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出版社:阿诺德 (Arnold.R.A.)、 李宝元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01出版)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115191199
作者:阿诺德
页数:179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在经济学中,商品有“好东西”(goods)与“坏东西”(bads)之分。一件“好东西,,是指任何一件能给人们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东西,诸如食物、衣服、书籍、娱乐、汽车等。相反,一件“坏东西”,就是指任何一件对人无用或令人不满的事物,诸如污染、流感和麻疹等“坏东西”,乃至单位里令你讨厌的“人”。你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谚语:“好东西总嫌太少”。请注意:日常生活中习惯讲“好东西”(good tWng),在经济学术语中,只抽取了“好”(good,在英文中与“商品”同字),而不管它究竟是什么“东西”(thing)。你赞同这句谚语的观点吗?如果你表示认同,那说明你与经济学家还相差得很远。为了帮助你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就拿“健康”这个“好东西”来说事儿。我们大多数人认可“健康”是个好东西吧,但为什么人们又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干些有损健康的事情呢?为什么健康的身体时常遭受损害而很难保持呢?他们做的与说的为什么不是一回事儿呢?一位女士,每天吃大量高脂肪食物,却懒得去健身锻炼,还要抽十支香烟,她可能会说:“瞧!我是健康的。”显然,如果她少吃些高脂食品,多参加健身运动,并且能把烟戒掉的话,她的健康状况肯定会更好。在此基础上,她还可以再进一步,继续改善健康状况,直到一点也不吃高脂食品、恰到好处地健身锻炼。可以肯定,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谁能够“苛求”自己将身体保持在“最佳健康”的极致状态,因为保持“最佳”状态也是需要成本、时间和精力的,这种行为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会失去“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而很难做到。尤其是,你必须为此放弃一些其他“好东西”(消费品),比如可口的黄油汉堡带来的美滋滋感受。事实上,你可能会选择稍少一点的健康而换来一个美味的奶油汉堡,而不是更多一些健康但却没有汉堡的美味享受。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你的选择行为就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好东西并不是多多益善!“好东西”对我们来说确实存在一个是否“太多”的问题,或者,至少存在一件对我们来说是“太多了”(过量了)的好东西。而这正是经济学家所要讲的话。1.1 一件“好商品"的价格关于学业成绩,你自然是倾向越高越好,你宁愿得8而不是C,能得A当然不愿得B。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高分数都是一件“好东西”。但是高分不会白白给你,你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最大努力,才有可能得A。如果考虑得A要付出牺牲享受其他“好东西”的沉重代价,你可能宁愿得B而不是A。譬如,鲍伯如果全力以赴的话,生物学课程成绩完全有能力得A,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觉得那样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也就是说,它认为得A的“价格太昂贵”了。那么,鲍伯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明智呢?不能这么说。他有“充分理由”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得A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许多“好事”,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获得一件“好事”(比如在生物学课程考试中拿到A),就意味着你丧失了享有其他“好事,’(比如交女朋友等)的机会。权衡利弊,鲍伯选择在生物学考试中拿B,而腾出时间和精力去获得其他“好东西”(如交女朋友等),因此完全是“明智之举”,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鲍伯的选择是“理性”的。为了一件“好东西”或“好事”而放弃了其他“好东西”或“好事”所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学上就叫做一件“好商品”的价格。