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興衰史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08-10-15
ISBN:9789571153759
作者:保羅·甘迺迪
页数:688页

内容概要

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
一九四五年生於英格蘭北部,泰恩河畔的瓦爾森城。他就讀於紐加塞大學歷史系,以極優異的成畢業;後來取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甘迺迪教授曾在歐洲和北美許多地方作研究及講學。他現在是英國「皇家歷史學會」的特別會員。他曾擔任過「馮堡德基金會」的客座會員。一九八三年,他轉到耶魯大學教授歷史,主講當代戰略與國際事務。

书籍目录

第壹篇 前工業社會的戰略與經濟
1 西方的興起
明代中國
回教世界
日本與俄國
「歐洲的奇蹟」
2 哈布斯堡家族爭霸史-一五一九 ~ 一六五九
戰爭的意義與年表
哈布斯堡集團的優勢與劣勢
各國的比較
戰爭、金錢和民族國家
3 財政、地理和戰爭的勝利─一六六0 ~ 一八一五
「金融革命」
地緣政治
贏得戰爭,一六六0 ~ 一七六三年
贏得戰爭,一七六三 ~ 一八一五年
第貳篇 工業時代的戰略與經濟
4 工業化與全球均勢的變遷-一八一五 ~ 一八八五
非歐洲世界的厄運
英國充當盟主
「中等強國」的情形
克里米亞戰爭與俄國的衰落
美國與南北戰爭
德國統一戰爭
結 論
5 兩極世界的來臨與「中等強國」的危機(一)-一八八五 ~ 一九一八
世界武力均勢的變動
一八八五 ~ 一九一四年列強的地位
結盟與走向戰爭,一八九0 ~ 一九一四年
總體戰與國際均勢(一九一四 ~ 一九一八)
6 兩極世界的來臨與「中等強國」的危機(二)-一九一九 ~ 一九四二
戰後的世界秩序
世界秩序的挑戰者
檯面下的超級強權
危機的開端,一九三一 ~ 一九四二
第參篇 現代和未來的戰略與經濟
7 兩極世界的穩定與變遷-一九四三 ~ 一九八0
「利用優勢」
新戰略局勢
冷戰與第三世界
兩極世界的瓦解
世界經濟平衡的變遷,一九五0 ~ 一九八0
8 邁向二十一世紀
回顧與預測
中國的平衡術
日本進退維谷
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潛力與問題
蘇聯矛盾重重
美國相對衰落

作者简介

本書綜述西元1500年以來英、法、西班牙等國的盛衰興亡,並且分析1945年以來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同時預測了未來世界的趨勢。作者指出,美蘇兩強走向衰落是無可免的,世界已進入多元權力時代;美國、蘇聯、西歐、日本和中國將稱雄於世。列強的地位取決於經濟發展、政治改革和軍事戰略,關鍵在於執政者的智慧、經驗和能力。
本書主要探討戰略與經濟的相互影響,分三個時期討論:前工業社會、工業時代,以及現代和未來。全書告訴讀者的是對國家權力的珍惜與善加利用。但是,世界霸權興衰的歷史絕不會到此結束。


