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学史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3月1日)
出版日期:2005-3
ISBN:9787210031284
作者:吴海
页数:1112页

内容概要

吴海,男,1936年2月生,上海市崇明县人。河北省文化厅研究馆 员 。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新华社工作,后到河北省安国县锻炼,被县委留下任职。19 85年任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1995年辞职。业余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著作有:《吴王成 儿童文学选》等,儿童散文诗集《美丽的童心》曾获“中国新时期(1977-1988)优秀少 儿文学读物奖”一等奖,还主编《世界华文儿童文学选》等。十多年来,曾多次出访日本 、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波兰、朝鲜、东南亚,著有《亚澳美欧见闻 》,为对外文化交流奔波过。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编 晋唐文学第一章 陶渊明第二章 唐代江西诗文第二编 两宋文学第三章 二晏词第四章 欧阳修第五章 曾巩及其家族的诗文第六章 王安石及其家族的诗文第七章 北宋中后期其他作家的诗文第八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九章 南宋江西诗坛第十章 南宋江西词坛第十一章 南宋江西爱国诗文第十二章 两宋江西小说与笔记第三编 元明文学第十三章 元代江西文学第十四章 明代江西诗歌第十五章 明代江西散文第十六章 汤显祖第十七章 明代江西小说第四编 清、近代文学第十八章 清代江西散文第十九章 清代江西诗歌第二十章 清代江西词坛第二十一章 蒋士铨第二十二章 清代江西小说与戏曲第二十三章 近代江西的散文、词与戏曲第二十四章 近代江西诗坛第五编 现代文学第二十五章 现代江西小说第二十六章 现代江西诗歌第二十七章 现代江西散文与报告文学第二十八章 现代江西戏剧文学第六编 当代文学第二十九章 当代江西小说(上)第三十章 当代江西小说(上)第三十一章 当代江西诗歌第三十二章 当代江西散文与报告文学第三十三章 当代江西儿童文学第三十四章 当代江西戏剧文学第三十五章 当代江西电影文学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为迄今为止第一部阐释江西文学发展历史的著作。古代文学从晋唐开始,近现代文学截至20世纪末。所选作者作品,以江西本土为主,兼顾仕官游历于江西,但对江西文学的发展确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现代文学则收录了较能体现江西地域特色及时代特征的苏区文学,从而较完整地勾勒了江西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整体轮廓。这部著作的编撰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江西文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兴衰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揭示,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扼要的剖析,对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对文学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这对今后江西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江西文学史的研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简介

本书为迄今为止第一部阐释江西文学发展历史的著作。古代文学从晋唐开始,近现代文学截至20世纪末。所选作者作品,以江西本土为主,兼顾仕官游历于江西,但对江西文学的发展确有影响的作家及作品。现代文学则收录了较能体现江西地域特色及时代特征的苏区文学,从而较完整地勾勒了江西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整体轮廓。这部著作的编撰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江西文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兴衰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揭示,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扼要的剖析,对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对文学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这对今后江西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江西文学史的研究,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江西文学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近十几年来,地域文学史的编撰渐成热潮。据笔者知见(不一定读过哟)的便有马清福的《东北文学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毕宝魁主著《东北古代文学概览》(1993),陈伯海主编的《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崔洪勋、傅如一主编的《山西文学史》(北岳出版社,1993)、陈永正《岭南文学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王齐洲、王泽龙著的《湖北文学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陈庆元先生的《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陈书良主编的《湖南文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高松年的《吴越文学史》,乔力、李少群主编《山东文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等。这是以省份的地域文学史,还有范围更小一点的,如范培松等人的《苏州文学史》。但是,这些地域文学史的写作,可谓良莠不齐。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是学者们对地域文学史的写作的体认还比较含混。首先,是地域文学史的写作对象问题。相对于国别文学史,地域文学史的区别在于,它的界线比较模糊。那些外省籍的作家在这一地域的文学活动,算不算该地域的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呢?对于本士那些没能进入国别文学史的小作家,要给予何等的关注?其次,要怎么样来从事地域文学史的写作?和国别文学史一样吗?仅仅只是国别文学史的细化?还是要突出自然的、人文的地域环境如何影响文学创作的进程吗?如何突出?我觉得很多论著在指导理论缺乏突破。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也顾此失彼。但我觉得《江西文学史》的“导言”部分(作者:王琦珍),在理论的阐释上比较圆通。对江西文学的成就和特点,“导言”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和陈世旭的序言是相合的。因为陈序概括的比较精当,转录于此:“江西古代文学缺乏鲜明的纯地域性特征,并且表现出典型的迟到的辉煌;创作倾向上的正统意识,文人气质上的古朴与持重,在重大变革面前的矜持与保守,等等。”地域文学史的写作者一般都是本地域的学者,受地域情节的影响,有些偏爱有些抬高也是正常并且可以理解的,然后清醒的认识也因此显得更为难能。正是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导言》还将江西文学的特征归纳为:一文学观念上显示出强烈的正统性;二是创作上特别富于开拓进取精神;三是作家队伍形成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四是地域分布上的群体性。当然,我个人认为,“导言”理论上处理得比较好的是对写作对象的界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外省籍作家的文学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其所游宦或客居地区的文学发展,毫无疑问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又未必能借助其在短暂的游宦或客居期间所创作的作品体现出来,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文学风气的转变或文化氛围的形成方面。所以,倘若地域文学史在对他们的成就和贡献进行评价之时,仅仅着眼于他们在此期间的创作,便很难真正体现他们对这一地域文学的影响和贡献。”这段话相当精彩。当然,理论的成功未必等于实践的胜利。因为时间以及个人的爱好,我只读了这本书的“两宋部分”。不过发现了不少令人失望的地方。首先,两宋部分的写作,对“地域是如何影响创作”这问题并没有具体涉及。只是对作家作品的罗列。按照这种写法,翻翻《中国文学史》,把里面的江西籍作家挑出来,也可以了。当然,有些小作家,《中国文学史》并没有写。那么,《江西文学史》起码要在文献的考述上有所作为。但是,很遗憾。这方面,《两宋部分》并不出色。其次,“两宋部分”提及了江西作家的家族性特征。但是,文学史并不只能是罗列事实。它应当告诉我们事实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呢?回答我呀。其三,也就是在第八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共有三节,第一节“黄庭坚的诗词”,第二节“江西诗派的形成”,第三节“江西诗派中的江西作家”。这实在是很失败的章节编排。不去努力发掘江西诗派以地域命运的原因,不去探讨诗派形成同江西这一特定地域的关系,而是把江西诗派中的非江西籍的作家漫不经心地剔除,这是写作者目光短浅的一个反映。(也许是偷懒。)就这样把一个原来可以生发拓展的论题引入了死胡同。还有,第三节“江西诗派中的江西作家” 不是以作品的成就,重要性、影响力来排列,而是以作品的流传的多少为顺序来进行介绍,更是平庸之举。说好听的是偷懒,说难听是缺乏史才、史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