1.2 “生活中充满了交换”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件“好商品”,也就是说,只有一件这种东西能让人们从中获得效用和满意,那么,这个“好商品”就总是稀缺的,永远没个够,对此你自然会觉得多多益善,多就是好。事实是,世上显然远不止一件“好商品”,而是有很多很多“好商品”。拥有更多的某件“好商品”,意味着你享有其他“好商品”会更少。获得更多的健康这样一种“好商品”,意味着享有更少的其他“好商品”(如美味汉堡)。在你的学业中得更多的A,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你享有其他“好事”(如交女朋友)的机会更少。经济学家用“生活充满了交换”这句话来概括说明这个道理。简言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得学会用“鱼”和“熊掌”进行交换,一件“好商品”如果拥有得太多,那就想想是不是可以用它“换”点其他“好商品”来享用一下。1.3 “坏东西"是不是越少越好试着设想一件“好商品”的对立面即“坏商品”。如前所述,一件“坏商品”就是任何一件对人无用或令人不满的事物。一件“好商品”并不是越多越好,那么,一件“坏商品”呢?是不是越少越好,直到“一点都没有”(其存量为“零”)就最好呢?譬如,在大多人看来,污染不是个“好事”,也就是说,是个“坏商品”。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更少污染就一定优于更多污染呢?换句话说,100个污染颗粒物是否就好于1000个污染颗粒物,而一点污染都没有(零污染)就好于10个污染颗粒物呢?当然,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合乎情理的。但是,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坏商品”与“好商品”往往是紧密相联的。经济学家指出,大多数人认为驾车兜风是件“好商品”,但驾车不是一种“无污染运动”,轿车排出的尾气同时会污染空气。我们试图减少污染排放量,但污染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你认为多数人会愿意为了达到零污染而放弃驾车吗?实际上大多数人会说,存在一点污染并能驾车兜风,相对于零污染而完全放弃驾车兜风,前者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简言之,适度污染可能优于零污染。1.4 行动胜于雄辩不管人们在说些什么,他们的行动表达了其真实的看法。你可能会说,相信世上没人会嫌自己拥有的“好东西”太多了,零污染总是要比有污染要好,高分数是你最看重的。但是,这些不过是说说而已,经济学家不会把你说的话当真,你在生活中的实际行为很少能证明你自己所说的是真的。例如,人们可能会说,他们从不觉得“好东西”太多;但是,他们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都在说明他们拥有的“好东西”太多了。一个人往往一边抱怨没有足够健康的身体,一边却时常去吃些垃圾食品,而不肯做有益于健康的必要休息。一个人时常说,在房屋里没有足够安全感,但他只会买个插销装在自家门上,却不愿意为更为安全的报警系统付费。一个总感慨钱不够花的人,却时常不愿加班或兼职来多赚点钱,如此等等。通过观察人们的日常行为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每个人其实是知道“生活充满了选择”,以及“好东西不能太多”这个道理的。只是我们在日常说话时,有时会“忘记”我们实际行动所显示的“真理”,而这恰是我们每个人早已真正懂得的。经济学家视点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好东西太多了”这样的事情。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一个人知道生活中“好东西”不只一件,一件“好东西”拥有得多一点,就要付出更少地享有另一件“好东西”的成本或代价。至于“坏东西”嘛,道理也一样。生活充满了选择。只要生活中存在的“好东西”不只一件,你就必须不停地在不同的“好东西”间做选择。(1)“人们总是付出代价去追逐好品避免坏品”。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举例分别说明人怎样为追逐某个好品、避免某个坏品而付费。(2)“若世上只有一件好品,享有它你绝对没个够”。你赞同这样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我们提到:一个学生可能不想为了课程成绩得A而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可能宁愿留下更多的时间去交女友,而不是为了得A而减少谈恋爱的时间。这一情形涉及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学生应该做出哪种选择才更有利于他。那么,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来解释这个学生的选择行为呢?(4)一个人总是说,好东西多多益善,但实际生活中,他却不愿为好东西付出更多。换句话说,人们言行不一。对此你是怎么解释的?(5)“生活中令人沮丧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总是无法应有尽有地获得所有好东西。我想随心所欲地去享有美味,但同时还想有个好身体,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想同时拥有更多的闲暇和收入,但我再次发现这二者不可兼得。生活中有太多的选择(在好东西之间),这令我无比沮丧。我想只有天堂才不会有这种令人难堪的选择吧,在那里任何你喜欢的东西都可以要多少有多少,你可以天天吃巧克力而不必担心减肥的事儿。”请对这段自白加以评论。

