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设计100细则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532244447
作者:利德威尔
页数:21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按字母顺序编排,查阅方便,能迅速根据名称检索设计原则。对于有兴趣解决具体问题的读者,本书根据设计师常见的问题给通则作了分类。每一个原则均用双页的版式呈现。左手页包含原则简明的定义、详尽的描述、运用的例子以及运用的准则,文本的右侧有边注,提供详尽的说明和参考书目。右手页包含直观的实例和相关的图形,使读者对设计原则有更深的理解。
  完美的设计不只属于少数才华出众的人士,其实几乎所有设计师都能在设计上臻于完美。使用公认的设计原则能增加成功设计的概率。使用《最佳设计1 OO细则》,把它作为增加跨学科知识和增强设计理解力的手段,能促发奇想,找到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更新不常使用的设计原则的记忆。最后,还可把本书用作检查设计过程和作品质量的手段。


 最佳设计100细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一些容易被忽视,却又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原以为只是些人机学的内容,后来认识到其实适用于设计的很多领域。
  •     印象最深的是中文翻译太差,里面的内容还是不错,两年前在龙之媒买的,断断续续看了个大概。还是很有帮助。
  •     翻译确实不敢恭维呀~,但最后翻译者也做了说明的,哈哈,姑且原谅他们吧。很好的书,很细致,特别是实例经典~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在我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课程根本没有被列入设计教育体系中。
    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的。准确说,心理学、人类学的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就是严重缺失的,至于在大学里,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举个简单的例子,不少设计专业的老师画得出草图,打得出模板,自称了解物,甚至自诩了解人,可是一到真正的课堂里,却对于教育心理学这门必修课的门都没入。4年了,都不能了解学生,凭什么保证在几个月里能了解客户?
    不少设计系安排在艺术院校中,艺术就是让人成为人,带人回家,设计教育里的缺失,不单单是课程设计上的缺失,还有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甚至常识的缺失。
  •       在设计时我们对自己总有若干的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客户为什么想这样?我是不是应该修改这里。。等等。试着回到这些问题的原点,看看设计中应该遵从哪些原则,我们该如何分析,看待出现的问题。
      
      
      80:20原则
      
      Accessibility
      
      美观和用户体验
      
      一致性
  •     以前图书馆见过,感觉有点死板,有空再借回来看看
  •     非专业人士就不评论了..
  •       在我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课程根本没有被列入设计教育体系中。人类行为通常是不受重视的,甚至根本没有人去深入了解,同时也没有人用学术的方式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当我毕业时,我对如何创造形式,人类如何感知世界,以及创造的意义没有任何概念。幸运的是,《通用设计法则》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帮助我解答了许多专业方面的疑问和谜团,同时也为我先前的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这几年来,我一直是HGTV《买屋•装潢•再装修》节目的忠实观众,在节目中我从来没听过哪个人喜欢小窗户的低矮房子或视野很差的房子。《通用设计法则》将带领我们去解答,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人们喜欢高大宽敞的房子(大教堂效应,P38),和可以欣赏自然美景的大窗户(亲近生命效应,P36)。可是有谁会猜到,答案是大房子可以激发创意,自然景观有助于恢复身心健康呢?
      
      我从来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和很多人打成一片,有些人却不能;同时我也不知道,原来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指导我们的。通常凭感觉我总是认为,优秀设计加上好品质,就能所向无敌。这两点虽然占了很大的比重,但还是有很多更深层的象征和意义需要我们思考。例如第190页“命题密度”法则,从形状、含义和假想的类比性来仔细探究意义这件事。它提供一道公式,让设计师可以计算出产品设计和大众产生共鸣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沟通方法,让客户支持设计师的创意和决定。
      
      《通用设计法则》让我深入了解设计中的人性方程式。设计不仅仅是以表面装饰来讨好大众,其实真正优秀的设计比这要复杂很多。人类的动机神秘难解,与潜意识的本能、感知和作用密不可分。《通用设计法则》让我们看到是哪些力量在背后驱动人类的行为,让设计师更加了解直觉的面貌。这些法则可不是臆测的,每一条都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真实而且有效。
      
