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乐的早晨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1
ISBN:9787805678856
作者:(捷克)伊凡·克里玛
页数:165页

内容概要

伊凡·克里玛,捷克著名作家。1931年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10岁时随父母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时光。他所有儿童时代的同伴都死于毒气室。      1956年,克里玛毕业于布拉格大学文学语言系,在一家出版社任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剧本的创作。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后,克里玛应邀去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他谢绝了朋友们的劝告回到捷克,随即失去了工作。为了生计他做过救护员、送信员、勘测员等工作,同时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作。有20年时间他的作品在捷克完全遭到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
克里玛和哈维尔、昆德拉并称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国际声誉日隆。有很多评论者认为,他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声望都在昆德拉之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星期一早晨——一个黑市的故事
第二章 星期二早晨——一个感伤的故事
第三章 星期三早晨——一个圣诞节阴谋团伙的故事
第四章 星期四早期——一个色情的故事
第五章 星期五早期——一个护理员的故事

作者简介

《我快乐的早晨》采用了一种散漫的结构,叙述了一周内发生的七个独立故事,以一个中心人物所从事的不同工作为基点,将周围的人统摄进去。小说以六十年代末那场举世闻名的政治动荡后令人窒息颓唐的时代为背景,通过“我”,一个苏军入侵后失去工作、混迹于社会底层的作家的视点,勾勒出一幅世俗社会的众生相。