 霸權興衰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你不是在证实我说的对吗?
  •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因为自己的懒散,前后断断续续用了大概半个月,才读完了这本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500多页的文字,幽默而又犀利的描绘了500年世界上大国的起起落落,恩怨情仇。刚开始读时觉得异常的枯燥,并且自己的阅读速度异常的慢,读了大概一章多,就被作者严谨的思维和睿智的语言逐渐吸引,速度也提升了许多。读罢,此书让人意犹未尽,并且引起了我的无限思考。
      先说说本书的两篇序,各有特色。许知远所作的序,简单明了地揭示了读这样一本书,对当代中国人可能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并且指出了,中国当前的形势和地位,都值得我们以一种理智、谦虚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而王之明博士所做的序,则显得更加的具体、详细。他讨论了哪些国家有资格被称为大国,历史上的大国,对未来大国的猜测,以及21世纪的中国应该如何再现民族的复兴。
      书的记叙形式很普通,是典型的时间轴形式,从1500年至2000年。说到这不得不提及本书的副标题,蕴含了很多的信息量:1500-2000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也就是说,讨论“大国的兴衰”,作者将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经济变迁,二是军事冲突。书中处处可见肯尼迪对于经济力量的重视,这体现在每分析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优劣势时,国家财政、经济形势、经济政策、货币形势等等诸多因素都优先被考虑,甚至在很多时候成为决定性因素。例如41页,“对一个交战国家来说,拥有现金和可靠的信贷是绝对必要的。”,再比如72页“文艺复兴时期的王公们以清除的认识到为国家创收的生产型经济基础和财政的中高兴。”,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肯尼迪甚至认为一场战争,尤其是持久战,赢得战争的国家必定是拥有强大经济基础的一方。至于军事冲突,毫无异义,大国的兴衰当然是主要通过战争来完成。例如法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迅速由盛转衰,再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兴衰史也可以说是以几次大的战役为标志和转折点。因此可以说,肯尼迪认为经济变迁和军事冲突,既是大国兴衰的主要原因,更是其主要表现。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因素完全不起作用,作者也放了一些笔墨在对于地理位置、个人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我觉得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本历史书,如果有的人想以了解历史为目的来看这本书,那他就更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在阅读的一开始我就发现,如果要想好好的了解这本书,那么首先要对这500年的世界历史有着一定的了解。如果你不知道法国大革命的粗略过程,不知道苏联十月革命,不知道一战的两大阵营,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无异于天书了。我惊诧于此书对历史事件的讨论用的是一种我们完全不熟悉的视角和方式。高中时代的历史书,介绍一件事情,多是原因,过程,意义的方式。而这本书则不然,你看不到对光荣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介绍,看不到对一战过程的详细介绍,他们都被一笔带过了,甚至压根没有提及。读着读着,我才发现,这本书将大量笔墨放在原因上,即导致大国兴衰的原因,以及种种原因导致的对大国关系的影响。这样陌生的视角,让我对这500年间的世界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应该说,这是读完本书最大的收获。
      肯尼迪的语言十分具有特色。辩证、精确、犀利是他最大的特点。辩证,体现在他总是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优势和劣势,从不过分主观的评价一件事或一个国家。有时他在分析一个国家在战前几年的经济优势时,会罗列出大段的数据和表格,强有力地向你展现这个国家此时是多么的强大,这时你在内心里已经开始暗暗地叫好(这也说明了肯尼迪的语言十分生动,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然后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往往就在肯尼迪把一个国家夸得非常之好的时候,猛然的转折,他开始罗列劣势。你会发现之前自己实在是为这个国家高兴得太早了,这个国家的劣势如此可怕以至于你会觉得它瞬间成为了最差的国家。当然,有时肯尼迪又会采取先抑后扬的形式,同样也引起像我这样情感丰富的读者在情绪上的起伏。这充分说明了,肯尼迪看待事情的全面性,绝不片面判断。精确,使人信服。作为一本描写历史的书籍,不可避免的要引用大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肯尼迪所引用的数据绝不是随随便便从哪本资料书上抄来的,都是经过严密考证的。有时引用过一个数据,他会在底下加上:这只是统计学家粗略地估计,鉴于年代久远,数据可能会有些出入。再比如对二战前苏联工业实力的估计,肯尼迪使用地十分谨慎,“保守的估计”,“可能”等词语说明了他的严谨性。至于犀利幽默,书上也是随处可见。例如46页“西班牙像一只掉在坑里的大熊,比任何一套进攻它的狗都强大。”,再比如291页这一段就极具讽刺性“在人类冲突的历史上,论证出另一个敌人的参战给地方造成的损害甚于己方,这种情况还是极为罕见的,而墨索里尼的意大利至少在这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还是要说书的内容,前面已经谈过,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500-20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史。书分七章,从欧洲令人惊奇的崛起谈起,讲述了哈布斯堡家族令人唏嘘的兴衰史,欧洲均势逐渐成形以及在此过程中法国两次试图称霸的努力,欧洲协调慢慢走向崩溃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战后两极世界的形成的崩溃,以及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现状。肯尼迪用一种全球性的视野来描述这一切,他不但看到欧洲,还看到欧洲之外;不单看到政治,也看到经济地理,这使得整本书一直以一种大的视角,宏观的角度来描述。但也看得出,肯尼迪不太强调历史上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有时只是一笔带过,有时甚至不提。
      我选取了其中一章来具体谈谈,即第六章《两极世界的来临-1919-1942》,主要写的是一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以及二战。
      第一部分是战后国际秩序,肯尼迪概括指出了世界秩序在一战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法衰弱却依旧主导世界、美国秉承孤立主义,苏联被孤立,德国等战败国并不满意凡尔赛合约。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战后经济复苏举步维艰,给了法西斯可乘之机,使得西方民主国家更关注国内自身问题而非外交,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而最重要的是“那种大国之间不论有着怎样的分歧仍能团结起来进行讨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所有国家似乎变得越发自私,但实际上,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无外乎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进一步趋势渴望经济复苏的各国采取了海关和关税壁垒等措施,进一步导致国家间矛盾恶化并最终导致了二战。
      第二、三、四部分则是分别对每一大国的强势和弱点的详细考察。首先是三个战争策源地,德意日。肯尼迪的语言透露出了一点对意大利自不量力的蔑视,经济上的脆弱性和领导人的野心勃勃形成强烈对比。而对日本的分析,则像我之前所感受到的那样,在一开始大大赞扬了日本军队的纪律严明和训练有素,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惊奇的发现日本在战前是如此强大。然而,话锋一转“这并不是说日本轻而易举地克服了他所有的经济困难”,他开始阐述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又让人觉得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原来早就是命中注定的。肯尼迪也对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最后指出了当年希特勒的贪得无厌,言语总无不厌恶。
      法国与英国,在一战后的处境显然困难重重,丝毫不容人乐观。两者都急需经济复兴,经济虽说有增长,却远远不及美日等国。殖民地的危机、以及其他种种,让两国都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法西斯的动向,而是更加关注本国国内事务。经济中的巨大漏洞,尤其是法国,让人似乎看到了它在二战中亡国的前景。
      而苏联和美国,在这里被肯尼迪称为“幕后超级大国”。让人惊呼,原来两极格局在这里便已经有了最初的雏形。
      最后一部分,无法避免的危机,二战最终还是爆发了。在这里有一句话似乎反映出了肯尼迪对政治家的态度“他们关心问题的方式常常是从迫切而世纪的方面出发,而不是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出发。”二战的爆发是必然的,但是采取绥靖政策的英法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促进了二战的爆发。这正是当时政治家的短浅之处。而我们又可以看到,二战中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两极格局的形成铺垫。
      这正是肯尼迪的语言魅力,读完此书,总让我觉得一切事情原来都是早就有了征兆的,有些事情的原因原来早就那么明显,只不过人们没有察觉而已。很多国家的衰原来早在它兴的时期,就已经可以看出。很多后来致命的弱点,在很早就萌芽,它一点点的生长,等到足够强大, 瞬间便能使一个国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只不过人处在当时,总是受时代局限,看不到太遥远的事情,这又好像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这就是我读完《大国的兴衰》的感悟,也许很粗浅,也许很片面。因此要找时间,重头再读,再细细品味一次这一场五个世纪的兴衰史。
      
