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3
ISBN:SH10019-3911
作者:顾城
页数:208页

内容概要

顾城,当代诗人。1956年生于北京,1993年弃世。中国70至80年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2岁就开始写诗(如《星月的由来·烟囱》1968),1973年开始学画画,后回到北京厂桥街道做木工。1985年加入作协,1987年应邀走访欧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1988年与谢烨在上海成婚,前往新西兰并定居奥克兰北部的激流岛(Waiheke Island),顾城与谢烨生有一子,名为木耳。
1990年,顾城夫妇的朋友李英来到新西兰与他们同住,后来李英成为顾城的情人,1993年秋,顾城因家庭感情问题用斧子砍伤妻子,谢烨在送医途中失血过多而死,顾城随后自缢身亡。
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


 黑眼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我没有哥哥但相信你是我的哥哥在蝉声飘荡的沙滩上你送我一只泥坦克一架纸飞机你教我把字巧妙的连在一起你是巨人已经上了六年级————————《永别了,墓地》看了开头,谁能想到这是写文革的呢?这并不是伤痕文学,因为没有人受伤。在诗人的眼睛里,那些一切耸人听闻却真实发生的种种不合理动乱都只是不懂事孩子们的胡闹而已。那他呢? 他是谁?撕下了芦花雀带金扣的翅膀细小的血滴撒了一地把药棉和火焰缠上天牛的触角让它摇摇晃晃的爬上天台偿还吞食木屑的罪过他是谁?我不认识孩子赌气似的我不认识你,这就是诗人对施害者做出的所有惩罚了。我还知道一种描写文革的方式,它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就是首先划清自己与红卫兵的界限,表明自己绝对有不同流合污的理性。然后再找几个名人或其子弟,写他们和自己遭受的迫害,制造悬案吸人眼球:XXX是自杀还是他杀呢?之后再痛责那个疯狂时代与那些疯狂的人。(详情见余秋雨周国平自传)我认为最好的写文革的是顾城最著名的一首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没有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写,也没有站在施害者的角度来写。可能他认为,施害者和受害者原本就没有什么区别。他没有写受难和迷惘,诗人认为当过去的苦难和迷惘都过去,现在的光明和觉醒才是最重要最必须要写的。王小波写文革也同样水平极高。陈清扬说来这个世界就是遭受苦难的,只要明白这点,所有的不幸就都可以泰然处之,她压根不恨那些施害者;王二明白自己在文革里面挨得打都有很大自找的成分,所以他也选择宽恕,不揍老骥的凤师傅;龟头血肿自始自终就不相信这世界会这么不合理,他只当做是受了印度师兄的恶作剧,对一切欺辱都逆来顺受,只当是自己倒霉自找,当初不该敲马桶。所以在别人给他敲大包时不但不生气,一边疼得呲牙咧嘴一边无可奈何一边发自肺腑得赞扬凤师傅最会敲大包,所以龟头血肿才赢得了线条的终生之爱。王小波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一句话,错误原因在自己,倒霉都是自找的。如果你在文革之前心安理得的享受国家干部知识分子待遇,那你文革时被人批斗就别怪别人;你在文革前期批斗别人,那在文革后期下台被人批斗就怨不得别人。熊猫的师傅也说过类似的话:一旦发现错误的原因在我自己,我的内心就会充满安详与平静。那个按照44拍铡草的老音乐家,无端坐牢数十年毫无怨言的曼德拉,被世人冷漠欺诈穷的要疯却仍然能写出孩子般清新明澈的好诗的顾城。轻描淡写的化解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苦难与折磨,遭受了世间不平的无尽黑暗后,眼睛仍能看得到光明并向往未来。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果木心也有这样有金子的眼睛,他也许会说,生活在任何时代我都是幸福的,别爱时代,请来爱我。谁拥有诗人眼睛里的金子,谁就能看透世间的黑暗。
