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5
ISBN:9787805676678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页数:374页

内容概要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被誉为西方女性“圣经”的《第二性》,1954年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小说《名士风流》,以及长达四卷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回忆录》。波伏瓦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终身知己。他们是一对自由情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们那长达半个世纪没有婚姻束缚的“契约式爱情”,既惊世骇俗,又荡气回肠,而他们各自与其他异性及同性间的性生活既遭非议,又引人关注。不管人们如何评头论足,波伏瓦的一生活得充实而真切。其不容置疑的才华、追求卓越的自由心灵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在二十世纪的法国文坛上,波伏瓦永远是一个靓丽的人物,值得学术界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简介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并存着一百来个各自为政的小城邦,频年相互攻战,企图争雄称霸。城邦权力的建立依靠暴力和阴谋。君主们的生活骄奢淫逸,党同伐异,政权的更迭异常迅速。
公元一二七九年,雷蒙·福斯卡出身于卡尔莫那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当上了该邦的君主。他努力振兴城邦,欲与当时强盛的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并驾齐驱。可是他感到人生须臾,无法在短短几十年的岁月中治理好一个国家。他盼望长生不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名老乞丐手里取得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下后以为从此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意大利各城邦争权夺利的结果,反而招致法国势力的入侵。
福斯卡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要励精图治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尔莫那献给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原来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民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
尔后,福斯卡与法国探险家卡利埃勘探加拿大大草原;在法国度过一七八九年革命爆发前的启蒙时期;参加一八三○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群众起义;目睹一八四八年席卷欧洲、使工人阶级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革命运动。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人都是要死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人生应该是要活过、爱过然后死去。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的完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曾经有人问我,照你这么说的话,你是不怕死了?我不怕死,我怕还没有活过和爱过忽然死了。我这样回答。可能他觉得我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文字游戏,其实不然。虽然说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也要先走过人生,才有足够的勇气去经历死亡,使生命过程达到圆满。这大概也就是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吧。海德格尔也指出,真正的死亡是一种向死而生,所谓的向死而生就是说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驱死性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  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演员雷吉娜一直在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明,在每一个辉煌的时刻她只要想到将与自己将与小虫子一样消逝,一种本质的失败感便油然而生。直到遇到永生的福斯卡,她以为抓住福斯卡永生的记忆就可以获得自己真正存在的证明。而福斯卡因为喝了某种具有魔力的魔药,可以永远年轻,长生不老。几千年来,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到最后陷入生的泥淖不能自拔,虽然容颜不改,躯体永葆青春,但心已经苍老不堪,他对各种生之折磨已经厌倦,他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生活,但就是不能够选择死亡。因此,永生对他来说其实是某种天罚。他所有的感受都是短暂的,他认识的人都死了,他的无数后代们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和更多的人一起活着。雷吉娜的寻找象征的是人为什么而存在或者说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福斯卡则诠释了存在主义的另一个中心命题,即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既然是自己的自由选择就要承担选择带了的后果。抛开存在主义的观点,我倒觉得这部小说就是说生命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两个阶段,人的一生不但要享受生之绚丽多彩,也要体验死的宁静安详,这样的人生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如若不然,像福斯卡一样的永生对于我们又有何益呢?只要我们与所爱的人一起好好地活过之后,便可以坦然地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死亡。
  •     所有人都幻想过永生,但谁知道永生的真正滋味?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可以想象。古往今来,有很多文学作品试图讨论“永生”这个话题,然而因为没有相得益彰的理论,这些作品不是流于庸俗就是过于空泛,很少有能进入历史的视野的,然而波伏瓦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以下简称《人》)摆脱了这个桎梏,其宏伟的时间跨度、严谨的理论体系、新颖的哲学设想,不仅为存在主义运动本身留下了极佳的注解,也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篇经典作品。故事开始于中世纪,当时,亚平宁半岛上有一百多个独立的城邦,连年战争。故事的主人公福斯卡就出生于这样的时代里,那是1279年。经过努力他成为了一个城邦——卡尔莫那的邦主。他励精图治,想将该城建设成为可以与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分庭抗礼的城邦,然而他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兴盛需要几代人的连续耕耘,于是他又转而感叹生命的有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服下了埃及来的不死药,从此开始了漂泊的永生之旅。首先他到了神圣罗马帝国,充当了皇帝的谋士。他想有所作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宇宙,因为他意识到统一才带来让人类前进的最强大的力量。结果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统一宇宙,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与此同时,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地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曾经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一度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而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恰恰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河之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那个时候,他认为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他开始逐渐远离政治,去加拿大勘探广袤的疆域,也亲身体验了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全书就是一次探寻生命意义的冒险。