  •     0.竞争性和中央集权并不矛盾,表述含糊不清。而且至今仍为中央集权的东亚发展并未停滞。
    1.俄国地理位置远称不上优越,东有美加,南有中日,西有北约,都不是易于之辈,好处就是因为太冷太大比较难啃
    2.战略资源法国和德国都比日本强得多,尤其是法国
    3.苏联帝国笑而不语
    4.大英帝国笑而不语
    5.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利坚,以及超级大国候补中印,哪个不具备巨大的人口资源?空有广土丰物而人口稀缺若澳加者,哪里能看到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
    6.苏联又被无视了
    7.只有英国-美国算是继承,西班牙-英国该怎么说?
    8.仅有美国符合这一论断。
    结论:楼主完全是以美国为蓝本构想的吧
  •     1.这本书和国穷国富那些探讨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否就等于它否定了其它因素,成为“经济决定论”?我认为经济对于大国是充要条件。请许知远举出经济好非大国、经济差大国反驳,不然无异放屁。
    2.“因为在这种分析中,我们对于同样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民族士气、道德力量、文化创造力、政治能力、军事组织、动员能力、教育程度只字不提”。
    ----------------------------
    事实上,不但提了,而且全部提了,而且不止一次提到。因此我很怀疑徐先生是否只是受了弗格森说法的影响,而未仔细读过本书。
    3.“像所有历史学家一样,肯尼迪克制不了预测未来的冲动,他相信,今天的美国正在重复所有大国曾经的错误——军事安全的需要攫取了过多的国家财富,“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地使它衰落,这速度可能比苏联还要快。 历史最终证明肯尼迪是个多么糟糕的预言家。因为仅仅一年后,柏林墙就倒塌了,两年后,苏联解体了”。
    -----------------------------------
    但是历史证明作者没错,美国军事安全的需要的确攫取了过多的国家财富,只是错误的选择了苏联作为比较对象。不过当初苏联的突然解体,可曾有谁预料到了?何况这根本不是作者的主张的重点。
    而且,许知远还暗示我们作者是一个不靠谱的预测狂人。但事实上,作者十分有自知之明,人家在书里(讨论中国那里)明确说过,因为变量太多,太远的预测不可靠。
    4.“过分清晰化只是学者头脑想像的产物"
    "历史的复杂性与偶然性将随时冲破这种恰似清晰的分析"
    "关于国家兴衰的探讨仍将有声有色、漏洞百出地继续,因为它永无答案"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稍微逼近“兴衰的秘密”“
    ---------------------------------------
    纯粹挑出来晒一晒作者幼稚的不可知论(尽管有最后一句自圆其说的努力)
    5.”其次,又到底什么是技术上与组织上变化的基础?肯尼迪过分坦率地承认这并非他的研究领域,甚至没有表现出试图探索的稍许热情“
    ”《兴衰的秘密》“
    ---------------------------------------------
    这才是许知远最大的问题。不解释。
    6.” 在《大国的兴衰》出版之后的17年中,肯尼迪先生仍被热烈地引用,却的确被证明为一个缺乏思想深度的历史学家“”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名字给我带来的思考比它的内容更多“。
    ------------------------------------------------
    我得承认,这些话从一个具有深度的思想家嘴里说出来是可以被我接受的。但是许知远,......。
    所以,剩下的问题是,许知远是否只是一个一般大傻逼,而不是一个究级大傻逼?
  •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书店,我的目光便被这本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深深的吸引住了。据说这本书在1987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也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争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在本书中,保罗•肯尼迪还对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他认为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财富是支持军事力量的基础,获取财富需要军事力量作为保障。保罗•肯尼迪还指出,军事扩张对大国的兴衰有着刺激的作用。庞大的军费开支给一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导致了对外扩张,从而产生了国家间争夺海外领土的又一轮竞争。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
      
  •       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15世纪以来几个大国的兴衰,过于侧重从军事角度分析了,似乎把经济的作用完全附庸于军事战争,这和当今思想理论差别太大了。
      
      或许这不是作者的错,数百年前,甚至上个世纪,各个政府都没有意识到经济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仿佛政府运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备战,扩张。
      
      时代主题早已发生了变化。
      
      正如布热津斯基说的,“战争已经成为只有穷国才能消费得起的产品”,21世纪军备战还在继续,但是政府核心早已转到经济贸易上了,不管那些主战鹰派们承认不承认,这都是已然事实。
      
