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困境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06-01
ISBN:SH17118-150
作者:萧功秦
页数:253页

内容概要

萧功秦,湖南衡阳人。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教授。著有《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中国士大夫与西方挑战》(1986)、《萧功秦集》(1995)、《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1999)、《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2001)、《知识分子与观念人》(2002)等专著。
自1980年代以来,萧功秦被认为是中国新权威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学者,其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应。研究领域包括: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通史,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史。

作者简介

本书从近代中国正统士大夫的文化心理、认识心理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上展开分析,考察他们对于异质文化的排斥态度、极端保守和少数先觉者内心的苦闷与压抑。
作者认为,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


 儒家文化的困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觉得作者的视角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儒家文化本身难道没有异变吗?文化是发展变化的,如果在外力之下被扭曲,恪守的习俗被强行改变,心中的信仰被抹杀,甚至古今书籍都被篡改,那么在200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进步,反而倒退,还敌不过外来文化的入侵,那是儒家文化自身的问题吗?
  •     1. 认识方法上的弱点,意会性(非定义性)、模糊性(非确指性)、板块性(不可离析性)。2. 对西方文明的“强制同化”和“圣学演绎”.。由此导致群体思想上的无法与时俱进(accommodating)。“文化”vs“文明”“心理”vs “理性思想”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就历史写作而言算是深入浅出的典范了,只是群体心理学运用得有些小儿科。
  •     作者述的较多,发的较少,且没有多大创见。
  •     本书中八十年代人的激情和力量显现无遗,读起来很过瘾。书中交叉运用社会心理学、认识心理学、传播学的理论分析历史问题,饶有趣味。
  •     几千年儒学的熏染,不是几十年就可以冲刷干净的,流于表面只会让人性的本相藏得更深
  •     购于武大门口集成旧书店,费价8元。
  •     八十年代的人是有福的,有这样的好书可读
  •     “他们作为旧文化的牺牲者,却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将在未来绽开的新文化的花种”
  •     80年代很多學者寫書都有這種 怒其不爭 的風格
  •     难得的不马克思了 圣学投影思维方式
  •     认识机制和社会心理学对儒家文化进行分析。地理因素造成的文化发展上的封闭和先进性,认识方式上的非定义、非确指、不可离析性,对西方文明的“强制同化”和“圣学演绎”式处理,文饰、曲解、转移等心理防御机制。(灰色的回忆,不能抗衡“现在”的生动和自由。——引黑格尔句留个光明的尾巴)
  •     某网友曰:「一边做君子去打压,一边做小人去享受,这就叫儒家文化。中国有几千年儒家文化的历史,强大的历史惯性,不可能是一两代人就能改变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双重标准,对自己酒池肉林、即时淫乐;对别人礼义廉耻、营造舆论、控制意识形态和道德制高点,号召大家捐血捐钱学雷锋。」
  •     《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萧功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一,1986年12月印三,1.3元,260页,9.2万册。此书属于著名的走向未来丛书,该丛书风行于1985年前后。该书重点考察了近代知识分子、儒家文化机制面对西方文化如何因应的命题。
  •     以前看过的走向未来丛书的一本
  •     萧老师最好的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