我们在福斯卡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对生命短暂的抱怨,到获得永生后最初的欣喜,再到厌烦,绝望,直到最后在绝望中看见新的希望,《人》试图通过文学来假定永生这种状态,同时传递出存在主义关于生命、死亡以及永生的哲学理念。存在主义是二战后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几个哲学流派之一,而它的流行需要归功于萨特和波伏瓦,前者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如《恶心》、《死无葬身之地》等,同时他也是一个哲学家,在海德格尔《时间与虚无》一书之后推出了《时间与存在》,把存在主义的发展推向了极致。他的终生伴侣波伏瓦同样致力于推动存在主义的发展,同时用女性主义为存在主义做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和注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存在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怎么在本书中体现的。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以后,他没有能力和时间思考自己的本质,所以才会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的思考。然而如果给予我们充分的时间和能力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又会得到什么结论?福斯卡就是一个这样的试验品,他为此获得了永生,于是他永远在这样的生命中不断自问自答,却没有一个答案。本质是什么东西?是语言可以表达的吗?我们无从得知,而我们自己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可能在通往一个终极答案的路途上,然而答案永远在我们不远的前方,使得我们无法接触到答案本身。《人》就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景象:永生的煎熬使得我们离真理越来越远,可能死亡才是将我们解脱出来的捷径。所有人都要面对死亡,而在面对之日我们总能得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因为时间总是限定我们如此。萨特还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在萨特的诠释里,自由是一种方向,是我们从此地到彼地的一种向往。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在政治课本里学到:自由是相对的。而在萨特看来,自由已经超越了绝对和相对的范畴,它仅仅是一种意念,一种想象。福斯卡获得了生命的自由,而他也有殷实的家境给了他做任何事的可能,他可以说是自由的,然而他自由了吗?他其实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想要。自由是想要不想要的东西,自由是得不到的东西。就像有时候我们一直渴望的东西到手了,我们却倍感失落一样。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待在原地,守株待兔,反而应该积极行动,让行动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行动决定思想。”这也是存在主义的号召。萨特也说过:“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貌似危言耸听,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世界,他自己的宇宙,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是两个宇宙的融合,而是两个世界的碰撞。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理解去理解他人的世界,而这样势必带来误解。这不是说人就应该自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反而应该更多的跟他人接触。在萨特的理解里,地狱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一切的开始。痛苦一向是思考的前奏。如果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他可能没有任何的思考,然而在和他人的交流里,思考才会开始。福斯卡也曾经到地广人稀的新世界去过隐居的生活,那时他以为远离速朽的人间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然而最终他还是悟出了交流的意义,于是重返巴黎,开始了探访新的存在意义的篇章。与《人》一同发表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很多文章都认为前者是后者的艺术注解。二者确实存在很多的联系,比如探讨人的生存问题,人际关系,死亡,然而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萨特曾提出过“人学的空场”这个命题,所以一直都给自己的存在主义贴上“人学”的标签。《人》所讨论的却不是个体的人,福斯卡是人类一直传承的灵魂的浓缩,一个象征,他的人物形象可能并不丰满,丰满也不是作者波伏瓦所要追求的目标,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更加自由的想象人类生存死亡的空间,而一个不死的人正好提供了这样的空间。福斯卡的不死没有更深层的意义。时间仍然流动,过去和现在的界限却在永生的前提下不断模糊化。亚里士多德:现在就是过去和将来。所以艾略特写道:如果时间都永远是现在,所有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死亡赋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深的意义,甚至可以认为过去是出生前的世界,未来是死亡后的世界。博尔赫斯在他的小说《永生》里这样记述:“死亡(或它的隐喻)使人们变得聪明而忧伤。他们为自己朝露般的状况感到震惊;他们的每一举动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每一张脸庞都会像梦中所见那样模糊消失。在凡夫俗子中间,一切都无法挽回、覆水难收的意味。与此相反,在永生者之间,每一个举动(以及每一个思想)都是遥远的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举动和思想的回声,或者是将在未来屡屡重复的举动和思想的准确预兆。经过无数面镜子的反照,事物的映像不会消失。任何事物不可能只有一次,不可能令人惋惜地转瞬即逝。对于永生者来说,没有挽歌式的、庄严隆重的东西。”书中有两段颠覆性的文字,试图用一个永生的人的眼光来打量这世界。这些句子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过于荒谬,然而对于一个永生的人而言,这是确凿无疑的真理。第284页:“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是他们得到的东西,而是他们所做的东西。假若他们不能创造,他们就要毁灭,而是不管怎样,他们要拒绝存在的一切,否则他们不成其为人了。”326页:“空话:这就是他们给我的一切:自由、幸福、进步,今天人们就是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喂养自己。”作者波伏瓦用自己的学识和想象搭建了这样一个虚拟的宇宙,在那里,确实存在着不死的福斯卡,以及与他一同存在的永生的折磨。在书的中间部分,福斯卡终于明白,不死,是上天对他最大的惩罚,而且这种惩罚再也没有尽头。永生的假定性在书中被分析得淋漓尽致,为世间留下一部很难再被超越的作品http://howchou.com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大学里第一次踏进图书馆。当时快放国庆假期,怕自己闲得无聊,在图书馆三楼拐弯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书。首先被吸引的是书名,连翻都没翻就借阅了。虽然已经不记得具体的情节了,但它对我自己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让我觉得结果不重要,因为每个人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那就在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做些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从此坦然地活着,平静地快乐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是死亡让我们懂得生的价值
  •     这书也写的太天才了吧。她被称为伟大的女性毫不夸张。
  •     人都会经历衰老和死亡,如果一个人不会衰老和死亡,他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小说里不会死亡的福斯卡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因为他不会死;同时与福斯卡交往的人也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死。到底谁的生活、谁的存在才是无意义的?