      21世纪的战争应该是贸易战,货币战,金融战,信息站,资源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热战了。
  •     同上,可以交作业的那种
  •        兴衰的秘密
       许知远 主笔
       录入/部分文字润色by elvenring
       “我们都为日常琐事分心过多,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对全面的形势进行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经受着一个又一个焦虑的折磨。”这是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对他的幕僚鲍尔温的感慨,时间大约是1931年末。此刻,中国与日本在满州的冲突、英镑危机、第二届工党政府的倒台,正奇妙地纠缠在一起。
       在中日战争结束整整六十周年之后,当我们试图全面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与全部过程时,会发现如果你想理解1931年发生在沈阳的危机,也必须同样考虑在1935年埃塞俄比亚、1938年苏台德区的危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地区性冲突,最终酿成了全球性的战争,它们反过来又改变了地区的战势。
       暂时把战争中蕴涵的民族情感与个人命运放在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经常被理解成两个崛起的大国对现行世界体系的挑战。一直到1941年12月,这种挑战看来都是成功的,德国让整个欧洲陷入哀嚎(的境地),而日本几乎横扫了整个亚洲。自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以大英帝国为支柱的世界秩序,彻底坍塌了。
       一个勉强的参战者改变了历史的行进方式。尽管在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力量也是位居世界第一,但它在外交与军事方面的影响力却乏善可陈。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时,威尔逊总统试图向世界推广(表明)美国式的信念,却被欧洲老手们轻而易举地戏弄。
       世界霸权的接力棒是如何从英国递交到美国手中?而德国、日本乃至后来苏联的努力,又是如何被瓦解的?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一些国家的兴起,又是什么令曾经强大与繁荣(的国家)衰落下去?这些命题令一代又一代政治家与政治学者着迷不已。前者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只能发出类似麦克唐纳式的感慨,而后者又太缺乏直接经验,往往纸上谈兵。有过教授与国务卿双重经验的亨利·基辛格知道这两类人的立场多么不同,多么难以相互沟通。
       当耶鲁大学的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这个命题感兴趣时,他的原意是写一本薄薄的“文章式”的小册子,只希望就过去五个世纪里有关大国不断变化的实力作出自己的阐述。在他的阅读范围内,奥波德·冯·兰克在1833年发表的一篇《诸大国》的文章堪称这一领域的探路者,这位19世纪普鲁士伟大的历史学者考察了西班牙衰落以后国际力量对比的情况。
       但是,一个单纯的尝试很快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冒险,肯尼迪很快发现几乎从未有历史学家涉足这一领域,没有人曾经把军事史、经济史、国际关系史这样混杂在一起,提供一幅详实的大图景,而且前后贯穿五个世纪。因此当《大国的兴衰》最终在1988年出版时,它立刻引起了轰动。除去无人如此全面地展现大国的历史外,也因为它的发行时间刚好赶上美国的总统竞选。像所有历史学家一样,肯尼迪克制不了预测未来的冲动,他相信,今天的美国正在重复所有大国曾经的错误——军事安全的需要攫取了过多的国家财富,“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地使它衰落,这速度可能比苏联还要快。
       历史最终证明肯尼迪是个多么糟糕的预言家。因为仅仅一年后,柏林墙就倒塌了,两年后,苏联解体了。但这些都没妨碍他扑面而来的声名,他甚至创造了一个小小的产业——专门研究、出版、评论各种类型的兴衰的作家、出版家、记者群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的弱点日益明显,按照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尼尔·福格森的说法——它是经济决定论的产物。保罗·肯尼迪分析的基础是,如果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范围内,优势总是属于那些有更强的物质创造能力的国家,而技术上的突破与组织形式上的变革是物质创造的基础。这是一种典型的用单一因素来理解历史的方式,它容易被人记忆、理解和谈论,却像马克斯·韦伯所说,根本无助于理解真实的历史。过分清晰化只是学者头脑想像的产物。
       其次,又到底什么是技术上与组织上变化的基础?肯尼迪过分坦率地承认这并非他的研究领域,甚至没有表现出试图探索的稍许热情。这使得他的整本书阅读起来尽管行云流水,但读者却很少被引诱进入更深的探索。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发生了,大国间的格局改变了,因为有的国家可以制造更高吨位的军舰、生产更多的钢铁、更有效地组织它的人民,却对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些摸不到一点头绪。就这一点而言,哈佛大学的大卫·兰德斯或是马里兰大学的曼库森做出的尝试显然深入得多,尽管他们的解释方式未必使人信服。
       在《大国的兴衰》出版之后的17年中,肯尼迪先生仍被热烈地引用,却的确被证明为一个缺乏思想深度的历史学家。他在1993年出版的《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干脆是一本报刊对灾难深入报道的荟萃;他主编的全球历史系列倒是不错,但那是别人的写作成果。“9·11”事件发生时,我们从他嘴里没听到任何新鲜的东西。但至今,没人可以忽略《大国的兴衰》,因为肯尼迪先生的非凡优势——将所有事件置放于一个整体框架中思考的能力,仍无人超越。判断一本书杰出与否的标志,除去它的思想深度、表达能力、想像力,显然还有一条更不可忽视——它是否具有里程碑意义。肯尼迪是第一个大胆地用如此丰富的素材来写作这一古老话题的作家,它多少帮助了政治人物缓解了麦克唐纳式的焦虑,尽管其中充满了不尽如人意。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名字给我带来的思考比它的内容更多。如果你成长在今日中国,很容易被“大国的兴衰”这样的题目所吸引,因为我们正处于深刻的身份焦虑之中,原因复杂而富有智力刺激。一直到20世纪初,中国仍缺乏民族国家的概念,所谓的中国是一种文化概念、心理意识,而非具体的边疆、领域面积、国民生产总值、人口统计……从19世纪中叶开始,因为西方世界的出现,我们才逐渐产生了中国可能只是世界地图中的一部分的意识。一直到今天,中国仍处于向现代国家演进的最后阶段,仍未完全通过唐德刚所说的“历史的三峡”。转变过程充满了屈辱,一代代中国精英始终充满了强烈的身份焦虑。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得越紧密,这种焦虑感越强烈:我们迫切地要获得与别人平等的地位,却总是发现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要克服中国已在世界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形象仍需要更多的努力。经济增长与十三亿人的市场是新一代中国人主要的信心来源,这种信心既容易使人膨胀,也经常脆弱不堪,因为它与个人尊严并非紧密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肯尼迪先生可以在中国找到最热心的读者,因为整整一个多世纪的中国人都相信,只要完成了物质上的成功,我们就将重新赢得世界的尊敬。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要获得的尊敬甚至都不是民族国家性的,而是回到19世纪前的中央王国式的。外部世界对中国充满误解,是因为它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这个国家。中国不是一个彻底的现代国家,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文明传统,她两者都是。
       人们对于中国的担忧、一部分中国人对自己的过分自满,是因为她可能即将、甚至已经进入了保罗·肯尼迪所列的大国兴衰的序列,她可能把接力棒从美国手中抢夺过去吗?国际问题作家们大可把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中国的制造业革命、中国人遍布在世界各地的现实、美国对中国一家石油公司的态度都放在这个分析框架中,无疑它们都已经指向了同一个历史方向。但是,历史的复杂性与偶然性将随时冲破这种恰似清晰的分析。因为在这种分析中,我们对于同样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民族士气、道德力量、文化创造力、政治能力、军事组织、动员能力、教育程度只字不提。这些复杂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在历史关头扮演支配性的因素,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钢铁产量。
       关于国家兴衰的探讨仍将有声有色、漏洞百出地继续,因为它永无答案。这种讨论对今天的中国大有裨益,因为它将强迫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坐标系中。我们总是太习惯于和自己的过去作比,惊叹于我们取得的成就。但人们理应清楚,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主要是取决于和其他国家的比较。而且这种比较理应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狭窄的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稍微逼近“兴衰的秘密”。
      