前言

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深深植根于百姓生活之中。按照汉语本意,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经验总结,它本来就(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门古老学问。但是,我们现今在大学课堂上讲授的“经济学”课程,在我国又名“西方经济学”,则是在西方“专业化大生产”历史实践背景下,以及“科学主义”文化传统基础上,经过几百年演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经济学,最初在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那里,曾有着“朴素”的即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优秀文化”传统;只可惜,演变到后来“庸俗”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由于一些“专业”(职业)经济学家们一味追求“形式化”、“科学化”和“精致化”,使得经济学理论研究与老百姓生活渐行渐远,直到彼此之间竖起不可逾越的篱笆,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发展到再后来,其中一些“极端分子”即那些崇尚极端专业化的经济学知识分子,更是“走火入魔”,将经济学研究构建成“黑话连篇”、谁都听不懂其话语的独立王国。以至于有人调侃道:什么是经济学家?就是那帮将老百姓都明了的事说得大家谁都不明了的家伙!好在学术市场有层次高下之分。有“大师”级的经济学家,他们真正是“佛家才说家常话”,能够通过自己高超的学术技艺将蒙在所谓“专家”头上的神秘面纱揭下来,把“真知灼见”赤裸裸地、语重心长地、通俗易懂地讲给老百姓听,使他们听后总有“恍然大悟”之感,获得“返璞归真”的思想体验。而许多“小师”级的经济学者,则往往出于某种功利主义或商业利益考虑,炒作概念,玩弄学术,装模作样玩深沉,最后搞得学术市场“乌烟瘴气”,造成“巫师庸医卜卦者,秘方真传漫天飞”那样一种混乱的局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看了这本书,心里颇愉快。书的形式和内容充满着生活气息,充满着耐人思索的启迪,是一个值得向青年学生们推荐的辅助教材。相信有众多的读者会从中受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经济研究院院长——李晓西经济学大家曼昆曾说过:“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给你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工具。”相信读者们读完这本由阿诺德教授著、李宝元教授等翻译的著作《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手上可能会多一些有助于你发现不口挖掘财富矿藏的工具。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

后记

这本书属于经济学通俗读物,文字浅近,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因此,在英文字面理解把握上困难不大,要翻译好,最大的挑战是怎么用“地道”的中文把它翻译出“味道”来。本着“信、达、雅”的标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努力做到:就“信”而言,主要是在正文中准确阐释和说明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及方法;就“达”来说,主要是把作者“佛家诉说家常话”的味道给“原汁原味”地传达出来;至于“雅”,则主要是取“俗中之雅”,将“俗雅”兼备的英文转变成“雅俗共赏”的汉语言文字,尽量“有声有色”地表达原作之意。在此标准下,我们采取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展开翻译工作。首先,我挑选了6位研究生,他们是:闫彩琴、孙若青、杜雯翠、杨晋、白金良和蒯鹏州,由他们分工初译,分别提供相关部分的粗译稿;而后,由本人再统一进行重译、补译和校译,并做相应文字润色及加工处理,最后完成全书的统稿工作。由于水平所限,难免有纰漏和误译之处。真诚欢迎朋友们反馈批评意见!

