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余华拔牙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7162568
作者:杜士玮,许明芳,
页数:288页

章节摘录

书摘《兄弟》顶罗也就是两行泪水——我读《兄弟》    李敬泽    在《兄弟》的下半部中,宋钢死了,和其父宋凡平一样,他是善的化身,他必是死于对他的兄弟李光头的爱与责任,他将如一个圣徒或父亲,追着李光头,为后者的恶和纵欲赎罪或者买单,直到力竭,直到流尽血。    以上是我的推断。    小说家余华的神秘力量在于,他在根本上是简单的,他一直能够拎出简明、抽象、富于洞见的模式,告诉我们,此即人生_。如同真理是朴素的,余华的简单总是能够令人震撼。但是这一回,我认为,《兄弟》的简单是真的“简单”,简单到以为读者只有一双敏感的泪腺,简单到不能成立。    《兄弟》始于欲望、耻辱和血缘的描述,父亲的窥阴癖通过某种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理解的方式传给了儿子李光头,同样地,我推断,宋钢将不仅是宋凡平血缘上的儿子,也是他精神上的儿子;我不敢相信余华竟然以血统推定人类生活中的卑微和高贵、善和恶,我只能说,余华一向是冷静而决断的叙事者,现在,他的决断发展为无根据的武断,发展到蔑视人的可能性和人的选择,他把标签贴在人的身上,然后让人像数学符号一样推演他的方程式。    而《兄弟》上半部的方程式就是1+1=0,就是世界在善与恶的冲突中的命运——这的确是狄更斯式的宏伟模式,但问题是狄更斯是背靠着上帝进行叙述,而余华把自己就当成了上帝,这个模式与《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同,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不同,它与个人的、具体的生命体验无关,它不再是一个人在荒野上发出的孤独的声音,它变成了居高临下的安排、界定和审判。    于是,“文革”成为潜藏在人心中的恶的猝然发作,成为对善,对高贵,对爱、信义,对亲情人伦,对一切使人性美好的事物的疯狂虐杀,它使黑暗更黑暗,使微弱的光明在黑暗中备受考验,而显得无限珍贵动人。    我相信,很多读者因此流泪,我也曾流泪,但我从来不仅仅以眼泪判断作品,我甚至认为眼泪是廉价的、可疑的,它很可能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自欺,世界在一泡泪水中变得模糊,我们看到的正好是我们情愿看到的,就像我们听一首流行歌曲也会流泪,只不过是因为那首歌让我们忽然觉得自己就是天下最可怜的那个人,而实际上我们当然不是。    《兄弟》在更大的尺度上模糊了世界的真相,据说余华立志要“正面强攻”我们的时代,但结果却是,过去40年来中国人百感交集的复杂经验,被简化成了一场善与恶的斗争、一套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的庞大隐喻,余华头一次采用和复述并非由他发明的模式,它听起来像顺口溜一样熟悉和智慧,但也像顺口溜一样空洞无物。    我当然不认为善与恶是无效的范畴,恰恰相反,我认为过度的、习惯性的怀疑主义态度,正在支配着我们的文学,它使作家不能公正地理解和表现人性,不能公正地理解和表现我们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兄弟》的叙事信念想必会使读者感到振奋,但至少在上半部中,余华的信念难称雄辩,对小说家来说,善与恶不应是先验地给定的,而是在对人的生活、人的灵魂的追问中雄辩地榨取和展现,余华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他更急于操纵他的人物,去演绎现成的模式。    P23-2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先来给这个“消化不良”的、不合格的“牙医”拔掉四颗病牙:第一颗“黄牙”,第二颗“假牙”,第三颗“杂牙”,第四颗“黑牙”。    ——著名批评家、犹太学学者  仓狼    余华的神秘在于,他在根本上是简单的,一直能够拎出简明、抽象、富于洞见的模式,告诉我们,此即人生,令人震撼。《兄弟》的简单却是真的“简单”,简单到以为读者只有一双敏感的泪腺。    ——著名批评家  李敬泽    为引人发笑、满足玩丑癖,余华好像马戏团的小丑,不惜顽固捏造大量怪异的、出人意料的、毫无水准的动作、人物、话语。同时,经典作家刻画细节是为了立住人物性格,余华等老兄刻画细节却全是“逗”读者。我们笑过苦过后,回头一想,假得很厉害。他实在是一个“堆砌”凶残、丑恶内容和细节的,玩噱头、玩视觉冲击力的高手,玩晕了全世界。    ——青年作家  蒋泥    一部小说分上下与先后推出,无疑是“行为艺术”,却肯定和文学无关,而是绝对的愚蠢。作为普通读者,我希望这种文学以外的“诡异”,不要影响正常阅读,虽然实际上这种影响恐怕已经发生。    ——著名评论家  郜元宝