       ——课上老师推荐这本书,非常喜欢这篇序言,先搜索了网络,然后对照书本整理如下。 奇怪的是,意外发现这篇文章翻译腔很重,不像中国人的文笔。
       有很多想法,待慢慢整理。
      
      http://hi.baidu.com/rainbowrunner/blog/item/048b220efb97b0cd7acbe172.html
      
  •       对军备的大量投资虽然会在短期内带来较大的安全,但是它会大大削弱一国经济的商业竞争力,致使这个国家的长期安全得不到保证。是筹备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是着重于生产性建设,这对任何国家都是两难的选择。
      
  •        1987年我但是11岁,偶然就是新华书店读到了 这本书,印象中当时这本书的 价格还是8元钱,不像是 现在的 58元,不过八十年代读 了这本书之后我 也确实 明白了 这 个 道理,国家的强大实在是要依靠自己的 实力才行,如果穷兵黩武的话,势必是要遭到失败,书在出版的 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不过11岁的 我也是多少就明白了这个 道理 ,于是 我的兴趣开始 转移了 ,本来以前 挺喜欢军事装备的,特别是兵器,但是后来 还是觉得这一切的 浮华背后还是 要经济的 支持。
  •     这是某大学的某学生的论文…………在网上看到过……没想到直接搬过来了
  •       乍一看名字以为是讲大国兴衰的规律,读了一下觉得把它作为一本大国兴衰史或国际关系史来读或许更合适,尤其是里边的资料和数据很详细,作者应该费了不少功夫的。
  •     好中规中矩的一篇读后感!
  •     综合国力,我学到的说法是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是包括军事、文化、政治、教育等其它因素的综合——没记错官方表述是差不多这样的。
    所以说“鸦片战争时,甲午海战时,清朝中国的所谓综合国力、鸡的屁都要比英国、日本强”,很明显是错误的。
    1GDP可以划分到经济因素的领域,是综合国力在经济方面的一个指标;
    2经济,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说,数量上我看到一个说法是清朝的GDP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仍是世界第七,是否比当时的英国、日本强,记不太清表示怀疑,请给出具体数据指教。质量方面,则是完败于资本通过侵略、商业贸易而高速运作发展的英国、日本。
    3综合国力方面,经济、科技两大指标和英日相比都是完全落后的,更不用说军事、文化、教育等其它方面。
    4如果说战争,军事因素的重要性是明显的。例如史学界有个强唐富宋的说法,若论GDP或者说综合国力,宋朝是胜过唐朝的,更是远远超过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但宋朝却在对金、元的战争中输多赢少,更导致了最后的灭国之痛。但即便如此,宋朝仍是历代中最富裕人民生活最好的时期,领先世界的水平达到几百年,政治制度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最好的制度之一,仍是让野蛮的草原民族给灭了。军事不行,再好的政治制度也是没用的。
    楼主的说法明显有偏颇,以上。
  •       
       作者保罗•肯尼迪综合经济的、军事的、国际关系史的等多重视角,对1500年-2000年五个世纪中国际舞台上的主角进行了广泛的剖析。在这个宏大的舞台上,大国之间或明争或暗夺,一个个都试图在整个世界,至少是某一个地区操控局势、充当霸主。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还未曾有一个大国能够永久地维持霸权地位。是的,就目前来看,美国已然主宰世界一个世纪(即使在美苏两级共同分享世界领导权时,以后人的眼光来看美国无疑也是占有多方面的优势的),但考虑到美国所受到的其他力量中心的剧烈冲击以及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相对衰落过程,没人能够底气十足地说它将永保霸权地位。历史的辩证法颇为悲剧地见证了一个个大国兴起又衰落,周而复始。而这一切是不是有一天会终结,大国将不复存在,人类将走向大同,彻底脱离世界无政府状态,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显示的那样,保罗•肯尼迪着重从经济基础这个层面来破译大国兴衰的密码。在两个国家的对抗中,最后的胜利者往往是长期稳定占有经济优势的那一方,包括农业的发展、工业基础、技术革新的速度等等。一战、二战两次世界性大战中,德国都是发起战争的那一方,两次的失败均是因为德国一方的经济实力无法和对方联盟相抗衡。在战争的开端,德国占有精心谋划、军事指挥得当、战斗人员素质高于对手、社会和国家积累了一定财富、战前和战争期间不惜一切发展军事工业等方面的优势,但随着战争时间的拉长、战线铺的越来越广,德国及其盟国劣于对手的经济实力导致战争越发难以承受,最终不免失败的命运。副标题中另一部分是军事冲突,作者没有辜负所取的标题,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和分析历史上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战争。大国既是靠战争雄起,最终也是因战争而衰落,这是历史的悖论。历史上的很多大国,经济发展到一定地步,就开始有军事扩张的野心,如果实力足够、扩张成功,就会有更多的军事上的投资来稳固自己的霸权,但国防的过度增长早晚会超出国家经济运转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衰败。以作者的观点来看,在每一个大国自身“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军事只是手段,而经济因素才是一切的起因和终结。
