了2小时。那谁又选上了
    你那本看完了快寄我啊
    比赛好看吗
  •     我在潘家园淘到的此书
    80年重印的(56年首版)
    也是因为兰姆才发生的兴趣
    但买回来一直没看
  •     书非借不能读!
    吼吼,正想问你消失哪了
    怎么没参加这次选书?
  •     归纳能力很强的一位童鞋,并且具有幽默潜质,我猜,你是男的?
  •       本书不是莎士比亚的原著,而是改写后的版本。由于改写者的用心,使这个版本也深受好评并广为流传。此书的译者是国内翻译大家萧乾先生。萧曾经翻译了一整套莎翁全集,似乎意犹未尽,“顺手”翻译了这个改写版。(见《萧乾译作全集》:全10册——http://www.douban.com/subject/1634714/)
      把深奥的古典文学作品加以通俗化,让本来没有可能接近原著的广大群众得以分享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打破古典文学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并在继承文学遗产方面,为孩子们做一些启蒙性的工作,这是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事啊!确实也有些人写过这类通俗读物,然而能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并且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却如凤毛麟角。究其原因,这里显然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即能的不一定肯,肯的又不一定能。换句话说,对古典文学造诣高深、文笔好的作家未必这样“甘为孺子牛”,步下“大雅之堂”来从事这种普及工作,而热心人又往往不能胜任。此外,向儿童普及,学识及文笔之外,还须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这就无怪乎1807年杰出的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1775—1834)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1764--1847)所合写的这部书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了。
      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诗剧共37个——即喜剧14个,悲剧12个,历史剧11个。他们姐弟从中选了20个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把它们改写成叙事体的散文。其中,6个悲剧(即《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太门》、《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和《奥瑟罗》)是由查尔斯·兰姆执笔的,其余14篇是玛丽·兰姆改写的。1806年,也就是他们动手写此书那年的6月2日,玛丽在给撒拉·斯托达尔特的信中描绘了姐弟二人写此书的情景: “我们俩就像《仲夏夜之梦》里的赫米娅和海丽娜那样伙用一张桌子(可是并没坐在同一个垫子上),我闻着鼻烟,他呻吟着,说实在写不出来。他总是这么说着,直到写成了又觉得还算过得去。”
      这两位改编者从一开始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颇高的目标:要尽量把原作语言的精华糅合到故事中去。同时,为了保持风格的统一,防止把莎剧庸俗化,他们在全书中尽可能使用十六七世纪的语言。
      兰姆姐弟这部作品的成功,首先在于他们对莎剧都有深湛的研究,两人写得一手好散文,并且具有孩子的眼睛和孩子的心。他们二人对莎士比亚时代的语言和文学都很熟悉。查尔斯写过《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剧作家的作品范式》(1808)、《论莎士比亚的悲剧》(1811)等论文。同时,儿童文学在他们的全部著作中占有相当位置。他们合著过《儿童诗歌集》(1805),玛丽写过《列斯特夫人的学校》(1808),查尔斯写过《红星王和红星后》(1805)。此外,查尔斯还曾把希腊史诗《奥德赛》也改编成故事。自然,他的主要作品仍然是《以利亚随笔》(1823),那是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最初的范例之一,是用讽刺和感伤的笔调揭露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的。
      查尔斯·兰姆出身寒苦,他的父亲约翰·兰姆给伦敦的一个律师当仆役。查尔斯由于口吃,没读过大学,在东印度公司当了33年的小职员。玛丽还靠揽些针线活计贴补家用。不幸的是她曾精神失常,亲手杀了自己的生母。查尔斯本人也曾一度进过疯人院。
      在改编时,他们以莎剧中所包含的品质教育为经——自然是按照当时英国的标准,以原作那晶莹如珠玉的诗句为纬。他们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在处理每个诗剧的时候,他们总先突出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略掉次要的人物和情节,文字简练,有条不紊。在《威尼斯商人》中,作者开门见山地把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的矛盾冲突摆了出来。《哈姆莱特》不是像原剧那样先由次要人物出场来烘托,而是马上把悲剧的核心展示出来。在《奥瑟罗》中,作者抓紧了悲剧的每一环节,把一个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刻画得简洁有力,层次分明。
      由于作者善于整理、选择、剪裁、概括,每个故事的轮廓都是清楚、鲜明的。他们虽然很注意简练,然而为了帮助小读者对剧情理解得透彻些,在《哈姆莱特》中却不惜使用一些篇幅去说明王子为什么不马上替他父亲报仇。全书虽然严格尊重原作,为了适应读者的生活经验,在《太尔亲王配力克里斯》中,却把玛丽娜被卖做妓女那段,隐约地用“被卖做奴隶”一笔带过。这些都说明他们时刻记住这部作品是为谁而写的,懂得照顾年轻读者所具备的条件和特殊的需要。
      
