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一盏灯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
ISBN:9787544323376
作者:杜松柏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达摩西来  菩提达摩应是最成功、最有名的外籍传教师了,他成功地将禅学传来中国,为西王二十八祖,中华初祖,是开派的祖师爷;又哄传着“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等神话,中国武术上的神奇,几全归之于达摩,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西来,极有价值和影响。《景德传灯录》记其传法云:  迄九年已,欲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时门人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日:汝得吾皮。尼总持日: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日: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卷三)  达摩来华,据《景德传灯录》等记载是在梁普通八年,其事迹有种种传说,以有记载的文献资料考之,均有未合(详见《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但毫无疑问,达摩确曾来华传法,而且确系禅宗的建立者,这一段应是其最后传法的记录,可注意的是达摩的选拔传人,是公开的选拔,而非秘密传授;尤其违反常情的是,慧可仅“礼拜后依位而立”,于达摩的考问,没有任何的言语答复,应是缴了白卷,可是却等于得了满分,授以宗主的地位:“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显示了禅宗着重潜符默证而不重言识知解的特性。  达摩在华所收之弟子,可能不止于道副、尼总持、道育、慧可四人,而得其心法的,当止此四人;黄河之水,其始不过滥觞,这小小的宗派,其后竟如巨浪滔天,成为最突出、最显扬的禅宗,应是宗教史上的奇迹。达摩西来,其意义在于传法立宗,可是以后形成公案,成为历代宗匠机锋应答的问题,赵州从谂的“庭前柏树子”即系一例: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日: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日:我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颂古联珠通集》卷十八)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表面上问的是达摩祖师西来,意旨何在,而实际上问的却是如何成佛作祖!如果系前者,则不需问,也不难直说直答,因为是后者,才难于真心直说,故直举耳目所见的“庭前柏树子”作为答话,致问话的禅人怀疑赵州是“以境示人”。因为赵州答非所问,而又不能以理解智知,于是参公案的人,一则认为系含义深微的有义语,如汾阳善昭云:  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同上)  道本天成,道无不在;悟道不假修持,正如柏树之不待牛犁耕作,此“庭前柏树地中生,不假牛犁岭上耕”的寓意;“正示西来千种路,郁密稠林是眼睛”,汾阳善昭认为赵州“庭前柏树子”的答话,显示出千条道路,都是人道之门,正如稠密的柏树,也是“眼目”之所在,开眼人道的门径,那么赵州的答话,岂不大有意义吗?可是泐潭灵澈的“西来意颂”云: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祗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窗前。(《五灯会元》卷十五)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杜松柏先生,以其禅学修为,于1700则流传的公案中,拈出百则,分为十类,注明出处。向上明其慧识,向下照烛世俗事理,于人生的困惑、苦难颇具破暗启明的作用。

书籍目录


生活化的禅话
自序
达摩西来
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见性成佛
顿悟与渐修
死在句下
死蛇活弄
衣钵弟子
超师之见
香象所负
宗主印可
安心法
不污染
风动幡动
平常心是道
反常合道
圣谛不为
阶级历然
不以思知
树上树下
有主沙弥
万里无寸草
大死一回
鱼死水里
时节因缘
磨砖作镜
打牛打车
毫厘有差
问有答无
养一条水牯牛
珊瑚撑月
赵州吃茶
赏棒罚棒
活人剑
白衣拜相
明眼人落井
一切放下
诸恶莫作
不作不食
独坐大雄峰
百鸟衔花
日日是好日
粥罢洗钵
无位真人
回机起用
呵佛骂祖
有与无
明暗交参
银碗盛雪
体用不二
附录 宋代理学与禅宗之关系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生活中没有灯的烛照,常会磕碰摔跟头;思维求索时没有禅的智慧指引,就不会有“悟”。然而禅之智慧,正如灯之有时而明,有时而灭,明灭之产生重在至诚,正所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第21章)。
杜松柏博士的“禅是一盏灯”,是个好的比喻,也是一个好的注脚。它是黑暗大地的心灯,如秋月一般明亮皎洁,悬在天空,映照水中,相互印证;它也是持续承传的法灯,由个体自觉的光明,继而放射人性的光辉,使每个人终身受用,法灯永世不熄。
“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人文价值和真理价值的字眼,它所包含的大智慧是见闻觉知不能到、思维智识不能通、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超越心智的境界,为一代代文化精英所追寻。
本书汇集了台湾学者杜松柏博士多年的参禅心得,其所辑50则短文既是他针对当前社会现实写下的一系列生活顿悟,也是他发明本心的机要。写法上多以禅门公案为题,结合日常生活,生发各种感慨。读来趣味盎然,别有一番境界。书名“禅是一盏灯”则形象地说明了此书的启明性质和指引作用。

图书封面


 禅是一盏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年度聚餐,同事说起一些修行者的事。同事感慨那些修行者的纯净,他们身着经反复补丁的百衲衣,出外化缘从不要钱,只求一饭,寺中也无功德箱,也无檀香供人烧拜,持戒甚严,甚至外出乘火车,车厢中如有女士,他们也避入角落打坐,不去就坐。席间有修养甚深者,言这些修行者过于矫情了。并举了禅宗二祖的故事:师于北齐天保三年(552)授法予弟子僧璨,其后赴河南邺都,化导四众三十四年,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或入酒肆,或过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有人问曰:“师是道人,何故如是?”二祖泰然对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我自己观察和调整自己的心,跟你有什么相干)!”自调我心,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行了,像修行者那样对女子畏之若虎,事事苛责,便着相了,要知人世女子何其多,诱惑何其多,事事抗拒,心魔反甚。“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喝酒吃肉佛性自在也自此似乎成为了一种明心见性不着痕迹的悟道法门。前有二祖,后有济公。此法门在网络广为流传的现世更成为一种流行观念。曾有一自称突然悟了的网友来京商谈其作品出版事宜,其作品确实给人以一种潇洒率性的风格,哲思妙语或见其间。与其对饮间也曾问他修行什么法门,是否戒酒肉。网友道:“无所戒,大修不修。”言语间似乎颇为自在。至此,我便又想起了一则故事。一高士在寺内尽阅高僧大德行迹言语,佛经典藏,某日突然笑道:“悟矣。”见寺内一老和尚毕恭毕敬地烧香礼佛,于是笑道:“汝之不惠,一至于此,此佛有何可礼?无非一石耳,一木耳,一像耳,吾唾之。”说完一口痰吐于佛像上。老和尚依然一丝不苟地敬完香,礼拜完毕,转身对高士微笑道:“汝唾之,吾拜之。”然后缓缓离去。究竟如何才是悟了?大修不修的唾之可是真悟?吾拜之畏女若虎便真着相了吗?二祖自调我心,其性自了;后人言自调我心,未经二祖雪地断臂苦修,其性真能自了耶?千人千道,不离修行自悟,然自性了悟佛陀尚不能代之,他人牙慧焉能拾之曰悟了?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静心的时候看的书,或者想静心也可以看的书。
  •     好评,书的质量不错,服务可以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5日捐赠
  •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     爱是修行
  •     本以为是本通俗类佛本呢,结果。。。。看书的过程有收获,但是很辛苦,呵呵,适合有佛学基础的人士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