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32629497
作者:瞿骏
页数:246页

书籍目录

总序导言第一章 报纸与革命第二章 追悼会与革命第三章 生意与革命第四章 日常生活与革命结论附录后记

作者简介

《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内容简介:本文主要围绕清末民国上海的开放私园、街头、店铺、茶馆、戏园、车站、码头、会馆等城市公共空间而展开,在辛亥革命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如何互动碰撞的主线贯穿下,研究范围将包括舆论中的“革命”、形塑革命中的舆论变迁、新革命英雄谱系、革命烈士的生成、追悼会的现实情境、伟人将帅在生意中的呈现、上海商家与革命、消费大众与革命、上海在武昌起事后的城市乱象,革命后上海城市的控制;民变、兵变的产生;革命经费的筹措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封面


 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本欢快的书。虽然作者的行文风格半文半白,不怎么好读,但是其中大量的八卦和囧事,还是让人读得很欢快。作者说,他不想追究这到底是场怎么样的革命,只是把革命当成一个事件,看这个事件对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响。这是个很有爱的切入角度。以往历史学家研究变革,总是目光朝上,盯着那些重要人物看。其实,小老百姓也参与其中啊,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事件才会成为真正的大事件,如果“一呼”而无“百应”,那只能是疯子的梦呓而已。这本书想研究的,就是“一呼”如何造成“百应”的。传播革命消息最有力的渠道是报纸。那时的报纸一边倒地支持革命,谣言流行,革命军胜利的消息充斥于各报版面,造成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而且这一假象还真得导致消息不畅的内地官员,如四川的赵尔丰,放弃了抵抗。也有报纸试图发点真新闻,说革命军受挫,马上被激进分子捣毁报馆。最后导致报纸作为报道新闻真相的公信力丧失,这也是件很吊诡的事情啊。由此想到,如今的很多集体事件,最后越弄越大,似乎遵循的也是类似的模式。革命胜利以后,又通过开追悼会,追溯革命者谱系。以往纷杂的革命谱系通过一次次公共仪式淘洗得越来越明晰。最有意思的一个案例恐怕是秋瑾了。秋瑾被处死后,她的朋友一直试图为其平反,理由是女士不可能是革命党。如今革命胜利了,她的朋友又急于证明她是革命党,要将其加入革命队伍中去。革命和生意这段也有趣,当时的生意人头脑相当活络,赶制出各种各样的革命纪念品,有头像、照片、书籍、徽章等等。剧团赶排革命新戏。尤其是那些盗版书,用演义体来讲革命,那真是千奇百怪啊。最好玩的是张勋的小妾小毛头的故事,竟成了色情小说的题材。此书还使用了大量日记还原了革命作为一个重要事件对个体命运冲击和私人体验。由此反映了作为政治事件的革命投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图景。在这个过程中,日常生活固然被政治化了,但是政治也被生活化了。作为生活体验的政治,就不再具有明晰的宏大性,而成为生活中琐碎的不便、兴奋、甚至娱乐消费。这是本很八卦很欢腾的书。可惜在最后提纲挈领的时候缺了点明晰的分析和有力的论述。尤其是所谓“公共空间”,作者虽然号称仅仅是研究实体性的“公共空间”不涉及概念辨析,但是最后这个实体性的研究把我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带往何处,并没有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作者在结尾处指出,“清末国家和社会同步发展,既有合作又有对抗”,但是革命以后,这些社会精英反而失去了合法性的来源,“国家威权填补了由他们让渡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可是恰恰不是这本书提供的材料和论证所能证明的。也许瞿骏的下一本书会更深入地论证这一观点吧。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4.5分,写得很漂亮。
  •     八卦很多的一本书
  •     第二章“追悼会与革命”、第三章“生意与革命”很精彩
  •     特别喜欢第一、二章,很有新文化史的味道,特重叙事的“别有用心”的建构,从而看出叙事背后的权力、利益。史料惊人地丰富和扎实。
  •     骏哥的书耶,顶一下~
  •     这套上海城市生活史还成~新文化史什么的角度都不错。用的是比较舒展的非纯学术语言。
  •     很好玩的八卦;国民党的一贯造谣;上海报界引领辛亥舆论潮;魔都士人报人一贯的低下生活素质
  •     老话题了
  •     10.8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读了第一章,当课堂报告准备到尾声,这本书也断续读完。作为一个相对精悍的近代史研究,这本书并没有把公共空间性质种类再通书一遍,而是以比较清晰的思路,去反映短时段内革命者与普通民众的互动,而互动的地点就是所谓公共空间。前两章是政治家对公共空间的利用与塑造,第三、四章是普通民众对于革命的体验与感受。作者最后总结两点极为提纲挈领。1.尽管得以刻意塑造,但革命在消费趣味中被消解,在领导人的失误中褪去光环,最终只能提供一个失序的社会状态;2.而在塑造与消解过程中,最大的特征就是“竞逐”,从中央地方、精英到普通参与者,地方意识和参政意识被振奋,但是“竞逐”最终被“控制”取代,国家威权接管后的公共空间日益政客化。作者笔下的革命是悲观和变质的,其实就是革命对于基本问题解决的失败。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