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儂回憶:1970年滾石雜誌完整專訪

出版社:滾石文化
出版日期:2004-12-3
ISBN:9789867718198
作者:楊.S.韋納

内容概要

楊.S.韋納(Jann S. Wenner)
1946年生,當代西方媒體圈的傳奇人物。1967年,正是嬉皮運動如日中天的「愛的夏天」(Summer of Love),21歲的韋納剛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便和妻子Jane Wenner在嬉皮之都舊金山以極低的預算創辦了《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創刊號的封面人物就是約翰•藍儂。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期刊,《滾石雜誌》從一份寥寥數頁、印刷粗劣的「地下刊物」,蛻變成全彩精印厚厚一大本的時尚音樂雜誌。韋納本人則從嬉皮時代不修邊幅的「反文化」英雄,變成家財萬貫的上流社會菁英,旗下擁有一整座出版帝國。韋納於1995年離婚,並公開出櫃表明自己的男同志身份。他目前仍住在紐約。

作者简介

假如七0年代的降臨意味著搖滾音樂史上一連串殘酷的幻滅,那麼約翰.藍儂這篇最為震驚後世的訪談,很可能是其中最狠最痛的一擊。1970年,藍儂早已對昔日的「披頭」身分、以及所謂六○年代神話深惡痛絕。身為這樁神話的創建者,他決定當著萬萬千千觀眾的面、親手揉碎它。套用作者楊.韋納的話,在當時,Beatles是「地球上最受矚目的現象」。用藍儂自己的話來說,則是「比耶穌更受歡迎」。於是我們多少可以想像藍儂要打破的那個神話,是多麼難以逼視、牢不可摧。
那是不只一整個世代共同擁有的記憶與夢想,那是數以億計的青春年華共同見證的笑聲與淚水,那是當我們對自己生命中種種不堪感到絕望時,重新賦予我們力量的泉源。而藍儂幾乎親手毀滅了這一切:「夢已經做完了」。這篇石破天驚的訪談錄不妨視為一次壓抑了三十年纔終於爆發的嘔吐,讓全美發行量最大的音樂雜誌Rolling Stone站穩了青年世代媒體霸權的地位。
多年來,《藍儂回憶》一直都是所有「文化人專訪」的參考座標,也是「深度搖滾書寫」的經典範例--每個雜誌記者,夢寐以求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寫出像這樣專業、深入、「後勁十足」的對話錄,而能留名青史。