      
      金伯利•伊兰姆
      瑞林设计学院图像与互动传播系主任
  •     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     我们老师极力推荐.买来一直没看.因为看上去比较深奥
  •       RT,这本书适合所有人看。
      看完之后我觉得设计和心理学的联系特别密切。
      由此,设计不只是一门实践领域的技术,也可以是理论领域的设计。马克思就设计出了一条不错的路线,邓小平也是。他们能够首先满足功能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用户体验进行设计。。。呵呵,好书
  •     人类操作手册-设计师用 (原来我读的是这本书的马甲)
  •     好
  •       我们在判断一本书的好坏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分别是:实用性、艺术性以及时效性。所谓的时效性,是指这本书的文章价值是否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跟着消失,最好的例子就如同许多八卦杂志,时效性往往只有一时;当然,若三者可兼备,那这本书就絶对值得收藏在你家书柜上,摆它个十年百年都不嫌久;而我手上这本《通用设计法则》,正给我这样的感觉。
      这本书有三个作者,只有威廉·立德威尔(William Lidwell) 是专门搞设计的;其余两名一名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计划的人类因素工程学专家克里蒂娜·霍顿(Kritina Holden),另外一名吉尔·巴特勒(Jill Butler) 则创办了“本质创造者设计工作室”。从作者职业上的歧异,不难看出“设计”本身就包含了各行各路的专长;一个好的设计师,一本优良的设计书籍,不可能光谈设计二字而已。
      《通用设计法则》提出了一百个影响认知、增加美感,让设计更好的关键法则,内容是以“一页文字,一页彩图范例”的方式来排版,避免让读者看完文字后不知所云。每一页的文字右方都有一栏是留给有兴趣延伸阅读者的建议,对于想深入研究的人而言非常方便。封面设计本身就有用到书中所提出的法则,包括“80/20法则”、“黄金比例”等,就连目录都依循着“功能性”分成“目录Ⅰ、目录Ⅱ”;又因为“美即适用效应”( 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原则二十),故读者在看这本书时会仁慈地施与极大耐心,以充满包容的胸怀来细细阅读,这是本书最成功之处。
      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美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相对,没有絶对。”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从本书的“娃娃脸偏见”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美感其实存在着絶对标准,如同人容易把小娃娃与“天真、无助、诚实与无邪”联想在一起,而成熟的脸庞则与“知识、权威”有关。放到设计上来看,针对不同的对象以及不同的预期效果,所使用的角色就必须有所不同;我们不适合在严肃的简报场合使用天线宝宝作为背景,而天线宝宝在儿童圈中却颇受欢迎。好的设计絶对是有迹可循的,这本书打破了我们以往不敢去定义的美感标准,从探讨“人之所以看到某种设计会感到愉悦”出发,再从人的角度回到设计上,于是美感的标准就定义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人因工程师会成为本书作者之一的原因。
      设计的范围很广,从视觉设计一直到应用设计,都算在本书所及的范畴当中,如何能让人无需学习即可轻松使用,这就是设计的难处。例如电梯按钮的设计、衬衫钮釦的设计、手机功能的设计等,都属于应用设计。配合着彩色范例页的介绍,原本生涩难懂的设计理论顿时豁然开朗,读者只要认真阅读,一定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设计技巧。
      不管是作为收藏还是研究,本书都絶对值得买一本放在书柜上,就是每天只看它一眼,都十分令人满足。
  •       也许读了以后并不会形成什么特别清晰的东西
      但是会让我了解到很多以前没有了解过的东西
      之外的,没有事情的时候或者有疑惑的时候看一看
      也许会让你发现自己面临的一些困扰迎刃而解。
      我认为是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     好书
  •     基本上还不错,内容比较散,略显杂乱
  •     细节体现在简单之处。
  •       翻译很一般,几乎到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地步……
      
      不过配图非常好,所以基本上不用看文字都能大概意会每一条设计原则的含义。
      
      值得反复翻阅。
  •     快速浏览
  •     当词典看的~不过内容够丰富 就是翻译不给力
  •     经典逻辑及形象思维方式汇总,已收录PDF
  •     咋一看觉得应该很有用,细一看基本属于科普篇,翻译得很差,图不错基本上就看图理解吧。
  •     翻译尚可。 英文原版的话,不细细品读,也有点儿难理解。 觉得这100细则,不仅仅包括了设计,还包括了相关的一些管理理论。
  •       一本书容纳了100个观点,这么多的内容不可能详细,基本每一细则,用一页文字加一页图例来说明,有点像《一生必读的100本书》(真有这本书吗?)。
      
      细则的选择和阐述都很有趣,翻译的也不错,阅读起来很顺畅。还是有种大而全的感觉,就算不关心设计部分,在相当多的细则中也能感到科普的味道和趣味。
      
      全书看下来,启发性要大于实用价值。闲下来时翻几页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封面设计太失败了
      
      几张正文的照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taballa/100
  •     没区别,封面不一样
  •       本书翻译成日文后夹杂了大量的片假名外来语,除非你对日文非常的熟悉,否则实在令人头大。
      
      推荐那些想读的同学去看英文原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20714/
      
      中文版也见过,(封面变得较恐怖)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4838/
      
      属于一本设计方法论的字典,图版丰富,分类很细,一口气看下来恐怕不好消化,适于一边实践一边翻阅。
  •     英文名:"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2009-09-20;挺不错的,简明扼要说明了一些设计原则。
  •       写几个有点启发的原则(有图版的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9385b00101jzar.html)
      