内容概要

罗格·A.阿诺德(Roger A.Arnold),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马科斯分校经济学教授,著述甚丰,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教科书和报刊评论。教授的主要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社会、政治领域经济学方法研究”、“货币银行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其撰写的两本经济学教科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曾一版再版(目前已出版到第6版),具有广泛的影响。目前,阿诺德教授和妻子希拉及两个儿子共同生活在美国加州的卡尔斯巴德市。

书籍目录

第1章 好东西,多多益善吗1.1一件“好商品”的价格 1.2 “生活中充满了交换” 1.3 “坏东西”是不是越少越好 1.4 行动胜于雄辩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2章 凡事都应适可而止2.1 有“收益”就有“成本” 2.2 在“总量”上增加一个“边际量” 2.3 在“边际”上寻找“均衡点”2.4 最好不要棒击自己的脑袋 2.5 怎样协商打网球的时间 2.6 生活就是寻找平衡点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3章 “理论”是用来说明“问题”的3.1 经济学家研究问题的套路和态度 3.2 学会用“如果 那么”腔调说话 3.3 “不错”的理论就是“好理论”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4.1 人“心”不定,路“况”无常 4.2 能否减肥就看你吃什么样的冰淇淋 4.3 价格管制,排队购物与自由选择权 4.4 从理论到实践,就是在变与不变之间4.5 要真实圆满,就要注意全部细节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5.1 要预测,你须知道些什么 5.2 要做解释,你只需知道些什么 5.3 你够聪明,但为何并不富有 5.4 你为什么总会犯错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6章 你真的愿为他买单吗6.1 为什么不给东西而是给钱 6.2 调整一下例子,看看会有什么不同6.3 教授为什么会对复习课说“不”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7章 人家的月亮比我的圆吗7.1买哪只股票更赚钱 7.2 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套路:以股价为例7.3 从股市到楼市 7.4 哪儿的月亮其实都一样 7.5 现实中“交易成本”的困扰 7.6 医生真的很“富有”吗 7.7 既得利益者往往不“喜欢”市场竞争机制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8章 人为什么会撒谎8.1 其实我们总在对自己撒谎 8.2 人们为何爱说谎话 8.3 人们经常在哪些情况下撒谎 8.4 如何减少谎言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9章 交易有成本,事态难预料9.1 兄妹间也要讲“交易”策略9.2 离婚是“交易”,与法律无关9.3 没有交易成本,谁出价高谁说了算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10章 经济学家对差异作何解释10.1 为什么富国妇女不愿生孩子10.2 一个关于“葡萄”的故事 10.3 相对成本法是解释差别的好方法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11章 好事自然来11.1 钱真是个好东西 11.2 钱不是“发明”出来的经济学家视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12章 博弈有输赢,自由增福利12.1 正和博弈:双赢或赢多输少12.2 负和博弈:双输或输多赢少 12.3 零和博弈,有你没我 12.4 自由交易是通向共同富裕的桥梁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13章 生活就像大市场13.1 “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 13.2 处于“高位市场”意味着什么 13.3 大学“市场”情景多13.4 约会中的“市场”行情13.5 婚姻“市场”化,迷离又感伤 经济学家视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14章 男人,女人,都是理性人14.1 没有“理性人”假定,就没有经济学家14.2 犯罪分子也是理性人14.3 以“理性”应对“理性”经济学家视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15章 配给难,市场易15.1 有“稀缺资源”,才有“经济生活”15.2 “这不公平”,难道“那就公平”吗 15.3 人们总在为获得稀缺资源而竞争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16章 与经济学家漫游稀缺世界16.1 乘飞机选座位的经济学猫腻 16.2 摆放行李也有经济学道理吗 16.3 行李箱空间太小怎么办 16.4 为什么乘客要排队上洗手间16.5 拉上帘子是“理性”行为 16.6 杂志上读广告,脑袋中想“弹性”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第17章 不要简单化,切忌想当然17.1 缉毒、吸毒与犯罪17.2 多功能越野车与恐怖主义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18章 时空移,市场变否18.1 纽约公寓房东为什么怠慢租户 18.2 遇到“杰克难题”,经济学家会作何反应 18.3 油价上涨与石油公司老板贪婪无关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19章 馈赠、交换及其他19.1 为什么送礼物给别人 19.2 交换是从他人处获得物品的主要途径 19.3 非自愿转移支付或再分配方式 19.4 看看你周围的人都在干什么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20章 