      ★改写作者原序★
      这些故事是为年轻的读者写的,当作他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初阶。为了这个缘故,我们曾尽可能地采用原作的语言。在把原作编写成为前后连贯的普通故事形式而加进去的词句上,我们也曾仔细斟酌,竭力做到不至于损害原作语言的美。因此,我们曾尽量避免使
      用莎士比亚时代以后流行的语言。
      年轻的读者将来读到这些故事所根据的原作的时候,会发现在由悲剧编写成的故事方面,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时常没有经过很大改动就在故事的叙述或是对话里出现了;然而在根据喜剧改编的故事方面,我们几乎没法把莎士比亚的语言改成叙述的文字,因此,对不习惯于戏剧形式的年轻读者来说,对话恐怕用得太多了些。如果这是个缺陷的话,这也是由于我们一心一意想让大家尽量读到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年轻的读者念到“他说’、“她说”以及一问一答的地方要是感到厌烦的话,请他们多多谅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叫他们略微尝尝原作的精华。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座丰富的宝藏,他们得等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去欣赏。这些故事只是从那座宝藏里抽出来的一些渺小、毫无光彩的铜钱,充其量也不过是根据莎士比亚完美无比的图画临摹下来的复制品,模模糊糊,很不完整。这些故事的确模糊、不完整,为了使它们念起来像散文,我们不得不把莎士比亚的许多绝妙词句改得远不能表达原作的含义,这样一来,就常常破坏了莎士比亚语言的美。即使有些地方我们一字不动地采用了原作的自由体诗,这样,希望利用原作的朴素简洁叫年轻的读者以为读的是散文;然而把莎士比亚的语言从它天然的土壤和野生的充满诗意的花园里移植过来,无论怎样总要损伤不少它固有的美。
      我们曾经想把这些故事写得叫年纪很小的孩子读起来也容易懂。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做,可是大部分故事的主题使得这个意图很难实现。把男男女女的经历用幼小的心灵所容易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可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年轻的读者看完了,一定会认为这些故事足以丰富大家的想像,提高大家的品质,使他们抛弃一切自私的、唯利是图的念头;这些故事教给他们一切美好的、高贵的思想和行为,叫他们有礼貌、仁慈、慷慨、富同情心,这些也正是我们自己的愿望。我们还希望年轻的读者长大了读莎士比亚原来的戏剧的时候,更会证明是这样,因为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教给人这些美德的范例。
      