书籍目录

倾听现实的脉搏——代序(苍狼)/1    第一辑  给余华拔牙读《兄弟》·看余华(黄惟群)/3    难以置信的浅薄    几个写作上的基本问题    无处落脚的“强度叙说”    对丑恶与残暴的酷爱    余华的“窄门”    来自《兄弟》的启示给余华“拔牙”(苍狼)/19《兄弟》顶多也就是两行泪水——我读兄弟(李敬泽)/23我欢迎余华的重复——评《兄弟》(上)(郜元宝)/27《兄弟》:余华的一次“华丽转身”(王晓渔)/31廿年之后看余华(金赫楠)/37《兄弟》为什么这么差?(李云雷)/47    第二辑  虚伪与注水活还是不活(邓晓芒)/53诺贝尔“种子选手”何为(蒋泥)/55    《兄弟》是垃圾    作家需要人格吗?    批评尺度和《生死疲劳》的问题    滑稽与小丑    生活里没有的伪真实    离“诺贝尔”有多远?    迷乱的海外之音    末尾:对待批评应持的态度与未来余华批判:虚伪而注水地活着(林童)/115    第三辑  欲望与狂欢余华小说的细节问题(周泽雄、杜士玮、绿骄阳等)  /143余华在国外一瞥(张玲、何爱英等)/149为《兄弟》辩护到底(郜元宝)/156《兄弟》里的厕所等问题讨论(如今不疑等)/161当代中国文学载道理想断想(周冰心)/176《兄弟》背后的余华真相(明夏科)/187《活着》——小说与电影的比较(邓小满)/192    第四辑  幻梦中的歌吟非人的宿命——论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年》(摩罗)/199幻梦中的歌吟——余华作品印象记(川水)/248    “论”或“印象记”    幻梦中的歌吟——余华作品印象记    众声喧哗说余华——与谢有顺、摩罗等交流    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谢有顺)/278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代后记  (蒋泥)/287

编辑推荐

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前牙医、小说家余华写出《兄弟》这样的垃圾作品,却得到如此高度的捧场与欢迎,成为超级畅销书,好比出现超女现象一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事情。因为“恶俗”成为了标准,残酷、肮脏成为了标准,这是十分可怕的灾难性精神症候。本书打出一个很深的眼,联系其生平经历借以观照其作品,“为余华拔牙”。主要针对他的长篇《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以及中短篇《1986年》《现实一种》等小说,尤其是《兄弟》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缺陷以及产生这一虚假繁荣现象背后的文化背景及其表现出的社会时相风貌与精神实质进行深刻分析和挖掘。对与之风格相近的《生死疲劳》(莫言著)等“兄弟”小说,也有一定的批评。同时,该书还就批评家与小说家的关系,小说家如何对待正常的文学批评,小说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他们与道德、人格、现代教育等关系问题,发表了见解独到的看法。

作者简介

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前牙医、小说家余华写出《兄弟》这样的垃圾作品,却得到如此高度的捧场与欢迎,成为超级畅销书,好比出现超女现象一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事情。因为“恶俗”成为了标准,残酷、肮脏成为了标准,这是十分可怕的灾难性精神症候。本书打出一个很深的眼,联系其生平经历借以观照其作品,“为余华拔牙”。主要针对他的长篇《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以及中短篇《1986年》《现实一种》等小说,尤其是《兄弟》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缺陷以及产生这一虚假繁荣现象背后的文化背...