       不容否认,经济的走势对一国——不论它是大国还是小国——的现实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从经济的视角来解释国家的发展与衰落也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容易理解。在经济因素中,作者分外重视科技对一国发展的巨大作用。一个现存的大国,很可能因为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新兴的大国,导致在经济上被超越。就这一点来说,20世纪英国的衰落可以算作一个例子。作为一个老牌的工业国家,轻视新技术的革新,但老本儿总有吃完的那一天,而那也即是它陷入难以避免的失败的深渊之时。
       然而,我个人一般比较反对将历史做简单化的处理。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做出一项决定脑中都必定经过了无数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个国家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国家不一定是一个理性的行为体,国家的决策包含了政府各部门的竞争、院外集团的游说、主要领导人或团体的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利益牵扯。经济原因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并不能解释一切问题。美国有今天的强大,其经济和军事后盾所发挥的作用不容置疑,然而,同样不能不提的是美国文化、政治制度对世界其他地区民众的巨大吸引力。在评估一个国家实力的时候,尤其是当今,“软实力”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比传统“硬实力”作用更为明显的一种力量。由于美国在“软实力”上具有的优势,每年都可以吸引大批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科学家赴美工作,他们给美国带来的财富是难以估量的。即使单从这一点说,很多学者预言的美国的衰落也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美国至今依然对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极具诱惑力,他们的思想和技术不断给美国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在舞台上的地位,从开篇到结尾始终都在肯尼迪的关注之中。古老的中国,在经历了千年的受人瞩目的世界领先的繁华,又遭遇了殖民的近一个世纪的耻辱之后,现在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相比之下其军事力量和大国身份并不匹配,虽然比较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但也并不出风头。这样的事实符合中国人一贯倾向于中庸之道的政治文化,也算是遵循了前辈领导人“韬光养晦”“不出头”的建议。除去在菲律宾等事关主权的事件上政府过于“不出头”了一些让民族不满,但这样缓和型的“大战略”很适合中国去走:一来这和国家的文化传统相合;二来过早地参与到与现存世界主导国家争夺的斗争中来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国来说十分不利,对国防加大投资会严重干扰中国原本就脆弱的经济基础(农业相对落后、过分依赖外贸,国内市场开发不足,消费不旺);第三,纵观世界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凡是以胜利为目的来夺取胜利的,往往失败的也快,而那些致力于建设国家内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国家,反而能在一段时间的积累过后在国际关系中占有比较有利的地位,中国也可以以此为鉴先将国内的事情作为主线,再去关注外部事务。
       至于将来的世界,是中国接过美国的接力棒还是二者共同主宰世界,没必要做过多的分析和语言。从现在的情势来看,多极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如何完善自我,而不是怎样尽快主导世界,才是中国最应加以关注的。
      
  •       必读!
      这是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必读作品!作者本身是美国的政治智囊团的成员。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对当时冷战后期美国的政治谋略和思路加以引导。也是对冷战后期未来历史趋势的预测!
      虽然作者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但是作者以历史和多角度,多对比,多个国家兴衰的规律进行总结。得出了前苏联即将崩溃这一结论。这在1987引起了轰动!我在1988读的时候还不以未然,等到了1991时震撼无语!而这只是书的一部分章节!
      对于这一作品!我的建议是必读!
  •       1、欧洲地理的多样性造就了其多元化的政治主体。竞争性的政治体和市民社会结构长期来说优于中央集权停滞的东亚和伊斯兰模式。
      
      2、领导地位的大国必须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1)具备良好的地理优势,没有多面交战的风险(美国、英国、俄国)
       2)自身具备核心的战略资源,无需通过向不稳定的他国购入(反面:德国、法国、日本)
       3)具备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迅速为战争筹款;
       4)主要市场在国内而非出口型经济;
       5)巨大的人力资源,可以承受较大的人力牺牲;(这一点现在已经过时)
      
      3、通过挑战方式获得全球领导权,到目前为止尚未成功过(日、德、俄)
      