      ====================================================
      【目录】
      暴风雨………………………………
      仲夏夜之梦…………………………
      冬天的故事…………………………
      无事生非……………………………
      皆大欢喜……………………………
      维洛那二绅士………………………
      威尼斯商人…………………………
      辛白林………………………………
      李尔王………………………………
      麦克白………………………………
      终成眷属……………………………
      驯悍记………………………………
      错误的喜剧…………………………
      一报还一报…………………………
      第十二夜(或名:各遂所愿)……
      雅典的太门…………………………………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莱特……………………………………
      奥瑟罗………………………………………
      太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     书是在学校后门的一家小书店里淘的
    6折价
    很是美感
    但是没有细细看过
  •     我那天去看亚冠比赛
    错过了
    你选上没?
  •       1、经典模式
      I、男1、男2是激情四射、愿意为对方付出生命的好兄弟,或许有一位身份高贵,不高贵的也要拗造型气度不凡;
      II、男1、男2为了某种目的出外闯荡(把妹?);
      III、女1、女2秀外慧中,美得惊天地泣鬼神,而且至少一位身份高贵;一般一个负责伶牙俐齿,一个负责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IV、男1爱上女1,男2爱上女2;
      V、坏人或捣蛋鬼出现,负责折腾,折腾的目的是让男1更加爱上女1,男2更加爱上女2
      VI、将近结束,所有人如同接受了八荣八耻三讲教育一般突然天良发现或者停止一切折腾,皆大欢喜。
      
      (参考作品《皆大欢喜》,尤其是最后坏人悔悟桥段堪称经典,反派boss碰到一位老修士,谈了半天后痛改前非,看看人家这思想工作水平!又参考《无事生非》,相当典型;另《威尼斯商人》也是该模式,但慷慨的安东尼奥最后仍是单身。。。)
      
      以下是各种变态模式,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建议忽略
      
      2、朋友妻别客气模式
      男1爱上女1,男2爱上女2后,男1遇见女2,顿感老婆还是别人家的好,开始陷害男2追求女2。但女1傻乎乎还爱着男1,男1在结局快到的时候,可能是想起来这是个洗具不是杯具,于是痛改前非,重新爱上女1,皆大欢喜。
      
      (参考作品:《维罗纳二绅士》;另参考非典型作品《仲夏夜之梦》,同样是爱上朋友妻,还加上了仙王施药、让仙后爱上傻蛋乡巴佬的桥段,口味相当重,不过还好,一切都可归咎于中了迷药。。。)
      
      3、下一盘很大的棋的地方官模式
      地方官1为了下一盘很大的棋,号称出外考察,任命地方官2代理,实则微服私访、窥视后者。地方官2要杀一对情侣,女1代为求情,地方官2爱上女1,但态度比较直接,想到啥说啥,女1宁死不从。地方官1出现,安排女1指证地方官2,处死后者,态度比较委婉地爱上女1并成功娶了她。看懂这盘棋了么?
      
      (参考作品:《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
      
      4、男女易装变性大乱战模式
      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比较好相貌酷似搞错、女扮男装这口,在该模式中,这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男1和女1是兄妹,长得很像(我只能理解为春哥和著姐这种搭配了!)。女1爱上男2,男2爱着女2,女2后来爱上女扮男装的女1。看似,到这里成了一盘死局。
      亮点来了,男1出现,当然被女2误认为男装女1了。男1本着有爱不爱猪头三的实用主义精神爱上了并娶了女2。女2发现真相后,本着只爱容貌不爱本人的精神接受了现实。男2本着从哪儿失去从哪儿补回来的精神爱上了女1。大家各自痛改前非,皆大欢喜。
      
      (参考作品:《第十二夜》)
      
