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监管实务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501779796
作者:潘家华
页数:343页

书籍目录

序言内容摘要第一章 国有资产监管概述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涵义1.1.1 国有资产的定义1.1.2 国有资产监管的主体及委托代理关系1.1.3 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第二节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分析1.2.1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2.2 法律法规及政策体制不完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2.3 企业改制中不正当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2.4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损失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2.5 国有企业随意提供担保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1.2.6 相关部门的失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现状分析1.3.1 委托授权体系1.3.2 绩效评价体系1.3.3 效能监察体系1.3.4 审计监督体系1.3.5 对现阶段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评价第四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主要任务第五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模式1.5.1 加强有效的事中监管1.5.2 以资金监管为切入点加强国资监管1.5.3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国资监管模式1.5.4 加强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二章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1.1 萌芽期——内部牵制2.1.2 成长期——内部控制制度2.1.3 发展期——内部控制结构2.1.4 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1.5 风险管理框架第二节 国际相关内部控制法律法规概述2.2.1 萨班斯法案背景2.2.2 萨班斯法案基本框架2.2.3 萨班斯法案涉及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国际相关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2.3.1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3.2 COS0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第四节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2.4.1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历史及现状2.4.2 中国式全面控制框架(3C框架)第五节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2.5.1 内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2.5.2 内部审计的本质及标准2.5.3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2.5.4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三章 资金监管模式分析第一节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3.1.1 统收统支模式3.1.2 拨付预备金模式3.1.3 预算驱动模式3.1.4 集中监控模式3.1.5 现金集合库模式第二节 资金集中管理实现方式3.2.1 结算中心3.2.2 内部银行3.2.3 财务公司第三节 资金交易监测模式3.3.1 资金交易监测模式分析3.3.2 资金交易监测中心建设第四节 资金监管模式的选择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四章 内外共治的国资监管模式第一节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关系4.1.1 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局限性4.1.2 强化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外部监管4.1.3 理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关系第二节 资金监管为主线的国资监管体系建设4.2.1 以资金监管为切入点加强国资监管4.2.2 资金集中管理方案4.2.3 资金交易监测与联网审计方案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五章 资金集中管理方案设计第一节 目前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建设目标第三节 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定位与组织目标5.3.1 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定位与组织架构5.3.2 资金集中管理中心的服务与监管目标第四节 资金集中管理中心业务职能5.4.1 银行账户集中管理5.4.2 预算管理5.4.3 现金集中管理5.4.4 融资集中管理5.4.5 投资集中管理第五节 资金集中管理中心信息系统建设5.5.1 建设目标5.5.2 建设内容5.5.3 应用系统功能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六章 资金交易监测中心建设第一节 建设资金交易监测中心的必要性第二节 资金交易监测中心建设目标第三节 资金交易监测中心工作原则和机构设置6.3.1 管理规范原则6.3.2 工作机制要求6.3.3 机构设置及运作模式第四节 资金交易监测系统建设6.4.1 资金交易监测系统总体架构6.4.2 统一账户管理6.4.3 银行对账6.4.4 资金交易电子账6.4.5 疑点管理6.4.6 预警规则引擎6.4.7 预警管理6.4.8 违规控制6.4.9 信息查询6.4.10 资金分析本章小结本章参考文献第七章 数据式联网审计方案设计第一节 内部审计现状第二节 审计模式分析7.2.1 账项导向式审计模式7.2.2 制度导向式审计模式7.2.3 风险导向式审计模式7.2.4 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第三节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第四节 数据式审计第五节 联网审计建设7.5.1 联网审计概念7.5.2 联网审计的目标7.5.3 联网审计业务功能7.5.4 联网审计与现场审计的关系7.5.5 联网审计信息系统本章小节本章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国有资产的一般包括下列三种法律形态:1.经营性国有资产,即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或者按企业要求经营使用的国有资产。在我国的国有资产中,经营性资产所占比例1995年底已达78.9%。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围绕着经营性国有资产展开的。2.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又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不投入生产经营,而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称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国家公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国有资产,以及尚未启用的国有资产。在我国的国有资产中,非经营性资产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资源性国有资产,即国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不通过人类劳动而在自然界运动中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它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和人造财产的源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战略和模式日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今天,自然资源更是受到国家的特别重视。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可观但人均拥有量很少的国家,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直将其作为国有资产。

  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可以说一直在探索中进行着,因我们所进行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也就不可避免会有挫折,这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的论述主要有:“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概括起来,现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有:1、统一所有,分别代表。2、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3、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分开,政企分开,两权分离。

图书封面


 国有资产监管实务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