  •     顾城的诗透露着与众不同的思维,也正因为这样的思维,让他成为一个特别有才气的诗人,可是,也正因为这样的思维,让他看到了世间常人无法看到的东西,让他成为大家心中的遗憾,
  •     有一段时间用过他遗书里的话做签名,他说“这岛极美,粉花碧木。”写个遗书还不忘有此一折话,真是诗人。西川说过八十年代的诗歌狂热到什么程度,那会儿写诗的人都跟英雄似的。朦胧诗人们之于写诗的文艺青年就像柯特•科本之于摇滚青年,顾城他们有一次去成都,观众把所有的入口都堵上了,最后诗人们只能从厕所的窗户里跳出来才算完事。作为连尾巴都没踩上的九零人士,没实践没发言权的我还是以为八十年代是一个有心没眼睛的年代,第三代诗歌也是如此。那叫吵闹不叫复兴。集体英雄主义逐渐被个人主义取代,被压抑久了的人们发现咦怎么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空间,于是怎么打发那些留白就成了大家热衷的事,于是很多东西就以小感冒的形式速度流行开来。烧得轰轰烈烈,而且在很久之后还有一帮新傻逼(我不知道为什么傻后面最常跟着的是X,它不是跟逼是一对儿吗?)的小伙子姑娘们踩着烧过的灰烬嗯嗯啊啊地惆怅着怀念着,我们憧憬从未经历过的,并以之为神,这深刻地印证了“得不到才是最好的”这个硬道理。以上的废话精简一下就是我们是新傻逼,八十年代是好年代。顾城就在一个好年代里。那个年代张承志写北方的河,王蒙感叹“妈的,河全被这小子写完了!” 汪曾祺提起王世襄会做菜,一群文人凑在一起,每人备料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结果就是他做的闷葱把所有人都比下去了。汪说这是黄永玉告诉他的——“如有不实,由黄永玉负责。”看到此处忍不住笑得打跌,是平常也能摸得着的真东西。这是从前文章的好处,与当下模仿、浮躁的东西不同(杂志摊上的写作里,电影上怕看见岩井俊二王家卫,歌上怕看见朴树陈绮贞外加若干摇滚相关,文章上怕看见很多人;小众点儿的写作能看出来是在复制哪位大师,一般以故作高深和自己也看不懂为主题),模仿成功的人成为语言华丽的伪文青和思想平庸的伪愤青,不成功者则散布各处继续模仿。这是针对像样点的模仿者说的,至于类似《XXX真帅》这种纸质印刷品的性质我也一直有疑问,所以予以自动忽略。真正来自学识跟阅历的文化,踏实深厚,真实淳朴,动人非常,如同经年累月开凿终于渗出的泉水。老文人对待学问的态度,近似于献祭,一生伏在书桌上,一人有一人风格,有一股子真劲。艺术品与复制品的区别在于内在的精神和思想,不仅仅是完成后,而是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我相信经得起时间冲刷而沉淀下来的才是好东西,但我们现在只有沉淀过的却没有能沉淀的,这是个问题。重新绕回主题,一场新的爆发是由当时社会的欲望表现、传统或上个时代留下的文化困境与危机促成的,爆发没有偶然。顾城们的诗在大背景之下散发出一种刻骨的浪漫主义,按照勃兰兑斯的观点,“憧憬是浪漫主义渴望的形式,是它的全部诗歌之母。” 而不满导致憧憬,所以归根结底这些诗是具有形式美的愿望跟牢骚。现在流行的顾城诗大多是新诗,但顾城自己是很喜欢古诗的,还总结了一套“悟其神摹其形”的学习方法,不过他的旧诗写的不是特别好(个人观点)。很明显顾城的作品受外国诗人影响颇深,按他自己说比较喜欢的有但丁、泰戈尔、埃利蒂斯和帕斯,最喜欢的是洛尔迦跟惠特曼。喜欢洛尔迦是“因为他的纯粹”,不过起先倒不是这样,在苏舜与顾城的对谈中,他提起小时候看洛尔迦的事:“洛尔迦的诗,我们家也有,放在书柜的最下层,我把它抽出来时,看见封面上画着个死硬的大拳头,我想也没想就把它塞回去,那个大拳头实在太没趣了。”这个孩子气的举动,成年的顾城再讲述它时,也还是道理满满,认真地解释着他的理由——可见他到底也没长多大。十多年后顾城开始阅读外国诗,这时西班牙和西班牙语系的文学给予了他很大震撼,洛尔迦诗中转着风旗的村庄,月亮和沙土,在露水中寻找声音的哑孩子深深地打动了他。对此顾城的自述是:“他们的声音里有一种白金和乌木的气概,一种混血的热情,一种绝对精神,这声音震动了我。” 于是在被时代,自然,幻想,历史,语言充分滋润之后,一枚诗人长成着。顾城的诗更像一场盛大的内心独白,他冷淡地对待客观的物质跟精神,这世界也不过是他主观感觉。