      以上是本人穷极无聊的戏语,莎翁研究者千千万万,我也不想插这一杠子。希望看到的和想拍砖的都手下留情。
  •       驯悍记是一个过犹不及的悲剧。
      喜剧都像童话故事一样。不可能发生的好转。大团圆的完美结局。
      有好几部悲剧是因为妒忌和猜疑自己的妻子。
      坏人总是很容易马上悔改。
      《维洛那二绅士》《一报还一报》《仲夏夜之梦》都有一个女配角痴情于一个曾爱恋女主角但最后又把爱转回女配角身上的男配角。
      威尼斯商人的确有同性恋因素。
      李尔王小女儿的老公法兰西国王竟然允许自己的老婆去带兵打仗。
      麦克白是一个野心家的故事。班柯对女巫的看法很清醒:“那些幽灵似的怪物,常会在小事上给我们泄露一点实情,其用意是害我们去做那些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
      雅典的泰门是一个SB。
  •     79年,三印
  •        《阅读莎士比亚》这本书是个老本了,萧乾译的,文洁若校,五十年代的翻译,译自兰姆姐弟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不过新版改成了这个名字,增加了莎剧在西方演出的照片和信息,比较讨巧。你知道吗?兰姆笔下的莎士比亚正是中国最早接受的莎士比亚。
       其实正在读一本追寻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的书:Staging Shakespeare in China,香港版的。悉数梳理莎翁在中国舞台演出中的历史变迁,颇有意思。当然不会少了莎翁来中国的“初抵”,于是不由得想起林纾。
       众所周知,这个又名林琴南的人并不懂外文,只是靠着别人口述,自己笔录的方式翻译了上百种外国作品。其中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成为莎士比亚以文学面貌与中国读者谋的第一面。虽然理论上说早在1856年传教士William Muirhead(慕维廉)在翻译Tomas Milner的《大英帝国志》中已经提到了这位文豪的名字,但看来并未引起中国人的注意。林译的《吟边燕语》只是根据兰姆姐弟(Charles Lamb,1775——1834;Mary Lamb,1764——1847)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译出,但当时与他合作的口译者魏易也未细加分别,他们只是在译本原作者那里写上了“莎士比”。
       查尔斯•兰姆算是忠实的“莎翁迷”,而且还是绝对狂热的“惟剧本论者”。他的《关于莎士比亚的悲剧及其上演问题》在莎学界非常有名。兰姆把作家的剧本和演员的表演看作是截然不同的性质,在他以为,剧作家创造诗的想象力、把这些意象化为文字的能力和演员们把它们拙劣的朗诵出来的能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戏剧诗人对人类心灵的高贵把握,怎么能与那些戏子为了娱乐观众的低级趣味相提并论呢?于是兰姆厌恶莎剧依靠演出推广,他宁愿将原来的戏剧编成故事集,收录了莎翁戏剧本事二十篇,以扩大它的读者群(当然,据说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是他和姐姐写给孩子的儿童读物)。但吊诡的是,当他批评别人可能会“保持故事的原有梗概,而略去其中所有的诗意,——莎士比亚神圣的标记,他的伟大才智”时,他不知道他的故事集在中国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中国人与莎翁这样的一个邂逅颇富意味,因为正是这样一个“故事化”的莎士比亚拉开了中国莎剧与莎学的大幕。这很大意义上影响了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早期面貌。剧本未到,演出先行。虽然直到1921年,中国才有真正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那是田汉发表在《少年中国》上的《哈孟雷特》,但并未阻碍在这之前八九年,就已经开始的莎剧演出。
       当然,林纾也直接从莎士比亚的剧本翻译过作品: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的“林译小说第二集第十五编”《亨利第六遗事》,属“英国莎士比原著”,“闽林县纾、静海陈家麟同译”。在同一年,林译莎士比亚历史剧还出版了《雷差得记》、《亨利第四记》、《凯彻遗事》等,此外在他死后一年的1925年,商务出版单行本《亨利第五记》。这是所有林纾翻译的莎士比亚目录。这些作品,终于是林纾直接译自莎翁的剧本了,但他却仍然略去了它的戏剧形式,故事化、少对白、通篇不分段、不加标点、以叙述人口吻讲述对话等等。当然,由于这样的形式,将莎翁的名剧列入“林译小说”丛书也就没什么不妥。