 我快乐的早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快乐的早晨,却讲述了七个略略苦涩的故事。为什么是七个?难道与主七日创世暗合?特别是周日还有一次大洪水,以及希望(包能打开吗?)!  故事讲述的都是在专制集权统治下的平凡的“丑恶”故事。过去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过现在我想,这种“丑恶”难道只存在于专制统治下吗?那星期一的小孩,那星期日的女孩,难道只在专制体制下才受到这种命运吗?也许在任何社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因为这些“丑恶”都有着人性的黑暗在内。我想专制集权体制本身就是人性“丑恶”的极度放大吧。  故事讲述的都是小故事小人物,不管是主角配角,细细品读之下其命运也许不比冉阿让幸福多少吧!不过正如作者所说:只要熬过去,不幸的经历总是值得的。让我们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告诉自己:那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     克里玛说这7个小故事是快乐的,但是我只看到压抑,性的、文学的、政治的、爱国的、社会的,虽然“我”坦然的面对(也不叫坦然,不清楚那种感觉),但总是象在找突破口。这是我读初中买的书。小时候很喜欢看书,但不爱看长篇,所以买了本这小本子,一共才160来页,还是“快乐”的早晨。回去翻的时候很后悔,因为确实没看到快乐在何处,也看不进去。当时没恋爱(跟这似乎扯不上关系),没对政治感兴趣,对经济也只知道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之说,更不爱学习历史,对苏联的印象是列宁和马克思的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于是这本书就放那里了。就前几天,我才重新开始看,现在经历也不少了,对政治历史经济等等有强烈的兴趣,看书前言时去了解了布拉格之春的事儿,便迫不及待的读了下去,应该是一口气读完的。很精彩,故事中充满了幽默机智,男女调情,颓废无助,但看得最多的还是克里玛长篇的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与不满。我记性不好,不像其他比较有心的人记得书中的句子什么的。我记不得那么多,只能说说我的感觉。感觉整个小说就是在压抑中宣泄,教授博士做修理工、护士(他无聊)、卖鱼(赔了)、守门(说的别人)等等,与今时的社会形成巨大的反差,自己也是读书人(小本科、小本科),这种压抑确实可以理解,就像我刚毕业做的工作还要到仓库爬箱子点数一样(但我大部分时间就找个隐秘的地方睡觉)。恩...越说越离题,总的来说我还是压抑的,克里玛也是压抑的,他的小说里面的社会也是压抑的,但是到处充满了宣泄与菱角,人们对性的压抑描写得比较多,性总是无法逃避的话题,这方面我也压抑(笑)。总之,小说乱而有序,压抑的人值得参考,不压抑的人可以看了感受压抑。(后面变得很不严肃- -)
  •     让人一见钟情并疯狂爱上它的一切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对我来说《我快乐的早晨》就是这样的。也许只有长期混迹于地下文坛或者过着一种流亡成性的生活的人才反而如此的豁达,而不会像某某人一样唱着高调的“爱国情操”却安逸地居住于海外。克里玛无疑是一个捷克人民艺术家,因为艺术家的最难以模仿的气质就是他内在不可掩饰的对真实生活的反映,但是他不那么残酷,他描写的“快乐的故事”都让人感觉是用荒谬来修饰的,但是你们错了,这正是那个时代捷克人民的生活!! 已经厌倦了战争、压迫、流亡、统治的捷克人民,渐渐地学会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一种机智的退缩,对!像捷克人的代表《好兵帅克》一样,面对荒诞离奇但真实地不得不面对的生活,捷克人选择了平静地对待而不是无意义地抗争,但这种退缩并不是惧怕,却反而是一种勇气,如果生活已经把我摧残地千疮百孔,那么除了机智地嘲笑自己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在这样的生活中,恐惧早就消失殆尽,而变成一种强大的生存本领。 当然,“机智地退缩”的意义远不止这一个层面, 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之后,虽然最终被苏联武力入侵而告终,但是布拉格精神却深深地埋藏在捷克地下每一寸土地,像一颗颗地雷,随时轰炸这荒唐的事件,但是地上的情况呢?没错,这里天天上演着《我快乐的早晨》,人们在痛苦的“快乐的早晨”中默默地嘲笑着这一切,而在地下却不断蔓延着布拉格精神,使地上的自己不至于枯萎。他们失去了土地,但是他们没有失去灵魂。这个谎言和暴力的时代终究会被分崩离析!简单地说,克里玛似乎更能体现传统的捷克人的精神,特别是捷克文学的精神,不像昆德拉注重文字的结构和哲学意味,也不想哈维尔一样注重现实革命性和使命性,他的叙述甚至可以说平淡到就是把一个生活场景原封不动地搬到书上,但这种平淡一点也不平庸,它平淡地很有韵味,这是一种经历了过多大劫大难之后的大彻大悟。这也更像哈榭克以及笔下的帅克一样,随意、漫不经心,却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随时准备用捷克人独有的幽默来解释赤裸裸荒诞和悲剧。面临各种压迫和集中营的生活中“幸存”下来的克里玛,没有淹没在那种乌合之众般无意义而偏激狭隘的叫喊声和抗议之中,而及时地悟到:极端的经历并不打开通向智慧的道路。我们若是和自身的经历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这种微妙的感觉正如他的风格,平淡而精彩的作品中透露出情欲和死亡的两个基本点,前者在很多当代捷克作家笔下都是爱物,因为在这样一个悲剧的世界里,到处充满谎言、欺骗、荒诞,只有在最本能地情欲中才有最最真实的一面也只有那个时候人们才能在这让人窒息的生活中得以喘息。与其义正言辞地说这是一把锋利的刀子,不如说平淡而带略带寒酸的幽默地说这是一种生活调剂品更为贴切。这使克里玛跟读者的距离再一次消除,因为他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另外一个主题,死亡,并不像昆德拉所表达的时刻担心民族灭亡的那种死亡,而是一种机智的理念:用创作抗争死亡。 并且这种行动从未终止过,这两个要点恰恰最能反映人的微妙心理和精神风貌。难怪有评论家说:“他讲述的故事触及了人类心灵极为纤细的一面”。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从英文转译的
  •     比昆德拉叫我喜欢,不过东欧,南美这些,毕竟谈不上是我心仪的.对了,除了恰佩克!!
  •     所以我一直不喜欢昆德拉,克里玛和赫拉巴尔比他强太多。这里才是一种捷克的布拉格精神。“只要你熬过来,那些不幸的经历也是值得的。”
  •     那段世界是攻的论断...
  •     后三章渐入佳境
  •     有点俏皮的语言,简洁质朴的文字~淡淡的忧伤
  •     三星半,应该先看布拉格精神再看这个的
  •     我被教堂的钟声闹醒了,紧接着我听见雨点滴答滴答地落在窗户上。今年是雨水多和警察搜捕多的一年。——句子好。
  •     大学时所读。
  •     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     补记
  •     极权下的日常。
  •     39th
  •     跟赫拉巴尔同样优秀的捷克作家
  •     极权下的日常生活
  •     Ivan KLIMA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