很多诗离具体的生活不太近,倒并不是没有,只是他看重的还是以灵魂解读苍茫无边的宇宙,虚无的时空,想要参悟梦与生命,这样的字眼仅仅是写下来也透着空虚,不过他倒是抓住了一些什么,只是不多(没人能抓住多少)。他不屑于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而是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关于事物的答案。这使得他诗中的一些意象变得很混乱,许多扭曲的感觉出现在字里行间。近似于梦呓,神经质般的幻觉:比如泥土色的孩子,比如冰湖底睡着鲈鱼……顾城的天空里永远没有我们看见的光线,正常生理性的视觉听觉不属于诗。他竭力挖掘,透支自身,以求达到理想中的方向。诗和音乐是最富于情绪性的两种东西,所以诗人跟音乐家下场不好的有很多。对此顾城倒是义无反顾的,很轻松地说:我的朋友给我做过心理测验,要我小心发疯。因为我偏执,像堂吉诃德一样老是向莫名其妙的地方高喊前进。他的呼吸是云朵,愿望是歌声。我还记得《黑眼睛》的封面,蓝颜色,像鱼和温柔的水波。下面是顾城在诗话录里的话:说诗人的条件:“大诗人要具备的条件是灵魂,一个永远醒着微笑而痛苦的灵魂,一个注视着酒杯,万物的反光和自身的灵魂,一个在河岸上注视着血液、思想、情感的灵魂,在一层又一层物象的幻影中前进”“他无所知又全知,他无所求又尽求,他全知所以微笑,尽求所以痛苦。”说自然:“我不能回避那些含光的小盒子和融化古老人类的坩埚,我只有负载着他们前进,希望能尽快走出去。”最后一句是“我相信我的诗中,城市将消失,最后出现的是一片牧场”这个孩子,或许正如他言,灵魂有一个孤寂的处所。所以他回去了。在灵魂安静之后,血液还会流过许多年代。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包括时代。顾城的儿子木耳不太懂中文,想一想,这倒是个干净的结尾。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这本书我记得只卖1块钱,我家就有。妈妈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诗。小时候总能听见她背诗,可美。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无论何时都是青年!
  •     诗歌中的摇滚, 你在前沿中倒下。。。。。。
  •     为了喜爱的诗去读
  •     当我倾心去大声地读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时候,眼泪总是止不住
  •     87年高考前买的
  •     初中时从爸爸书架偷走看的
  •     比我年龄还大的一本书,顾城的诗
  •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二十多年了,一直收藏着。
  •     大作啊。
  •     唯灵主义朦胧诗的代表作。
  •     我读的第一本顾城,娘亲的书~~
  •     “我很累的时候,眼前就出现了河岸的幻影,我少年时代放猪的河岸。我老在想港口不远了,我会把一切放在船上。我相信在我的诗中,城市将消失,最后出现一片牧场。”
  •     顾城生前就出版的诗集不多,《黑眼睛》是最有名的一本了吧。我一直认为长久以来人们对那两句脍炙人口的诗赋予了过多的意味,这些意味或许是溢出于顾城本人的思考的。纵观顾城的人生及其悲剧的结尾,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更立体的顾城。
  •     这本集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少了一句话,不知是何原因
  •     顽皮得让人掉眼泪的感动
  •     高中图书室里的顾城
  •     之前看一个人说顾城80年以前的诗比较让人惊艳 我同意 也比较喜欢81年以前的~另外我不太喜欢他的长诗 我喜欢短小的 一句一幅画 移步换景||我喜欢他诗里的小花和夜晚
  •     黑夜给了谁黑色的眼睛,可是光明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