  •     不敢相信从前竟然因为萨特对波伏娃有偏见 现在我简直爱死她的调调了。
  •     永生的悲哀
  •     永恒时空的终结,人类纪元的开始。《永恒的终结》及《男人来自地球》应是波伏娃的催生儿吧。
  •     像是做了一个充满着绝望、希望、瞬间与永恒的梦
  •     與不死之身的人共事 探討人生的意義 歷史 哲學 虛無 存在主義的浪漫之作
  •     很好看。来自地球的人比这个弱爆了。
  •     写小说还是小说家来吧
  •     永生不死是种罪和罚。
  •     不仅写法上很一般,而且主角整天叨叨“永生好苦好空虚我好羡慕你们会死你们都不能理解我”,实在太装了
  •     其实我没看完啊。但是我也看了一大半了。艾玛给我费劲的啊,主题思想不就是就算找个能永生的也不能永生么。 这个名字倒是取的很有水准。。。 这么高的分不能理解不能忍啊。。。
  •     以不死之人的角度俯瞰整个历史,顿悟人生
  •     之前同题材的科幻作品和这个一比顿时都显得那么没劲。
  •     市井小民之所以养育后代,也是需要被人记住,证明他的存在吧。 至于我本身,我不希望留给后人压力,我自己想留下什么样的东西,我可以写自传,或是请人写自传,留给发闲想看的人看,不爱我的人,我何必拿着亲情、爱情之类的纽带束缚他呢?
  •     寒假的时候因为看到了波伏娃的传记 最为感叹的还是她和萨特存在主义式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而回归严肃来说 很敬佩这样的女性 在哲学和文学的领域发挥出这么大的光芒 因为专业的原因更对这个女人感兴趣所以找来这本书 对于我来说历史总会让我很纠结 虽然是学思政的可是从高中起和历史就不对付 亚洲历史都学不好更别说欧洲那些几世几世的...存在主义的经典体现 实体的永生存在已让精神感到无力不快 哪怕是肉欲都无法长期唤醒实体的精神...存在只在我们应该存在的时间里显得重要 那些违背了自然的存在落到客体都不会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而我也想到吸血鬼日记这部剧 活了500多年不停地更换居住地拿到各种学校的毕业证 还不停地活在爱恨纠葛里不能自拔 与其相比幸运的是福斯卡还能享受活着一小半时间的睡眠吧
  •     读过之后跟《不存在的骑士》弄混了,重读一边,仍旧很惊诧于波伏娃的文笔。 12/19 大约两周前读完的吧。总想起那个在美洲找大河的男孩。
  •     存在与时间,与虚无
  •     向死而生。以人类的渺小,不朽只是徒劳无功,死亡的另外一种形式罢了。
  •     在福司卡进行回忆前的部分是在是存在主义的赤裸裸的说教了
  •     “你们这些小飞虫"
  •     好好看啊
  •     波伏娃中性的文风读起来酣畅至极,没有过多的描写反而更显得震撼人心。未知死,焉知生。反正人都是要死的,幸好人都是要死的。
  •     8.10下。傳奇的故事,永恆的話題。怎麼活,寫不完。
  •     补记。大爱之一
  •     读完前一百页两星改四星2016.4.14 读完全书改三星,文笔和情节减一星,尤其是最后三十页。想尝试写一本中国版的《人都是要死的》来倒逼自己学习历史 = = 呵呵哒 4.16
  •     其实我没什么太多的感受。单纯觉得买了就要读。
  •     我间歇性发作的存在主义焦虑又来拜访,这次的解决之道是读波伏娃。这本书里她写得直白易懂,看下去居然欲罢不能。
  •     remarkable.主题并未给我带来震撼,因为我早明白生命的无意义,但却有种自己并不孤独的亲切感。
  •     没有读完,不死者的故事太生硬了,波伏娃没有从心理层面指出受苦性,而福斯卡宛如一个偏执的暴君,读起来太隔阂,没有办法同理地去感受这样一种虚无的状态。而从宏大的历史兴衰来讲存在主义的命题,其实我想,是不需要这样长的篇幅的。(另有一点,一个人一旦掌握永生,他就站在了普通人之上,他会更冷漠,更蔑视血肉之躯,也更不通人性。他是冰冷的暴君,自以为掌握了宇宙万世,但事实上,他才是最无意义的存在。因为他的无限性,使他没有办法看到因生命之短而达到的无限,他活得太长了,在他眼里一切都变得有限,历史兴亡无能抵挡,个人的无限,有什么意义呢。)