       世界文豪莎士比亚就这样来到了中国,但看来当时的中国戏剧界对他的历史剧兴趣远没有其他作品那么大,还是林译最早的那个《吟边燕语》更受欢迎。后人根据这些戏剧故事(而不是剧本)改编成“文明戏”。到1919年,中国近代早期的演出中,上演过的剧目100个,其中外国戏剧33个(法国2种,德国5种,日本7种,英国21种,不明国籍者2种)莎士比亚的戏剧占了20个之多,很有可能大多是根据林纾、魏易的《吟边燕语》改编的。因为所有的这些上演的戏剧中剧名与《吟边燕语》相同的颇多:《肉券》(今《威尼斯商人》)、《驯悍》(今《驯悍记》)、《挛误》(今《错误的喜剧》)、《铸情》(今《罗密欧与朱丽叶》)、《仇金》(今《雅典的泰门》)、《鬼诏》(今《哈姆雷特》)、《情惑》(今《维洛那二绅士》)等。(据郑正秋主编:《新据考证百出》,中华图书集成公司出版,1919年4月10日)
       1913年,郑正秋导演了《肉券》,这是至今所知的中国舞台上的第一个莎剧,从名称看它的底本很有可能也是林译的《吟边燕语》。而到了1916年,至少有五出莎戏被搬上舞台:《窃国贼》(《哈姆雷特》)、《女律师》(《威尼斯商人》)、《黑将军》(《奥赛罗》)、《姊妹皇帝》(《李尔王》)和《新南北和》(《麦克白斯》)。虽然这几出戏的剧本很难说也与《吟边燕语》有关,但至少他们的底本也只是故事梗概,人物名字中国化,对话非常简单,带有初期话剧幕表剧的性质。当时这些翻译的戏剧底本很少出版发表,今天也几乎找不到原有的翻译文本。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包天笑编译的莎士比亚的《女律师》(即《威尼斯商人》),剧名当然是来自剧中乔装明断的女主角鲍西亚,但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删改很多。此剧发表于《女学生》1911年第2期。
       20世纪初的所谓莎剧演出多采用“文明戏”的方式,这种“文明戏”是我国话剧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吸收西洋话剧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戏剧样式。这类演出没有剧本,只是靠一个叙述故事梗概的幕间说明,也没有台词。顶多只是注上几句剧情要求必须说的话,其余全凭演员即兴发挥和表演。据说排戏时,导演的作用只是召集演员,介绍情节和上下场次序,安排角色,剩下的就全看演员的本领了。这样的演出并没有原始的记录可资查明,今天的认识全凭早期戏剧前辈的回忆和描述。
       不过,既然找不到演出的剧本,看看当时报上的广告也是一种告慰。《民国日报》1916年5月25日介绍《女律师》“此本莎翁名剧,借债而要割肉,女子而做律师,文情并茂,妙趣横生。”1916年7月17日说《黑将军》:“一标志女郎,偏不与漂亮少年结婚,而独与身黑须黑的黑将军结为伉俪,致弄出许多情天孽障,趣味之浓为莎剧中第一名”。1916年3月11日登《窃国贼》的广告是:“为人臣而窃君窃国,私通君后;为人弟而盗嫂盗政权。父仇不共戴天,而母且夫事乎杀父之仇,不得以装疯作戏,以娘心,到头来大家难逃一死,此其惨为何如惨”。当时与今天这位被称为是世界文豪的作品同台的,都是些《绿窗红泪》、《劫后姻缘》、《福尔摩斯》等言情侦探之类的戏,(他们当时都上演于上海的笑舞台)。看看这样半文不白、半通不通的广告,想想当时那自由度无限之大的演出形式,足以看出莎士比亚在早期的中国是如何地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故事性。兰姆若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从墓穴中跳将出来,继续骂这些中国演员如何把莎士比亚深邃的思想和读者阅读中的快感“贬低到物质化的有血有肉的标准”。不过我想,中国早期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和演出其实不是更符合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自由化和娱乐化?只是我说这样的话,怕又要引起狂热的“莎翁迷”的反感,认为我是不解莎翁高贵的永恒意义了。这倒真的是又一桩“Shakespeare and No End”的新佳话了。
      
  •     您好, feimo ,我是北京一家图书公司的编辑,想向您约稿,具体请加我qq1796729320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