 藍儂回憶:1970年滾石雜誌完整專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他,是我心中的神。当一个人被神化,就变得危险,因为这和宗教本身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信仰,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对短暂的人生来说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做一次疯狂的fans,让你在某处仍可以得知,你不在以后的世界仍有很多人,很多中国人在读你的故事,听你的呐喊,做你的疗法,歌颂你的爱情。我们不嗑药,不迷幻的度日···但却觉得那样做的你实在酷毙了。
  •     http://ent.163.com/05/0801/15/1Q31RBHC000300C3.html
  •     周星馳到台北宣傳兩天,那裡年輕人都瘋了。紅樓廣場中,隨隨便便的擺個他在電影海報上的「甫士」,馬上又引起一陣尖叫,我忽然惦念著《唐伯虎點秋香》裡,他背著那群妻妾暗暗流下的一滴眼淚。>紅過連儂台北誠品的新書架上,最搶手的當然是那本《我愛周星馳》,書架的另一邊是相對被冷落了的《藍儂回憶》── 裡面完整紀錄了一九七○年披頭四正式宣佈解散後,《滾石雜誌》跟約翰連儂(John Lennon)所作的專訪,書中的重點是連儂他唱著:「夢已醒,我還能說些什麼?」,親手毀滅那被稱為「地球上最受矚目的現象」。最後,我兩本書都買了,周星馳那本我買來送給我的星迷學生,連儂的我買了兩本,一本送給自己,一本送給也叫約翰的老友。電視節目中台星說「星爺」是她心目中的「神」,而連儂當年不也說過「披頭四紅過耶穌」嗎?當年四個披頭所到之處,同樣引起不絕的尖叫,媒體爭相採訪;當時也有人對這股披頭狂熱不以為然,老人家視之為洪水猛獸;後來,他們卻站在英女皇面前演唱,接受了MBE勳章,被樂評與貝多芬相提並論,成為學院的研究對象,成為一代的傳奇與文化。然而,披頭四解散那年,我爸媽還未結婚,而連儂遭槍殺那年,我才不過是個小學一年級學生,我懂披頭四的、連儂的甚麼?我常問自己:「談連儂,我算老幾?」直至那晚,在Uncle Ray 的節目中,他們在談披頭四,Uncle Ray展示出當年訪問披頭四時的「證物」,陳欣健等大談披頭襲港時的熱鬧,而比陳等起碼年少十多二十歲的黃志宗卻絕不示弱的說到搖滾音樂史上的披頭,六十年代文化中的披頭......。從Uncle Ray到黃志宗,已是兩個不同世代的披頭四,四個利物浦的鄉下仔在半個世紀中已不自覺的被詮釋成不同的面貌。就正如十多年前,大家都對以周星馳為首的「無厘頭」文化深惡痛絕時,又怎會想到今日他竟會跟其他著名學者在大學中搞座談?然後,有大陸學生要將他跟魯迅作比較,然後,一本又一本有關周星馳的研究與評論比《藍儂回憶》更熱賣......,今天,「星爺紅過披頭四」!>六○夢醒為閱讀過程找些合適的配樂是很重要的。跟去年的《THE BEATLES披頭四唯一正式授權傳記》一樣,《藍儂回憶》是少數我用兩個晚上就看完的書,這一年一度的披頭文字餐,令人吃得流暢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背景音樂。然而,那不是一九七一年的Imagine與Oh My Love,那時候的連儂是走上街頭喊Power to the People、在酒店內灌錄Give Peace A Chance、在內心呼喚Mother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他要宣佈:I don’t believe in Beatles!配上這些歌曲,很快就找到了讀這本書的內在節奏。事實上,對很多像我這樣的披頭迷來說,這部專訪紀錄並不好啃,就像最初聽連儂在Plastic Ono Band的歌一樣,沒有披頭時代複雜的編曲,沒有麥卡尼式的戲劇性曲風及歌詞;總之,這個時期的連儂根本地拒絕再用披頭四的「魔法」去討好任何人,甚至用上連串的髒話來揉碎、炸毀那個他直接參與創造的披頭四神話。訪問中當然還有在今日可以很「蘋果」的名人瓜葛,解散真相和靈異事件,然而,作為一個樂迷卻寧願將注意力放在連儂對自己很多新舊作品的評價,我專心地看他對Plastic Ono Band那張碟中每一首歌的看法,我會為自己跟連儂同樣喜歡Girl、In My Life和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而安慰;音樂以外,連儂還談到對杜象、達利和Andy Warhol的欣賞,然後,他說當王爾德和蕭伯納還在倫敦時,那裡才是他嚮往的地方。這樣又讓我樂上了半天。看過那三百頁的訪問,很容易就明白到保羅.麥卡尼為什麼也很希望做一個訪問來為自己平反,因為那是一個連儂眼中的披頭四;而連儂眼中的連儂也同樣叫人感到「難以承受」的,就在那個大家仍未接受神話已告終的時代,不斷為披頭夢醒而責難連儂夫婦的同時,連儂他率先將那個「披頭四連儂」毀掉,對於自己他唱:「昨日我是個編夢者,今日我重生。」對於那神話般的六○年代,他說:「歷史就是狗屎,他們在做完全一樣的事,把武器賣給南非,當街殺黑人,人們全媽一貧如洗,老鼠全他媽在身上爬。那只會讓你想吐,而我已經認清這個事實。夢已經做完了,一切都還是老樣子,只不過如今我已經30歲,而一大堆人留了長頭髮,如此而已。」>如果連儂在《藍儂回憶》中,連儂談到很多五○到七○年代初的流行音樂和音樂人,一些他很崇拜,被他罵過一文不值的也不少,這些名字,貼心的編者都加上了詳盡的註釋,令這部訪談還可作為流行音樂的工具書。披頭的拆夥,連儂、洋子(Yoko Ono)和保羅才是被認為是最關重要的人物,在滿腹嘮叨的連儂眼中,保羅是四人中努力保住這個神話的唯一一人,以至最後甚至認為「保羅即是披頭四」。保羅自己會想出許許多多的新構思,然後就找他說:「嘿,我已經寫好十首歌了,現在來錄音吧!」也許那並非其餘三個披頭所樂於做的,但既然可以保住「神話」,而連儂本身又是個「如果有人建議要做,我就會同意」的人,所以才有了那套經典的電視電影Magical Mystery Tour,才有了搖滾史上最早的概念大碟,才有他們在大廈天台上唱Come Together和Get Back的紀錄片,對於當時的連儂來說也許都是痛苦,但那卻是流行音樂史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的聲音與畫面。