路有钞票,故事未了20.1 人行道上肯定不会有10元钞票 20.2 “10元钞票法则”就是需求法则 20.3 “10元钞票法则”与卡特尔协定欺诈行为 20.4 “10元钞票法则”也可以说明企业雇佣行为 20.5 以“10元钞票法则”判断经济学故事情节 经济学家视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21章 学会用“比率”观察生活21.1 收入 物价变化弹性 21.2 供求比率 21.3 物价指数变化率:哪位总统挣得多 21.4 需求价格弹性 21.5 平均可变成本与产品价格比率 21.6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率 21.7 用以判断“可持续性”的比率 21.8 佛家“比率”在心中 21.9 生活中“比率”无处不在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22章 仅有直觉是不够的22.1 凭直觉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22.2 像李嘉图那样做个生活有心人 22.3 亚当·斯密也有谜题22.4 直觉与比率 22.5 我们何以知道自己对错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23章 很多“坏事”其实是我们自找的23.1 “长期自我”与“短期自我” 23.2 “这麻烦是不是我自找的?” 23.3 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考试吗 23.4 超速罚单对你真是件坏事吗 23.5 “老板”原来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 经济学家视点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第24章 你好,我好,是否大家都好24.1 谁都无法在最佳时间进迪斯尼公园 24.2 “自利行为”与“群体结果” 24.3 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 经济学家视点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普及手册。全书以讲解故事的方式,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出发,深入浅出地将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说明,使读者无论是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还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都能结合身边的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并自觉运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逐步养成用经济学眼光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好习惯。全书共24章 ,首先从“商品”概念着手,分别介绍了“机会成本”、“边际收益”、“均衡”、“买方市场”、“卖方市场”、“资源稀缺”、“市场机制”等基本概念,以及各种比率和理论模型,涉及经济学的各个基本方面。

图书封面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深入浅出,对日常生活种种小事,巧妙地运用经济学解析,如作者所言,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如何看待问题。为何人喜欢排队,说谎,取贵舍便等等!
  •     这本书是在每天上班的路上看完的,帮助我从萎靡到清醒,让每一天从一点点的顿悟和感触中开始。这个作者一定是经济学的老朋友,话家常般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却没有一丝的晦涩难懂。经济学其实是非常迷人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从生活中来,完全可以指导生活,下到买菜做饭,上到宇宙飞船,都能扯出点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是什么?它不是聚会时通过甩几个专有名词来彰显自己水平的资本,它不是电视上忧国忧民状唾沫横飞的空头口号。它是方法论,它是思维方式,只有指导了实践,才是发挥了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国内的很多作家都坚持认为,能够写出晦涩难懂的大部头才是智慧和专业的象征,渐渐把经济学打造成了形而上学的乌托邦,飘在半空中,不上不下不知所谓。追求专业很好,做得专业更好,但是把门槛建的太高,愿意进去或者能够进去的人却只能越来越少。读书的时候,看到国内人写的教材,只能硬着头皮“背多分”,却鲜少能够体会其中的乐趣。这本书至少让我得到了很多经济学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也许可以通过它来看看经济学是否合你的眼缘。如果你了解过最严肃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也许可以尝试看看它变身后的样子,并且,它不会代表月亮消灭你。
  •     本人还为该书专门做了个提纲式的思维导图,和大家分享,地址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756ec0100jjti.html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很不错,通俗易懂
  •     这本书非常初级 读起来没什么意思
  •     作为入门级的菜鸟,我觉得本书读起来还是蛮通俗易懂的,了解经济学的几个常用概念,入门书,真的蛮不错的了。链接是摘抄的内容:http://www.evernote.com/shard/s202/sh/e85fdd7c-d3e4-4b52-861d-4acee0873ae6/c74e4af57d43de0cca7e88a4913bacc9
  •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好书
  •     你看我现在思考问题时脑袋上会不会出现经济学家两个字...