      1处理深度
      
      经过深度分析的信息,要比经过粗浅分析的信息更容易记忆。
      
      决定信息需要多“深”处理的关键因素,就是信息的独特性、相关性和详尽性。独特性是指相对于其他信息和我们先前的经验,这个信息本身的独特之处。相关性指信息对一个人的重要程度。详尽性是指为了了解信息花费多少思考。
      
      
      2脸部比率
      
      如果设计中有人的图像,就要考虑到“脸部主义比率”。如果设计中这个图像需要被解读为具有思想性,请用高脸部主义比率(全脸)。如果这个图像需要被解读具有欣赏性,则用低脸部主义比率(如全身照)
      
      
      3古登堡图
      
      
      4操作制约
      
      调整行为的一种技巧:强化想要的行为,忽略或惩罚不想要的行为
      
      操作制约有三种基本技巧:正面加强行为、负面加强行为和惩罚行为
      
      如果设计背景需要行为改变,可用操作制约技巧。尽可能用正面或负面的技巧,而不要用惩罚。在训练早期,要用固定比率的加强技巧,等到已经学会了基本行为,则换成比率不固定的加强技巧
      
      
      5全貌-庇护
      
      偏爱一览无遗的环境(全貌)和隐匿、退避的区域(庇护)的一种倾向。人们偏爱能容易观察周围状况的环境,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很快躲避到安全空间的地方。该法则认为,人们偏爱边缘、不喜欢中间的空间;喜欢有天花板或有遮盖的空间;喜欢有少数进入点的空间;喜欢感觉安全隐匿的空间。全貌-庇护设计要达到二者的平衡,把空间设计成让人可以看到全貌,但同时不被别人看到。
      
      
      6三分定律
      
      构图技巧:把媒介分成三部分,并且把设计中的主要元素放在令人赏心悦目的位置上。
      
      方法就是把媒介的横向和竖向各分成三格,创造出无形的九宫格网格,以及四个交叉点。然后,在把设计中的主要元素,放在网格中的一个交叉点上。用这种方式,最后出现的不对称结构图,会让人看了觉得有趣,并且通常被视为具有美感。
      
      
      7大草原偏爱
      
      人们有这样一种倾向:比起其他种类的环境,更偏爱类似大草原的环境。
      
      
      
      8序列位置效应
      
      出现首因效应是因为列举项目中初始的东西,会比中后面的东西更有效地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如果列举的东西快速出现,首因效应就会很微弱,因为人们没有时间把前面的东西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如果列举的东西缓慢出现,首因效应会很明显,因为人们有时间把最前面的东西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出现近因效应是因为列举排在最后的东西,在列举结束后仍然在记忆中作用,因为很容易想起。近因效应的强弱,跟列举的东西出现的速度无关,但却会被时间和附加信息大大影响。比如,最后一项列举的东西出现后,用30秒的时间想别的食物,此时近因效应就会消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在首因效应上,因为那些东西已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要列举时,把重要的东西放在前面或后面,可让回想的效果达到最大。如果列举的是视觉性的东西,要把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前面;如果列举的是听觉性的,要把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后面。遇到人们必须做出决定的情况,如果必须在最后一个列举物出现后马上做出决定,请把重要的东西放在最后。
      
      
      
      9三位立体投射
      
      以下的视觉暗示,常常用来加强人们的三位视物倾向
      
      干预
      
      两件东西重叠,被盖住的那个会被视为比盖住它的更远
      
      大小
      
      两个不同大小的东西呈现在眼前,人们会认为小的比大的远
      
      高度
      
      两个物体以不同高低位置呈现,高一点的物体会比较远
      
      直线视角
      
      两条垂直线在端点相交,相交的端点会被视为比分开的端点更远。有一个例外情况,就是当一个强烈的横向元素出现,会倾向于被视为横线。这种情况下,靠近横线的物体,会被视为比远离横线的物体更远
      
      纹理变化
      
      表面纹理密度不同,比较密的区域会被视为比不密的区域更远
      
      物品有阴暗或阴影,阴暗的区域会被视为离光源更远;而光亮的地方会被视为离光源最近
      
      大气视角
      
      较蓝的或较模糊的物体会被视为比不那么蓝或较不模糊的物体更远
      
      
      
      11梵雷斯托夫效应
      
      在一组东西中,人们会对某些东西特别关注。这一组东西可能是一张生字表、一些物品。当背景不同(一个刺激物与周围刺激物不同),或者经验不同(刺激物与记忆中的经验不同),梵雷斯托夫效应就会生效。比如第一次的情况,字母中的数字。
      