連儂對他的指責,反凸顯了他在當中的創見與貢獻。至於小野洋子,她從來都不討我厭,也奇怪其他連儂迷與披頭迷對她的憎惡,在這次訪談中我終於理解到她所以「犯眾憎」的原因;每當「口沒遮攔」的連儂離題萬丈的時候,她都很會把帶回問題上,甚至引入連儂這時的主題:對披頭四的否定。這正是當時所有披頭迷都不想面對的。也許樂迷所憎惡的,正是連儂愛洋子的原因。是洋子令他真正地照見自己,不再寫隱喻的、故弄玄虛的歌詞,不要再被過度詮釋,更直接地呈現自我;他親手撕下披頭的光環,也撕去「造反有理」那一代的光環,然後他唱:「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只能繼續努力下去。夢已醒。」洋子在序言的開首中問道:「如果約翰現在還活著,你想他會做什麼?」六十四歲的約翰連儂會不會在上網?他會跟大家談「全球化」問題?他會寫首什麼歌給小布殊?他會對著電視上的南亞災民唱:「上帝是一個概念,用來衡量我們的痛苦。」還是「生命就是當你計劃好一切時的突發事件。」?也許他不會學著保羅俏皮地唱When I’m 64。2004年12月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列侬先生真的很傲娇,小野洋子那个婊子是个操纵狂
  •     第一次听Beatles的歌是升高中的英语补习班上老师推荐的曲目Yesterday
  •     http://ent.163.com/05/0801/15/1Q31RBHC000300C3.html
  •     他,是我心中的神。当一个人被神化,就变得危险,因为这和宗教本身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信仰,如果每个人都能拥有,对短暂的人生来说是多么的美好。
  •     一本藍儂的真實回憶,關於他個人如果看待披頭士的歷史以及當年自己的瘋狂。
  •     When the night has come And the land is dark And the moon is the only light well see..
  •     全对话,对列侬洋子披头四的了解更多一点了
  •     摇滚祖师爷
  •     You said " I don't believe in Beatles " . And now i say so.
  •     了解了真实的列侬
  •     真的rocker都不是一群好人。哪有不失足。
  •     一个很率真的人 用自己的才华 风行十年 回忆更久
  •     我在想陈信宏会不会也有一天像John这样吐槽。。
  •     艺术家嘛。。。天下都差不多的。
  •     我好像下了个不完整的。
  •     貌似我买了这本。。。
  •     不得不说翻译得很烂,也许像列侬这种狂暴的艺术家,其访谈本身就不容易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很少会给书籍这么低的分数,这本书实在看不懂,支离破碎的,3颗星
  •     三星半
  •     他是个传奇的男子
  •     我从不认为列侬有多伟大
  •     不是粉丝不推荐看。。。。
  •     不懂這個人,不懂這本書,但是你愛他
  •     看一看大家心中摇滚领袖。一直觉得传记、采访就应该尽可能的还原人物形象,他们首先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其次才是某个领域的领袖。
  •     狭隘的说,五月天果真是照着BEATLES的模子在发展,不过他们最后能不能达到想要的影响力还是不得而知,或者他们现在得到的已经早已经不是他们想要的。我始终记得他们是40岁的男人,而我们大多只有20出头,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不敢去猜测他们的想法,我害怕到头来一切只不过都是包着糖衣的假象
  •     帶給我極大震撼的一本書。沒有生活在披頭士那個年代,之前聽過的歌也只有那些耳熟能詳的而已。倫敦奧運開幕式全世界都在跟唱的震撼+偶像的偶像是約翰藍儂這個名字吸引我的最大原因。看完這本書真的是很狠的一擊。他將曾經的神話親手捏碎。他是萬人追捧的如神一般的偶像,而這篇專訪里的他似乎更加真實。可惜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創造只屬於他自己的更大的神話這顆星就隕落了。還好音樂不會消失,讓他們一直陪伴我們吧:)
  •     和印象里的约翰蓝侬不一样。
  •     果凍,是非常非常非常糾結的,假裝妥協,又想堅持,最後施放的結果是被吃掉。 約翰藍儂在訪談裡說:我們就像果凍一樣,放在模子裡,就順著那個形狀。是吧,連他也沒能逃過果凍命運。 訪談錄看著看著,好像覺得藍儂好像不是真的存在過,雖然有imagine,god……可是好像變成了飄渺的樣子。子彈它給了你自由。終於明白陳信宏為什麼這麼唱。那是解救果凍最好的辦法了吧。 我知道,你是天才,但你不能否認,你是瘋子。但是,我喜歡瘋子,因為那好像就是不能複製的人生應該有的人樣子。你一定會說,哪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樣子,從披頭士之前,從你覺得自己是天才,你就是那個樣子。痛苦的樣子。
  •     啊啊啊不行啊,翻译版看的好不耐烦
  •     “约翰想尝试新事物,不是洋子的错。”看的电子版,内容不算多,不知道完不完整。这样了解的他大概比别人口中的神化他来得真实得多,大概知道了他为什么会写出“能不能暂时把你的勇气给我,在梦想快消失的时候。”希望你能遇到你的Yoko。
  •     喜欢列侬是从一个笔记本开始的.......
  •     2010 5 29 购自 香港乐文书店
  •      lennon 滚石音乐 訪談
  •     赤子
  •     神话与虚假
  •     Life is too hard, especially for a rock star.
  •     你是魔鬼中的天使
  •     誠實面對自己、誠實面對他人,誠實創作。
  •     列侬,列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