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新时期土地市场政府干预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陶晓龙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3-04出版)
ISBN:9787802098428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是其他相关资金,包括地方保险资金、养老基金及离退休基金等。同时,明确当届政府在土地出让收益中可使用的比例,使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使用和投资具有限定性和持续性,通过基金形式,既可满足土地收购储备的巨额资金需求,又可抑制地方政府过度出让土地的短期行为。 3.4.5.5运营方式 在合理承担公益性投资支出的同时,充分保障基金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式发展,加强对基金余额的投资管理,实现土地出让收益的保值增值。土地收益基金的项目运作起始于资金的筹集和投放,终止于资金的回收和获得投资收益。基金的投放运作大致可分为选择投资项目、制定投资结构、监控投资项目、退出投资项目等四个阶段。投资项目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控制权等因素的前提下,采取直接投资、贷款贴息、购买债券(含普通股权、复合式证券)以及无偿资助等形式。为加强市场化运营的改革力度,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基金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完成准公益型基金的使命,基金的部分投资项目要充分考虑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公开上市、转售和并购、回购等方式实现变现退出。 3.4.5.6设立层次 在健全和完善市县级新型国有土地基金微观基础上,结合土地资源管理层级架构、土地相关费税在中央和地方分配使用情况和国家从战略层面实施宏观调控的实际需要,应扩大基金设立的层次,形成中央、省、市、县四个层级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体系。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或通过《土地基金法》、抑或国务院出台加强土地调控与土地资产管理的决定等形式,明确相关规定,中央和省级基金主要用于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市、县级基金主要解决代际平衡、土地储备和土地出让收入保值增值。明确基金来源和比例,中央和省级基金主要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资收益,市、县级基金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和土地相关费税收入及具体划分比例。基金管理机构由国土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 总体上,随着土地金融实践的发展,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制度发展具有阶段性渐变的特点,在起步阶段,归集政府性土地收益决定了基金公益投入的基本导向;在发展阶段,土地收益部分被赋予政府代际平衡作用,结合资金来源多样性(筹集部分社会资金)和保值增值引致基金投资的职能需要,将会极大地推动土地收益基金日趋独立运营和发展。

内容概要

陶晓龙,安徽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兼任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1994年9月经国家教委选拔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美经济学国际交流中心(福特第十期),接受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与美中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委员会联合培养。2001年6/9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研究方向,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土地经济和土地金融等研究工作。参著中国经济发展研究论丛第二辑《微调论》、中国当代中青年经济学家论著文库《新政府干预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共中央党校《土地经济学教程》、 《土地管理制度与政策》等。2001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土资源部《土地收购储备与建立政府土地基金研究》、 《改革土地制度与防止重复建设》、 《土地供应与GDP增长关系研究》等20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参加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起草工作。曾获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书籍目录

第1章土地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概述 1.1土地资源配置概述 1.1.1土地资源配置的作用 1.1.2土地资源配置与国民经济运行 1.1.3土地资源属性与配置方式 1.2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1.2.1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1.2.2资源配置方式的简要回顾 1.2.3 “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分工 1.3土地资源配置特点与效率 1.3.1土地资源配置特点 1.3.2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回顾 1.4.1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1.4.2我国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历程 1.4.3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由来 第2章土地宏观调控的土地市场结构分析 2.1土地市场结构与均衡 2.1.1土地市场结构 2.1.2土地市场层次结构 2.1.3土地市场组织结构 2.2土地市场均衡与价格调节机制 2.2.1土地市场均衡 2.2.2土地市场价格调节机制 2.3土地市场结构效率分析 2.3.1垄断效率损失模型 2.3.2土地供应市场单头垄断与折线需求分析 2.4国外土地市场制度与土地调控 2.4.1美国土地市场与土地管制 2.4.2日本土地市场与土地调控 2.5市场导向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5.1土地市场化进程回顾 2.5.2新时期土地制度市场化改革趋势 2.5.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演变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第3章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一) 3.1土地引发财政扩张的宏观经济效应 3.1.1土地引发财政扩张的情况分析 3.1.2土地引发财政扩张的宏观经济效应 (税费、财政、收入) 3.2土地财政性收益分配实证分析 3.2.1政府规费和税收情况 3.2.2土地收益分配情况分析 3.2.3土地收益分配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 3.3土地储备制度的宏观效应分析 3.3.1土地储备制度变迁 3.3.2土地储备制度环境的变化 3.3.3宏观调控联动新机制的构建 3.3.4土地储备宏观调控作用 3.3.5土地储备理论基础与政府干预作用 3.3.6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创新 3.4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制度分析 3.4.1现行基金制度建立运行情况 3.4.2现行基金及其关联制度分析 3.4.3探索建立新型基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4.4国外和我国港澳地区土地基金经验与启示 3.4.5建立新型基金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第4章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二) 4.1土地金融实践——开发性金融 4.1.1开发性金融与基础设施土地抵押贷款 4.1.2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4.1.3金融创新(开发性金融)模式分析 4.2国内外土地银行制度总结与借鉴 4.2.1国内外土地银行发展概况 4.2.2国外(地区)土地银行制度的启示 4.3土地与金融结合的多种类型分析 4.3.1土地资产特性及其对资金运行机制的要求 4.3.2土地金融实践与多种结合类型分析 4.4土地金融的宏观经济效应 4.4.1土地金融实践 4.4.2土地金融实践的理论基础 4.4.3货币供给扰动的影响 4.4.4货币供给扰动的短期效应(价格黏性假说) 4.4.5货币供给扰动的长期效应(价格灵活假说) 4.5银行贷款的微观经济效应 4.5.1货币供给扰动下完全竞争型企业价格和产量的变化 4.5.2货币供给扰动下垄断竞争型企业价格和产量的变化 第5章土地供应与宏观经济增长 5.1土地与GDP增长 5.1.1 GDP的定义及内涵 5.1.2土地与GDP增长的关系 5.2土地供应与固定资产投资 5.2.1土地供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 5.2.2投资引致性土地供应的扩张 5.3土地供应与经济增长 5.3.1土地供应与经济增长的时滞效应 5.3.2土地管理对经济增长中土地要素投入的作用 5.3.3土地供应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度量 5.4我国经济增长中土地供应的特点 5.4.1固定资产投资引致土地供应总量扩张 5.4.2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密切相关 5.4.3经济增长中土地制度的改革 第6章土地投入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 6.1经济周期理论 6.1.1经济周期的含义 6.1.2我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6.2土地供应的周期性变化 6.2.1土地供应周期性特点 6.2.2周期变化中耕地减少量的变化情况 6—3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 6.3.1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6.3.2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 6.3.3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成因 第7章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与体系创新 7.1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差异性分析 7.1.1财政货币政策与土地政策差异性分析 7.1.2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7.2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作用与成效 7.2.1土地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7.2.2土地宏观调控的成效 7.3强化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机制与体系创新 7.3.1土地宏观调控的机制创新 7.3.2建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新时期土地市场政府干预理论与实践》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新时期土地市场政府干预理论与实践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