      
  •     单位有买着本书,很不错,让很多菜鸟了解很多知识,但是也要通过很多信息继续去网络上查找更多的 知识点
  •     其实就是《设计的法则》
  •     haohao xue wai wen haoyahaoya haohao xue ~~oops!!
  •     设计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所以这100个细则涉及面很广
  •       印象最深的是中文翻译太差,
      里面的内容还是不错,两年前在龙之媒买的,断断续续看了个大概。还是很有帮助。
  •     翻译太差!!
  •     100种设计细则。
  •     最佳设计100细则
  •     因为它是中文版的..
    我看过这本书的日文版....
    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的...
    但是里面的内容几乎一样...
    所以....还是到中国来了的原因
  •     借我看看
  •       在学习信息设计的时候看到这本书,里面很多法则确实很有用,但是难的是转换为自己的语言,由于翻译等各种原因,有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译者的个人理解,所以有时候并不是很好懂。
      
      就像深泽直人同学的“无意识”理论,个人认为很是受到了《设计心理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606471/ (原名为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所以很容易就知道,翻译者又把书名给“专业化”了) 的影响,并且很成功的转换成自己的语言了。
      
      所以为了很完整的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还是好好学一下外文吧。
  •       一些容易被忽视,却又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原以为只是些人机学的内容,后来认识到其实适用于设计的很多领域。
  •     可看看
  •     一眼看上去列的很清楚
  •     还行
  •     希望有机会和你交换o~
    鼓起勇气来说···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249744/album/19112707/
  •     过于概括
  •     最近此书又出了25新原则+100的 2011新增本,顿时觉得上当,希望能升级我的老书,怎么可能呢?这是书啊。还是一样价格。买了老版本的用户怎么会去为一点内容买新的呢?
  •     设计的基本准则
  •     这么简陋的介绍,没什么价值。想学不如去看一本普通心理学的教科书,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可以在普通心理学的教科书中看到。这本书过于浅显,片面。
  •       【成本效益】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从事某项活动。
      【加工深度】经过深层分析的信息比经过表层分析的信息记得更牢的记忆现象。
      【期望效应】由于个人或者他人的期望,感觉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用性-适用性协调】系统的通用性增加,适用性减少。
      【垃圾进则垃圾出】系统的输出质量依赖于系统的输入质量。
      【锡克法则】随着选项数量的增加,做决定所需的时间也延长。
      【简洁律】把模糊的图像阐释为简单、完整的而不是复杂、不完整的倾向。
      【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有两个功能相等的设计,那么选择最简单的。
      【最小阻力信道原则】完成目标的努力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图片优势效应】图片比文字记忆更深刻。
      【视野开阔-隐蔽原则】一种喜欢视野开阔无遮挡但带有隐蔽区和隐退处环境的趋势。
      【识别优于回想】对事物的识别记忆比对事物的回想记忆要强。
      【冗余】使用超出必须的元素以使系统在一个或多个元素失败是继续运行。
      【三等分原则】把一个媒质划分成三等分,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创造具有美感的位置的一种布局技巧。
      【好原则的对头】确定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通常要比寻求一个收到最佳效果的解决方法更可取。
      【热带稀树草原前提】与其他环境相比倾向于热带草原般的环境。
      【大小谬误推理】以某一规模运行的系统同样可以以更小或更大的规模运行的一种假设倾向。
      【自相似性】事物是由互相类似的单元或与整体相似的单元组成的一种特性。
      【系列位置效应】出现在系列开头和最后的项目比在中间的项目更可能被记住的一种记忆现象。
      【自顶向下布光倾向】一种把物体的阴影区或黑暗区视为光源来自物体上方所产生的阴影的趋势。
      
  •     大学作业参考6
  •     有点意思 顺序排排更好
  •       我明明看到有这个封面的台版的 当我想买的时候发现没了!!
      最后考证得出台版的变成红色封面那本了。
      然后有了个内地版,感觉差很多啊。
      我最记得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里面有张玻璃纸折在里面 里面印了图形让你去比对用的。
      其他版本都没那张纸啊。
  •     有点乱。= =
  •     同意,值得当本工具书
  •     很想看呢~~~
  •     老外的设计书籍很通俗很明了,即使是写理论的也是如此,这书很喜欢,涉及了设计的很多方向
  •     设计师必看的书
  •     对我非常有用。但这些内容,这样的排版,贵了点。
  •       翻译确实不敢恭维呀~,但最后翻译者也做了说明的,哈哈,姑且原谅他们吧。
      很好的书,很细致,特别是实例经典~
  •     一本翻译很烂的书。
  •     1 电子书
  •     与《最佳设计100细则》这本书有何区别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44838/
  •     读起来很轻松:D
  •     一部优秀的设计原理扫盲书。
  •       这本书涵盖了设计中的各个方面,读过之后,其实脑中一片混乱,因为信息量太大。
      
      总之,“细”是这本书值得一读的最大卖点。
  •     对我来说100也太多了
  •     1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