 给余华拔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只看了这部书里面的《廿年之后看余华》和这本书的序,这两篇文章写得很不对我的胃口,管中窥豹,所以认为这本书出的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前者不仅否定了余华而且还进一步否定了整个“先锋文学”,作者金赫楠认为“先锋文学”总是“故弄玄虚花样百出的文字堆积”还说“当一个作家没有力量的时候,他会寻求形式与技巧”。我则认为金根本没有弄清楚文学的“形式与技巧”和内容与本质的联系,他更没有注意到形式与技巧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分量。诚然,先锋文学里的人物大多没有生动有力的外在形象,金就在这方面喋喋不休的给予余华很多的否定。孰不知“虚虚实实”的艺术效果,这样虚化处理的人物形象更加具有代表性也说不定呢?除了在艺术上给予余华打击和否定,金这位学者(姑且先这样称呼他吧)竟然还对余华的人品给予质疑,完全没有“对事不对人”的学术讨论之风。这本书的序是署名为苍狼的人写的。好像这人唯恐读者们误解他们似的,在序里大书特书文学批评,像教科书一样给读者上了一课文学批评的名词解释课。而后又站在土坡上高瞻性的论证当今中国作家如何如何没有进步。很不喜欢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创作是艰苦的。我觉得要给作家们理性的宽容。这位苍狼应该是想到了随便骂别人是不好的,他说作家没有面对文学批评的胸怀与境界,以此给自己找借口吗?竟然不知道自己已经潜意识的把自己代表的文学批评家放到了与作家相对立的境地。
  •     该书汇聚了20几位评论家,共同对热门作家余华进行声讨.无论余华的作品和人品都没有逃过作者的批判.令我意外的是,该书不仅对人们一致鄙夷的余华新作<<兄弟>>一通狂扁,即使是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活着>>等作品也是持否定态度.<<活着>>这本书我虽然没看过,但是通过同名电影我推测原著应该非常不错.<<给余华拔牙>>里的诸位评论家用余华推崇的"强度叙述"狠狠地批判了余华的作品.对于文学外行的我来说,这本学术性很强的书让我开了眼界,使我多少了解到中文小说是怎么一回事.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声称别人的著作是垃圾的文学批评才是真正的垃圾
  •     病得不轻呢。
  •     这些评论家没有办法只能靠给别人拔牙而活,最可笑的是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怎么看过余华的小说全部引别人的评论来评说,还花若干文字说自己受谁谁邀请,笑煞人也。
  •     特地买来的,看看有关余华的一些事情。书的质量还不错,不过运费超过了书价,囧
  •     有作者就有没事干找事儿做的批评家,相信余华坚固的牙齿还好好地长着。
  •     这书嘛,未免有失批评的考究。轻下粗莽判断以求耸人听闻。
  •     兄弟确和以前的作品不能堪比,也称不上驰名中外,但是没有读以前的其他的作品就直接读什么拔牙,便觉是道理,是不客观的.只看批评,世界都没法儿要了,感人,就叫做以为读者只有泪腺?这不是为感人而感人的作家.写感人的东西都是错了?李敖拿鲁迅读不通的句子做节目,全然不顾当时刚刚出现白话文,全然不顾中国当时麻木的背景,几句和现在的话结构不一样的话来否定鲁迅的价值,伟大,和对文学的,对中国的贡献,甚至有人说鲁迅是特务,让人嗤之以鼻的骂派作法!
  •     SB
  •     读得我无语了。。。只能说,彼此之道皆相类。。。
  •     如果我评论余华的话,只要一个字就够了——“贱”。这本书说是拔牙,但大部分文章都太软弱无力了,不能要人命。不过还是给满分,希望拉高一点平均分。
  •     《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分两本有何不可?作者的意愿,作品的结构,出版社方面都有关系.连这件事都拿来批评.炒冷饭恶心,原来炒热饭也恶心!
  •     真不怎么样写的,鸡蛋里挑骨头的意味浓重,竟然还打着关心文艺界的大旗,不敢恭维
  •     最看不惯你们这种自己没本事,专门去批评别人的人?你们有什么资格?想以此来出名吗?真不好意思,对你们的犬吠一点兴趣也没有,更不会记得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     处在《兄弟》上和《兄弟》下之间,读这本书....真是很有意味.....呵...这些评论和我想的一样...呵
  •     大一暑假看的,为黑而黑,差评
  •     傻逼写的
  •     【兄弟】這書我沒看過【活著】也看了太久,最近要翻翻動。批評文章里酸味是有的,看著【兄弟】這麼一本書占了這麼大的社會資源,倍感心裡不平衡。給余華拔的牙也是有的,但不過是松松土,這邊撬撬,那邊拉拉。真的余華有這麼多粗製濫造讓你們難過到要幾十人合力出一本20多塊的書來討伐他,力度也太不足了些,內容不精緻了些。要不是最近文學理論課的文藝學基礎打著,怕也要覺得這幫人坑著哪門子爹呢!
  •     这他妈给文学评论摸了几层屎尿啊,什么东西,最看不惯这种人了,自己没有一点点像样的学术观点,就是谩骂,以为扳倒一个大师你就能牛吗?就算倒下了,余华依然是中国当代文坛的巨人,你站着也是只蝼蚁
  •     给余华拔牙,想拔你就拔。余华知此事,逗得笑哈哈。要问为什么,拔了颗好牙。
  •     可以骂人吗,不可以的话我就不说话了
  •     读完余华的小说后,再看看这本批判余华的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早在读《兄弟》上册的时候,我就被余华简单粗暴的文笔所震撼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作家?对余华的批评不在于说“分上下两册就不是文学”,读了这本《给余华拔牙》你就会知道余华文学的不堪一击了……强烈支持给余华拔牙!!
  •     想不通那些狗屁的关于兄弟前面是否存在这样的厕所博客评论竟然能堂而皇之地出一半书!
  •     或许应该先弄清不忍卒读和不堪卒读先
  •     有些话没说错,比如余华部分作品的高仿性。
  •     关于余华的批判(原由因是余华发表的<兄弟>),听听不同的声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