  •     通俗读本~
  •     非常适合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了解入门,对生活很有帮助!
  •     媽媽還蠻喜歡的 她說這本書告訴她 即便是再細小的事情也會有它存在的意義
  •     通俗易懂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觉得这本书十分的普通,但到底还是提醒了一些存在在商品交易中的两面性,比率的重要性和单一数据的无效性等问题,还行吧
  •     草草看过
  •     内容很空洞,跟很多书类似,感觉就是抄来的。外国人,也就拼凑点东西骗中国人了。不建议购买。
  •     力荐
  •     经济学家也挺累的 啥都得算笔账 划不划算~~~~(>_<)~~~~
  •     读得是英文版,觉得思维上很入门,可惜数理部分太少了。。。
  •     书的质量很好,没有折页,破损的现象,内容挺浅显的,可以作为经济学入门参考
  •     一共200页左右,读了30多,果断放弃。个人认为说的都是些“废话”,可能真的是只适合“入门”读吧。
  •     非常喜欢里面讲大卫 李嘉图思维方式的那一节
  •     不是理论,但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经济学家在思考的时候在意的是什么东西。
  •     很初级的经济学入门书
  •     还好啦,最大的收获是对搭便车现象有了更新的认识
  •     很好,很简单易懂的一本书。没话说。
  •     内容非常好,借助一些案例引发一些思索,明白一些道理,读完之后很有收获!
  •     浅显易懂
  •     经济学入门
  •     思考存在共通性……
  •     复习下常识~~~~~~~~~~~~~很容易~断断续续一天就看完了~
  •     简单易懂,不是深奥枯燥的理论讲解,用日常生活的东西做例子,感觉很好!再次阅读后会有更深的印象和感受!
  •     一边看一边满脑子蹦经原名词儿。
  •     内容易懂,但看不出哪此是跟经济学有多大的相关,反而更像通过故事讲解原理的书。
  •     168
  •     就像书中96页所说:生活中“市场行为无处不在,你只要与他人打交道,你就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买”或”卖“行为,这些行为时时刻刻存在于你与他人,诸如于教授、与女友以及与配偶等的日常交往关系中。“”经济行为与情感无关“
  •     衣橱后面捡到的先人留下的书。。。跟我有缘 看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翻译是否有问题?中文“己”指执行授予动作的人,而英文原文的所指的“己”似乎是接受人。
  •     每个人都应该懂得的经济原理。
  •     看了一个初步对经济学有一个认识
  •     读的第12版,读起来很吃力
  •     按专题划分,挺清晰的,帮助理解几个概念及原理。其实总结起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无外算明白成本收益,理性选择。然而哪里是该调动理性深入思考的点,思维可以如何展开,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可以铺开思考的源点。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并没有什么干货,太浅显了…
  •     这本书用很有趣的方式来讲经济学原理,很好的书,就是用它通过了我一个学期都没有听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现在我把书给了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想学金融,他也赞不绝口。我想我还会再买一本。哈哈
  •     入门级别读物
  •     入门级的经济学书籍,内容很有趣。
  •     教给我们一种可操作性很高的思维方式,是此书最大的特点。
  •     有些章节很有意思,通俗易懂
  •     有意思 浅显易懂,读了好像变聪明了,哈哈哈
  •     改变了很多我看问题的方式...
  •     日常生活中的理财思维方式
  •     平实易懂
  •     来货的速度挺快。只是书的印刷和纸张有点差。但是内容是很不错的。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跟经济学知识进行通俗的结合,还算引人入胜。因为之前看着好,所以买了本,推荐给朋友的。
  •     这书没觉得跟经济学搭边
  •     看了前两章,不错,有启发
  •     写得很好~~买了绝对不会后悔
  •     入门,从另一个角度看和解答问题。证明和求证是一个好玩的事儿。
  •     一失手不小心买到的、
  •     相对成本;
  •     能看到点经济学知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