      4、目前的领导权转移均是通过“继承”方式取得;
      
      5、领导地位的大国,一般是其经济在全球取得第一后的40--50年后,方才成为政治上的第一。
  •       在探讨比较国际政治格局领域的著作中,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可算是一部开先河式的作品,自1988年出版以来,至今仍常销不衰。在中国,对本书的引进也算迅速,88年便有译本面世。看来“大国”一词颇能撩拨国人的神经。跨入新世纪后,又有两次再版,也是本书生命力强盛的一个证明。我手上的便是中信在2013年推出的新版,将原先的一本“大部头”分成了上下两册,倒也更方便阅读,只是价格也水涨船高……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本书以公元1500年为叙述起点,至二战后美苏对峙为止,全面展现了近500年间全球范围内各个大国的兴衰起落,并探讨了这些国家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以及内在规律。为何说本书有开先河之风范?其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又有何区别?应该说,首先,本书并不是一本“普及知识”型的历史书籍。虽然是在论述历史,但作者显然并不打算在书中告诉你“什么年份发生了什么事件”之类的知识,而是意在探讨不同事件背后的关联与内涵。这也意味着书中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基本采取一笔带过的写法,因此其实际也是要求读者首先要对这段时间的世界史有一基础认识。如果读者本身还不知哈布斯堡王朝为何物,那么阅读本书实无裨益。其次,本书与我们以往接触的侧重“政治军事”的历史不同,而是如其副标题所示,更多地将笔墨付诸各国经济地位和军事力量的对比,突出经济在国家争霸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外,这也并非是一本“通史”,因为命题已经限定了其所关注的是“大国”,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小国,且在相当一段论述内,作者的眼光都没有离开欧洲大陆。以其界定一流国家之标准来看,这也是意料之中。
      
      不过撇开题材限定的略显单调,本书的内容还是极其丰富的。如前所述,肯尼迪以一种“通盘考察”的方式,将全球范围内的各色大国纳入考量,讨论涉及国际体系、政治架构、军事力量以及作为重头戏的经济实力的对比,说其“视野宽广”并非谬赞。加之行云流水的文笔和丰富详实的资料,令人读起来兴趣盎然,且颇有一番“指点江山”的快感。也难怪本书甫一出版,就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了。
      
      然而,虽然作者的叙述可谓有声有色,头头是道,但在阅读中,我却不免仍感到有所困扰。的确,肯尼迪的视野并没有局限于历史的表相,而是试图深入到经济的层面,去总结大国兴衰的背后规律。然而,这种深入似乎也仅止于此而已。书中,我们看到某国的军队强大了,原因是该国制度的改善使经济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可这种制度、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又在哪里?遗憾的是这些内容书中是付之阙如的。事实上,阅读本书,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曾十分流行的一个电脑游戏——《文明》。游戏中,玩家可以操控某个具体的文明部落,通过发展狩猎、畜牧、农业等,不断积累财富和人口,当其达到某个上限,便会有新的建筑、兵器等可供建造,从而令部落不断发展壮大。不过为何人口经济的发展会促成新事物,新制度?这点游戏是不提供解释的,只能说是“预先设定”的编程了。而肯尼迪的著作也给人这种感觉,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出现,就好像播下种子就会收获粮食一样无需解释。然而,人类历史的现象是否真能与自然界的规律相等同?在作者的历史探索中,无疑缺失了一些东西。只要对本书稍作考察,不难发现,这缺失的一环不是别的,恰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自身。
      
      纵观全书,这种对人的忽略可说无处不在。无论是探讨政治、军事抑或经济,肯尼迪都很少提及个别的历史人物。当然,如今的史学家或多或少都有刻意避免自己陷入个人英雄主义史观的倾向。但即便如此,肯尼迪的忽略依旧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书中论及美国南北战争,他花了大量篇幅比较南北双方的军力和经济实力,却对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奴隶制及其废除——几乎只字不提!似乎这不过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内战而已。然而,这种将人的动机和目的抽离出历史的观察真的能获得他所期望的的普遍规律吗?这是让人深深怀疑的。因为带有人的目的的行为显然与单纯自然界的现象有别。对于此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柯兹纳在批判那些同样过于注重“宏观”的经济学家时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假设火星上有人为了完成博士论文而用望远镜观察地球,他也许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盒子排成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另一些较小的会移动的盒子在每天的某个时刻经过,并且会有一些有机生命体从大盒子中出来,被短暂停留小盒子吞掉。观察到这些现象后,这位火星博士论文者也许能够预测某个生命体在某天是否能够赶上那些小盒子,甚至解释盒子的移动规律。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告诉我们全部的事实,因为他没有注意到人的目的,也就无法指出这现象是因为某个人为了正点上班而试图赶上公共汽车这个事实。
      
      肯尼迪的视野也许还没有远到火星,但无疑也已经离地面很远了。在他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国家如同巨大的阿米巴原虫一般生成、发展、彼此争斗乃至消亡。然而这种视角却因此而罔顾了一个事实:组成国家的是人,正是人出于各自不同目的的行为汇聚才导致了国家的种种举动。而在肯尼迪的经济决定论里,我们看不到这一点。
      