  •     我朝天涯走一步,天涯往后退一步;每天傍晚,天涯落下同一个太阳。人的作为不是有限的,也不是无限的,而是无定限的
  •     震撼
  •     大气!她想的这些,让我读的时候忍俊不禁喏
  •     一目一页仍然花了一些时间翻掉这本书,然而并不是很get得到别人的震憾。对于不死人这种超假的人物设定一点都不觉得有意思,再加上不是很喜欢历史,这书对我来说没有可读性。如果要魔幻科幻什么的,那就彻底天马行空啊。如果要讲人生哲理,那就脚踏实地去写真实的生活啊。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讲死这件事而用不死来衬托啊。
  •     4.5 人的共性与个性
  •     哲学家的小说,可以作为尼采思想的一个文学上的参考——人因为有一个要死,因而人生才值得追求。周六法图劳动间隙和周日一天翻完的,喜欢。波伏娃的《第二性》还想再读。
  •     我们都是朝生暮死的小虫子,可正是因为朝生暮死,因为短暂,因为害怕失去,才使得一切变得珍贵。死与不死,人都是要有寄托的。
  •     头一次读的时候感觉完全沉进去了。
  •     写得一般,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一直在寻找,最后无奈的总结就是书中几次出现的语句: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这一观点和很多先哲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     有许多人写了以永生的人为主角的书,可是写的这样沉重(找不出来词了),这样让我看了之后感到恍惚的,很少很少。
  •     开头也许会觉得无聊,越看越是为之着迷。
  •     读了之后,就在想,多亏我是会死的,要不永生多恐怖
  •     主人公是“周围的人都死了,只有我活着”,我是“周围的人都胖了,只有我瘦着”,同一种孤独感 T.T
  •     打五星并不是力荐的意思,而是世界上既然有了这本书,那我就不必写了。其实不论寿命长短,虚无就在这里。佛家讲如梦幻似泡影,基督说人被逐出伊甸园的屁事,就是在不断讲虚无。可是因为善意,佛要不灭,神即真理之类的,给人一条活路。萨特夫妇真·毁灭狂魔啊,把古典哲学玩死,存在主义那是什么流氓啊,还不如享乐至上呢。
  •     波伏娃天生傲娇啊,写得好看。
  •     应该让我感到我活着,即使为此死也甘心。
  •     第一次觉得永生是那么可怕!
  •     萨特情妇,最初印象。度娘一问,真是“浪漫”的法国人。小说塑造了一个不死之人福斯卡,从亚平宁彼此征伐的中世纪,到日耳曼大帝国统治,再到欧洲群众起义,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跨越600年。这些只是历史大背景,具体而微的是,一个人如何在不同的时代苟活。想想,一个人不死,他认识的人都死了,他的事业虽盛极一时,却不能有所作为,一切到头都成空。那么,人还有活着的意义吗。“我厌恶那些老年人,他们觉得活了这一辈子,象一块大蛋糕那样圆而丰满。我厌恶那些青年人,他们觉得前途无量;我厌恶所有人脸上流露的这种兴奋聪明的神气。”不死,乃是天罚。没有绝对的胜利,只有阶段性的。人在最本质上,是孤独无力的。幸亏人都是要死的,否则,看着日月变换,却与自己无关,无法任何作为,到最后,只剩“我孤零零一个人,跟那只老鼠”,岂不悲乎
  •     一个永生的人的心态的变化,可以说也是从生到死从鲜活到死亡的。很遗憾对欧洲历史仅仅浅薄了解,但是波伏娃很厉害,几百年的历史一以贯之和永生的人的心态完美契合。所以通晓历史看遍兴衰大概对人的存在也就更有想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