      当然,说肯尼迪完全忽略人的因素,也是有失公允的。书中列举国家力量对比时,也会对其人口,抑或教育程度或职业技能有所提及。某种程度上,他似乎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立场一致,都不赞成过度的集权和管制。然而,细究之下会发觉,肯尼迪只是认为宽松的环境能够更有利于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而已。只要适当休养生息,那么一个国家的人口就会增加,经济产出自然水涨船高,且各种新的制度、组织、发明、器具就会像变魔术一样自己出现,好像“预定程序”一样。至于那些产生出来的财富,最终则由国家掌控并投入到无休止的大国争霸之中。于是在这种过分单纯的自然主义理解下,人也就成了和矿石或煤炭一样的“资源”,其不同只在于前者是更为重要和有用的资源而已。只能说,这种观点是对人的贬损。
      
      说到“宏大的历史视野”,又会令人想起另一位以此著称的史学家——提出“大历史观”的黄仁宇。从某些方面,肯尼迪与黄仁宇颇为相似:大时间跨度、大空间广度的考察,注重资料的积累,力求客观的叙述以及对某种“规律”的探求。然而,黄仁宇在经历了“宏大视野”之后,最终探讨历史形成时,却直言不讳“历史是人类不断向前推进所留下来的记录”其不能由个人意愿所左右,但构成历史的合力,不外乎”理想主义之倾向‘与“人之原欲”间的纠缠而已。而两者从本质上,均是人的特质,人的追求,人的目的。由此也可见,肯尼迪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洞察深度,尚远不及黄仁宇。因此,他根据所谓的“规律”做出的预言之漏洞百出,也就丝毫不会令人吃惊了。
      
      说了那么多本书的不是,是不是意味着其早已过时,对如今已毫无意义呢?这么说也嫌武断。正如为本书作序的许知远所说,本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作为一部开先河式的作品,依旧有其价值。书中那种以整体看待全球格局,并加以全局分析的手段,即使今天的标准看也是不凡的。对当代中国,这种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视角,也不乏借鉴意义。因为我们长久以来一直以“中央之国”自居而缺乏横向比较的意识,更遑论从如此多的方面展开比较。而近代以降,当中国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世界之一部分时,又因为迅速衰落而边缘化,以至于始终处于自我身份的焦虑之中。对于急于寻找坐标的中国,肯尼迪的分析框架并不能说全然失准。书中肯尼迪对中国的寄予厚望,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颇为对应,似乎在这点上,作者的预言还是颇准的。
      
      然而,如果今天的中国还按照作者开出的药方抓药,那无疑是缺乏现实感了。如今经济实力已经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中国,是否真的成为了一个国人期望,可以成为美国“接班人”的“大国”了呢?答案即使不是断然否定,恐怕也是众说纷纭,暧昧不清的。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社会与环境问题,恐怕是肯尼迪本人都不曾想到的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本书对现今最大的借鉴意义正是其弱点和不足之处——过于单一的决定因素,以及关键环节的缺失。
      
      而论及未来的中国之国运兴衰,答案可能恰恰就在肯尼迪所缺失的这个“关键环节”之上,也未可知。
  •       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鉴于作者已经多次将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视为大国兴衰的基本原因,我就不展开了。
      二、国家内部的存在单一或者主导民族和文明
       哈布斯堡帝国的不能持续主要就在于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占据帝国的主导地位,德意志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只是因为一个君主才被统一到一个国家,一经战争,帝国迅速崩溃,反观之,法国、德国、日本这种单一文明的国家尽管历经战争的失败,但始终能一遍遍重新复兴。大英帝国虽然一度统治着大量殖民地,但由于文明的过于多样,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英伦三岛的力量。苏联的解体实际上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解脱,如果苏联境内的穆斯林持续保持高生育率的优势,很难说谁才是俄罗斯的主宰。
      三、地缘优势
       法国长期无法压倒英国,主要原因就在于英国根本不用担心任何实质性的本土入侵,美国就更是得益于本土远离冲突之外,更不用说,俄国严寒的气候、和广大的腹地先后严重挫败了拿破仑和希特勒两位天才。
       值得注意的是,自明帝国以后直到1949年以前,中国根本就不入作者的眼界,共产党确实把中国带入了大国的舞台,这点蒋介石根本无法做到。
  •       对于财政以及军事力量对抗,对于我这样的小白都太专业了。
      而且我觉得这种年份跨度太大,前后关联不大的,真的不适合我@@ 可能作者只想说“大国的兴衰”。
      无论如何还是一本比较负责任的书,比国内的书好多了。
  •     说的真心好,看着论述的语言就可以发现时经常看此类政治经济的大书的,直接而有力,嬉笑怒骂流畅自然,有学者风度,佩服。
  •     ……,有点八股了
  •     我不懂……啊啊啊你一定是在嘲笑我
  •       这本书对中国的政治家有很大影响。
      从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国家发展策略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这个书有一个语境,就是不讨论政治制度。
      其实政治制度是众多实力之中的最关键的软实力。
      政治制度不行,再多鸡的屁也是没用的。
      
      鸦片战争时,甲午海战时,清朝中国的所谓综合国力、鸡的屁都要比英国、日本强,还不是一样被打得满地找牙。
      
      我国今天的情况,也是值得深思的。
      贪污腐败横行,精英阶层集体逃亡,民众水深火热,上下异志,能保证中国在未来的热战、冷战、经济战中获得先机?
      
      
  •     评价的好!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觉得有哪里不太舒服的感觉,但说不出来,以为是翻译的问题,专门去找了原版看还是觉得有些观点和结论有些突兀,这篇评论分析的很赞,学习了!
  •     许知远的笔风就是如此,连串的复杂语句,确实有些翻译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